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李 拉齊維爾還活著嗎
傳奇人物:「水妖」李•拉齊維爾
她一直在追逐生活的品位,但她的大半生都被籠罩在「永遠的第一夫人」、姐姐傑奎琳·肯尼迪的影子之下;她曾享盡富貴榮華,也曾歷經波折,如今回歸寧靜。李·拉齊維爾這樣描述自己的一生:「我的一生就像一幅風景畫,多姿多彩,充滿刺激,充滿冒險。」她是美國作家杜魯門·卡波特筆下的「水妖」,是過去半個多世紀的時尚女皇
拉齊維爾如今年屆70,但風韻猶存。一雙明亮迷人的大眼,使人無法抗拒她的魅力。卡波特這樣描寫拉齊維爾的眼睛:「金棕色的大眼分得很開,閃閃發亮,像一杯放在桌面上映著爐火光的白蘭地。」水靈大眼寬闊相分是她外貌中最突出的特徵,使她美麗的容顏中透著靈氣,優雅的風度中帶著活潑,幾十年來,正是在拉齊維爾的引領下,美國人形成了一種充滿活力又不失高貴的氣質。直到今天,人們依然為她所傾倒。
人們驚嘆拉齊維爾苗條修長的身材。她曾經開玩笑地說抽煙和喝香檳令她保持了美好的身段。然而,拉齊維爾柔弱的外表下是鋼鐵般的堅強。卡波特在1976年寫道:「我想不出有其他的女人比拉齊維爾更有女人味,包括奧黛麗·赫本和超級艷星格洛麗亞·吉尼斯。但是拉齊維爾卻一點也不柔弱。」
「我感激自己生於這個年代。」拉齊維爾說,「我想我的生命已經夠不平凡的了。我生活在最有意義的年代,去過最有趣的地方。上世紀60年代的倫敦正處於各個領域迅速復興的時期,我見證了那裡的一切。肯尼迪總統主持白宮的時候,我在紐約生活。」鉛華盡洗,拉齊維爾如今隱居巴黎,過著平靜幸福的生活,「我非常快樂,我享受這里的一切,做一切可以做的事情,看一切可以看的東西。」但為什麼選擇了巴黎呢?「因為我有巴黎的血統!」布維爾家族是法國地主的後裔。「伯納德·貝倫森認為世界上只有兩類事物,一類使人對生命失去信心,另一類使人對生命充滿熱愛。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巴黎無疑是屬於後者,而且俗話常說『生活的甜美在巴黎』。時代的變遷不會改變巴黎的地位,它永遠是個迷人的地方。」拉齊維爾說。
1951年,18歲的拉齊維爾初次來到巴黎,她要從這里去義大利會見貝倫森。在這之前,她一直與貝倫森保持通信。這次旅途,姐姐傑奎琳與她同行。拉齊維爾回憶說:「那是我第一次去歐洲,我們游覽了很多地方。是這次旅行改變了我的生活或者說我們的生活。我對它始終難以忘懷。」旅途中,姐妹倆還共同寫了圖文並茂的日記,以此對母親的安排表示感謝。日記幾年後以「一個特別的夏天」一名出版,拉齊維爾說「巴黎一行充滿了快樂和歡笑,此日記是我們心情的寫照。」同年,「布維爾家的小姐」第一次上了時尚雜志。從此以後,半個世紀以來時尚雜志一直追隨拉齊維爾的芳蹤,見證了她不斷變換的個人風格和人生角色,從在社交界嶄露頭角的迷人少女,到拉齊維爾王妃、演員、裝飾家,到時尚界的女神,再到如今隱居巴黎修身養性。1950年,卡羅琳·李·布維爾(拉齊維爾在布維爾家族的名字)被《生活》雜志評為「紐約社交界最耀眼的新星」。四年之後,她成了康菲爾德夫人,她的夫君邁克爾·康菲爾德來自出版業世家。在一次由法國醫院和一些法美合作項目共同舉辦的慈善舞會上,拉齊維爾一襲撩人的透明灰白色長裙抓住了所有人的眼光。拉齊維爾說她「愛那套衣服,它像雲一樣美麗。」後來,她在紐約社交界更是大放異彩。1955年,姐妹倆再次應邀上了時尚雜志。此時的傑奎琳已經成了約翰·F·肯尼迪的夫人,「馬薩諸塞州年輕參議員」的妻子。這一次兩人都表現得更有自信,同時有了比較明顯的個人風格。拉齊維爾當時穿了一件黑色滾邊的灰白上衣和一條修長的深色長褲。「我現在可能還會穿它們。」拉齊維爾說。
1960年,拉齊維爾的人生發生了戲劇性的轉折。她再婚了,這次是僑居倫敦的波蘭王子斯坦尼斯拉斯·拉齊維爾。他們婚後育有兩個孩子,安東尼和安娜·克里斯蒂娜,一家人住在倫敦一所18世紀建築的房子里,離白金漢宮和聖·詹姆斯公園僅一步之遙。時尚雜志記者亨利·克拉克當時受任為「拉齊維爾王妃」做了一個名為「衣服人生」的攝影專訪。拉齊維爾戴了一頂闊邊大草帽跟她的哈巴狗湯姆斯合照了一張,還拍了幾張穿著居家休閑服的照片。克拉克在附帶的文章中寫道:「拉齊維爾王妃大多數是穿Givenchy的衣服,年輕、簡約、優雅,而且可以自如應付各種不同的場合和氣候。如果說她身上有什麼時尚特徵,那就是簡約。」40多年後的今天,拉齊維爾依然堅持著這種簡約的風格。
在肯尼迪擔任美國總統的時期,作為第一夫人的妹妹,拉齊維爾幾乎跟隨姐姐參加過肯尼迪的所有正式出國訪問,到過德國、印度、法國等。2000年,拉齊維爾出版了自己的回憶錄《歡樂時光》,她在書中深情回憶了這一段美好時光。1961年,肯尼迪總統到訪法國,「那時天氣好極了,巴黎在那個時候是最耀眼的。那些日子我感覺到的是幸福和愉快,而不是國事訪問的正式和拘謹。我的姐姐很熟悉法國,她也很高興去到那裡,肯尼迪總統也一樣,而且法國人民也非常歡迎我們。那是一種很特別的感覺。」法國當時的總統戴高樂在凡爾賽設盛宴招待肯尼迪一行,拉齊維爾又穿了一套Givenchy的衣服出席,在那裡,她遇見了讓她佩服得五體投地的安德烈·馬爾羅。安德烈·馬爾羅是法國文學文化和政治界名人,並且通曉數國語言。「他(馬爾羅)是這個世紀對巴黎貢獻最大的人,他重建了巴黎,照亮了巴黎,使巴黎變得更光彩照人。還有他的書,例如《人類的命運》,你一定要研讀,你一定會崇拜他的。」拉齊維爾激動地說。一年後,拉齊維爾又跟隨姐姐去印度和巴基斯坦進行親善訪問,她帶了許多令人眼花繚亂的Givenchy和Gres禮服,還有不少柔和淡雅的觀光衣服。二人在新德里受到了當時印度總理尼赫魯的接見。魅力非凡的尼赫魯給姐妹兩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的風度是那樣的優雅,在他身邊你感覺相當平靜。」拉齊維爾說,「他非常博學而且相當性感。」
回到倫敦,拉齊維爾遇上了前蘇聯舞蹈家魯道夫·紐里葉夫,並深深為他著迷。當時紐里葉夫剛剛離開蘇聯。「(認識紐里葉夫)純粹是出於我的慾望。」拉齊維爾承認。「那時他在倫敦跳芭蕾舞。我是個忠實的芭蕾舞迷。像所有人一樣,看著他我感到不能呼吸。於是我跑去後台找他,從那以後,他成為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紐里葉夫在倫敦住了半年,每一次他綵排拉齊維爾都會前去觀看。「他真的很了不起,盡管他後來變得越來越狂躁。他善良得像個牧師,人們都認得他。每當他走進一個地方,哪怕是一個小酒館,都會有人上前來跟他打招呼。」
