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法國這種國家是總理大還是總統大
法國有總統,也有總理。總統權力很大,是國家的權力核心。總統除擁有任命高級文武官員,簽署法令,軍事權和外交權等一般權力外,還擁有任免總理和組織政府、解散國民議會、舉行公民投票、宣布緊急狀態等非常權力。總理領導政府的活動,雖向議會負責,但卻聽命於總統,起輔佐總統的作用,其政府成員亦由總理提請總統任免。國民議會和參議院雖擁有立法權、預算表決權和監督權,但卻受到總統與政府的限制。由於上述職權的劃分,故稱法國的政體為半總統制或總統制內閣制。
根據憲法所賦予的權力中心的地位,法國總統擁有廣泛的任命權。如,依照憲法規定:「共和國總統任命總理。總統根據總理提出的辭職要求解除總理職務。」「共和國總統根據總理的提議任免政府其他成員。」「共和國總統任命國家的文職和軍職人員。」
在法國國家高級行政官員中,須由總統任命的人員包括:國家行政法院法官、榮譽勛位團主席、大使和特使、國家審計法院法官、省長、駐海外領地政府代表、將級軍官和中央行政機構負責人。
總統對政府工作的影響主要體現為:「共和國總統主持部長會議。」部長會議每周一次(通常在星期三上午),主要職能是為總統提供咨詢,對議會爭論的國內外大事進行評論,並對政府的各項事先決定表示贊同。
根據憲法,總統對外代表國家,是國家主權的象徵,並擁有一系列外交權力。在軍事上,總統是武裝部隊的統帥,主持最高國防會議和國防委員會。此外,憲法還賦予總統法律頒布權並保證司法獨立。議會通過的法律須遞交總統,由總統在15天內頒布。總統擔任最高司法會議主席,任命最高司法委員會成員。
總理可以組建內閣,但必須由總統任命。
其實,法國與美國一樣,也是以總統為核心的體制。比到我國,總統相當於國家主席,總理跟我們一樣。
B. 各個國家最大的官叫什麼比如:美國是總統,別的國家的呢越多越好
因為各個國家的政治體制不一樣,所以元首的趁戶也就不一樣。
一般資本主義國家,元首的就叫總統(如:美、法);
君主立憲制的國家,領導人名義上是國王(日:天皇),政府的首腦叫首相或總理,(英、比、泰)
社會主義政體下,國家元首一般叫主席,雖然國家主席沒有行政大權,但社會主義國家的主席大都兼任國內執政黨黨首、軍隊最高長官等職務。而政府首腦專門負責行政,一般叫總理。 比如我國就是
封建政體就依照各國的傳統來定了,國王、皇帝、大公、蘇丹等等
(主席——議會職務
總統——總統制,美國、法國兩大類
酋長——不用說了,哈里發差不多的
首相——君主立憲制度,英國、日本、北歐王國
總理——內閣制,大多數共和國如此,中國有點不同是人民代表大會制)
C. 法國總統和法國總理各有什麼職權
法國有總統,也有總理。總統權力很大,是國家的權力核心。總統除擁有任命高級文武官員,簽署法令,軍事權和外交權等一般權力外,還擁有任免總理和組織政府、解散國民議會、舉行公民投票、宣布緊急狀態等非常權力。總理領導政府的活動,雖向議會負責,但卻聽命於總統,起輔佐總統的作用,其政府成員亦由總理提請總統任免。國民議會和參議院雖擁有立法權、預算表決權和監督權,但卻受到總統與政府的限制。由於上述職權的劃分,故稱法國的政體為半總統制或總統制內閣制。
根據憲法所賦予的權力中心的地位,法國總統擁有廣泛的任命權。如,依照憲法規定:「共和國總統任命總理。總統根據總理提出的辭職要求解除總理職務。」「共和國總統根據總理的提議任免政府其他成員。」「共和國總統任命國家的文職和軍職人員。」
