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冬宮在哪個國家哪個城市
冬宮(Winter Palace,俄文:Эрмитаж)音譯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坐落在聖彼得堡宮殿廣場上,原為俄國沙皇的皇宮,十月革命後辟為聖彼得堡國立艾爾米塔奇博物館的一部分。它是18世紀中葉俄國巴羅克式建築的傑出典範,艾爾米塔什與倫敦的大英博物館、巴黎的盧浮宮、紐約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一起,稱為世界四大博物館。該館最早是葉卡捷琳娜二世女皇的私人博物館。建於1754—1762年間,是聖彼得堡最著名的古典建築之一,是18世紀中葉巴洛克建築風格的的傑出建築的典範。坐落在聖彼得堡宮殿廣場上。這是一座巴羅克式的3層樓建築,由著名建築師拉斯特列里設計。長約230米,寬140米,高22米,呈封閉式長方形。佔地9萬平方米,建築面積超過4.6萬平方米。如今作為國立艾爾米塔什博物館的一部分。現在博物館佔有5座大樓,有從古到今世界文化的270萬件藝術品,包括1.5萬幅繪畫、1.2萬件雕塑、60萬幅線條畫、100多萬枚硬幣、獎章和紀念章以及22.4萬件實用藝術品。艾爾米塔什與倫敦的大英博物館、巴黎的盧浮宮、紐約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一起,稱為世界四大博物館。
㈡ 冬宮門票多少錢
摘要 冬宮( Winter Palace,俄文:Эрмитаж)是俄羅斯國家博物館艾爾米塔什博物館的「六宮殿建築群」中的一個宮殿。坐落在聖彼得堡宮殿廣場上,原為俄羅斯帝國沙皇的皇宮,十月革命後辟為聖彼得堡國立艾爾米塔什博物館的一部分。它是18世紀中葉俄羅斯新古典主義建築的傑出典範,艾爾米塔什博物館與倫敦的大英博物館、巴黎的盧浮宮、紐約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一起,稱為世界四大博物館。該館最早是俄羅斯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的私人博物館。
㈢ 冬宮在哪個國家哪個城市
如指著名的昔日沙皇皇宮(現為艾爾米塔什博物館)
其在俄羅斯西北部的聖彼得堡(舊名列寧格勒)。
㈣ 彼得格勒的「冬宮」為何稱「冬宮」
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冬宮)(Hermitage Museum)
冬宮是俄羅斯著名的皇宮,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博物館之一。該宮由著名的建築師拉斯特雷利設計。正如人類歷史上其它著名的宮殿一樣,該宮殿自從建成以來一直備受劫難。冬宮初建於1754至1762年間,1837年被大火焚毀,1838至1839年間重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再次遭到破壞,戰後被精心修復。宮殿共有三層,長約230米,寬140米,高22米,成封閉式長方形,佔地9萬平方米,建築面積超過4.6萬平方米。冬宮的四面各具特色,但內部設計和裝飾風格則嚴格統一。四角形的建築宮殿裡面有內院,三個方向分別朝向皇宮廣場、海軍指揮部、涅瓦河,第四面連接小埃爾米塔日宮殿。
面向冬宮廣場的一面,中央稍突出,有三道拱形鐵門,入口處有阿特拉斯巨神群像。冬宮四周有兩排柱廊,雄偉壯觀。宮殿裝飾華麗,許多大廳用俄國寶石——孔雀石,碧玉,瑪瑙製品裝飾,如孔雀大廳就用了2噸孔雀石,拼花地板用了9重貴重木材。埃爾米塔日是聖彼得堡最大的、最有特色的巴洛克風格建築物。其完整性與華麗程度都令人印象深刻,裝潢豐富,窗上飾框及浮雕裝飾給人以力量,圓柱有規律的排列,牆表面由白色、綠色相間配合,使長長的外觀形形色色,生動起來。1917年2月前,冬宮一直是沙皇的宮邸,後來被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所佔據。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起義群眾攻下了冬宮。十月革命後,將原來官廷房舍和整個冬宮撥給艾爾米塔什,1922年正式建立國立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冬宮成為博物館的一部分。1946年冬宮表面塗成起初的藍寶石顏色。
