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柔道為什麼強

法國柔道為什麼強

發布時間:2022-08-08 05:34:23

⑴ 柔道實戰性如何與散打相比怎麼樣

柔道是放棄打擊技,主要靠摔法和絞殺技。專業名詞叫投技,寢技和固技。散打是近些年來國內綜合傳統武術,融合了踢打摔拿四種技術創造的競技武術。柔道強調技巧,不提倡蠻力。講究四兩撥千斤。投技威力很大,把對手摔倒在地之後是可以對其造成內臟震盪的。並且絞殺技也就是地面寢技是世界第一的。如果你想打架,其實柔道的實戰效果很不錯。因為日常生活中沒有很多拳打腳踢的打鬥,基本都是扭打在一起。這正是柔道的強項。還有啊,哥們,學武術不管什麼流派,都不是為了打架。雖說在緊急時會占很大便宜。但主導思想一定不要是為了打架而習武。不然沒什麼作為和成就的。既然選了柔道,多練技術,技巧純熟,對手多魁梧也不會占你半點便宜。為習武先修德,理解柔字。更要理解道字。這才能幫你練好功夫,練好柔道。最後,祝你早日成為高手哈~^_^

⑵ 柔道厲害嗎

柔道(Jūdō,じゅうどう)是一種以摔法和地面技為主的格鬥術。日本素有「柔道之國」的稱號。柔道是日本武術中特有的一科,是由柔術演變發展而來的。

柔道部分起源於一種古代日本武士空手搏鬥的技術:柔術。柔道通過把對手摔倒在地而贏得比賽,它是奧運會比賽中唯一的允許使用窒息或扭脫關節等手段來制服對手的項目。柔道是一種對抗性很強的競技運動,它強調選手對技巧掌握的嫻熟程度,而非力量的對比。

柔道是摔技居多,需要靈活掌握有些困難,在近身戰中有很大的優勢。
但是武術沒有高下之分關鍵在於個人的練習。

⑶ 關於法國體育的介紹

法國體育概況∶

在世界體育的發展歷程中,法國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法國人對世界兩大體育組織□□國際奧委會和國際足聯的創立,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1893年,在法國人皮埃爾返路顧拜旦男爵的建議下,討論復興奧運會問題的國際性體育會議在巴黎召開。1894年1月,顧拜旦草擬了復興奧運會的具體步驟和需要探討的10個問題,致函各國體育組織和團體。同年6月16日,「國際體育運動代表大會」在巴黎索邦神學院開幕,大會通過了《復興奧林匹克運動》的決議。6月23日成立了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簡稱
IOC)。顧拜旦也因此被稱為「奧運之父」。然而,這位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最偉大的創始人卻並未成為國際奧委會的首任主席。按顧拜旦自己原來的計劃,是由他擔任國際奧委會主席,並將首屆現代奧運會的會址選在巴黎,但該計劃卻引起了當時參加"國際體育運動代表大會"的與會代表的爭議。為了復興奧運會的大局,顧拜旦遵從了眾多與會代表的意見,選擇希臘作為首屆現代奧運會的舉辦地,並大度地提議由希臘代表團團長維凱拉斯任第一任國際奧委會主席。

巴黎在1904年、1924年分別承辦了第2屆、第8屆夏季奧運會。沙莫尼和阿爾貝委爾則在1924年和1992年分別承辦了第1屆和第16屆冬季奧運會。令人遺憾的是,巴黎在從1992年第25屆奧運會開始的慢慢申辦路上屢遭挫折,分別在1992、2008、2012年的夏季奧運會主辦權爭奪中敗給了巴塞羅那、北京和倫敦。特別是2012年主辦權的競爭中,一路呼聲極高的巴黎在最後時刻被倫敦超越,令人扼腕嘆息。不知屢敗屢戰的巴黎人的下一次申辦之旅是否會順利。

與奧運申辦的多災多難想比,法國運動員在奧運會上的成績卻是相當不錯。在1900年舉辦的第2屆巴黎奧運會上,法國隊以26金36銀33銅登了獎牌榜第一的寶座。雖然之後成績有所下滑,但從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開始,法國隊的成績穩定在第一集團中,成為了體壇強國。

