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法國領土組成快快快
法蘭西共和國包括:
法國本土(法國大陸和科西嘉島Corse),
4個從31-12-1982法律公布以來各自為區的海外省
(法國瓜德盧普Guadeloupe,
法國法屬蓋亞那Guyane,
法國馬提尼克Martinique,
法國留尼汪島Reunion),
4個特殊地位的海外領地
(法國瓦利斯群島和富圖納群島iles Wallis-et-Futuna,
法國新喀里多尼亞及其附屬島嶼Nouvelle-Caledonie et dependances,
法國法屬波利尼西亞Polynesie francaise,
法國北極與南極法國領地Terres australes et antarctiques francaises) ,
還有領土共同體
(法國馬約特島島Mayotte和聖皮埃爾
和法國密克隆島Saint-Pierre-et-Miquelon)。
法國行政區劃:
法國各省份:1790年1月4日創建,以便廢除那些被認為過於陳舊過時的法國舊省。
每個省都隸屬於一個大區。
法國共有26個大區(Voir les 26 régions)。出於合理性考慮,各省都具有類似結構:省內領土面積足夠小以便位於各省中心的省會城市管理。同理,每個省份不以歷史標准命名,而純粹以地理位置命名(河流、山脈等的名稱)。
法國包括:劃分為26個大區及100個省份的宗主國。
海外省(DOM):瓜德羅普(Guadeloupe)、馬提尼克島 (Martinique)、留尼旺(Réunion)、法屬蓋亞那(Guyane)。
海外領地(TOM):法屬波利尼西亞(Polynésie française)、新喀里多尼亞(Nouvelle-Calédonie)、瓦利斯群島和富圖納群島(Wallis et Futuna)、法屬南半球和南極洲領地(les Terres australes et antarctiques françaises)。
法國地方行政區:馬約特島(Mayotte)和聖皮埃爾和密克隆群島(Saint-Pierre-et-Miquelon)
法 國 全 國 面 積 551,100 平 方 公 里 , 分 為 95 個 行 政 省 , 另 有 8 個 海 外 行 政 省 及 屬 地 。
法 國 有 36,000 個 城 鎮 村 落 , 由 全 長 964,356 公 里 的 公 路 及 31,940 公 里 的 鐵 路 貫 連 , 全 國 居 住 了 58,000,000 人 , 其 中 單 單 巴 黎 地 區 已 占 10,000,000 人 。
法 國 的 海 岸 線 總 長 5500 千 里 , 與 北 海 、 英 倫 海 峽 、 大 西 洋 及 地 中 海 四 大 海 域 相 接 , 擁 有 歐 洲 最 大 的 沙 灘 - La Baule 。
法 國 境 內 的 森 林 面 積 占 地 15,000,000 公 頃 。
白 朗 峰 高 達 海 拔 4,807 米 , 是 西 歐 最 高 的 山 峰 。
法 國 的 滑 雪 地 面 積 有 1,950 平 方 米 , 裝 設 有 4,200 部 登 山 纜 車 , 滑 雪 道 長 13000 千 里 。
根據1999年普查結果,法國人口為60 185 831人。
最大距離
法國南北(法國敦刻爾克Dunkerque - 法國普拉德莫羅Prats-de-Mollo)973公里;
法國東西(法國羅特布Lauterbourg - 法國高森角pointe de Corsen)945.5公里;
