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人一般怎麼付款

法國人一般怎麼付款

發布時間:2022-08-05 00:19:28

A. 請問各位在法國朋友用的手機卡是什麼的高分求回答~

我自己用ORANGE的充值:

1,雖然話費稍微貴.但是有3歐打一整天的活動(具體操作另提)或者充值超過30歐(不包括贈送的話費)可以在充值前設置好親情號碼,下個月打這個號碼是免費的.(不過好像那個也要是orange的號碼?不太確定,需要我再去核實一下)

2,話費過期後(例如35歐贈送10歐,3個月有效期,是指話費3個月有效,過期不繼續充值的話,就會歸零.但是如果再次充值可以累加金額使用.)就算你手機沒錢,還是可以保留號碼半年,可以聽任何電話,只是不能打出去和發簡訊而已(因為你卡里沒錢)

或者選擇簽手機.但是對於有網路(例如freebox的,電視和撥打固定電話電話都是免費的,包括中國座機)這個時候再去簽手機未免就不一定劃算了.因為你用座機打手機還是便宜過你用手機打手機的.

如果簽手機的話,建議不要簽SFR,黑店裡頭號的名單.好運就什麼事也沒有,但是它家的口碑連法國人都不覺得怎麼樣.

簽手機是銀行每月扣錢的.帶起你的居留(一般要有長居,但是如果你的護照簽證換長居是第一次,一般手機店都會接受你用短居辦,長居下來後補給他們復印件.帶上你的銀行rib.如果你低過25還是26並且是學生,可以有優惠的,帶上你的學生證,學生證還沒有就拿已注冊交過費的證明.)
大概每個月26左右(最便宜的學生套餐外加一元購機)一般周末打orange的手機也是免費的!

充值卡那種是路邊小店,超市,專賣店都有充值卡買(其實就是打出來的一張紙上面有充值號碼)個人覺得如果電話不太多,不需要買新電話.35歐的那個3個月比較劃算,基本上夠用的了.

希望幫到你.對了,一般聖誕節的時候會有最優惠的套餐或者送些什麼.

B. 法國人一般習慣用什麼付款方式客戶要做信用證

接觸過幾個
一般用信用證,因為其安全
甚至用TT,因為方便,加個出口信保險
感覺法國人信用不錯

C. 法國客戶怎麼樣呢

1、法國風土人情
(1)法國人喜歡交際,也很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2)法國人詼諧、熱情。面對好多事情,他們都喜歡開玩笑。所以如果要和他們相處,要知道只要保持該有的禮貌,法國人是很能開玩笑的。
2、與法國客戶談判需注意以下事項
(1)需要尊重法國禮儀,在談判中,切忌打聽法國商人的個人私事。
(2)法國人也許會堅持在談判中使用法語,所以請一個法語翻譯是非常必要的。除此之外,我們可以學幾句法語會話,比如幾句問好、再見的法語,這樣就能在法國客戶面前留下親切的印象。
(3)法國人明顯地偏愛橫向式談判。這也就是說,他們喜歡先為協議勾劃出一個輪廓,然後再達成協議,最後確定協議上的各個方面。
3、法國人喜歡什麼禮物?
(1)在人際交往之中,法國人對禮物十分看重,但又有其特別的講究。宜選具有藝術品味和紀念意義的物品,不宜送帶有明顯的廣告標志的物品。
(2)男士向一般關系的女士贈送香水,也是不合適的。法國人認為在接受禮品時若不當著送禮者的面打開其包裝是一種無禮的表現。