在法國國家高級行政官員中,須由總統任命的人員包括:國家行政法院法官、榮譽勛位團主席、大使和特使、國家審計法院法官、省長、駐海外領地政府代表、將級軍官和中央行政機構負責人。
總統對政府工作的影響主要體現為:「共和國總統主持部長會議。」部長會議每周一次(通常在星期三上午),主要職能是為總統提供咨詢,對議會爭論的國內外大事進行評論,並對政府的各項事先決定表示贊同。
根據憲法,總統對外代表國家,是國家主權的象徵,並擁有一系列外交權力。在軍事上,總統是武裝部隊的統帥,主持最高國防會議和國防委員會。此外,憲法還賦予總統法律頒布權並保證司法獨立。議會通過的法律須遞交總統,由總統在15天內頒布。總統擔任最高司法會議主席,任命最高司法委員會成員。
總理可以組建內閣,但必須由總統任命。
其實,法國與美國一樣,也是以總統為核心的體制。比到我國,總統相當於國家主席,總理跟我們一樣。
D. 哪些國家總理比總理大哪些國家總統比總理大
這個要看國家的政體如何了。
總統是國家元首,總理則是政府首腦,這是沒有疑義的,主要就看總統是否兼任行政首腦,也就是看國家是總統制還是議會制。
如果是總統制,政府由在總統大選中的勝利者,也就是當選總統來組織,總統作為國家元首兼任行政首腦,總攬行政大權,總理則是總統處理政務的主要助手,名義上總理是政府的首腦,但是主要的政府強力部門,如國防,外交,等都由總統直接掌握,一般說來總理主要負責經濟和社會事物,在受到總統的命令或授權時也負責其他事物。總統制國家裡總統一般有權下令解散政府也就是撤換總理,比如俄羅斯,或者乾脆就不設總理職務,如美國。所以在總統制國家,總統權力大於總理。現在實行總統制的國家主要有美國,俄羅斯,白俄羅斯,中亞5國,波羅的海三國等。
在議會制國家,政府由在議會大選中勝利的黨派來組織,總理是政府的最高領導掌握全部行政權力,總統作為形式上的國家元首,對行政沒有絕對的干涉權力,而只是擁有些形式上或禮儀上的職權,如簽署法律啊,迎接別國國家元首啊。所以在議會制國家,總理掌握全部行政大權,權力就比總統大。實行議會制的國家主要有德國,義大利,以色列,印度等。
另外現在出現了一種趨勢,也就是總統制和議會制相互融合。比如在南非,總統是由議會選舉產生的,在議會大選中獲勝的黨派就可以推舉自己的候選人出任掌握行政大權的總統。再比如法國,法國總理由議會選舉產生,在議會大選中獲勝的政黨推選自己的領導人出任總理;但是法國總統擁有最高行政權,還有對總理和內閣的監督權,同時兼任武裝力量最高統帥。類似的情況還有烏克蘭。
E. 現在法國最高領導成員
總統:奧朗德 總理:瓦爾斯
法國國民議長:克洛德·巴爾托洛內
法國參議院議長克里斯蒂安·蓬斯萊
外交部長:法比尤斯
國民教育部長:佩永 掌璽
司法部長:托比拉 經濟
財政、外貿部長:莫斯科維奇
社會事務、衛生部長:圖萊納
區域平等、住房部長:杜芙洛
內政部長:瓦萊斯
生態、可持續發展、能源部長:布里克
工業部長:蒙特布爾
勞動、就業、社會對話部長:薩潘
國防部長:勒德里安
文化、交流部長:費里佩提
高等教育、科研部長:菲奧拉索
女權部長兼政府發言人:貝卡森
農業部長:勒弗爾
行政改革部長:勒布朗書
海外領土部長:羅瑞兒
體育、青年事務部長:富爾內隆
下屬核心機構
經濟、財政、外貿部下派預算部長:卡於薩克
國民教育部下派促進教育部長:波郎之萬
總理下派議會事務部長:維達里埃斯
司法部下派分部長:巴多
住房部下派城市部長:拉米
外交部下派歐洲事務部長:卡澤納夫