1904年5月21日,法國體育運動聯合會與比利時體育運動聯合會、丹麥足球協會、荷蘭足球協會、馬德里足球俱樂部、瑞典足球協會、瑞士足球協會一起在法國巴黎的法國體育運動聯合會(Union
Fran鏰ise de Sports
Athl閠iques)總部創立了國際足球聯合會(The F閐閞ation
Internationale de Football Association
FIFA)。兩天後,國際足聯舉行了第一次選舉,法國人羅伯特犯且?Robert
Gu閞in FRA)當選第一任主席。

說到國際足聯,不能不提一個里程碑式的人物,雷米特(Jules
Rimet)。他於1921年3月1日當選國際足聯第三任主席,在他在任的33年裡,國際足聯得到了長足發展,並創立了世界盃足球賽。到1954年瑞士世界盃雷米特卸任時,國際足聯已經擁有了85個會員組織。人們把這一時期稱作「雷米特時代」。

在雷米特的推動下,1930年7月18日,第一屆國際足聯世界盃在烏拉圭首都蒙德維的亞(Montevideo)的世紀體育場開幕。法國隊和墨西哥隊進行了世界盃歷史上的首場比賽,結果法國隊以4:1獲勝,隊員呂西安仿謇蝕蚪�聳瀾綾�牡諞磺頡U庖蝗�戮��甘�昀吹姆⒄梗�丫�晌�氚略嘶崞朊�墓�手匾��隆6�瀾綾�誥�慕北��脖灰岳酌滋叵壬�拿�置��Mü�酌滋氐耐飩慌�Γ�⒏窶肌⑼��俊⑺嶄窶己捅卑��妓母鱟閾�櫓�尤牘��首懍��構�首懍�嬲�晌�瀾繾閭車牧斕劑α俊T?950年瑞士舉行的第五屆世界盃期間,年逾80的雷米特主席光榮引退。在決賽的頒獎典禮上,這位「世界盃之父」最後一次將「雷米特杯」頒發給冠軍德國隊隊長。在此之後,巴西因獲得了3次世界盃冠軍而永久保留了「雷米特杯」。

在1938年和1998年,法國承辦了第3屆和第16屆世界盃賽。特別是在1998年的世界盃上,法國隊一路高歌猛進,在主帥雅凱的帶領下,首奪世界盃的冠軍,成為了第7個獲得過世界盃冠軍的國家。在1958年的瑞典世界盃上,法國隊的方丹以13球成為了最佳射手,這一紀錄至今未能有人打破。此外,法國隊還在1984年和2000年奪得了歐洲杯的冠軍。

每年,法國還有兩項世界矚目的體育賽事。法國網球公開賽始創於1891年,比溫布爾登網球錦標賽晚14年,通常在每年的5月至6月舉行。是繼澳大利亞公開賽之後,第二個進行得大滿貫賽事。最初法國網球公開賽只限於本國人參加,1925年以後對外開放,成為公開賽。雖然球迷們還稱它為法網,但是法國人早已經不這么稱呼了,從1998年起這項比賽已經正式更名為羅蘭加羅斯公開賽。法國網球公開賽的場地便是設在巴黎西部的羅蘭卡羅斯的大型體育場。這座體育場建於1927年,名字來源於在一次大戰中為國捐軀的空中英雄羅蘭房�匏埂U飧鑾虺〖�ち朔ü��虻幕平鶚逼冢�蛭��侵苯游�熳1懷莆�八鈉鍤俊鋇乃拿�ü�聳狀聞躉卮魑�貢��急敢釒甑奈爛嵴蕉�匾廡藿ǖ摹7ㄍ�謀熱�〉匚�焐�懲臉〉兀��虺欽嫉?公頃,擁有正式比賽場地20個,其中四周帶有看台的大型比賽場3個,最大的中心球場設有近1.6萬個席位。75年來,法網已經接待觀眾累計達350多萬人。