D. 請問一些發達國家的貿易禁忌

美國商業禁忌習慣

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世界上主要國家的文化傳統都能在這塊土地上找到痕跡,200餘年歷史盡管短暫,但美國在吸收和同化外來文化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和發展了自己的獨特文化,其中一些禁忌與習慣便是這種文化在不同場合的表現,來自不同國度的人一方面應該「入鄉隨俗」,更重要的是深刻理解這些禁忌與習慣,這對生意的成功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1 准時赴約
一般來說,人們總是會按照約定的時間赴約,這是商業活動中的一個基本准則。
美國是個快節奏的國家,人們的時間觀念特別強,他們最反感不準時赴約,如果相約之人姍姍來遲,造成他們無端等候,必會認為這種在浪費他們的時間,如果與客人是初交,必然留下不好的印象,中國商人在與美國人打交道時一定要注意這一點,一旦約會時間確定,就要准時赴約,如果確實有事,難以脫身,應打電話告訴相約者,免得對方等候,一般情況下不要改約,如要改約,可提前通知對方,以便人家及早做出其他安排。
2 稱呼方式
美國人的姓名由3部分構成,即:名字、父名和姓氏,其排列順序為名字(教名)在前,父名居中,姓氏在後,如美前總統尼克松的全稱應為理查德·米爾豪斯·尼克松,在美國,各種事務活動中普遍使用名字,辦公室的男女職員喜歡人們以他們的名字相稱,在使用「小姐」、「女士」這兩種稱呼時,一般與姓氏連用,「女士」在美國越來越流行,對於已婚、未婚女生都適用,尤其是不能斷定應稱「小姐」還是「女士」時,使用「女士」來稱呼最為保險。<br><br><br>
初次與美國人會面,出於尊敬,可以單用「先生」或「女士」來稱呼對方,一般開始交談時,可用姓氏來稱呼對方,在談話過程中,彼此完全可以用名字稱呼,有時美國人會很快告訴客人該怎麼稱呼他們,年長者可以直呼年輕人的名字,但年輕人決不可以這樣做。
美國人沒有世襲的名銜,但是,對於從事某些職業的名銜,稱呼大多是名銜加姓氏,如某某博士、某某教授、某某法官、某某醫生等。
3 談判風格與特點
盡管美國人的談判風格在東部、中西部、西部和南部商業圈裡有所不同,但一般的特點是:
第一,直截了當,講究乾脆,在談判時,美國人喜歡擺事實,提問題,言語簡潔,以進攻性的方式推進談判。
第二,在談判方案上總有一種「全盤平衡」、「一攬子交易」,常使對手感相形見絀,在心理上被美方壓倒。
第三,性格坦率,真摯熱情,既有唇槍舌劍的進攻,又不會造成談判桌上的緊張氣氛。
第四,自信心強,似乎穩操勝券。
第五,以計謀追求物質利益,被視為正常和普遍的現象,對於機智善謀的談判對手,也尤為敬生。
中國客商在與美國人談判時,應把握住他們的基本談判風格,只有做到「知彼」,才能在談判中靈活運作各種策略,在公平合理的基礎上,促使談判的成功,此外,在此美商洽談時,不要用中文和自己人商討對策,美國商人中有許多人懂中文,但又不會裝作聽不懂,以便探聽對手的底牌,在談判中佔取上風。
4 生意成交方式
在現代社會里,人們越來越利用現代化通訊設備來成交生意,這樣既節省時間,又減輕了應酬的麻煩,如在美國的東部,大多數商務成交是通過電話進行的,只是在成交之後,雙方才見面簽約,但這種方式在西部和南部地區就難以行通了,西部地區的公司經理們,商業閱歷較淺,同他們洽談生意,對方只是應付而已,要想促使生意成功,商人之間只有親自互訪,認真洽商,不要急於求成,要有耐心,這樣才能產生良好的結果,南部美國人比較保守,一般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建立商業關系,生產的成產必須經過面對面的促膝交流,雙方只有在深刻了解的基礎上才簽約,因此,在與南部商人打交道時,一定要學會耐心地推銷,細致入微地勸說。
5 商業信用
美國人一般的還是比較守信用,嚴格按照合同規定辦事的,西部美國人更為強調這一點,有時甚至近乎苛求,他們一旦發現有違背信譽的行為,就會在心目中把不守信用者判處「死刑」,也就是說不再與之進行生意上的往來,若想恢復聲譽,在另外的交易中謀略辯服他們,比上青天還難,在南部地區,當外國客商催繳逾期不付的貨款時,南部人一般不能忍受簽寫備忘錄確定付款日,如果你聘請律師交涉很容易惹怒他們。一旦他們答應付款日,到日他們會連利息全部付清,在與東部地區一些商人打交道時,尤其要謹慎,一方面不要被大批的訂貨而沖昏了頭腦,另一方面要對合同書字斟句酌,絕對注意用詞的嚴謹,條件允許,就表一個經驗豐富的律師代簽合同,不要留下任何可乘之隙,否則,盡管你為如若交貨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財力,但在臨近交貨之際,他可能會對合同吹毛求疵,千方百計地尋找理由毀約,原因就是國際市場上行情發生了變化,該種貨物的價格急劇下降或出現了更為合適的代用品。
6 美國各地商人的作風

一般來說,美國人十分殷勤好客,並渴望同他們的客人建立友好關系。
在中西部,商人們相對比較保守,但是和藹可親,喜歡交往,因此,有些來自國外的客商很聰明地抓住這一點,常常邀請他們去高爾夫球場等娛樂場所,以友相待,這樣,在此後與他們談生意時,他們就會有如歡迎多年的老朋友,而不再僅是生意場中人了。
南部地區人有著自己鮮明的個性,為人比較豪放,不太記恨別人,但有時性格稍急一些,外國人與他們打交道時一定要有耐心,忍受住他們有時「暴風驟雨」般的進攻,假如某一天你接到一個氣勢洶洶的電話,言辭激烈,怨氣沖沖,你千萬別生氣,滿以為見面後會遭受冷遇,其實不然,如果你和他面談,他還會和平常一樣待你如賓,笑臉迎送。
與東部商人在談生意時,雙方當事人可以對事情追根究底,甚至責難對方,美國人都不以為然,但是,絕對不要指名道姓地對他人評頭論足,這不僅構成侵犯所論之人的人格,而且會引起在場美國人的不快。
猶太血統的商人精明善謀,很難與他們討價還價,而且他們之間的相互聯系極為堅固,結成了一個難以突破的關系網,在對外方面相當團結,有如「同仇敵愾」,如果你惹怒了一家猶太人開辦的公司,你會發現這種信息很快傳遞給其他猶太人公司,令你難以與他們做成生意。
此外,在與美國人打交道時,必須清楚介紹自己的職務,因為美國人非常注重行政職務,一般銷售人員最好也有個頭銜,否則即使有高級職稱的人也會被認為沒有決定權。

