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巨石陣是什麼東西
巨石陣又稱索爾茲伯里石環、環狀列石、太陽神廟、史前石桌、斯通亨治石欄、斯托肯立石圈等名,是歐洲著名的史前時代文化神廟遺址,位於英格蘭威爾特郡索爾茲伯里平原,約建於公元前4000-2000年,屬新石器時代末期至青銅時代。
建築結構
這個巨大的石建築群位於一個空曠的原野上,佔地大約11公頃,主要是由許多整塊的藍砂岩組成,每塊約重50噸。巨石陣不僅在建築學史上具有的重要地位,在天文學上也同樣有著重大的意義:它的主軸線、通往石柱的古道和夏至日早晨初升的太陽,在同一條線上;另外,其中還有兩塊石頭的連線指向冬至日落的方向。因此,人們猜測,這很可能是遠古人類為觀測天象而建造的,可以算是天文台最早的雛形了。
巨石陣的主體由幾十塊巨大的石柱組成,這些石柱排成幾個完整的同心圓,巨石陣的外圍是直徑約90米的環形土溝與土崗,內側緊挨著的是56個圓形坑,由於這一些坑是由英國考古學家約翰·奧布里發現的,因此又叫「奧布里」坑。在當地出現的第一塊石頭是位於圓圈「洞口」位置上的一塊重約5噸的沙岩(又被稱為「種石」)。在此石出現200年之後,若干石柱才從英格蘭西部的威爾士運來,矗立在中央,並形成兩個一大一小的圓周。考古學家稱之為「巨石陣」的二期建築。
再後者,「種石」被挪走,「巨石陣」進入了建築的第三階段——人們運來了180塊大沙岩,與原來的青石柱重新排列成圓形和馬蹄形結構。事實上從現有的遺跡上,人們也可窺見「巨石陣」第三階段的基本風貌。據估算,以當時的生產力水平,建造「巨石陣」需要至少3000萬小時的人工,相當於1萬人工作整整1年。
巨石陣最不可思議的是石陣中心的巨石,這些巨石最高的有8米,平均重量近30噸,然而人們驚奇的發現,有不少重達7噸的巨石是橫架在兩根樹著的石柱上的。
英國索爾茲伯里是一座歷史古城,距英國首都倫敦120多公里,在這座古城的附近有一個小村莊叫阿姆斯伯里,史前巨石陣就坐落在這里。
三個重要時期
在公元前3300年到公元前900年這段時間中,巨石陣的建造有幾個重要的階段。
公元前3000年之前——這段時期的巨石陣分布在Irish海以及Irish-Scolttish海路信道的周邊地區,數量不多但卻令人印象深刻,直徑超過30米以上,在圓陣之外都有一個獨立石,似乎是一種宣告「此地已被佔有」似的標示。
公元前2600年左右——金屬被引入不列顛全島,堅硬的鑿刻工具被製作出來,這個時期的巨石陣更精緻完美,像Somerset的Stanton Drew、Orkneys的BrodgarRing,直徑超過90米。然而一些其它主要的石陣則小多了,一般只有18到30米。它們有個特殊的現象,就是除了圓形石陣之外,還會現橢圓形的石陣,長軸方向指向太陽和月亮的方位。數目在宗教上也呈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我們發現不論巨石陣的圓周有多大,各地的立石數量都有獨特的數目,如Lake District地區的數量都是12,Hebrides地區的則是13,蘇格蘭中部則是4、6或8個,Land's End地區是19或20個,而愛爾蘭南部是5。
公元前2000年——在這個最後時期,以傳統方法建立的巨石陣數量便開始減少。整體形狀也不是很完美,不是呈現橢圓形就是扭曲的環狀。在規模上也大不如前,有的直徑甚至還不到3米。
巨石陣的作用
1997年,英國科學家在一次實驗中發現,巨石陣具有令人驚異的聲學特性。科學家們在一些巨石中放入先進的錄音器材進行實驗,發現組成巨石陣的巨大扁平石塊能非常精確地放射巨石陣內部的回聲,並將其集中於巨石陣的中心,形成共鳴效應。
科學家們推測,巨石陣很可能是古代祭祀的場所。早在17世紀,英國古董學家奧波雷就認為,巨石陣是羅馬統治時期德魯伊教的祭祀場所。相傳德魯伊教在英國索爾茲伯里平原上建造了巨石陣,目的是用來獻祭太陽神,從此在巨石陣的故事裡出現了德魯伊教。德魯伊教是公元前5世紀至公元前1世紀,散居在不列顛、愛爾蘭等地的凱爾特人信仰的一種宗教。據說德魯伊教的形式和教義非常神秘,凱撒遠征高魯時說,德魯伊教士精通物理、化學,他們在樹林中居住,甚至用活人獻祭。在英國除了索爾茲伯里巨石陣外,還有900多座圓形巨石陣,這些巨石陣分布在英國不同的地區。
關於神秘的巨石陣,人們仍舊繼續做著各種各樣的推測和解釋。2003年,考古學家在巨石陣不遠的地方發現了一座古墓,墓中出土的陪葬品有100多件,包括金、銀、銅等裝飾品,陪葬品的數量要比同年代墓葬多達10倍,經專家考證,墓中的主人地位非常顯赫,他就是阿徹。阿徹大約生活在公元前2300年,而這個階段恰好是巨石陣形成的時期,考古人員發現,阿徹墓中的陪葬品大部分來自阿爾卑斯山,從阿徹遺留下的牙齒形狀和損壞的程度檢測來看,他的童年是在阿爾卑斯山區度過的,他很有可能是來自瑞士或者是奧地利一帶。如果是阿徹建造了巨石陣,那麼被視為英國古老象徵的史前巨石陣將會是一名外來人的作品。考古學家們推測,幾千年前的維賽克斯人和阿徹都有可能參加了巨石陣的建造,但從他們分別生活的時代可以看出,巨石陣的建造經過了一個漫長的時期。
巨石陣建造方法
具有千年歷史的巨石陣在古代英語的意思是高懸在天上的石頭,幾千年前的人們究竟用什麼方法建造了巨石陣呢?
