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各國的麵包有什麼區別
1法國麵包
法國人頭上戴一頂巴斯克貝雷帽,懷抱一根用作早餐的長條麵包,這是法國街頭時髦的風景。對法國人來說,麵包就像中國人碗里的米飯。早餐時塗上黃油和果醬,午餐時做成三明治,晚餐時用來配湯,或和著盤底的調味料,放上乾酪一起吃。每一餐都少不了麵包。而不同的麵包搭配不同的紅酒,也是一種極有講究的吃法。
法國麵包三大特徵:
1:用料簡單,只用麵粉,水,酵母做成這點在長棍麵包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2:使用全麥,並用天然酵母長時間發酵。其中許多麵包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3:奢華,當製作奶油蛋卷,羊角麵包時,對於不惜使用優質大量黃油,雞蛋和砂糖。可以說通過這三點可以勾勒出法國麵包的基本形態。法國人甚至有諺語專門描述麵包的重要性:"酒要適量,麵包多多益善。而法國甚至還有法律嚴格規定了麵包的成分和命名,可見法國人對於麵包的重視和嚴苛程度。
2德國麵包
德國人每天都吃麵包,以黑色,有些酸味又硬實的裸麥麵包為主。德國的氣候不適合種植小麥,於是德國人種植生存能力更強的裸麥,用它來製作麵包,裸麥的營養價值高於小麥,但是不易發酵,做成的麵包不夠暄軟,幾乎沒有韌性並帶有酸味。但是經過德國人幾個世紀的摸索,漸漸掌握了烤制美味裸麥麵包的技巧,並有300-500種裸麥麵包的品種。
德國人一般只有在午餐的時候食用裸麥麵包,而早餐則選擇食用小餐包。對於德國人來說,麵包已經深深融入了他們的生活。
3義大利麵包
雖然義大利的美食以義大利面和披薩更具有代表性,但義大利的麵包,也是不容小覷的重要組成部分。
早在古羅馬時期發酵麵包從埃及經希臘傳入義大利,當時在推崇極致榮華的羅馬出現了最早的高脂型麵包,而貧民卻一小塊麵包也吃不上。在羅馬帝國覆滅,義大利分崩瓦解時,各地孕育了自己獨特的飲食文化,如熱爾瓦的佛卡夏麵包,都靈的麵包棒,托斯卡諾麵包等,羅馬滅亡後,基督教徒增多,獻給耶穌的麵包也開始增多,潘納多尼就是。由於義大利調味汁,菜餚的味道比較重,因此義大利的麵包口味普遍都做的很清淡,而這也正是義大利麵包的特點。而使用斯佩爾特小麥(9000年前就開始在歐洲培育的人類最古老的穀物。)更是他的獨特之處。
4丹麥麵包
丹麥擁有世界上最美味的油酥點心,這種甘甜香酥並加入了大量黃油的點心是這個北歐小國的至寶。丹麥是一個非常重視傳統文化和知識產權的國家,他們對於傳統手工藝人掌握的技術進行保護,並進行嚴格限制,以防那些丹麥獨有的秘方流入他國,當然麵包師也不例外那些經過丹麥女王認證的麵包師被冠以「傳統麵包繼承人」的稱號,並被授予有著王冠標志的證書。
5芬蘭麵包
對於芬蘭人來說,最不可或缺的是土豆,三文魚和黑麵包,據統計,芬蘭人每年的人均麵包消費量達到50kg,比法國和德國都還有多,芬蘭人每年都要關在屋子裡度過漫長的冬季,因此要製作容易保存的麵包,即用裸麥製成的黑麵包,現在在芬蘭農村,人們還是一次性把一周或者兩周要吃的麵包烤出來,那些豐滿的,帶著光澤的半球形黑麵包,總是帶給人不可思議的印象,另外,芬蘭麵包還有許多獨創的奇異形狀,比如薄的圓盤形,環形等。
6俄羅斯麵包
俄語中麵包既是指食品,又是指好客。古往今來,他們將俄羅斯麵包和鹽作為迎接客人的最高禮儀,以表示自己的善良慷概。作為迎客的象徵,他們將麵包和鹽放在餐桌最顯著的位置上,以此表示對來客的歡迎。甚至外國首腦來訪時,也會看見俄羅斯姑娘端著新出爐的麵包和鹽款款走上前,請貴賓品嘗。
2. 為何法國人不論吃什麼,都要配上一點麵包呢麵包里配什麼最好吃
法國人對麵包的熱愛就像中國人對大米和饅頭的熱愛一樣。法式火腿是他們最喜歡的食材之一
3. 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羊角包是法國的,法國為什麼不認賬
因為傳說羊角包起源於奧地利維也納的一家糕點鋪。在法國吃早餐時,你通常喜歡羊角麵包加一杯牛奶咖啡和一些果醬。羊角麵包在法國稍微貴一點。然而,有了好的黃油和精確的烘焙溫度控制,製作出的柔軟芬芳的羊角麵包確實物有所值。
法國麵包因其嚴格的生產工藝和精湛的生產而獨具特色。法國的所有酒店都在早餐時向客人推薦新鮮烘焙的羊角麵包。從外表來看,這種半彎曲的麵包的兩端中間很厚,很像山羊的角。中國人習慣稱之為羊角麵包。然而,法國人認為它更像一輪新月。羊角麵包在法語中的正式名稱是「新月麵包」。
4. 義大利麵包和法國麵包有什麼不同
法國麵包比較有代表意義的首推法國長棍麵包bagutte了,只用麵粉酵母鹽糖和一點點的奶粉,烤出來之後外皮鬆脆,裡面很軟,佐餐或是做三明治都是上選。外皮很脆的關鍵是要用蒸汽烤箱,沒有蒸汽烤箱也可以用普通烤箱拿噴壺在面團的表面均勻的噴上一層細小的水霧。法國比較有特色的還有一種叫brioche的麵包,中文真是不知道該怎麼叫,非常松軟,是早餐的必備佳品,另外也是鵝肝醬的黃金拍檔。
義大利的麵包種類更是紛繁多樣,不過比較為人們所熟知的還是foccacia和ciabatta了,前一種可以叫橄欖油迷迭香麵包,顧名思義,橄欖油和迷迭香肯定是不能少的了,這種麵包的好吃的地方也正是迷迭香,這是一種香草,通常用來給肉類尤其是羊肉提香去腥,很多香水也有用。
5. 中國麵包和法國麵包的區別,謝謝
1.