拉齊維爾是個追逐時代的人,她的時尚品味當然也隨著時代的改變而改變。早些年代,西方時尚界有這樣一個約定俗成的規定,在設計師們的私人客戶向他們訂購衣服之前,媒體是不允許進行報道的。在當今信息如此開放的時代,當時媒體所受的高強約束和限制是我們無法想像的。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拉齊維爾最終終結了她對Givenchy的追隨。當年,《女性家庭雜志》對拉齊維爾自己挑選了幾套Givenchy設計的衣服作了報道,卻遭到Givenchy的反對。面對Givenchy這一反應,拉齊維爾選擇了割愛。但她依然走在潮流的尖端,走在姐姐傑奎琳的前頭。她很快將注意力轉移到了一些年輕設計師的身上。這些設計師們引領著整個20世紀60年代的時尚潮流,從他們的設計中拉齊維爾尋找到了生活當中無處不在的刺激感。她開始選擇其他的法國品牌,如SaintLaurent,Ungaro和Courreges。1967年,拉齊維爾在杜魯門·卡波特的建議下重返銀幕,參與了電影《費城故事》的演出。她在影片中的服裝就是由SaintLaurent提供的。「我最喜歡的是那套墜手的白色縐紗禮服,非常簡潔。」拉齊維爾說。與此同時,拉齊維爾也會到羅馬、米蘭的Valentino和MilaSchon等女裝專賣店采購衣服。70年代,拉齊維爾結識了美國服裝設計師Halston,兩人成為密友。「我真的很懷念Halston,不僅懷念他的人,也很懷念他的衣服。無論你什麼時候走進他的店面,你都會有所發現。」拉齊維爾說。對於一直流連於巴黎女裝店的拉齊維爾來說,Halston的設計無疑是一洌清泉,「Halston的衣服非常柔軟,非常有女人味,但是一點也不花哨。所有人都知道這一點。」
拉齊維爾一生鍾愛有腰帶的長衫。她對這種衣服的熱愛可能來源於1962年與「美國第一夫人」的摩洛哥之行。可惜當時哈賽恩國王禁止拍照,所以那次出訪沒有留下任何記錄。拉齊維爾對摩洛哥之行記憶猶新:「你簡直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就像德拉克洛瓦和籍里柯的畫一樣。巴伊利宮充滿浪漫的氣息,我覺得它好像是完全按照兩位大師的其中一幅作品設計的。周圍彌漫著濃濃的雪松香味。還有那些羊皮小地毯,足有膝蓋那麼高,而且到處都鋪著。我從來沒見過那樣的地毯,我想以後也不會再見到。」這次在摩洛哥的所見所聞給了拉齊維爾極大的靈感,她後來請來劇場設計師、室內裝飾家RenzoMongiardino為她設計了一個充滿摩爾氣息的房間。「那個房間實在是太棒了。倫敦那種舊式房子的地板總給人陰沉的感覺,但我們的設計卻改變了一切,令人眼前一亮,使人精神大為振奮。Mongiardino經常要給偉大的藝術作品製作背景,我想他最好首先學會營造這種效果。」再後來,拉齊維爾在設計她們一家在牛津郡的房子時也聽取了Mongiardino的建議。這所房子屋裡屋外都種滿了花草。拉齊維爾還在自家餐廳的牆壁上拼湊了西西里島的印花棉布方巾,並請來畫家LiladeNobili在上面大作立體感頗強的田園風味的錯視畫。「我想整間房子看起來有種朦朧暗淡的感覺,有點屠格涅夫的味道,整個屋子種滿了花,那樣即使外面天氣陰暗別人也不會感覺到。」拉齊維爾說。10年之後,拉齊維爾在巴黎第五大街買下一套雙層公寓,她將以前的設計重現於她高雅的卧室中,鋼印花地板,花草油畫,橘棕色的波紋圖案牆壁,老虎絲天鵝絨,周圍種滿鮮花,樓下客廳擺放著打著Louis Seize商標的傢具。1974年和斯坦尼斯拉斯離婚後,拉齊維爾奢華的生活逐漸有所收斂。後來,她和好萊塢導演赫伯特·羅斯結婚,兩人維持了10年的婚姻關系。
拉齊維爾現在在巴黎的寓所坐落在第16郡的一條林陰大道上,是一套裝飾別致的公寓,附近是迷人的Ranelagh花園。拉齊維爾經常和她的愛犬Zoom一起徜徉於種滿栗子樹的林陰小道上,傾聽著孩子們盪鞦韆時發出的歡叫聲。「我第一次來到這里心中就有了明確的想法,」拉齊維爾說,「我需要在這里得到平靜,於是我叫ChristianLiaigre幫我進行設計。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只是感覺到我需要安靜,我已經不想再去追求任何東西。我已經沒有了這種慾望。我現在感到內心很平靜。」拉齊維爾打通了房裡的兩間大畫室,把它們合並成一個大書房。書房隔壁就是她樸素的卧室,「我知道它看起來像個女修道院。」拉齊維爾開玩笑地說。咖啡色的小地毯上放著低長的沙發,淡綠色的半透明窗簾在窗前飄揚。拉齊維爾這次對房子的設計簡約到了極點,但卻是一種典雅的簡潔。壁爐兩旁分別放著一個Jansen的鋼質櫃子,其中一個上面擺的是一幅提埃坡羅的畫,畫的是一個帶著精巧頭巾的男人,拉齊維爾說那是她的珍品。另一個櫃子上面是一個公元5世紀羅馬男孩的頭像,「它永遠與我同在,因為它總會讓我想起安東尼。」拉齊維爾的兒子安東尼生前是一名電視製片人,曾獲艾米獎,他1999年死於癌症,年僅40歲。
說起在巴黎的生活,拉齊維爾有這樣的感慨:「剛開始的時候是很不容易的,因為你必須得為自己定位。去一個城市旅遊和在一個城市居住是不同的。」現在她在巴黎過著自由寧靜的生活,去博物館,去看芭蕾舞(拉齊維爾現在是巴黎歌劇和芭蕾美國友好協會董事會的一員),隨心所欲。
顯然,拉齊維爾現在的人生畫卷變得更加輕柔,是一幅布歇的游園畫,是一幅緩緩展開於日本畫卷中的簡朴、柔美的風景畫。
② jacqueline kenney
傑奎琳·肯尼迪 史上最受推崇的美國第一夫人
1929年7月28日,晚產6個星期,體重8磅的傑奎琳出生在東漢普頓一座英式庄園里。那是一座典型的貴族居所,巨大的花園,常春藤終年不絕地纏繞……
歷史上,很少有哪個女人能像傑奎琳·肯尼迪一樣,如此吸引眾人的目光。從她入住白宮的那一天起,就以她作為年輕母親的風范和第一夫人的睿智和魅力征服了國內外的政府首腦,也贏得了全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事實上,也正是傑奎琳身上所表現出來的勇氣和高貴的品質,使得人們奉她為偶像!