國立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冬宮)是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與巴黎的盧浮館、倫敦的大英博物館、紐約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齊名。該館最早是葉卡特琳娜二世女皇的私人博物館。1764年,葉卡特琳娜二世從柏林購進倫勃朗、魯本斯等人的250幅繪畫存放在冬宮的艾爾米塔日(法語,意為「隱宮」),該館由此而得名。
博物館現包括五座建築物:冬宮、艾爾米塔什、舊艾爾米塔什、艾爾米塔什劇院、新艾爾米塔什。目前,博物館共分八個部分:原始文化部、古希臘、羅馬部、東方民族文化部、俄羅斯文化史部、古錢幣部、西歐藝術部、從事導游工作的科學教育部和作品修復部。8個部共有藏品270餘萬件,包括史前文化和埃及藝術收藏品以及大量義大利、西班牙、德國、英國、俄國、比利時、荷蘭和法國的油畫及雕刻。
其中有1.5萬幅繪畫,1.2萬件雕塑,60萬幅線條畫作品,100萬塊硬幣和證章,22.4萬件古代傢具、瓷器、金銀製品、寶石與象牙工藝品等。這些工藝品分別陳列在350多個展廳中,如畢加索立體畫展廳,意、法畫家展廳,俄國歷代服裝展廳等。所有展廳各具特色,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彼得大帝展廳,這里陳列有大量的彼得大帝生前用品,其中許多是他親手製造的。展廳中的一個玻璃櫃中有一尊彼得大帝的臘坐像,頭發是彼得大帝本人的真發。肖像旁立有一木桿,木桿上端兩米多的地方刻有一道線,以示彼得大帝身高超過兩米。同中國故宮一樣,該館藏品異常豐富,因此參觀者如果想要走遍所有全部展廳,恐怕花上一個月的時間都不夠。
㈤ 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是哪個國家的什麼建築
世界五大博物館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法國的盧浮宮英國的大不列顛博物館(大英博物館)美國的大都會博物館俄羅斯的埃米塔什博物館(冬宮)中國的故宮博物院是世界五大博物館其中前四個是世界公認的具有世界性文物收藏的博物館
盧浮宮
這個舉世聞名的藝術宮殿始建於12世紀末,是當時法國王室的城堡,被充當為國庫及檔案館後來經過一系列的擴建和修繕逐漸成為一個具有文藝復興時期風格的金碧輝煌的王宮從16世紀起,弗朗索瓦一世開始大規模的收藏各種藝術品,以後各代皇帝延續了這個傳統,充實了盧浮宮的收藏1793年8月10日盧浮宮藝術館正式對外開放,成為一個博物館如今博物館收藏的藝術品已達40萬件,其中包括雕塑,繪畫,美術工藝及古代東方,古代埃和古希臘羅馬等7個門類1981年,法國政府這座精美的建築進行了大規模的整修,從此盧浮宮成了專業博物館其藝術藏品種類之豐富,檔次之高堪稱世界一流其中最重要的鎮宮三寶是世人皆知的:米洛的維納斯,達芬奇的蒙娜麗莎和薩莫特拉斯的勝利女神迄今為止,盧浮宮已成為世界著名的藝術殿堂盧浮宮正門入口處有一個透明金字塔建築,它的設計者就是著名的美籍華人建築師貝聿銘
大不列顛博物館