7 美國貿易習慣
去美國做生意的外國人一定要清楚美國各地形成的一些商業習慣,這樣才能促成業務的做成,如在美國中西部,每年的9月到11月是商品的采購期,進貨單位一般都想把一年需要的貨物購齊,這3個月是外國人與他們做生意的「黃金時間」,錯過了這段時間,不僅貿易機會大大減少,而且會使談判增加許多困難,東部商人做生意的基本原則是,在商務活動中必須把「是」和「否」表達清楚,不要含糊其辭,為糾紛埋下隱患,在美國西部,企業的歷史較短,公司組織的規模較小,你如果向他們推銷產品時,很容易見到適當的人,業務大多由總經理和副總經理等高級負責人兼辦,能很快做出決定,少費許多口舌,少經許多程序,此外,在新商品促銷上,美國習慣上由製造廠家供給批發商和零售商一定數量價格折扣產品,以便商店以優惠折扣推銷新上市的產品,吸引顧客,較小的外國廠商要注意不要同美國的一些大型連鎖商店打這樣的交道,因為在這種商店裡搞優惠推銷,小廠商難以承受得起,最好在洽談業務的開始階段就弄清楚批發商或零售商的這種要求到底涉及多少數量,這樣可以節省不省時間和精力,減少許多麻煩。
8 法律觀念
美國是個立法比較完備和法治較嚴的國家,一切都以法律條文為准則,因此美國人的法治觀念普遍較強,外國商人在與美國人打交道時就能深刻地體會到這一點,如果稍有不慎,就會吃大虧,美國消費者常常訴諸法律,控告某種商品不安全,要求獲得賠償,所以,外國人在美國推銷產品時必須要考慮到安全問題,如對電子商品首先要獲取「UL」安全認證;其次在說明書、包裝箱及設備上盡可能多地提出安全警告,如在自行車的說明書中寫上「騎車水平不高或天氣不好可能摔倒」,看起來似乎多餘可笑,但遇到起訴時卻能有效地保護製造商,簽訂合同時也要注意,盡量從多方面考慮,把一切細節都包括進去,爭取把合同訂得天衣無縫,以免後患,否則一旦發生糾紛,美國人就會投訴法律,法律只認合同上的白紙黑字。
9 欠債光榮
美國幾乎人人欠債,即使富翁也不例外,在普通的家庭、冰箱、彩電、汽車、房子看起來應有盡有,但往往是採用分期付款的方法買來的,實際上是舉債消費,甚至娶妻生子也要向銀行借錢,在美國不欠債是不可思議的事情,在他們的觀念中,不借錢就是沒有信用,反正大家把錢都放在銀行里,你用我的,我用你的,大家用大家的錢,所以對美國人有債務不要認為是財務狀況不佳。

德國
守紀律 講整潔
德國人非常注重規則和紀律,干什麼都十分認真。凡是有明文規定的,德國人都會自覺遵守;凡是明確禁止的,德國人絕不會去碰它。在一些人的眼中,許多情況下,德國人近乎呆板,缺乏靈活性,甚至有點兒不通人情。但細細想來,這種"不靈活"甚為有益。沒有紀律,何來秩序?沒有規矩,何有認真?
德國人很講究清潔和整齊,不僅注意保持自己生活的小環境的清潔和整齊,而且也十分重視大環境的清潔和整齊。在德國,無論是公園、街道,還是影劇院或者其它公共場合,到處都收拾得乾乾凈凈,整整齊齊。德國人也很重視服裝穿戴。工作時就穿工作服,下班回到家裡雖可以穿得隨便些,但只要有客來訪或外出活動,就一定會穿戴得整潔。看戲、聽歌劇時,女士要穿長裙,男士要穿禮服,至少要穿深色的服裝。參加社會活動或正式宴會更是如此。
守時間 喜清靜

德國人非常守時,約定好的時間,無特殊情況,絕不輕易變動。德國人應邀到別人家做客或者是外出拜訪朋友,都會按點到達,不會讓主人浪費時間乾等或者不得不提前招待客人。否則的話,就是不禮貌,如有特殊原因無法准時赴約時,都會向朋友表示歉意,並請求原諒。

德國人多喜歡清靜的生活,除特殊場合外,不大喜歡喧鬧。比方說,許多人雖在城裡上班,但卻把家安在鄉村或者城市附近的小鎮,圖的就是一個清靜。就是那些住在城裡的人,也十分注意住宅周圍的無噪音。例如,晚上8時至第二天早晨8時不可以演奏樂器、大聲喧嘩。如果晚上要搞聚會活動,事先要向鄰居講明情況,請求他們諒解,並盡可能安排在周末,盡可能不大聲喧鬧。否則,受干擾的鄰居會十分惱怒,可能會當面提出抗議,個別人甚至會請警察出面干預。
待人誠懇 注重禮儀