法國西北到法國東南(法國高森角pointe de Corsen - 法國芒通Menton)1082 公里。
『貳』 法屬國家和地區有哪些
法國現有的殖民地最大的是法屬蓋亞那,另外還南太平洋、南印度洋和大西洋的一些小島。
法國海外領土為殖民帝國擴張時期留下來的文化政治遺產。
法國共有4個海外省,分別是:留尼汪、馬提尼克、瓜德羅普與法屬蓋亞那;4個海外領地,分別是:新喀里多尼亞、法屬波利尼西亞、瓦利斯群島和富圖納群島、法屬南半球和南極領地;2個地方行政區:馬約特島、聖皮埃爾和密克隆。它們分布於大西洋、印度洋與太平洋。
『叄』 法國有哪些海外領地
法國海外領土包括: 法國共有4個海外省,分別是:留尼汪、馬提尼克、瓜德羅普與法屬蓋亞那; 4個海外領地,分別是:新喀里多尼亞、法屬波利尼西亞、瓦利斯群島和富圖納群島、法屬南半球和南極領地;2個地方行政區:馬約特島、聖皮埃爾和密克隆。它們分布於大西洋、印度洋與太平洋。 這些領土構成法國國力向世界延伸的橋頭堡。 一個半世紀以來,它們從昔日的法國「屬地」,到現今的法國海外省、海外領土,設立了領土管理機構或省級政權。它們與法國本土享有同等權利和一樣的立法權,而且,考慮到它們的特殊地位,海外領地還擁有更多的靈活性與自治權,以便適應當地情況。 曾經的殖民地: 新法蘭西 路易斯安那 聖皮埃爾和勒克隆 海地 瓜德羅普 馬提尼克 法屬蓋亞那 法屬西非 茅利塔尼亞 法屬赤道非洲 阿爾及利亞 摩洛哥 突尼西亞 法屬索馬里 馬達加斯加 模里西斯 葛摩 留尼汪 克爾戈倫島 塞席爾 敘利亞 黎巴嫩 亞歷山大勒塔 法屬印度支那 東京(越南北部)越南(越南中部)交趾支那 西貢(越南南部) 寮國 柬埔寨 法屬印度 (本地治里 加里加爾 亞南 馬埃 昌德納戈爾) 法屬波利尼西亞 土阿莫土群島 社會群島 土布艾群島 馬斯克林群島 新喀里多尼亞 新赫布里底 廣州灣租借地 在華租界(上海法租 界 天津法租界 漢口法租界 廣州法租界)法屬交趾支那 阿卡地亞 阿爾薩斯 昂儒昂島 阿維尼翁 那瓦爾 比利時 柏林法佔區 喀麥隆 中非共和國 查德 南卡羅來納 科西嘉 島 達荷美 貝南 多米尼克島 費贊 法屬安的列斯 法蘭什孔德 法屬剛果 法屬幾內亞 法屬大洋洲領地 法屬波利尼西亞 聖赫勒拿島上法屬領地 美洲法屬領地 法屬索馬里蘭 吉布地 法屬南方及南極領地 法屬蘇丹 馬里 佛羅里達 得克薩斯 加彭 格瑞那達 哈泰/阿歷山德勒塔 哈德遜灣 法蘭西島 模里西斯 伊利里亞 達爾馬提亞 諸省 愛奧尼亞 群島 象牙海岸 蘇埃達 基隆 和 澎湖群島 廣州灣 拉塔基亞 利古里亞/熱那亞 倫巴底 米蘭 洛林 盧森堡 印度(馬德拉斯) 馬爾維納斯群島 福克蘭群島 馬爾他 馬約特島 墨西哥 中央剛果 米諾卡島 莫埃利島 摩納哥 蒙特利爾 蒙特塞拉特島 荷屬東印度 尼維斯島 新喀里多尼亞島 紐芬蘭 新赫布里底群島 萬那杜 尼斯 尼日 帕爾馬 皮 德蒙特 普萊桑斯 魁北克 留尼汪島 波旁島/波拿巴島 魯西永 聖巴特勒米島 聖克里斯托弗島 聖多明各 海地 聖露西亞島 聖馬丁島 聖文森特島 聖多明各 聖多美島 薩爾 薩伏依 塞內加爾 塞席爾群島 多巴哥 多哥 烏班吉沙立 中非共和國 上沃爾特 布吉納法索 威尼西亞 瓦利斯 和 富圖納群島 拿破崙時期短期佔領:(埃及 不來梅 加泰 羅尼亞 但澤 貝爾格和克累弗 厄爾巴島 埃爾富特 西班牙 托斯坎尼 瓦萊 華沙大公國 呂貝克 萊因蘭 羅馬 荷蘭 那不勒斯 皮昂比諾 葡萄牙 漢堡 日內瓦)第二次世界大戰以 後短期佔領:(德國法佔區 柏林法佔區 奧地利法佔區 維也納法佔區) . 參考文獻: 亞虎知識堂
『肆』 法國行政區劃