大不列顛博物館,即大英博物館始建於 1823年她的展覽館里保存著最能代表英國藝術和文學的珍品,有很多極珍貴的文件與手稿,如英國大憲章的原稿莎士比亞手稿真跡等等;有埃及西亞東方希臘羅馬和英國的歷史文物;有英國歷代的戰利品,如小巧的埃及獅身人面像從雅典女神殿取來的愛爾琴大理石等等;此外還收集了中國印度等歷史悠久國家的民俗資料美術品及出土文物在中國展室可看到許多中國古玩字畫,這些器物多是英法聯軍八國聯軍侵略中國時掠奪的其東方藝術館的藏品絕大多數是中國文物,達兩萬多件其中有六千多年前的半坡村紅陶碗,新石器時代的玉刀玉斧,商周的青銅器,秦漢以降直至明清各個時期的瓷器玉器漆器繪畫雕塑等等,乃至博物館後門的兩座大石獅,都是中國藝術品這里還藏有斯坦因從敦煌藏經洞掠奪的大量佛畫其館藏最著名的中國名畫是傳為東晉大畫家顧愷之所作女史箴圖這是一卷流傳有緒的著名巨跡,在中國繪畫史上佔有極高的地位此件是1900年八國聯軍侵佔北京時劫往英國的
其圖書館以豐富的館藏聞名於世,英國的每種書在此都有保存,事實上,國家所有的出版發行物你都能在此找到此外不乏各國珍貴的版本和極具價值的文獻手稿這個圖書館是最佳學問天地,馬克思的資本論即在此完成大英圖書館的藏書中,中國古籍達六萬多種,內有中國波羅蜜佛經的最早版本,永樂大典45卷,中國歷代宮廷檔案竹簡刻本等,還有敦煌寫本一萬余件
大英博物館目前分為10個分館:古近東館硬幣和紀念幣館埃及館民族館希臘和羅馬館日本館中世紀及近代歐洲館東方館史前及早期歐洲版畫和素描館以及西亞館
大都會博物館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是美國最大的博物館,建於1870年,整個博物館是一幢大廈,佔地8公頃,為北京故宮博物院的1/9,但展出面積很大,不下24公頃,反而是故宮博物院的兩倍大都會博物館號稱是西半球最大的博物館,僅畫廊就有200多個,藏有300多萬件各類文物和藝術品內容卻豐富多彩,體現了資金足氣派大的美國風格
移置在館內專建的大廳中巨型玻璃罩里的完整的公元前15年的埃及神殿,它的總重量為800噸,據說拆的時候為了確保原貌,還給每塊磚上都打了標號,令人嘆為觀止,可謂鎮館之寶服飾館也堪稱世界之最,收集了4個世紀以來五大洲的各民族服裝1.5萬件我國的蘇州園林,1981年9月才由我國蘇州能工巧匠建成的明軒也被仿建在博物館的主樓二層的北廳之中,這可能真是典型的文化移植了,十分吸引觀眾,為了避免擁擠,規定了專門路線入園,由定時電梯控制人數園中飛檐雕梁魚池涼亭,室內對聯撣瓶八仙桌太師椅一應俱全除明軒外,還按時間和國別布置了英國法國和西班牙從14至18世紀的室內陳設盡管都是一樣的富麗堂皇,但法國式的畫頂英國式的壁爐和西班牙式的傢具還是刻上了不同時代和不同民族的烙印博物館內還收藏了大量來自中國的文物和藝術品,特別是一些佛像和壁畫,遊客在館內還可以欣賞到一些珍貴的中國古代繪畫,例如唐代韓乾的照夜白圖
埃米塔什博物館
埃米塔什博物館即冬宮,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博物館之一該宮由著名的建築師拉斯特雷利設計最早是葉卡特琳娜二世女皇的私人博物館1764年,葉卡特琳娜二世從柏林購進倫勃朗魯本斯等人的250幅繪畫存放在冬宮的埃米塔什(法語,意為隱宮),該館由此而得名
冬宮初建於1754至1762年間,1837年被大火焚毀,1838至1839年間重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再次遭到破壞,戰後被精心修復宮殿共有三層,長約230米,寬140米,高22米,成封閉式長方形,佔地9萬平方米,建築面積超過4.6萬平方米冬宮的四面各具特色,但內部設計和裝飾風格則嚴格統一四角形的建築宮殿裡面有內院,三個方向分別朝向皇宮廣場海軍指揮部涅瓦河,第四面連接小埃爾米塔日宮殿面向冬宮廣場的一面,中央稍突出,有三道拱形鐵門,入口處有阿特拉斯巨神群像冬宮四周有兩排柱廊,雄偉壯觀宮殿裝飾華麗,許多大廳用俄國寶石孔雀石,碧玉,瑪瑙製品裝飾,如孔雀大廳就用了2噸孔雀石,拼花地板用了9重貴重木材埃米塔什是聖彼得堡最大的最有特色的巴洛克風格建築物其完整性與華麗程度都令人印象深刻,裝潢豐富,窗上飾框及浮雕裝飾給人以力量,圓柱有規律的排列,牆表面由白色綠色相間配合,使長長的外觀形形色色,生動起來1917年2月前,冬宮一直是沙皇的宮邸,後來被