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歐洲著名山脈地圖歐洲著名山脈有哪些,分別位於哪裡
歐洲著名山脈有:
1、中央山脈:位於伊比利亞半島,橫跨西班牙的埃斯特雷馬杜拉、卡斯蒂利亞-拉曼恰和卡斯蒂利亞-萊昂、葡萄牙的瓜達區和布朗庫堡區,是塔霍河和杜羅河的分水嶺,長485公里、寬90公里。
2、阿爾卑斯山脈:位於歐洲中南部,覆蓋了義大利北部、法國東南部、瑞士、列支敦斯登、奧地利、德國南部及斯洛維尼亞。阿爾卑斯山脈自亞熱帶地中海海岸法國的尼斯附近向北延伸至日內瓦湖,然後再向東北伸展至多瑙河上的維也納。
3、內華達山脈:位於西班牙東南部,安達盧西亞自治區境內。是西班牙南部的安達盧西亞山脈最高段,也是佩尼貝蒂科山系最高段。
4、喀爾巴阡山脈:位於多瑙河中游以北。西起奧地利與斯洛伐克邊界多瑙河峽谷,向東呈弧形延伸,經波蘭、烏克蘭邊境至羅馬尼亞西南的多瑙河谷的鐵門峽谷。全長1450千米。
5、烏拉爾山脈:位於東歐平原和西伯利亞平原之間。北起北冰洋喀拉海的拜達拉茨灣,南至哈薩克草原地帶,綿延2000多公里。
Ⅱ 歐洲南北有什麼山脈
1、阿爾卑斯山脈, 一座位於歐洲的著名山脈,它覆蓋了義大利北部邊界,法國東南部,瑞士,列支敦斯登,奧地利,德國南部及斯洛維尼亞。它可以被細分為三個部分:從地中海到勃朗峰的西阿爾卑斯山,從奧斯特谷(義大利西北部一自治區)到布勒內山口(奧地利和義大利交界處)的中阿爾卑斯山,從布勒內山口到斯洛維尼亞的東阿爾卑斯山。阿爾卑斯山共有128座海拔超過4000米的山峰,其中最高峰勃朗峰海拔4808米,位於法國和義大利的交界處。山脈呈弧形,長1200公里,平均海拔約3000米。
2、比利牛斯山脈, 歐洲西南部最大山脈。法國和西班牙兩國界山,安道爾公國位於其間。西起大西洋比斯開灣畔,東止地中海岸,長約435公里。一般寬80~140公里,東端寬僅10公里,中部最寬達160公里。海拔大多2000米以上。按其自然特徵,可分為3段:西比利牛斯山,從大西洋岸至松波特山口,大部分由石灰岩構成,平均海拔不到 1800米,降水豐沛,河流侵蝕切割,形成山口,成為法國和西班牙之間的通道;中比利牛斯山,從松波特山口往東至加龍河上遊河谷,群峰競立,山勢最高。
3、巴爾干山脈,發源於南斯拉夫邊境的蒂莫克河,一直延伸至黑海之濱,綿延555公里,平均高度約700餘米,總面積約為1.2 萬平方公里。它橫貫保加利亞全境,是多瑙河和愛琴海及馬爾馬拉海的分水嶺,被稱為是巴爾干半島的「脊樑」。
4、義大利亞平寧半島(又稱義大利半島)的主幹山脈,是阿爾卑斯山脈主幹南伸部分。西起瀕海阿爾卑斯山脈附近的卡迪蓬納山口,向南呈弧形延伸至西西里島以西的埃加迪群島止。全長約1400千米,寬40~200千米。南北兩端較為狹窄,寬約30千米。大體可分為北 亞平寧山脈、中、南三段。
5、斯堪的納維亞山脈,歐洲北部山脈,縱貫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北起巴倫支海,西傍挪威海,南臨斯卡格拉克海峽,東瀕波羅的海海岸平原。長約1700千米,寬約200~600千米。一般海拔1000米左右。西坡陡峻,直逼海岸,東坡平緩。
Ⅲ 世界十大山脈具體都是哪些
世界十大山脈:巴里散山脈,東高止山脈,念青唐古拉山脈,安第斯山脈,落基山脈,大分水嶺山脈,天山山脈,喜馬拉雅山脈,橫貫南極山脈,阿爾泰山山脈。
1、巴里散山脈。
喜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大最雄偉的山脈。它聳立在青藏高原南緣,分布在中國西藏和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和不丹等國境內,其主要部分在中國和尼泊爾交接處。西起青藏高原西北部的南迦帕爾巴特峰,東至雅魯藏布江急轉彎處的南迦巴瓦峰,全長2450千米,寬200~350千米。