20世紀50年代,考古人員研究發現,史前巨石陣的建造期大概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可追溯至公元前2800年左右的新石器時代晚期。不過當時並沒有巨石,只是建造了一個能容納數百人的圓形土堤,在土堤內挖出了56個圓形坑,據考證,坑內當時很可能埋入了木樁,而木樁的作用是用來測量季節變化的。
公元前2000年,銅器時代初期,人們對巨石陣的進口進行了改造,當時鋪設了壕溝和兩道500米長的人行道,被稱作「斯泰申石碑」的四座石柱,豎立在了巨石陣內側,在這個階段,似乎曾決定在中央豎起兩圈藍砂岩石柱,大約豎起四分之三圈石柱之後,可能由於計劃改變,這項工程突然停止,於是石柱被搬走坑被填平。
大約在公元前1000年,巨石陣進入了建築的第三個階段,人們運來了100多塊巨大的砂粒岩,並且建成了有30多個石柱的外圈,在外圈裡側布置了馬蹄形。在第三階段中期,在這5座石碑坊的里側布置了許多藍砂岩石柱,其中藍砂岩的石柱殘存到了今天。
巨石陣的主要材料是藍砂岩,小的有5噸,大的重達50噸。但在索爾茲伯里地區的山脈中並沒有藍砂岩。最後,考古學家在南威爾士普利賽力山脈中發現了藍砂岩。考證結論說明,數千年前的人們,不僅能將堅硬的藍砂岩從山體中開鑿下來,還能輕松地將原本粗糙銳利的表面打磨光滑。考古人員在普利賽力山脈的採石場發現了一些廢棄的石斧和金屬工具,這些工具至少有兩千多年的歷史,考古人員推測,當時的建造者已經掌握了鑿刻巨石的技術,巨石就是被這些工具從山體中開鑿下來的。在找到需要的石塊後,還要將這些較大的石塊分割成預定尺寸的小石塊,專家們從石塊的開鑿痕跡中判定,當時的人們用的是一種木楔斷口的方法,接下來用非常硬的沙礫連續打磨石塊,來完成巨石最後的修整工作。
這些巨石是怎樣從南威爾士採石場運到索爾茲伯里巨石陣的呢?專家們經過初步考證認為,這些藍砂岩確實是通過人力從南威爾士被搬運到現在的位置的。運輸藍砂岩最合理的路線是:巨石首先從普利塞里山經陸路到達靠近海岸的米爾福得港,然後將石料裝上船,最後到達巨石陣。這條線路,水路長達300多公里,專家推測當時的人們已經能夠製造出載運巨石的船隻。
從普利塞里山脈到達巨石陣,陸地行程將近40多公里,當時的人們又是如何在陸地上運輸這些巨石的呢?研究人員認為,運輸巨石並不像想像的那麼困難,運輸的工具很可能是利用撬杠、滾木和繩子。古時候巨石陣周圍的山谷里有茂密的樹林,人們利用堅硬的樹木充當滾木和撬杠,而一種叫做斷樹的樹皮可以製造出繩子,考古學者首先將樹皮放在濕泥里浸泡6個星期,樹皮就變成了富有韌性的纖維,把它們絞在一起,就成了簡單結實的繩索。
在沒有起重設備的條件下,古人又是如何准確地將橫梁放到石柱頂部的呢?專家們認為,架置石塊橫梁很可能用的是「土屯法」。專家介紹說,土屯法就是利用斜面原理,用很多的土把兩個柱子埋起來,形成一座山形,高度就是這個石頭要到的高度,做成一個斜坡,然後從斜坡上把石頭拉上去,下面用撬杠,很可能要鋪原木,就位之後把土挖掉。
在漫長的年代裡,巨石陣猶如強勁的磁鐵,一直吸引著人們的目光。許多人更願意相信,這是遠古祖先有意留給後人的一個巨大謎題。
巨石陣之謎難倒科學家
據法制日報報道 宇航員現在可以乘太空梭自由往返於太空和地面之間;無人宇宙飛船可以前往火星探測那裡是否有水;科研人員剛剛完成了「生命之書」,破譯了人體基因編碼的序列,這一切都說明現科學是何等的發達。但人類對自己的祖先在科技不那麼發達的時期留下來的一些遺跡,也仍然有解不開的謎團。坐落在英國的圓形石林就是其中之一。
圓形石林也叫做巨石陣,位於英國離倫敦大約一百三十公里一個叫做索爾茲伯里的地方。那裡的幾十塊巨石圍成一個大圓圈,其中一些石塊足有六米之高。據估計,圓形石林已經在這個一馬平川的平原上矗立了幾千年。但是迄今為止,沒有人確切知道當初建造它的目的到底是什麼。一些科學家認為圓形石林是早期英國部落或宗教組織舉行儀式的中心。還有一些專家認為那裡是觀察天文的地方,人們很可能在季節變化之際在那裡舉辦活動。
圓形石林是人類早期留下來的神秘遺跡之一。科學家經過多次詳細的考察之後,已經大概估計出它的建造年代和過程。科學家認為,圓形石林可能最早於四、五千年前開始動工,整個工程前後進行了數百年,才成為同現在狀況類似的格局。
據研究人員估計,建造圓形石林總共花了三千萬個小時的人工,相當於一萬人工作一年。
科學家知道建造圓形石林的石頭來自威爾士。但是沒有人知道古代的威爾士人如何把這些幾十噸重的巨石運到三百多公里之外的索爾茲伯里平原。
很多專家認為,圓形石林建造的時間在公元前五千年到公元前三千六百年之間,但是到了大約公元前一千五百年,也就是離現在三千五百年以前,英格蘭的早期居民就不在這個地方舉行任何活動了。然而英國科學家最近發現,圓形石林可能到更晚一些的時期仍然在發揮某種功能。根據科學驗證,在圓形石林內發現的一名男子的骨架是兩千多年前留在那裡的。
