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二戰法國有哪些城市

二戰法國有哪些城市

發布時間:2022-08-07 01:43:48

① 法國有哪些城市

主要城市有馬賽,里昂,圖盧茲,尼斯,南特,斯特拉斯堡,蒙彼利埃,里爾等。

1、馬賽

馬賽 (Marseille),是市區人口僅次於巴黎和里昂的法國第三大城市和最大海港,城市人口約87萬。

大都會區人口約為189萬 (2013年),位於巴黎和里昂之後。該市三面被石灰岩山丘所環抱,景色秀麗,氣候宜人。

馬賽西瀕地中海,水深港闊,無急流險灘,萬噸級輪可暢通無阻;西部有羅納河及平坦河谷與北歐聯系,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全港由馬賽、拉韋拉、福斯和羅納聖路易四大港區組成,年貨運量1億噸,為法國對外貿易最大門戶。

2、里昂

里昂(Lyon),是僅次於巴黎的法國第二大城市,奧弗涅-羅訥-阿爾卑斯大區首府和羅訥省省會,於2015年1月建立了帶有部分省級管理權力的「里昂大都會」(Métropole de Lyon),也稱為「大里昂」(Grand Lyon) 。

里昂市區位於羅訥河(Le Rhône)和索恩河(La Saône)交匯處,其主城區以河流為界大致可分為三大部分:西側為富維耶山,老城區位於兩河之間的半島上,新城區則主要集中在東部。

里昂是法國重要的工業城市和除巴黎之外最重要的科教中心,機械、電子、化工、重型汽車、計算機等產業實力雄厚,擁有20餘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常被認為是法國的第二大都市區。

里昂也是法國乃至歐洲重要的文化與藝術中心,以絲綢貿易而聞名,在羅馬時代就相當繁榮 ,1998年裡昂老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里昂也是世界電影的誕生地和二戰期間參加抵抗運動的城市。此外,里昂還是國際刑警總部的所在地,里昂足球俱樂部也位於里昂。

3、圖盧茲

圖盧茲(Toulouse) 法國西南部大城市。南部-比利牛斯大區(Midi-Pyrénées)上加龍省(Haute-Garonne)省會。人口約935440,包括郊區1312304(2013年),是法國第四大城市。

圖盧茲的城市建築始終保留著玫瑰紅磚瓦的特色。舊城中心失修的大部分建築物已拆毀,建起現代化的商業中心,與較古老的建築風格很不協調。

為急劇增長的城市人口提供住房,在舊聖西普里安區西南新建城鎮,取名米拉(意為「奇跡」)。該市是空中客車的總部。

4、尼斯

尼斯(Nice),法國東南部城市,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藍色海岸大區(Région Provence-Alpes-Côte-d'Azur)濱海阿爾卑斯省(Alpes-Maritimes,06省)省會和該省最大城市。

位於法國東南部地中海沿岸,市區北部為尼斯-阿爾卑斯前山(Préalpes de Nice),屬於阿爾卑斯山的東南邊緣;南側則為地中海(Méditerranée),海岸線曲折復雜,大致為東北—西南走向,城鎮沿海岸線呈帶狀分布。

尼斯城市圈的人口數量在法國排名第五,僅次於巴黎的法國第二大旅遊城市,也是歐洲乃至全世界最具魅力的海濱度假聖地之一,每年到訪尼斯市區的旅客數量超過了400萬,是這座城市本身人口數量的近10倍。

尼斯屬於典型的地中海氣候帶,終年溫暖,蔚藍的地中海與巍峨的阿爾卑斯山是這座城市永恆的地標。神聖的古羅馬歷史文化、普羅旺斯薰衣草田散發出的浪漫芬芳,以及帶有異域風情的地中海美食。無論從哪個角度,尼斯都是法國人心中絕對的度假天堂。

5、南特

南特(Nantes),法國西部最大城市和法國第六大城市,盧瓦爾河大區(Région Pays de La Loire)首府和大西洋盧瓦爾省(Loire-Atlantique,44省)省會。

城市主體坐落於盧瓦爾河下游北岸,南特-塞弗爾河(La Sèvre Nantaise)、埃德爾河(L'Erdre)兩河與盧瓦爾河的交匯點,距入海口約50公里。

南特屬於典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終年溫暖濕潤,降水分布均勻,氣候非常怡人。南特歷史悠久,是布列塔尼地區歷史上最重要的城市,《南特赦令》對法國宗教歷史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