另一項重大的賽事便是環法自行車賽。環法自行車賽為多日賽,一般於每年的7月進行。每天進行一個賽段,共進行21個賽段,中間有一天或兩天休息,總賽程為3200公里左右。賽段中按比賽形式分個人計時賽和大組賽,按比賽道路分平地賽段和山地賽段,海拔最高可達2200米。起點每年不同,大多在北方的城市,有時也在鄰近的國家,圍繞法國一圈後,到達終點巴黎。賽段冠軍身穿粉紅色騎行衫,總成績領先的車手穿黃色領騎衫,總積分領先者穿綠色領騎衫,爬坡成績最佳者穿紅白斑點衫,25歲以下成績最好的車手穿白色領騎衫。獎金共設1億法郎,其中個人總成績冠軍獲得獎金最多,可獲得15萬法郎。環法賽是歐洲影響最廣、規模最大,比賽水平最高的自行車比賽。美國鐵人阿姆斯特朗從1999年到2005年創造了環法7連冠,令世界矚目。

當然,我們也可以提一下F1。也許在法國人心目中,真正神聖的是Le
Mans,而不是F1,馬格尼-庫斯也遠不如蒙特卡洛著名,這條賽道從1991年才開始舉辦F1比賽。在現在的F1車壇上,也鮮有法國車手。但雷諾車隊近兩年的強眼表現,是無法忽視的。自從2002年收購貝納通車隊參加F1以來,雷諾以優秀的空氣動力學設計著稱,其賽車的平衡性堪稱一流。而米其林輪胎更是賽場上強有力的競爭者,在短短幾年裡,把20支車隊中的17支攬入旗下。在2005年,藉助於米其林輪胎,雷諾更是坐上冠軍寶座。

總體而言,足球、籃球、擊劍、田徑、網球、自行車、現代五項、擊劍、花樣游泳、柔道、滑雪等都是法國的體育強項,涌現了擊劍選手奧莫內、埃匪估諄�蝗岬姥∈摯ǚ弗勒里和塞放�嚦耍蛔闈蜓∈峙僚恕⑵綻�倌帷⑵氪錟詰紉慌�判愕腦碩�薄?
同時,法國的群眾體育也開展得有聲有色。近3/4的男性和1/2的女性經常從事體育運動。
集體體育項目(足球、橄欖球等等)和競賽體育項目(滑雪、賽艇、網球、高爾夫球等等)占據了主導地位。但是,探險或冒險性體育項目,如自行車越野、遠足、登山、滑翔、劃艇等等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愛好者。法國還十分重視學校體育的發展,建立了學校體育聯合會這一受法國教育部門領導群眾性組織。法國規定教育部長(包含各省、市的教育部門負責人)必須兼學校體育聯合會的主席,日常工作委託中學教育司司長主管。每所學校法定必須成立體育聯合會,主席必須由校長擔任。

1894年顧拜旦創建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時才31歲。10年後他的同胞,28歲的格林創建了國際足聯。法國人把生活的浪漫轉化成了對運動的熱愛,才讓我們的世界有了如此繽紛的體壇盛宴。

⑷ 柔道文化很有特點,你有哪些認識與了解

柔道文化的特點非常顯著,在日常生活中參與這項運動的人都會對此有一定的體會。一般而言,柔道屬於一種力量型運動,這種運動的目的也不純粹是特別單純的強身健體。這種特殊運動的特點,使得柔道相對於其他運動來說,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不少愛好者都會對其趨之若鶩。

再次,柔道讓愛好者的身心釋放,獲得良好的運動體驗。在柔道雲動力里感受生命的氣息,釋放思維的空洞,是不少愛好者參與柔道的初衷。這種初衷,是一種釋放汗水的運動。這種運動,對於不喜歡舞文弄墨的人來說,給了他們一種心靜的體驗。這種體驗,也是一種情感,是一種身體機能的釋放。

最後,柔道文化,是身體與心靈的吸引過程。這種吸引的過程,使得柔道與文化相通,文化與身心相契合。在愛好者感受到柔道與心魂相吸引的過程後,他們就會對柔道產生一種自發的追隨感受。