英國公眾6月份在圓形石林舉行了1984年以來的第一次紀念夏至的活動,圓形石林內的巨石正好同夏至那天太陽升起的位置排成一線。在圓形石林紀念夏至的人大都相信英國古代克爾特人的巫師宗教,他們認為他們舉行的活動同當年在圓形石林舉行的宗教儀式相似。甚至有人認為,信奉多神靈的古代克爾特人是圓形石林的建築師。最早的克爾特巫師是法官、立法人員和神職人員。他們在那裡舉行宗教儀式,解決法律糾紛,並向老百姓發布指令和提供幫助。但是據認為,這種宗教在一千五百年前就銷聲匿跡了。
英國政府從大約八十年前開始修復圓形石林。從那時起,圓形石林已經成為英國最熱的旅遊點之一,每年都有一百萬人到那裡游覽。最近到那裡參觀的人當中有一名美國教師。參觀過後,這名教師頗有感慨地說,建造圓形石林的古代人當中一定有很偉大的發明家和工程師。
『貳』 法國境內的巨石建築代表什麼
鄧福星在《藝術前的藝術》中列舉了衰變期(大約在5000年~4000年之間)法國境內的巨石建築,它們大多為墓室(另有一種圖騰柱),具有很強的原始宗教意義。這類建築,還用巨大的石塊來建築「多爾門」(墳墓)、「阿里幾門特」(排列很整齊的石道行列)、「門里爾」(豎立的巨石行列和石冢,以及英國阿米斯堡的石垣)。
『叄』 法國的巨石林存在的原因是什麼
在法國北部布列丹尼的卡納克村外,豎立著近3000塊石柱,排列成幾條平行的直線,這些石柱屬於史前遺跡,高度從5.4~6米不等,參差錯落,蔚為奇觀。
這個石林在公元前4000年前後出現,在郊野上綿延近4.8公里,非常壯觀,其中一塊稱為「巨石柱」,原本高18米,重340噸,如今已崩裂為四塊。
這些石柱為何立在卡納殼村已無從稽考。由於缺乏圖文資料,石林的確實意義也無法得知。考古學家發現,附近有些用石頭搭成的史前墓葬,所以猜想這些石柱是為了紀念死者而豎立的,在布列丹尼語中「卡納克」的意思正好是「骨殖墳場」。
石柱沿東西方向排列,位置顯然與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個節氣的日出方向一致,因此許多考古學家推測,布置石柱的人是崇奉太陽的。
有人又推測,石林是占星祭司所設置的觀月台,用來觀察天象,預測月蝕的時間;又可能是生育能力的象徵,因為當時的人念念不忘獲得豐收和健康的子女。據說到了19世紀,膝下猶虛的育齡夫妻還會到卡納克村,裸著身體跳舞,祈求能生兒育女。
如今,考古學家仍在繼續研究,希望有朝一日能揭開這些石柱的秘密。
『肆』 什麼是英法巨石陣
在英國古老而廣漠的平原上,矗立著許多奇特的巨石建築,它們默默地在風雨中經過了幾千年,注視著人間的滄桑。這就是令人百思不解的古代巨石陣遺址。這些雄偉壯麗的神秘巨石陣引起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旅遊觀光者和眾多為之困惑的考古學家、歷史學家、建築家和天文學家的關注。
著名的巨石陣遺址位於英格蘭南部沙利斯伯里。石陣的主體是由一根根巨大的石柱排列成幾個完整的同心圓。石陣的外圍是直徑約90米的環形土崗和溝。溝是在天然的石灰土壤里挖出來的,挖出的土方正好作為土崗的材料。緊靠土崗的內側由56個等距離的坑構成又一個圓,坑用灰土填滿,裡面還夾雜著人類的骨灰。這些坑是由17世紀巨石陣的考察者約翰·奧布里發現的,因此現在通常稱之為「奧布里坑群」。
坑群內圈豎著兩排藍沙岩石柱,現已殘缺不全,有的只留下原來的痕跡。巨石陣最壯觀的部分是石陣中心的沙岩圈。它是由30根石柱上面架著橫梁,彼此之間用榫頭、榫頭根相聯,形成一個封閉的圓圈。這些石柱高4米、寬2米、厚1米,重達25噸。岩圈的內部是5組沙岩石塔,排列成馬蹄形,也稱為拱門,兩根巨大的石柱,每根重達50噸,另一根約10噸重的橫梁嵌合在石柱頂上。
這個巨石排列成的馬蹄形位於整個巨石陣的中心線上,馬蹄形的開口正對著仲夏日出的方向。巨石圈的東北側有一條通道,在通道的中軸線上豎立著一塊完整的沙岩巨石,高4.9米,重約35噸,被稱為踵石。每年冬至夏至從巨石陣的中心遠望踵石,日出隱沒在踵石的背後,增添了巨石陣的神秘色彩。
法國布列塔尼半島的濱臨大西洋的城鎮卡納克,是一塊充滿了神秘色彩的地方。這里除了有巨石砌成的古墓,最吸引人的便是效外那一片片整齊排列的石陣。
長期以來,卡納克石陣一直默默無聞,直到18世紀20年代才引起人們關注。這片石陣,據說曾有1萬根石柱,而如今存2471根。它被農田分為36片,以12根一排向東延伸。最高石柱露出地面部分達4.2米的萊芒尼石陣,地處城北1.5公里。從這里再向北,便是卡爾馬里石陣,它比前者要小,與其相鄰的凱爾斯堪石陣就更小些了,長約400米,遠遠一望,好像正在接受檢閱的一隊士兵。
根據科學家實地考證,巨石陣最早是建於新石器時代後期,約公元前2800年,那時已建成了巨石陣的雛形——圓溝、土崗、巨大的睡石和「奧布里坑群」。公元前約2000年開始是巨石陣建築的第二階段,整個巨石陣基本形成。這個階段的主要建築是藍沙岩石柱群和長長的通道。巨石陣的第三期建築最為重要,約在公元前1500年,這時建成了沙石圓和拱門,巨石陣已全部完工,這就是我們現在看到雄偉壯麗的巨石陣遺址的全貌。需要指出的是:整個巨石陣的工程需要150萬個人工,而整個建築過程中,始終沒有用輪載工具和牲畜的痕跡。巨石陣的建築規模對早期人類來說簡直不可思議。