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所佔據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起義群眾攻下了冬宮十月革命後,將原來官廷房舍和整個冬宮撥給艾爾米塔什,1922年正式建立國立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冬宮成為博物館的一部分1946年冬宮表面塗成起初的藍寶石顏色博物館現包括五座建築物:冬宮埃米塔什舊埃米塔什埃米塔什劇院新埃米塔什目前,博物館共分八個部分:原始文化部古希臘羅馬部東方民族文化部俄羅斯文化史部古錢幣部西歐藝術部從事導游工作的科學教育部和作品修復部8個部共有藏品270餘萬件,包括史前文化和埃及藝術收藏品以及大量義大利西班牙德國英國俄國比利時荷蘭和法國的油畫及雕刻其中有1.5萬幅繪畫,1.2萬件雕塑,60萬幅線條畫作品,100萬塊硬幣和證章,22.4萬件古代傢具瓷器金銀製品寶石與象牙工藝品等這些工藝品分別陳列在350多個展廳中,如畢加索立體畫展廳,意法畫家展廳,俄國歷代服裝展廳等所有展廳各具特色,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彼得大帝展廳,這里陳列有大量的彼得大帝生前用品,其中許多是他親手製造的展廳中的一個玻璃櫃中有一尊彼得大帝的臘坐像,頭發是彼得大帝本人的真發肖像旁立有一木桿,木桿上端兩米多的地方刻有一道線,以示彼得大帝身高超過兩米同中國故宮一樣,該館藏品異常豐富,因此參觀者如果想要走遍所有全部展廳,恐怕花上一個月的時間都不夠
故宮博物院
故宮博物院是在明清兩代皇宮及其收藏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中國綜合性博物館1987年,故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依照中國古代星象學說,紫微垣(即北極星)位於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對應,是以皇帝的居所又稱紫禁城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奪取帝位後,決定遷都北京,即開始營造這座宮殿,至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落成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最後的封建帝制--清王朝,1924年遜帝溥儀被逐出宮禁在這前後五百餘年中,共有24位皇帝曾在這里生活居住和對全國實行統治
紫禁城,四面環有高10m的城牆和寬52m的護城河,城南北長961m,東西寬753m,佔地面積達780,000城牆四面各設城門一座,城內宮殿建築布局沿中軸線向東西兩側展開紅牆黃瓦,畫棟雕梁,金碧輝煌殿宇樓台,高低錯落,壯觀雄偉南半部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兩側輔以文華武英兩殿,是皇帝舉行朝會的地方,稱為前朝北半部則以乾清交泰坤寧三宮及東西六宮和御花園為中心,是皇帝和後妃們居住舉行祭祀和宗教活動以及處理日常政務的地方,稱為後寢 前後兩部分宮殿建築總面積達163,000整組宮殿建築布局謹嚴,秩序井然,寸磚片瓦皆遵循著封建等級禮制,映現出帝王至高無上的權威1925年10月10日故宮博物院正式成立經初步清點,清代宮廷遺留下來的文物,據1925年公開出版的二十八冊清室善後委員會點查報告一書所載,計有一百一十七萬余件,可謂金翠珠玉,奇珍異寶,天下財富,盡聚於此除此之外,還有大量圖書典籍文獻檔案為此故宮博物院下設古物館圖書館文獻館,分別組織人力繼續對文物進行整理
