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巴黎公社是什麼黨

法國巴黎公社是什麼黨

發布時間:2022-07-28 20:56:52

① 第一個無產階級政黨是什麼

馬克思、恩格斯於1847年創建的共產主義者同盟,是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黨

② 巴黎公社的性質是什麼

巴黎公社(法語:La Commune de Paris)是一個在1871年3月18日(正式成立的日期為同年的3月28日)到5月28日期間短暫地統治巴黎的政府(法國當時處於資本主義上升階段)。由於評價者意識形態的不同,對它的描述也存在很大分歧,有人認為它是無政府主義;也有人認為它是社會主義的早期實驗;更有被認為標志當代世界政治左翼運動崛起光輝起始里程碑,影響廣大深遠。馬克思認為它是對他的共產主義理論的一個有力證明,而俄羅斯無政府主義之父巴枯寧則對此持反對意見,因為它既沒有依賴於一個先鋒隊,也沒有掌控國家或者企圖建立一個新的革命政府,所以它實際上還是無政府主義。

公社成立後,在政治、軍事和社會經濟等方面,發揮了非凡的革命首創精神,創造了巨大的業績. 5月21巴黎公社被扼殺在血泊中,巴黎公社雖然失敗了,但它是無產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第一次嘗試,它充分體現了無產階級的革命首創精神和徹底的革命精神、愛國主義精神.巴黎公社的歷史功勛永載史冊,光耀萬丈. 巴黎公社是用革命的動力推翻了資產階級反動統治後建立起來的世界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是無產階級專政的第一次偉大嘗試,其結果雖然失敗了,它的精神和氣概永遠鼓舞全世界各國人民的斗爭,正如馬克思所預言:即使公社被搞垮了,斗爭也只是延期而已.公社的原則是永存的、是消滅不了的。

③ 巴黎公社的介紹

巴黎公社起義是1871年3月18日至5月28日,巴黎無產階級在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下,為推翻地主資產階級的反動統治,建立無產階級國家政權而進行的一次武裝斗爭。武裝起義雖然僅進行了72天,但它卻以無產階級推翻資本主義制度具有世界意義的第一次演習,載入了無產階級革命的光輝史冊。

19世紀中葉,法蘭西第二帝國經濟不斷惡化,對外關系接連受挫,各種社會矛盾日趨激烈,法皇路易·波拿巴的專制統治陷入全面危機。為擺脫困境,轉移國內人民視線,法國於1870年7月19日對普魯士宣戰。但戰爭進程卻與波拿巴的願望完全相背,法軍在戰場上節節敗退,9月2日波拿巴在色當被困投降。消息傳到巴黎,市民群情激憤,9月4日爆發了人民革命,推翻了第二帝國,成立了以特羅胥將軍為首的「國防政府」。這時,普軍繼續向法國內地推進,戰爭性質發生了變化,法國成了防禦侵略戰爭的一方。但「國防政府」對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愛國激情視如洪水猛獸,不顧國家民族利益,與敵屈辱求和,妄圖把巴黎交給敵人,利用敵人之手鎮壓人民革命,使普軍得以長驅直入,包圍巴黎,佔領了法國三分之一以上的國土。10月31日,17萬法軍向普魯士投降,引起了巴黎人民的極大憤慨,又爆發了旨在推翻叛國政府的第二次起義。起義雖再次被鎮壓下去,但兩次起義使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受到了實戰鍛煉,明確了只有推翻資產階級政權,才能維護民族獨立。為此,巴黎無產階級在同政府賣國政策的斗爭中,利用政府建立國民自衛隊的法令,在全國逐步建立起一支新型的、具有人民性的武裝力量。愛國熱情高漲的巴黎工人沖破政府限制,僅三個星期就組成了194個工人營隊,並推舉一批革命者當了工人營的營長,成立了士兵代表機構「內務委員會」,獲得了大量武器和軍需物資,在巴黎形成了一支以工人為主體的國民自衛軍。1871年2月,巴黎無產階級革命武裝正式成立了國民自衛軍中央委員會,選舉了總司令和20名委員,草擬了章程,為武裝起義做好了最重要的准備。

