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聯合國人民軍是反動組織嗎
聯合國人民軍不是反動組織。因為聯合國軍是1950年根據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的美國以朝鮮戰爭為由提出「建議聯合國成員國向大韓民國提供為制止武裝進攻並恢復這一地區的國際和平與安全所必需的援助。」並且提出以集體安全為理由制裁朝鮮的決議。
美國國務院和美國國防部共同起草一項提案,提出成立聯合國軍司令部,由美軍推薦一名司令統一指揮,麥克阿瑟、李奇微和馬克·韋恩·克拉克先後擔任司令。聯合國軍總部設在東京。
參加聯合國軍的有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希臘、土耳其、哥倫比亞、泰國、菲律賓、南非、衣索比亞共16個國家的軍隊。
聯合國人民軍不是反動組織的其他原因: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根據聯合國安理會第84號決議,聯合國組建「聯合國軍」。「聯合國軍」由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希臘、土耳其、哥倫比亞、泰國、菲律賓、南非、
衣索比亞共16個國家的作戰部隊及義大利、挪威、瑞典、丹麥、印度5個國家的醫療隊組成。值得指出的是,當時不屬於聯合國會員國的韓國(南朝鮮)部隊也受「聯合國軍」指揮。當時,台灣蔣介石政權(中華民國)亦參與了部分聯合國軍戰俘營管理工作。
1950年6月26日,美國政府時任總統杜魯門命令駐日本的美國遠東空軍協助韓國作戰,27日再度命令美國第七艦隊駛入基隆、高雄兩個港口,在台灣海峽巡邏,阻止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海攻佔台灣。
美國當局提出「建議聯合國成員國向大韓民國提供為制止武裝進攻並恢復這一地區的國際和平與安全所必需的援助。」並且提出以集體安全為理由制裁北朝鮮的提案。
28日,在其時任總統杜魯門提議下,美國國務院和國防部共同起草一項提案,提出成立統一的「聯合國軍」司令部,由美軍推薦一名司令統一指揮各國軍隊,同時在朝鮮半島使用聯合國的藍色旗幟。
美國駐聯合國代表還向安理會提交了動議案,在蘇聯代表因自1950年1月起抗議聯合國安理會否決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的中國席位的決議而宣布抵制安理會會議的情況下,
以13:1(中華民國和美國等四個常任理事國投贊成票,僅非常任理事國南斯拉夫投了反對票)的情況下動議得到通過。但蘇聯解體後,隨著前蘇聯檔案的公開,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時蘇聯駐聯合國大使曾向斯大林建議,蘇聯代表應於6月底前返回安理會,
以便行使否決權,反對聯合國通過不利於朝鮮的決議,但被斯大林拒絕了。有爭議說法稱這是斯大林故意讓聯合國通過決議,這就使聯合國順利通過了上述三個決議聯合國軍隊組成。
還有一種說法是:蘇聯為抗議中國的代表權問題而沒有出席安理會會議 ,那麼根據《聯合國憲章》第五章第27條中:必須包括全體常任理事國之同意票表決之,
則在缺少常任理事國蘇聯的情況下不應當通過其缺席的決議,其決議合法性曾遭到質疑(但此後安理會決議默認將缺席視為棄權)。『聯合國軍』實際上以美軍為主導,其他15個國家也派小部分軍隊參戰。五星上將麥克阿瑟為聯合國軍遠東軍司令。
⑵ 抗美援朝,美國聯合國軍有哪些國家
參加聯合國軍的有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希臘、土耳其、哥倫比亞、泰國、菲律賓、南非、衣索比亞共16個國家的軍隊。
聯合國軍(英語:United Nations Command),是1950年根據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的美國以朝鮮戰爭為由提出「建議聯合國成員國向大韓民國提供為制止武裝進攻並恢復這一地區的國際和平與安全所必需的援助。」並且提出以集體安全為理由制裁朝鮮的決議。美國國務院和美國國防部共同起草一項提案,提出成立聯合國軍司令部,由美軍推薦一名司令統一指揮,麥克阿瑟、李奇微和馬克·韋恩·克拉克先後擔任司令。聯合國軍總部設在東京。
⑶ 聯合國軍和多國部隊有什麼區別
聯合國軍(英語:United Nations Command),是1950年根據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的美國以朝鮮戰爭為由提出「建議聯合國成員國向大韓民國提供為制止武裝進攻並恢復這一地區的國際和平與安全所必需的援助。」並且提出以集體安全為理由制裁朝鮮的決議。美國國務院和美國國防部共同起草一項提案,提出成立聯合國軍司令部,由美軍推薦一名司令統一指揮,麥克阿瑟、李奇微和馬克·韋恩·克拉克先後擔任司令。聯合國軍總部設在東京。參加聯合國軍的有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希臘、土耳其、哥倫比亞、泰國、菲律賓、南非、衣索比亞共16個國家的軍隊。
多國部隊就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的軍事力量組成的軍隊.在第三國進行軍事行動,救援行動,治安行動等使命的部隊,現在所說的多國部隊也就泛指在聯合國決議下,組建並對目標進行軍事行動的部隊。
就是由兩個以上國家的軍事力量組成的軍隊.在第三國進行軍事行動,救援行動,治安行動等使命的部隊,現在所說的多國部隊也就泛指在聯合國決議下,組建並對目標進行軍事行動的部隊.也就是通常所說的UN部隊.但是也有例外,比如第二次海灣戰爭,美軍對伊拉克的進攻其實也有13
個國家參與,但是它並沒有聯合國決議.其部隊也應叫多國部隊.還有就是在民主剛果,有中國工程部隊,巴基斯坦部隊,埃及部隊,奧地利部隊等多個國家,可是這些部隊在那裡執行的主要是聯合國授權下的民事救援行動,比如糧食發放,道橋建設等等,但應該仍屬多國部隊范疇.稱多國部隊!