因此,柔道文化確實有自身的特點,這種特點對於其他運動來說,是一種補充,更是無盡人生過程中一種動感的釋放。

⑸ 關於柔道的知識

柔道(Jūdō,じゅうどう)是一種以摔法和地面技為主的格鬥術。日本素有「柔道之國」的稱號。柔道是日本武術中特有的一科,是由柔術演變發展而來的。在日語中是「柔之道」的意思。就是「溫柔的方式」。柔道部分起源於一種古代日本武士空手搏鬥的技術:柔術。柔道通過把對手摔倒在地而贏得比賽,它是奧運會比賽中唯一的允許使用窒息或扭脫關節等手段來制服對手的項目。柔道是一種對抗性很強的競技運動,它強調選手對技巧掌握的嫻熟程度,而非力量的對比。
1964年柔道成為奧運會比賽項目,而1992年柔道再次被納入奧運會項目,目前奧運會共計設立了14塊金牌,是僅次於摔跤的奧運會格鬥項目。
柔道具有悠久的歷史,明末清初浙江人陳元贇於公元1638年去日本幫助創建柔術,日本人學到了其中的踢、打、摔、拿等技術,結合本國武術和本國國情以及外國武術形成了新的流派——柔術。1882年,被譽為「柔道之父」的日本東京帝
「柔道之父」嘉納治五郎
「柔道之父」嘉納治五郎
國大學學生嘉納治五郎綜合當時流行的各派柔術的精華,創立了以投技、固技、當身技為主的現代柔道,同時創建了訓練柔道運動員的講道館。從日本戰國時期到德川時代(公元十五世紀到十六世紀),一直把柔道稱為柔術或體術。所用的柔道這個一名詞,是由「日本傳講道館柔道」簡化而來的。
柔道的歷史非常古老要了解它的起源是件復雜的事。在柔道各流派的著作中。有各種各樣的說法。一種傳說是:在垂仁天皇時期(公元前29年繼位,野見宿彌和當麻蹴速二人進行了一次有名的格鬥。他們的格鬥是用拳腳和角力相結合的方法進行的。此後,一些人吸取了其中角力的技術, 發展成為的相撲運動;另一些人總結了格鬥中搏擊方面的經驗,發展成為柔術,進而演變成為柔道這種體育運動形式。據記載,最早的流派是天文元年(1532 年)六月創始的竹內流派;接著在豐臣末期(約1590年)興起了荒木流派;德川家光時代(1623年)以後,又出現了夢想流派、制剛流派、吉同流派、直心流派、良移心當流派、天神真楊流派、起倒流派、涉川流派等。
詳細

創始柔道初期,嘉納治五郎就先後創辦了《國士》、《運動界》、《柔道》等刊物,解說柔道的技術,宣傳柔道的目標,請名人撰寫專論,在講道館柔道後援會的成員中,政界、軍界、實業界人士比比皆是。他們認同柔道是培養時代有為青年的有效途徑。
講道館始終以在校學生作為重點培養對象,這是非常明智的。1883年,嘉納治五郎在東京的學習院設柔道場,親自指導;1887年在東京帝國大學、海軍學校設柔道場。轉瞬間東京各學校中形成練習柔道的風氣。嘉納治五郎主政的弘文學院、東京高等師范學校,柔道運動開展得更加出色。嘉納治五郎還派入室弟子到其他大中學校傳授柔道。這些畢業生走向社會後,幾乎都成為軍警界、實業界、金融業的中堅力量。他們有社會地位,有經濟實力,對柔道有感情,作為後援,成為柔道發展的有力支撐。
作為獎勵與顯示修練者進步不同階段的方法,嘉納創建了段位制。段位分15個等級,由低到高順序為:5、4、3、2、1級;初段、2、3---10段。5、4級為白色腰帶,3級到1級為褚色,初段以上為黑色。1930年,腰帶的顏色從6段到9段改為紅白斑點之帶,10段則為紅帶。
柔道成型在20世紀初,成為世界性體育競技項目是20世紀50年代。嘉納治五郎1939年逝世,講道館的後繼者主動進行改革,使柔道成為世界范圍內被廣泛接受的運動競賽項目。如體重分級的採用;判定勝負方式的改革等等。日本國內的柔道比賽,開始是不分體重級別的,但為適應國際比賽,在世錦賽與奧運會的柔道比賽中均採用體重分級。
1949年,歐洲成立了柔道聯合會。1951年7月,由英國、法國、德國、日本等12個國家發起成立了國際柔道聯合會。1956年,第一屆世界柔道錦標賽在日本東京舉行。 1964年,男子柔道在東京奧運會上首次被列入正式項目。1968年奧運會上,柔道項目被取消。1972年,男子柔道再次成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1973年柔道項目正式列入我國競賽項目。全世界有194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了柔道項目,並加入了國際柔道聯合會。
女子柔道也始於日本。早在1893年,嘉納治五郎就在日本講道館開始招收女生,傳授柔道。20世紀70年代,女子柔道在全世界范圍內開展起來。1978年,國際柔道聯合會正式決定舉辦女子柔道比賽,並對女子比賽級別做了具體規定。這一決定很大程度上推進了女子柔道運動的迅猛發展。1980年11月29日,第一屆世界女子柔道錦標賽在美國紐約舉行。1988年,女子柔道首次被列入奧運會表演項目。1992年,女子柔道被列入奧運會正式項目。
柔道
柔道
柔道(Jūdō,じゅうどう)在日語中是「柔之道」的意思。就是「溫柔的方式」。柔道部分起源於一種古代日本武士空手搏鬥的技術:柔術。柔道通過把對手摔倒在地而贏得比賽,它是奧運會比賽中唯一的允許使用窒息或扭脫關節等手段來制服對手的項目。柔道是一種對抗性很強的競技運動,它強調選手對技巧掌握的嫻熟程度,而非力量的對比。
柔道運動是嘉納治五郎在19世紀80年代創立的,並且在1964年東京奧運會上成為奧運會比賽項目。當時日本作為奧運會主辦國可以增設一項比賽項目,於是日本選擇了柔道。東京奧運會只設4個級別的比賽,日本選手奪得了其中的三枚金牌。
但是在無差別級比賽中,身高1米98的荷蘭選手安東·格辛克,在日本武道館15000名觀眾面前,擊敗了連續三屆的日本冠軍神永昭夫(Kaminaga Akio),並且在復活賽中再度將其擊敗,從而打破了日本柔道高手能夠戰勝任何對手的論調。
柔道比賽要求選手對對手的四肢、脖子作出「鎖臂」、「扼頸」等動作,將對手扔倒或壓制在地,直到對手認輸或清楚地將對手扔倒在地,方可取得勝利。
現代柔道

