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高鐵是那個國家發明的地鐵呢還有什麼其他國家發明的東西,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的。
日本。世界上首條出現的高速鐵路是日本的新干線,於1964年正式營運。日系新干線列車由川崎重工建造,行駛在東京-名古屋-京都-大阪的東海道新干線,營運速度每小時271公里,營運最高時速300公里。
19世紀中葉,倫敦比以前任何城市發展得都要快。在這龐大帝國的中心,當數以千計的新房屋、商店、辦公樓和工廠為日益膨脹的勞動大軍而建造起來時,它幾乎要爆炸了。這些人需要有比狹窄的街道所能提供的更好的運輸工具。
查爾斯·皮爾遜認為,答案就是在地下建造鐵路。1843年,他把自己的建議提交給議會。然而直到1863年,短途的「大都市鐵道」才總算開通。即使這段路程只有6.5千米,這條線路也是非常成功的,因為它第一年就運載了950萬乘客。
其他城市不久也紛紛仿效倫敦。布達佩斯的地鐵在1896年開通;波士頓在1897年,巴黎通往郊區的地鐵在1900年,紐約在1904年也都先後開通了地鐵。到1915年,倫敦的地鐵開始成為一個大網路。
第一條地鐵線路採用了「挖—蓋」的工序來建造,即挖掘一條深溝,然後封蓋其上面。1890年建造的真正的「管狀」鐵道,是用一個液壓沖頭推進的鋼箍鑽通泥土建成的。現代都市擁有的地鐵網路給更多的人帶來了便利,也成為大都市的標志。
Ⅱ 高鐵是誰發明的
確切的說中國高鐵是在引進消化吸收的基礎上,結合中國鐵路窄軌的實際加以改進和創新,集成了國外多種技術的一個綜合體。
當年中國進行鐵路電氣化改造的時候,要引進外國的機車,當時參與投標的外國企業有:德國西門子集團、法國阿爾斯通集團、加拿大龐巴迪集團、日本日立、川崎重機集團
當時的鐵道部長劉志軍對鐵道部的要求是:中標者價格合理,而且必須轉讓80%技術,並對核心技術進行說明,同時采購的機車20%在國外製造,剩下80%必須在國內製造,完成組裝。
當時西門子很拽呀,以為自己技術一流,而且價格高,又不同意轉讓技術,在開標第一輪把德國西門子淘汰了。一下子讓外國鐵路企業看到了鐵道部是玩真的,不是說說而已。 第一次招標中最後中標的是加拿大龐巴迪集團,並和長春機車軌道公司成立了合資公司。
接下來幾年,中國鐵道部還是保持一貫的強勢,靠市場換技術的思路,國外巨頭雖然有非常先進的技術,但是限於集團業績壓力,而且對中國市場都是非常垂涎的,所以後來的招標中,鐵道部采購聯合體,都是把采購訂單分成若干個系統,如引進日本的牽引系統,法國的電控系統,德國的行車控制系統,加拿大的軌道技術等等,這樣一來,把國外各個模塊最先進的東西轉讓進來後,分別給中國的南車集團和中國北車集團分別去消化吸收,並進行本地化創新。
第一批國產動CRH1車組屬於萬國牌的,10%左右的核心元件還是在國外供應商控制的。
至於目前的CRH2、CRH3基本上是實現國產了。
目前中國北車集團、中國南車集團兩大鐵路央企一共有5萬多人從事先進技術的消化吸收、研發創新工作,這個絕對是世界上鐵路系統最大的研發團隊。
說到CRH3動車組,確實蠻有意思的,當時立項研發後,因為一個技術一直無法突破,而這個技術在日本川崎重機集團擁有的,當時鐵道部出面去找川崎談,希望轉讓技術,迫於日本日立集團等國內行業大佬的強烈反對,就擱置了一段時間,後來川崎也是需要提升業績,盯著國內巨大的壓力,同意賣給中國5套元件。拿到相關元件後,兩大鐵路央企攻關一個月,通過逆向研究便輕松把技術搞定了,同時還進行了升級。
這個元件的完成,也保證了武廣高鐵CRH3型動車組的順利下線。
目前中國除了在國內建設大量的高鐵線路,還在參與沙特、委內瑞拉、巴西、阿根廷、美國、俄羅斯、巴基斯坦、伊朗、緬甸等國的高鐵投標
其中。美國、俄羅斯已經與中國鐵道部簽署了建設高鐵的合作備忘錄,正在進行前期立項工作。
以上這些信息是一個電視訪談節目采訪鐵道部總工程師的時候了解到的。
最新消息是:阿根廷已經確認要花16億美金左右,引進中國高鐵技術。據說7月16號,阿根廷總統訪華時候,估計會宣布此項合作協議。
中國高鐵用市場換技術,換來了自主創新,形成一整套自主知識產權,並開始走向國際市場,值得表揚。
而同樣以市場換技術的中國產業還很多,到現在還在艱難前行中。
比如:中國汽車行業、中國航空工業是最典型的,確實要好好反思下。換的結果,自己啥也沒學到,結果白花花的銀子就這樣流失到海外資本家的腰包了。
Ⅲ 高鐵是誰發明的呀
發明:日本。
早在1959年,日本便設置了一條新干線用來作為高鐵運輸的路線,這條新干線連接了東京以及大阪兩個城市。1964年,東京奧運會舉辦前夕,這條新干線正式通行,而高鐵也在這條新干線上運輸的十分平穩,速度也十分令人驚喜。