⑷ 抗美援朝中聯合國軍都有哪些國家
「聯合國軍」總部設在東京。參加「聯合國軍」的有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荷蘭、法國、土耳其、泰國、菲律賓、希臘、比利時、哥倫比亞、衣索比亞、南非、盧森堡共16個國家的軍隊。而其他國家給予道義支持。美國經常保持7個師的地面部隊。作戰飛機1000多架,艦艇近300艘,占「聯合國軍」兵力的90%以上。英國派出兩個旅,加拿大和土耳其各派出一個旅,其他國家只是象徵性地派出一個排到一個營或一個空軍中隊。7月中旬,大韓民國 總統李承晚把韓國國軍交給了「 聯合國軍」指揮。美國軍隊在「聯合國軍」成立之前就已進入朝鮮半島,海軍和空軍於6月27日到達朝鮮半島,陸軍於7月1日到達。其他國家的軍隊從7月7日開始入朝,最遲的1951年6月15日才到達朝鮮半島。此外,還有瑞典、印度、丹麥、挪威、義大利為「聯合國軍」派出了醫院和醫療船。1950年7月13日,麥克阿瑟命令美國第8集團軍司令官沃克中將負責指揮在朝鮮的「聯合國軍」地面部隊和韓國國軍。
⑸ 抗美援朝的時候所謂的聯合國軍有幾個國家
抗美援朝的時候所謂的聯合國軍有16個國家的作戰部隊和5個國家的醫療隊組成。
根據聯合國安理會第84號決議,聯合國組建「聯合國軍」。 「聯合國軍」由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希臘、土耳其、哥倫比亞、泰國、菲律賓、南非、衣索比亞共16個國家的作戰部隊及義大利、挪威、瑞典、丹麥、印度5個國家的醫療隊組成。
值得指出的是,當時不屬於聯合國會員國的韓國(南朝鮮)部隊也受「聯合國軍」指揮。當時,台灣蔣介石政權(中華民國)亦參與了部分聯合國軍戰俘營管理工作。
(5)法國為什麼參加美國聯合軍擴展閱讀:
這支部隊並不是在秘書長的權力之下,而是在美國的統一指揮下。關於其在戰斗時期中行動的報告並未提交給聯合國的任何機構。1975年,聯大通過第3390號決議,要求解散「聯合國軍司令部」。」
聯合國在當時無法對這只部隊進行任何控制,其指揮權完全由美國操縱。消息最後提供了更加詳盡的資料,其中透露的信息表明,至今仍在朝鮮半島存在的「聯合國軍司令部」早已被聯合國要求解散,但這一決議在執行過程中遭到了美國的拖延和抵制。
⑹ 美國為什麼能夠組成「聯合國軍」干涉朝鮮內政其影響如何
"聯合國軍"總部設在日本東京。參加"聯合國軍"的除美國外,還有英國、澳大利亞、荷蘭、紐西蘭、加拿大、法國、菲律賓、土耳其、泰國、南非、希臘、比利時、盧森堡、哥倫比亞、衣索比亞等共16個國家的軍隊。其中:美國派出其全部陸軍的三分之一,空軍的五分之一,海軍的近一半投入侵朝戰爭,占"聯合國軍"總兵力的90%以上,並經常保持7個師的地面部隊。1000多架作戰飛機,近300艘艦艇在侵朝戰場上。英國派出步兵兩個旅,加拿大和土耳其各派步兵1個旅,其它國家派1個排至一個營的步兵,同時各國還兼派了空軍飛機和海軍艦艇。南朝鮮不是聯合國成員國,李承晚卻把南朝鮮軍隊交給了"聯合國軍"指揮。此外,還有瑞典、印度、丹麥、挪威、義大利為"聯合國軍"派出了醫療隊和醫療船。7月13日,麥克阿瑟命令美國第8集團軍司令沃克中將負責指揮在朝鮮的"聯合國軍"地面部隊和南朝鮮軍隊。
美國操縱聯合國通過非法決議,組建"聯合國軍",不僅使其武裝干涉朝鮮內政披上了合法的外衣,而且擴大了朝鮮戰爭的規模,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多國參加的、規模最大的一場局部戰場。
⑺ 朝鮮戰場上,美國組織了由哪16個國家的軍隊組成的聯合國軍