社會事務、衛生部下派老齡事務幫扶部長:德勞奈
工業部下派手工藝、商業、旅遊部長:比奈爾
經濟、財政、外貿部下派社會合作經濟部長:阿蒙
社會事務、衛生部下派家庭部長:貝爾蒂諾狄
社會事務、衛生部下派殘委部長:卡爾洛狄
外交部下派發展部長:康凡 外交部下派法裔事務部長:本吉吉
生態、可持續發展部下派海洋經濟交通部長:屈維萊
工業部下派中小型企業、創新、數字經濟部長:佩勒琳(註:韓國血統)
國防部下派退役事務部長:阿里夫
2015年
F. 法國現任總統是誰
馬克龍
馬克龍1977年出生於法國北部城市亞眠,畢業於巴黎第十大學哲學系,後進入巴黎政治學院、法國國家行政學院學習。
馬克龍於2012年任總統府副秘書長,2014年8月出任法國經濟、工業和數字事務部長。2016年,馬克龍創建政治團體「前進」運動,並以獨立候選人身份參加總統選舉。2017年5月7日,馬克龍當選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第八位暨第十一任總統,5月14日就職。
(6)法國最高領導是什麼職務擴展閱讀:
馬克龍於2017年5月8日9時許在競選總部發表勝選演說。他由衷感謝了選擇信任自己的支持者,並向對手勒龐致敬。他表示,法國歷史長河的新一頁已經在當晚展開,他希望法國將在新章重新找回希望和信心。
未來五年,他的職責將是消除恐懼,團結准備好面臨前方巨大挑戰的所有人。馬克龍稱,他將努力重建與歐洲的關系,保衛歐洲與法國,並盡全力對抗削弱法國的分裂,法國也將站在本土和海外打擊恐怖主義斗爭的最前線。
G. 法國 現在最高權力機關是什麼
法國是典型的半總統制半議會制的民主共和制的國家,國家政權帶有鮮明的階級性。
總統是國家元首和武裝部隊統帥,任期5年(根據全民公決結果,2000年6月改為5年,之前是7年),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總統有權任免總理和批准總理提名的部長;主持內閣會議、最高國防會議和國防委員會;有權解散議會;可不經議會將某些重要法案直接提交公民投票表決;在非常時期,總統擁有「根據形勢需要採取必要措施」的全權。在總統不能履行職務或空缺時,由參議院議長代行總統職權。議會由國民議會和參議院組成,擁有制定法律,監督政府,通過預算,批准宣戰等權力。
國民議會共有577個議席,任期5年,採用兩輪多數直接投票制、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參議院共321席,參議員任期9年,每3年改選1/3,以省為單位,由國民議會和地方各級議會議員組成選舉團間接選舉產生。
H. 法國的權力中心到底是總統還是議會
法國有總統,也有總理。總統權力很大,是國家的權力核心。總統除擁有任命高級文武官員,簽署法令,軍事權和外交權等一般權力外,還擁有任免總理和組織政府、解散國民議會、舉行公民投票、宣布緊急狀態等非常權力。總理領導政府的活動,雖向議會負責,但卻聽命於總統,起輔佐總統的作用,其政府成員亦由總理提請總統任免。國民議會和參議院雖擁有立法權、預算表決權和監督權,但卻受到總統與政府的限制。由於上述職權的劃分,故稱法國的政體為半總統制或總統制內閣制。
根據憲法所賦予的權力中心的地位,法國總統擁有廣泛的任命權。如,依照憲法規定:「共和國總統任命總理。總統根據總理提出的辭職要求解除總理職務。」「共和國總統根據總理的提議任免政府其他成員。」「共和國總統任命國家的文職和軍職人員。」
