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鎮南關大捷消滅了多少法軍
自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以來,清政府在與西方列強的交戰中,大都是以失敗而告終。其中,鎮南關大捷算是為數不多的幾場勝仗之一,它是一場真正意義上的大捷。
這場戰爭發生在1885年3月,也就是清光緒十一年,它是整個中法戰爭中的一場戰役。
當時,法國軍隊不顧清政府的反對,強行進攻越南,並強迫越南訂立法安《順化條約》,意圖讓越南脫離中國的藩屬地位,變成法國的殖民地。消息傳回國後舉國嘩然,慈禧太後只好下詔向越南派兵,中法戰爭也由此拉開序幕。
此後近一年半的時間里,清軍與法軍在越南展開多次交鋒,但由於清軍軍心渙散、武器落後,所以在交戰過程中幾乎是節節敗退,最後讓法軍一口氣打到了中越邊境,並且成功攻破了清政府的邊境重鎮鎮南關。
關於這場戰役究竟消滅了多少法軍?目前有三個版本的說辭:
第一個版本是清政府的官方說法,他們在報告中聲稱“斃匪千餘,斬首數百,傷者不計其數,洋人自謂入中國以來,未有如此次之大敗者。”也就是說,這場戰役共打死法軍約一千多人。
第二個版本,是法國軍方的說法,他們在報告中宣稱:“在這場戰役中的第一天,法軍總共死4人、傷25 人;第二天總共死70 人,傷188人。”這樣算下來,這場戰役法軍共計戰死74人,傷213人。
第三個版本,是越南方面的說法,他們聲稱在打掃戰場時,發現戰場大概一千個首級中有一百多個見真鬼頭,也就是法國人的屍體;最後他們一共看到有三百多具法國士兵屍體被拉出去示眾,所以法軍的死亡人數應該在300人左右。
那麼,究竟哪一方的數據更可靠呢?我個人覺得越南方面的數字更可靠,因為中國方面為了彰顯自己的勝利,自然免不了會有些擴大戰果;而法國方面為了挽回臉面,自然免不了要把損失往小的報,而越南方面並沒有這兩方面的顧慮,所以相對要更客觀一些。
B. 法國統治了越南多少年
八十餘年。1862第一次西貢條約開始割地,1867法軍佔領越南南部,1874年3月第二次西貢條約割越南南部,此後法軍接連佔領越南,1884年6月簽訂巴德諾條約,正式全面殖民。1954年7月簽訂日內瓦協議法國撤軍,殖民結束。
19世紀中葉以後,法國開始侵略蠶食越南。1885年,中法戰爭結束,清政府與法國簽訂《中法新約》,放棄了對越南的宗主權。另一方面,越南則淪為法國殖民地,阮朝名存實亡,法國的印度支那聯邦總督則駐扎西貢(1902年後改河內),對越南、寮國、柬埔寨進行殖民統治。
1945年9月23日,法國殖民軍卷土重來,侵佔西貢。9月26日,胡志明致函號召南方同胞奮起抗戰,號召全國支援南方。1949年,越南南方在法國的扶持下建立「越南國」,由保大帝出任國家元首。
1954年3月13日下午,北越與法國之間的奠邊府戰役打響。5月7日,戰役以北越勝利結束。
(2)法軍離開越南後有多少法國人擴展閱讀:
法國文化對越南民眾生活所產生的不可磨滅的影響。越南被法國殖民統治共八十餘年,有很多法國人的生活遺跡,已經深深地融入了越南本土民眾的現實生活之中。比如,很多越南人非常鍾愛咖啡、紅酒、鮮花、爵士樂。
由於長期的戰爭,進而出現了大量的傷殘軍人。從40年代開始,越南先後與多個國家爆發戰爭。直到80年代末期,越南才停止了與北方鄰國的長期對抗,在此之後,越南也開始全力發展經濟。至今,越南軍隊都是東南亞地區的勁旅。
C. 誰能說說法國人在越南的歷史特別是越南戰爭的事情
越南抗法戰爭,發生在20世紀40—50年代,是越南人民反對法國恢復殖民統治的民族解放戰爭。�
越南原名安南,10世紀以後形成國家,1802年改為越南。1858年,法帝國主義入侵越南。1874年,越南王室和法國簽訂條約,把越南南部割讓給法國。1882年,法國軍隊進攻北部,越南王室投降,於1884年與法國簽訂投降新約,淪為法國的「保護國」。從此,越南人民不斷進行抗法斗爭。1930年2月3日,胡志明在香港成立印度支那共產黨(1951年改為越南勞動黨)。1940年,日本軍隊侵入印度支那。印度支那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反對日、法帝國主義的斗爭。�
1943年,法國臨時政府領導人戴高樂與貝當時期駐印度支那總督德古秘密聯系,要他接受已被任命為駐越總代表的莫爾當的領導。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日、法在印度支那的矛盾也日益尖銳。日本為了保住印度支那這一重要戰略基地,於1945年3月9日突然發動了反法政變,拘留了包括總代表莫爾當和總督德古在內的絕大部分法國高級軍官,迫使法軍大部投降,接管了法國全部殖民機構。接著,日本又於3月11日,在順化扶植保大皇帝組織傀儡政府。保大傀儡政府宣布越南為「大東亞」的一個組成部分,並表示決心同日本「合作」。�
法國臨時政府於1945年3月24日發表聲明:印度支那聯邦將和法國組成一個「法蘭西聯邦」,印度支那聯邦將設政府、總督。「聯邦」的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都由法國控制。法國決心要重返印度支那。�
日本發動政變後,印度支那共產黨於1945年3月12日發出緊急指示,號召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推翻保大傀儡政府,建立人民政權。�
印度支那共產黨在得知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消息後,於1945年8月16日成立以胡志明為首的民族解放委員會(實際上是越南臨時政府),並決定在盟軍進入越南解除日軍武裝以前發動總起義,從日本侵略軍和傀儡政府手中奪取政權。8月19日胡志明的軍隊解放河內,23日解放順化,25日解放西貢,奪取了政權。27日越南民主共和國臨時政府組成。30日日本保大傀儡政府退位。9月2日越南民主共和國正式成立,胡志明任臨時政府主席,宣布越南獨立,廢除與法國簽訂的舊約,取消法國在越南的一切特權。�
1945年9月,英國軍隊和中國國民黨軍隊分別進入印度支那北緯16度線南北地區,接受日本軍隊投降。而法軍乘英國軍艦9月21日在西貢登陸,23日佔領西貢,1946年3月18日開入河內,接著進駐越南北部其它地區,進攻寮國和柬埔寨。�
1946年12月19日,法軍對越南進行大規模的進攻。12月20日,胡志明主席號召全國抗戰。抗法戰爭全面爆發。共分三個階段。�
防禦階段(1946年12月至1947年12月):法軍以10萬人,採取速戰速決的方針,從河內、海防等城市向周圍進攻,逐步控制紅河三角洲地區;同時在峴港登陸,向北進攻順化、廣治,切斷越南南北方的聯系。越軍8萬人,以部分兵力進行陣地防禦戰,牽製法軍,主力撤往農村,建立游擊根據地。1947年9月,法軍進攻越南西北地區,占和平、山西、義路後,沿鐵路進攻老街,切斷了越南北部山區與平原的聯系。10月7日,法軍發動冬季攻勢,企圖殲來越軍主力於北部山區。越軍採取誘敵深入,分割圍殲的戰術,於12月23日粉碎法軍進攻,取得越北戰役的勝利。�
相持階段(1947年12月至1950年12月)法軍在冬季攻勢失敗後,改取「以越制越,以戰養戰」的方針,對其佔領區施行「綏靖」政策,對越南解放軍加緊「掃盪」和「蠶食」。1949年6月15日,法國再次扶植保大當上傀儡皇帝,建立「越南國」,組織新的偽政府,組建偽軍同越軍作戰。越軍以營、連為單位深入敵後開展游擊戰,發展正規軍、地方軍和民兵游擊隊三結合的武裝力量體制,並組建機動部隊實施運動戰。1950年下半年,在中國的大力援助下,越軍在中越邊界地區首次發動進攻戰役,殲滅大量法軍,解放高平、諒山等城市,使解放區與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聯成一片,扭轉了戰局。�
反攻階段(1950年12月至1954年7月):越軍在進攻戰役勝利後,為掌握更大的主動權,大力進行運動戰,先後發起中游、和平、西北等進攻戰役,並協同寮國解放軍取得上寮戰役的勝利。1953年秋,法國侵略軍為了扭轉敗局,集中了法國在印度支那各戰場的機動兵力,侵犯越北平原,妄圖在18個月內消滅越軍主力,奪取戰場主動權。11月20日,法軍以6個傘兵營空降越南西北部戰略要地奠邊府,修築堅固陣地,企圖以此作為越南西北部和上寮地區的要地。從12月起,越南人民軍在中國軍事顧問團的直接幫助和中國人民大力支援下,在越西北和西原地區發起戰略反攻,並結合寮國和柬埔寨解放軍解放中、下寮地區和柬埔寨東北地區,打通縱貫印度支那南北戰場的戰略交通線。1954年3月13日,對困守奠邊府的法軍發起進攻,經過55天的戰斗,於5月7日解放奠邊府,殲法軍1.6萬人,俘法軍司令。奠邊府戰役的勝利,沉重地打擊了法國殖民主義,迫使法國在日內瓦協議上簽了字。
越南抗法戰爭歷經7年又8個月,殲滅法國軍隊14萬多人,解放越南北方,結束了法國在越南的殖民統治。
D. 中法戰爭死了幾人
清軍10000人傷亡,法軍2100人傷亡。
中法戰爭(法文:Guerre franco-chinoise)又作清法戰爭,是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光緒九年十一月至十一年二月),由於法國侵略越南並進而侵略中國而引起的一次戰爭。第一階段戰場在越南北部;第二階段擴大到中國東南沿海。
戰爭過程中,法海陸兩軍雖於多數戰役占上風,但均無法取得底定全局的戰略性大勝:法國遠東艦隊雖於海戰贏得全勝,並一度攻佔基隆,卻因滬尾(今台北縣淡水鎮)一役受挫及疫病流行,無法達成拿下台灣島的戰略目的;而清軍雖於初期陸海皆遭慘敗,導致由恭親王奕䜣領班的軍機處被全面撤換(甲申易樞),但後期台灣及杭州灣防衛成功,且有馮子材統率各部於鎮南關之役給法國陸軍帶來較重傷亡,導致費里政權垮台。
E. 鎮南關大捷到底消滅了多少法軍呢
鎮南關大捷是清光緒11年發生的中法戰爭。目前可以考證的資料大約分為三方:第一個是清軍方面的描述,大約是有上千法國人在戰斗中死傷,第二個是法軍方面自己的描述,大約有200多人左右的傷亡,第三個是越南方面的描述,大約也是上百人的傷亡。在清朝時期,當時的越南還屬於清朝的藩屬國,而法國在1883年入侵越南,逼迫其簽訂《順化條約》,該條約旨在使越南脫離當時清王朝的藩屬地位,而納入法國的保護。當時的慈禧太後一聽到這個消息是勃然大怒,立即派兵前往越南,意圖消滅侵佔越南的法國人。但清軍在越南的戰爭失敗了,被打退,而法軍趁機佔領了鎮南關。這是已經很被動了,英國出面,在中間調停,中方被迫簽訂了《中法新約》,開放中法邊境允許通商。而駐守鎮南關將士未收到命令,還在不斷偷襲法軍,大戰再次爆發。
