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七年戰爭後法國還有哪些殖民地

七年戰爭後法國還有哪些殖民地

發布時間:2022-08-06 23:58:31

『壹』 歐洲七年爭奪殖民地戰爭發生的經過是怎樣的

1756~1763年的歐洲戰爭。歐洲戰爭發生於1756~1763年的七年戰爭,是由英國、法國、普魯士、奧地利、瑞典、薩克森、俄國等國參加的,旨在爭奪殖民地或領地,這場戰爭導致了歐洲勢力大幅度調整。

英國的目的是奪取法國的殖民地,確立完整的制海權;普魯士打算吞並薩克森,並把波蘭變成自己的附屬國;奧地利企圖削弱自己在爭奪中歐霸權斗爭的對手普魯士,奪回1740年被侵佔的西里西亞;法國則力圖吞並英國國王在歐洲的世襲領地漢諾威,保護自己在美洲和東印度的殖民地,遏制普魯士勢力的加強;瑞典試圖奪取普魯士的波美拉尼亞;而俄國竭力想阻止普魯士向東方的侵略,擴大自己在西方的領地。各種矛盾和利害關系錯綜復雜地交織在一起,導致了兩個對立同盟的建立:一個是有漢諾威、黑森一卡塞爾、不倫瑞克和其他一些德意志諸侯國參加的英普同盟;另一個是有瑞典、薩克森和大多數加入「神聖羅馬帝國」的德意志諸侯國參加的法奧俄同盟。

戰爭以普魯士進攻薩克森開始。1756年8月28日,普魯士國王弗里德里希二世的軍隊(9.5萬人)突然侵入薩克森,包圍了薩克森軍隊(1.8萬人),迫其於10月15日投降。在1757年的戰爭中,弗里德里希二世利用法奧俄同盟計劃不一致(法國於春天開始戰斗行動,而俄國於夏天才開始行動),以及軍隊(30餘萬人)展開緩慢的弱點,首先對奧開戰。普軍(19.2萬人)從四面對布拉格展開向心進攻。但是,前來增援的奧軍道恩元帥的部隊(5萬餘人)於6月18日在科林附近擊潰了普軍,迫使普軍放棄捷克。4月,埃斯特列元帥的法軍(7萬人)佔領了黑森一卡塞爾和漢諾威。蘇比茲親王的法軍(5.7萬人)於8月抵近埃森納赫,威逼普魯士。弗里德里希二世抽調了主力部隊迎擊法軍,11月5日在羅斯巴赫會戰(1757年)中將法軍擊潰。隨後,他又調遣部隊(4萬人)以強行軍進入西里西亞。萊瓦爾德元帥的普軍(3萬人)對在東普魯士展開進攻的俄軍(7萬人)採取行動。7月5日,阿普拉克辛元帥指揮下的部分俄軍(2.4萬人)在波羅的海艦隊的支援下,打開了進入東普魯士的道路。但是,阿普拉克辛認為,弗里德里希二世的追隨者彼得三世不久將成為俄國皇帝(女皇伊麗莎白?彼得羅芙娜患病),遂命令部隊撤回梅梅爾。為此,他被又皇送交法庭審判,其職務由弗爾莫爾將軍接替。瑞軍(2.3萬人)於9月向波美拉尼亞的斯德丁(什切青)展開進攻,但在俄軍撤回梅梅爾後,也撤到斯特拉爾松。這樣,普軍獲得了1757年戰爭的勝利。

在1758年的戰爭中,反普同盟發動軍隊達31.6萬人,而費里德里希二世的軍隊只有14.5萬人。反普同盟雖擁有兩倍於敵的優勢兵力,但因行動缺乏統一、互不配合,而未能發揮其優勢。1757年12月在東普魯士展開進攻的俄軍於1758年1月佔領了東普魯士,並把它劃為俄羅斯國家的領地。1758年夏,俄軍(5.8萬人)包圍了庫斯特林(科斯欽)。奧地利和法國由於擔心俄國取勝,在西里西亞和薩克森採取了消極防禦的行動。弗里德里希二世集中兵力,企圖一一擊潰奧俄這兩個主要敵人,結果交戰雙方均未獲勝。