它的建成比埃及最古老的金字塔還要早700年,然而究竟是誰建造了這雄偉的巨石陣,現在仍然眾說紛紜。有人認為是當地早期居民凱爾特人建造的墓穴,也有人認為是古羅馬人為天神西拉建造的聖殿,還有人認為是丹麥人建造用來進行典禮的地方,然而這些虛無縹緲的想像都沒有確鑿的證據。
無數學者經年累月地找尋著巨石陣的建造者。學者們感嘆巨石陣與埃及金字塔一樣的神秘莫測,有人提出巨石陣的建築石料均是160多公里以外的地方運輸而來,開采、運輸、安放如此巨大的石塊,除了具備高超的技術巨匠誰也不能。於是他們認為巨石陣與金字塔出於同一位巨匠之手。
學者們甚至使用了當前最先進的儀器設備,考察巨石陣的奧密,奇怪的是,他們發現巨石陣竟能發出超聲波!古人在刀耕火種的時代怎麼會知道超聲波呢?學者們的考察研究又掉入了謎洞。無奈,他們只能把巨石陣的建築光榮給予了地球外的生物——也即外星人。
巨石陣真是外星人建造的嗎?沒證據否認,也無證據肯定。
學者們除了苦惱於無法斷定巨石陣的承建者是誰外,對巨石陣的用途也各說不一。
有學者認為巨石陣是遠古時代的天文觀測儀器。持這種觀點的當然是一些天文學者。
的確,巨石陣的神秘色彩與天文學有異乎尋常的聯系。早在200年前,就有人注意到巨石陣的主軸線指向夏至時日出的方位,而冬至的落日又在東西拱門的連線上。
1965年,波士頓大學的天文學家霍金斯通過計算機測定,巨石陣的排列可能與太陽與月亮在天空中運行的位置有關,而56個奧布里坑群則能准確地預報日食、月食。在他的《巨石陣解謎》一書中說道:「實際上,奧布里坑群組成的圓形可能曾被用來推測許多天體的運行情況。」他還推斷祭司們是通過轉動坑群標記來跟蹤日月運行進行推算。
這種天文學觀點曾轟動一時,得到不少人的支持,但是巨石陣究竟是否真的是天文觀測儀還有爭議。巨石文化專家柯特金指出:當時蒙昧落後,沒有任何先進計算工具的史前人類是不可能建造如此精密的天文儀。英國的天文學家霍伊耳也提出異議:作為天文觀測儀的材料為何一定要用難以開採的大沙岩而不是輕便的木材和泥土?這樣不是要耗用大量的勞力嗎?而且奧布里坑群中的人類遺骨也很難與天文學聯系起來。再者說,如果是高度發達的史前文明的結晶,為什麼又消失了呢?這樣人們又回到宗教這個傳統觀點上去。
也有學者認為巨石陣是原始人狩獵的特殊裝置。
由於巨石陣的全部建築時間都屬於新石器時代,一些專家認為,巨石陣是獵取大型野獸的機關。他們認為由於當時的工具和武器都很原始,為了獵取較大的野獸,如猛獁、熊、河馬、犀牛等,又不使自己受到傷害,人們就想出了這種辦法。專家們認為,今天人們只看到巨石陣的殘跡,當初它一定還有一些由木頭、骨頭和獸皮等製作的構件,由於年代久遠早已不復存在。另外,殘跡旁還有許多多餘的石頭,看來也有一定用處。由此他們的結論是,巨石陣很可能是一種狩獵、生活多種作用的設施。復原後的結構可能是這樣的:
巨石柱圍著的是一個院子,在兩根石柱之間留有洞口,其大小可以通過較大的野獸,在每個洞口的上方,有一塊用木棍支撐的數十千克重的大石頭——「警戒石」。當猛獸從外面碰倒支撐木棍時,石頭立即砸下來,打在野獸身上,同時發出警戒信號。
院子內側,緊對洞口的地方還安放了第二道防線,即一塊巨大的「打擊石」。當野獸闖過第一道防線時,站立棚頂的人,便牽動操縱繩,使打擊石劈頭蓋臉地砸下來。
院內的中央還建了一座二層小樓,是由圓木和一些巨石柱圍建而成的,樓板鋪在巨石柱的上面。為了便於監視大院及其周圍,從樓板到第一圈石柱有木橋相聯。
當然,這種狩獵設施並非守株待兔地等待野獸來臨,一般是在其中放置一些引誘物,如利用野獸幼仔的叫聲作誘餌。為此,可以把捉來的幼獸拴在小院內兩塊巨石之間,讓它頭向著石陣,並不斷地叫喚。獸群在聽到幼仔的叫喚聲後,會立即包圍院子,並不顧一切拚命沖入院內。如果野獸未被砸死,樓上的獵人則投擲石塊,把被困的野獸,置於死地。
擊中野獸後,院內的人把獵物拖進小樓的二層進行加工——剝皮、取出內臟、把肉分成小塊。獸皮和肉等有用的東西放在樓上晾乾、貯藏起來,而其他無用之物則扔到樓下作為誘餌,以引誘野獸進入圈套。每次狩獵後,他們又一次迅速地把警戒石、打擊石等恢復原狀,以迎接下一次狩獵。
更多的學者卻說巨石陣純粹就是古人祭禮的宗教場所。
最早記載有巨石陣的《中世紀編年史》一書中,描繪是亞瑟王的謀臣梅林用魔法把巨石陣從愛爾蘭移到英格蘭做墓地。學者們把巨石陣的石桌視為石棺,把高大直立的石條視為重大事件和人物的紀念碑。同時在空中俯看巨石陣時,能清晰地看出巨石陣是極為秩序地排列成了蜥蜴、鷹等動物的圖案,誰又敢否認這些動物不是當時古人們心中的圖騰?更有學者乾脆把巨石陣視為一種文化,一種古人對巨石的崇仰與尊重。古人崇尚巨石般的堅毅威猛,嚮往巨石般的牢固與結實,是古人以心中理想的完美壘砌。
眾說紛紜,無法有一權威的推斷。幾百年來,人們陷入了對巨石陣不斷探索的苦苦追求之中。
『伍』 歐洲的「巨石陣」是誰建造的