明治十年(1877年)三東京帝國大學(的東京大學)學生嘉納治五郎,當時十八歲,他從健體的願望出發,立志學習柔術。最初在天神真楊流派的福田八之助門下就學,後在同流派的礬正智處學習,隨後又在飯久保恆年的起倒流派學習。經過數年努力,業藝達到很高水平。他對天神真楊流派、起倒流派,以及其它各流派進行深入的研究,不視門戶之見,博採眾家之長,經過整理改革,使柔術技藝理論和技術趨向完善,並制訂了一套較為系統的訓練方法,取消了具有危險性的動作,確立了以投技、固技、當身技三部分為主的新的柔術體系,從而使傳統柔術的面貌一新而改革創造成為現代柔道運動。從此,對柔道成為具有教育性的體育項目開始了科學探討;並使柔道在培養高尚的意志品質方面邁出了新的步伐。日本人民出於對柔道的推崇和對自己民族文化的熱愛,非常敬仰嘉納治五郎先生,把他稱為"柔道之父"。 嘉納不僅是現代柔道運動的創造者、倡議者,也是日本著名的教育家,一位對國際體育界有重要影響的偉人。
明治十五年(1882年)二月間,嘉納治五郎先生移居在下谷稻荷町
柔道
柔道
永昌寺內,把專院作為道場(訓練場),教授學生,開始了以柔道為中心的訓練活動。這個永昌寺也就成了 "日本傳講道館柔道"的創業地。,第一年,來學習的學生只有九名,以後逐年增加,講道館的影響越來越大。由於柔道吸收綜合各家柔術固有之長。又有可供比賽的規范可尋,所以它不僅仍然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自衛技能,而且是一項引人入勝的體育運動;不但可以增強人們體質,而且有益於精神錘煉,可以提高人的警覺、應變能力,加強自信心和意志力。
柔道這項運動,在日本有著十分廣泛的群眾基礎。日本每年圍繞著全國柔道比賽大會,要舉辦名目繁多的各種類型的比賽。例如,各地區的中學生(相當於我國的初中生)柔道比賽。高等學校(相當於我國的高中生)的全國比賽、全日大學生優勝賽,以及各種形式的對抗賽等。柔道在日本不僅僅是娛樂性質的體育運動,而且是學校體育的一個教學項目。這就使日本人民從少年時代起就有機會接受系統訓練,為提高柔道技藝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享有"柔道之國"美譽的日本,在歷屆奧運會和世界比賽中,幾乎每次都獲得半數以上的金牌和團體冠軍
柔道運動起源於日本武術的一種,即「柔術」。但實際上柔道是一種對抗性很強的競技運動,它強調選手對技巧掌握的嫻熟程度,而非力量的對比。
柔道經過近代的發展之後於1964年東京奧運會列為正式比賽項目(東道主可以選擇增加一個奧運會比賽項目,日本選擇了柔道),日本作為柔道的發源地在早期的確擁有優勢。但是在無差別級比賽中,身高1米98的荷蘭選手格辛克擊敗了日本三屆全國冠軍,從而也改變了人們對柔道的幻想式看法。
柔道,原先是叫柔術的,經過改革最後才叫柔道,柔道技法有摔法、關節技。(柔道是日本的武技)

