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德國的君主立憲制與法國共和制有什麼區別
德國和法國政治制度的異同。
(1)相同點:
①都是資本主義代議制民主政體,是資本主義發展的產物,都以法律形式確立政體。 ②國會由兩院組成,下院選舉產生,享有立法權;
③(國家元首地位)總統或皇帝是國家元首和軍隊最高統帥,總攬行政權,有任免官員和解散議會的權力。
(2)不同點:
德意志 法國 政體 二元制君主立憲制 總統制民主共和制
國家元首 德意志皇帝 總統
國家元首產生方式 世襲 由國民議會多數票選出
國家元首任期 終身制 任期制
國家元首權力 掌握國家的實權
掌握國家實權(行政權)
政府首腦 首相 總統 政府首腦與議會關系 首相不對議會負責 對議會負責 國家權力的中心
皇帝和首相
議會
2. 德國和法國兩個國家相比較,誰的軍事實力更強
目前法國的軍事實力要遠超德國的,而且法國還有大量的核武器,德國根本不能與之抗衡。
現在的法國作為聯合國的五常國之一,軍事實力確實非常的突出,它不僅擁有完善的軍工體系,軍隊的素質也是相當過硬的,當然所擁有的武器裝備也是非常先進的。雖然說德國是世界上有名的機械產品製造出口國,在坦克、潛艇、水面艦艇上面的技術非常的精湛,不過它在進攻性武器的發展上受到了很大的約束,畢竟它是屬於二戰時候的戰敗國。
值得注意的是,德國在1990年談判達成了「德國最終解決條約」時,同意限制其海軍和海軍,並同意不製造核武器。該國是北約核武器共享計劃的一部分,這意味著核武器可以由擁有它們的國家提供。
望採納,謝謝
3. 德國與法國政治體制有什麼不同為什麼同樣都設有總統總理。在德國總理是一把手,在法國總統是一把手
法國是半總統制,總統由全民選舉產生,而總理由總統提名,由國會批准,總統與總理相互制約,總統負責外交國防,總理負責內政方針,如果總統與總理來自同一個黨派,那麼國家的運行效率就會會很高,而來自不同黨派的話,稱做"行政雙頭制",總統與總理之間就會相互斗爭,進而影響國家政權的運行效率。
德國屬於議會制共和制,國家元首是總統,但屬於虛位元首,無實權。國家權力中心在議會,而總理又是由議會產生的,所以總理掌握實權。
4. 德國和法國自然地理環境有何不同
德國位於歐洲中部,東鄰波蘭、捷克,南接奧地利、瑞士,西接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北與丹麥相連並鄰北海和波羅的海與北歐國家隔海相望,是歐洲西部鄰國最多的國萊茵河風光家。邊境線全長3758公里,從最南部的巴伐利亞州奧伯斯特道夫到最北邊濟特島上的里斯特,相距876公里;從東端的薩克森州泰斯特至西端的北萊茵 - 威斯特法倫州塞爾康特距離640公里。
全國總面積為357 020平方公里(2003年12月)。地勢北低南高,可分為四個地形區:北德平原,平均海拔不到100米;中德山地,由東西走向的高地塊構成;西南部萊茵斷裂谷地區,兩旁是山地,谷壁陡峭;南部的巴伐利亞高原和阿爾卑斯山區,其間拜恩阿爾卑斯山脈的主峰祖格
法國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氣候宜人,面積為55.1602萬平方公里(包括科西嘉島)。法國三面鄰海,是西歐面積最大的國家。法國總體上講比德國地理條件要好。
峰海拔2963米,為全國最高峰。法國本土面積為543965平方公里,包括海外領土面積為632834平方公里。邊境線總長度為5695公里,其中海岸線為2700公里,陸地線為2800公里,內河線為195公里。位於歐洲西部,與比利時、盧森堡、瑞士、德國、義大利、西班牙、安道爾、摩納哥接壤,西北隔拉芒什海峽與英國相望,瀕臨北海、英吉利海峽、大西洋和地中海四大海域,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島是法國最大島嶼。
法國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平原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二。主要山脈有阿爾卑斯山脈、比利牛斯山脈、汝拉山脈等。法意邊境的勃朗峰海拔4810米,為歐洲第二高峰。
河流主要有盧瓦爾河(1010公里)、羅訥河(812公里)、塞納河(776公里)。
法國本土西部屬海洋性溫帶闊葉林氣候,南部屬亞熱帶地中海氣候,中部和東部屬大陸性氣候。
平均降水量從西北往東南由600毫米遞增至1000毫米以上。1月平均氣溫北部1-7°C,南部6-8°C;7月北部16-18°C,南部21-24°C。
5. 德國法具有哪些不同於法國法的特徵
一、德國法和法國法二者因法的產生、發展所處的具體社會歷史條件不同,民族的個性及文化差異從而使兩國法也具有很大的差異;德國法具有封建性,從而打上保守的烙印,法國法總體上是資產階級革命的產物,具有時代進步性。德國法在私法領域中所取得成就,使法國遜色。近代法國法有革命性、開創性和歷史進步性,德國法有透徹的學理性、高度的法律技術和嚴密的邏輯。
二、德國和法國作為大陸法系具有代表性的兩個大國,習慣上人們總是通過其民法典來比較二者:
1德國始終全面堅持成文法法典化的立法方向,即使在行政法方面也不例外;
2在部門法方面,除了對《法國民法典》重大發展外,德國還有經濟法,並且使之迅速成為一個富有生氣的獨立的法律部門。
3德國在堅持區分普通民事訴訟、刑事訴訟與行政訴訟的前提下,把行政訴訟限制在純行政的范圍內,而將依傳統的公、私法標准以區分的法律糾紛劃歸為其他專門法院處理4為了保障憲法的實施,德國建立了比較完善的憲法訴訟制度,從而形成了當今世界首屈一指的體系龐大組織嚴密的司法體制。
三、德國法的獨創性: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其一,堅持立法的成文化法典化方向。
其二,在堅持傳統的公私法二元化的基礎上,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不斷擴充法律的調整范圍,創立新型的法律部門。
其三,別具一格的司法體制,把各種沖突有效的控制在法律秩序范圍之內,實現了國家的長期穩定、和平發展。
6. 法國和德國的政體最大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分別是什麼
相同點:都是民主共和政體
不同點:法國是總統制民主共和制,總統佔主導地位.