1759年初,反普同盟軍隊已達35.2萬人,英普同盟軍隊約有22.2萬人。4月,4萬俄軍開始向奧得河推進。韋德爾將軍的普魯士軍團(3萬人)企圖阻截俄軍,但7月23日,在帕利茨戰役(1759)中被俄軍擊潰。8月12日,在庫內爾菲多爾弗附近的會戰中,普軍(4.8萬人)遭到失敗。但是,由於奧軍統帥部的失策,業已展現了的攻佔普魯士首都柏林而結束戰爭的機遇,未能實現。俄軍撤到維斯瓦河以東。在西方,法國的聯軍為保住黑森一卡塞爾在漢諾威展開戰斗行動,但8月1日在漢諾威包圍明登要塞時遭到失敗。因此,在1759年的戰爭中,俄軍雖然取得了輝煌勝利,但由於害怕普魯士徹底潰敗而使俄國勢力加強的奧地利奉行的政策,俄軍沒有取得重大戰果。在1759年的戰爭中,反普同盟各國的矛盾更加激化。法國反對俄國兼並東普魯士,而准備與英國簽訂和約,但和談以失敗告終。

1760年,弗里德里希二世勉強使兵增加到10~12萬人,而反普同盟的軍隊有22萬人。同盟計劃採取協同行動:俄奧軍在西里西亞,帝國軍隊在薩克森,法軍則對漢諾威採取行動。弗里德里希二世為保障自己的補給線的軍需庫的安全而轉入防禦。俄奧軍隊在敵交通線上採取行動,企圖迫使普軍放棄其佔領的要塞和城市。由於道恩沒有參加協同行動,弗里德里希二世率領7萬普軍抵近柏林,使1760年的戰爭以交戰雙方的局勢都未發生根本變化而結束。

1761年戰爭中的重大事件發生於12月16日。俄軍攻佔了南西里西亞等大片地域,使普軍形勢異常嚴峻。但是,1761年1月5日女皇伊麗莎白?彼得羅芙娜病死,弗里德里希二世的追隨者彼得三世即位。他使俄國退出戰爭,且把俄國佔領的全部土地歸還給普魯士,並於5月5日同普魯士簽訂了同盟條約,從而把普魯士從徹底滅亡的險境中拯救出來。繼俄國之後,瑞典也於1762年5月22日退出戰爭。

在1762年的戰爭中,普軍在俄國切爾內紹夫軍團(曾臨時編入普軍)的援助下,把奧軍從西里西亞和薩克森逐出,並在弗萊堡附近的交戰(1762年10月)中戰勝了帝國軍隊。但是,戰爭已把交戰各方拖得精疲力竭,普法於11月3日簽訂初步和約,普奧於11月24日訂立停戰協定。

在七年戰爭中,英法在海上和各殖民地的戰事中,初期(1756年和1757年)是法國取得了勝利。但是,隨著1758年戰爭的開始,陷於歐洲戰場的法國,在海上和各殖民地開始遭到失敗。僅僅給普魯士以財力援助的英國,逐漸在各殖民地積蓄了力量,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1760年佔領了加拿大、路易斯安娜的一部分、佛羅里達和法國在印度的大部分殖民地。1763年初,七年戰爭結束。1763年2月10日,英法簽訂巴黎和約(1761年參戰的西班牙和葡萄牙也加入了該和約。西班牙站在法國一方,葡萄牙站在英國一方)。1763年2月15日,以普魯士為一方,以奧地利和薩克森為另一方簽訂了胡貝爾茨堡和約,七年戰爭至此結束。和約確認了普魯士對西里西亞和格拉茨伯爵領地的權力。

七年戰爭的重要結局是改變了歐洲的力量格局。英國在戰爭中獲得了大部分法國殖民地,一躍成為最強大的海上強國,為其日後的殖民帝國奠定了基礎。普魯士地位更為鞏固,法國遭到削弱,俄國勢力得以加強。

