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法國一二三四五共和國到底是什麼
因為五個共和國貫穿法國歷史,所以粘了法國歷史概要,你一看就明白了。
公元前高盧人在此定居。公元前1世紀,羅馬的高盧人總督愷撒佔領了全部高盧,從此受羅馬統治達500年之久。公元5世紀法蘭克人征服高盧,建立法蘭克王國。10世紀後,封建社會迅速發展。1337年英王覬覦法國王位,爆發「百年戰爭」。初期,法國大片土地被英侵佔,法王被俘,後法國人民進行反侵略戰爭,於1453年結束百年戰爭。
15世紀末到16世紀初形成中央集權國家。17世紀中葉,君主專制制度達到頂峰。伏爾泰和盧梭去世11年後,隨著資產階級力量的發展,1789年7月14日,手持武器的巴黎市民攻佔巴士底監獄。監獄里當時只關押著7個人,但是市民們卻為此激戰了一天,犧牲了98個人。1789年8月26日,法國大革命的綱領《人權和公民權宣言》正式通過。
大革命廢除了君主制,並於1792年9月22日建立第一共和國。1799年11月9日(霧月18日),拿破崙·波拿巴奪取政權,1804年12月2日,巴黎聖母院舉行了一個盛大的加冕典禮,拿破崙·波拿巴成為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皇帝。1848年2月爆發革命,建立第二共和國。1851年路易·波拿巴總統發動政變,翌年12月建立第二帝國。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舉行武裝起義,成立巴黎公社。同年5月底,被法國軍隊殘酷鎮壓。
1870年在普法戰爭中戰敗後,法國於1871年9月成立第三共和國,直到1940年6月法國貝當政府投降德國,至此第三共和國結束。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遭德國侵略。1944年,象徵勝利的法國凱旋門,終於迎來了一次真正的凱旋。
在戴高樂的帶領下,為了自由而戰的法蘭西民族不僅為戰勝法西斯做出了應有的貢獻,而且為戰後法國的復興鋪平了道路。
1944年6月宣布成立臨時政府,戴高樂擔任首腦,1946年通過憲法,成立第四共和國。1958年9月通過新憲法,第五共和國成立,同年12月戴高樂當選總統。1959年,法國宣布接受殖民地阿爾及利亞的民族自決,由此開始告別殖民主義。
1963年,法國和聯邦德國簽訂《法德友好條約》,從此與宿敵德國和解。
1964年1月27日,法國與新中國建交,成為第一個承認新中國的西方大國。
1966年,法國宣布退出北約,並限令美國在一年內撤除在法國領土上的駐軍和基地。
堅持獨立外交政策的法國,成為世界格局的制衡力量。正是在這一追尋理想的過程中,法國以它卓爾不群的氣質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2. 法國的正式名字是法蘭西共和國還是法蘭西第五共和國
法國全稱是法蘭西共和國,目前是法蘭西第五共和國。 第幾共和國那是後人根據歷史過程加上的,以區別這些時期。比如兩漢時期,他們當時的名字都是漢帝國,但 我們後人為了區分,就分別給他們取名西漢,東漢。
3. 法國叫第五共和國,那前面四個共和國是哪些國家呢
法國是聯合國五常之一,與德國並稱為歐洲經濟發動機,響當當的世界大國。但是,法國的國名比較奇怪,叫“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既然法國的國名有“第五”,那麼有沒有法蘭西第一共和國,乃至法蘭西第四共和國呢?還真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法國的國勢看上去很強盛,看不出有多少亡國的跡象。當時很多法國人自己都沒想到,自己會看到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的覆滅。1940年5月10日,德軍大舉進攻法國。所謂的馬其諾防線不堪一擊,法軍被打得找不著北。巴黎陷落後,德軍在凱旋門前耀武揚威。1940年6月22日,以法國與德國簽訂停戰協定為標志,“法三”成為歷史。
維希管理層雖然控制著法國,但畢竟是德國扶持的傀儡,不得人心。1944年6月,戴高樂成立了法蘭西共和國臨時管理層,為將來管理法國做准備。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承認了戴高樂的這個管理層,除了英國。 英國還想搞投機,但維希管理層已是“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幾天了。”很快,維希管理層就被推翻。
4. 法蘭西歷史上有幾個共和國和帝國
五個
法國歷史上共經歷了5個共和國。1789年,法國爆發大革命,廢除了君主制,於1792年9月22日建立了第一共和國,開始了資產階級共和派的統治時期。但不久,拿破崙奪取政權,並於1804年稱帝,建立了第一帝國。
1848年2月法國爆發革命,建立了第二共和國。1852年帝制恢復,第二帝國建立。1870年法國在普法戰爭中戰敗,9月,巴黎革命推翻法蘭西第二帝國後成立了法蘭西第三共和國,並一度於1871年3月18日至5月28日間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政權巴黎公社。1940年6月法國貝當政府投降德國。至此,第三共和國覆滅。
二戰期間,法國遭到德國侵略,後於1944年6月宣布成立臨時政府,戴高樂擔任總理。二戰勝利後,法國於1946年通過憲法,成立第四共和國。1958年9月,法國通過新憲法,成立第五共和國。同年12月,戴高樂當選第五共和國首任總統直至1969年。
5. 為什麼法國要分成第一、二、三、四、五共和國他們有什麼不同