時代雜志在2004年時將南特選為歐洲最適合居住的城市,2013年南特獲得歐盟委員會頒發的「歐洲綠色首都獎」。

② 法國城市有哪些

法國城市有巴黎、馬賽、里昂、圖盧茲、尼斯、南特、斯特拉斯堡、蒙彼利埃、里爾、戛納等。法國為歐洲國土面積第三大、西歐面積最大的國家,東與比利時、盧森堡、德國、瑞士、義大利接壤,南與西班牙、安道爾、摩納哥接壤。本土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大致呈六邊形,三面臨水,南臨地中海,西瀕大西洋,西北隔英吉利海峽與英國相望,科西嘉島是法國最大島嶼。
法國從中世紀末期開始成為歐洲大國之一,在17-18世紀路易十四統治時達到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1789年爆發法國大革命之後,推翻君主專制政體,先後經歷兩次帝國和三次共和國,國力於1920世紀時達到巔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法國是當時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殖民地面積等於本土的20倍。二戰後,建立法蘭西第四共和國,1958年被夏爾戴高樂建立的第五共和國所取代。在漫長的歷史中,該國培養了不少對人類發展影響深遠的著名文學家和思想家,此外還具有全球第四多的世界遺產。

③ 法國在二戰中曾經被德國佔領,當時把首都設在哪

法國中部的維希(Vichy)
德國打敗法國,法國投降後,6月28日,貝當政府(傀儡政府)由波爾多遷到克勒蒙菲朗。然而,這個城市缺乏供政府各部使用的房屋。於是,7月1日又遷到溫泉療養勝地維希。維希成為首都。

④ 法國有哪些十大城市

以下為法國主要的十大城市:

1、巴黎

戛納(Cannes)位於法國南部港灣城市尼斯附近,是地中海沿岸風光明媚的休閑小鎮。和法國其他城市一樣,戛納最好的旅遊季節是在 6-10月 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之一的戛納國際電影節每年五月中旬在此舉辦。

戛納小城依偎在青山腳下,瀕臨地中海之濱,里維拉海灣把臨海的幾個小城鎮環鎖了起來,占據了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5千米長的沙灘,四時不謝之花,漫步城中,白色的樓房、蔚藍的大海,以及一排排高大翠綠的棕櫚樹相互映襯,構成一幅美麗的自然風光。「精巧、典雅、迷人」是大多數人對戛納的評價。

(4)二戰法國有哪些城市擴展閱讀:

法蘭西共和國(法語:République française,英語:French Republic),簡稱「法國」(France),是一個本土位於西歐的半總統共和制國家,海外領土包括南美洲和南太平洋的一些地區。

法國為歐洲國土面積第三大、西歐面積最大的國家,東與比利時、盧森堡、德國、瑞士、義大利接壤,南與西班牙、安道爾、摩納哥接壤。本土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大致呈六邊形,三面臨水,南臨地中海,西瀕大西洋,西北隔英吉利海峽與英國相望,科西嘉島是法國最大島嶼。

法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其國民擁有較高的生活水平和良好的社會保障制度,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也是歐盟和北約創始會員國、申根公約和八國集團成員國,和歐洲大陸主要的政治實體之一。

參考資料:網路-法國

⑤ 二戰法國的資料

二戰爆發,納粹德國迅速閃電戰入侵法國。史稱法國戰役。
法國戰役(德國將其稱為西方戰役(Westfeldzug))是德軍於1940年5月10日進攻法國和低地國家的軍事行動,從而結束了僵持半年多的假戰。作戰分為兩個階段:首先是黃色行動,德軍部隊進攻比利時吸引盟軍主力北上前往預定的防線迎擊,而其真正的主力—裝甲部隊則穿過防禦鬆散的阿登山區,長驅直入盟軍後方,將已深入到比利時之盟軍切斷補給與通訊、進而包圍殲滅,但英國遠征軍和許多法軍士兵卻在發電機行動中從敦克爾克成功撤退至英國本土。
德軍作戰的第二階段是於6月5日起開始的紅色行動,以側翼包圍馬其諾防線的守軍,並南下攻下大片法國領土。在戰爭呈一面倒之勢時,義大利於6月10日向法國宣戰。法國政府遷至波爾多,巴黎設為不設防城市,並在6月14日被德軍所佔領。6月17日,法國新任總理菲利普·貝當發錶停戰宣言。6月22日,法國和德國簽署了停戰協定,並於6月25日生效。對於軸心國來說,這場戰役是一個輝煌的勝利。
法國是分為在北部和西部的德國佔領區、在東南小型的義大利佔領區和在南方的殘存國家維希法國。法國南部在1942年11月10日被佔領,殘留的法國在被德國佔領直至1944年盟軍登陸後,而低地國家則在1944年及1945年才被解放。