七年戰爭對軍事學術的發展產生了很大影響,它暴露了警戒線戰略和線式戰術的缺點,顯示了在野戰中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的優越性,也出現了新的戰斗方式和方法。

『貳』 法國的殖民地有哪些

曾經的殖民地:
新法蘭西 路易斯安那 聖皮埃爾和勒克隆 海地 瓜德羅普 馬提尼克 法屬蓋亞那 法屬西非 茅利塔尼亞 法屬赤道非洲 阿爾及利亞 摩洛哥 突尼西亞 法屬索馬里 馬達加斯加

模里西斯 葛摩 留尼汪 克爾戈倫島 塞席爾 敘利亞 黎巴嫩 亞歷山大勒塔 法屬印度支那 東京(越南北部)越南(越南中部)交趾支那 西貢(越南南部) 寮國 柬埔寨 法屬印度

(本地治里 加里加爾 亞南 馬埃 昌德納戈爾) 法屬波利尼西亞 土阿莫土群島 社會群島 土布艾群島 馬斯克林群島 新喀里多尼亞 新赫布里底 廣州灣租借地 在華租界(上海法租

界 天津法租界 漢口法租界 廣州法租界)法屬交趾支那 阿卡地亞 阿爾薩斯 昂儒昂島 阿維尼翁 那瓦爾 比利時 柏林法佔區 喀麥隆 中非共和國 查德 南卡羅來納 科西嘉

島 達荷美 貝南 多米尼克島 費贊 法屬安的列斯 法蘭什孔德 法屬剛果 法屬幾內亞 法屬大洋洲領地 法屬波利尼西亞 聖赫勒拿島上法屬領地 美洲法屬領地 法屬索馬里蘭

吉布地 法屬南方及南極領地 法屬蘇丹 馬里 佛羅里達 得克薩斯 加彭 格瑞那達 哈泰/阿歷山德勒塔 哈德遜灣 法蘭西島 模里西斯 伊利里亞 達爾馬提亞 諸省 愛奧尼亞

群島 象牙海岸 蘇埃達 基隆 和 澎湖群島 廣州灣 拉塔基亞 利古里亞/熱那亞 倫巴底 米蘭 洛林 盧森堡 印度(馬德拉斯) 馬爾維納斯群島 福克蘭群島 馬爾他 馬約特島

墨西哥 中央剛果 米諾卡島 莫埃利島 摩納哥 蒙特利爾 蒙特塞拉特島 荷屬東印度 尼維斯島 新喀里多尼亞島 紐芬蘭 新赫布里底群島 萬那杜 尼斯 尼日 帕爾馬 皮

德蒙特 普萊桑斯 魁北克 留尼汪島 波旁島/波拿巴島 魯西永 聖巴特勒米島 聖克里斯托弗島 聖多明各 海地 聖露西亞島 聖馬丁島 聖文森特島 聖多明各 聖多美島 薩爾
薩伏依 塞內加爾 塞席爾群島 多巴哥 多哥 烏班吉沙立 中非共和國 上沃爾特 布吉納法索 威尼西亞 瓦利斯 和 富圖納群島 拿破崙時期短期佔領:(埃及 不來梅 加泰

羅尼亞 但澤 貝爾格和克累弗 厄爾巴島 埃爾富特 西班牙 托斯坎尼 瓦萊 華沙大公國 呂貝克 萊因蘭 羅馬 荷蘭 那不勒斯 皮昂比諾 葡萄牙 漢堡 日內瓦)第二次世界大戰以

後短期佔領:(德國法佔區 柏林法佔區 奧地利法佔區 維也納法佔區)
現有的:
馬提尼克、瓜德羅普、法屬蓋亞那、留尼汪、新喀里多尼亞、瓦利斯和富圖納、聖皮埃爾和密克隆、社會群島、馬約特、法屬南方和南極領地