她出生在東漢普頓,一個迷人的海濱城市,生下來就擁有美麗的家園、心愛的馬匹、深愛的家人和書籍,深受奧黛利·赫本、紀凡希和香奈爾等高貴事物的熏陶。
孩童時代,她把大量時間花費在閱讀契訶夫、肖伯納等人的著作上;少年時代,華爾茲、倫巴舞更是給了她優雅的氣質;長大後,她的閱讀興趣開始轉向莎士比亞、威廉·巴特勒·葉芝、薩特,甚至是迪派克·喬浦勒的作品,她是那麼的喜歡看書,如果會有不同的生活道路的話,她說不定會是一個成功的作家。
但她選擇了嫁給了肯尼迪,生命就註定了不平庸。當丈夫當選為總統時,31歲的傑奎琳也給白宮帶去了一股新鮮的氣息,成為第一個將時尚帶進白宮的女主人。
她超人的魅力是美國歷史上其他第一夫人所不能比擬的,這不僅體現在她的年輕和美貌上,還體現於她獨特的氣質、高雅的舉止和豐富的內在涵養。作為第一夫人時的她倍受人們喜愛,尤其是美國的婦女們,處處以這位第一夫人為榜樣,學習她的言行、舉止、風貌,甚至她的穿衣打扮。她給人的印象總是那麼美好,她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甚至每一個著裝細節都讓人回味無窮並爭相模仿。她的穿戴極富個性,她獨到的審美情趣,成功地倡導了美國的流行時尚。半個世紀之後,好萊塢的著名服裝設計師伊迪絲赫德也說她是「歷史上最佳著裝」的女人。《時尚》總編哈米士·博利斯說,傑奎琳「給白宮,乃至美國帶來了品位和優雅」。
但是,時尚只是傑奎琳獨特風格的一個小側面,她的生活、經歷、她所做的選擇,以及她所愛的人,一切的一切無不為人們所稱道。
更重要的是,傑奎琳不僅激發了美國人加強文化修養的意識、提高了美國人在歐洲的地位,她還幫助全世界的婦女,提高她們的欣賞品位,喚醒她們的自我意識。她通過樹立自己的風格,提高了美國在歐洲人眼中的地位,更為重要的是,她增強了美國人的自信心。她知識淵博、熱愛家庭、穿著得體、品位極高,這一切都給人們樹立了榜樣。
並且,傑奎琳還表現出了桀驁不馴的一面。在肯尼迪時代,她不顧一切追求自由,大膽地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從而避免了自己成為一個呆板無趣的人;同時,整個世界也更加興趣盎然,紛紛猜測傑奎琳下一步會怎麼做。
傑奎琳曾說:「每個人都應該有一個私人空間。」對自己的私人空間,她盡量保護,迴避媒體的追擊采訪。大半輩子在媒體、公眾的挑剔目光下生活的她,卻沒有落下任何的流言蜚語,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在丈夫肯尼迪總統不幸逝世後,傑奎琳更是以驚人的勇氣、堅定的意志和高貴的氣質,向世人展示了她不凡的氣度。
作為一個非比尋常的女人,傑奎琳一生擁有女人所渴望的一切:美貌、特權、財富、榮譽、風流韻事與藝術情趣。她更是憑借兩個男人--一個美利堅合眾國最年輕有為、風流瀟灑的總統約翰·肯尼迪,一個不可一世的世界首富--狂放不羈的希臘船王奧納西斯,登上了女人們難以達到的權利與財富之巔。她瀟灑、特立獨行的一生,無異於一場點綴著黃金與玫瑰的夢之旅……
傑奎琳在她的每一個年代,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記,她以自己鮮明的性格特徵,向世人展示出的真我風采,讓你感受那穿透時光的生命元素。雖然她已離我們遠去,但卻依然為大眾所景仰;這個充滿活力、勇敢堅強、樂觀向上、優雅智慧、富有創造性的美國第一夫人永遠讓人們懷念。
命運多舛的女人
在愛和恨,被恭維和被侮辱面前,她選擇了沉默,也選擇了生活。
傑奎琳·布維爾一傑奎琳·肯尼迪一傑奎琳·奧納西斯,三個名字說明了她生活中的三個階段:傑奎琳·布維爾是受保護的幼童和雄心勃勃的記者;傑奎琳·肯尼迪是光彩奪目的第一夫人和受人尊敬的寡婦;傑奎琳·奧納西斯是垮掉的偶像和億萬富翁的夫人。達拉斯事件二十年後,她依然是世界上最有名和最神秘的女人。
童年她所崇敬的父親布維爾·傑克是一個英俊的人,綽號「黑傑克」,他是一個負債的銀行家,賽跑運動員。母親珍妮特曾經是紐約社交界最漂亮的女人。對傑奎琳來說,童年是在細心的保姆,黑人司機,法國管家,小馬駒和狗的陪伴下無憂無慮地度過的。她大膽,淘氣,象一隻小獅子。四歲時,她就在中央公園躲開保姆,跑到警察那兒報告說:「我的保姆丟了。」1942年,「黑傑克」和珍妮特離婚,當時傑奎琳十三歲。這是一起感情上的悲劇。她母親又和銀行家休·奧金克洛斯結婚。自此,傑奎琳和母親離開了紐約,住在華盛頓附近。在那兒,她度過了一生中最美的時光,她成了美國最高雅的大學威撒學院文科大學生。十八歲那年乘「瑪麗皇後」號郵船去歐洲度假。
在倫敦,她在白金漢宮拜見了女王。到巴黎後,她對先輩的故鄉法國一見傾心。傑奎琳的法文說得很流利,她在法國到處旅行,還找到了布維爾的親屬。她又在巴黎大學注冊學習法文和法國史。在她的一本筆記上,寫著一句劃了三個著重號的句子:「雄心——決不做一個家庭主婦。」
新聞記者回到華盛頓後,傑奎琳決定過獨立生活。一個嬌生慣養的女孩子能在新聞界找到工作嗎?華盛頓《時代先驅報》社長不太相信地問:「你是真想工作,還是只想在結婚之前在這兒打發時光?」
「我是完全認真的,」傑奎琳回答說,「任何事情都不會打擾我。」
「工作都安排完了,但現在需要一個能攝影的調查記者。」
社長以為她會拒絕,但傑奎琳答道:「行!」
接受這一職務,決定了她的整個未來。她很快就學會攝影,而且馬上就投入了工作。她每天在路上隨便選擇五六個人,向他們各提一個內容不同的問題,給他們拍照,然後洗印出來,編寫她的專欄。她的幽默感逗樂了整個華盛頓。她問那些卡車司機對巴黎高級時裝有什麼看法;問那些家庭主婦本來想成為哪一個總統的「第一夫人」。她永遠記得其中一位的問答:「林肯夫人。我將會阻止別人暗殺他。他那天太累了,我不會讓他去劇院的。」
決定性的一天到了。社長召見了她:「你到州府大廈去看一下約翰·肯尼迪,這是一個很有前途的年輕議員,他剛剛擊敗了亨利·洛奇。但你別胡思亂想,他對你來說太老了,而且不管怎麼說,他還不想結婚呢……」漂亮的女記者和傑出的議員並非一見鍾情,但眉目傳情,一月之間居然建立起偉大的愛情。1953年6月23日,《時代先驅報》在頭版刊登了如下標題:「我們的攝影女郎和約翰·肯尼迪的羅曼史」。
美國第一夫人傑奎琳被肯尼迪家簇承認和接受了,但她不願意只是充當擺設,她要做一個重要的和必要的合作者一個與他們志同道合的人。夫妻雙雙開始征服美國。他們引人注目,雄心勃勃,但又篤信天主教。他們需要比別人多作幾次斗爭才能令人敬服和取得勝利。傑奎琳是政治武器,她參加所有的政治活動,她寫了近兩萬多封信,並在那些剛入籍的選民前分別用法語,西班牙語和義大利語發表講話。女兒卡羅琳出生了;不久,1960年11月9日,美國第一位信天主教的總統當選兩周之後,兒子約翰也出生了。在所有伴隨丈夫進行的正式訪問中,她又是一個外交武器。她瘋魔了赫魯曉夫、尼赫魯和戴高樂。他們稱她為「非常可愛的肯尼迪夫人。」
白宮需用四年時間更新一番。傑奎琳在拿到白宮一百五十個房間的鑰匙之後的第一天就決定讓白宮成為美國最漂亮的房子,等於一個美國的歷史博物館。她成立了一個委員會,籌集到上百萬美元,用於在全國購買古老的傢具和畫。一股清新之風吹進了白宮,結束了這座房子一成不變的陳規陋習。傑奎琳的名氣越來越響,以致電台的廣播員在預報完天氣之後,總要補上一句:「晚安,肯尼迪夫人,不論你現在在哪裡。」
歷史還在繼續。達拉斯城的星期五,車隊,槍聲。……接著是傑奎琳把她丈夫那被打壞了的腦袋抱在膝上,肉紅色的衣服濺滿鮮血。這是美國自珍珠港事件以來最令人震驚的時刻。葬禮上,傑奎琳獲得了敬佩,她要求舉行和組織的國葬完全使美國和世界感動得流淚,甚至連蘇聯政府都在電視中轉播了葬禮。送葬行列經過的地方,上百萬美國人在哭泣。誰能忘記這個女人在服喪時的形象:黑面紗在冷風中顫動,臉色陰沉,目光呆滯,完全象一個悲痛中的王後,身後緊跟著一群異乎尋常的來自上百個國家的國王,王後,總統和部長。欽慕壓倒了同情,這個女人從哪兒來的這種毅力和沉著?
