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法國什麼產業有名
大家都熟悉的有:高檔時裝、香水、化妝品、葡萄酒及大超市連鎖等。
大家都不熟悉的有:
法國是世界主要發達國家之一,國內生產總值居世界前列,2009年國內生產總值為2.7萬億美元,位居世 法國著名時尚品牌
世界第五;人均GDP達到42747美元。法國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農產品出口國,主要工業部門有礦業、冶金、汽車製造、造船、機械製造、紡織、化學、電器、動力、日常消費品、食品加工和建築業等。核能、石油化工、海洋開發、航空和宇航等新興工業部門近年來發展較快,在工業產值中所佔比重不斷提高。核電設備能力、石油和石油加工技術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美國;
2. 法國什麼產業比較發達
法國是歐洲最強大的國家之一,經濟實力在國際上的排名也是靠前的。法國有許許多多產業,比如旅遊業、化妝品工業、汽車工業等等產業都很強。法國又是許多年輕人嚮往的浪漫國家,人文情懷也比較濃厚。然而法國什麼產業比較發達呢?
巴黎作為時尚之都,服裝業也都是在國際的前沿。法國擁有著名的巴黎時裝秀,也是在這里出現了許多時尚潮流的衣服及衣服品牌。許多服裝行業的公司都想在巴黎時裝秀上展露頭角,才能更加聞名世界。
法國發達的產業不止這些,還有很鋼鐵、建築等行業都是很發達的。
3. 法國的工業分布
法國經濟發達,國內生產總值居世界前列,為2.520萬億美元。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農產品出口 埃菲爾鐵塔國。主要工業部門有礦業、冶金、汽車製造、造船、機械製造、紡織、化學、電器、動力、日常消費品、食品加工和建築業等。核能、石油化工、海洋開發、航空和宇航等新興工業部門近年來發展較快,在工業產值中所佔比重不斷提高。核電設備能力、石油和石油加工技術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美國;航空和宇航工業僅次於美國和獨聯體,居世界第三位。鋼鐵工業、紡織業佔世界第六位。但工業中佔主導地位的仍是傳統的工業部門,其中鋼鐵、汽車、建築為三大支柱。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有逐步減少的趨勢。第三產業在法國經濟中所佔比重逐年上升。其中電信、信息、旅遊服務和交通運輸部門業務量增幅較大,服務業從業人員約占總勞動力的70%。
法國商業較為發達,創收最多的是食品銷售,在種類繁多的商店中,超級市場和連鎖店最具活力,幾乎佔全部商業活動的一半。法國鐵礦蘊藏量約為70億噸,但品位低、開采成本高,所需的鐵礦石大部分依賴進口。煤儲量約為210億噸(其中褐煤100億噸),有開采價值的約為14.7億噸。鋁土礦儲量約9000萬噸。有色金屬儲量很少,幾乎全部依賴進口。石油儲量只有3000多萬噸。天然氣儲量2500億立方米,所需石油的99%、天然氣的75%依賴進口。水力資源約為1000萬千瓦,核能,水力資源和地熱的開發利用比較充分。森林面積約1500萬公頃,占歐盟森林總面積的25%,人均擁有綠化面積0.28公頃,森林覆蓋率為26.7%。農業很發達,農牧結合,綜合發展。主產小麥、大麥、玉米、甜菜、馬鈴薯、煙草、葡萄、蘋果、蔬菜和花卉。葡萄酒產量居世界首位。有乳、肉用畜牧業和禽蛋業。法國是歐盟最大的農業生產國,也是世界主要農副產品出口國。
隨著法國人口城市化,農村人口不斷減少,法國共有土地面積5500萬公頃,其中61%為農業用地、27%為林業用地、12%為非農業用地。農業用地的96%為家庭所有。農業的傳統地區結構為:中北部地區是穀物、油料、蔬菜、甜菜的主產區,西部和山區為飼料作物主產區,地中海沿岸和西南部地區為多年生作物(葡萄、水果)的主產區。在法國的中央地區種植許多農作物,例如小麥、向日葵等。機械化是法國提高農業生產率的主要手段,法國已基本實現了農業機械化。農業食品加工業是法國外貿出口獲取順差的支柱產業之一。歐洲前100家農業食品工業集團有24家在法國,世界前100家農業食品工業集團有7家在法國,法國的農副產品出口居世界第一,佔世界市場的11%。