通常來講,同德國人打交道沒有太多的麻煩。多數情況下,他們都比較乾脆。凡是他們能辦的,他們都會馬上告訴你"可以辦"。凡是他們辦不到的,他們也會明確告訴你"不行",很少擺架子,或者給人以模稜兩可的答復。當然,人際關系和努力的程度對辦事也絕非沒有影響。

和西方許多國家相似,德國人比較注意禮儀。兩人相遇時,不管認識不認識,也不管在路上,或者辦公室、賓館、電梯等地方,都相互打招呼,問聲"您好"。餐館吃飯時,也要向已就坐的顧客點頭問候,真的是"斯文對斯文,禮多人不怪"。朋友見面以握手為禮,告別時亦如此。十分要好的、長時間未見的朋友相見或長期分開時可以相互擁抱。正式場合,仍有男子對女子行吻手禮,但多做個吻手的樣子,不必非要吻到手背上。在交往過程中,大多數人往往用"您"以及姓氏之前冠以"先生"或"女士"(也作"夫人"講)作為尊稱。只有親朋好友和年輕人之間互相用"你"以及名字稱呼。對女性,不管其婚否或長幼,都可以稱"某女士",但對已婚婦女應以其夫姓稱之。

送禮在德國也很受重視。應邀去別人家做客時,一般都帶禮物。大部分人帶束鮮花,也有一些男性客人帶瓶葡萄酒,個別人帶一本有意義的書(或者是自己寫的書)或者畫冊之類等。在歡迎客人(如車站、機場等場所)、探望病人時,也多送鮮花。在祝賀他人生日、節日或者婚嫁等時,可寄送賀卡,如送賀禮,則以實用和有意義為原則,而不是以價格高低論輕重。所送之禮物都要事先用禮品紙包好。許多人常在收到禮後會馬上打開觀看,並向送禮人表示感謝。

在德國和其它西方國家,女士在許多場合下都受到優先照顧,如進門、進電梯、上車等,都是女士優先。男士要幫女士開轎車門、掛衣服、讓座位等。女士對此只說聲"謝謝",而不必感到不好意思,或者認為對方不懷好意。在同人交談時,德國人很注意尊重對方。不詢問人家的私事(如不問女性的年齡,不問對方的收入等),也不拿在場的人開玩笑。就餐談話時,不隔著餐桌與坐得較遠的人交談,怕影響別人的情緒。

英國
三個禁忌

不能加塞 英國人有排隊的習慣。你可以看到他們一個挨一個地排隊上公共汽車、火車或買報紙。加塞是一種令人不齒的行為。

不能問女士的年齡 英國人非常不喜歡談論男人的工資和女人的年齡,甚至他家裡的傢具值多少錢,也是不該問的。如果你問了一位女士的年齡,也是很不合適的,因為她認為這是她自己的秘密,而且每個人都想永葆青春,沒有比對中年婦女說一聲「你看上去好年輕」更好的恭維了。毫無疑問,每個女士的發型、化妝和衣著都是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更美麗、更年輕,但是如果她的打扮讓人感到太刻意,那麼別人就會帶著非難的口吻說她「顯得俗氣」。

不能砍價 在英國購物,最忌諱的是砍價。英國人不喜歡討價還價,認為這是很丟面子的事情。如果你購買的是一件貴重的藝術品或數量很大的商品時,你也需要小心地與賣方商定一個全部的價錢。英國人很少討價還價,如果他們認為一件商品的價錢合適就買下,不合適就走開。

盥洗室與去「100號」

盥洗室一詞的本意為洗手或洗臉的地方,但其實際含義則是廁所,英國人上廁所時不會直截了當地說「去上廁所」,在提醒別人時也是如此,都不直接提到「廁所」二字。如果你想要上廁所,可以說「去男人的房間」,或「去女人的房間」,也可以說「請原諒幾分鍾」或「我想洗手」等等。小孩子們想要大小便時便說「我要去那個地方」。在朋友之間和家庭內部,「100號」則是最常用的說法。

舞會上怎樣不失禮

英國大型舞會一般在晚間10時左右開始。舞會可在私人家中或到飯店舉行。主人邀請客人應事先寄送請柬,並注意邀請的客人男女數目要大致相當;如不等,可使男子多於女子。按照習慣,主人請人參加舞會,有時也設晚宴;有時光請跳舞而不設晚宴;而有的則請參加舞會的客人中少數人吃晚飯,飯後跳舞;其他人只能參加舞會而不能吃飯。所以,被邀請的人一定要看清請柬上的字樣,以免使主人難堪。舞會上,主人備有夜宵,也可能只備些茶、咖啡和三明治等。參加舞會的客人服裝要整齊,跳舞時男賓要輪流請女賓,其中有一次必須與女主人跳舞。男子與男子、女子與女子共舞是要被人笑話的。遇到重大喜慶節日,一個人如同時接到兩份請柬,那麼可參加一個舞會,提前退場後再趕另一個舞會,因為按習慣參加舞會的人可隨來隨走,不算失禮。

