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法國大革命是頒布了什麼法案
法國大革命中頒布的綱領性文件是《人權宣言》,宣稱人們生來自由,權利平等,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
法國大革命,法國特定歷史時期,是1789年在法國爆發的革命,統治法國多個世紀的君主制在三年內土崩瓦解。法國在這段時期經歷著一個史詩式的轉變:過往的貴族和宗教特權不斷受到自由主義政治組織及上街抗議的民眾的沖擊,舊的觀念逐漸被全新的天賦人權、三權分立等的民主思想所取代。對法國大革命結束的時間,世界史學界看法眾多,難成共識。在中國,以熱月政變作為大革命結束標志比較普遍,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和教參也採用了此觀點。
1794年7月27日,熱月政變推翻了雅各賓派的統治,宣告了法國大革命中市民革命的結束。1830年7月巴黎人民發動七月革命,建立了以路易·菲利浦為首的七月王朝,至此法國大革命才徹底結束。在政變中建立了以熱月黨人為代表的政權。法國歷史進入維護大革命成果時期。
B. 法國大革命時期頒布的綱領性文件是什麼其主要內容是
法國大革命時期頒布的綱領性文件是《人權宣言》。
第一條人生來就是而且始終是自由的,在權利方面一律平等。社會差別只能建立在公益基礎之上 。
第二條一切政治結合均旨在維護人類自然的和不受時效約束的權利。這些權利是自由、財產、安全與反抗壓迫。
第三條整個主權的本原根本上乃存在於國民(La Nation)。任何團體或任何個人皆不得行使國民所未明白授予的權力。
第四條自由是指能從事一切無害於他人的行為;因此,每一個人行使其自然權利,只以保證社會上其他成員能享有相同的權利為限制。此等限制只能以法律決定之。
第五條法律僅有權禁止有害於社會的行為。凡未經法律禁止的行為即不得受到妨礙,而且任何人都不得被強制去從事法律所未要求的行為。
第六條法律是公意(la volonté générale)的表達。每一個公民皆有權親自或由其代表去參與法律的制訂。法律對於所有的人,無論是施行保護或是懲罰都是一樣的。在法律的眼裡一律平等的所有公民皆能按照他們的能力平等地擔任一切公共官職、職位與職務,除他們的德行和才能以外不受任何其他差別。
第七條除非在法律所確定情況下並按照法律所規定的程序,任何人均不受控告、逮捕與拘留。凡請求發布、傳送、執行或使人執行任何專斷的命令者,皆應受到懲罰;但任何根據法律而被傳喚或逮捕的公民則應當立即服從,抗拒即屬犯罪。
第八條法律只應設立確實必要和明顯必要的刑罰,而且除非根據在犯法前已經通過並且公布的法律而合法地受到科處,任何人均不應遭受刑罰。
第九條所有人直到被宣告有罪之前,均應被推定為無罪,而即使判定逮捕系屬必要者,一切為羈押人犯身體而不必要的嚴酷手段,都應當受到法律的嚴厲制裁。
第十條任何人不應為其意見甚至其宗教觀點而遭到干涉,只要它們的表達沒有擾亂法律所建立的公共秩序。
第十一條自由交流思想與意見乃是人類最為寶貴的權利之一。因此,每一個公民都可以自由地言論、著作與出版,但應在法律規定的情況下對此項自由的濫用承擔責任。
第十二條人權和公民權的保障需要公共的武裝力量。這一力量因此是為了全體的福祉而不是為了此種力量的受任人的個人利益而設立的。
第十三條為了公共武裝力量的維持和行政的開支,公共賦稅是不可或缺的。賦稅應在全體公民之間按其能力平等地分攤。
第十四條所有公民都有權親身或由其代表決定公共賦稅的必要性,自由地加以批准,知悉其用途,並決定稅率、稅基、徵收方式和期限。
第十五條社會有權要求一切公務人員報告其行政工作。
第十六條一切社會,凡權利無保障或分權未確立,均無絲毫憲法之可言。
第十七條財產是不可侵犯與神聖的權利,除非合法認定的公共需要對它明白地提出要求,同時基於公正和預先補償的條件,任何人的財產皆不可受到剝奪。
C. 1776年,我法國頒布《人權宣言》,人權宣言的意義是
《獨立宣言》倡導自由平等原則,它宣告北美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獨立。宣言痛斥了英國國王對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么有生存、自由和最求幸福等不可轉讓的權利。
《人權宣言》宣布自由、財產、安全和反抗壓迫是天賦不可剝奪的人權,肯定了言論、信仰、著作和出版自由,闡明了司法、行政、立法三權分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等原則。1793年6月24日,雅各賓派通過的新憲法前面所附的《人權宣言》又作了進一步的修改,宣布「社會的目的就是共同的幸福」,提出「主權在民」,並且表示如果政府壓迫或侵犯人民的權利,人民就有反抗和起義的權利。
