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德軍進入巴黎後,法國人民態度是怎麼樣的
二戰時期法國是怎麼樣一個實力,相信懂得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它自譽為陸軍第一強國,擁有強大的裝甲部隊,還有幾十上百萬大軍,德軍要想打贏至少也要付出慘重的代價。再加上法國早早就建立馬奇諾防線,德軍取勝的幾率是相當低的,可萬萬沒有想到,所謂的強國就是個笑話,法國淪為跟義大利一樣的角色。
很多軍迷看到這4張圖片之後都紛紛表示:難怪會亡國。這樣的一個沒有團結之心的民族,戰鬥力並不強,沒有共同的信仰,對國家的安全也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結合各種因素下,可以發現法國40多天投降,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了,你們覺得呢?
B. 如何評價法國人在二戰中的表現
二戰法國唯一做了有利於盟軍的事就是霸王行動十萬法軍幫英美聯軍開路
C. 二戰時法國雷諾總理面對德軍進攻巴黎其言論河行為有何不同
1940年6月10日,德軍裝甲師在塞納河下游兩次強渡成功,駐守巴黎以西和以北的法軍全面後撤,整個防線面臨崩潰。是日,雷諾總理致電美國總統羅斯福說,「今天眼看敵軍就要兵臨巴黎城下,我們將在巴黎前方戰斗;我們將在巴黎後面戰斗;我們將在一個省聚集力量進行戰斗,萬一被趕出該省,就在北非建立根據地繼續戰斗,必要時我們將在美洲屬地繼續戰斗。政府一部分已經撤離巴黎。我正准備去前線,目的是讓我們所有的部隊繼續戰斗,而不是停戰。」然而,法國總理並沒有像他對羅斯福所說的那樣上前線去,而是在當夜零點撤往巴黎南部250公里處的奧爾良市。
1940年6月14日凌晨, 德軍第4軍的步兵師進占巴黎。
D. 德軍佔領巴黎之後法國徹底淪陷,但日軍佔領南京,為何沒有效果呢
二戰之中,日本和德國是同一個陣營,中國和法國算是同一個陣營,兩邊的戰爭一開始,都是一邊倒的局勢。德國突破戰馬圖騰馬奇諾防線之後,長驅直入,一舉拿下巴黎,從此法國淪陷,若沒有外國的幫助,將失去翻身的可能。
日本為什麼失敗,很大程度上中國的戰略縱深拖住了他們的步伐,使得一個氣勢洶洶的軍事強國,被拖了八年之後,精疲力竭,終於倒下了,所以,佔領巴黎和佔領南京的意義完全不同,這是日軍犯的最大錯誤之一。
E. 第二次世界大戰法國人民的情況
二戰時期
1934年2月6日,幾萬名法西斯武裝暴徒藉反對斯塔維斯基貪污案,在巴黎舉行示威,沖向議會大廈波旁宮。達拉第政府被迫辭職,共和制再度面臨危機。
凱旋門1939年9月1日,德軍入侵波蘭,法國實行全國總動員。9月3日,法國對德宣戰,但法國節節敗退。
1940年6月22日,貝當元帥與德國簽訂投降協定,法蘭西第三共和國覆滅。7月在法國中部的維希建立了的傀儡政府。
1944年8月在法國抵抗運動和盟軍的打擊下,維希政府瓦解。
從第三共和國覆滅到第四共和國建立,中間經歷了抗擊德、意法西斯的戰斗和制訂新憲法的斗爭。
戴高樂將軍領導的抵抗運動迅速發展,1944年6月成立臨時政府,團結國內和殖民地反法西斯力量繼續抗戰,在同盟國和法國共產黨領導的抵抗運動的配合下,1944年8月25日收復巴黎,接著全國光復。
(5)德軍攻入巴黎對法國人怎麼樣擴展閱讀:
德國與義大利分割了法國領土,德國招募了六十萬法國人進入德國工廠,並且被迫為他們的侵略戰爭提供幫助,六十多萬法國人夜以繼日的工作,直到體力耗盡,最後死亡!