女士優先與紳士風度

在英國,尊重婦女是體現紳士風度的一個重要方面。女士優先是一個人人皆知的行為准則。

在通常情況下,英國人總是把女子放在優先考慮的地位。如男女一起進房間,男的要替女士開門。進房間或進餐館大多是女子在前,除非男的必須在女士的前頭去選餐桌、開車門或做其他效勞。在街上行走,或過馬路時,男子要走在女士身旁靠來車方向的一側。如果一個男子和兩個女士一起走,他應當走在兩者當中。如果男主人或女主人或者兩者同坐一輛車來接客人去吃飯,客人應該擠在汽車的前座,讓後座空著,因為司機就是男主人或女主人。在宴會上,主人把客人領進客廳時,如果客人是位女士,她進客廳時,廳中的大多數男子都要站起來以示敬意。如果女主人的女兒在,她要把客人給女兒作介紹。通常是把男士介紹給女士,除非他年長得多或地位高得多。一般的慣例是年輕的介紹給年長的。不管進入客廳的是男士還是女士,在客廳里就座的女士都不必起身為禮。宴會開始,男士們為女士們拉開椅子,幫女士入座。

有些英國人慨嘆,在對待女士的禮遇方面,如今世風已不如以前。據說是因為婦女在選舉、就業、 工資待遇和接受高等教育方面獲得了與男人平等的權利,她們就不再需要以往的那種照顧了。看來,對女士的禮貌是出於男士覺得女士需要保護。

做客和餐桌上的禮節

如果你被邀請到別人家做客,就要考虎這樣幾個情況。比如,該在什麼時候到主人家?如果不是談正經事,只是個社交聚會,早到是不禮貌的。女主人正在做准備,她還沒完全准備好你就到了,會使她感到非常尷尬。晚到10分鍾最佳。晚到半小時就顯得太遲了,需要向主人致歉。什麼時候應該離開呢?這沒什麼規定,但在主人家坐得太晚是很不禮貌的。如果只是邀請你共進晚餐和聊天,那麼你最好在10點至11點之間離開或者餐後1小時告別。如果你被邀請留下來住幾天或度周末,在離開之前應特意買束花送給女主人,這會使她非常高興。另外,離開後的第二天要發一封便函向主人致謝,並隨附一件小禮品如一盒巧克力或一些鮮花等。

英國的飯菜簡單,但是吃飯的規矩復雜。最主要的是坐直,學別人的樣,吃飯的時候不準高高興興地問別人,並和別人不停地交談。每個人不能把自己使用的匙子留在湯盆或咖啡杯或其他菜盤上。湯匙應放在湯盆的托碟上,咖啡匙要放在茶托上。喝湯時最好不弄出響聲,並用匙的一側從里往外舀,不能用匙頭,更不能端著湯盆把盆底剩的湯全喝光。不論吃什麼東西,都盡量別弄出聲響,否則,就會被認為是不懂規矩。每餐一般只上一道主菜和沙拉,最後上一道甜食。如果客人沒有吃飽,可向女主人誇贊她做的美味並再要點雞、牛排或其他菜,女主人會多加一份菜給他,但從不再多加。不能在別人面前打飽嗝。端上咖啡時要就著杯子喝,咖啡匙要放在托盤上。不能在餐桌上抽煙。吃完飯,客人要將餐巾放在餐桌上,然後站起來。男士們要幫女士們挪開椅子。如果主人還要留客人再吃一頓飯,餐巾可按原來的摺痕折好。餐後,客人要坐上一兩個小時,然後向主人道別。
法國