法國現行行政區劃中分為大區、省和市鎮(大區轄省,省轄市鎮),本土分為13個大區、96個省,海外也有5個省及大區、8個海外集體及領地,其中有2個具有特殊地位的地方行政區——科西嘉和新喀里多尼亞。法國全國共有36568個市鎮,其中人口不足3500人的有3.4萬個,人口超過3萬人市有231個,人口超過10萬的市有37個。法國行政區劃是對法國地理的行政和機構劃分。
法國本土
13個大區
Région
大區是最大的行政劃分區,由大區議會(conseil régional)管理。大區議會每六年由直接普選產生,議會參與經濟和社會領域的大多數事務的管理和財政撥款。每一個大區還有一位大區主席(préfet de région),由政府提名,他的任務為負責該行政區域的政權,例如統籌公共安全事務等。科西嘉地方行政區域的地位較特殊,跟一個大區相當,但擁有更多權力。
奧弗涅-羅訥-阿爾卑斯大區(奧弗涅+羅訥-阿爾卑斯)、勃艮第-弗朗什-孔泰大區(勃艮第+弗朗什-孔泰)、布列塔尼大區、中央-盧瓦爾河谷大區、科西嘉大區、法蘭西島大區、上法蘭西大區(北部-加來海峽+皮卡第)、大東部大區(香檳-阿登+洛林+阿爾薩斯)、諾曼底大區(下諾曼底+上諾曼底)、新阿基坦大區(阿基坦+利穆贊+普瓦圖-夏朗德)、奧克西塔尼大區(南部-比利牛斯+朗格多克-魯西永)、盧瓦爾河地區大區、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藍色海岸大區。
96個省
Département
省是比大區低一級別的行政區域,每個大區包括數個省。跟大區相似,省由每六年直接普選產生的省議會(conseil général)管理和對其經濟和社會領域的事務進行財政撥款。各省是在1790年法國大革命中建立,標准之一是所有的公民能夠在一天內到達專區政府所在地。省的職責范圍經常與大區重疊。同大區相似,每個省有一個省長(préfet)管理行政事務。
安、埃納、阿列、上普羅旺斯阿爾卑斯、上阿爾卑斯、海濱阿爾卑斯、阿爾代什、阿登、阿列日、奧布、奧德、阿韋龍、羅訥河口、卡爾瓦多斯、康塔勒、夏朗德、海濱夏朗德、謝爾、科雷茲、上科西嘉、南科西嘉、科多爾、北海濱、克勒茲、多爾多涅、杜、德羅姆、厄爾、厄爾-盧瓦爾、菲尼斯泰爾、加爾、上加隆、熱爾、紀龍德、埃羅、伊勒-維萊納、安德爾、安德爾-盧瓦爾、伊澤爾、汝拉、朗德、盧瓦爾-謝爾、盧瓦爾、上盧瓦爾、盧瓦爾-大西洋、盧瓦德、洛特、洛特-加隆、洛澤爾、曼恩-盧瓦爾、芒什、馬恩、上馬恩、馬耶納、默爾特-摩澤爾、默茲、莫爾比昂、摩澤爾、涅夫勒、北部、瓦茲、奧恩、加來海峽、多姆山、大西洋-比利牛斯、上比利牛斯、東比利牛斯、下萊茵、上萊茵、羅訥、上索恩、索恩-盧瓦爾、薩爾特、薩瓦、上薩瓦、巴黎、海濱塞納、塞納-馬恩、伊夫林、德塞夫勒、索姆、塔恩、塔恩-加隆、瓦爾、沃克呂茲、旺代、維埃納、上維埃納、孚日、約訥、貝爾福、埃索納、上塞納、塞納-聖但尼、瓦勒德馬恩、瓦勒德瓦茲。
329個區
Arrondissement
每個法國省份又分割為數個區,駐有專區區長(sous-préfet),職責是輔佐省長的事務。
4055個選區
Canton
每個區再劃分為選區,選區的角色實質上是提供一個選舉基層網:在地方選舉中,每個選區推選一名成員代表該區參與省議會。在城市區帶,一個市鎮通常涵蓋幾個選區;而在鄉村地區,一個選區通常由一些小鎮組成。因此主要行政部門一般集中於選區政府所在地。
36568個市鎮
Commune