Ⅳ 阿爾卑斯山脈橫跨哪幾個國家
阿爾卑斯山脈橫跨的國家是義大利北部、法國東南部、瑞士、列支敦斯登、奧地利。
阿爾卑斯山脈位於歐洲中南部,覆蓋了義大利北部、法國東南部、瑞士、列支敦斯登、奧地利、德國南部及斯洛維尼亞。阿爾卑斯山脈自亞熱帶地中海海岸法國的尼斯附近向北延伸至日內瓦湖,然後再向東北伸展至多瑙河上的維也納。
阿爾卑斯山脈呈弧形,長1200千米,寬130~260千米,平均海拔約3000米,總面積大約為22萬平方公里。其中有82座山峰超過4000米的海拔,最高峰是勃朗峰,海拔4810米,位於法國、義大利和瑞士的交界處。
地質形成:
阿爾卑斯山脈是阿爾卑斯造山運動期間涌現出來的,阿爾卑斯造山運動約在中生代將近結束的7000萬年前開始的。在中生代期間,河水將被侵蝕的物質沖刷並沉積在被稱為特提斯海的廣闊洋底,並在這里緩慢變成由石灰岩、黏土、頁岩和沙岩組成的水平岩層。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阿爾卑斯山脈
Ⅳ 法國五大山脈的位置和走向,希望有圖解
法國的五大山脈有:阿爾卑斯山脈、比利牛斯山脈、汝拉山脈、聖米歇爾山、中央高原。
1)阿爾卑斯山脈是歐洲中南部大山脈,東西走向。是一條不甚連貫的山系中的一小段,該山系自北非阿特拉斯延伸,穿過南歐和南亞,直到喜馬拉雅山脈。阿爾卑斯山脈從亞熱帶地中海海岸法國的尼斯附近向北延伸至日內瓦湖,然後再向東-東北伸展至多瑙河上的維也納。
阿爾卑斯山脈遍及下列6個國家的部分地區∶法國、義大利、瑞士、德國、奧地利和斯洛維尼亞;僅有瑞士和奧地利可算作是真正的阿爾卑斯型國家。阿爾卑斯山脈長約1,200公里(750哩),最寬處201公里(125哩)以上,是西歐自然地理區域中最顯要的景觀。
(5)法國和瑞士之間有什麼山脈擴展閱讀:
孚日山脈是法國東部的山脈,它綿延於上萊茵省、下萊茵省和孚日省境內萊茵河谷以西地區。它由古老的岩石構成,山頂均為園丘形,最高點在貝爾湖山口北側。
孚日山脈從山口向西朝摩澤爾河谷延伸超過64千米,並向北與萊茵河平行延伸超過114千米。南部山峰高逾1200米,最高者蓋布維萊爾峰海拔1424米。西南部的山勢較為平緩,這里有美麗的峽谷和湖泊,是旅遊度假的理想之地。
Ⅵ 請你說一說歐洲西部有哪些著名的山脈和河流
南部阿爾卑斯山脈,北部斯堪的納維亞山。多瑙河、萊茵河。
Ⅶ 歐洲主要的山脈與河流
1、萊茵河
萊茵河是西歐第一大河,發源於瑞士境內的阿爾卑斯山北麓,西北流經列支敦斯登、奧地利、法國、德國和荷蘭,最後在鹿特丹附近注入北海。
全長1232千米,萊茵河在歐洲是一條著名的國際河流,沿途的列支敦斯登、奧地利、法國和荷蘭都留下了它的足跡。
自1815年維也納會議以來,它已成為國際航運水道,通航長約869公里(540哩),遠至瑞士-德國邊境上的萊茵費爾登(Rheinfelden)。流域面積(包括三角洲)超過22,0000平方公里(85,000平方里)。
2、斯堪的納維亞山脈
斯堪的納維亞山脈ScandinavianMountains(瑞典語:Skanderna、Fjällen或者Kölen,挪威語:Kjølen) 也叫「舍倫山脈」,舊譯「基阿連山脈」。
位於歐洲北部,縱貫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北起巴倫支海,西傍挪威海,南臨斯卡格拉克海峽,東瀕波羅的海海岸平原。長約1700千米,寬約200~600千米。
一般海拔1000米左右。西坡陡峻,直逼海岸,東坡平緩。中等高度的古老台狀山地。西坡陡,東坡緩。一般海拔約1000米,最高峰加爾赫峰海拔2468米。個別地區有冰川覆蓋。
從山麓向上分布著闊葉林、針葉林、高山草地。礦藏有鐵、銅、鈦、黃鐵礦等。
3、阿爾卑斯山脈