法國人在社交場合與客人見面時,-般以握手為禮,少女和婦女也常施屈膝禮。在男女之間,女士之間見面時,他們還常以親面頰或貼面來代替相互間的握手。法國人還有男性互吻的習俗。兩個男人見面,-般要當眾在對方的面頰上分別親-下。在法國一定的社會階層中,「吻手禮」也頗為流行。施吻手禮時,注意嘴不要觸到女士的手,也不能吻戴手套的手,不能在公共場合吻手,更不得吻少女的手。
法國人在餐桌上敬酒先敬女後敬男,哪怕女賓的地位比里賓低也是如此。走路、進屋、入座,都要讓婦女先行。拜訪告別時也是先向女主人致意和道謝,介紹兩人相見時,-般職務相等時先介紹女士。按年齡先介紹年長的,按職位先介紹職位高的。若介紹客人有好幾位,-船是按座位或站立的順序依次介紹。有時介紹者一時想不起被介紹者的名字,被介紹音應主動自我介紹。到法國人家裡作客時別忘了帶鮮花。
送花時要注意,送花的支數不能是雙數,男人不能送紅玫瑰給已婚女子。在送花的種類上應注意:在當地送菊花是表示對死者的哀悼。法國人把每一種花都賦予了一定的含義,所以選送花時要格外小心:玫魂花表示愛情,秋海棠表示憂慮,蘭花表示虔誠,鬱金香表示愛慕之情,報春花表示初戀,水仙花表示冷酷無情,金盞花表示悲傷,雛菊花表示我只想見到你,百合花表示尊敬,大麗花表示感激,金合歡表示信賴,紫丁香表示我的心是屬於你,白丁香表示我們相愛吧,倒掛金種表示心裡的熱忱,龍頭花表示自信,石竹表示幻想,牡丹表示害羞,白茶花表示你輕視我的愛情,紅茶花表示我覺得你最美麗。此外,法國人視鮮艷色彩為高貴,很受歡迎,視馬為勇敢的象徵,認為藍色是「寧靜」和「忠誠」的色彩,粉紅色是積極向上的色彩。但法國人忌諱核桃,厭惡墨綠色,忌用黑桃圖案,商標上忌用菊花。法國人還視孔雀為惡鳥,並忌諱仙鶴(認為它是蠢漢與淫婦的象徵)、烏龜,認為杜鵑花、紙花不吉利。
法國人大多信奉天主教,其次才是新教、東正教和伊斯蘭教。他們認為「13」這個數字以及「星期五」都是不吉利的,甚至能由此引發什麼禍事。如果你對老年婦女稱呼「老太太」,她們是很不高興的。法國人還忌諱男人向女人送香水,因為這有過分親熱和圖謀不軌之嫌。他們還不願意別人打聽他們的政治傾向、工資待遇以及個人的私事。如果初次見面就送禮,法國人會認為你不善交際,甚至認為粗俗。
法國女賓有化妝的習慣,所以一般不歡迎服務員為她們送香巾。法國人在同客人談話時,總喜歡相互站得近一點,他們認為這樣顯得更為親近。他們偏愛公雞,認為它既有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還有司晨報曉的功能,因而它可以用作「光明」的象徵,並奉為國鳥。他們還非常喜愛鳶尾花,認為它是自己民族的驕傲,是權力的象徵、國家的標志,並敬為國花。
法國人在交談時習慣於用手勢來表達或強調自己的意思,但他們的手勢與我們的有所不同。如,我們用姆指和食指分開表示「八」,他們則表示「二」;表示「是我」這個概念時,我們指鼻子,他們指胸膛。他們還把姆指朝下表示「壞」和差的意思。
法國人一年到頭似乎離不開酒,但貪杯而不過量。一日三餐,除早餐外,頓頓離不開酒。他們習慣於飯前用開胃酒疏通腸胃,飯後借科涅克(白蘭地)之類的烈性酒以消食,佐餐時,吃肉類配紅葡萄酒,吃魚蝦等海味時配白葡萄酒;玫瑰紅葡萄酒系通用型,既可用於吃魚,也可用於下肉。女士都愛用玫瑰紅,以顯示自己的口味清淡,不嗜烈物。法國人不僅看菜下酒,什麼酒用什麼杯子,也很有講究,法國人講究雖多,但喝的並不多。三五人一桌的聚會,一瓶10度上下的葡萄酒通常就行。

義大利
義大利人熱情好客,也很隨便,但時間觀念不強,常常失約或晚點。
在義大利進餐時,義大利人的習慣是男女分開就座。進餐順序一般來講,是先上冷盤,接著是第一道,有麵食、湯、米飯或其它主食;第二道有魚、肉等,然後是甜食或水果、冰淇淋等,最後是咖啡。
用餐時要注意禮節,不要一次要的太多吃不下。在用餐過程中,不要把刀叉弄的叮鐺作響,在吃面條時,用叉子將面條捲起來往嘴裡送,不可用嘴吸,尤其是在用湯時,不要發出響聲。每道菜用完後,要把刀叉並排放在盤里,表示這道菜已用完,即使有剩的,服務員也會撤走盤子。
義大利人喜歡喝酒,而且很講究。一般在吃飯前喝開胃酒,席間視菜定酒,吃魚時喝白葡萄酒,吃肉時用紅葡萄酒,席間還可以喝啤酒、水等。飯後飲少量烈性酒,可加冰塊。義大利人很少酗酒,席間也沒有勸酒的習慣,隨意。

姓名
義大利人的姓名由姓和名組成。在填寫正式文件時,除本人姓名外,要加上父名,有時還得寫母親的姓名,次序是本人的姓、名父名,最後是母親的姓名。

服飾
義大利的衣食住與鄰國法國相似。日常衣著以西服為主,但夾克衫、T恤衫和牛仔褲現已成為國民的常服。平時衣著隨便,但上班時卻很注意裝束打扮。有的飯店規定穿西服必須系領帶,即使在夏天也不準穿襯衫人席,不過穿民族服裝則不受約束。