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前夕,為了保護故宮文物不至遭戰火毀滅或被日本帝國主義掠奪,故宮博物院決定採取文物避敵南遷之策從1933年2月至5月,宮內重要文物被裝成13,427箱又64包,分五批先運抵上海,後又運至南京遂於南京建立文物庫房,並成立了故宮博物院南京分院1937年,南遷文物又沿三路輾轉遷徙至四川,分 別存於四川省的巴縣峨嵋和樂山直到抗日戰爭勝利後,三處文物復集中於重慶,於1947年運回南京自1948年底至1949年初,南京國民黨政府從南京庫房中挑選出2,972箱文物運往台灣,後於台北市士林外雙溪建立新館,公開對外展出餘下的大批文物,在1949年以後陸續運回故宮博物院一萬余箱,但至今還有2,221箱仍封存於南京庫房近十幾年來,故宮博物院平均每年接待中外觀眾600-800萬人次,而且,隨著旅遊事業的發展,觀眾的人數有增無減,人們對紫禁城的興趣長盛不衰
㈥ 外國的皇宮都叫什麼名字
1、法國的凡爾賽宮:
法國凡爾塞宮位於巴黎西南18公里的凡爾賽鎮,這座以香檳酒和奶油色磚石砌成的龐大宮殿,以東西為軸,南北對稱。整個宮殿佔地面積為111萬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為11萬平方米,園林面積為100萬平方米。
凡爾賽宮在17世紀由路易十四下令修建。宮殿西面是一座風格獨特的法蘭西式大花園,風景秀麗,其中軸線長達3公里,大小道路都是筆直的,被稱為「跑馬者的花園」。
凡爾賽宮及其園林堪稱法國古建築的傑出代表。其宮殿外觀宏偉壯觀,內部陳設及裝潢也富有藝術魅力。200多間大殿小廳金碧輝煌,豪華非常。牆面多由五彩大理石鑲制,或用錦緞裱糊。
宮室里吊著各種巨型水晶燈,晶瑩璀璨。主要宮殿的牆壁和天花板上布滿壁畫和天頂畫,題材主要是神話故事和國王戰績。
1833年凡爾賽宮被辟為國家歷史博物館,198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名錄。
2、英國的白金漢宮、
白金漢宮,英國的王宮。建造在威斯敏斯特城內,位於倫敦詹姆士公園的西邊,1703年為白金漢公爵所建而得名,最早稱白金漢屋,意思是「他人的家」。
白金漢宮是現今世界上最為人認識的建築物之一,它和英國著名的威斯敏斯特宮、倫敦塔橋、紅色雙層巴士一樣,都是倫敦、以至整個英國的國際標志。
白金漢宮不同於許多國家首都的著名歷史建築,白金漢宮並不是只供遊人參觀的博物館。這座宮殿還是君主制的中心,是女王陛下作為英國國家元首和英聯邦領袖辦公和履行禮儀性職責的地方。
女王平常會在白金漢宮工作,通常在周末會回到溫莎城堡。要知女王在不在宮殿里,只要看一看白金漢宮中央的旗桿就可以了﹔因為如果女王在宮里,旗桿上飄揚的會是君主旗,否則人們便會看到英國國旗。如遇到盛大的禮儀場合,在天氣允許的情況下,宮殿則會掛一面加大號的旗幟。
3、俄羅斯的克里姆林宮:
莫斯科克里姆林宮位於俄羅斯首都的最中心。它那高大堅固的圍牆和鍾樓、金頂的教堂、古老的樓閣和宮殿,聳立在莫斯科河畔的博羅維茨基山崗上,構成了一組無比美麗而雄偉的藝術建築群。它已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和自然保護遺產。
莫斯科克里姆林宮是俄羅斯國家的象徵,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築群之一,是歷史瑰寶、文化和藝術古跡的寶庫。
4、美國的白宮:
白宮是美國總統府所在地,坐落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市中心區的賓夕法尼亞大街1600號。北接拉斐特廣場,南鄰愛麗普斯公園,與高聳的華盛頓紀念碑相望。
白宮的基址是美國開國元勛、第一任總統喬治·華盛頓選定的,始建於1792年,1800年基本完工,有趣的是,第一位入主白宮的總統並不是第一任總統華盛頓,而是第二任總統約翰·亞當斯;從此,美國歷屆總統均以白宮為官邸,使白宮成了美國政府的代名詞。
白宮的設計者是著名的美籍愛爾蘭人建築師詹姆斯·霍本,他根據18世紀末英國鄉間別墅的風格,參照當時流行的義大利建築師柏拉迪的歐式造型設計而成,用弗吉尼亞州所產的一種白色石灰石建造。但當時並不稱白宮,「白宮」是1902年西奧多·羅斯福總統正式命名的。
