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歐洲發達國家政府為什麼實行高福利
福利不是手段,而是目的。要不然還發展科學技術幹啥?還不是讓更多的人有更多的時間去耍?
當然福利也是手段:
很淺顯的道理。歐洲發達國家的高福利來源於其他們發達的生產力。生產力高是什麼意思呢?意思就是一個人工作的產出就可以滿足許多人的需求。剩下的人不得不不勞而獲,因為他們實在找不到事做了(此處自行腦補又哭又笑臉)。
舉個純粹又極端點的例子。假設在一個相對封閉的土地私有資本主義部落裡面,糧食就是他們幾乎唯一的產品和需求。大家各司其職,耕地插秧,收割濾谷,這需要除極個別地主之外的部落裡面每個人都貢獻出自己的人力,每年獲得的產出又剛好夠人們食用(當然這中間有工人從地主獲取工資購買糧食的交易環節),年復一年,和諧友好,其樂融融。
然而有一天,有人發明出了大型聯合播種插秧收割一體機,只需要一個人駕駛,哐哐哐哐地就把所有人的事幹完了。一個人就生產了所有人的需求。這時地主當然不會再僱用更多的人力來耕地了,大部分沒了工作,掙不了工資,買不了食品,地主的食品也就賣不出去,只好傾倒。這就造成了經濟危機。明明部落的食物充足,沒什麼天災,卻有人餓死。這就是個分配問題,而非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這時作為酋長的你該如何是好呢?
為了讓整個體系良好地運轉下去,你有很多辦法,其中之一就是對地主征高稅收,發給那些失業在家的工人,讓他們去購買食物,地主家生產的糧食才有人去購買,市場才能運轉起來。不要覺得地主很虧,其實他什麼也沒做。這樣的過程就是高福利制度。
再看整個過程,在良好的制度下,大型聯合播種插秧收割一體機的出現,使得更多的人不用再去工作,有了自己的空餘時間,同時也能吃飽穿暖,這不正是我們發展生產力的目的所在嗎。高福利不是手段,而是目的,也是大力發展科學技術的原因。
在歐洲對資本家和高收入者徵收高稅收,其實剝奪他們依靠手中資本而獲取的利益,雖然說法和形式有所不同,但與生產資料公有化有著相同的本質(目前只是接近那個程度),而生產資料公有化是什麼?就是真·社會主義呀!
2. 求:法國的社會保險制度
第一 這個問題請咨詢法國駐華大使館 政務處
第二 那得人可以給你一手回答 因為他們都是公務員
第三 目前薩爾科齊的政府正在為社會保險問題爭論 執行新的政策需要時間
第四 你說的社會保險制度 和中國沒辦法比的
第五 祝福你工作順利 事業發達 生活安康
3. 高福利社會保障制度面臨哪些困境 如何進行調整
法國的情況所兆示的西方福利體制面臨的財政危機,以及西方學者們對此所展示的討論,對於正在進行社會保障體制改革的中國來說,有許多可以借鑒的經驗和教訓。至少,可以給我們一些重要的啟示。 1.社會保障水平必須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 中國在一個較長時期是一個低收入的發展中國家,從某種道德理想出發一味地強調擴大保障覆蓋面和提高保障水準,是非常不現實的。在提供新的福利項目時一定要注意起點要低,因為福利水平具有剛性增長的法則,往往是只能升不能降。在目前我國經濟高增長時期,社會保險福利費用的增長已遠遠超過經濟的增長,隨著經濟總量基數的增大,經濟增長的速度會有所下降,所以從現在起就要嚴格控制福利費用的增長,一定要做到量入為出,而不要寅吃卯糧,給將來造成困境。 2.社會保障的基本制度要有統一性 社會保障制度的基本目標和功能,就是通過轉移支付,調整初次分配的收入不平等,它所賴以建立的基礎,就是人們在同一社會保障體制下具有享受社會保障的同樣權利,如果在行業、地區和部門之間各自為政,那就起不到社會轉移支付的作用,反而會使再分配中的不平等制度化,從而背離建立社會保障制度的初衷,並為以後的改革製造障礙。這一原則也適用於社會保障稅的徵收,也就是說它是帶有強制性的,對所有人和所有的企業都應實行統一的徵收標准。 3.社會保障費用要財政獨立、嚴格監督 社會保障費用的徵收、管理和支出都要做到財政獨立、專款專用,不能政出多門,隨意挪用。要建立多方面的嚴格監督機制,防止將保障費用挪用於基礎建設、生產投資、行政開支等。