巨石陣只是一個更大的神聖景觀的一部分,包含許多其他石頭和木結構建設以及墓葬。 考古學家也發現了一些廣泛的狩獵證據,及通往巨石陣的道路。
在4,300年前,巨石陣已經擴大到包括兩個青石環。在4,400年前,巨石陣又一次改變,一系列的馬蹄形石架出現,這些巨大的石頭被石楣成對地連接起來。馬鞍型的一圈石頭圍繞著馬蹄形石架,石架頂部相互連接,形成巨大的相互連接的石頭圈外觀。
『陸』 巨石陣真的是「未解之謎」嗎
考古學家認為,這主要是一種紀念功能,同時擋風遮雨。自1000多年前以來,一位英國牧師偶然發現了一個由巨石組成的奇怪歷史遺址,「巨石陣」已經成為考古學家的研究對象之一。經過調查分析,巨石陣出現在新石器時代的英國。從那時起,它將每一千年左右進行翻新和擴建,直到公元前1400年,形成現在的規模和格局。
通過比較2400多座巨石建築的年代,考古學家發現法國西北部和南部的巨石建築是最古老的,至今已有6800多年的歷史。尤其是在法國西北部,最早的可居住性可以追溯到7000多年前。然而,它並不是真正的巨石陣,而是「巨石文化」的雛形。然而,從建築風格來看,它與歐洲各地的巨石建築完全一致。可以說巨石陣沒有傳說中那麼神秘。這只是辛勤工作的史前人類勞動的結晶,包括世界上所有其他「未解之謎」。也許它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神奇。只是它年代久遠,很難找到證據。
『柒』 卡納克石陣位與法國的什麼島
2.布列塔尼半島
卡納克石陣位於大西洋的城鎮卡納克,是法國布列塔尼半島的一個神秘地方。在它郊外有一片片整齊排列的石陣,在長達8千米的范圍內到處是林立的巨石,這就是著名的卡納克石陣,被英國考古學家海丁翰教授稱為「比金字塔更神秘」的石柱群。
納克石陣穿行於莊稼、樹林和農舍之中,石頭的豎立井然有序,似乎是精心營造的。要想豎立這樣的石陣,絕不是一兩個人能辦到的,也不是一兩天就能辦到的,更不是完全依靠人力所能達到的。豎立者必定人數眾多,且有高超的技術,並經過積年的勞動。但這些神秘的豎立者到底是誰呢?揭秘開始!
據說, 卡納克石陣曾有石柱10000根,如今僅存2471根。石陣被農田分為三片:位於卡納克城北1·5千米處的勒芒奈克石陣,以11排向東延伸,共1099塊石頭,排列在長1千米、寬100米的矩形內,最高的巨石露出地面部分達4·2米。石柱行列稍有彎曲,柱與柱間距離不一。起點石柱高約4米,最高7米,愈往東愈低愈小。再向北走,過了一座古老的石磨坊界線,便進入克馬里歐石陣,共10行,長約1·2千米。與其相鄰的克勤斯坎石陣,長約400米,共13行,每行都很短,共540塊巨石,排成正方形。它的末端是一個圓形石陣,由39塊巨石組成。各組石陣都沿東西方向分行排列,越遠南北,邊緣行距越密,每一行巨石的大小和排列距離也並不均勻,每行越近東端,石塊越高且排得越緊。石塊排列以直線為主,也有排成平行曲線的。
石陣大約是從公元前4300年到公元前1500年,分期豎立的。這個時期歐洲人還沒有發明輪子,但石塊申最大的重約350噸,高達20米
當地人解釋說,石陣誕生於公元前56年愷撒征服高盧時期。被羅馬人打敗的卡納克守護神科內利逃到城北的山坡上,用魔法將追趕他的羅馬士兵變成了一隊隊排列整齊的石陣。這一傳說固然不足為憑,但在18世紀,不少學者相信石陣是愷撒時代的產物。19世紀初,考古學家在卡納克周圍發現許多蛇崇拜的遺跡,這使人們產生新的聯想:那一條條逶迤延伸的石隊或許是蛇的模擬圖形?其它一些五花八門的推測更加令人難以置信:例如有人稱石陣是曬魚場、市場、旅館、妓院的遺址等等。
『捌』 馬克吐溫稱贊為「世界上最悲傷、最感人」的石頭有何來頭
盧塞恩之獅, 這是世界上著名的紀念碑雕塑之一。建造這座雕塑的目的是為了紀念在1792年保衛法國的杜伊勒利王宮的戰斗中光榮犧牲的瑞士雇傭兵。在瑞士還沒有成為一個發達國家之前,瑞士人的職業之一,是外出當雇傭兵。驍勇善戰的瑞士雇傭兵直到現在,仍然還擔任著梵蒂岡的守衛工作。
待審核
『玖』 歐洲巨石遺跡可具體分為幾種
19世紀以後,對歐洲巨石建築遺跡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對它們的用途及性質仍有不同的爭論,不論這些爭論的結論如何不同,巨石建築遺跡作為早期的一種非廟宇結構的宗教崇拜建築物,已經可以肯定。
歐洲巨石遺跡,又可具體分為立石、列石、石棚、石垣等不同類型。立石,又稱長石,是單獨豎立的整塊巨石,通常無雕琢加工痕跡。卡爾納克巨石遺跡法國北部距今4000千年前。
『拾』 哥斯大黎加的巨石球是怎麼回事