『叄』 法國殖民地都有那些

500年來法蘭西殖民地列表,當中不包括一些未受直接管治的地方。
非洲

北非:摩洛哥 阿爾及利亞 突尼西亞 西非:貝南 布吉納法索 象牙海岸 幾內亞 馬里 茅利塔尼亞 尼日 塞內加爾 多哥 赤道非洲:喀麥隆 中非共和國 查德 加彭 剛果共和國 紅海:吉布地 葉門
亞洲

中東:黎巴嫩 敘利亞 土耳其
南亞:印度(一部份)
東亞:柬埔寨 寮國 越南
現今法國屬土
美洲

北美洲:加拿大 聖皮埃爾和密克隆群島 美國
加勒比:安圭拉 安地卡及巴布達 多米尼克 多米尼加 格瑞那達 瓜德羅普 海地 馬提尼克蒙特塞拉特 聖馬丁島 聖巴托洛繆島 聖露西亞 聖文森及格瑞那丁 聖尤斯特歇斯(短暫統治) 聖克里斯多福與尼維斯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美屬維爾京群島 特克斯與凱科斯群島
南美洲

法屬蓋亞那 巴西
印度洋:馬約特 留尼汪 印度洋斯卡達島
大洋洲

克利珀頓島 新喀里多尼亞 法屬波利尼西亞 瓦利斯及富圖納群島 萬那杜
南極洲

法屬南方和南極洲領地

『肆』 拿破崙從1799年霧月政變到1815年流放這段時間法國的殖民地是什麼情況,講具體所佔殖民地的變化

1756年-1763年的七年戰爭.法國慘敗給英國.被迫讓出了整個加拿大.以及從印度撤軍.將英國推向了世界霸主的地位.

拿破崙時期的法國殖民地主要只包括美洲大路 路易斯安娜和新奧爾良殖民地.

拿破崙前期對埃及的遠征讓法國取得了埃及暫時的統治權.拿破崙回國後.埃及及被英國佔領.

1799年,拿破崙上台。次年,拿破崙迫使西班牙與其簽署密約,將在"七年戰爭"中交給西班牙的路易斯安娜和新奧爾良歸還法國。

1801年,美國人得知此事後認為,路易斯安娜一旦落入軍事強國法國手中,對美國後患無窮。

1802年,美國與拿破崙政府商談購買路易斯安娜事宜。出乎美國人的意料,談判非常順利。此時的拿破崙政權,剛剛派出鎮壓海地革命的兩萬精兵全軍覆沒,法國政府在短時間內既沒有精力也沒有財力去管遠離本土的美洲殖民地。

1803年.拿破崙與美國達成協議.將法屬北美的路易斯安娜和新奧爾良殖民地以一千五百萬美元的價格賣給美國.美國國土瞬間增大.自此.法國殖民地進一步縮小.

『伍』 二戰期間,法國完蛋後,法國那些海外殖民地命運如何

二戰中,法國的海外殖民地大體分四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是直接被交戰雙方占據了.如日本佔領了印度支那,英國占據了敘利亞、黎巴嫩及馬達加斯加,德國搶奪了突尼西亞。

第二種情況是原則上聽任於維希政府.這主要是北非的一些殖民地,像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這些地方離法國本土較近,離納粹的勢力范圍也較近,不敢太靠近美英.而且他們在英國搞"彈射器行動"中被打得很慘,對盟國懷恨在心,所以暫時承認維希政府.這些殖民地在二戰後期被美英登陸北非時強行攻佔,當地駐軍做了有限的抵抗。

第三種情況是保持傾向同盟國的中立.這主要是法國在加勒比和南太平洋的殖民地,他們完全處於美國強大軍事力量威懾之下,不得不表面中立,實際上幫助盟軍。1943年後,它們就完全投向自由法國陣營。