飲食
義大利菜的特點是昧醇、香濃,以原汁原味聞名,烹任技藝可與法國媲美,而麵食則在法國之上,有400多品種。義大利人的早餐簡單,晚飯是主餐,用餐時間一般很晚。

住宿
義大利人的住房條件與法國相似,只是房租遠低於法國。一般而言,北部義大利人的住房條件優於南方。擁有第二住宅的義大利人不很多。

婚禮
義大利是一個天主教勢力很大的國家,按天主教的傳統,婚禮應在教堂舉行,但現在到市政廳登記結婚的人越來越多。

喪禮
自天主教盛行以來,義大利人死後以土葬為主,各地都有公墓。一般義大利人死後先在教堂舉行簡單宗教儀式,然後將棺木放入已准備好的墓穴。

E. 法國的商務禮儀主要有哪些

法蘭西共和國,簡稱法蘭西或法國。它位於歐洲西部。

法國人保守而正式,尤其是在較小城市如里昂,你得表現得格外正式,處處勿忘握手,多握幾次更好,別問對方家事。法國人對「商業機密」也很敏感。法國烹飪譽滿全球,法國人非常講究吃,就餐是法國人的一大快事,一般喜歡晚宴,不喜歡午餐會談。到了招待的時候,主人的用心是無微不至的。比如,晚餐的時候,應該招待夫婦兩人,這是常識。若應邀到對方家裡進晚餐,應先叫花店送些花去。進餐時法國人對味道很敏感,所以,每當有客人誇獎菜餚很好吃的時候,就會很高興。因而,當客人把所誇獎的菜餚吃完的時候,一定會再端一盤新的上來。有這么一種說法,即法國人「誇獎著廚師的技藝吃」,英國人「注意著禮節吃」,德國人「考慮著營養吃」,而義大利人則「痛痛快快地吃」。的確,這句話把法國人的性格表露得淋漓盡致。法國有句諺語:「酒已取出就得喝」。

在法國,要注意商務禮俗,法國人忌諱「13」,他們不住13號房間,不在13日這天外出旅行,不坐13號座位,更不準13個人共進晚餐。

法國人喜愛花,生活中離不開花,特別是探親訪友,應約赴會時,總要帶上一束美麗的鮮花,人們在拜訪或參加晚宴的前夕,總是送鮮花給主人。賞菊是我國人的一種雅興,但法國人卻不同,切記不要送菊花,因為在法國(或其他法語區)菊花代表哀傷,只有在葬禮上才送菊花。其他黃色的花,象徵夫妻間的不忠貞,千萬別送。另外也忌擺菊花、牡丹花及紙花,在法國,康乃馨被視為不祥的花朵,你如果糊里糊塗地買一大把康乃馨,送給法國人,碰到脾氣大的,不挨揍才怪呢,法國是個盛產花卉的國家,法國人民將鳶尾科的鳶尾花作為自己民族的國花(歐洲人把鳶尾花叫做「百合花」)。法國人喜歡玫瑰,栽培有7000多種,玫瑰花表示愛情。

在法國,男人向女士贈送香水,有過分親熱和「不軌企圖之嫌」。也別送刀、劍、刀叉、餐具之類,若送了,意味著雙方會割斷關系。送花通常要逢單數,但別逢不吉利的「13」。法國本土出產的奢侈品,如香檳酒、白蘭地、香水、糖栗等等,也是好禮品。在法國,一些有藝術性和美感的禮品如唱片、畫或一些書籍,如傳記、歷史、評論及名人回憶錄等會很受歡迎。法國人除非關系比較融洽,一般不互相送禮。

法國乳酪至少有400多種,是聞名世界的乳酪之國。如果到法國人家中做客,主人不僅拿出各種各樣的葡萄酒來招待客人,而且還會端出各種各樣的乳酪讓客人品嘗。

法國人的衣著一般都十分講究,尤其是巴黎人以服飾的優美和華麗精緻而享譽世界。法國婦女是世界上最愛打扮的婦女,其服飾時髦,所用的化妝品也特別多,光是口紅就種類繁多,早、午、晚用的都不一樣,因而法國的高級服飾、化妝品和奢侈品也馳名於世。

法國人素來愛飲酒,他們愛喝葡萄酒、蘋果酒、白蘭地、威士忌、杜松酒等。除非餐桌上有煙灰缸,否則別抽煙。法國人不僅在用餐時,而且在平時也有喜愛喝咖啡的習慣。他們通常愛用大杯喝有香味的濃咖啡。因而,尤其在巴黎寬敞的林陰大道邊,熱鬧的露天咖啡座比比皆是。

F. 法國的工資高嗎消費水平怎麼樣

一、法國的工資水平

根據法國國家統計局(Insee)公布的數據顯示,法國人每年的工資收入,也就是說,一個法國人在一整年當中凈工資的總和平均為20350歐元(2013年)。

法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2年):平均每年純收入:25507歐元;月平均工資總額:2874歐元。

2017年,法國人平均月收入是2800歐左右,差不多26萬人民幣一年,法國扣除的社保費用高,到手2200歐元左右,差不多20萬人民幣一年。

當然中位數收入低得多,法國人收入中位數是1750歐元,這意味你只要年入16.2萬人民幣,你就比一半的法國人收入高。

實際上,由於法國婦女工作參與率比中國低,很多人不工作在家帶孩子,中國人家庭收入和法國的差距更小。中國婦女勞動參與率76%左右,全球第一的水平,法國婦女勞動參與率遠比我們低。如果老婆在家全職,法國男人年入16萬人民幣在巴黎養全家,其實是件並不輕松的事情。

二、法國的消費水平

1、食品

普通的巴黎餐廳一般工作日午餐10至20歐元/人,晚餐及節假日20至30歐元/人。法國超市裡面的西瓜價格很高,在家樂福7.95歐元一公斤,差不多60元一公斤。當然其他有的超市或者路邊水果攤也有便宜的,例如3歐元多點一公斤,一公斤也要20元人民幣以上。