清軍方面的描述的法軍死亡數清軍當時參與圍剿的有三股力量,一個是廣西巡撫潘鼎新的淮軍,宣稱殲滅法軍數百人,並繳獲了大量槍炮;一個是廣西提督蘇元春和前福建布政使王德榜率領的湘軍,他們宣稱擊斃了法軍有數千人,斬首的有數百人;還有一個是關外軍務幫辦馮子材的粵軍,他們也是最終決戰獲勝的關鍵,宣稱是殲滅法軍千餘人。根據當時清軍方面描述的法軍死亡數來看,應該差不多就是一千人左右的樣子。
關於鎮南關戰役中,消滅法軍的人數情況,各位還有什麼了解到的信息,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共同了解歷史。
F. 鎮南關大捷消滅了多少法軍呢
鎮南關大捷是我國近代戰勝外國侵略者的戰役之一,當時大約殲滅了1萬多的法國士兵。
G. 法國統治越南多少年
從1885年到1955年美國撕毀了《日內瓦協議》,取代法國在越南南方的地位共計70年。
1885年,中法戰爭結束,清政府與法國簽訂《中法新約》,放棄了對越南的宗主權。另一方面,越南則淪為法國殖民地,阮朝名存實亡,法國的印度支那聯邦總督則駐扎西貢(1902年後改河內),對越南、寮國、柬埔寨進行殖民統治。
面對人民的苦難,愛國青年阮愛國(胡志明,1890年~1969年)於1911年6月5日離開祖國到海外尋求救國之道。他先後到法國、英國、美國和法屬非洲殖民地國家,接受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阮愛國得出一個真理:要解放全民族,使祖國獨立,就要進行革命解放運動。
要進行革命解放運動,必須具有革命理論和新型革命組織的領導。1930年2月3日,阮愛國在中國香港九龍召開會議,成立越南共產黨,黨的政治綱領提出的革命目標是,打倒法帝國主義和封建集團,使祖國完全獨立。
1940年,日本法西斯入侵越南,在越南共產黨的領導下,越南人民掀起了反抗日本侵略者的革命高潮,最終取得了勝利。越南人經過抗法、抗日的長期艱苦鬥爭,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後,於1945年8月「八月革命」取得勝利,日本法西斯被逐出越南,阮朝末代皇帝保大帝亦宣布退位。
9月2日,胡志明領導的越盟(即後來的越南共產黨)在越南北方的河內宣布獨立,胡志明發表《獨立宣言》,宣布越南民主共和國成立(即「北越」)。同年9月,法國再次入侵越南,越南人民又進行了歷時9年的抗法戰爭。
1955年7月17日,美國撕毀了《日內瓦協議》,取代法國在越南南方的地位,吳廷琰在美國支持下發動政變,廢黜保大帝,自己當了總統,建立越南共和國(即所謂「南越」)。
(7)法軍離開越南後有多少法國人擴展閱讀:
從19世紀後期開始,法國開始逐步染指越南。當時,清朝為了保證自己西南地區的屏障,曾經與法國開戰。但是最終法國不勝而勝,越南淪為了法國的殖民地。法國對越南的殖民統治,一直延續到了二戰爆發的初期。在法國統治的幾十年時間里,越南發生了很大變化。
其從一個落後的農業國,逐步成為了東南亞驍勇善戰的軍事強國。越南曾經與中原王朝的關系很深,在各方面皆仿照中原王朝,就連官服與中原王朝類似。越南當年也使用漢字,同時還要孔廟和科舉考試。在清朝時期,越南甚至號稱小中華。
越南也沿用了科舉考試,而且廢除時間比清朝晚得多。但是在越南國內,讀書是富人的事情,平民一般很難讀書。法國人確立自己的統治以後,逐步廢除了漢字。越南曾經也是一個佛教興旺的國家,但是法國人建立殖民統治以後,開始推行自己的西方天主教。
但是遭到了越南各界的抵制,直到法軍撤離越南時,佛教的影響力仍然很大。越南在官員服飾上與明朝類似,而與清朝的官服截然不同。在清朝確立自己的統治以後,越南、朝鮮、琉球等中原王朝的藩屬國,都開始號稱小中華。