1871年1月28日,「國防政府」同普魯士簽訂了割地賠款的停戰和約。2月17日,奧爾良黨人首領梯也爾上台。由於與普魯士達成妥協消除了後顧之憂,法國資產階級便集中全力來對付國內無產階級特別是巴黎的工人武裝,以圖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3月8日至17日,梯也爾政府向巴黎增調了2萬名政府軍,准備奪取國民自衛軍的大炮,逮捕中央委員會成員。當時,巴黎的國民自衛軍有417門大炮,分別集中在蒙馬特爾高地和棱蒙高地等地。3月18日凌晨5時,政府軍一個團佔領了蒙馬特爾停炮場。槍聲驚醒了附近居民,大炮被搶的消息迅速傳開。該區的國民自衛軍戰士立即集合起來,包括許多婦女、兒童和老人在內的人民群眾也隨同一起擁上蒙馬特爾高地。政府軍士兵發生嘩變,與人民群眾聯合行動,逮捕了反動軍官、警察和憲兵。偷襲棱蒙高地的政府軍也未能迅速把大炮拖走,很快就被趕到的國民自衛軍擊潰。

政府軍的偷襲失敗了。這時,已在巴黎各地特別是工人區爆發的武裝起義迅速展開。國民自衛軍和人民群眾自動拿起武器,建築街壘,布置崗哨,派出巡邏隊,集中分散的大炮。中央委員會採取緊急措施領導武裝起義,佔領了部分地區。中午以後,國民自衛軍開始越出本區,向巴黎市中心挺進,起義由防禦轉入進攻。15時,國民自衛軍根據中央委員會的進攻命令,展開巷戰,攻佔了陸軍部及其他一些軍事機關和據點。21時,控制了萬多姆廣場,政府軍和憲兵聞風喪膽,落荒而逃。22時許,國民自衛軍進入市政廳,升起紅旗。至此,中央委員會掌握了巴黎全城,武裝起義推翻了梯也爾政權,取得了偉大成功。3月28日,巴黎公社進行了普選,一大批工人、社會主義者和國際主義者參加了巴黎公社領導機構,一個嶄新的無產階級國家政權誕生了。

梯也爾跑到凡爾賽後,手下僅剩1萬多殘兵敗將。為向巴黎無產階級反撲,他一方面糾集反動軍隊的散兵游勇,另一方面請求俾斯麥釋放戰俘,重新拼湊和整頓了軍隊。此時,巴黎仍處在敵人的包圍之中,東面和北面普軍15萬大軍壓境,西面和南面凡爾賽軍隊伺機反撲,形勢對公社極為不利。

而公社卻麻痹大意,疏於防範。4月2日清晨,凡爾賽軍炮轟巴黎,向巴黎城西的訥伊橋發起進攻。公社2000名戰士與1萬多名敵軍激戰數小時後,放棄了訥伊橋等陣地。凡爾賽的炮聲震醒了巴黎,公社執行委員會當即決定進攻凡爾賽。4月3日晨,公社匆忙調集4萬人,分3路向凡爾賽進軍。中路1萬餘人從東面進攻,擊退敵憲兵隊後遭強大敵軍阻擊後撤;左翼6000多人從東南方向進軍,初戰獲勝,進抵距凡爾賽5公里處因彈葯和援兵不濟而被迫後撤,不幸陷入敵重兵包圍,指揮員杜瓦爾被俘就義;右翼1萬餘人經訥伊橋沿大道出擊,佔領呂埃伊後與北部部隊會合,因故大量增兵後被迫後撤。這次出擊,由於公社領導對軍事形勢盲目樂觀,對大規模軍事行動缺乏准備,致使出擊部隊沒有統一領導、各行其事,導致了失敗。凡爾賽遭公社沉重打擊也被迫改變了速戰速決的戰略戰術。