要特別防止社會保障中的各種漏洞和舞弊行為,經驗證明這是很容易發生的。 4.要配合體制轉軌,變單位保障為社會保障 要通過對所有社會成員(至少在城市)的社會保障稅的強制性徵收,逐步把目前中國企業和單位承擔的社會保障功能分離出來,交給統一的社會保障機構。目前城市社會保障費用主要由國有企業承擔的做法,不但嚴重影響了企業效率,掩蓋和模糊了企業的真實運營情況,而且也難以維持下去。 5.要配合產業結構調整,拯救老工業基地 在產業結構調整的過程中,國家對「夕陽工業」集中的老工業基地實行大規模轉產的救援計劃和職工再就業的培訓計劃是通常的必要措施,如當年英國的曼徹斯特、法國的格林地區、德國的漢堡等等,都是如此。中國在進行社會保障體制改革時,也應注意到配合傳統的紡織、林業、軍工、煤炭採掘業集中的地區進行產業結構調整。 6.要使社會保障成為效率的激勵機制 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必須與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工作效率結合起來,如果不幹工作的人比干工作的人或出工不出力的人生活得更好,這樣的保障體制就是失敗的。目前中國國有部門的保障體制仍然有「養懶」的弊病,克服這一弊病的關鍵是在建立普遍的失業保障制度的同時,在國有部門建立嚴格的過失辭退制度和解聘制度以及勞聘爭議的仲裁製度。 7.社會保障改革要注意社會穩定 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觸及到千家萬戶和方方面面的利益調整,而且這種調整會觸及到現有利益格局的剛性部分,因此必須謹慎和穩妥。國際經驗也表明,社會保障和稅負方面的體制變動往往最容易引起社會的動盪。如果社會的基本群體形成一種普遍的感覺,他們在改革中不是獲得利益或保持利益而喪失利益,那麼這樣的改革是很難進行下去的。
4. 法國獨特的「多軌制」養老金體系具體指的是什麼
法國的多軌制養老金是繳費年限短,退休年齡低,待遇高。
由於法國現代養老金制度存在許多不同的類別,其中許多已經過時。如果這些由特殊退休制度覆蓋的公司和雇員能夠在養老金中承擔自己的損益,那麼如今法國政府也不會改革。由於在特別養恤金計劃下許多工業的養恤金繳款率不足,這些特殊工業部門不僅受益於遠遠超過法國社會平均水平的大規模養恤金福利。為了維持這一特別福利,他們還必須依靠法國政府的資金來彌補養恤金的短缺。
5. 歐洲國家是靠什麼有那麼高的福利
高福利是靠高稅收,至於為什麼經濟發達,就象人各命一樣,要我說是神的安排,但也與這個民族的民風有很大的關系,善良的民族一般災難少,生活穩定。因為人好水也甜啊,符合神給人定的道德規范,神就會賜福於人。
6. 2020年法國共出生嬰兒74萬,疫情造成的影響有多大
據法媒體報道,2020年,法的新生兒數量將只有74萬,是二戰以來的最低水平。
據統計,2019年,法總生育率為1.86,即一名婦女平均生育1.86個孩子,到2020年,總生育率降至1.84。歐洲約50%的育齡婦女推遲了原計劃,歐洲17%的育齡婦女完全放棄了生育計劃。
在疫情期間的長期封鎖下,法人以為生育率會大幅上升,但預期的「嬰兒潮」並沒有到來,取而代之的是「嬰兒短缺」。
在法,州,7歲以下兒童的保育費用可以從應付稅款中扣除,企業為雇員設立保育機構的費用也可以從稅款中扣除。
這一系列政策有效地降低了養育子女的成本,使收入較低的法人能夠養育子女,而不會因為他們的孩子而再次陷入貧困。
雖然這些福利措施聽起來很好,並有效地提高了生育率,但法國的政策並不完全適用於所有國家。雖然其他歐洲國家也出台了豐富的生育福利政策,但效果非常有限。由於法國和非洲國家特殊的歷史羈絆,大量移民湧入。這些從落後地區來到法國的移民,更容易被福利措施所吸引,願意多次生育,在法國紮根,如果缺乏其他國家的補充人口,即使有豐厚的生育福利,歐洲所有國家的國民也不會有太大的生育慾望。
此外,這種流行病的蔓延也揭示了一個事實,即長期的高福利政策並沒有從根本上扭轉法國的低生育率
歐洲一半以上的夫婦推遲生育,法國的生育數量下降到70年來的最低水平,這些都是疫情的導火索?