全世界范圍內第一條用作商業的新干線,也就是能夠支持列車高速運行的鐵路便是這一條,由此可以證明是日本人率先修建了高速鐵路,同時也率先研製出了高鐵。就在日本的高鐵成功運行後不久,法國也開始了商業高鐵運行的研究。
我國高鐵路程:
中國「高鐵人」用10年多的時間「全面地、系統化地,一個角落都不遺漏地」研究、建設起了自己的高速鐵路。
我國高鐵創新團隊集成了全國最優秀的科技和創新力量,包括20多家國內頂級高校、50多家重點實驗室和創新能力平台、500多家配套企業。從基礎材料到控制,從電子到化工,從機械到信息,在所有涉及的領域開展了高度組織化的創新,生產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時速350公里的高速列車。
Ⅳ 高鐵是誰先提出的
高鐵最初也是由日本人設想出來的,二戰後,日本經濟復甦,現有鐵路已經不能滿足交通運輸了,對於線路運輸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鐵並孕育而生。
1959年,日本在東京建設到大阪的新干線;1964年,東京奧運會前這條高鐵正式通車運行。這也是世界上第一條商業運行的高速鐵路,所以說高速鐵路的最初是由日本人發明的。
法國,是第二個研究高鐵商業運行的國家,他們的高鐵是屬於TGV動車組。他們的研究技術和日本的不同,屬於原創自主研發,這中間也是非常曲折的過程。
第三個高鐵技術大國是德國,他們和法國研究時間基本上接近,但是德國開通的時間更晚。並且德國的高鐵技術也是原創研發,他們的高鐵稱之為:ICE。
(4)法國高鐵發明了什麼擴展閱讀
高鐵的發展史,可以概括為:始於日本,發展於德法,騰飛於中國,這4個國家也是今天公認的高鐵強國。不過要說世界上高速鐵路系統技術最全、集成能力最強、運營里程最長、運行速度最高、在建規模最大的國家,還是中國。
基本特點
1、高速鐵路非常平順,以保證行車安全和舒適性,高速鐵路都是無縫鋼軌,而且時速300公里以上的高速鐵路採用的是無砟軌道,就是沒有石子的整體式道床來保證平順性。
2、高速鐵路的彎道少,彎道半徑大,道岔都是可動心高速道岔。
3、大量採用高架橋梁和隧道。來保證平順性和縮短距離。
4、高速鐵路的接觸網,就是火車頂上的電線的懸掛方式也與普通鐵路不同,來保證高速動車組的接觸穩定和耐久性。
5、高速鐵路的信號控制系統比普通鐵路高級,因為發車密度大,車速快,安全性一定要高。
Ⅳ 中國的高鐵是誰發明的
確切的說中國高鐵是在引進消化吸收的基礎上,結合中國鐵路窄軌的實際加以改進和創新,集成了國外多種技術的一個綜合體。
當年中國進行鐵路電氣化改造的時候,要引進外國的機車,當時參與投標的外國企業有:德國西門子集團、法國阿爾斯通集團、加拿大龐巴迪集團、日本日立、川崎重機集團。
當時的鐵道部長劉志軍對鐵道部的要求是:中標者價格合理,而且必須轉讓80%技術,並對核心技術進行說明,同時采購的機車20%在國外製造,剩下80%必須在國內製造,完成組裝。
(5)法國高鐵發明了什麼擴展閱讀:
高速鐵路,就是鐵路設計速度高、能讓火車高速運行的鐵路系統。世界上第一條正式的高速鐵路系統是1964年建成通車的日本新干線,設計速度200km/h,所以高速鐵路的初期速度標准就是200km/h。
後來隨著技術進步,火車速度更快,不同時代不同國家就對高速鐵路有了不同定義,並根據本國情況規定了各自的高速鐵路級別的詳細技術標准,涉及的列車速度、鐵路類型等就不盡相同。
Ⅵ 高鐵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高鐵是日本發明的。
早在20世紀初前期,當時火車「最高速率」超過時速200公里者寥寥無幾。直到1964年日本的新干線系統開通,是史上第一個實現「營運速率」高於時速200公里的高速鐵路系統。
1959年4月5日,世界上第一條真正意義上的高速鐵路東海道新干線在日本破土動工,經過5年建設,於1964年3月全線完成鋪軌,同年7月竣工,1964年10月1日正式通車。
東海道新干線從東京起始,途經名古屋,京都等地終至(新)大阪,全長515.4公里,運營速度高達210公里/小時,它的建成通車標志著世界高速鐵路新紀元的到來。
(6)法國高鐵發明了什麼擴展閱讀
中國高鐵的發展歷程:
我國高鐵在20世紀90年代初到2004年為孕育階段,主要是學習和嘗試,研發了一些自己的技術,包括建成「廣深准高速鐵路」「秦沈客運專線」,也研發了我國第一代高鐵電力動車組「大白鯊」「中華之星」。
2004年至2008年為引進消化吸收階段,以引進日本、德國、法國、加拿大等國的高鐵製造技術為主。
2008年至2012年為自主創新階段,以科技部和原鐵道部聯合發起實施的《中國高速列車自主創新聯合行動計劃》為標志,該計劃誕生了「和諧號CRH380系列」高速列車;2012年至今為持續創新階段,在「和諧號380系列」平台技術的基礎上繼續拓展創新。