4月6日,梯也爾將軍隊整編為2個軍,加上普軍後來釋放的5萬名戰俘,約11萬人。凡爾賽軍與東面和北面的普軍對巴黎形成了包圍。公社方面軍事工作進展不大,僅有1.6萬作戰部隊和4.5萬預備部隊。雖然公社擁有1200門大炮,但由於組織不善,能夠配置使用的只有200門,且缺少熟練炮手。但為了保衛革命成果,公社戰士在忠誠堅定、智勇兼備的軍事將領指揮下,與敵浴血奮戰。4月7日,凡爾賽軍隊依仗優勢炮火攻佔了訥伊橋和附近據點。巴黎城防司令東布羅夫斯基率領西線5000名裝備很差的部隊,同9倍於己的敵人激戰。17日,250名公社戰士在貝康城堡抗擊5000名敵軍進攻達6個小時。21日,在訥伊方向堅守的公社戰士日夜作戰,與敵展開肉搏,擊退了強渡塞納河之敵。在南線,凡爾賽軍為奪取伊西和旺夫炮台,不惜用數百門重炮轟擊炮台,公社戰士為守衛炮台頑強戰斗。到4月底,公社守住了巴黎西線和南線,給凡爾賽軍以大量消耗。5月初,公社調整了巴黎防禦部署,東布羅夫斯基指揮第一軍在西線抗擊敵6個步兵師和1個騎兵隊的猛攻,公社戰士充分利用5輛裝甲車和塞納河上的10艘炮艇與敵廝殺,不僅以少量兵力頂住了敵軍主力的進攻,而且支援了南線作戰。在南線,敵進攻的主要目標仍是伊西和旺夫炮台。5月3日夜,防守木蘭—薩克多面堡的第五十五營軍官叛變,敵突然佔領了南線這個主要據點,數百名公社戰士陣亡或被俘。接著凡爾賽軍發起全線總攻,8日伊西炮台失守。公社雖在此時加強了軍事指揮,但大局已難挽回。13日旺夫炮台被攻克。在西線,8000名連續作戰、疲憊不堪的公社戰士與8萬名裝備精良的敵人作戰,有時還主動出擊。但從5月17日起,凡爾賽軍集中重炮開始猛轟巴黎,並集中了13萬人准備進攻巴黎。

5月21日下午,凡爾賽軍從對克盧門進入巴黎,一場震撼世界的流血大巷戰開始了。為保衛公社政權,巴黎無產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奮起抗敵,他們在街道和廣場築起街壘,不論男女老少,人人拿起武器同敵人進行殊死的戰斗。22日拂曉,敵12個師約10萬人進佔了巴黎大部分市區。25日,公社戰士同敵人展開了激烈戰斗。在塞納河左岸,公社戰士與敵進行白刃戰,直到被敵包圍,才撤過塞納河。在市中心,婦女、兒童與公社戰士並肩作戰,抗擊敵人的輪番進攻。27日,敵軍開始圍攻最後兩個工人區,在拉雪茲神甫墓地200名公社戰士與5000名凡爾賽士兵展開肉搏,戰至傍晚,大部分公社戰士壯烈犧牲,被俘戰士全部被槍殺在墓地的一堵牆前。這堵牆永為世界無產階級紀念的「公社社員牆」。28日16時,公社戰士堅守的最後一個街壘被攻克。英雄的巴黎人民的武裝起義在經過不屈不撓的斗爭後,被凡爾賽軍血腥鎮壓下去了。