法國是世界著名的旅遊國,首都巴黎、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的風景區及阿爾卑斯山區都是旅遊勝地,此外還有一些歷史名城、盧瓦爾河畔的古堡群、布列塔尼和諾曼底的漁村、科西嘉島等。法國一些著名的博物館收藏著世界文化的寶貴遺產。
法國也是世界貿易大國,其對外貿易有兩個特點:一是進口大於出口,造成貿易逆差,進口商品主要有能源和工業原料等,出口商品主要有機械、汽車、化工產品、鋼鐵、農產品、食品、服裝、化妝品和軍火等;另一是非產品化的技術出口增長較快,純技術出口在整個出口貿易中的地位日益顯要。
法國政府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是稅收,稅收高於美、日等國,其中主要來自增值稅,其它還有所得稅、公司稅、社會福利稅等。
法國重要海港有馬賽、勒阿弗爾、敦刻爾克、南特、聖納澤爾、魯昂等
4. 法國現在的經濟狀況怎麼樣
法國的商業非常發達,法國的超級市場和連鎖店非常有名,例如家樂福和LV專賣店等等,但創造收益最多的是食品銷售。並且法國的電子商務額非常巨大,增長速度也非常快。法國的奢侈品也是非常領先的,也賺取大量的外匯收入,特別是中國等新興國家的富豪。提起法國工業,不得不提法國的農業,法國農業要好於法國的工業。是世界上重要的農業大國。主產麥類,玉米,蔬菜和水果。當然,葡萄酒享譽世界,產量居世界首位。畜牧業非常發達,不僅自給自足,還能出口賺取外匯。並且農業高度機械化,節省大量人力。法國的旅遊資源超級發達,是世界上第一大旅遊大國。旅遊帶動法國服務業的發展,人口中有很大一部分從事服務業。另外法國也是世界上非常重要的經貿大國。進出口總額都居世界前列。出口中農產品和汽車,化妝品和軍火等占很大比重。法國的經濟現狀還是比較穩定的。
5. 法國的經濟有哪些特點:
法語培訓得知,法國天然資源不豐富。所需鐵礦石大部靠進口。煤儲量約210億噸(其中褐煤100億噸),鋁土礦儲量9000萬噸。有色金屬儲量很少,幾乎全部依賴進口。所需石油的99%,天然氣的75%靠進口。水力資源約1000萬千瓦,水力資源和地熱開發利用比較充分。森林面積1500萬公頃 , 覆蓋率超過25%。法語培訓了解,法國主要工業部門有礦業、冶金、汽車製造、造船、機械製造、紡織、化工、電器、動力工業、日常消費工業、食品工業和建築業等。新興工業如核能、石油化工、海洋開發、軍工、航空和宇航等部門均有較快發展。核電設備能力、石油和石油加工技術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美國。航空和宇航工業,僅次於美國、俄羅斯居第三位。鋼鐵工業、紡織業佔世界第六位。但在工業中佔主導地位的仍是傳統工業部門,其中鋼鐵、汽車和建築為三大支柱。隨著第三產業的發展,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有逐步下降的趨勢。法國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農產品出口國。小麥、玉米、馬鈴薯、甜菜、葡萄和牛肉產量均居西歐第一位。農用地面積佔全國總面積的58%。
服務業在法國經濟中所佔比重逐步上升。服務業包括商業、運輸、電信、旅館 、餐館 、供水 、環衛 、修理等部門。電信、信息、旅遊服務和交通部門業務量增幅較大。法國是富有特色的旅遊國。旅遊勝地有巴黎、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風景區及廣闊的阿爾卑斯山區。還有一些歷史名城、盧瓦河畔的古堡群、布列塔尼和諾曼底的漁村、科西嘉島等。
法國政府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是稅收,稅率高於美、日等國,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5.6%。