5、土耳其的托普卡帕宮:
托普卡帕宮是位處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一座皇宮,自1465年至1853年一直都是奧斯曼帝國蘇丹在城內的官邸及主要居所。托普卡帕宮是昔日舉行國家儀式及皇室娛樂的場所,現今則是當地主要的觀光勝地。
皇宮建築群位於薩拉基里奧角,薩拉基里奧角是一個可以俯瞰金角灣及馬爾馬拉海的岬,皇宮內許多地方都可以清楚觀覽博斯普魯斯海峽,地處山崗,為近海的最高點。
托比卡皇宮與鄰近的其他歷史遺產同屬「伊斯坦布爾歷史地區」,該區在1985年成為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的世界遺產,托普卡帕宮被描述為「奧斯曼帝國時期皇宮的表率。」
6、印度的阿格拉紅堡
建立在阿格拉的「紅堡」,坐落在亞穆納河畔,佔地38萬平方米,外圍由高十二米的紅色砂石城牆圍成,總體呈半圓形。曾經是莫卧兒王朝的皇城所在地,現在是伊斯蘭教建築的代表之作,著名世界遺產和印度著名的旅遊之地。從16世紀到18世紀初,阿格拉一直是印度首都。
遠自16世紀莫卧兒王朝.從那位信奉伊斯蘭教的突厥人的後裔巴卑爾立國起,阿格拉就成為首都。
尤其是阿克巴大帝(系沙賈汗的祖父)選中了現今阿格拉堡的城址,費了近8年的時光,終於在1573年建成了這座古堡。
它具有宮殿和城堡的雙重功能,城牆高20米,因全部用紅砂岩砌成,在陽光照耀之下,發出刺眼的紅色。堡內有著名的 "謁見之廳",是莫卧兒王朝帝王接見大臣、使節的地方。
另有賈汗基爾宮(Jehangir's Palace)、八角瞭望塔(Octagonal Tower)和莫迪清真寺(Moti Masjid,因用純白色大理石建築而成,精緻典雅,故又稱珍珠清真寺)等建築物。
㈦ winter palace是哪裡
冬宮(Winter Palace)坐落在聖彼得堡宮殿廣場上,原為俄國沙皇的皇宮,十月革命後辟為聖彼得堡國立艾爾米塔奇博物館的一部分。它是18世紀中葉俄國巴羅克式建築的傑出典範,與美國的大都會、法國的盧浮宮並稱為世界三大博物館。冬宮初建於1754年,1762年完工,1837年一場大火將其焚毀,1838年—1839年重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冬宮再次遭到嚴重破壞,戰後修復,由著名建築師拉斯特列里設計。冬宮是一座蔚藍色與白色相間的建築,高三層,長約230米,寬140米,高22米,呈封閉式長方形。整座建築佔地9萬平方米,建築面積逾4.6萬平方米。宮內有廳室1057間,門1886座,窗1945個。冬宮的亞歷山大柱於1830-1839年建成,以紀念1812年亞歷山大一世率俄軍戰勝拿破崙軍隊這一偉績。19世紀中葉,當時的俄國有一項特別的法律規定,聖彼得堡市所有的建築物,除教堂外,都要低於冬宮。冬宮內珍玩收藏極其豐富且價值連城。18世紀俄國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在位時,創建了「奇珍樓」,並專門從德國購進225幅名畫,藏於樓內,並將奇珍樓稱之為「艾爾米塔奇」(隱宮)。如今,在冬宮寬敞明亮的展廳里,共有各類文物270萬件,其中繪畫約1.5萬幅,雕塑約1.2萬件,版畫和素描約62萬幅,出土文物約60萬件,實用藝術品26萬件,錢幣和紀念章約100萬枚。藏品分原始文化史、古希臘羅馬文化與藝術、東方民族文化與藝術、俄羅斯文化、西歐藝術史、錢幣、工藝7個部分,並按地域、年代順序陳列在350多間展廳里,展覽線路加起來有30公里長,因而有世界最長藝廊之稱。曾有人統計,遊人如果對冬宮里的每件藏品都看上一分鍾,則需要8年的時間才能欣賞完整個冬宮。
http://cache..com/c?word=winter%2Cpalace%2C%B6%AC&url=http%3A//news%2Esina%2Ecom%2Ecn/2004%2D09%2D17/17194350588%2Eshtml&b=0&a=2&user=