第四種情況是倒向戴高樂的自由法國.這主要是西部非洲殖民地,如喀麥隆、剛果、烏班吉、加彭加上法屬印度等地。戴高樂成立自由法國後與這些殖民地取得聯系,自由法國軍隊與維希軍隊在加彭和喀麥隆進行過激烈交戰。戴起家的兵力主要來自這些地方,並組織過解放衣索比亞的戰斗。戴從東非得到的最值錢的家當是達喀爾的艦隊,法國人剛解放時看到強大的黎得留號戰列艦掛著法國國旗歸來激動得眼淚花花的。

總之, 法國各殖民地在二戰中態度主要取決於他們處在誰的勢力范圍內。

『陸』 英國與法國歷史上打過多少次戰爭 包括殖民地戰爭

英國與法國在中世紀到19世紀初,一直都是宿敵。他們打過的戰爭大大小小幾十個,我就說說我知道的幾場大戰爭。
第一次;英法百年戰爭,1337—1453年。起因是因為法國國王查理四世死後無嗣,而英王愛德華三世要以近親的身份繼承王位,結果腓力六世繼承王位,英王繼而向法國宣戰,而此時英國早已經擁有法國半壁江山了。這場戰爭出現了最先進的武器:大弓。英軍用這種武器大量射殺法國騎士。當時論人口來說,英國遠遠少於法國。但一直到出現聖女貞德解救法國之前,在100年間的戰爭中,英國可以說是百戰百勝。
第二次:奧地利王位繼承戰是歐洲兩大聯盟為爭奪奧屬領地,因奧地利王位繼承權問題而引起的,它於1740—1748年以中歐為主要戰場展開。奧皇查理六世於1740年10月20日死後無嗣,其長女瑪利亞·特蕾西亞承襲父位。查理六世死後,普魯士、法國、巴伐利亞、薩克森、西班牙、皮埃蒙特、撒丁、那不勒斯王國拒絕承認瑪利亞·特蕾西亞的繼承權,而奧地利、英國、捷克、匈牙利、荷蘭、西里西亞、俄國從其各自的既得利益出發,則全力支持瑪利亞·特蕾西亞的繼承權。由此而爆發了長達8年之久的由兩次西里西亞戰爭所構成的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其中英法在比利時、殖民地和大海上進行戰爭。