國家為了能夠變的更加強大,它就需要進行相對的變更,相對的進化,這就好比一個機器,為了能夠變得更加的精良,為了能夠變的更加的好用和耐用,就需要不停的更新,不停的變換當中的零件設計和材料。歐洲國家體制的變化,是從古老的封建社會進化到較為先進的資本主義,這種進化所依靠的便是一個國家內民眾的思想進化、開化程度;因為盧梭等一系列思想家的努力下,使得法國的人民們有了可以革命、可以革新的“思想”和“思維”。
之所以法國人和世界要將法國做出一、二、三、四和五的劃分,為的就是讓人們明白,每個時代的共和國是具有不同意義的,是經歷了很多的挫折的,是來之不易的。
雖然之前的幾個共和國失敗了,但是失敗了的一、二、三和四卻是珍貴的經驗,這么劃分也有著紀念的味道。
6. 什麼是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第二共和國,第三共和國
1789年法國爆發大革命,廢除君主制,並於1792年9月22日建立第一共和國。1799年11月9日(霧月18日),拿破崙·波拿巴奪取政權,1804年稱帝,建立第一帝國。1848年2月爆發革命,建立第二共和國。1851年路易·波拿巴總統發動政變,翌年12月建立第二帝國。1870年在普法戰爭中戰敗後,於1871年9月成立第三共和國直到1940年6月法國貝當政府投降德國,至此第三共和國覆滅。
7. 法國歷史上為什麼叫第一、二、三、四、五共和國
法國的近代史分五個共和國主要是憲法特徵決定的。這從二戰後法蘭西第四共和國和第五共和國就可以看出來,這兩個階段是連續地、未被打斷的。(法蘭西第一帝國、第二帝國、二戰法國本土淪陷將前四個共和國的歷史階段隔開)
8. 法國的共和制
法國是共和制體,《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1875年憲法》確立共和制度
(1)、時間:1875年
(2)、內容:
a行政權:行政權力歸於總統。總統是國家元首和軍隊最高統帥。他由參議院和眾議院聯席會議選出,參議院贊同下有權解散眾議院。
b立法權:立法權歸於由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的兩院制議會。選民實際上受財產資格和在法國居住時期的限制。
(3)、意義: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資產階級各集團在國家政權中都占據了自己的席位,共和制政體得到最終確立。它使工業資產階級得以分享政權,促進了法國工業資本的發展。
9. 法國的全稱是什麼
法蘭西共和國。
法蘭西共和國(法語:République française,英語:French Republic),簡稱「法國」(France),是一個本土位於西歐的半總統共和制國家,海外領土包括南美洲和南太平洋的一些地區。
法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其國民擁有較高的生活水平和良好的社會保障制度,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也是歐盟和北約創始會員國、申根公約和八國集團成員國,和歐洲大陸主要的政治實體之一。
(9)法國的共和國是什麼擴展閱讀
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是法國歷史上第一個共和國。
1792年9月22日由國民公會宣告成立。經吉倫特派掌權(1792年—1793年)和雅各賓派專政(1793年6月—1794年7月)。「熱月政變」後,又相繼有熱月黨人(1794年7月—1797年)、督政府(1797年—1799年11月)和執政府時期(1799年11月—1804年5月)等階段,各個階段政治體制差別較大。
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曾先後頒布了《1793年憲法》、《1795年憲法》、《1799年憲法》等。
1794年熱月政變後,其基礎日益削弱。1799年霧月十八日政變後名存實亡。在1804年5月拿破崙稱帝之後,為「法蘭西第一帝國」所代替。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法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法蘭西第一共和國
10. 為什麼法國的全稱是法蘭西共和國 它是共和國嗎
因為實行共和體制,所以全稱是法蘭西共和國。是共和國。
判斷一個國家是不是共和國,取決於該國家是否實行國和政治。
共和政治的基本含義就是,國家和政府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國家和政府應當為公共利益而努力,而不應當為私人利益而奮斗。
共和政治的另一個基本含義是,國家各級政權機關的領導人不是繼承的,不是世襲的,也不是命定的,而是由自由公正的選舉產生的。因而,公正而自由的選舉,是判斷一個國家是否真正實行共和政治的又一基本准則。
(10)法國的共和國是什麼擴展閱讀:
一個國家是不是「共和國」,並不在於它的國名是否稱之為「共和國」,而是在於它的政體是否「行共和之政」。
有些國家,雖然國名不稱為「共和國」,實際上卻是共和國。例如:英國雖然保留了君主,並且稱之為「王國」,但實際上卻是「行共和之政」的「虛君共和國」。
有些國家,雖然國名稱之為「共和國」,實際上卻並不是共和國,而是「實質上的君主專制國家」。例如:薩達姆統治時期的「伊拉克共和國」。
所以說,法國是共和國。相反,在很多西方國家眼裡,社會主義就相當於獨裁,所以有很多人認為,中國,古巴不是共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