在法國人的統治下,越南平民的日子一樣不好過。越南的北部盛產大米,大量的大米被運往了國外。對於越南平民來說,無論是皇帝保大還是後來的吳庭艷,自己總要過日子。在站穩腳跟今後,越南的北方地區開端推廣土地改革。
很多無地的農民獲得了土地,在土改這方面,越南一向在向我國學習。越南最高領導胡志明屢次拜訪我國,並視我國為「老大姐。」因為長時間的戰役,進而呈現了很多的傷殘武士。從40年代開端,越南先後與多個國家爆發戰役。
直到80年代晚期,越南才中止了與北方邦鄰的長時間對立,在此之後,越南也開端全力發展經濟。至今,越南戎行都是東南亞地區的勁旅。
H. 法越戰爭的經過
1858年6月27日,法國海軍上將戈·德熱努伊率領法國遠征軍和西班牙聯軍3000多人和14艘戰船,炮轟並佔領了越南不設防的土倫港,拉開了法越戰爭的序幕。
法國遠征軍佔領土倫後,沒有馬上北進攻佔越南首都順化,而是於1859年2月18日沿海南下攻佔了越南南部重鎮西貢,只派少量守備部隊駐守峴港。法軍認為,越南南部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海上交通發達,佔領這一地區,就可控制越南南方經濟命脈,為爾後控制整個越南奠定基礎。
3天激戰,法軍於1859年2月18日攻佔西貢。除留下1000人駐守外,大部兵力返回土倫。1860年3月,法軍指揮部被迫撤出峴港守軍。同年夏,法國因參加侵華戰爭,其遠征軍基本兵力被調往中國戰區(參見第二次鴉片戰爭)。在越南南方僅留下一支守備部隊(約1000人)據守西貢和堤岸兩市之間的築壘地域。但是,越軍(約2.5萬人)沒有利用這一有利的形勢,幾乎未對侵略者採取積極行動。
侵華戰爭結束後,1861年1月,一支新的法國和西班牙遠征軍(8000多人、70多艘戰艦、80艘運輸船、500火炮)開進西貢。至1862年夏,法西遠征軍佔領了嘉定、定祥、邊和、永隆四省,以及美荻、巴嘉等大城市。
越南正規軍無力抵抗殖民者的軍隊,但在被佔領的土地上廣泛開展了游擊運動。一些游擊隊甚至大膽地襲擊遠征軍的行軍縱隊和守備部隊,擊沉在湄公河及其支流上活動的法國戰艦。此外,殖民者因患病和對氣候不適應而大量減員。為增強作戰力量,殖民者遂採取「越南人打越南人」的策略,每佔一地就強迫當地納丁組成偽軍,參加作戰或防守佔領區。
在法軍不斷擴大侵略的時候,越南北方發生了農民武裝起義,越南統治者害怕這場起義發展成為社會革命,力圖盡快與法國締結和約。而此時法國正准備進行墨西哥遠征,也無心在印度支那繼續擴大侵略范圍。 所有這些使法國和西班牙不得不開始同越南進行和談。而越南統治集團擔心解放運動發展成社會革命,也力圖盡快締結和約。
1862年6月5日,越南代表在西貢簽署了《同法國和西班牙友好條約》。根據這一條約,法國獲得了嘉定、定祥、邊和三省和昆侖島。越南承諾,未經法國同意,不能將領土割讓給其他強國;為法國貿易開放湄公河及其支流和3個港口;允許基督教傳教士在越南境內自由傳教。此外,越南需向法、西兩國賠款2000萬法郎。 第一次侵越戰爭後,法殖民者進一步推行侵略擴張政策,在鞏固了對越南南部東三省控制的基礎上,又先後侵佔了西三省,越南投降派代表潘清簡不戰而降,把整個交趾支那割讓給法國後,自認罪責難逃服毒自殺。為了打開中國西南大門,法殖民者於1873年開始向越南北方擴張。