之後,傑奎琳進入傳說階段。在那個悲慘的星期五之後的一周內,她收到了十萬封信。人們贊揚她的勇氣,而她,驚訝地自問:「他們到底想要我怎樣活下去呢?」
億萬富翁的妻子孤獨的歲月,惡夢般的夜晚開始了。對美國來說,她是楷模,是偶像。太過分了,傑奎琳不願成為活著的僵屍。她開始旅行,柬埔寨,西班牙……所到之處,人們象歡迎國家元首似地歡迎她。肯尼迪的神話籠罩著她,但她不願成為美國的寡婦。因此,就在羅伯特·肯尼迪在他的哥哥死後五年又被刺之後,她出人意料地向世界宣布,她將嫁給希臘最有勢力的億萬富翁,從而走出了肯尼迪的家門。她的傳說被擊得粉碎。對美國來說,這簡直是背叛。她毀了自己的形象,而且僅僅是為了一點錢。據說她簽署了一份令人難以置信的合同,即在她婚後每年可保證獲得幾百萬美元,而若離婚這個數目還要大得多。她曾被崇拜,而現在卻被痛恨和辱罵。
奧納西斯夫人面對輿論的風暴漠然置之。她宣稱:「讓這一天成為我一生中最幸福的一天。」她的親朋們解釋說,她正在尋找一種溫情,一種支持。她想忘掉美國,忘掉殺人者……但人們認為這只是一種開脫之詞。一個陌生的傑奎琳成了公眾議論的資料:人們說她貪財吝嗇,揮霍無度,自私自利。為了尋覓「傑奎琳軼事」,人們向她過去的秘書,傭人,送貨員,裱糊工,傢具工打聽……人們指責她無理拋棄朋友,說她任性,易怒,目空一切和神秘莫測。現在詆毀的正是過去崇拜的東西。丑聞雜志還發表了用望遠鏡頭拍的她在斯科比沃斯島上的裸體照片。人們都說:「她給她的孩子們找了個爺爺。」
她沒有抗議,她的沉默和她那不變的笑容永遠是她最好的防禦。同肯尼迪在一起,政治是她的對手;同奧納西斯在一起,生意勝過一切。奧納西斯像旋風,他跑遍世界各地去照管他的「王國」,夫妻很少在一起。他們的趣味也很不相同:奧納西斯是個過慣夜生活的人,因此責備傑奎琳睡得早;奧納西斯家財萬貫,但又怕傑奎琳揮霍無度。很快,奧納西斯指責傑奎琳是一位冷若冰霜的淺薄的知識分子。傑奎琳愛讀馬基雅弗利,塞萬提斯和蒙田的原蓍,而奧納西斯總是一邊喝灑一邊聽希臘音樂來消磨夜晚。這決不是一次真正的婚姻,充其量不過是一種聯姻。很奇怪,最終竟是奧納西斯先感到厭倦,最後因他的死避免了結婚七年之後的離婚。
她永遠是個謎不管她願意與否,她成了美國民間神話的一部分。對美國人來說,傑奎琳就是全國的名人,一個超級明星,一個戲劇和電影小說中的女主角:一個有羞恥心但不怕公眾輿論的女人,一個自由的女人。她富甲天下,但不願游手好閑。五年來,她在美國一家出版公司擔任獨立發行人工作,領取與同事們相同的工資,開始時是每周二百美元。她既沒有汽車也沒司機。她步行或坐出租汽車上班,在辦公室或快餐部吃中飯,下午六時左右回家。她很少出門,只去觀看芭蕾舞,音樂會或歌劇。每周三晚上九時上床,看書看到深夜。她也許會第三次結婚,也許會長期寡居,但她不願意人們對她今後的生活指手劃腳,她信奉並身體力行的是:「我生來並非是為了支配別人或是忍辱負重。我的生活只關我自己的事。」
http://sports.people.cn/GB/31928/32032/33894/33898/4758084.html
後面可以自己看
③ 第一夫人jacqueline介紹
「第一夫人」(First Lady)這個頭銜既沒有政治意義的實權,也不是階級層面的封號,但作為領導人的妻子,第一夫人們在外交及社交場合都自然承擔起了國家禮儀形象的代表,更是本國女性最直觀的縮影。在傳統「莊重得體」的著裝框架下,色彩、印花、品牌,這些我們平時僅憑個性選擇的細節也都可以別有深意,時尚的語言細膩無聲,但卻有著她柔軟的力量。
「第一夫人」ICON經典:
傑奎琳·肯尼迪·奧納西斯(Jacqueline Kennedy Onassis)
第一夫人成為時尚典範其實並不少見,這其中,傑奎琳·肯尼迪·奧納西斯(Jacqueline Kennedy Onassis) 作為已故前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John Kennedy)的夫人無疑是「第一夫人」中最為經典的時尚ICON,被民眾昵稱為Jackie O的她因其時尚魅力而家喻戶曉,幾乎引領了一個時代的美式時尚。尤其是傑奎琳·肯尼迪標志性的「葯盒」帽(Pillbox Hat)因她的時常佩戴而紅極一時。此外還有Gucci以她而命名的手袋Gucci Jackie(Jackie O'bag),如今早早已演變成不斷翻新的經典包款。
Jacqueline Lee Bouvier Kennedy Onassis:美國第一夫人(任期1961年-1963年),1929年7月28日在紐約出生,美國第35任總統約翰·肯尼迪的夫人。
人物生平:
學校:1944年-1947年 法明頓中學(和所有貴族女孩一樣,傑基接受全方位的禮儀訓練,學跳芭蕾舞和交際舞。在那裡,她發現自己
傑奎琳·肯尼迪的親筆簽名
的長腿和長脖子有著非一般的魅力,她學會寫詩、畫畫,並醉心於古典浪漫主義文學作品,貴族學校讓她認識到自己的專長)
1947年-1948年瓦薩爾學院(主修法國文學,大二結束時她突然對巴黎產生了興趣,於是游學一年。在駛往法國的途中,第一次遇到未來的丈夫,時年31歲的馬薩諸塞州議員約翰·肯尼迪。)
1948年-1951年 轉學至法國格勒諾布爾大學
1951年回國後瓦薩爾學院由於她擅自離校不願接收她,傑奎琳因此放棄瓦薩爾學院,前往喬治華盛頓大學獨自完成學業。
1951年 畢業於喬治華盛頓大學(學習繪畫,獲得藝術學位)
職業:攝影記者、美國前第一夫人
語言:英語、法語、西班牙語、義大利語
孩子:阿拉貝拉·肯尼迪(1956年女死嬰)
卡羅琳·肯尼迪(1957年11月27日-)
約翰·菲茨傑拉德·肯尼迪二世(1960年11月25日-1999年7月16日)
帕特里克·肯尼迪(1963年男死嬰)
傑奎琳早期生活:
1942年,約翰·沃努·布維爾和傑奈特離婚,當時傑奎琳十三歲。這是一起感情上的悲劇。她母親又和銀行家休·奧金克洛斯結婚。自此,傑奎琳和母親離開了紐約,住在華盛頓附近。在那兒,她度過了一生中最美的時光,成了美國最高雅的大學威撒學院文科大學的新生。
傑奎琳18歲那年,有幸乘「瑪麗皇後」號郵船去歐洲度假。在倫敦,她在白金漢宮拜見了女王。在法國,她找到了布維爾的親屬,還在巴黎大學注冊學習法文和法國史。
1953年,傑奎琳結識約翰·肯尼迪並結為伉儷。
1960年,約翰肯尼迪以些微的票數擊敗尼克松成為美國第35屆總統。
1961年,傑奎琳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第一夫人。個性獨立的傑奎琳不願意只是充當擺設,她要與丈夫共同來征服美國。其實傑奎琳對政治的熱衷在肯尼迪競選總統時就已顯露出來。她不是政治武器,但她幾乎參加了所有的政治活動,她寫了兩萬多封信,並在那些剛入籍的選民前分別用法語、西班牙語和義大利語發表講話。
住進白宮後,傑奎琳對這個乳白色的龐大建築發生了濃厚興趣。本來白宮需用四年時間更新一番,傑奎琳在拿到白宮150個房間的鑰匙之後的第一天就決定讓白宮成為美國最漂亮的房子,要等於一個美國的歷史博物館。她成立了一個委員會,籌集到上百萬美元,用於在全國購買古老的傢具和畫作。一股清新之風吹進了白宮,結束了這座房子一成不變的陳規陋習。於是傑奎琳便像她居住的這座白色建築,令所有美國人嚮往。傑奎琳的名氣越來越響了,她魅力四射,以至美國電台的廣播員在預報完天氣之後,總要補上一句:「晚安,肯尼迪夫人,不論你現在在哪裡。」
在所有伴隨丈夫進行的正式訪問中,傑奎琳又是一個外交武器。她瘋魔了赫魯曉夫、尼赫魯、戴高樂。他們稱她為「非常可愛的肯尼迪夫人。」
1960年11月25日,傑奎琳給肯尼迪生下兒子小約翰。肯尼迪總統在飛機上得到這個喜訊,一時沉浸在中年得子和入主白宮的雙重喜悅之中。
1962年2月14日,她自己出面帶領CBS的電視主持人拍攝專題參觀巡遊整個白宮的電視節目。
1963年8月,她的小兒子帕特瑞克去世,傑奎琳幾乎再也沒有在公眾中露面。
1963年11月22日,為了爭取連任,他們夫婦到達拉斯城為連任拉選票。可怎麼也沒想到,死亡的陰影已經籠罩了這對夫婦。中午12點30分,從街旁一座大樓射出的子彈擊中肯尼迪的頭部,肯尼迪不治而亡。
二次婚姻:
1968年7月,肯尼迪的弟弟總統競選人羅伯特·肯尼迪被暗殺,傑奎琳認為肯尼迪家族已經成為暗殺的目標,為了保護兒女,她決定離開美國。
1968年10月20日,傑奎琳嫁給了希臘船王亞里士多德·奧納西斯。因為奧納西斯有足夠的金錢和勢力可以保護她。為此奧納西斯離開了他的情人歌劇演員瑪利亞·卡拉斯,但傑奎琳失去了美國當局對她進行保護的特權。
1975年3月15日,奧納西斯臨去世前填了一張離婚書,當時傑奎琳和她的孩子們正在紐約。根據婚前協議傑奎琳沒有能得到奧納西斯的遺產。他的女兒用3千5百萬美元換取傑奎琳放棄全部遺產的聲明。
1994年,她被診斷出患有淋巴腺癌,5月19日夜裡10:15她在第五大道的公寓中去世,享年64歲。
1994年5月23日,她的葬禮經由電視向全國轉播,雖然她自己希望葬禮只是局限在親屬之間。她被安葬在阿靈頓公墓已故的丈夫肯尼迪身邊,柯林頓總統發表書面演講,她的兩個孩子為她獻上鮮花,標志著美國一個時代的結束。
④ 剛果(金)和剛果(布)有什麼區別
因為非洲有兩個剛果: 一個是剛果共和國,首都是布拉柴維爾,簡稱剛果(布)。 一個是剛果民主共和國,首都是金沙薩,簡稱剛果(金)。 剛果(金)即剛果民主共和國、民主剛果,也曾稱「扎伊爾」; 剛果(布)即剛果共和國。兩個國家的法語名稱均為「CONGO」,因此加綴各自首都簡稱來區別兩國國名———「金」即「金沙薩」,「布」即「布拉柴維爾」。 13世紀末14世紀初,班圖人在剛果河下游建立了剛果王國。15世紀起,葡、荷、英、法、比相繼侵入。1884年—1885年,瓜分非洲的柏林會議把剛果河以東地區劃為比屬殖民地,即今天的剛果(金),剛果河以西地區劃為法屬殖民地,即現在的剛果(布)。1960年8月15日,剛果(布)獲得完全獨立,定國名為剛果共和國。剛果(金)則獨立於1960年6月30日。 剛果(金)和剛果(布)都位於非洲中西部,前者的國土面積要大很多。兩國的自然資源都很豐富,剛果(金)被稱為世界地質博物館,各種珍稀礦產特別是鑽石蘊藏量豐富。兩國國民多信仰天主教,官方語言都為法語。
記得採納啊
⑤ 我是simple plan的歌迷,我想知道simple plan的簡介和他的歌.