⑹ 法國有什麼強勢的體育項目 在前幾屆奧運會上拿過什麼項目的金牌 謝謝

第1金:陳燮霞 [舉重] 第2金:龐偉 [射擊] 第3金;郭文珺 [射擊] 第4金:郭晶晶/吳敏霞 [跳水]

第5金:冼東妹 [柔道] 第6金:龍清泉 [舉重] 第7金:林躍/火亮 [跳水] 第8金:陳艷青 [舉重]

第9金:張湘祥 [舉重] 第10金:體操男團 [體操] 第11金:陳若琳/王鑫 [跳水] 第12金:仲滿 [擊劍]

第13金:廖輝 [舉重] 第14金:體操女團 [體操] 第15金:陳穎 [射擊] 第16金:王峰/秦凱 [跳水]

第17金:劉春紅 [舉重] 第18金:劉子歌 [游泳] 第19金:杜麗 [射擊] 第20金:楊威 [體操]

第21金:張娟娟 [射箭] 第22金:楊秀麗 [柔道] 第23金:曹磊 [舉重] 第24金:佟文 [柔道]

第25金:陸永 [舉重] 第26金:杜婧/於洋 [羽毛球] 第27金:張寧 [羽毛球] 第28金:邱健 [射擊]

第29金:女子四人雙槳 [賽艇] 第30金:王嬌 [摔跤] 第31金:鄒凱 [體操] 第32金:肖欽 [體操]

第33金:中國女乒 [乒乓球] 第34金:林丹 [羽毛球] 第35金:郭晶晶 [跳水] 第36金:陳一冰 [體操]

第37金:何可欣 [體操] 第38金:何雯娜 [蹦床] 第39金:中國男乒 [乒乓球] 第40金:李小鵬 [體操]

第41金:鄒凱 [體操] 第42金:陸春龍 [蹦床] 第43金:何沖 [跳水] 第44金:殷劍 [帆船]

第45金:吳靜鈺 [跆拳道] 第46金:陳若琳 [跳水] 第47金:張怡寧 [乒乓球] 第48金:孟關良楊文軍[皮劃艇]

第49金:馬琳 [乒乓球] 第50金:鄒市明 [拳擊] 第51金:張小平 [拳擊]

⑺ 說說各國體育強項

中國的舉重,射擊,跳水,乒乓球,羽毛球,體操,女子柔道

美國的游泳,田徑,籃球

俄羅斯的田徑,摔交,藝術體操,拳擊,蹦床

韓國的射箭,跆拳道

古巴的拳擊,田徑

德國的皮劃艇,馬術,擊劍(重劍),急流迴旋

法國的擊劍(花劍),自行車,馬術

澳大利亞的游泳

日本的柔道

牙買加的短跑

非洲各國家的中長跑

⑻ 柔道的特徵是什麼

柔道通過把對手摔倒在地而贏得比賽,它是奧運會比賽中唯一允許使用窒息或扭脫關節等手段來制服對手的項目。柔道是一種對抗性很強的競技運動,它強調選手對技巧掌握的嫻熟程度,而非力量的對比。

柔術與柔道

柔道起源於日本古代的柔術。日本明治十年,日本青年嘉納治五郎汲取眾多柔術流派的長處,始創了一套適合青少年鍛煉身體、便於防身自衛的技術體系,為區別於其他柔術,稱為「柔道」。