阿爾卑斯山脈(英語Alps)位於歐洲中南部,覆蓋了義大利北部、法國東南部、瑞士、列支敦斯登、奧地利、德國南部及斯洛維尼亞。
阿爾卑斯山脈自亞熱帶地中海海岸法國的尼斯附近向北延伸至日內瓦湖,然後再向東北伸展至多瑙河上的維也納。
阿爾卑斯山脈呈弧形,長1200千米,寬130~260千米,平均海拔約3000米,總面積大約為22萬平方公里。其中有82座山峰超過4000米的海拔,最高峰是勃朗峰,海拔4810米,位於法國、義大利和瑞士的交界處。
阿爾卑斯山脈地處溫帶和亞熱帶緯度之間,成為中歐溫帶大陸性濕潤氣候和南歐亞熱帶夏干氣候的分界線。高峰全年寒冷,在海拔2000米處年平均氣溫為O℃。
山地年降水量一般為1200~2000毫米,但因地而異。海拔3000米左右為最大降水帶。高山區年降水量超過2500毫米,背風坡山間谷地只有750毫米。
阿爾卑斯山脈是歐洲最大的山脈,同時也是是個巨大的分水嶺,歐洲許多大河如多瑙河、萊茵河、波河、羅訥河等均發源於此。各河上游都具有典型山地河流特點,水流湍急,水力資源豐富。
4、多瑙河
多瑙河是歐洲第二長河,在歐洲河流中長度僅次於伏爾加河。它發源於德國西南部,自西向東流,流經奧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摩爾多瓦、烏克蘭,最後注入黑海。
多瑙河流經10個國家,是世界上幹流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支流延伸至瑞士、波蘭、義大利、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捷克以及斯洛維尼亞等6國;
最後在羅馬尼亞東部的蘇利納注入黑海,全長2850千米,流域面積81.7萬平方千米,河口年平均流量6430立方米每秒,多年平均徑流量2030億立方米。
多瑙河是世界上流經國家最多的河,多瑙河幹流從河源至維也納為上游,從維也納至鐵門為中游,鐵門以下為下游。多瑙河航運發達,沿岸有100多個碼頭,是沿岸各國的運輸大動脈。
為了連接其他航道,先後開鑿了多條運河,德國修建了萊茵-美因-多瑙運河,把多瑙河和萊茵河兩大水系聯為一體。
5、伏爾加河
伏爾加河,又譯窩瓦河,位於俄羅斯的西南部,全長3692千米,是歐洲最長的河流,也是世界最長的內流河,注入裏海。
伏爾加河在俄羅斯的國民經濟和人民的生活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俄羅斯人將伏爾加河稱為「母親河」,伊里亞·葉菲莫維奇·列賓也曾畫過世界名畫《伏爾加河上的纖夫》。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伏爾加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多瑙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阿爾卑斯山脈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斯堪的納維亞山脈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萊茵河
Ⅷ 阿爾卑斯山脈貫穿了哪些國家
阿爾卑斯山脈是歐洲最高大、最雄偉的山脈。它西起法國東南部的尼斯,經瑞士、德國南部、義大利北部,東到維也納盆地,呈弧形貫穿了法國、瑞士、德國、義大利、奧地利和斯洛維尼亞六個國家,綿延1200公里。山勢高峻,平均海拔約達到3000米左右。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00多座,聳立於法國和義大利之間的主峰勃朗峰,海拔4807米,因峰頂終年積雪而得名,是歐洲第一高峰。它位於歐洲中南部,是一條不甚連貫的山系中的一小段,該山系自北非阿特拉斯延伸,穿過南歐和南亞,直到喜馬拉雅山脈。阿爾卑斯山脈從亞熱帶地中海海岸法國的尼斯附近向北延伸至日內瓦湖,然後再向東-東北伸展至多瑙河上的維也納。阿爾卑斯山脈遍及下列6個國家的部分地區∶法國、義大利、瑞士、德國、奧地利和斯洛維尼亞;僅有瑞士和奧地利可算作是真正的阿爾卑斯型國家。阿爾卑斯山脈長約1,200公里(750哩),最寬處201公里(125哩)以上,是西歐自然地理區域中最顯要的景觀。