當高福利政策帶來的吸引力被流行病的蔓延所抵消時,法國人民的生育率立即下降。有福利的話,他們生的孩子多,沒有福利的話,他們生的孩子少。這就是法國高生育率的本質
為了保持高生育率,法國仍然需要維持產婦福利。雖然長期高福利聽起來很美好,但它會慢慢拖垮法國經濟。歐洲國家疲軟的經濟形勢是這個問題最直觀的後果。
與法國,相比,中國的低生育率也非常嚴重。《中國生育報告2020》顯示,近年來我國出生人口大幅減少,女性生育意願大幅降低,人口總生育率降至1.52。
法國只有6000萬人口,而中國有14億人口。
生育率的急劇下降將加速老齡化社會的到來,並給醫療保健和養老金制度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勞動人口的持續下降也會使經濟增長放緩甚至停滯。
如何才能解決這些問題?有些人希望建立像法國,那樣的高福利制度,但錢不會憑空而來。在一個14億人口的國家,實施高福利政策的成本是無法估量的。此外,在疫情影響下,歐洲,生育率最高的法國,已經初具規模。高福利政策雖然能在短期內提高生育率,但長期來看難以維持。
7. 歐洲發達國家政府為什麼實行高福利
歐洲發達國家實行高福利的原因有四:
第一,歐洲發達國家的工業和農業或服務業,在世界范圍內都處於產業鏈頂端(掠奪亞非拉幾百年積累的原始資本、本國經過二百年發展積累的技術優勢),擁有著他國難以匹敵的高利潤,這是歐洲國家實行高福利的經濟基礎。
第二,歐洲發達國家都是民主國家,其政府為民選政府。政客為了上台,實行高福利是討好選民的最有效手段。
第三,歐洲發達國家的政治制度,基於民享、民有、民治的基礎。政府存在的意義,就是服務於人民。而為民眾提供高福利(生活、醫療、教育保障),是政府的職能之一。
第四,歐洲發達國家從歷史上,就有高福利的傳統。如法國從拿破崙時代開始,就讓民眾享受其對外戰爭的紅利。英國則從十九世紀三十年代開始,就建立了完善的社會福利制度。
8. 北歐五國是靠什麼支撐起高福利
北歐五國作為世界上的高福利國家也是很多人羨慕的,在這五個國家中,他們不會投入過多的經濟在軍事上的發展,也不會介入國際競爭當中,所以在為民服務的方面,有了更大的精力和財力。
北歐五國的工業發展也是非常迅猛的,甚至是居世界首位,福利待遇之所以這么高,也是有快速發展的經濟,作為支撐,如果一個國家的經濟落後,也不會有所謂的福利待遇。
9. 歐洲發達國家為什麼堅持高福利
歐洲是全球國家福利最高的地方,其福利制度號稱「從搖籃到墳墓」。只要出生在那些推行高福利的歐洲國家,基本就能保證一輩子衣食無憂,甚至還可以過上挺不錯的生活。然而與之相對應的是,歐洲發達國家為了維持高福利而不得不承受巨大的財政壓力,希臘甚至為此走上了國家破產的道路。那麼問題來了,歐洲發達國家為什麼要堅持高福利制度呢?
社會福利是一把「雙刃劍」,如果太低會減少國民幸福感,增加社會不穩定因素;太高會減少人們工作動力,增加國家經濟負擔。平衡好福利與動力的尺度才能促進社會處於最佳運行狀態,像希臘那樣搞福利把國家搞到破產,這事說起來實在是令人啼笑皆非。
10. 歐洲一些國家的高福利是如何維持的
高稅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