2017年,我國新一代標准動車組「復興號」投入使用,持續運營時速達到350公里,並具備時速400公里以上的運營速度儲備,成為全球運行速度最快、更安全、更可靠的動車組列車。
Ⅶ 當代法國有哪些領先世界的工業成就
六,法國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可與美國並列的軍事工業體系完備的國家。從坦克到大炮,從飛機到艦艇,從常規武器到核武,法國均具備先進的生產系統和很強的生產能力。法國是目前世界上除美國外唯一擁有核動力航母的國家。
Ⅷ 最早的火車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法國陸軍技術軍官古諾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輛蒸汽動力車,蒸汽成為推動車輛運動的工具,這可說是火車的先驅哦~
最早使用燃煤蒸汽動力的
燃煤蒸汽機車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必須在鐵路沿線設置加媒、水的設施,還要在運營中耗用大量時間為機車添加煤和水。這些都很不經濟。在19世紀末,許多科學家轉向研究電力和燃煤蒸汽機車。
電力機車1879年,德國西門子電氣公司研製了第一台電力機車,重約954公斤,只在一次柏林貿易展覽會上做了一次表演。1903年10月27日,西門子與通用電氣公司研製的第一台實用電力機車投入使用。其時速達到200公里。
燃油機車1894年,德國研製成功了第一台汽油內燃機車。並將它應用於鐵路運輸,開創了內燃機車的新紀元。但這種機車燒汽油,耗費太高,不易推廣。
1924年,德、美、法等國成功研製了柴油內燃機車,並在世界上得到廣泛使用。
1941年,瑞士研製成功新型的燃油汽輪機車,以柴油為燃料。且結構簡單、震動小、運行性能好,因而,在工業國家普遍採用。
20世紀60年代以來,各國都大力發展高速列車,例如法國巴黎至里昂的高速列車,時速到達260公里;日本東京至大阪的高速列車時這也達到200公里以上。
Ⅸ 簡述世界高速鐵路的發展史。
世界高速鐵路的發展史:
20世紀70年代世界范圍內發生了嚴重的石油危機,石油短缺的陰影籠罩全球。為了保持經濟可持續發展,各國反思之餘,要求徹底改革傳統的交通能源結構模式,而鐵路是唯一能採用非石油能源的交通模式。
自1964年日本建成世界上第一條高速鐵路——東京至大阪高鐵40多年來,高速鐵路從無到有,迅速發展。截至目前,全球投入運營的高速鐵路近2.5萬公里,分布在中國、日本、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比利時、荷蘭、瑞典、英國、韓國、中國台灣等17個國家和地區。高速鐵路作為一種安全可靠、快捷舒適、運載量大、低碳環保的運輸方式,已經成為世界交通業發展的重要趨勢。
世界高速鐵路的發展歷程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
1.第一次是在上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末,是世界高速鐵路發展的初始階段,主要由發達國家日本、法國、義大利和德國推動了這一次建設高潮。這期間,日本建成了遍布全國的新干線網的主體結構,在技術、商業、財政以及政治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2.第二次是在上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由於日本等國高速鐵路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世界各國對高速鐵路投入了極大的關注並付諸實踐。歐洲的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比利時、荷蘭、瑞典和英國等最為突出,1997年,從巴黎開出的「歐洲之星」列車又將法國、比利時、荷蘭和德國連接在一起。在這期間,日本、法國、德國以及義大利對發展和完善高速鐵路網也進行了周密和詳盡的規劃,對原有高速鐵路網進行了大規模擴建。
3.第三次是上世紀90年代中期至今,這次建設高潮涉及到亞洲、北美、大洋洲以及整個歐洲,形成了世界交通運輸業的一場革命性的轉型升級。俄羅斯、韓國、中國台灣、澳大利亞、英國、荷蘭等國家和地區都先後開始了高速鐵路的建設。為了配合歐洲高速鐵路網的建設,東部和中部歐洲的捷克、匈牙利、波蘭、奧地利、希臘以及羅馬尼亞等國家正在進行干線鐵路改造,全面提速。對高速鐵路開展前期研究和初步實踐的國家還有土耳其、中國、美國、加拿大和印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