法國的對外出口在世界貿易中占第四位,居於美 、 德、日之後。法國是世界第三大軍火出口國。進口商品主要有能源和工業原料等,出口商品有機械、汽車、化工產品、鋼鐵、農產品、食品、服裝、化妝品和軍火等。主要貿易對象為德國、英國、美國、日本、俄羅斯、中國等。北京新動力學校
6. 關於法國經濟和前景
從目前的經濟和工業發展,其實法國和英國真的五十步與一百步的關系。當然英國稍微比法國強一點。
兩國都是資本主義國家,較早的投入了工業化的發展,從發展速度到規模其實已經趨於飽和了。兩國土地面積差不多大,實際應該算是土地比較緊缺的,幸好人口比重不是太高,兩國的消費水平差不多高,但做事英國人比法國人更嚴謹,是那種一是一,二是二的性格,當然法國在這方面和英國人差不多,但效率就不怎麼好了。
法國目前站在國民經濟前面的就是旅遊消費和酒,法國葡萄酒和香擯是世界文明的,在法國消費也是很高的,主要是在吃的住的上,比英國高出了三分之一左右了。
法國目前沒有新的工業發展,這也局限了其經濟增長,就是旅遊和酒拉動經濟,長此以往的繼續,前景不容樂觀,新總統薩科齊的上台沒有為法國帶來新的動力,其實這和歐洲很多國家是一樣的,工業已經相當發達,沒有新的項目也就不能刺激新的發展,如今成本的增加,更是導致了不少小規模的工業,處於停產。全球石油價格的上漲,也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歐洲經濟。全球糧食危機,也導致麵包價格翻倍增長。
英國首相布朗上台後,英國在經濟發展上了些變化,雖然是君主制國家,但英國將在2012年舉辦倫敦奧運會,這在很大程度上刺激、幫助了英國疲軟的積極,運動場、周邊產品,這可以拉動英國經濟的發展,創造無數個就業機會。奧運會的舉行也將吸引無數人前往英國,也拉升了旅遊經濟。
而且英國目前還沒有加入歐元區,用的還是英鎊,英鎊對美元還是在繼續貶值的,所以在也有利於英國的出口貿易。法國是歐元區成員國,這個情況正好和英國相反,也減少了美元區的人對法國甚至歐洲的旅遊消費,這種情況在出口貿易上也是有體現的,出口競爭力下降。
時間關系,暫時就只能說這些了,大家以後一起討論吧
7. 法國的經濟
法國是世界主要發達國家之一,國內生產總值位居世界第五。法國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農產品出口國,第三產業在法國經濟中所佔比重逐年上升,其中電信、信息、旅遊服務和交通運輸部門業務量增幅較大,服務業從業人員約占總勞動力的70%。
由於發債問題,法國發行了43億歐元的10年期國債。盡管融資規模達到了預期上限,但收益率情況卻並不樂觀。平均的中標收益率為2.98%,超過了3月1日同類發行中的2.91%。認購倍數為2.56倍。在法國國債發行結果公布後,該國基準的10年期國債價格走低。10年期法國國債收益率周四早盤升至3%上方,5年和30年期法國國債的收益率也不同程度走高。 法國的法定貨幣為歐元。1999年1月1日,法國和其他11個歐洲國家共同參與使用歐元,並在2002年初正式開始使用歐元硬幣和紙幣,完全取代之前的法國法郎。截止2014年04月19日,1歐元=8.60人民幣元,1歐元=1.38美元。
法國外匯儲備主要由黃金、外匯存款及外國有價證券、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的特別提款權組成。自2000年5月以來,法國根據歐洲中央銀行系統實行的標准結算外匯儲備,以月底匯率為基準進行換算,並用歐元計價。截至2012年5月底(5月份的數據使用的官方換算標准為1歐元兌換1.2403美元),外匯儲備為1630.15億歐元(約合2021.87億美元);黃金儲備982.34億歐元(約合1218.4億美元);外匯存款及外國有價證券為460.93億歐元(約合571.7億美元),包括特別提款權在內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債權182.59億歐元(約合226.5億美元),其他儲備資產4.29億歐元(約合5.3億美元)。 