法國麵包(baguette),因外形像一條長長的棍子,所以俗稱法式棍,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法國特產的硬式麵包。與大多數的軟麵包不同,它的外皮和裡面都很硬,所以除了法國人之外,並不是很多人都喜歡吃的一種麵包。法式棍的一部分法國麵包的製作也是對麵包師的考驗,上等的法國麵包的外皮是脆而不碎。除了法式棍之外,還有一種月牙型的麵包。
2.
中國麵包太甜了。中式麵包大多數都是白麵包(white
bread)。白麵包不但無聊沒味道而且不健康,因為白麵粉的營養因素(蛋白質,維生素)在加工過程中被洗掉了。
6. 很多人愛吃老式麵包,老式麵包的家常做法是什麼
發酵頭原料:高筋粉105g,低筋粉45g,白砂糖12g,乾酵母粉3G,水120g,主要原料:高筋粉105g,低筋粉45g,白砂糖48g,食鹽3G,奶粉12g,雞蛋45g,27克水和35克黃油。要做這個麵包,你不需要用上次做麵包時剩下的舊麵粉。也可以使用更多的平均發酵質量。這里的平均質量類型由糖組成,佔50%。含糖培養基有兩個特點:一是糖可以為烘焙提供營養,加速麵包的發酵;
舊麵包先損壞了一種麵食,然後用馬薩麵食混合麵粉。種子面發酵的時間越長,麵包的酸味越強。讓我介紹一種酸度較低的麵包。老麵包實際上是中國生產甜麵包過程中生產的麵包的俗稱。它是一種主要用老麵粉發酵的麵包烘焙師,而不是直接用快速生長的酵母發酵。老麵包的相對特點是軟而甜。
7. 法式麵包那麼難吃那麼硬,為什麼還有人喜歡吃
因為法式麵包是比較健康的麵包,其成分低糖,基本上不添加什麼添加劑,是健康食品。剛出爐不久的法棍是外面一層脆脆的,裡面軟軟的有嚼勁,能吃出麵包的天然味道。
8. 為何法國人不論吃什麼,都要配上一點麵包呢
世界上除了法國,沒有人可以找出第二個把麵包當做國家象徵的。法國人對麵包的熱愛就像中國人對大米和饅頭的熱愛一樣。如果說,中國人是為掙大米和饅頭生活的,那麼法國人,一定是為了掙麵包而生活的。無論是在家裡,還是飯店,餐廳,麵包都是必不少的食物。法式的麵包琳琳朗朗的分為90多種,有黑麥麵包、棍式麵包、麩皮麵包、圓形麵包、等等。 在法國大多數家庭都會把麵包直接放在桌子上。因為他們的棍式麵包實在是太長了。根本沒有那麼長的盤子可以供他們存放,並且他們的麵包是乾的即使放在桌子上,也並無什麼大礙。但是,如果是去餐廳的話,他們都會把麵包切斷放在一個放在一個小籃子裡面。讓人們看起來非常的典雅古樸。
9. 你去過市場嗎,你知道一個麵包多少錢嗎500000馬克
你去過市場嗎,你知道一個麵包8,5到10塊錢,500000馬克。
法國的長棍麵包一般85歐分一個,相當於人民幣8塊五,好的麵包店打著手工麵包的頭號,長棍麵包可以賣到1、05歐元,10塊錢一個500000馬克。
其實還是挺貴的。法國的麵包很便宜,這種法棍一般幾十歐分,也就是不到人民幣十塊錢。
10. 法國的麵包多少錢一個
法國的長棍麵包一般85歐分一個,相當於人民幣8塊五,好的麵包店打著手工麵包的頭號,長棍麵包可以賣到1.05歐元,10塊錢一個。其實還是挺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