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為什麼不吃米飯

法國為什麼不吃米飯

發布時間:2022-07-28 13:46:37

1. 外國人吃米飯嗎

美國人主食不是大米,但似乎從建國之前就在南方大量種植水稻,那時美國貿易沒那麼發達,且那時美國幾乎沒有華人。國內根本沒有大米市場。當時亞洲都是農業國,根本沒有進口的需要,19世紀中葉以前中國對外的貿易是絕對的順差,只進口鍾表等少量的外國產..

1、美國人吃大米的不是像中國人那麼普遍,所以說美國人不吃大米是誤解。
2、美國人之所以種植那麼多大米都是外匯需要,大米在國際上的售價非常高,與生產成本來講盈利也就非常大,而且廣大區域非常適合水稻生長,又能提供就業率,才會有那麼多大米產量供出口。所以大米、大豆都是美國人外匯的主要來源之一。我們國家的大米和大豆從美國進口的比重也是非常大的。大豆基本是美國產品,而且是轉基因大豆。
歐美人不吃米飯 一日三餐。 他們講究吃的是否科學、營養,講求效率和方便,一般不在食物精美細致上下工夫。 早餐時間,一般在8時,內容較為簡單,烤麵包、麥片及咖啡,或者還有牛奶、煎餅。 午餐時間通常在中午12時至1時,有時還會再遲一點。午餐也比較簡單。許多上班、上學人員從家中帶飯萊,或是到快餐店買快餐,食物內容常常是三明治,漢堡包,再加一杯飲料。 晚餐是歐美人較為注重的一餐,在傍晚6時左右開始,常吃的主菜有牛排、炸雞、火腿,再加蔬菜,主食有米飯或面條等。 歐美飲食努力的發展方向是向速食發展,他們的蔬菜大都生吃,營養不會損失,更主要的是省時間,現在他們還極力提倡把蔬菜擠成菜汁喝,他們都想把吃菜這一點工夫也擠出來作為他用。 到歐美旅遊的國人當然不必學歐美人的樣子,一塊麵包加幾葉生菜就解決了一餐,但是歐美人簡單、方便、注重營養搭配的飲食方式,值得旅途中的人學習。 遊客在旅途中接觸最多的恐怕是快餐店。快餐店主要出售的是漢堡包和熱狗這類大眾化食品,漢堡包是在切開的麵包里夾上幾片香腸,再放一把生菜,通常也有夾牛排和洋蔥,營養豐富,味道也好;熱狗是裡面夾著香腸類似春卷的食品,單憑這個有誘惑力的名字,遊客都應該試一試。 還有三明治和飲料,幸虧歐美人發明了這些好東西,遊客買了食物回到車上,食與行同時進行,兩者都不誤。
這個問題的關鍵點在於東西方文化的不同。我們知道因為自古以來世界不同地區生活環境、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的不同,人們的飲食習慣自然不一樣。譬如適宜耕種的地方必然風調雨順,土地肥沃,四季分明;適宜放牧的地方一定是水草肥美,草原廣闊,一望無際;適宜捕魚的也是水域廣大,魚蝦眾多而取之不盡。正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所以就有了農耕文化、海洋文化和游牧文化進而產生了不同的人類文明。

最直白的理解,農耕文化區域的人必然以農作物果實為主食,海洋文化區域的人們也必然以魚蝦蟹為主食,游牧民族肯定的是以牛羊動物為主食了。因為他們沒有分享它類文明食物的條件,而且最享用自己文明範疇內的美食。

從這個角度看待美國人不經常吃大米、中國人不會長年累月的一日三餐享用牛羊或魚蝦、蒙古人基本就不會吃魚。這是因為他們常年生存的環境條件所決定的。當然,除了飲食習慣之外,不同的人類文明在思維方式、宗教信仰和行為習慣等等很多方面也都有著顯著的區別,人類文化也正因此而豐富多彩。
歐美人與東方人的飲食習慣迥然不同,這是歷史上形成的習慣。東方人飯菜分明,飯是飯菜是菜,而歐美人習慣飯菜同鍋同盤。東方人都喜食大米飯,幾乎隔頓不隔天,大米是主食,歐美也食大米飯,只不過用量小,一些家庭幾乎就不吃大米。不是因為他們怕麻煩煮米飯,而是傳統習慣不愛吃大米。美國、加拿大等國盛產大米,他們把大米作為重要的貿易資源,大量銷售到東南亞、俄羅斯等地,自已用量並不大。這與歐美人不愛吃豬內,而亞洲人喜歡吃豬肉,形成鮮明的對比。說歐美人不吃大米確實屬誤解,只是比東方人吃得少罷了。