額是來學習的,1ftivpvckjz 巨石文化是由一些粗石巨柱或條狀塊石組成的,石碑、石塔、石墓道或石圈等代表著一種史前文化。散布於地球北半球北緯30度及附近區域的巨石遺址產生於新石器時代,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 在討論地球巨石遺址這個話題時,我們需要把范圍稍稍擴大一些,只有這樣,我們才可以看到位於英國南部索爾斯伯利平原的巨大石柱群,因為這些最壯觀因而建造難度也最高的巨大石柱群與散布於北緯30度的各類巨石陣文化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如果正本溯源,它們應是搭乘大陸板塊漂移從北緯30度附近出發的。 英國這組巨大石柱群是一座高4 公尺、重25-30噸的巨石排列成圖形的巨石遺物。 正當地球北半球30度附近的埃及文明、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印度文明、黃河文明成立不久之時,這些巨大的石柱群也已開始興建,換句話說,當古埃及在大建金字塔時,西歐也已開始建起了數萬座巨石建築物。 迄今為止,包括巨大石柱群在內的所有巨石建築物,究竟為哪個所建,目的為何,以何種方法建造等,都是一個謎團。可以肯定的是,這些巨石柱是由高水準的土木技術建造完成的。但每當人們解開一道圍繞巨石陣的謎團,立即就會產生另一個謎團,因此,始終都無法完整地破譯出環繞於巨大石柱群的神秘謎底。也許巨石建築的建造者們至今還操作著我們現代人不知道的某些可以量呢! 從飛機上俯視,巨大石柱群看來就像是有柄的鏡子,相當手柄的部分被稱為林蔭路,是面向巨大石柱群中心的道路,在入口處附近則是著名的鞋跟石。除此之外,還有周溝、山石、洞穴等配置於同心圓上的構造,現在通常是從中心向外依次分為三石塔、撒遜圓、工穴、丫穴、顧普力穴及周溝。 從多個則面和角度的分析研究表明,巨大石柱群並不是一次完成,而是費時1000年以上,經過多次整修而成的,科學家將巨大石柱群從建造上分為三大部分。 「巨大石柱群1 」建於公元前2750-2200年左右的新石器時代,此時先挖掘了一條直徑98米的環狀溝渠,再將挖出的土製成高2 米的土堤。在溝渠的內側挖有56個稱為顧普力的洞穴,石柱入處有兩根門柱石,另外還有一根立著的「站石」。 「巨大石柱群2 」建於公元前2100-2000年,這個時期的工程主要是在周溝的內側豎立了兩層半圓狀的藍石。 「巨大石柱群3 」建於公元前2000-1100年的青銅器時代初期,也是建造三石塔及撤遜圓的最重要的時代。所謂三石塔,指的是組合3 個石材而成的牌坊型構造物,三石塔共5組,排列成一個U形,開口處朝向鞋跟石。 1964年,英國考古學家對其中34個穴加以考查,並從25個穴中出土了火葬的人骨,這些人骨看上去像後來才埋入的,當時許多人都這樣說,但這個理由是解釋不通的。還有正確地組織撒遜圓和三石塔的技術也是謎之一,因為這些構造物必須取得在石柱和其上的盾石(稱為「林特爾」)的微妙的平衡。 建築巨大石柱群的場所並非是完全的平面,而是向西北方傾斜約45公分。由於現在的盾石大都脫落,所以並不清楚當初的情形。 撒遜圓、三石塔是用石斧將石材加工而成的,身入其中時會發現每根柱子是一點點地變粗的,也就是典型的凸肚型建築,眾所周知,這是希臘式建築的顯著特色。 盾石也並不是簡單地將石塊平放了事,在加工之前,必須像畫圓弧一樣畫出弧度,這還不算,在組合柱子與盾石時,還要挖榫和榫穴,這是木造建築物使用的技術,即一邊作凸部,一邊開穴,然後借其接合力提高強度,並防止參差不齊。 不間斷的發掘工作在距巨大石柱群3 公里處又挖掘出了一處圓形集會場遺跡,這是一座頂呈圓錐形的建築物,其精確和細致的技術使人相信,正是這種技術保證了巨大石柱群的建造。 難以推測的是,人們花費長達1000年的時間去建築巨大的石柱群的直接動機到底是什麼?我們雖然立足於人類歷史所形成的文明之上,但我們又習慣以自己所謂的文明視角去透視古人的思想,在我們並不可以很清楚地證明他們的目的之前,似乎只可以從現代的觀點證明這是屬地球人的行為,或為使死者的靈魂獲得自由而建造的?但以巨大石柱群為首的許多巨石建造物,看來似乎都拒絕了我們的理性分析。有一點可以肯定,人類早期的歷史是用石頭、力量和技術塑造的,而巨石則是遠古文明中最輝煌的經典篇章。 置身於這圈廣為人知的巨大石柱群之間,只要於夏至當天站在三石塔的中央,即可透過撒遜圓和鞋跟石,成一直線地望見日出,可惜我們去的時候夏至已過。 1969年,波士頓大學天文學家雪拉魯特。中勃金斯發表了「巨大石柱群天文台論」 一文,正確地記錄了巨大石柱群的構造物、洞穴及藍石等的配置,並修正了4000年時間經過的不吻合之處,並指出構成巨大石柱群的重要巨石排列,具有用來指示夏至點方向的指示器作用,同時表示某固定年之月份的特別周期,至於顧普力穴,則是為追尋日食和月食圖設置的「電腦」,這一假設一出,懷疑論接踵而至,一種普遍的觀點認為,如果這個民族擁有如此高度的技術,那又為何全然看不到天文學以外的發明? 1921年,英國實業家阿爾弗雷特。瓦特金斯在一次旅行中,偶然發現了海利弗德復的丘陵地帶突然出現了一條不可思議的路,在這條路上,成一直線地排列著古老的石碑、神木、古堡、教會及聖井,而且這條直線也連接其它的石碑和教會,並呈直線相交,看來就像一種很明顯的網狀組織。 瓦特金斯很快發現直線上大都是語尾中有Ley、Lay、Lea、Leigh的地名,因此他就將這條直線命名為「雷線」。事實上,巨大石柱群正位於連結索爾斯伯利巨石遺跡的路線上。 