Simple plan來自加拿大,蒙特利爾
時間:1999年至今。
簡單計劃(Simple Plan),是一支於1999年在加拿大魁北克地區成立的流行龐克樂團。這個樂團已發行三張專輯:No Pads,No Helmets...Just Balls(2002),Still Not Getting Any...(2004)和同名專輯Simple Plan(2008/2),兩張現場演奏專輯:Live In Japan & MTV Hard Rock Live(2005)。五名團員都是加拿大的法國後裔。(from wikipedia)
[編輯本段]成員
Jeff Stinco – Lead guitar
Chuck Comeau – Drums
Pierre Bouvier – Lead vocals, Occasional guitar
Sébastien Lefebvre – Rhythm guitar
David Desrosiers – Bass
-------------------------------------------------------------------------------
名字:Pierre Bouvier
樂隊角色:主唱
出生年月:1979年5月9日
星座:金牛座
喜歡的顏色:黑色、藍色
喜歡的樂隊:The Beach Boys、Blink-182、New Found Glory、GC...
喜歡的食物:壽司
喜歡的電影:回到未來、駭客帝國、美國麗人
喜歡的電視節目:老友記
喜歡的男孩團體:Backstreet Boys
喜歡玩的游戲:Tony Hawk Pro Skater II
喜歡看的書籍:George Orwell"1984" 以及哈里波特的1—4部
喜歡看的雜志:Victoria's Secret Catalogue
喜歡的演唱會:NOFX、Face To Face、Ten Foot Pole、Trigger Happy--
Montreal 1994、Edge Fest II toronto: Blink-182、New Found Glory、Sum 41、Good Charlotte、Jimmy Eat World
喜歡的男演員:Jim Carrey
喜歡的女演員:Julia Roberts
理想的居住地:我喜歡有著波浪的海灘...
最大的樂趣:愛吃Ben and Jerry的巧克力曲奇餅和冰激凌
以前的職業:曾經是一家雞肉燒烤店的廚師!
心目中的超級英雄:Wolverine
自己的寵物:我養了4隻狗,分別叫Zack、Sunny、Zoe、Misha
除此以外,還養了一隻魚名字叫fishy。
-------------------------------------------------------------------
名字:David Desrosiers
樂隊角色:貝司手/合聲
出生年月:1980年8月29日
星座:處女座
喜歡的顏色:黑色
喜歡的樂隊:Papa Roach、American Hi/Fi、Weezer、Jimmy eat world、Green Day、22 Jacks、No Doubt、Sugar Ray、Strung Out、Stone
Temple Pilot、No Use For A Name、Lagwagon、Goldfinger、
Face to Face、Sum 41、Blink-182、Foo Fighters
喜歡的食物:壽司
喜歡的電影:Grease、Pump up the volume
喜歡的電視節目:我選Wonder Years! (因為我每次看都會哭...)
喜歡的男孩團體:Backstreet Boys
喜歡玩的游戲:Pro AM (Nintendo old school)
喜歡看的書籍:喜歡Kamasutra (是從我姐姐那裡借來的!)
喜歡看的雜志:Modern Drummer
喜歡的演唱會:喜歡的太多了! 如果只能選一個...我選 EDGEFEST 2
喜歡的男演員:Robin Williams
喜歡的女演員:Drew Barrymore
理想的居住地:夏威夷! 但是必須要和我愛的人一起去才行
最大的樂趣:習慣在沖淋浴時peeing... 會感到很放鬆 =.=|||
以前的職業:在家鄉的麥當勞快餐店工作
心目中的超級英雄:超人
自己的寵物:金色獵犬 可愛的Sam
使用的樂器:Basses: Fender precision basses. Strings: Dean Markley blue steel 80
-------------------------------------------------------------------------
名字:Chuck Comeau
樂隊角色:鼓手
出生年月:1979年9月17日
星座:處女座
畢業學校:McGill University (加拿大最好大學之一)
喜歡的顏色:藍色和粉色
喜歡的樂隊:Blink 182、The Beach Boys、 Guns and Roses、Good Charlotte、Linkin Park、Sugar Ray
喜歡的食物:壽司
喜歡的電影:回到未來(1—2部)、美國麗人、That thing you do、Almost Famous、Menace II society、Chasing Amy
喜歡的電視節目:The Wonder Years、Seinfeld、Making the band
喜歡的男孩團體:LFO
喜歡玩的游戲: NHL 2001(PS2版)
喜歡看的書籍:指環王、Drumming for Dummies、The ICE opinion by ICE-T、Anything by M. Kundera
喜歡看的雜志:滾石雜志!
喜歡的演唱會:NOFX、Ten Foot Pole、Face to Face、Trigger Happy - Montreal 1994 、Pearl Jam and the Doughboys - Montreal 1992 、Blink 182 with Unwritten Law - Montreal 1998
喜歡的男演員:Ben Stiller、Adam Sandler、John Favreau
喜歡的女演員:Katie Holmes
理想的居住地:落杉磯
最大的樂趣:我超愛hip-hop!!! 特別是Nelly和Jay-Z~~ u gays rap!
以前的職業:做過一家音樂雜志社的編輯
心目中的超級英雄:蝙蝠俠
自己的寵物:沒有養過
--------------------------------------------------------------------
名字: Jeff Stinco
樂隊角色:主吉他手
出生年月:1978年8月22日
星座:獅子座
喜歡的顏色:黑色 、皮膚色
喜歡的樂隊:U2、Guns and Roses、Pink Floyd、The Beatles、Jimmy Eat World、Blink 182、Def Leppard、Good Charlotte、Hendrix、The Used、Mest、Marvelous 3、Goldfinger (Oldfinger)、Bad Religion、Face to Face、MxPx、Green Day
喜歡的食物:義大利餐(因為我做的蕃茄汁調料簡直是美味無比!)除此以外,我還喜歡吃壽司...
喜歡的電影:Stand by me、Almost famous、Y Tu Mama Tambien、Dead Poet Society、Transpotting、Pulp Fiction、Jenna loves Rocco
喜歡的電視節目:The Osbournes、Friends、The Sopranos
喜歡的男孩團體:New Kids on the Block
喜歡玩的游戲:Britney Spears dance beat
喜歡看的書籍:M.Kundera"The art of Tantric Sex"、Paulo Coelo"The Alchemist"、海明威的"老人與海"
喜歡看的雜志:Guitar World、Rolling Stone、Spin、Guitar One,平時還喜歡看Playboy雜志! =.=|||
喜歡的演唱會:The Doughboys on the "Crush tour"、Green Day on the Pop Disaster Tour
喜歡的男演員:Robin Williams
喜歡的女演員:Jodi Foster
理想的居住地:法國南部 或者是澳大利亞的悉尼
最大的樂趣:啊....我喜歡??? 我喜歡看到david在沖淋浴時peeing...
haha.... 我開玩笑的,別當真!!! = =』
以前的職業:做過吉他老師
心目中的超級英雄:Wolverine
自己的寵物:有Roxy (一隻母貓)、Merlin(一隻肥貓)、 Wolf (一隻瘋狗) 還有我的小狗—Poutchi
使用的樂器:Guitars: Guild bluesbird goldtop and Guild Bluesbird AAA. Amps: Hughes and Kettner Duotones and Hughes and Kettner Zentera. Strings: Daddario XL-140s light top, heavy bottom.
