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移民非洲需要什麼條件
法律分析:1、辦理護照:公民辦理因私護照只需要本人攜帶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一份和家庭戶口本前往戶籍所在地派出所即可辦理。直轄市居民就在市出入境管理中心辦理。提前打電話咨詢當地出入境管理中心您的居住區在那裡辦理就好了。
2、辦理簽證:需要護照、照片、身份證和戶口本復印件、單位證明、在職證明、經濟能力證明等等申請必須材料,目的地國家不同,所需的資料並非全部需要上述證明材料。非洲簽證需要7-15工作日,如:埃及、南非、坦尚尼亞,肯亞等所需工作日相比則較短。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 第九條 定居外國的中國公民,自願加入或取得外國國籍的,即自動喪失中國國籍。
Ⅱ 法國對非洲的殖民統治是怎樣的呢
眾所周知,從某種意義說,世界的發展歷史就是一部掠奪、瓜分、殖民的歷史。在殖民時代,世界各列強紛紛搶奪殖民地,並為此而大打出手。在這場激烈的競爭中,非洲同樣成為爭奪的對象,而最終法國成為非洲最主要的殖民者。所以,非洲不少國家在語言、政治制度、城市建設風格等等方面都存留很多法國元素,他們之間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復雜情感,到如今法國對非洲仍有不小的影響力。
那麼,法國實力並不算很強為何能成為非洲最主要的殖民者?又是怎樣把法國元素注入非洲而且至今仍有影響力呢?
地緣優勢為擴張提供便利
法國雖是歐洲國家,但與非洲僅隔著地中海,法國在北岸,非洲在南岸。這樣的地緣優勢,讓法國和非洲一直有著較多的聯系,在非洲的北部法國人的活動就相當多。16世紀,伴隨西班牙、葡萄牙等歐洲國家的對外殖民擴張,讓法國人看到了向海外擴張殖民地的好處。所以作為當時歐洲主要強國的法國,也很快地走上了對外殖民侵略的道路。
1624年,法國就在西非的塞內加爾沿海,建立了第一個貿易站點。起初,法國人對這里的貿易往來和殖民擴張並不感冒,主要從事販賣廉價黑奴,貿易和殖民的重點還是在亞洲和美洲。但不幸的是英國、西班牙等國家也看好了亞洲及美洲的殖民地,結果在爭奪中法國慘敗,元氣大傷。盡管如此,法國人並沒有放棄殖民擴張的野心。這時,他們把目光轉向了對法國有明顯地緣優勢的非洲大陸。
1830年,法國出兵阿爾及利亞海岸地區,並逐步加強了對阿爾及利亞的統治。從此,法國從阿爾及利亞開始,由北向南不斷擴張,努力實現在北非、西非乃至整個非洲建立殖民霸權的夢想。
普法戰爭之後,法國在非洲展開了空前的殖民擴張。北非以阿爾及利亞為起點,在其周邊的突尼西亞、利比亞等國劃分勢力范圍,並把摩洛哥變成了自己的附屬國。中非和西非,絕大部分國家也都納入到了法國的勢力范圍之中。就連遠在東非的吉布地都未能倖免。
至此,法國與隔海相望的非洲聯系更加緊密,並在這不長不短的歷史進程中,對非洲產生無法估量深刻且深遠的影響。
直接具體的殖民管理統治
正是有了法國殖民非洲的這段歷史,使目前的非洲61個國家和地區中,說法語的國家就有31個。事實上現在法國在經濟、政治、軍事上都有較大影響。法國在非洲駐軍數量和擁有軍事基地數量仍然是最多的國家。盡管法國實力和影響力呈衰弱的趨勢,但在非洲的話語權仍舉足輕重。現在法國仍然壟斷很多非洲國家的礦產、電信和能源等行業,也是很多非洲國家進出口的首選市場,所以非洲離不開法國,法國也離不開非洲。
所以,非洲不僅難抹殖民時期的印記,而且現在的影響仍在繼續。其實自從法國登陸非洲大陸,上蒼就把他們的命運,緊緊地拴在了一起。不管是殖民時代,還是後殖民時代,法國在非洲的歷史印記無法抹去,而且他們之間又愛又恨的情感註定要繼續下去。
Ⅲ 法國通過貨幣直接控制了非洲的多個國家,這是怎麼做到的
因為法國在很早之前,就在非洲建立了一個龐大的殖民帝國,但是相對於其他國家來說,法國統治的手段是比較直接的,實行法式同化的政策,即使法國在非洲實行的政策都是具有壓迫性的,從客觀的角度來看,促進了非洲的經濟發展。所以法國給非洲人民帶來的影響是無形的,這一系列的措施讓非洲人認識到世界的寬廣,以及他們會覺得效仿法國才能有更好的生活。