瓦特金斯隨後提出自己的觀點,認為雷線可可以是羅馬人入侵英國以前所制定的古代直線道路計劃,只是雷線建築在沼澤地的險峻的道路上是否還昭示著什麼別的意義沒有? 隨後,著名地理學家蓋。安達烏特確認了這些遺跡的地下有著山脈線、水源線、道路線之別的分歧點。他將這些地下線解釋為「用發生於地球內部的,隨著波動傳來的可以量,在地表各處製成網狀組織,這樣它既會對植物的萌芽及成長產生重大影響,也會讓動物及昆蟲一邊感應其流動一邊行動」。 雷線肯定預示著某種可以量,正如另一巨石文明的埃及金字塔擁有神力一樣,古代人正是用某種特殊方法感覺出雷線的存在,並在雷線所在位置以巨石設標志,而且,在近代科學思想未侵入之前,沿雷線分布的國家或地區豈不也仍於無意識之中遵守其法則,並建造教會或聖井嗎? 也許像巨大石柱群這種既巨大又精巧的遺跡,真是作為可以源站來使用的也說不定? 為了全面判別大致處於同一時期的巨石遺址的文化信息,沿瓦特金斯指出的雷線,我們采訪了另一處著名的巨石遺址。在法國西部布列塔尼的摩比爾昂,有一座名為卡爾納克的村莊,村莊的田野上聳立著一排排巨大的石頭,猶如行進在田間的一隊隊威武的士兵,這一巨石長陣就是歐洲巨石遺址中蔚為奇觀的代表性遺址之——卡爾納克巨石群。 卡爾納克巨石群每塊立足高約1-6米,共分數列,長度近4 公里,總數近3000塊,分為麥克、克樂馬利沃和克爾勒斯康3 個群落。此外,在麥克石群和克爾勒斯康石群的附近,還有兩處圓形的名列,上述石群小最高的石塊達7 米,如同陣中挺立的高大旗手,整個巨石陣排列整齊有序,顯然事先經過周密的布局配置,巨石長陣中石頭均為天然石,未加雕琢。 這是一群什麼性質的巨石陣?至今沒有人可以給出一個滿意的答案。 在黎巴嫩巴爾別克小村,又發現了有一個原始部落的神殿遺址,神殿外圍城牆是用3 塊巨石砌成,估計都超過1000噸,另外,還有一塊被稱為「南方巨石」的巨石,長度達20.8 米,寬、高各超過4 米,重量在1200噸以上,僅這一塊石頭,就可造3幢5層高、寬6米、深12米的高樓,並且牆厚可達30厘米! 一塊塊巨石,無疑是一個個問號,它們歷經滄桑,執著地矗立於這個古老星球上的各個角落,也矗立於人類渴望被知識澆造的心靈荒原,它長久地吸引人們的不僅有令人驚嘆的原始藝術價值,更主要的是它們都不容分辯地超越了歷史,向人類的所有思維可以力發出了無聲而持久的挑戰。 地中海上的馬爾他島上一直埋藏著3 個異乎尋常的謎,第一個謎面是勒在地面上的奇特的軌跡,這些被當地人稱為大車印的軌跡凹槽深度達72厘米。說它是車軌吧,但它又顯示出明顯不同的轍印。對這些奇特的軌跡的猜想大都沒什麼實際意義,因為軌跡的凹槽越過了高山與峽谷並始終保持非常緊湊的曲線。從古到今,產生過關於軌跡的20餘種猜想,無一可以站住腳。 馬爾他島的軌跡一直延伸到地中海,即使在水深42米的地方,潛水員還可以發現。 這是否可以理解為馬爾他島大幅度下沉過? 另一個奇特的大膽設想是這樣的:我們人類的宇航員在月球上留下過車轍,月球車也曾在月亮表面四處行走;馬爾他島地面為風化的石灰岩,它最初在潮濕的時候是非常松軟的,也許就在這期間某種不明飛行物光顧過,並以一種我們還不熟悉的方式「滾」 過馬爾他島的地面? 法力無邊、不可妄動的「聖物」 我們和人類的先民受著同樣的誘惑,特別是面對浩瀚的夜空,點綴在圓拱形天空中成千上萬顆閃亮的星星一直顯得神秘莫測,無語的蒼穹以其宏偉壯麗的閃爍群星點燃了人類的想像力,不過,對於先民來講,天上居住著諸神的想法並不只是一種模糊的猜測,而是一種真實的思想。這些神明是宇宙中的智者,因此他們有時離開天上,降臨地球,指導尚未開化的人類,甚至這想法在今天一部分人眼中也仍占據著主導地位,不是嗎? 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沙漠地帶,有一塊相當於好幾間房子那麼大的岩石,每當月亮升起的時候,印第安人紛紛聚集在巨石周圍,點起簧火,虔誠地禮拜這塊石頭……巨石不久就慢慢地發出了一陣陣迷人的樂聲,那樂聲時而委婉悠揚,似一首優美抒情的小夜曲,時而又哀怨低回,好比一首低沉的悲歌…… 更令人神秘莫測的是,在這些發聲石頭周圍散步,就會發現磁場會失靈,人們不辨方向,好比飛機、輪船在百慕大三角區遇到的情形一樣,也許這二者真有什麼奇特的聯系吧?但我們還不可以忘記對事情本身發問:當地的印第安人為什麼要對這塊巨石那樣頂禮膜拜?這塊巨石為什麼會發出那樣動聽的樂聲呢?這塊巨石裡面到底隱藏著什麼樣的秘密呢? 本世紀30年代,美國人在哥斯大黎加的馬爾蘇爾小鎮上發現了大批巨形石球,巨大的石球甚至被當做裝飾擺在小鎮居民的家門口。這些巨型石球有什麼用?人們為什麼要製作這些巨型石球?沒有一個人可以回答這些簡單的問題。於是,仍舊只有猜測:這些石球也許代表著天上不同的星球之間的相對位置?這些石球也可可以是外星人放在這里的? 不過,在北緯30度附近,比如埃及的卡爾加、美國的加利福尼亞、新墨西哥州,都大量存在著這種巨型石球,這也就見怪不驚了。 