阿爾卑斯山除了主山系外,還有四條支脈伸向中南歐各地:向西一條伸進伊比利亞半島,稱為比利牛斯山脈;向南一條為亞平寧山脈,它構成了亞平寧半島的主脊;東南一條稱迪納拉山脈,它縱貫整個巴爾干半島的西側,並伸入地中海,經克里特島和塞普勒斯島直抵小亞細亞半島;東北一條稱喀爾巴阡山脈,它在東歐平原的南側一連拐了兩個大彎然後自保加利亞直臨黑海之濱。大約1.5億年以前,現在的阿爾卑斯山區還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隨後陸地逐漸隆起,形成了高大的阿爾卑斯山脈。整個山區的地殼至今還不穩定,地震頻繁。近百萬年以來,歐洲經歷了幾次大冰期,阿爾卑斯山區形成了很典型的冰川地形,許多山峰岩石嶙峋,角峰尖銳,山區還有很多深邃的冰川槽谷和冰磧湖。直到現在,阿爾卑斯山脈中還有1000多條現代冰川,總面積達3600平方公里,比歐洲國家盧森堡還要大。
阿爾卑斯山脈的植物呈帶狀分布。山地南坡,海拔800米以下屬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800~1800米為溫帶森林帶,其下部為以山毛櫸和冷杉為主的混交林帶,上部為由雲杉、冷杉、雪松等組成的針葉林;1800~2300米處,為森林上限;以上為高山草甸;再上則為裸露的岩石和終年積雪的山峰。夏天,這里氣候涼爽,是個避暑的好地方;冬天,這里又成了滑雪、觀賞雪景的理想場所。
在阿爾卑斯山區,因為四周有高山保護,越深的山谷越乾燥,越高的山峰則有較多雨量。降雪量也是各地區不同。海拔700米的地區,有雪的日子每年約3個月;1800米地區,有雪的日子可達半年;2500米地區,有雪的日子可達10個月,2800米以上地區,則終年積雪。在冬天,阿爾卑斯山區經常陽光普照,而中部地方則相反,陰霾密布。故此冬天是旅遊阿爾卑斯山的最佳季節。
Ⅸ 阿爾卑斯山屬於哪個國家
阿爾卑斯山並不屬於某個國家,它是在法國、義大利和瑞士的交界處。
1、阿爾卑斯山脈(英語Alps)位於歐洲中南部,覆蓋了義大利北部、法國東南部、瑞士、列支敦斯登、奧地利、德國南部及斯洛維尼亞。
2、阿爾卑斯山脈是歐洲最高的山脈,位於法國、義大利、瑞士、德國、奧地利和斯洛維尼亞6個國家的部分地區,主要分布在瑞士和奧地利國境內。
3、阿爾卑斯山脈東西延綿1200公里,南北寬約120~200千米,東寬西窄,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一共有82座海拔超過4000米的山峰,其中又有超過一半位於瑞士瓦萊州。
(9)法國和瑞士之間有什麼山脈擴展閱讀:
1、阿爾卑斯山脈提供歐洲飲水,灌溉與水力發電。面積雖然僅占歐洲的11%,但提供歐洲90%以上的水源,尤其是乾旱地區與夏季。
2、阿爾卑斯山脈地處溫帶和亞熱帶緯度之間,成為中歐溫帶大陸性濕潤氣候和南歐亞熱帶夏干氣候的分界線。
3、阿爾卑斯山景色十分迷人,是世界著名的風景區和旅遊勝地,被世人稱為「大自然的宮殿」和「真正的地貌陳列館」。這里還是冰雪運動的聖地,探險者的樂園。
4、阿爾卑斯山脈所處的位置,以及各山脈的海拔和方位大不相同,不僅使這些不同的小山脈之間,而且使某一特定小山脈范圍內的氣候極端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