據統計,公社戰士共有7.29萬人在作戰中犧牲,2.98萬人被槍殺,6萬多人被投入監獄或被流放。

巴黎公社起義是一個劃時代的偉大革命,是無產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建立無產階級國家政權的第一次總演習,為無產階級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提供了豐富而寶貴的經驗。公社戰士高昂的革命鬥志永遠激勵著世界無產階級起來進行斗爭。巴黎公社失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客觀上,法國資產階級正處在上升階段,無產階級革命的歷史條件尚不具備。另外,公社也未能把革命發展到法國各地,取得外省和廣大農民的支持,形成強大的工農聯盟。還有最重要的是缺少一個成熟的無產階級政黨的堅強領導和正確思想的指導。主觀上,由於法國無產階級本身的歷史局限性,在軍事斗爭方面出現了一些嚴重的錯誤:一是錯誤地始終採取防禦政策,沒有利用多種機會去消滅凡爾賽反革命力量。尤其是在進軍凡爾賽的問題上,沒有在起義勝利後乘勝進攻凡爾賽,消滅梯也爾的有生力量,而是忙於組織選舉,貽誤了戰機,給敵以喘息之機,得以卷土重來。在4月份戰斗日趨激烈的時候,巴黎前線指揮員得到的命令只是「防禦」,沒有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適時發起進攻,只是消極地等待強敵進攻,這等於等待失敗:二是軍事准備不足,敵情不明,造成軍事部署和指揮失誤。起義勝利後,巴黎沉浸在一片歡樂之中,公社對凡爾賽的反撲缺乏警惕和軍事准備,4月2日炮擊巴黎的炮聲響了,公社的人們還認為是節日禮炮。4月3日在未進行充分准備的情況下,又倉促決定出擊凡爾賽,結果進軍失敗,使公社遭受很大損失;三是軍事組織混亂,紀律鬆弛。起義成功後,公社擁有6萬多人的部隊,20萬枝槍,1200門大炮,5個炮台和一個工事堅固的環形要塞地帶,足夠使用幾年的彈葯及法蘭西銀行數十億法郎的資金,完全可以組織強大的出擊和長期防禦。但公社未很好地利用這些條件,部隊缺乏必要的組織紀律和統一領導,任意行動和自由來去的現象時有發生。

戰斗中公社戰士缺少足夠武器,可在倉庫里卻放著28萬枝步槍。公社在選拔軍事領導人上也存在失誤。巴黎公社起義雖然失敗了,但她的功績不可磨滅。這些經驗教訓更是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寶貴財富。

④ 巴黎公社是什麼性質的政權為什麼

巴黎公社(法語:La Commune de Paris)是一個在1871年3月18日(正式成立的日期為同年的3月28日)到5月28日期間短暫地統治巴黎的政府。由於評價者意識形態的不同,對它的描述也存在很大分歧,有人認為它是無政府主義;也有人認為它是社會主義的早期實驗;更有被認為標志當代世界政治左翼運動崛起光輝起始里程碑,影響廣大深遠。馬克思認為它是對他的共產主義理論的一個有力證明,而俄羅斯無政府主義之父巴枯寧則對此持反對意見,因為它既沒有依賴於一個先鋒隊,也沒有掌控國家或者企圖建立一個新的革命政府,所以它實際上還是無政府主義。

(1)政權建設方面,廢除舊軍隊、 舊警察,取消資產階級的法庭和議 會,代之以國民自衛軍,以公社委員 會為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下設若干 委員會,掌管國家的立法、司法和行 政大權。 (2)社會經濟方面,沒收逃亡資本 家的工廠,由工人合作社管理;公社 的公職人員由民主選舉產生,而且他 們的薪金最高不能超過工人的最高年 金6000法郎,工人實行八小時工作 制,減輕工人的勞動強度。巴黎公社 以革命首創精神制定了一系列革命措 施,反映出其鮮明的無產階級性質, 說明巴黎公社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無 產階級政權。

⑤ 巴黎公社是革命政黨嗎

不是。
它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引下,建立的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巴黎公社的革命首創精神,極大的鼓舞了無產階級的革命鬥志。