德國「閃擊」波蘭得手後,更助長了希特勒稱霸世界的勃勃野心。於是,他一手舉著「尊重中立國家」的招牌,一手簽發了進攻西歐的第6號指令,制定了代號為「黃色方案」的計劃,將重兵壓在北海至瑞士一線,張開了吞並西歐的血盆大口。
德軍的預備隊共 47個師,配置在萊茵河地區,在德國的魔爪准備伸向西歐之時,法國仍執迷不悟,認為德國打敗波蘭後,將東侵蘇聯,即使進攻法國,也需 4—5年以後。荷、比、盧三國卻天真地認為,只要嚴守中立,就可免遭戰禍。
因此,直到 1940年3月,盟軍才嗅出戰爭的氣味,在法軍總參謀長和英、法盟軍總司令甘末林主持下,倉促制定了代號為「D」的作戰計劃,並調集135個師、3000輛坦克和 1300多架飛機(必要時,還可利用駐英倫三島的 1000架飛機支援戰斗),准備抗擊入侵之敵。
6月3日,德軍數百架飛機開始空襲法國機場及重要目標,法國失去了制空權, 900餘架飛機被摧毀。 5日拂曉,德軍兵分兩路在180km的正面上實施進攻。
「B」集團軍群由於遭法軍頑強抵抗,每晝夜僅前進5-7km。為了增強突擊力量,德軍投入預備隊 22個師,於13日突破法軍防線;「A」集團軍群在瓦茲河和埃納河之間實施突破,於 12日到達巴黎東北的馬恩河後繼續向縱深發展。
「A」、「B」兩集團軍群實施鉗形攻擊,迂迴巴黎,前出到馬奇諾防線後方。 14日,德軍「C」集團軍群按計劃在 50km寬的正面上向馬奇諾防線發起進攻,法軍腹背受敵,其防線很快被突破。同時,德軍未經戰斗便進入巴黎,埃菲爾鐵塔上掛起了德國的「+」字旗。
17日德軍攻佔斯特拉斯堡,近 50萬法軍被殲。 22日法國全權代表查理·享茨格將軍在停戰協議上簽字,戰事遂告結束。戰爭中法軍亡 6萬餘人,傷 30萬人,被俘 200萬人;德軍共傷亡 14.6萬餘人。
F. 為什麼二戰時德軍越過瑪奇若防線進去巴黎後 法國就沒了 不是法國還有一大堆軍隊么
一個問題,德軍通過中立國比利時繞過了馬其諾防線,英法軍隊一開始還打算死守防線,而德軍繞過之後進入的是法國的阿登地區,英法軍隊認為阿登地區是山區德軍機械化施展不開所以不太在意,等德軍通過阿登地區的時候為時已晚,由於德軍的快速推進,法軍的防線一再被突破,往往是指揮人員在地圖前計劃設置第二道防線時就已經被德軍攻破了。
二個問題,英軍在戰初其軍隊是職業化軍隊,沒有類似後來的兵役制度,一但在敦刻爾克把部隊拼光了,英國就沒有可戰之軍了。英國首相丘吉爾說過要是英軍被消滅在敦刻爾克等德國登錄英國時英國就只有童子軍去參戰了。
G. 二戰時,德軍進入巴黎城的全過程是怎麼回事啊,謝謝
德國打到巴黎城下的時候,法軍已經無力回天了,希特勒很想保留巴黎的古建築,特別是巴黎歌劇院,所以德軍一直對巴黎都是圍而不攻。法國方面也想保護巴黎這座藝術之都,因而宣布巴黎為不設防城市,法國軍隊全部撤出了巴黎。德國軍隊是以閱兵的形式開進巴黎的。
PS:德國軍隊在法國的軍紀非常好,燒殺搶掠的事極少,希特勒也想樹立駐法德軍的形象,因而法國在二戰中損失非常小。戰後的數據表明,在主要交戰各國中,法國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都是最小。德軍在東線對蘇聯的作戰則殘酷的多,這主要是因為希特勒認為法國人(即高盧人)是優等民族,而蘇聯人(即斯拉夫人)是劣等民族。
H. 二戰德軍佔領法國後,巴黎人民怎樣生活
奴隸社活就像偽滿洲國和汪偽政府
I. 二戰德國佔領法國後是否有對法國人民進行屠殺,劫掠