參加「聯合國軍」的國家有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希臘、土耳其、哥倫比亞、泰國、菲律賓、南非、衣索比亞共16個國家的作戰部隊及義大利、挪威、瑞典、丹麥、印度5個國家的醫療隊組成了聯合國軍。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後,韓國國軍不斷敗退。7月7日,美國駐聯合國代表向安理會提交了動議案,建議聯合國會員國對大韓民國政府提供支援,以擊退「北朝鮮軍隊」對聯合國當時只承認的「朝鮮半島唯一合法政府大韓民國政府」的攻擊。
當日,聯合國安理會84號決議獲得通過。8日,杜魯門任命美國遠東軍司令麥克阿瑟為聯合國軍總司令,「聯合國軍」正式建立。
(7)法國為什麼參加美國聯合軍擴展閱讀:
兵力
朝鮮戰爭期間,美國出兵居第一位,兵力達30多萬人;英國居第二位,兵力超過1.4萬人;加拿大居第三位,兵力達6100多人;土耳其居第四位,兵力達5400多人。
據統計,朝鮮戰爭期間,聯合國軍士兵共死亡62萬8833人,負傷106萬4453,被俘9萬2970,失蹤47萬267人。
美國在朝鮮戰爭中戰場兵力最多時達30萬2483人;動用了其陸軍兵力的三分之一,海軍兵力的一半,出動各種艦艇210艘,海軍航空兵的作戰飛機383架;空軍兵力的五分之一,先後出動各種飛機數萬架,戰場上飛機最多時達1700多架。
英國在朝鮮戰爭期間共投入兵力1萬4198人。先後有陸軍第2旅、28旅、29旅,海軍包括航空母艦在內的艦艇21艘、飛機80架。
法國於1950年7月22日派遣一艘驅逐艦前往朝鮮,加入「聯合國軍」海軍行列。8月25日,又組建1個獨立營,隊名為「聯合國軍法國營」,全營1065名官兵。比利時於1951年1月31日派一個步兵營入朝,隸屬於美軍第1軍指揮。
土耳其投入1個步兵旅,開始配屬在美軍第9軍,後來配屬在美軍第1軍的序列中。泰國原定出動1個團,實際上僅出動21團1個步兵營及2艘小型護衛艦、1艘支援艦、1個空中運輸中隊。
⑻ 抗美援朝所謂的聯合國軍隊都是哪些國家
在整個朝鮮戰爭時期,先後派出部隊參加「聯合國軍」侵朝行動的國家有:美國、英國、法國、土耳其、加拿大、荷蘭、澳大利亞、紐西蘭、泰國、菲律賓、希臘、比利時、哥倫比亞、衣索比亞、南非、盧森堡,總計有16個國家和地區。
其中就地面部隊來說:英國投入了2個步兵旅,即後來朝鮮戰場上與我軍多次交鋒的第二十七旅和第二十九旅,但這兩個旅皆受到我軍重創;土耳其投入一個旅;紐西蘭投入一個炮兵團;泰國一個步兵團;加拿大、澳大利亞、菲律賓、法國、荷蘭、希臘分別都投入一個步兵營。
除美國之外,其他國家為「聯合國軍」投入的總兵力最多時為4萬餘人,另外還投入了150架作戰飛機,其中英國最多為80架、澳大利亞35架、南非聯邦28架、希臘7架;以及作戰艦艇34艘,其中英國21艘、加拿大3艘、澳大利亞3艘、紐西蘭3艘、泰國2艘、法國1艘、荷蘭1艘。
參加「聯合國軍」的大多數國家,不過是礙於美國的壓力,只是象徵性的出兵而已。瑞典、印度、丹麥、挪威、義大利等這些國家,則沒有為「聯合國軍」提供直接的作戰部隊,而是派出了醫院或者醫療船。
「聯合國軍」中的土耳其旅
此外,除了美國軍隊在朝鮮戰爭爆發後不久就立即侵入朝鮮作戰之外,參加「聯合國軍」行動的其他國家海軍和空軍則是於7月上旬陸續參戰,至於地面部隊最早也是從8月開始入朝,最晚的則在1951年5月才正式到達朝鮮。
這也就是說,在整個朝鮮戰爭中起實際主導作用的,是美軍和南朝鮮的軍隊,「聯合國軍」中其他國家的部隊,都只是起陪襯、象徵性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