⑥ 巴黎公社是什麼性質的政權

巴黎公社起義 第一次無產階級革命和在巴黎存在72天(3.18—5.28)的有史以來第一個工人階級政府。法國社會內部存在深刻的社會矛盾,工人階級組織性和覺悟大大提高、普法戰爭引起國內總局勢惡化,是巴黎無產階級起義和巴黎公社誕生的條件。拿破崙三世為首的統治集團搖搖欲墜,無力組織對普魯土軍隊的抵抗,使國家處於民族危亡的邊緣。1870年9月4日,巴黎爆發了革命。第二帝國崩潰了,法國再次成為共和國。但是,資產階級新政府卻走上了賣國、向兵臨巴黎城下的普魯士軍隊投降的道路。1871年2月26日,大資產階級的走卒梯也爾政府簽訂了對法國極為苛刻的和約。 針對資產階級的反人民的,投降的政策,充滿愛國情緒的巴黎勞動群眾提出了代表勞動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法蘭西民族希望的要求。根據勞動群眾的要求(組織巴黎防禦),在國民近衛軍中央委員會指揮下,成立了國民近衛軍共和聯盟。被這些行動嚇破了膽的反動政府企圖解除國民近衛軍的武裝。然而,被派往國民近衛軍工人營駐地蒙馬特勒、伯勒維爾和萊巴蒂尼奧勒等地的政府軍隊卻轉到了起義者一邊。梯也爾政府及部分軍隊逃往凡爾賽。3月18日晚,巴黎無產階級同國民近衛軍一起佔領了政府機關。1871年3月18日的革命幾乎是不流血的(這一天的傷亡人數不超過30人)。巴黎工人階級欲完成革命,既要解決從普魯土的佔領下解放法國這個全民族任務,又要解決從資本的統治下解放工人這個社會任務。國民近衛軍中央委員會宣布自己是選出巴黎公社委員會(巴黎公社)之前革命政權的臨時機構,並向所有城市和國家機關委任了自己的代表(委員)。3月28日,巴黎公社宣告成立。4月19日通過的宣言《告法國人民書》是公社的主要綱領性文件,它闡述了消滅軍國主義、剝削制度和各種特權的問題。巴黎公社的其它文獻表達了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思想以及必須建立真正的民族聯盟的思想。 公社是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國家。許多著名的工人運動活動家——瓦爾蘭、迪瓦爾、若阿納爾、塞拉耶等,都是巴黎公社委員。巴黎公社的政權性質和活動特點,明顯地表現在公社存在的短暫時期內所採取的措施中。公社取消了常備軍,代之以武裝的人民,宣布教會同國家分離,取消了牧師的薪俸,使國民教育擺脫宗教影響。為了消滅失業現象,公社於4月16日頒布了關於恢復被業主遺棄的作坊的生產並將其轉交給工人合作團體的法令,組織了生產子彈的作坊,取消了官吏的高薪並規定其薪額不得超過熟練工人的工資。 公社的全部活動都具有旨在對社會進行革命改造的深刻的社會性,也具有國際意義。但是,在巴黎開始的革命沒有在全國取得勝利。里昂、聖艾蒂安,圖盧茲、納博訥、馬賽、波爾多等城市的公社被凡爾賽政府軍隊摧毀了。在主要是小佃農戶和無地雇農居住的涅夫勒省的三個地區以及其它農業地區,農民的革命發動沒有得到大規模發展,並於1871年4月被鎮壓。在法國的中心存在著兩個相互對抗的國家政權:以公社為代表的無產階級政權和以凡爾賽反革命政府為代表的資產階級政權。反革命利用公社的防禦策略,加強和補充了自己的軍隊。公社也有成千上萬的軍隊,但缺乏軍事建設、制訂計劃和作戰方面的經驗。作為政權機關的巴黎公社是由各派代表組成的,它是無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黨派的聯盟。這導致了對綱領和實際工作中的許多重要問題出現嚴重分歧。公社領導的持久的辯論貽誤了對反革命採取堅決行動,導致了主動權的喪失。國民近衛軍是巴黎公社武裝力量的基礎。為了加強巴黎防禦,根據人民群眾的要求,大大擴充了近衛軍部隊。其數量從3月份的6萬人增加到5月份的9萬人(野戰部隊)。國民近衛軍的補充起初是按自願原則進行的。後來規定凡19到40歲的勞動者必須學習軍事,實行地域(按區)補充原則,指揮員通過選舉產生,同時也使用轉到公社一邊並在委員們監督之下工作的軍事專家。在對資產階級作戰中,國民近衛軍依託巴黎幾個地區的防禦工事(堡壘、要塞壁障)和在起義中構築的街壘。公社社員注意發揮火炮的巨大作用。組織了軍隊供給勤務和衛生工作。公社的軍事組織具有國際性。在公社社員行列里同法蘭西人並肩戰斗的還有波蘭人、匈牙利人、保加利亞人、義大利人等。