經過嘉納治五郎的辛勤努力和大力提倡,1882年在日本的東京下谷北稻荷街的永昌寺,建立了日本最早的「講道館」,用以訓練和傳授柔道。很快柔道便在日本全國普遍開展起來。

1895年,日本成立了「大日本武德會」,大力宣傳和推廣柔道,並制定了柔道比賽的統一規則。從1930年起,柔道在日本學校中成了青少年的必修課。在軍隊、警察部隊以及其他各種場所也開始教授柔道,並在全國各地通過各種柔道比賽,使柔道逐漸成為日本普及的運動。1948年,日本舉行了柔道錦標賽。1949年,成立了全日本柔道聯盟。1949年,歐洲成立了柔道聯合會。1951年7月,由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荷蘭、瑞士、日本等12個國家發起成立了國際柔道聯合會。本部設在日本東京,會長為嘉納履正(嘉納治五郎之子)。

1956年,在日本東京舉辦了第一屆世界柔道比賽。1964年5月,在日本東京舉行的第18屆奧運會上,男子柔道被列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

1984年,國際奧委會同意將女子柔道列入1988年奧運會表演項目。1992年第25屆奧運會上,女子柔道被列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

柔道的段位

1884年,嘉納治五郎設立柔道段位制。柔道共分為十段五級,以腰帶顏色來辨示級別。由初級到五級的腰帶為黑色,六級到八級為紅白凸間,九級到十級為紅帶。低於段的稱「級」,1—3級用茶色,4—5級用白色,無級別的初學者所系的腰帶是深藍色。

目前世界上只有極少數人到達紅帶的地位,但是在大型運動會上為了便於分辨,往往規定一方系白色腰帶,一方系紅色腰帶。北京奧運會上,則是一方穿白色道服,一方穿藍色道服。在練習和比賽柔道時,必須赤足,穿柔道衣進行。

擴展閱讀

相撲古稱素舞,起源於日本本土,由兩名大力士裸露上身,互相角力。日本有關相撲比較確切的文字記載,是8世紀初編纂成的《日本書紀》。書內記述第三十五代天皇(641—645年)為了接待古代朝鮮百濟國使者,召集了宮廷衛士舉行相撲競賽。

相撲後來成為日本的國技,日本的國際性的格鬥術和體育運動。作為專業競技項目,在日本國內稱作大相撲。

中國和日本兩國在歷史上都有相撲。從一些出土文物看,中國秦漢時期的角抵形象同日本現在流行的相撲很相似。目前,相撲一直被認為是日本的武技,其實,我國古代有類似於相撲的「角抵」。

柔道

⑼ 亞洲地區的柔道水平怎樣

目前世界上柔道水平最高的是柔道之國日本,日本柔道的技術特點是細膩、靈活、准確、基本動作扎實,聯絡技功力深厚,成為亞洲型柔道風格。

韓國目前在世界上的柔道水平是名列前三名的,僅次於日本、法國,選手比賽時的企圖心強、體力佳、爆發力強、速度快,基本動作也相當扎實。

蘇聯的柔道自成一家,選手實力大,他們把善搏角力(蘇聯國技)、古典式角力、自由式角力和各種民族型式角力的一些技戰術、訓練方法應用於柔道。特別是投技的過後摔和寢技的關節技等技術,威力大,成功率高。