這次,法國遠征軍吸取了在越南南部作戰的經驗教訓,企圖先以政治手腕而不是用軍事手段達到入侵越南北部的目的。遂讓法國商人讓·杜布依充當開路先鋒,進入紅河活動,製造侵佔越南北方的借口。而後以調解越南北方官員與被抓獲的法國商人之間爭執為由,派法軍弗朗西斯·加尼爾將軍率兵攻打河內。加尼爾到河內後,即按計劃聯絡人員,招募偽軍,僅三天就組織起一支1.4萬人的偽軍,迅速攻佔了河內城堡,隨後又在紅河三角洲一帶攻城略地,控制了越南北方的大部分重要城鎮。被佔領地區的越南軍民展開了轟轟烈烈的游擊活動,繳獲法軍船隻,燒毀親法基督教城鎮。法軍加尼爾將軍也在1873年底的一次戰斗中斃命,法軍不得不又派弗拉斯特到北方繼續執行侵略擴張任務。
在越南北部邊境地區活動的中國農民起義軍黑旗軍,與越南人民休戚與共,對法國侵略者十分痛恨,受越南政府邀請,由劉永福率領千餘人,配合越南軍民抗戰。1873年12月21日,黑旗軍在河內近郊擊斃法國侵略軍頭目安鄴,大獲全勝。腐敗的越南統治者害怕抵抗的勝利招致法軍更大的報復,急於求和。
1874年3月15日,簽訂了第二次《西貢條約》,規定:法軍將於阮朝的統治區內維持治安;越南承認法國對交趾支那享有無可爭辯的控制權;允許法國人利用紅河作為與中國西南經商的通道。 法國在越南的步步得逞,使其侵略擴張野心不斷膨脹。1882年春,一支約600人的法國軍隊不宣而戰,在3艘戰艦的支援下攻佔河內。至1883年5月,法軍已佔領了紅河三角洲的一些重要戰略要點和鴻基煤礦地區。同年5月19日,中國黑旗軍再次接受越南政府邀請,在越南軍民配合下,於河內城西的紙橋伏擊法軍的一個分隊,殲敵100餘人,斃李威利等軍官30多人,迫使法軍殘部龜縮河內。法國以此為借口,再次宣戰。8月,遠征軍(4000人)開到北越海岸。分兵兩路:一路沿紅河進攻黑旗軍,一路由海上進攻越南首都順化。進攻黑旗軍的法軍屢遭黑旗軍和越南軍民痛擊,損失慘重。8月19日,法國人攻佔位於紅河三角洲的海陽城。8月20日,從海上進攻越南首都順化的一支分艦隊佔領掩護首都的順安要塞。越南統治集團內部意見分歧:部分大臣主戰,但多數主張投降,以期在殖民制度條件下保住自己的特權地位。越王阮福時病死後,各派爭奪皇位,局勢更加惡化,最終投降派勝利。於8月25日;在順化簽訂了初步條約,越南政府同意法國對越南執行保護。但是,反對殖民者的武裝斗爭並未停止,許多地區又爆發了游擊運動,越南正規軍的一些部隊也沒有放下武器。北方愛國者的陣容十分強大。法國被迫將遠征軍增加到1.7萬人,既便如此,直到1884年夏季,才把各主要抵抗基點鎮壓下去。6月6日,越法在順化簽訂了《順化條約》。從此,越南南方(交趾支那)各省淪為法國殖民地,中部(安南)各省獲得被保護國地位,虛有其名地保留了越皇政權。東京的主權形式上仍歸越皇所有,但與安南不同,北方受法國官員控制。保護條約使法國完成了把越南變為殖民地的法律程序,但人民的武裝抵抗卻一直持續到二十世紀初。
I. 越南有多少法國混血
至少有4萬名。
來越南的法國人大多都是在國內混不下去的,他們娶媳婦難,於是就跑到越南,與越南女子結婚。還有的法國男人在國內本有老婆孩子,去了越南後還找個越南小妾。
混血兒不是說在20世紀才有,在整個19世紀,越南國內一直存在約萬名,法軍撤退時,據估計至少有4萬名混血兒。
J. 為何越南戰爭結束後,有超過10萬的越戰老兵自盡
因為戰爭持續時間長,需要的士兵比較多,好多士兵的身體和心理素質都沒有得到長期的訓練,就趕赴戰場作戰。這樣的話,大家會消耗體能更多,如果再沒有及時的食物補給,時間長久下去會使體內器官受到損傷,情緒也會逐漸下沉,沒有經過實戰的他們對於這么慘烈的情景,內心不免的承受不了。總之,戰爭下的一線軍人的心理在受到一次次的傷害後,精神上的創傷要遠遠超乎我們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