德國是議會制民主共和制,總理是國家的元首佔主導地位
7. 法國和德國所確立的資產階級代議制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一、相同點:
1、都是資本主義代議制民主政體,是資本主義發展的產物,都以法律形式確立政體;
2、國會由兩院組成,下院選舉產生,享有立法權;
3、(國家元首地位)總統或皇帝是國家元首和軍隊最高統帥,總攬行政權,有任免官員和解散議會的權力。
二、不同點
1、政體:德國是二元制君主立憲制,法國是總統制民主共和制;
2、國家元首:德國是德意志皇帝,法國是總統;
3、國家元首產生方式:德國是世襲制,法國是由國民議會多數票選出;
4、國家元首任期:德國是終身制,法國是任期制;
5、國家元首權力:德國是掌握國家的實權,法國是掌握國家的行政權;
6、政府首腦:德國是首相,法國是總統;
7、政府首腦與議會關系:德國首相不對議會負責,法國總統對議會負責;
8、國家權力的中心:德國是皇帝和首相,法國是議會。
8. 你如何評價德國文化和法國文化的差異
在歐洲大陸的板塊上面,法國和德國兩國的文化模式可以說是最具有代表性的,這兩種文化模式可以說是有時候完全不同的兩個特徵。德國文化是呈現出了地域上面的多樣性,也就是說各個地區都有自己的特色,而法國的文化則具有統一性,跟德國文化截然不同。現在就讓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兩種文化模式。
不管是德國文化和法國文化,我覺得他們都有各自的長處。我個人更加喜歡德國文化,德國人,他們十分注重規矩以及進率。他們的思維嚴密謹慎,循規蹈矩。我覺得這是我自己所缺少的,所以我更加喜歡德國文化。
9. 法國和德國的政治制度有什麼不同
德國是議會制共和制國家,國家元首總統是虛位,沒有實權,政府首腦總理掌握著實權.法國總統也有一定的權力,總理也掌握實權,人們常把法國稱謂半總統制國家,它不同於美國的總統制共和制國家.
法國的政體是半總統制,這是一種總統制和議會制的混合物。這一政體的建立與戴高樂的政治主張有密切的關系,戴高樂為革除第四共和國黨派林立、政治動盪、政府軟弱的弊端,於1958年主持制定了第五共和國憲法,變議會制為半總統制。法國總統是國家權利的中心,憲法賦予總統一系列重大職權,除了有任免總理和組織政府、統帥軍隊、主持外交、發布咨文、頒布法律、監督司法等權利外,還擁有解散國民議會、舉行公民投票和「根據形勢需要採取必要措施」的非常權力。總統直接由選民選舉,直接對選民負責。政府由總統任命,雖然政府也要對議會負責,但議會的倒閣權受到嚴格限制,使政府對議會有相對獨立性,加強了政府的穩定性。
法國是典型的多黨制國家,黨派最多時達200多個。70年代中期以來,法國政黨逐步完成兩極化過程,形成以保衛共和聯盟(戴高樂派)和法國民主聯盟(吉斯卡爾派)為右翼,以法國社會黨和法國共產黨為左翼的四大黨爭雄,左右兩大派對峙的黨派格局。
德國是議會制共和制國家,國家元首(總統)是虛位,沒有實權,政府首腦(總理)掌握著實權.
德國總統任期5年,總理任期4年。
德國總統是虛位元首,總理處於國家政治生活的中心地位。在實行半總統制的法國,總理則居於第二位地位,法國總統享有廣泛的權力。在法國,總理由總統任命,領導政府的活動,對國防負責,並確保法律的執行。總理有權提請總統任命政府成員。總理實際上須聽命於總統,起輔佐總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