法國經濟部長莫斯科維奇在2013年2月份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剛剛結束的內閣會議討論並通過了吸引外國投資的具體目標。法國確定的目標:從2013年起到2017年,每年新增 1,000個外國直接投資項目,以增加就業和促進經濟增長。目前有2萬家外國企業落戶法國,外國對法國直接投資項目每年新增約700個,法國將採取措施吸引外國投資,使外國投資項目每年增加1,000個,增幅近50%。莫斯科維奇表示,各國都在加緊吸引外資和人才,國際間的競爭日益加劇,法國希望繼續保持法國在吸引工業投資上的歐洲領先地位,並擴大其他方面的外國投資項目。
法國從2010年開始將自己吸引力第二的位置讓給了德國。不過法國保住了工業吸引力第二的位置,2013年共吸引了166項工業投資。據EY咨詢公司公布的法國吸引力年度晴雨表顯示,2013年法國本土共吸引外國企業投資或增資項目514項,排名歐洲吸引外資第三位,英國排在第一。
8. 法國八大城市都有...
里昂(LYON)
里昂市是法國東南部大城市,位於羅訥河和索恩河匯流處和從地中海通往歐洲北部的戰略走廊上。里昂市人口126萬,建於公元前43年,羅馬帝國之前已繁榮,長期為法國的政治中心。工業發展始於十九世紀,曾是西方絲織業中心,全國的絲織業幾乎全部集中於此。同時里昂也是化學纖維的主要產地,冶金、化工、汽車、機械、電子等工業均較發達。
作為水、陸、空交通樞紐,里昂是溝通北歐和南歐的交通要道。尤其是每日有45班高速火車通往法國各大城市及地中海諸大城市。
里昂的科研和教育事業也很發達,梅里爾生物製品研究所為世界最大的研究所之一,該市還有20所高等院校。
里昂作為歷史名城,有許多中世紀建築和博物館,每年在此舉辦國際博覽會。1996年的西方7國首腦會議便在里昂舉行。旅遊點有著名的里昂大教堂、古羅馬劇場遺址等。
馬賽(MARSEILLE)
馬賽市位於法國南部地中海利翁灣東岸,三面環山,面積240平方公里,人口123萬,是法國第三大城市,歐洲第二大港口。馬賽是普羅旺斯-藍色海岸大區首府和羅訥河省省府,是法國南部的行政、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
馬賽是法國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建於公元前六世紀古希臘時代,已有2,600年的歷史。該市資源豐富、工商業發達,是全國煉油工業中心;還有制鹽、鋁礬土、煤炭、發電、冶金、造船、化工、直升飛機製造、紡織及食品加工等工業;它海產豐富,漁業發達,有現代化的罐頭加工聯合企業;它還是全國最大的船舶修理中心。
馬賽市的興衰與馬賽港的歷史息息相關,馬賽港自十二世紀就聞名世界。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來,馬賽港區進行了改造和擴建,新興的馬賽-福斯港是法國最大的現代化港口,港區長70公里,年吞吐量達1億噸,180條海運線通過13,000個中途站聯系著109個國家和地區。福斯港是油船、天然氣船、礦石船和集裝箱等大型海運業的現代化港口,有輸油管道通往阿爾薩斯、瑞士和德國的煉油廠。
馬賽-普羅旺斯機場是法國第二大機場,每周92個航班往返於馬賽-巴黎之間,並與33個國家的77個城市有定期航班。此外還有高速公路、鐵路、內河航運等極為便利的交通設施連接國內外。
目前以馬賽市為中心已形成一個輻射形的經濟網:西面的貝爾湖-福斯灣一帶是石油化工和冶金工業區;北面的馬里尼亞納機場和歐洲直升飛機公司所在地是航空工業中心;東部奧巴涅、熱莫諾斯、拉西約塔和東北的維特羅勒等市鎮組成了小型高科技區。
馬賽擁有眾多的文物古跡,近年來還發掘出公元前六世紀希臘時代的堡壘和古城垣遺址。距馬賽老港3公里處有一座孤島——伊夫島,傳說是大仲馬《基督山伯爵》一書中主人公被囚禁的地方,每年吸引著成千上萬的旅遊者來此參觀。
馬賽市距巴黎770公里,距米蘭550公里,距巴塞羅那500公里,是法國聯系南歐、北非和西亞的交通樞紐.