參加巴黎街壘戰斗的俄國革命者有德米特里耶娃(托馬諾夫斯卡婭)、科爾溫—克魯科夫斯卡婭(扎克拉爾)、拉夫羅夫,薩任、波塔片科等。用馬克思的話說,巴黎公社奠定了無產階級國際主義原理,後來全世界的革命者又發展了這些原理。梯也爾政府利用公社社員尚在躊躇之機,於5月中旬調動10萬大軍撲向巴黎。這支軍隊中的士兵主要是普魯士統帥部為了加強反革命力量而釋放的法國戰俘(6萬人)。當時,公社的國民近衛軍不到5萬人。國民近衛軍被改編為兩個集團軍:第1集團軍由東布羅夫斯基指揮,負責防守巴黎西部;第2集團軍由弗魯布萊夫斯基指揮,負責保衛城市南部。5月份,連續進行激戰。巴黎的勞動者死守陣地。但是,組織得更好、數量上占優勢並得到普魯土積極支持的梯也爾軍隊取得了勝利。反革命的殘酷達到了空前的程度。梯也爾的土兵在巴黎街頭殺死了3萬名公社社員,3.6萬多人被交付法庭審判。列寧評價說:無產階級「貶低了國內戰爭中純軍事行動的意義,沒有向凡爾賽堅決進攻,以便在巴黎取得徹底的勝利,而是行動遲緩,使凡爾賽政府有時間糾集黑暗勢力來准備五月的流血周」(《列寧全集》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13卷,第454頁)。公社對工人階級同農民結成聯盟的重要性估計不足,無產階級還不夠成熟,組織性不強,受到小資產階級思潮(尤其是蒲魯東主義和新雅各賓主義)的消極影響,沒有統一的領導力量——馬克思主義革命政黨。普魯士軍隊和凡爾賽軍隊的封鎖使巴黎斷絕了同其它地區的聯系。盡管有種種錯誤,巴黎公社還是十九世紀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的最偉大的成就。 列寧高度評價了巴黎公社的歷史功績,指出公社的活動提供了建立新型國家——無產階級專政國家的範例(見《列寧全集》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25卷,第405—406頁)。巴黎公社教導無產階級「具體地提出了社會主義革命的任務」(同上,第13卷,第455頁)。公社喚起了無產階級對社會主義革命勝利的希望。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在自己的著作中深刻分析了巴黎公社的作戰經驗,這些經驗對制訂無產階級軍事組織的原則和解決保衛社會主義成果的問題起了很大作用。列寧寫道:「在當前的運動中,我們大家都依靠公社。」(同上,第8卷,第181頁)俄國無產階級注意到了巴黎公社的教訓,特別注意到必須武裝捍衛革命成果,在革命戰爭中必須實行進攻策略,在同革命的敵人斗爭中必須堅決果斷。

⑦ 巴黎公社1871年3月28日正式成立,巴黎公社是怎麼一回事

巴黎公社是1871年法國無產階級在巴黎建立的工人革命政府,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政權,也是世界近代史上劃時代的大事,又是資本主義由自由發展時期轉變到帝國主義壟斷時期的歷史轉折點。

馬克思對巴黎工人的「沖天壯舉」予以高度評價,曾通過第一國際對巴黎公社給以具體的幫助和指導,並總結了公社的經驗。指出無產階級不能簡單地掌握現成的國家機器,並運用它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必須通過暴力革命,打碎資產階級國家機器,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巴黎公社的這一革命原則是永存的,也被後來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勝利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所證實。

閱讀全文

與法國巴黎公社是什麼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8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5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9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