二戰德國佔領法國後沒有對法國人民進行屠殺。
希特勒認為雅利安人種(不包括印度雅利安人)是世界上最高貴的人中, 特別是德國、法國、英國、北歐國家的雅利安人都是表兄弟,只要臣服在德國腳下就能和平的生活,加上突然間的勝利,連德國都沒有準備好把法國人怎麼辦,所以沒有屠殺。
德國軍隊注重榮譽,維護傳統,認為屠殺無辜平民是不可接受的,是恥辱。所以二戰期間德國國防軍隊極少向平民開槍。
(9)德軍攻入巴黎對法國人怎麼樣擴展閱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的鼓舞下,亞非拉地區掀起了爭取民族解放斗爭的高潮。首先,在亞洲的東部,中國、越南、朝鮮革命的勝利,推動了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50年代中期,民族解放運動擴展到中東、北非 。
50年代中期到 60年代以來,民族解放運動的中心在非洲,到80年代初除南非種族主義政權外,非洲國家幾乎都取得獨立。拉丁美洲戰後民族運動也在深入發展,其中1959年的古巴革命勝利,影響尤為重要。60年代以來, 亞非拉總共有104個民族獨立國家,其中新獨立國家達69個。
這一系列斗爭的勝利摧毀了帝國主義殖民體系,結束了幾百年的殖民統治,深刻改變了世界的面貌,使世界歷史進入了一個新時期。民族獨立國家的普遍出現為發展中國家走上世界舞台奠定了基礎 。
戰後世界政治的一個重大變化是民族獨立運動的興起和發展,而第三世界的崛起就是民族獨立運動高漲和發展的集中表現。1955年亞非會議的召開,1961年不結盟運動的誕生及隨後七十七國集團的形成是第三世界崛起的三大標志。
其中1959年古巴革命的勝利,60年代印度支那三國人民抗美救國斗爭,70年代拉美國家發起爭取200海裏海洋權的斗爭,還有發展中國家在聯合國的斗爭為爭取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的斗爭震動了當時的世界,極大地沖擊了兩極格局,推動著多極化趨勢的發展。
J. 二戰時德軍入法如入無人之境,那我想知道法軍都死哪兒去了德軍攻陷巴黎時他們在哪兒
法軍抱著一戰思維跟德軍打仗,以為還會是陣地戰,主力部隊來回拉鋸。德軍採取閃電戰突破後,有相當數量的法軍在撤退途中就被追上俘虜了。西歐國家的軍隊又沒有「死戰」的概念,基本上防線被突破、退路被切斷、補給被斷、被包圍等等等,差不多大勢已去沒有獲勝可能了就可以投降了。閃電戰本身也是基於這個理念,斷敵後方,攻陷戰略要地,不與敵人正面決戰而迫使對方直接投降。
攻陷巴黎前,北部的英法聯軍已經在敦刻爾克撤走了,法國在比利時損失了至少30個師。法軍新任司令馬克希姆·魏剛 拼湊了49個師加上英國的2個師,編成了3個軍團(第6、第7、第10軍團)在索姆河和埃納河一線構成了東西大約300英里的魏剛防線,以17個師守馬奇諾防線。兩條防線連在一起,企圖阻止德軍南下。
而後德軍一方面在馬奇諾正面吸引住法軍主力,另其無法抽身,另一方面,以隆美爾為先鋒的德軍強行突破魏剛防線。
德軍137個師對英法51個師,魏剛防線被徹底吃掉,剩下50萬法軍被包圍在馬奇諾。光是古德里安裝甲軍團就俘虜了25萬人。
大勢已去的法國政府撤出巴黎,宣布巴黎不設防。之後德軍直接進占。
最後50萬法軍被消滅在阿爾薩斯和洛林南部。法國宣布停止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