大陸的柔道起步較晚,但由於地廣人多,身體素質好的人也相當多,一般說來,其選手特徵是力量大,且結合內蒙古的摔跤法,有逐漸竄起的趨勢。

⑽ 柔道起源於哪個國家~

柔道的起源

柔道起源於日本,前身是日本柔術。日本柔術演變自古代的相撲,相撲分成二支:一支是以競技、表演、觀賞為目的的相撲;一支是以實踐為目的,為武士攻防技擊演化而成的柔術。

明治維新以後,柔術曾被取締,柔術家淪落街頭以賣藝為生,柔術日漸衰落,直至十九世紀中葉,一位日本東京大學學生嘉納治五郎,決心挽救日本的國技---柔術,他博採眾家之長,創立了以"投技、固技、當身技" 為主的新柔術,為區別舊柔術,他改名為"柔道"。西元1882年,這位具有膽識的柔術改革家在東京永昌寺開設講道館,並做為訓練中心,促進柔道運動現代化,柔道自此開始在日本興旺發展,並向世界傳播。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柔道在日本曾經銷聲匿跡了一段時間。到了西元1948年舉辦戰後第一次全日本柔道錦標賽,西元1949年日本成立柔道聯盟,西元1950年學校也允許開展柔道之後,柔道在日本又開始活躍起來。在國際上,西元1948年歐洲建立了柔道聯盟,日本於西元1952 年加入,後來該聯盟正式易名為國際柔道聯盟(上條虎雄,1982),總部就設在東京講道館,嘉納治五郎的兒子嘉納履正擔任第一任主席。1956年東京舉行第一屆世界柔道錦標賽,1964年日本東京第十八屆奧運會,柔道列為正式比賽項目。由國際柔道聯盟現共有167個會員國看來,柔道的蓬勃發展與獲得的支持自不用言諭,但其間之競爭亦相當激烈。

除男子柔道外,日本、法國、中國、德國等許多國家開展了女子柔道運動,並組織了各種洲際、區域性女子柔道比賽。西元1980年舉行了第一屆世界女子柔道比賽,1982年國際柔聯決定女子柔道正式列為比賽項目。

在柔道訓練和比賽時,為了表示尊敬對方,都是從禮節開始,並且以禮結束。禮法分為立姿禮和坐姿禮(又稱為「跪姿禮」)。

(一)立姿禮:

1. 身體成自然站立姿勢,兩腳腳跟相對並立,膝關節伸直,兩眼注視對方。

2. 將上體前屈約30°,兩臂下垂,兩手手指,放在膝關節上方的大腿處,靜止稍許,然後自然抬起上體,恢復到原來姿勢。速度約在一次呼吸之間(約4秒鍾左右)。

注意事項:

1. 背部要直,收下頷,頭要正,雙手手指並攏伸直,輕輕地貼在軀干兩側,恭敬地行禮。

2. 注意防止駝背,頭不正或過於低頭,兩腳部要分開或兩膝彎曲。

(二)坐姿禮:

1. 從站立姿勢開始,左腳向後撤約一步半。

2. 將左膝跪在原來左腳尖的位置。

3. 接著撤右腳雙膝並排跪下,兩腳腳尖著地。

4. 把兩腳的大拇指重疊,右腳拇指壓在左腳拇指上,挺胸後坐成跪坐姿勢。

正坐:

1. 輕輕地將兩手手指並攏,放在兩大腿的內側(腹股溝處)。

2. 兩膝之間的距離為兩拳寬。

3. 兩腳的疊法是右拇指壓在左拇指上。

4. 脊背要伸直,下頷收緊,輕輕地閉上嘴,目光在水平線上。

5. 不要把全腳重疊,不要駝背。側著身體,垂肩或抬下頷。

行禮: 從正坐姿勢開始,把兩手放在膝前,手指並攏整齊,兩手拇指、食指相對,距離約6公分,自然地放在墊子上。將頭輕輕地低到離兩手約30公分左右的距離處,行禮。禮後起身成正坐姿勢。

注意事項:

1.行禮時,臀部不要抬起離開腳跟。

2.行禮時不要駝背、不過分低頭,避免使對方看到後腦杓。勿抬下頷,眼睛不要向上看,兩手距離不要太寬。

從正坐姿勢到站立姿勢:

1. 由正坐姿勢開始,將腰伸直,兩腳尖豎起。

2. 把右膝豎起,將右腳放在原來放右膝稍前的位置上。

3. 把身體重心移到右腳上、起立,接著把左腳向前移和右腳並立。恢復到開始立時的自然站立姿勢。

注意事項: 在起立或坐時,都不要搖擺身體,不要左顧右盼。動作要嚴肅、認真、禮貌。

訓練場內的禮法: 在訓練開始或終了時,雙方距離4米相對行禮(用立姿禮或坐姿禮)。出入訓練場時或訓練場內的人必須行禮,當對方站立時行立姿禮,對方坐時行坐姿禮。在別人面前走過時要點頭。

閱讀全文

與法國柔道為什麼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8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5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9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8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