里爾(LILLE)
里爾,是法國北方重要城市,是諾爾-加萊大區的首府。市中心有20萬人口,加上周圍衛星城市共約100萬人。諾爾-加萊大區有人口400萬,為全國人口的7%,人口密度居全國第二位。全區86%的人口為城市人口。
里爾市及其所在大區是法國重要的工業區之一,早先以冶金和紡織業為主,現已發展成綜合工業基地。其鐵路器材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50%,電力生產居全國第二位,印刷業居全國第二位,機械製造位居全國第三。歐洲最大的紡織企業——「霞日」(CHARGEUR)集團生產基地就在該地區。
諾爾-加萊大區商業發達。法國最大的商業財團之一的鷗尚(AUCHAN)大型超級市場就起源自里爾市;全國最大的郵購商場集團「三瑞士」(3 SUISSES)總部也設在該市。
諾爾-加萊大區交通發達。大區有港口3個,有高速公路464公里,可通往歐洲7個國家的首都。里爾機場為一重要的國際機場。
諾爾-加萊大區的對外貿易居法國第三位,次於巴黎大區和羅納-阿爾卑斯大區。
該大區教育發達。大區有綜合性大學7所、工科性大學15所、商學院6所、高等技術學校4所。大區科研能力雄厚,總計有4,000名科技人員。
圖盧茲(TOULOUSE)
圖盧茲市位於法國南部南比利牛斯大區的上加隆省(HAUTE-GARONNE),人口約60萬,市區人口40萬左右。圖盧茲市歷史悠久,建於2,000多年前。
上加隆省的工業、貿易和服務業,主要集中在圖盧茲市內及周圍地區。圖盧茲50公里外,大企業極少,農村地區尚無鄉鎮企業。
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之間,法國在圖盧茲組建了航空工業。法國的航空航天工業在歐洲排名第一,航空部門有20,000人,航天部門有6,000人,這兩個部門在經濟和工藝方面占優勢,其出口占營業額的40%。上加隆省四分之一的工業就業人口在宇航企業。與宇航有關的電力、電子、機械、金屬加工及第三產業分布在省內各地。電子行業有15,000名職工,產品不但用於宇航業,還用於通信和汽車工業,產品的60%出口到國外。該省的半導體產品在法國占第一位。
軟體業有700家企業,6,000名職工。據稱,法國電腦專家的25%集中在圖盧茲。
電力和電子工業是該省第二大就業部門,超過紡織和服裝業。圖盧茲的工業提供了該省17%的就業機會。
此外,該市在微生物、醫學、電子醫學、化學、生物醫學、生物工藝等領域在法國也處於領先地位。
國內外的大公司、大企業,如馬特拉、湯姆遜、西門子、摩托羅拉等均在圖盧茲設有生產企業。
上加隆省的貿易公司達13,600家,其中圖盧茲有9,000家。
圖盧茲每天有航班飛往法國和歐洲的主要城市,它有20條國內航線,17條國際航線。
圖盧茲高等教育發達,共有3所大學,14所高等學院,1所國立綜合工科大學。在校大學生約10萬人,其中10%是外國留學生。
尼斯(NICE)
尼斯市位於法國東南部,瀕臨地中海,距巴黎933公里;人口52萬,其中市區佔38萬。尼斯為阿爾卑斯濱海省首府,是法國南部地中海沿岸第二大城市。
尼斯市依山傍水,氣候宜人,是法國著名的旅遊、度假勝地。市內眾多的歷史古跡、博物館、美術館、游樂場所吸引著大量的遊客。尼斯的東部是舊城和港口,西部是新城。市內的主要名勝和游覽點有:馬塞納廣場、阿爾貝一世花園、英國人散步海濱大道(長7公里)、美國海濱大道、拉斯卡里宮、聖·雷帕拉特大教堂、古羅馬圓形大劇場遺址、馬克·夏加爾博物館、馬蒂斯博物館、朱爾·謝雷美術博物館、現代美術畫廊、考古博物館、展覽宮等。