相對於這些可以隨意搬動的石頭,在墨西哥誇特林昌村的一條河裡發現的一座石雕像,卻彷彿是一個法力無邊、不可妄動的「聖物」。 這尊巨型石雕高7.5米,直徑達4 米,總重達167000公斤,上面鐫刻了「不可以隨意搬動,否則暴雨無情」的字樣。 1946年,墨西哥政府不顧當地村民的百般勸阻,強行將石雕搬運至首都,令人萬分驚訝的是,雕像剛剛安置完畢,暴雨傾盆直下,全國城鄉到處鬧水災,只有一個村的村民在剛把石雕運走時就組織築堤修路,作了防洪抗澇的一切准備,因而才得以安然無恙。 最後讓我們來看一看流傳已久的「巴別」通天塔吧。「巴別」通天塔最早在巴比倫人中被稱為「埃特曼南基」,意為「天地的基本住所」。它建成後矗立於巴比倫城,昔日曾與「空中花園」齊名,一直被當做5000年前美索不達米亞城都鼎盛時代的標志。但是,為什麼要建造通天塔呢?通天塔究竟是什麼樣子?它是奴隸制國君主的陵墓?還是古代的天文觀測台?抑或真是供諸神「下凡的」踏腳處? 關於建造通天塔的傳說和記載紛繁復雜,有一點可以肯定,它無疑是人類初期文明的標志之一。它也像其他許多眾說紛壇的巨石文明一樣,給我們這個自以為是的現代文明帶來了同樣巨大的疑問和對自身的懷疑。 石頭死了,因為這些歷經地球歷史長河的無情冰冷的見證物,沒法兒告訴我們曾發生過什麼,哪個搬動了它們,從什麼地方搬來的,使用什麼工具打磨? 巨石文明是地球歷史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也正是橫亘於我們現代人心目中的一座高不可攀的高峰,它的建造者也許沒意識到這個令後世頭痛的大問題。他可可以只是隨手拿過幾塊石頭,不經意壘起了一些建築物,但也許是專心經營,把一切謎底都轉換成了石頭。 我們可以給無數的巨石遺址建造者列出一道公式:規劃十算術十幾何十預制建築構件十硬鋼工具十金屬鉗十載重運輸二一項了不起的技術。但這項了不起的技術顯然是不隨便傳人的,要不我們也可以輕易仿造出金字塔、通天塔、巨大石柱群。但我們顯然不可以妄想去與古代先民比賽,我們已經輸了,因為我們還不知到底是什麼樣的人類分別建造了那麼多遠古巨石建築,他們生活的時代到底是什麼模樣? 流傳在北緯30度的洪水傳說世界各地民族流傳著許多關於洪水的傳說,特別是在沿北緯30度一線的民族,幾乎都在各自先民的記憶里保存著有關洪水的詳盡的歷史。 蘇美爾人的洪水傳說在古代中亞地面,是富饒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這就是蘇美爾文明的發祥地,在蘇美爾這個謎一般的文明國度中,有一位叫吉爾格梅施的君王,他一生致力於追求永生,考古學家在發掘出的幾塊泥板上,讀到了用楔形文字記載的美索不達米亞神話和傳說,並因此穿越時空與古代這位君王相識。這些泥板,有的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在現代伊拉克的河漢地區曾大量出上,總數有好幾千。 這是一個保藏在泥板上的已經消失了的文化,泥板提醒我們,即使在那麼遙遠的古代,人類還是設法保存了古老的記憶。 「我將向世人宣告,吉爾格梅施君王通曉世間一切事務,他的足跡遍及地球上每一角落,睿智的君王探問人間種種幽秘,看透人世種種風情,現在,讓我們靜聽他講述一則發生在遠古大洪水來臨前夕的故事。」 在我們所查找的有關蘇美爾歷史的典籍中,也記載著早在吉爾格梅施之前,烏納皮施汀君王完整地講述了在他執政期間一場大洪水的故事,他是因為賢明受到上蒼恩賜永生。洪水來臨前,烏納皮施汀君王設法保存了人類和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種子。 烏納皮施汀向吉爾格梅施交待:很久以前,有四位神抵共同統治著我們這個地球,他們是蒼天之神阿效、大護法恩里爾、戰爭及性愛女神伊施越兒、水神艾亞。 「在那個時代,地球上人煙十分稠密,人類不斷繁衍,整個世界充滿噪音,野牛吼叫不已,吼得天神不可以成眠。大護法恩里爾聽到人間的喧囂,便對座上諸神言道:人類的吵鬧實在刺耳,吼得我們從此徹夜難眠,於是眾神一致決定消滅人類。」 水神艾亞憐憫馬納皮施汀王,忙跑來報信,叫他趕緊造一隻船。 「拆掉你的房子,製造一艘船,拋棄所有的財物趕快逃命!世俗的財貨有什麼用? 拯救靈魂才是緊要……聽著,逃命的船必須按一定的尺寸,以均衡相稱的比例建造,要將世界上所有生物的種子貯存船中……「 烏納皮施汀趕緊動手造船,隨即登上船准備逃命,他把牛馬和其他牲畜及各行各業的工匠帶到船上。洪水終於來了,是在一個黎明前,天際突然涌現出一堆烏雲,風暴之神阿達德縱馬馳騁,大顯神威,只聽得鐵騎過處傳出陣陣驚雷;白晝隨即變為黑夜,大地如同一隻敲碎的杯子,地上一團黑霧昏昏暗暗,直湧上空…… 第一天,風暴席捲整個大地,四處引發山洪,天地一片漆黑,連眾神也膽戰心驚,紛紛避禍在天神阿奴居住的小天宮。愛神伊施越兒有些後悔了,扯起尖噪子大叫:這些都是我的子民啊!難道我就這樣眼睜睜看著他們像一群魚兒一樣葬身海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