Cables: Planet Waves cables.
-------------------------------------------------------------------------
名字:Sebastien Lefebvre
樂隊角色:吉他手/合聲
出生年月:1981年6月5日
星座:雙子座
喜歡的顏色:藍色
喜歡的樂隊: Green Day、Incubus、Jimmy Eat World、Dashboard Confessional、Zebrahead、GC...
喜歡的食物:Tuna三明治,Fajitas
喜歡的電影:美國麗人 、勇敢的心
喜歡的電視節目:Family Guy、The Simpsons
喜歡的男孩團體:2 Gether
喜歡玩的游戲:最終幻想全系列
喜歡看的書籍:哈里波特全系列
喜歡看的雜志:只要是漫畫都喜歡
喜歡的演唱會:Warped Tour 1996
喜歡的男演員:Kevin Spacey
喜歡的女演員:Old lady in The Wedding Singer and Road Trip...
理想的居住地:迪斯尼樂園
最大的樂趣:我喜歡取笑別人...... haha~~ 但是不會做的太過分
以前的職業:原來做過高中學校的門衛工作
心目中的超級英雄:蜘蛛俠
自己的寵物:沒有養過
使用的樂器:Guitars: ESP eclipse red sparkle and ESP eclipse blue sparkle.
Amps: Framus Dragon Amp.
Strings: Daddario XL-140s light top, heavy bottom.
Pickups:Seymour Duncan.
Cables: Planet Waves cables.
[編輯本段]簡介
眾所周知,美國的近鄰加拿大也是一個盛產優秀歌手和樂隊的國度,且不說曾經紅極一時的老牌唱將Bryan Adams、K.D. Lang和Celine Dion,光是近兩年的代表人物就有紅得發紫的小天後Avril Lavigne,以及火爆強勁的朋克團體Sum41。而最近迅速躥紅且蜚聲國際樂壇的Simple Plan,則是又一支來自加拿大且頗具實力的流行朋克團體。
盡管Simple Plan是一支剛出道不久的樂隊,但早在1994年,主唱Pierre Bouvier以及鼓手Chuck Comeau就與另外兩人在蒙特利爾組成了樂隊的前身Reset,而當時樂隊的四位成員平均年齡竟然只有13歲。樂隊在1997年以限量2000個盒帶的方式,自資灌錄並發表了首張demo,不久就引起了當地一些獨立廠牌的關注。1998年,樂隊簽約在加拿大小廠牌2112旗下並發表了兩張比較成功的專輯,而且曾與MxPx等大牌樂隊一同巡演,這也使得Reset在加拿大朋克圈內也算是小有名氣了。而就在第二張專輯錄制完成後,鼓手Chuck由於學業問題而選擇了離開Reset,然而他暫別音樂圈的決定也只是一個極短的過程。
1999年,Chuck找來了他的好友Jeff Stinco與Sebastien Lefebvre為他們即將成立的新樂隊負責吉他演奏的部分,但是主唱的人選卻遲遲沒有著落,而此時已對Reset心灰意冷的Pierre毫不猶豫的加入了他們。整件事情的轉折點發生在1999年年底,Pierre在一場Sugar Ray的演唱會上巧遇了久違的Chuck,而Chuck當場向Pierre發出了讓他加入樂隊擔任主唱的邀請。在招募了貝司手David Desrosiers之後,五位年輕人決定將樂隊定名為Simple Plan,這來自於樂隊成員都一致喜愛的一部電影的名字。2001年,樂隊參加了一年一度的大型巡演Vans Warped Tour,並取得了巨大反響,與此同時,一份與加拿大主流廠牌Lava的合約也很快的順利敲定了2002年年初,Simple Plan開始了首張專輯的錄制工作。在唱片的錄制過程中,他們也曾前往美國,與圈中好友Blink182的Mark Hoppus,以及Good Charlotte的Joel Madden一同合力創作,兩人也在這張專輯中分別客串了兩首歌的貝司和吉他部分。2002年5月,樂隊的處男大碟No Pads,No Helmets... Just Balls正式發表,專輯中12首簡潔有力的作品,以詼諧幽默的措辭,道出了正值青春期的少年們心中的焦慮、不滿,以及對愛情的憧憬、對人生的價值等話題。起初這張唱片並沒有得到很多人的關注,但兩個月後,樂隊開始了北美巡演,他們的唱片銷量猶如他們的現場演出一樣讓人興奮。當這張專輯的銷量突破了180萬張以後,Simple Plan儼然已經成為2002年度最受歡迎的新晉樂隊之一。
進入2003年,Simple Plan有了新的計劃:首先,個性鮮明的兩位成員Pierre與Comeau由於厭倦了穿著贊助商提供的服裝,索性與童年死黨Patrick Langlois一起,創建了屬於自己的服裝品牌Role Model Clothing,並利用巡演之餘開始經營自己設計的服飾;其次,樂隊找來了曾擔任Metallica和Motley Crue唱片製作人的Bob Rock來操刀新專輯的製作工作,這不得不讓人猜疑他們的新作是否會帶著重金屬的風范。
2004年的夏天,Simple Plan在錄制完第二張專輯之後,他們與剛剛發表了新專輯的同胞——小天後Avril Lavigne攜手展開了歐洲巡演。10月底,當他們帶著巡演的滿身塵土回到加拿大時,Simple Plan倍受期待的第二張專輯Still Not Getting Any...也終於面世了。有趣的是,當 Good Charlotte完全屏棄自己的風格而一去不歸時,當Sum41沿著金屬與硬核的方向繼續探索時,同期發表新專輯的Simple Plan簡潔明了的擺出自己的立場,他們要讓自己固守著的地盤越來越穩固。專輯中的首支單曲Shut Up開宗明義,依然是Simple Plan招牌式的流行朋克曲風。而像Thank You、Jump、Promise等作品更是帶有第一張專輯的特色,一如既往的爽快有力。整張唱片中最值得稱道的應該是像Crazy、Perfect World以及Everytime那樣的中慢版歌曲,從精妙緊湊的器樂編配以及更具深度的睿智歌詞中,我們能夠看到一個逐漸成熟的Simple Plan。很顯然,他們已經不再是一群只會在舞台上活蹦亂跳的毛頭小子了。值得一提的是,Simple Plan在新專輯限量版本的封套設計上,依然保留了他們最純真的幽默感,我們會看到五位樂隊成員90歲時的相貌——簡單而休閑的服飾,蒼老但有神的面孔。這樣的畫面讓人忍俊不禁的同時又會思考些什麼。或許這就是Simple Plan的性情,一個個簡單動聽的音符背後,是一顆顆並不簡單的心靈.