尼斯的經濟主要是旅遊業及與旅遊相關的工、農業和交通運輸業。工業主要有電子、機械、建築、紡織、服裝、印刷、食品、酒類和香水生產。農業僅有園藝和花卉種植業,生產本市旅遊業需用的新鮮蔬菜和鮮花。為使經濟多樣化發展,尼斯市還計劃向瓦爾河方向開發大型工、商業區。此外,尼斯還具有歐洲最大的高新科技園區——索菲亞·安蒂波利斯(SOPHIA ANTIPOLIS)高新科技園區。
尼斯機場是僅次於巴黎和馬賽的法國第三大機場,每天都有80個航班與世界45個國家聯系,另有鐵路與歐洲各地相連,交通極為便利。尼斯港港面寬闊,主要為其進出口運輸服務。
尼斯狂歡節是法國最有名的節日之一,今天,眾多的旅遊服務設施已使尼斯成為法國「蘭色海岸」地區最享有盛名的旅遊城市,也是世界著名的游覽聖地。
南特(NANTES)
南特位於愛特河和盧瓦爾河的交匯處。公元前58年,南特開始形成為一個商業港口。南特市區人口24.5萬,加上郊區21個鎮,共有人口50萬。正在籌建合並的南特-大西洋市(包括南特市和聖-納扎爾市),共有80萬居民,就業人員27.2萬人(第三產業佔55%)。南特高等院校在校生45,500名,研究人員3,000人。全市有7個大博物館:美術博物館(僅次於盧浮宮的法國第二大繪畫博物館)、多勃雷(DOBRE)考古博物館、自然歷史博物館、民間藝術博物館、公爵古堡博物館(包括民間藝術、裝飾藝術、海洋博物館)以及儒勒·凡爾納博物館。
南特市是盧瓦爾河-大西洋省的省會。全省共有4,700家企業,涉及的行業有:航空、造船、武器、機械製造、電器和電子製造、鑄造、金屬加工、塑料加工、能源、化學、木材工業等。除這些工業企業之外,高科技的中小企業有100多家。全省有600多家出口企業,其中50多家企業在國外設有分支機構。農業方面,以經營蔬菜、園藝、葡萄種植為主。畜牧業方面,以生產牛肉、牛奶、豬肉和家禽為主。
南特-聖-納扎爾港是繼馬賽、勒·阿弗爾和敦刻爾克之後的第四大港,備有法國最大的木材和動物飼料裝卸碼頭,還有石油和天然氣專用碼頭。
南特是法國西部的重要金融場所,南特交易所是法國第三大交易所。
盧瓦爾河-大西洋省海岸長130公里,是歐洲最美麗的海灘之一。該省是法國10大旅遊省份之一,每年接待130萬遊客,其中30萬是外國遊客,年旅遊營業額達30億法郎。
南特-大西洋市的機場是法國最為繁忙的機場之一,1995年運輸旅客115萬人次。
波爾多(BORDEAUX)
波爾多是法國西南部阿基坦大區和紀龍德省(GIRONDE)首府所在地,是歐洲大西洋沿岸的戰略要地。波爾多港是法國連接西非和美洲大陸最近的港口,是西南歐的鐵路樞紐。阿基坦大區人口289萬,佔全國人口的5%。紀龍德省人口近127萬,波爾多市人口70萬。
阿基坦大區自然條件優越,有利於農作物生長,農業生產在全國排名第三,玉米生產居歐盟第一位,鵝肝生產和加工居世界第一。
波爾多的葡萄酒品種和產量在世界名列前茅,出口歷史有幾個世紀。當地有13,957家葡萄種植和葡萄酒生產企業,營業額135億法郎,其中出口額佔41億法郎。
阿基坦大區是歐洲主要的航空航天工業基地之一,2萬名職工直接從事航空航天工業生產,8,000名職工從事加工生產,有18家大型企業,30家生產和試驗工廠。該大區在法國航空產品出口中占第三位。
此外,阿基坦大區的電子、化學、紡織和服裝業也很發達;木材儲量豐富,技術加工能力強。
紀龍德省的出口企業有860家,年貿易順差127億法郎,出口在全國排名第七。
阿基坦大區海岸線長,陽光充足,綿延的比利牛斯山脈和歐洲最大的森林,吸引著各國的遊客。該大區的旅遊業在法國居第五位,年營業額為110億法郎。
9. 歸納法國的主要經濟特點
法國是市場經濟國家,同時又擁有國家干預經濟的歷史傳統。正因為法國經濟的這一特點,戰後法國政府選擇了計劃與市場相結合的「混合經濟」管理體制,全面地、大規模地推行國家經濟計劃成為法國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突出形式」。自1947年起40餘年來,它已連續執行了九個國民經濟中期計劃,現在正在執行第十個計劃(1989~1992年)。70年代以後,伴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條件的變化,法國政府對計劃體制進行了重大改革。