法國的影響可以說可以是無處不在,因為在殖民地政府的任命上大多都會任用法國人,而且在教育上,會教育法語,建立完整的法式教育體系。有一些服兵役的人如果表現優秀,那麼他們可以獲得移民法國的資格。二戰之後,法國大傷,非洲也是移民的主要來源國,所以在很久之前,非洲和法國就處於一個黏合的狀態,共生共長。
Ⅳ 法國是個移民國家,外來移民的主要來源國有哪些
50年代,60年代或70年代的入境移民,大部分是由義大利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和來自黑非洲國家的僑民組成。1999年,以下三部分移民總計約有50萬人:葡萄牙人,阿爾及利亞人和摩洛哥人;其次是土耳其人,義大利人,西班牙人和突尼西亞人;以及來自整個黑非洲國家的人。從僑民的意義上說,義大利人和西班牙人最為典型,他們之中的很大一部分人,已經獲得了法國國籍。90年代,來自歐盟的僑民人數有所下降,實行了邊界開放以後,許多歐盟的僑民只是來法國生活幾年。以政治避難和家庭團聚為由入境的,多數來自黑非洲,土耳其和亞洲國家。
Ⅳ 法國什麼方法可以移民
移民概況
法國是一個傳統的移民國家:150多年以來,其他國家在受到高生育率的影響時,法國已經開始採取措施從外國吸引人才防止人口出現負增長。法國的移民最初主要來自歐洲各國:法國、比利時、波蘭、西班牙和葡萄牙。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開始,來自非洲的移民增加。目前,來自亞洲,特別是南亞的移民增加。
在法國,隨著工業化的進程,20世紀出現了兩次移民潮。第一次是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為二戰重建出現的移民潮。第二次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因國家建設出現的移民潮。1946年法國組建了國家移民局來招募外國人來法國工作。
現在移民法國的人來自世界各個國家,有36%的移民規劃入籍。現在居住在法國每四個人中就有一個是有移民背景的,截止2005年3月的統計,生活在法國的移民約600萬人。
移民法律
在法國的外資企業常外派其員工來法國工作。為方便外籍員工及其家庭到法國工作,法國政府簡化了相關的行政手續,制定了清晰簡單的法律程序。另外,稅收和社會保險制度有助於抵消在法國工作的外籍員工的費用,以吸引更多高技能人才和投資者移民法國。
歐盟以外國家的外籍員工來法國工作前須獲得長期居留簽證、工作許可(僱傭合同)和印有「職員」字樣的居留證。
高級管理人員工作許可及居留證發放手續由ANAEM(移民管理局—前國際移民局)負責相關手續的辦理。 管理人員是指可以實行決策的公司高級職員。他們在其企業內擁有相當的獨立性及工作時間安排上的自由性。
為使外籍員工及其家屬(配偶或子女)能夠同時進入法國,他們可以採用同時在原籍國的法國領事館辦理簽證及居留證登記申請手續。隨行家庭的這些手續也是由國際移民局負責辦理。臨時居留證的有效期與外籍員工的居留證有效期相同。
規劃入籍/永居
法國國籍法典,是在1945年10月19日的法令基礎上(經過1973年、1984年、1993年和1998年的四次修改)制定的。它依據土地權——即使父母是外國人,因為出生地和居住地是法國,所以是法國人;也依據血緣權——不管是哪兒出生或者住在什麼地方,只要父母是法國人就可以取得法國國籍。
取得法國國籍主要有三種方式 :
1、授予國籍:這就是把國籍給予那些至少在法國擁有合法居留證五年的成年人。
2、取得:在法國出生並擁有合法居留證至少五年,年齡十一歲到成年期的外國孩子(根據國際法第44條)可以取得國籍。為享受這一權利,1993年(7月22日的移民法律)和1998年(3月16日的移民法律),實行過「表示願望」制度。
3、在宣布和一名法國男子或女子結婚之後(婚齡應至少一年)。
Ⅵ 戰後初期,法國接受的移民主要來自於哪裡
同意樓上的回答。因為非洲的大部分國家,法國都是戰前各殖民地國家的宗主國。就像我國的周邊國家,歷史上也都是我國的藩屬國。這些藩屬國如果發生內亂,我國如果收到當事國的出國平叛的請求,我國的各界朝廷,也不得不答應出兵,幫助恢復和平,並且盡量正當、中立地解決當地的主要矛盾的。戰後,非洲的移民,想到法國生存、發展,作為老宗主,不作出一下姿態,也是說不過去的!