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7月24日,作為CCTV-MTV音樂盛典的嘉賓,他們空降北京。
他們不只在音樂上成就不凡,平時還十分熱心公益,在三年前成立SimplePlanFoundation慈善基金會,幫助有自殺傾向、貧困或是嗑葯的問題青少年。他們強調自己絕對不酗酒與嗑葯,也願意幫助有這類問題的青少年擺脫酒癮與毒癮。有狂愛他們的女粉絲,曾表示要將他們樂團的標志刺青在自己身上,他們還會勸歌迷要三思,因為「刺青是一輩子的事情」,而且萬一刺青師傅不好,傷口還可能會發炎與感染,由此也可看出他們對廣大青少年樂迷的重視與關心。
Simple Plan的情緒其實更多是來自經典朋克們那些永不磨滅的憤怒與青春沖動,激揚的鼓點、流暢的旋律、時髦的扮相、加上不俗的實力和傑出表現使他們成為一代城市少年主流的音樂消費目標。而從其主唱Pierre Bouvier被美國PopStar(《明星》)雜志評為2005年最性感的14個男人之一,也可以看到Simple Plan未來的道路會更為多姿多彩。
Simple Plan目前為止已獲5屆MMVA獎最佳樂隊
[編輯本段]形成歷史
簡單計劃於1993年開始,成立了樂隊命名為重的朋友Pierre Bouvier , 查爾斯安德烈「查」 Comeau ,菲利普Jolicoeur , 和阿德里安懷特。復位參觀加拿大的樂隊,如MxPx , 10腳極點 ,和面對面 ,但只獲得微薄的人氣。 首張專輯, 不用擔心被釋放在1998年和Comeau離開後不久就進入大學。 兩年後,他會見了高中的朋友Jean - François的Jeff Stinco和Sébastien Lefebvre 在單獨樂團自己,並結合創建波段。與此同時,重置發布了第二張, 沒有任何限制 (兩個CD光碟將重新發行作為單裁談會在2006年,班輪注意到評論Bouvier和Comeau ) 。 1999年底, Comeau和布維爾reacquainted在羅賓森音樂會[ 2 ]和布維爾離開後不久,重置加入Comeau 。 大衛會對北美取代布維爾在復位,但是當被問及加入四人,他也離開了樂隊6個月後。 這使得布維爾,誰增加了一倍作為樂隊的主唱和貝斯手,把注意力集中在唱歌。
原產地的樂隊的名稱是模糊。 樂隊成員給予各種滑稽的反應在這一點上,其中包括樂隊是他們簡單的計劃,以避免越來越「實際」的工作。 然而,最有可能的名稱是取自電影「 簡單計劃」 。名稱只是打算是暫時的,但他們從來沒有想過的事情更好,並表明了今後的新樂隊的名稱被卡住了。
[編輯本段]專輯
No Pads, No Helmets...Just Balls ( 2002-2004年)
主要文章:
在2002年,簡單計劃發布了自己的第一個錄音室專輯No Pads, No Helmets...Just Balls , 而導致隨後的單打: I'm Just a Kid , I'd Do Anything , Addicted 和Perfect 。 簡單計劃指出的話說,他們是針對一個純粹的流行朋克紀錄。 專輯的名稱反映了裁談會受歡迎的標記線運動的橄欖球, 「沒有墊子,沒有頭盔,沒有pussies 。 」
記錄最初是在美國發行的12首曲目,結束Perfect。 加強與外國的版本排在幾個不同的版本多達兩個額外的曲目除了原有的12個。 例如,美國公布載有額外的歌曲grow up 以及My Christmas List ,而英國公布載有額外的歌曲「一個接一個」和「美國耶穌」 (現場版的封面壞宗教歌曲) ,以及兩個音樂錄像, I'd Do Anything 和 I'm Just a Kid
記錄還載有從歌手的嗓音從其他兩個流行朋克樂隊I'd Do Anything 包括歌唱馬克Hoppus從blink-182,以及「你不意味著什麼」包括歌唱的喬爾馬登從Good Charlotte的 。
在2002年,這一年簡單計劃發行的專輯,簡單計劃發揮300多個節目,突破新的另類藝術家圖,並發揮了銷售一空訪問日本。 在2003年,樂隊演奏的頂蓬上車扭曲旅遊-紀念出現在獨輪的喜劇電影,朋克搖滾大屠殺,其中4個樂隊成員被打死。 他們還將發揮短期效力的扭曲巡迴賽2004年和2005年。 另外,在2003年,他們打開了艾薇兒在她的「Please Shut Me Up(讓我閉嘴)」巡迴賽。除了幾個頭條之旅,他們也開放供Green Day和 Good Charlotte的 。
Still Not Getting Any... ( 2004-2006年)
樂隊演出Agawam 。
主要文章:
2004年,簡單計劃發布了自己的第二張專輯,仍然沒有收到任何...而導致隨後單打,Welcome To My Life , Shut Up , Untitled ,Crazy 以及Perfect World 。
如前所述,寫作時No Pads, No Helmets...Just Balls ,其成員簡單計劃是旨在純流行朋克紀錄。 然而這一次,當寫作「可是沒有收到任何 ...",成員的簡單計劃則說,他們不會限制自己的朋克風格,而是讓自己寫「好音樂」 。
根據獎勵DVD的仍然沒有收到任何... ,同時使裁談會的成員簡單規劃思想的許多名稱,其中包括「致富或模具試」和「危險區」 。 他們決定的名稱仍然沒有收到任何... 清單的解釋原因。 最受歡迎的和最可能的原因是因為成員的簡單計劃認為他們沒有得到任何好的評語,布維爾再次指出,他們只是在最近的一次很好的審查替代出版社 。 另一個原因可能是因為他們還沒有得到任何尊重。 還有很多變化的樂隊成員給予,因為什麼都可以真正付諸後省略 ,包括「更好」 , 「聰明」 , 「有趣」 ,以及明顯的性內涵。 Comeau曾經形容的名稱專輯是「多面手」 。
Still Not Getting Any... 顯示了巨大變化簡單計劃的風格以及。 他們仍然保持自己的風格的悲觀歌詞匹配歡愉的音樂,而是設法超越的標准流行朋克流派。 盡管許多軌道上此CD仍感覺的青少年焦慮可能是最顯著的歌曲I'm Just a Kid從第一張專輯No Pads, No Helmets…Just Balls,一般的傾向此相冊傾向稍微更深入和更成熟的抒情主題,以及更多的主流聲音,邊遠離純流行朋克風格的最後一張專輯。 一些批評人士指出對列入'經典'或'主流'岩石組成部分,聲稱專輯'德強調朋克流行動有利於直截了當,精心現代搖滾' 。
在2005年,簡單計劃還公布了現場專輯, MTV硬搖滾現場 ,其中載有活版本的歌曲從以前的相冊。 專輯排在兩個不同的版本-一個標准之一,並扇包版。 標准版包括音頻的整體性能,聲版的瘋狂,兩個視頻圖像實時傳送性能的頭兩首歌曲Jump和Shut Up 和一個小本小冊子的圖片的性能。風扇包版載音頻和視頻的整體性能在5.1環繞聲,三聲歌曲Welcome To My Life ,Crazy和Perfect一份32頁的彩色旅遊書,並獨家簡單計劃修補程序和引腳。
到目前為止,共出了4張專輯
1:No Pads, No Helmets…Just Balls
發行日期:2002年
專輯曲目:
01. I'd Do Anything
02. The Worst Day Ever
03. You Don't Mean Anything
04. I'm Just a Kid
05. When I'm With You
06. Meet You There
07. Addicted
08. My Alien
09. God Must Hate Me
10. I Won't Be There
11. One Day
12. Perfect
2:Still Not Getting Any...
發行日期:2004年10月20日
專輯曲目:
1. Shut Up!
2. Welcome To My Life (推薦推薦!)
3. Perfect World
4. Thank You
5. Me Against The World
6. Crazy
7. Jump
8. Everytime
9. Promise
10. One
11. Untitled
12.Perfect(Live)
3.MTV.Hard.Rock.Live
發行日期:2005年10月3日
專輯曲目:
01. Shut Up
02. Jump
03. Worst Day Ever
04. Addicted
05. Me Against The World
06. Crazy
07. God Must Hate Me
08. Thank You
09. Welcome To My Life
10. I'm Just A Kid
11. I'd Do Anything
12. Untitled
13. Perfect
14. Crazy (Acoustic Version)
07年10月29日,SP發布新單曲When I'm Gone
4.同名專輯Simple Plan
發行日期:08年2月12日
闊別四年之後Simple Plan終於帶來了他們的最新同名專輯Simple Plan,對於這張專輯,從單曲When I'm Gone發出之後變受到極大的關注,討論的最多的就是SP的改變,到底SP的改變是否能成功,時間會證明的。Simple Plan被作為專輯名字似乎也預示著SP已經開始一段新的音樂旅程。
專輯曲目:
1. When I'm Gone
2. Take My Hand
3. The End
4. Your Love Is A Lie
5. Save You
6. Generation
7. Time To Say Goodbye
8. I Can Wait Forever
9. Holding On
10. No Love
11. What If
12. When I'm Gone (Acoustic Version Bonus tracks)
13. Running Out of Time (Bonus tracks)
官方網站
http://www.simpleplan.com
⑥ 剛果(布)的首都是哪裡
剛果(布)首都:布拉柴維爾(Brazzaville) 剛果(金)首都: 金沙薩」(Kinshasa)
⑦ 傑奎琳·李·布維爾的堅強女人
在愛和恨,被恭維和被侮辱面前,她選擇了沉默,也選擇了生活。傑奎琳·布維爾一傑奎琳·肯尼迪一傑奎琳·奧納西斯,三個名字說明了她生活中的三個階段:傑奎琳·布維爾是受保護的幼童和雄心勃勃的記者;傑奎琳·肯尼迪是光彩奪目的第一夫人和受人尊敬的寡婦;傑奎琳·奧納西斯是垮掉的偶像和億萬富翁的夫人。達拉斯事件二十年後,她依然是世界上最有名和最神秘的女人。
童年她所崇敬的父親布維爾·傑克是一個英俊的人,綽號「黑傑克」,他是一個負債的銀行家,賽跑運動員。母親珍妮特曾經是紐約社交界最漂亮的女人。對傑奎琳來說,童年是在細心的保姆,黑人司機,法國管家,小馬駒和狗的陪伴下無憂無慮地度過的。她大膽,淘氣,象一隻小獅子。四歲時,就在中央公園躲開保姆,跑到警察那兒報告說:「我的保姆丟了。」1942年,「黑傑克」和珍妮特離婚,當時傑奎琳十三歲。這是一起感情上的悲劇。她母親又和銀行家休·奧金克洛斯結婚。自此,傑奎琳和母親離開了紐約,住在華盛頓附近。在那兒,她度過了一生中最美的時光,她成了美國最高雅的大學威撒學院文科大學生。十八歲那年乘「瑪麗皇後」號郵船去歐洲度假。 她在白金漢宮拜見了女王。到巴黎後,她對先輩的故鄉法國一見傾心。傑奎琳的法文說得很流利,她在法國到處旅行,還找到了布維爾的親屬。她又在巴黎大學注冊學習法文和法國史。在她的一本筆記上,寫著一句劃了三個著重號的句子:「雄心——決不做一個家庭主婦。」
新聞記者回到華盛頓後,傑奎琳決定過獨立生活。一個嬌生慣養的女孩子能在新聞界找到工作嗎?