不管是一杯啤酒,一杯咖啡,一般起步價在3歐元左右,有的也有5歐元,算成人民幣23—38元一杯,均價就算30元人民幣吧。

2、交通

地鐵票1.7歐元,打車6.6歐元起。巴黎交通真的太貴了,公交車和地鐵,不管距離遠近,一律一張票2歐元,算下來15元人民幣一張。出門往返一次要30元人民幣,

3、住房

巴黎的房租非常昂貴,巴黎30歲以下的年輕人都合租,巴黎年輕人跟人合租是普遍現象。在巴黎,自己租一個單間,一個35-40平米的單間,在巴黎1000歐元是起步價。青年旅舍床位20至30歐元,普通的酒店100至200歐元/晚。

G. 疫情後法國消費者消費力如何

法國Syntec咨詢公司,2020年12月發布的調查報告中指出,2020年進入職場的年輕人中,有二分之一在拿到學位六個月後還沒能找到工作。

法國輿論研究所和法國樂天,聯手發起的年輕人消費觀調查,揭示了這一代年輕人,所面臨的消費模式的改變。

新冠疫情開始後,39%法國年輕人普遍消費力下降。41%的年輕人,在疫情開始以來,更多的開始消費二手產品。

70%的年輕人不得不削減某些項目的開支,其中服裝(52%)、家用設備(47%)和文化產品(45%)居首位。

82%的受訪者在Covid-19之前已經在購買二手產品。在這些人當中,有41%的人說,自大流行病開始以來,他們正在消費更多的二手產品。

並且,有五分之一的人明確表示,是新冠危機,給他們帶來的這個消費習慣。

對於經濟狀況因新冠而惡化的年輕人來說,他們在教育和文化方面的支出受到了很大影響:

這也是為何包括樂天在內的很多平台,都推出翻新機二手產品消費的頻道。

信息來源:Rakuten法國跨境電商

H. 與法國人做生意應注意哪些問題

1.建立友好關系。

法國人很珍惜人際關系,而這種性格也影響到商業上的交往。一般說來,在尚未交成朋友以前,是不會跟你做大宗生意的。因此,你必須和法國人建立友好關系,雖然這需要做出長時間的努力。如果你和法國公司建立了多年的友好關系,互惠互利,並且未發生糾紛,那麼你會發現他們是很容易共事的夥伴。

2.學習法語。

法國人有一個習慣,當他與你進行談判時,即使他的英語講得很好,他們也可能會要求用法語來談判,而且一般不會讓步,除非他們恰好是在國外而且在商業上對你有所求。因此,你如果想和法國人長期做生意,最好學習一些法語。至少,你在談判時應選擇一名好的法語翻譯。當然,如果你即懂英語又懂法語,那是再好不過了。

3.遵守時間。

和德國人不同,法國人的時間意識是單方的。在商業交往中,他們遲到是經常的,但他們卻總能找到一大堆冠冕堂皇的理由加以解釋。但是,如果你由於什麼原因而遲到,他們就會很冷淡地接待你。所以,在和法國人交往時,你不要遲到,否則,你不會被原諒。相反,如果法國人遲到了,你千萬不要發火,要學會容忍,你可以和准時出席的人隨便交談,以耐心地等待你的客人。

4.談話內容要廣。

在你和法國人洽談生意時,假如你只顧談生意,往往會被對方譏為「多麼枯燥無味的人啊!」除了最後做決定的階段可以一本正經地只談生意外,在這之前的生意洽談中,你可以多談一些關於社會新聞或文化等方面的話題,以活躍談判的氣氛,這樣更容易使洽談獲得成功。

5.穿戴要盡量考究。

穿在法國,舉世聞名。法國的男士和女士都穿戴得極為考究。你談生意時穿的最好的衣服,在法國同行所穿的衣服面前也很可能相形見細。因此,在與法國商人洽淡生意時,你要盡可能穿上你最好的衣服。

6.仔細檢查合同。

假如法國人在談判時有足夠的經濟實力逼迫你讓步,他們是不會手軟的。如果協議有利於他們,他們會要求你嚴格遵守協議,如果協議對他們不利,他們就會一意孤行地撕毀協議。因此,你在簽字前,必須仔細檢查合同。如果你為了做成生意而做出讓步並接受一些他們硬要加進的一些索賠條款,那麼,如果情況有變,需要使用索賠條款時,你就會看到自己處於何種境地。因為如果法國人錯了,他們會若無其事,而如果他們認為你錯了,他們就會對你起訴。因此,你必須慎之又慎,仔細檢查後再在合同上簽字。

7.避開商業淡季。

法國人喜歡渡假,8月的法國一片寂睜,全國都在放假,幾乎不可能談生意。特別是巴黎,除了旅遊者外幾乎別無他人。任何勸誘都無法使法國人錯過或推遲一個假期而去談生意。甚至7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他們的心思就已經從生意上轉移了。因此,你應盡力避免在這一時期訪問法國。你也不要奢望法國商人在渡假返回後能夠立即著手與你做生意。你最好9月份以後去法國做生意。只有到了這個時候,法國商人才會從溫馨的假期生活中重新回到生意場上。

閱讀全文

與法國人一般怎麼付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8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5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9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8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