⑥ 二戰期間,英國倫敦是如何成為「法國首都」的

因為二戰期間,德國的閃電戰讓法國快速淪陷。開戰的第六周,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就已經宣布投降。但是當時的法國國防軍長戴高樂不願意投降,所以帶著法國的軍民為自由而戰,建立了自由法國政權。但是因為巴黎的淪陷,自由法國成立在英國倫敦。在英國倫敦發布的抵抗宣言。所以英國倫敦暫時成為了「法國的首都」。

雖然新政府仍然以巴黎為法定首都,但巴黎已經淪陷,而實際首都則遷到了維希,因此也被稱作「維希法國」。法國人並沒有全部向法西斯屈服。曾是法國國防次長兼陸軍次長的夏爾·戴高樂,在上司貝當元帥向德國投降之後,趕赴英國倫敦,公開在BBC發布抵抗宣言,號召法國軍民為自由而戰,這就是「自由法國」運動的開始。

⑦ 二戰時法國政府所在地

貝當的維希政權政府所在地是波爾多,但是這個政府並每喲被英美等過認可,戴高樂的自由法國政權設在倫敦是被反法西斯同盟認可的法國流亡政府

⑧ 法國主要城市的簡介

1、巴黎

巴黎(Paris),是法蘭西共和國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也是法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商業中心,世界五個國際大都市之一(其餘四個分別為紐約、倫敦、東京、香港),並被GaWC評為Alpha+級世界一線城市。

巴黎有70多所高等專科學院(佔全國一半以上),13所綜合性大學,許多學院和大學分布在拉丁區。

巴黎共有9所大學,分別是法蘭西學院、巴黎大學、巴黎綜合理工學院、高等師范學校、國立統計與經濟管理學校、法國國立高等工程技術學校、國立橋路學校、國立高等先進技術學校和國家科學研究中心。

2、里昂

里昂(Lyon),是法國第二大城市,奧弗涅-羅訥-阿爾卑斯大區(Région Auvergne-Rhône-Alpes)首府和羅訥省(Rhône,69省)省會,於2015年1月建立了帶有部分省級管理權力的「里昂大都會」(Métropole de Lyon),也稱為「大里昂」(Grand Lyon)。

里昂教育事業發達,也是法國的幾大大學城之一,擁有眾多的大學和學院[51-52],數以十萬級的世界各地的學生,也為這座城市帶來勃勃的生機與活力。

3、格勒諾布爾

格勒諾布爾為法國著名的科學城,向有法國、乃至歐洲"矽谷"之稱。全市二萬多科技人員在各實驗室、研究所工作。最著名的科研單位有:核能研究中心、信息技術和電子研究所;

國際性高科技研究機構:法、德、英合作的中子反應堆(已有20年歷史),歐洲十國合作的同步加速器,德法合作的天文觀測研究中心,法德合作的強磁場研究所等。

4、斯特拉斯堡

斯特拉斯堡 (Strasbourg),法國東北部城市,大東部大區(Région Grand Est)首府和下萊茵省(Bas-Rhin,67省)省會,也是法國第七大城市和最大邊境城市。

斯特拉斯堡是一個人文主義的中心,擁有長期的高等教育的歷史,結合了法國和德國知識分子的傳統。盡管1683年斯特拉斯堡被並入法蘭西王國,在18世紀它仍與德語國家的知識界聯系密切,大學也吸引了許多來自神聖羅馬帝國的學生,歌德和梅特涅都在斯特拉斯堡接觸的法學院學習法律。

5、里爾

里爾是法國北部最大的城市,法國第五大城。若算上整個里爾都會區,其總人口排名將上升至法國第四,僅次於巴黎、里昂和馬賽。

包括北方高等商學院、商科聯盟國際商學院、IESEG管理學院、里爾第一大學、里爾第二大學、里爾第三大學等高校。

⑨ 二戰時期法國臨時首都

自由法國的臨時首都設在當時視法國殖民地的阿爾及利亞的首都阿爾及爾

⑩ 二戰法國南部馬賽什麼時候被佔領

1941年3月3日法國馬賽淪陷,德國軍隊正在進入這座英雄的城市,

面對侵略者在自己的國土上耀武揚威,圍觀的馬賽市民留下了傷心的淚水。攝影師用自己的鏡頭記錄下了這一幕,一個曾經輝煌的國家不復存在,馬賽人民面臨著在德意志的鐵騎下生活的日子。

閱讀全文

與二戰法國有哪些城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8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5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9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8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