在法國國家高級行政官員中,須由總統任命的人員包括:國家行政法院法官、榮譽勛位團主席、大使和特使、國家審計法院法官、省長、駐海外領地政府代表、將級軍官和中央行政機構負責人。
總統對政府工作的影響主要體現為:「共和國總統主持部長會議。」部長會議每周一次(通常在星期三上午),主要職能是為總統提供咨詢,對議會爭論的國內外大事進行評論,並對政府的各項事先決定表示贊同。
根據憲法,總統對外代表國家,是國家主權的象徵,並擁有一系列外交權力。在軍事上,總統是武裝部隊的統帥,主持最高國防會議和國防委員會。此外,憲法還賦予總統法律頒布權並保證司法獨立。議會通過的法律須遞交總統,由總統在15天內頒布。總統擔任最高司法會議主席,任命最高司法委員會成員。
總理可以組建內閣,但必須由總統任命。
其實,法國與美國一樣,也是以總統為核心的體制。比到我國,總統相當於國家主席,總理跟我們一樣
I. 法國有兩個「國家元首」,它同普通的議會制國家有什麼區別
法國只有法國總統才能行使國家的職權,可以說是法國總統是最高的領導者他和普通的議會,國家存在著很大的區別,因為國家的任何事都只需要法國總統來進行承擔和擔負。所以根本不需要議會來進行決議和商議,所以給予了法國總統很大的行政權。可以說法國總統是法國的最高決策人。
當然每個國家都有每個國家的國情,有的國家覺得議會制的制度非常的好,然而有的國家選擇直接由總統進行決斷,所以根據每個國家的國情需要來進行制定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所以千萬不要出現既有總統又有議會制的國家,因為這樣會實現非常大的權力制衡,反而會使得國家停止經濟發展。
J. 法國總理和總統有什麼區別
法國總統與總理的職權區別
法國有總統,也有總理。總統權力很大,是國家的權力核心。總統除擁有任命高級文武官員,簽署法令,軍事權和外交權等一般權力外,還擁有任免總理和組織政府、解散國民議會、舉行公民投票、宣布緊急狀態等非常權力。總理領導政府的活動,雖向議會負責,但卻聽命於總統,起輔佐總統的作用,其政府成員亦由總理提請總統任免。國民議會和參議院雖擁有立法權、預算表決權和監督權,但卻受到總統與政府的限制。由於上述職權的劃分,故稱法國的政體為半總統制或總統制內閣制。
根據憲法所賦予的權力中心的地位,法國總統擁有廣泛的任命權。如,依照憲法規定:「共和國總統任命總理。總統根據總理提出的辭職要求解除總理職務。」「共和國總統根據總理的提議任免政府其他成員。」「共和國總統任命國家的文職和軍職人員。」
在法國國家高級行政官員中,須由總統任命的人員包括:國家行政法院法官、榮譽勛位團主席、大使和特使、國家審計法院法官、省長、駐海外領地政府代表、將級軍官和中央行政機構負責人。
總統對政府工作的影響主要體現為:「共和國總統主持部長會議。」部長會議每周一次(通常在星期三上午),主要職能是為總統提供咨詢,對議會爭論的國內外大事進行評論,並對政府的各項事先決定表示贊同。
根據憲法,總統對外代表國家,是國家主權的象徵,並擁有一系列外交權力。在軍事上,總統是武裝部隊的統帥,主持最高國防會議和國防委員會。此外,憲法還賦予總統法律頒布權並保證司法獨立。議會通過的法律須遞交總統,由總統在15天內頒布。總統擔任最高司法會議主席,任命最高司法委員會成員。
總理可以組建內閣,但必須由總統任命。
其實,法國與美國一樣,也是以總統為核心的體制。比到我國,總統相當於國家主席,總理跟我們一樣。
法國總統的職權有哪些?