2. 歐美人為什麼不吃大米

歐美人與東方人的飲食習慣迥然不同,這是歷史上形成的習慣。東方人飯菜分明,飯是飯菜是菜,而歐美人習慣飯菜同鍋同盤。東方人都喜食大米飯,幾乎隔頓不隔天,大米是主食,歐美也食大米飯,只不過用量小,一些家庭幾乎就不吃大米。

快餐店主要出售的是漢堡包和熱狗這類大眾化食品,漢堡包是在切開的麵包里夾上幾片香腸,再放一把生菜,通常也有夾牛排和洋蔥,營養豐富,味道也好;熱狗、三明治和飲料,是歐美人最好的發明,遊客買了食物回到車上,食與行同時進行,兩者都不誤。

美國、加拿大等國盛產大米,他們把大米作為重要的貿易資源,大量銷售到東南亞、俄羅斯等地,自已用量並不大。這與歐美人不愛吃豬內,而亞洲人喜歡吃豬肉,形成鮮明的對比。說歐美人不吃大米確實屬誤解,只是比東方人吃得少罷了。

3. 為什麼說歐洲人不吃米飯他們都是吃麵包嗎

歐洲人吃米飯,但烹飪的方式與中國不同,也不是常備的主食。
首先,全世界水稻種植的比重歐洲不到0.1%,完全微不足道,主要種植小麥。這里需要說明的是,水稻種植歐洲的產量很低,主要因為氣候/水(歐洲缺水)/肥等方面,畝產成本也很高,一般白人家庭真心吃不起。
其次,飲食結構方面歐洲主要以小麥/豆類/土豆等為主,大米烹飪完全是以菜餚的方式,如意式燴飯。
最後,歐洲人的餐桌還是很豐富的,麵包也不是常備主食,中產階級與少收入家庭對油炸食品較為青睞。

4. 外國人吃米飯嗎

美國人很少吃大米。

原因:

1、在美國食用最多的糧食作物,一般來說是玉米和小麥。尤其是玉米,非常的受美國人歡迎,幾乎每一頓飯都離不開各種玉米製品。甚至還有很多的玉米做成的零食。而玉米我們平時幾乎很少食用,因為口感不如大米。

2、因為氣候和地理原因,在美國大米的種植面積並不大,可以種植大米的地方很少。而且美國大多數的地方,更加的適合種植玉米和小麥。所以說雖然美國也是糧食大國,但是除了玉米和小麥以外,大米的產量和種植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3、而且相比之下,美國種植的大米口感也並不是太好。所以產量更大的玉米和小麥就成了美國人餐桌上最受歡迎的糧食作為。

隨著各種種植技術的發展。如今大米在美國也變得非常的常見。但是長此以往以玉米為主的飲食習慣,讓美國人對於大米並不待見。而且也不會去做,就導致了,美國人幾乎不吃大米。

(4)法國為什麼不吃米飯擴展閱讀:

其實不單單在美國,在歐洲和美洲幾乎也不吃大米。大米這種穀物一般在咱們亞洲等地吃得更多一些。這完全取決於不同的氣候和地理因素。

在美國,巨量的小麥足以為他們提供碳水化合物來源。麵包、披薩、各種意麵、通心粉都能作為主食。當然,這不代表美國人一點米飯也不吃,他們也有各種焗飯,受中國食文化影響的炒飯等等。

在歐洲還有幾種大米的奇葩吃法:英國人會把米飯加到酸奶里,俄國人則會用米飯來做沙拉,甚至加上牛奶煮粥。

美國人對米飯沒有需求,是因為他們的食譜中能量來源太多,至於飽腹感,脂肪+蛋白質能提供的飽腹感也遠強於澱粉。

美國主要食物:

美國盛產水果,美式菜的沙拉中水果用得很多,例如用香蕉、蘋果、梨、橘子等做沙拉最為普遍。另外,在熱菜中也常使用水果,如菠蘿焗火腿、蘋果烤火雞、炸香蕉等。

由於大部分美國人是英國移民的後裔,所以美國菜可以說是以英國菜為基礎發展而來的,並且承了英式菜簡單、清淡的特點,口味咸中帶甜。

但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美國菜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就是講究營養配搭和方便快捷的原則,美國人普遍認為雞、魚、蘋果、梨、香蕉、甜橙、花椰菜、馬鈴薯、脫脂奶粉、粗麵包都是最有營養的食品,而快餐也成為了現代美國的典型飲食,兩者皆成為美國飲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5. 為什麼西方人不吃大米

大米產地多在亞洲,導致西方、歐洲吃大米的少。
過去飲食習慣和出產糧食有關

6. 歐美人為什麼不吃大米,是因為嫌蒸米飯太麻煩嗎

歐美人並不吃大米,因為大米屬於高熱量食物,且它是精加工,缺少粗纖維素,美國人的飲食習慣並不接受大米,美國人更喜歡吃高蛋白,高熱量的食物。

7. 西方人為什麼不吃米飯

因為製作米飯的原材料——水稻原產地不是歐美地區,歐美地區主要種植的糧食作物是玉米等,所以西方人不以米飯為主食,也就不習慣吃米飯。

主食和該地區的農作物有關系。不僅是西方人,就連中國北方也不一定以米飯為主食,因為北方主要種小麥,所以吃麵食為主。

西方人的飲食:

西方人很重視餐桌禮儀,西餐禮儀更加的復雜,但相對於印度菜和美式快餐,西餐比傳統中餐和宗教餐飲要簡單,但也有一些規則,如:一道菜,一道菜地吃,吃正式的西餐時,不能發出聲響,不能吃一半,吐出一半等。吃每一道菜都有不同的餐具,於餐桌上從外到內順序排列。

8. 西方國家的人吃米飯嗎

西方國家的人吃米飯,但不作為主食吃,就像中國人也吃義大利面,吃西餐一樣。

米飯是中國南方主食。米飯可與五味調配,幾乎可以供給全身所需營養。大米性平、味甘; 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益精強志、和五臟、通血脈、聰耳明目、止煩、止渴、止瀉的功效。留有胚與糊粉層的大米飯含有人體90%的必需營養元素,且各種營養素十分均衡,所以是最佳主食。

(8)法國為什麼不吃米飯擴展閱讀

西方飲食:在宴席上,可以講究餐具,講究用料,講究服務,講究菜之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不管怎麼豪華高檔,從洛杉磯到紐約,牛排都只有一種味道,無藝術可言。

作為菜餚,雞就是雞,牛排就是牛排,縱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盤中進行的,一盤「法式羊排」,一邊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邊配煮青豆,加幾片番茄便成。

色彩上對比鮮明,但在滋味上各種原料互不相干、調和,各是各的味,簡單明了。 西式飲宴上,食品和酒盡管非常重要,但實際上那是作為陪襯。

宴會的核心在於交誼,通過與鄰座客人之間的交談,達到交誼的目的。如果將宴會的交誼性與舞蹈相類比,那麼可以說,中式宴席好比是集體舞,而西式宴會好比是男女的交誼舞。

9. 我們亞洲人以米飯為主食,為什麼米飯在歐美國家少有人吃

亞洲人絕大部分是以米飯為主食,其他食品可以長時間不吃,但是米飯不行。全球以大米為主食的人口約為26億。在印象中,歐美人都是愛吃牛奶麵包薯條肉類等。他們的主食主要是以小麥玉米大豆製品等為主,很少有把米飯當主食的,這是為什麼呢?地域不同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的地區,農作物種植的品種肯定不一樣。我國是水稻的原產地之一,水稻種植在我國有幾千年的歷史。亞洲有適合水稻種植的氣候條件,而歐美大部分地區沒有適合水稻生長需要的日照,溫度季風等氣候條件,種植困難。而更適合種植小麥,玉米大豆等作物,以大米為主食不現實。飲食習慣,每個地區的飲食習慣不一樣,這是通過很長時間形成的,難以改變。在我國也有些地區是以麵食為主,米飯也不是主食,比如山東,而南方基本上就是以大米為主。每個地區獨特的環境氣候條件和人文因素造就了不同的飲食習文化,就像湖南人喜歡吃辣,廣東人愛吃鮮,北方人好喝酒等等。

閱讀全文

與法國為什麼不吃米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8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5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9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