第三次歐洲七年戰爭(英法七年戰爭),又有第一次世界大戰之稱,1756~1763年。這是一場殖民爭霸戰爭。英國自始自終就是法國的宿敵,而法國也是英國宿敵,英國一直都在大陸尋找盟友一起對付法國。英國的盟友在1700年前後都是奧地利,而普魯士要在中歐的崛起,最大的敵人就是奧地利。戰爭不可避免。當奧地利人正忙於和普魯士戰斗時,他們對法國的關注自然沒那麼強了,而英國看他們的盟友真在忙別的事情是,英國人決定從新找一個盟友。他們找到了同樣對法國有矛盾的普魯士王國。於是歐洲變成了一個火葯桶,而普魯士新的國王將成為那個火星。而奧地利和法國拋棄前嫌,要做好基友。腓特烈二世即位沒幾個月,就向奧地利宣戰,進攻西里西亞地區。隨後法王路易十五向普魯士宣戰,英國向法國宣戰,俄國早已垂涎歐洲大陸,與法奧結盟宣戰普魯士。這是主要戰爭國還有不少小國,其中就有漢若威王國是幫英普的,其他還有好多就不說了。
這是歐洲局勢,在美洲:法國與英國上演了殖民戰爭,法國失去了加拿大和俄亥俄地區。在亞洲即印度次大陸:英國在海上以少勝多並在陸上突擊法軍據點,法國在印度元氣大傷,法軍被迫轉為守勢,與孟加拉將軍結盟。在決戰時,英國買通了孟加拉將軍,英軍將領羅伯特 克萊武率領英軍進攻法軍陣地,孟加拉將軍拒不出戰,直到英軍攻下法軍陣地,擊敗法軍。七年戰爭結束後法國僅在印度保留幾個港口。
第四次,美國獨立戰爭1775—1783年。1775年4月,馬薩諸塞總督兼駐軍總司令托馬斯·蓋奇得到一個消息:在距波士頓不遠的康科德鎮上,有「通訊委員會」的一個秘密軍火倉庫。蓋奇立即命令少校佛朗西斯·史密斯和約翰·皮特凱恩率800名英軍前往摧毀,以挫傷民兵士氣。部隊連夜出發了,4月19日凌晨,他們來到了離康科德6英里的小村莊--萊剋星頓。在途中英軍遇到了幾十名民兵,英國軍官勸他們不要和自己的祖國戰斗不要受到蠱惑反抗國王。。。就在民兵准備繳械時,一個民兵向英軍開了一槍,導致了戰斗,英軍打敗他們後來到目的地發現軍火被轉移了,就在這時後面出現了上百名民兵,英軍死傷慘重突圍出去(這些是殖民地列兵,不是歐洲的線列步兵)。 在與英軍的歷次交鋒中,屢敗屢戰,終於在一次戰斗中重創英軍,告訴了世人美利堅人民獨立的意志。法西荷等國看到了希望於是幫助美國獨立,在法國王室陸軍的幫助下,打敗了英國。
第五次:拿破崙戰爭1799—1815年。拿破崙執政(1799—1804)和拿破崙一世帝國(1804—1814,1815)時期,法國資產階級為了在歐洲建立法國的政治和經濟霸權,同英國爭奪貿易和殖民地的領先地位,以及兼並新的領土而進行的戰爭。這些戰斗可說是自1789年法國大革命所引發的戰爭的延續。它促使了歐洲的軍隊和火炮發生重大變革,特別是軍事制度。因為實施全民徵兵制,使得戰爭規模龐大,史無前例。法國國勢迅速崛起,雄霸歐洲,但是在侵俄戰役慘敗後,一落千丈。拿破崙建立的帝國,最終戰敗,讓波旁王朝得於1814年和1815年兩度復辟。
關於你們說的二戰的英法戰爭可有可無,主要對手是德意,在亞洲是日本,和法國的作戰除了馬達加斯加島戰役就沒了,英國害怕日本在維希政府控制下的馬達加斯加建立潛艇基地才打的,打了了幾個月(包括從英國調兵去那裡的時間),法軍投降。在北非除了和德意作戰,在後期登陸阿爾及爾的計劃還沒實施,北非的維希政府就投降了。歐洲大反攻,諾曼底登陸成功後打到法國南部,法國維希政府立刻投降。但二戰還是有法國人打德國的,法國的一個組織『自由法國』由戴高樂將軍領導,還創立了精銳的柯菲爾突擊隊(綠色貝雷帽)
仔細看的人會知道我沒有抄襲

『柒』 哪些國家以前是法國的殖民地

法國的殖民地如下,其中不包括一些未受直接管治的地方:

1、 非洲:摩洛哥、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貝南、布吉納法索、象牙海岸、幾內亞、馬里、茅利塔尼亞、尼日、塞內加爾、多哥、喀麥隆、中非共和國、查德、加彭、剛果共和國、吉布地、葉門亞洲;

2、 亞洲:黎巴嫩、敘利亞、土耳其、印度其中的一部份、柬埔寨、寮國、越南;

3、 美洲:加拿大、聖皮埃爾和密克隆群島、美國、安圭拉、安提瓜、巴布達、多米尼克、多米尼加、格瑞那達、瓜德羅普、海地、馬提尼克蒙特塞拉特、聖馬丁島、聖巴托洛繆島、聖露西亞、聖文森特、格林納丁斯、聖尤斯特歇斯、聖克里斯多福、尼維斯、特立尼達、多巴哥美屬維爾京群島、特克斯與凱科斯群島;

4、 南美洲:蓋亞那、巴西、馬約特、留尼汪、印度洋斯卡達島;

5、 大洋洲:克利珀頓島、新喀里多尼亞、波利尼西亞、瓦利斯及富圖納群島、萬那杜;

6、 南極洲:法屬南方和南極洲領地。

閱讀全文

與七年戰爭後法國還有哪些殖民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8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5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9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8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