法國是經濟發達國家,國土面積55萬平方公里,為西歐最大的國家,人口5800萬人,其中,勞動力資源(達到就業年齡的人口)為2500萬人。法國目前的經濟與分配狀況有如下特點:
1.典型的混合經濟體制,國有企業改造循序漸進。
法國的經濟體制是一種典型的混合經濟體制,國有經濟與私有經濟同樣發揮著重要作用。目前,就業人數2200萬人,其中,私有企業人員為1300萬人,在國有企業、政府和公共部門工作的人員為900萬人。由於1789年法國大革命的深遠影響,法國擁有著為數眾多的國有企業,其比重在歐洲各國居首位。法國在80年代就探索對國有企業實行戰略重組,政府逐步放棄了私有化,以循序漸進的方法,對國有企業實行了股份制改造。目前,股份制已經成為法國絕大多數國有企業最基本的資產組織形式。
2.就業人口分布合理,但失業率居高不下。
在2200萬就業者中,分布在第三產業的佔2/3,符合發達國家就業人數在三個產業間的合理配置比例。當今法國社會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有一個300多萬人的失業大軍,其中,長期失業的為100萬人,失業率高達12%。法國的高失業率給社會經濟造成的影響是不容低估的,社會保障機構為此要支付一筆數目可觀的失業救濟金,結果使社會保險金本來就入不敷出的矛盾更加突出;許多年輕人由於遭受失業之苦而意志消沉;經濟也在一定程度上徘徊不前。
3.完善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促進了社會穩定。
在法國,其最低生活需要受到國家法律保護共有三種人:一是沒有多少技能,從事最簡單勞動的那些人。他們受到法定最低工資的保護。目前,全國約有10%的人領取最低工資。二是失業者,約有200多萬人(不包括長期失業者),他們領取失業保險金。三是因喪失勞動能力、無工作等原因而沒有收入來源的人。這些人是長期失業者,現有100萬人。他們從社會救濟部門領取永久性的最低生活費。目前的標準是:2200法郎/月。最低生活費由國家財政撥款,其資金來源是個人所得稅。法定最低工資、失業救濟金和最低生活費三條保證了最低層社會群體的最低生活需要。盡管法國陷入了高失業的困擾,但社會基本處於穩定狀態,這不能不說是完善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發揮了應有的作用。
4.中間收入階層擴大,兩極分化有所緩和。
中間收入階層擴大,是法國歷屆政府重視抓教育,使人們職位身份普遍提高的結果。幾十年來,法國的職業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蘭領」減少、「白領」增加,多數人具有了中間層的職業身份。職位身份的提高,帶動了工資的提高。現在,企業沒有技能的普通工人越來越少,工人與工程師的工資差別也已從50年代的3.9倍縮小到2.6倍。中間收入階層擴大、工資收入差距縮小,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兩極分化。當然,高額累進徵收財產稅、個人所得稅,將一部分收入轉移給中低層家庭,也是促進分配狀況改善的重要原因。
10. 世界范圍內服務業興起的主要表現是什麼