㈧ 攻佔冬宮發生於哪年哪個國家
地點:俄國,確切說是資本主義俄國,彼得格勒
時間:1917年11月7日,餓歷10月
雙方:列寧代表的彼得格勒民眾,臨時政府的官兵
結果:次日,布爾什維克黨(列寧)勝利
㈨ 世界五大博物館分別是什麼
1、倫敦大英博物館(The British Museum)
大英博物館是英國最大的綜合性博物館,又稱不列顛博物館,位於倫敦魯塞爾大街新牛津大街北面的大羅素廣場。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
十八世紀中期,在漢斯·斯隆爵士遺贈給國家的私人圖書館及其藏品的基礎上發展而成。始建於1753年,1754年購買蒙塔古大廈為館址,1759年首次向公眾開放。
2、法國盧浮宮(Musee Louvre)
盧浮宮位於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北岸,是巴黎的心臟。它的整體建築呈「U」形,佔地面積為24公頃,建築物佔地面積為4.8公頃,全長680米。是世界上最著名、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是舉世矚目,藝術殿堂和萬寶之宮。
盧浮宮始建於13世紀,是當時法國王室的城堡,被充當為國庫及檔案館。但於1546年建築師皮埃爾·萊斯柯在國王委託下對盧浮宮進行改建,從而使這個宮殿具有了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格。後又經歷代王室多次授權擴建,又經過法國大革命的動盪,到拿破崙三世時盧浮宮的整體建設才算完成。
3、紐約大都會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是西半球最偉大的博物館,以展覽各國文物和藝術品著稱。它與英國的不列顛博物館,法國的盧浮宮並稱世界三大藝術殿堂。博物館面積達 200 萬平方公尺,館藏品有 300 萬件,從舊石器時代到現代藝術應有盡有,其中對於美國本土的藝術珍藏頗豐。
博物館最初於1870年由一群社會名流、慈善家、藝術家共同成立,於1880年遷至紐約曼哈頓第5大道和82街交口處的現址。佔地面積17英畝(102市畝),橫跨80至84街,建築的外觀與大廳由美國建築師理查和莫里斯於本世紀初設計。藏品分屬17個保管部門,各部門負責購藏、維護、展出。
4、故宮博物院(The Palace Museum)
故宮博物院位於北京城的中心,成立於1925年10月10日,是我國最大的一座綜合性博物館。故宮建成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佔地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6萬平方米,有宮殿建築9000多間,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築群。
以乾清門廣場為界,分前朝、後寢兩大部分:前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為中心,左右輔以文華殿、武英殿,是皇帝舉行重大典禮的場所;後寢以乾清宮、坤寧宮、交泰宮為中心,左右輔以東西六宮,是皇帝和後妃們居住及皇帝處理日常政務的場所。
5、艾爾米塔什博物館(Hermitage Museum)
冬宮是俄羅斯著名的皇宮,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博物館之一。該宮由著名的建築師拉斯特雷利設計。正如人類歷史上其它著名的宮殿一樣,該宮殿自從建成以來一直備受劫難。
冬宮初建於1754至1762年間,1837年被大火焚毀,1838至1839年間重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再次遭到破壞,戰後被精心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