歷史意義
《獨立宣言》的發表標志著美國的誕生,它從此成為美利堅民族反英斗爭的旗幟。宣言為美國憲法的核心精神,第一次提出對抗專制王權是合理合法應該的,初步確定了民權民主 。
是美利堅和眾國軍隊打敗英軍宣布美國獨立的標志.其中定義了"人權"的概念,強調人權.該宣言充分體現了法國的啟蒙思想.為日後美國民主共和政體奠定基礎.被馬克思稱為"世界上第一部真正的人權宣言".<人權宣言>是法國大革命資產階級推翻封建君主專制的標志.由君主立憲派制定,代表大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利益. 希望可以幫到你,望採納
D. 法國在1789年革命中頒布的( )使人權第一次成為一個根本大法的一部分
《人權宣言》,全稱是《人權和公民權宣言》。
《人權和公民權宣言》,1789年8月26日頒布,是在法國大革命時期頒布的綱領性文件。人權宣言以美國的《獨立宣言》為藍本,採用18世紀的啟蒙學說和自然權論,宣布自由、財產、安全和反抗壓迫是天賦不可剝奪的人權,肯定了言論、信仰、著作和出版自由,闡明了司法、行政、立法三權分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等原則。1793年6月24日,雅各賓派通過的新憲法前面所附的《人權宣言》又作了進一步的修改,宣布「社會的目的就是共同的幸福」,提出「主權在民」,並且表示如果政府壓迫或侵犯人民的權利,人民就有反抗和起義的權利。
E. 1789-1875法國革命頒布的法律文獻及其意義
人權宣言宣布了資產階級基本的民主權利;宣布了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人權宣言》的發表,打碎了君權神授的神話,否定了封建等級制,激發了革命人民的巨大熱情,起到了動員、組織人民群眾參加反封建斗爭的作用。人們高舉「人權」的旗幟,給封建特權階級與封建專制制度以沉重的打擊,促進了大革命的深入發展。《人權宣言》成為法國大革命徹底性和典型性的重要標志。
F. 法國資產階級革命頒布的重要文獻是什麼有何歷史意義處死的國王是誰
頒布人權宣言。處死的國王是路易十六。
《人權宣言》(即《人權和公民權宣言》,1789年8月26日頒布)是在法國大革命時期頒布的綱領性文件。德國學者耶利內克(Georg Jellinek)認為人權宣言以美國的各州憲法的權利法案為藍本,甚至「基本上是抄襲北美各州權利法案而來的」 ,法國學者布特米(Emile Boutmy)則認為人權宣言是法國的文本是法國原創的,與北美的權利法案都源於歐陸的「18世紀精神」,關於這一點,學術界目前仍沒有共識。可以確定的是,宣言確實採用了18世紀的啟蒙學說和自然權論。其中宣布自由、財產、安全和反抗壓迫是天賦不可剝奪的人權,肯定了言論、信仰、著作和出版自由,闡明了權力分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財產神聖而不可侵犯等原則。
歷史意義:《人權宣言》揭示了天賦人權,自由平等的原則,否定了封建等級制度,體現了摧毀封建君主專制的要求,成為資產階級奪取政權和鞏固政權的思想武器,它實際上宣告了舊封建王權滅亡和資產階級政治制度的誕生。
《人權宣言》的公布表明,法國資產階級用以法律為基礎的資產階級權利取代了君主個人意志為標志的封建特權。這是在政治和法律領域帶有根本性的變化。作為資產階級革命的綱領性文件,它將啟蒙思想發揚光大,並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了下來,起到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巨大作用,特別對歐美的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都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它還推動了其他很多國家民主思想的發展,推動了世界資產階級民主化的進程。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思想和學說對亞洲和中國的革命都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路易十六(Louis Χ Ⅵ,1754年8月23日~1793年1月21日, 享年38歲),波旁王朝國王(1774年~1792年在位),路易十五之孫,法蘭西波旁王朝復辟前最後一任國王,也是歐洲歷史中第二個被處死的國王。歐洲歷史中被處死的國王一共有三位:查理一世(英國國王,1649年在英國內戰後被處死)、路易十六(法國國王,1793年在法國大革命中被處死)、尼古拉二世(沙皇俄國的末代皇帝,1918年被槍決)。他們都是由封建社會到現代社會的過渡時的社會革命中被處決的。