Ⅶ 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歐洲殖民者是如何進入非洲內陸的
西方殖民者深入非洲內地的「地理考察」活動是從18世紀60年代末開始的。最先從事這項活動的是英國。英國的活動引起法、德、意、葡、俄、美等國的注意,這些國家也相繼派人前往內地。在百餘年時間內,歐洲人幾乎走遍非洲各地。他們的活動大致可分為4個地區,即東非和東北非、北非、西非、赤道以南非洲。
對赤道以南非洲內地的考察最早的是葡萄牙人。19 世紀初,葡萄牙人沿著販奴路線,多次從安哥拉、莫三比克的沿海深人內地考察,但這一活動不曾引起足夠重視。後來,英、法,德等國相繼派人對赤道以南非洲內地展開考察,這一過程中,英國的成就最大。主要是傳教士利文斯頓和斯坦利。利文斯頓以行醫、傳教名義,得到當地人的幫助,從庫魯曼來到贊比西河上游,然後沿贊比西河上游前進,得到許多有用的資料。而斯坦利歷時3年考察了剛果河地區,是西方國家第一個完成從剛果河源頭到出海口航程的人。斯坦利的考察,為西方殖民者搜集了有關剛果河流域的大量地理資料。
Ⅷ 法國怎麼移民
你好,法國怎麼移民?
授予國籍:這就是把國籍給予那些至少在法國擁有合法居留證五年的成年人。
取得:在法國出生並擁有合法居留證至少五年,年齡十一歲到成年期的外國孩子(根據國際法第44條)可以取得國籍。為享受這一權利,1993年(7月22日的移民法律)和1998年(3月16日的移民法律),實行過「表示願望」制度。
在宣布和一名法國男子或女子結婚之後(婚齡應至少一年)。
希望能幫到您~
Ⅸ 有人說法國現在是用另一種形式在殖民非洲,這是為何
因為他們覺得當前來講,法國在非洲採取的政策依然是阻礙了非洲經濟的發展,是帶有殖民色彩的政策,所以有人就覺得現在的法國不是直接的統治非洲,而是用另一種方式隱晦的進機子,繼續控制著非洲的發展。
同樣的,在殖民時期,法國並沒有對殖民地進行剝削,他們依然是實現了本土化的管理和統治,那麼和現在的法國,為非洲的14個國家進行貨幣印刷有什麼區別呢?一樣是沒有進行剝削,你要是進行本土化的管理,所以這樣的援助方式不免讓人懷疑法國的不安好心,非洲已經習慣性地把法國當成大哥,在非洲很多的工廠都是被法國壟斷了,這樣一來不是在變相地統治著非洲嗎?
Ⅹ 法國的影響力在非洲最大,法國是如何做到的
在殖民地時期非洲是法國的殖民地,法國對其前殖民地在政治、文化、教育、媒體、工業、金融方面慢慢滲透。法國的大部分企業在非洲都是領頭羊的地位,非洲幾乎百分之六十都是法國企業。文化影響力方面,西方文化從語言到衣著到食物到文化,幾乎全盤影響著非洲,『軟刀子殺人』最無形。
法國也通過與法語非洲國家的防務條約獲得貿易特權,例如規定締約的非洲國家只能采購法國的武器,並只能將其礦產品、原材料等產品出售給法國等,來促進兩國的軍事,經濟交流。在法國分別於1994年和1996年發表的《國防白皮書》和《1997—2002年軍事規劃法》中,職業化軍隊建設、重構國防手段及發展新一代裝備成為重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