接受這一職務,決定了她的整個未來。她很快就學會攝影,而且馬上就投入了工作。她每天在路上隨便選擇五六個人,向他們各提一個內容不同的問題,給他們拍照,然後洗印出來,編寫她的專欄。她的幽默感逗樂了整個華盛頓。她問那些卡車司機對巴黎高級時裝有什麼看法;問那些家庭主婦本來想成為哪一個總統的「第一夫人」。她永遠記得其中一位的問答:「林肯夫人。我將會阻止別人暗殺他。他那天太累了,我不會讓他去劇院的。」
決定性的一天到了。社長召見了她:「你到州府大廈去看一下約翰·肯尼迪,這是一個很有前途的年輕議員,他剛剛擊敗了亨利·洛奇。但你別胡思亂想,他對你來說太老了,而且不管怎麼說,他還不想結婚呢……」漂亮的女記者和傑出的議員並非一見鍾情,但眉目傳情,一月之間居然建立起偉大的愛情。1953年6月23日,《時代先驅報》在頭版刊登了如下標題:「我們的攝影女郎和約翰·肯尼迪的羅曼史」。 美國第一夫人傑奎琳被肯尼迪家簇承認和接受了,但她不願意只是充當擺設,她要做一個重要的和必要的合作者一個與他們志同道合的人。夫妻雙雙開始征服美國。他們引人注目,雄心勃勃,但又篤信天主教。他們需要比別人多作幾次斗爭才能令人敬服和取得勝利。傑奎琳是政治武器,她參加所有的政治活動,她寫了近兩萬多封信,並在那些剛入籍的選民前分別用法語,西班牙語和義大利語發表講話。女兒卡羅琳出生了;不久,1960年11月9日,美國第一位信天主教的總統當選兩周之後,兒子約翰也出生了。在所有伴隨丈夫進行的正式訪問中,她又是一個外交武器。她瘋魔了赫魯曉夫、尼赫魯和戴高樂。他們稱她為「非常可愛的肯尼迪夫人。」
白宮需用四年時間更新一番。傑奎琳在拿到白宮一百五十個房間的鑰匙之後的第一天就決定讓白宮成為美國最漂亮的房子,等於一個美國的歷史博物館。她成立了一個委員會,籌集到上百萬美元,用於在全國購買古老的傢具和畫。一股清新之風吹進了白宮,結束了這座房子一成不變的陳規陋習。傑奎琳的名氣越來越響,以致電台的廣播員在預報完天氣之後,總要補上一句:「晚安,肯尼迪夫人,不論你現在在哪裡。」
歷史還在繼續。達拉斯城的星期五,車隊,槍聲。……接著是傑奎琳把她丈夫那被打壞了的腦袋抱在膝上,肉紅色的衣服濺滿鮮血。這是美國自珍珠港事件以來最令人震驚的時刻。葬禮上,傑奎琳獲得了敬佩,她要求舉行和組織的國葬完全使美國和世界感動得流淚,甚至連蘇聯政府都在電視中轉播了葬禮。送葬行列經過的地方,上百萬美國人在哭泣。誰能忘記這個女人在服喪時的形象:黑面紗在冷風中顫動,臉色陰沉,目光呆滯,完全象一個悲痛中的王後,身後緊跟著一群異乎尋常的來自上百個國家的國王,王後,總統和部長。欽慕壓倒了同情,這個女人從哪兒來的這種毅力和沉著?
之後,傑奎琳進入傳說階段。在那個悲慘的星期五之後的一周內,她收到了十萬封信。人們贊揚她的勇氣,而她,驚訝地自問:「他們到底想要我怎樣活下去呢?」億萬富翁的妻子孤獨的歲月,惡夢般的夜晚開始了。對美國來說,她是楷模,是偶像。太過分了,傑奎琳不願成為活著的僵屍。她開始旅行,柬埔寨,西班牙……所到之處,人們象歡迎國家元首似地歡迎她。肯尼迪的神話籠罩著她,但她不願成為美國的寡婦。因此,就在羅伯特·肯尼迪在他的哥哥死後五年又被刺之後,她出人意料地向世界宣布,她將嫁給希臘最有勢力的億萬富翁,從而走出了肯尼迪的家門。她的傳說被擊得粉碎。對美國來說,這簡直是背叛。她毀了自己的形象,而且僅僅是為了一點錢。據說她簽署了一份令人難以置信的合同,即在她婚後每年可保證獲得幾百萬美元,而若離婚這個數目還要大得多。她曾被崇拜,而現 在卻被痛恨和辱罵。 奧納西斯夫人面對輿論的風暴漠然置之。她宣稱:「讓這一天成為我一生中最幸福的一天。」她的親朋們解釋說,她正在尋找一種溫情,一種支持。她想忘掉美國,忘掉殺人者……但人們認為這只是一種開脫之詞。一個陌生的傑奎琳成了公眾議論的資料:人們說她貪財吝嗇,揮霍無度,自私自利。為了尋覓「傑奎琳軼事」,人們向她過去的秘書,傭人,送貨員,裱糊工,傢具工打聽……人們指責她無理拋棄朋友,說她任性,易怒,目空一切和神秘莫測。現 在詆毀的正是過去崇拜的東西。丑聞雜志還發表了用望遠鏡頭拍的她在斯科比沃斯島上的裸體照片。人們都說:「她給她的孩子們找了個爺爺。」
她沒有抗議,她的沉默和她那不變的笑容永遠是她最好的防禦。同肯尼迪在一起,政治是她的對手;同奧納西斯在一起,生意勝過一切。奧納西斯像旋風,他跑遍世界各地去照管他的「王國」,夫妻很少在一起。他們的趣味也很不相同:奧納西斯是個過慣夜生活的人,因此責備傑奎琳睡得早;奧納西斯家財萬貫,但又怕傑奎琳揮霍無度。很快,奧納西斯指責傑奎琳是一位冷若冰霜的淺薄的知識分子。傑奎琳愛讀馬基雅弗利,塞萬提斯和蒙田的原蓍,而奧納西斯總是一邊喝灑一邊聽希臘音樂來消磨夜晚。這決不是一次真正的婚姻,充其量不過是一種聯姻。很奇怪,最終竟是奧納西斯先感到厭倦,最後因他的死避免了結婚七年之後的離婚。
她永遠是個謎不管她願意與否,她成了美國民間神話的一部分。對美國人來說,傑奎琳就是全國的名人,一個超級明星,一個戲劇和電影小說中的女主角:一個有羞恥心但不怕公眾輿論的女人,一個自由的女人。她富甲天下,但不願游手好閑。五 年來,她在美國一家出版公司擔任獨立發行人工作,領取與同事們相同的工資,開始時是每周二百美元。她既沒有汽車也沒司機。她步行或坐出租汽車上班,在辦公室或快餐部吃中飯,下午六時左右回家。她很少出門,只去觀看芭蕾舞,音樂會或歌劇。每周三晚上九時上床,看書看到深夜。她也許會第三次結婚,也許會長期寡居,但她不願意人們對她今後的生活指手畫腳,她信奉並身體力行的是:「我生來並非是為了支配別人或是忍辱負重。我的生活只關我自己的事。」
⑧ 帕特里克·布維爾·肯尼迪的自1895年
格羅弗·克利夫蘭總統的小女兒馬里恩之後,46年來這是第一個出生在白宮的在職總統的孩子。即使孩子病重,身為總統的父親也未能擺脫繁重的工作。在乘車前往波士頓醫院的途中,總統還簽署了國會近期通過的四個小型法案。這四個法案永久記載了這個家庭的這場災難:
第88—90公共法:龍舌蘭纖維或坦皮科纖維—免進口稅
第88—91公共法:土地交換—懷俄明州
第88—92公共法:皮革精品—免進口稅
第88—93公共法:Heptanoic酸—免進口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