從時間上來看,服務業比重的增加20 世紀90 年代要快於80 年代,特別是低 收入國家和中等收入國家的情況更加明顯。低收入國家的服務業比重在1980-1989 年只上升 個百分點,而1989-1998年卻上升了7 個百分點;中等收入國家前一階段的比重上升了 個百分點,而後一階段的比重卻上升了6個百分點。而從國家來看,據有關資料顯示,美 國、德國、英國和法國這些發達國家,其服務業產出比重近年來已經上升到接近或達到7 0%,這些原來以製造業聞名的國家,現在卻是以服務業為經濟的絕對主體和動力源泉。相 比於這些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的比重相對要小得多,但也都超過了50%以上,並呈現出 快速增長態勢,對本國經濟的發展同樣起到了很強的促進作用。 ——全球服務業就業人數持續增加。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均國民收入水平的提 高,勞動力在一、二、三產業中的比重,表現為由第一產業向第二產業、再由第二產業向第 三產業轉移的趨勢,推動這種轉變的動力是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各產業之間的人均收入存在著 差異。國際經濟發展的歷史經驗表明,人均GDP 在1000 美元以上,產業結構處於快速變動 期,特別是服務業將處於加速發展的轉折點,由此可見,經濟增長和就業結構變化之間具有 很強的相關性,經濟發展過程也是經濟結構變革的過程,發達的經濟都有很高的服務業就業 人口。 全球服務業就業比重和產出比重一樣,20 世紀80 年代以來就一直在穩步上升。 例如,以20 世紀90 年代各國服務業就業比重的平均值和1980 年比重相比,低收入和中等 收入國家的比重增加了3—4 個百分點,高收入國家的比重增加了近10 個百分點。且在1980 年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服務業就業比重的平均水平不過40%時,高收入國家的比重已經 是50%了。而在2000 年,服務業吸納就業人口的比重,發達國家達到了60%至78%,中 等收入發展中國家為45%至62%,低收入發展中國家為30%至45%。 ——服務業和製造業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動機制。服務業和製造業之間的關系正 在變得越來越密切,並形成良好的互動機制。這主要表現在許多製造企業的專業服務呈外包 趨勢,製造業中服務的投入大量增加,使製造業和服務業之間彼此依賴的程度日益加深。美 國企業自20 世紀90 年代以來,致力於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而把企業的專業服務進行全 球外包,這一成功的運作,極大地提高了美國產品和服務的全球競爭力。這也進一步刺激了 其他國家製造業對服務業空前高漲的關注熱情,全球各地的許多製造商(諸如汽車、家電、 計算機等)同服務企業一樣注重管理他們的服務。這些製造商已充分認識到企業要進行全球 競爭必須要提供優質的服務,這不僅是企業一個至關重要的競爭手段,也是企業獲得競爭優 勢的潛力所在。 另外,生產性服務業迅速發展,可以為製造業的發展提供更大的空間並可大大 提高其質量。近幾年來,國外許多原有的製造型企業通過大規模的進入或兼並工業生產性服 務業來整合原有的業務,如GE 通過進入金融業為其客戶提供貸款,來刺激其產品的銷售; HP 公司通過兼並服務性企業,從而為客戶提供從硬體到軟體,從銷售到咨詢的全套服務; IBM公司在20 世紀90 年代由製造型企業成功轉型為服務型企業等,這些均有力地說明了 現代生產型服務業與製造業之間日益密切並相互促進的互動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