法國是一個典型的中央集權制國家,實行半總統制,有總統,也有總理。總統權力很大,是國家的權力核心。總統除擁有任命高級文武官員,簽署法令,軍事權和外交權等一般權力外,還擁有任免總理和組織政府、解散國民議會、舉行公民投票、宣布緊急狀態等非常權力。總理由多數黨人士擔任,作為政府首腦領導政府的活動,向議會負責,其政府成員亦由總理提名,總統任免。
如果總統和總理由同一政黨人士擔任,則會以總統為權力核心。如果總統和總理由不同黨派的人士擔任,則會變成真正的「雙首長制」。按照一般情況,總統負責國防和外交,總理負責經濟和民生。國民議會和參議院雖擁有立法權、預算表決權和監督權,但卻受到總統與政府的限制。由於上述職權的劃分,故稱法國的政體為半總統制或總統制內閣制。法國總統雖然不像美國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他只是國家元首不兼任政府首腦,但在行政方面卻擁有廣泛的權力。
一.總統擁有任免總理和政府其他高級官員、組織政府的權力。美國總統任命內閣各部長必須經過參議院批准,法國總統不必通過議會,可以直接任命總理和政府其他成員,這是總統掌握行政權力的關鍵。另外,總統還有任命高級文武官的廣泛權力,還有任命憲法委員會9名委員中3名,其中包括憲法委員會主席的權力。
二.總統擁有擔任部長會議主席,主持內閣會議和簽署法令的權力。根據1958年憲法第9條規定,內閣會議由共和國總統主持,而不由總理主持。總統雖然不是政府成員,但可以參加政府活動,並由總統主持討論決定政府的各項方針政策。總統作為部長會議主席,不僅在形式上主持會議,而且成為一種現實權力,對部長會議產生決定性的影響,掌握一切重大問題的決策權。內閣會議所決定的法令和命令由總統簽署,但總統對內閣會議的決定不負責任,如果國民議會通過對政府的不信任案,總理須向總統提出政府辭職。
1.總統擁有頒布法律的權力。1958年憲法規定,議會通過的法律,由總統在一定的期限以內頒布,如果總統對議會通過的法律表示不同意見,可以在議會通過法律並交政府15天內,要求議會對此項法律或其中部分條款重新審議,並作出修改,議會不得拒絕。
2.總統擁有行使全民復決的權力。這是一種總統越過議會,直接通過公民來表決法律的特殊權力。總統掌握和行使這種權力,既可以起到削弱議會權力的作用,又可以加強總統自己的地位。戴高樂總統十分重視公民復決,他認為公民在投票時的態度表現了他們是否信任總統,他在擔任總統期間,曾先後四次實行公民復決。
三.總統擁有解散國民議會的權力。1958年憲法第12條規定,當總統或政府同國民議會發生沖突時,總統在同總理、議會兩院議長磋商後,有權力解散國民議會,重新進行選舉。但大選後一年之內,不得再解散國民議會。總統的這項權力可以有效地制約議會中的反對派,對付政敵,從而保持政府的穩定。
四.總統擁有咨文權。總統可以用咨文的方式影響議會的立法活動。總統的咨文雖然不是由總統本人,而是由總統代表到議會中去宣讀,但是議會對總統的咨文,不進行任何辯論,議會在立法中必須重視總統咨文的意見。
1.總統擔任最高司法委員會主席,有權任免部分高級司法委員會成員,依據最高司法委員會建議任命法官,並監督法官遵守紀律。
2.總統是「司法獨立的保證人」。
3.總統擁有赦免權,包括特赦和大赦。1958年憲法第16條規定,當總統認為「共和國體制,國家獨立,領土完整或國際義務的履行受到嚴重和直接威脅」,在同總理、議會兩院議長和憲法委員會主席正式磋商後,可以「採取必要措施」。1961年4月23日到9月30日,為了鎮壓法國駐阿爾及利亞的殖民軍將領和極端殖民主義分子發動的叛亂,戴高樂總統根據憲法規定行使非常權力。在此期間他作出18項決定,內容涉及鎮壓叛亂、清洗軍隊、整頓警察和國家機關,以及設立特別法庭等。這種非常權力的擁有是法國總統地位加強的最突出的表現。
法國總理的職權:
法國總理主導國內事務內政和經濟總理是政府首腦,具體行使國家行政權力。總理的主要職權有:領導政府活動,負責制定和執行國家政策;向總統建議任免政府各部部長和國務秘書;除憲法規定的例外情況,副署總統的文件、法令和命令;對國家防務負有責任;可代替總統主持內閣會議、最高國防會議和國防委員會。由於總統和總理都有行政權,人們把法國領導體制稱為「行政雙頭制」。一般來說,二者有基本分工:總統掌握大政方針,總理負責具體行政;總統佔主導地位,總理聽命於總統;總統的施政重點是國防外交,總理的施政重點是內政經濟。由此可見,總理雖然是行政首腦,但卻是由總統任命的,而且其行政權也是不完整的,不可能成為國家權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