市鎮在大多數情況下是最小的行政劃分區,對應一個鄉村或者城市。即使一大市鎮涵蓋了數個選區,也只屬於一個省的區(arrondissement départemental)。市鎮由選舉產生的市議會(conseil municipal)治理,後者由市長(maire)主管。他們的許可權不一,擁有自己的財政預算。
人口最多的三個市鎮(巴黎、馬賽、里昂)又劃分為45個市區(arrondissement municipal),相當於附屬市鎮(sous-commune),擁有(市區的)區長(maire)和區議會(conseil municipal d'arrondissement)。
某些市鎮也同時涵蓋數個居民點、村莊或鎮(bourg):這些鎮通常源於極少有人居住的居民點、或是地處過於偏僻而無法安置自治行政管理機構,因而歸於鄰近的市鎮,同時也可能來源於人口遷移計劃,例如有一些「新城」被建立在一個或數個市鎮區塊上,或是基於山區中的車站而建。
法國的96個省
5個海外省及大區
Département et Région d'Outre-mer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依據法國1946年3月19日頒布的法令,即《海外省法》,一些前殖民地成為了法國的海外省,如法屬蓋亞那等,被正式納入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的領土范圍,遵循法國的法律法規,其行政首腦由法國內務部任命。另外,與法國本土省份不同,海外省仍可以保留這些地區的特殊性。1958年制定的《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憲法》第73條明確規定:由於海外省的獨特身份,上述地區可以擁有適合自身發展需求的司法體系和行政構成。
瓜德魯普
馬提尼克
法屬蓋亞那
留尼旺
馬約特
8個海外集體及領地
Collectivités et Territoires d』Outre-Mer
有些海外屬地並未成為法國的海外省,如新喀里多尼亞、法屬波利尼西亞等。它們不僅擁有獨特的身份地位,亦擁有自己的制度法規。《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憲法》第74條明確規定,這些地區實行高度自治,在遵循法國本土法律法規的同時,亦可依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並運行適合本地區發展的行政權力機構,及維持其運行而必備的法律法規。
海外集體(Collectivité d'outre-mer)
聖皮埃爾和密克隆
聖巴泰勒米
法屬聖馬丁
瓦利斯和富圖納
法屬波利尼西亞
特殊集體(Collectivitésui generis)
新喀里多尼亞
海外領地(Territoire d'outre-mer)
法屬南部和南極領地
無建制
克利珀頓島
城市:巴黎(Paris),是法蘭西共和國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也是法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商業中心,世界五個國際大都市之一(其餘四個分別為紐約、倫敦、東京、香港),並被GaWC評為Alpha+級世界一線城市。巴黎建都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它不僅是法國,也是西歐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2024奧運舉辦地。