G. 法蘭西第一帝國時期,頒布了什麼重要的法律文獻
法蘭西第一帝國時期頒布的重要法律性文件是《拿破崙法典》。
《拿破崙法典》又稱《法國民法典》或《民法典》。《法國民法典》於1804年3月21日在議會最後通過,1807年改稱為《拿破崙法典》,1816年又改稱為《民法典》,1852年再度改稱為《拿破崙法典》。
《拿破崙法典》是資產階級的第一部民法典,它對後來很多資本主義國家的立法產生了很大影響。很多國家在制定本國的民法典時是以這部法典為藍本或是作參考。
H. 法國大革命中頒布的綱領性文件是什麼
法國大革命時期頒布的綱領性文件是《人權和公民權宣言》(簡稱《人權宣言》)。
1789年7月9日國民議會宣布改稱制憲議會,要求制定憲法,限制王權。路易十六意識到這危及了自己的統治,調集軍隊企圖解散議會。
7月12日,巴黎市民舉行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支持制憲議會。次日,巴黎教堂響起鍾聲,市民與來自德國和瑞士的國王僱傭軍展開戰斗,在當天夜裡就控制了巴黎的大部分地區。7月14日群眾攻克了象徵專制統治的巴士底獄,釋放七名犯人,法國大革命爆發。
攻佔巴士底獄成了全國革命的信號。各個城市紛紛仿效巴黎人民,武裝起來奪取市政管理權,建立了國民自衛軍。在農村,到處都有農民攻打領主庄園,燒毀地契。不久,由人民組織起來的制憲會議掌握了大權。這一年,制憲會議頒布了「廢除一切舊義務」的「八月法令」。
1789年8月26日法國制憲會議通過了著名的《人權宣言》,向全世界庄嚴宣布了「人身自由,權利平等」的原則。這不僅是法國歷史上的第一部人權宣言,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部正式的人權宣言。
(8)1837年法國政府頒布了什麼擴展閱讀:
法國《人權宣言》揭示了天賦人權,自由平等的原則,否定了封建等級制度,體現了摧毀封建君主專制的要求,成為資產階級奪取政權和鞏固政權的思想武器,它實際上宣告了舊封建王權滅亡和資產階級政治制度的誕生。
《人權宣言》的公布表明,法國資產階級用以法律為基礎的資產階級權利取代了君主個人意志為標志的封建特權。這是在政治和法律領域帶有根本性的變化。
作為資產階級革命的綱領性文件,它將啟蒙思想發揚光大,並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了下來,起到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巨大作用,特別對歐美的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都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它還推動了其他很多國家民主思想的發展,推動了世界資產階級民主化的進程。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思想和學說對亞洲和中國的革命都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I. 法國人民陣線的建立及其活動是怎樣的
法國人民陣線是20世紀30年代法國各左翼政黨派別間的階級聯盟,是工人、農民、知識分子以及中小資產階級的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一種形式。它的建立及其活動,對於制止法國走上法西斯化道路、推動社會經濟改革、促進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運動的發展,都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 反法西斯統一行動的發展 法國人民陣線的建立,是法國各階層人民反法西斯統一行動的結果。 1930年來,法國捲入了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的旋渦。法國的經濟危機雖然比其他資本主義國家晚一年多才爆發,它持續的時間卻長達五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