巴黎位於法國北部巴黎盆地的中央,橫跨塞納河兩岸,廣義的巴黎有小巴黎和大巴黎之分。小巴黎指大環城公路以內的巴黎城市內,面積105.4平方公里,人口224萬;大巴黎包括城區周圍的上塞納省、瓦勒德馬恩省、塞納-聖但尼省、伊夫林省、瓦勒德瓦茲省、塞納-馬恩省和埃松省七個省,共同組成巴黎大區,這片地區在古代就已經被稱作「法蘭西島」(ile-de-france),都會區人口約為1100萬,占據全國人口的六分之一。
馬賽:馬賽(Marseille),市區人口僅次於巴黎和里昂的法國第三大城市和最大海港,城市人口約87萬(2013年)。大都會區人口約為189萬(2013年),位於巴黎和里昂之後。該市三面被石灰岩山丘所環抱,景色秀麗,氣候宜人。馬賽東南瀕地中海,水深港闊,無急流險灘,萬噸級輪可暢通無阻;西部有羅納河及平坦河谷與北歐聯系,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全港由馬賽、拉韋拉、福斯和羅納聖路易四大港區組成,年貨運量1億噸,為法國對外貿易最大門戶。
主要的旅行景點有伊夫島、賈爾德聖母院、馬賽美術館、馬賽舊港、歐洲和地中海文明博物館。馬賽為地中海氣候,全年氣候基本都比較宜人,但12月-1月會比較寒冷,有的地方還會出現霜凍。
2019年12月26日,位列2019年全球城市500強榜單第168名。
『伍』 法國是不是有10個海外領地。
法國擁有幾個歐洲大陸以外的自治區,它們有著不同的法律地位,但都屬於法國的領土:法國5 個海外省(DROM)* ,其餘的是海外領地 (CTOM).
在大洋洲有4個:
『陸』 法國有海外領土
法國海外領土為殖民帝國擴張時期留下來的文化政治遺產。法國共有4個海外省,分別是:留尼汪、馬提尼克、瓜德羅普與法屬蓋亞那;4個海外領地,分別是:新喀里多尼亞、法屬波利尼西亞、瓦利斯群島和富圖納群島、法屬南半球和南極領地;2個地方行政區:馬約特島、聖皮埃爾和密克隆。它們分布於大西洋、印度洋與太平洋。
這些領土構成法國國力向世界延伸的橋頭堡。
一個半世紀以來,它們從昔日的法國「屬地」,到現今的法國海外省、海外領土,設立了領土管理機構或省級政權。它們與法國本土享有同等權利和一樣的立法權,而且,考慮到它們的特殊地位,海外領地還擁有更多的靈活性與自治權,以便適應當地情況。
哥倫比亞墜毀客機上的乘客全部來自馬提尼克。馬提尼克位於加勒比海中的安地列斯圓弧中心,面積僅有1100平方公里,是法國海外省中最小的一個省。最初,島上居住著阿臘瓦克印第安人,17世紀末期成為法蘭西王國的殖民地。
『柒』 法國領土位於哪幾個大洲,包括法國海外省海外領地
主要有:本土(歐洲)
印度洋上面的島嶼如留尼旺和凱爾蓋朗島(不清楚屬於大洋洲還是非洲)
南美洲:法屬蓋亞那
北美加勒比群島上,有幾個小島...
就這些了
『捌』 法國的海外領土有那些
法國法屬海外領土:4個海外省、4個海外領地、2個具有特殊地位的地方行政區。
法國法屬海外領土
法國法屬海外領土
法國1946年成立4個海外省:
留尼汪union
馬提尼克 Martinique
瓜德羅普 Guadeloupe
蓋亞那 Guyane
法國海外領地:
要求獨立2個:
法屬新喀里多尼 New Caledonia: 卡納可獨立運動,2014年進行完整主權咨詢。
法屬波利尼西亞 New Caledonia:1996年以來,享受著自治地位2004.3.1改為海外邦地位。
瓦利斯和富圖納 Wallis et Futuna
法屬南半球和南極陸地 French Southern and Antarctic La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