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為什麼德國喜歡打法國

為什麼德國喜歡打法國

發布時間:2022-08-08 20:16:55

1. 二戰時期德軍為什麼要進攻法國

1939年德國征服波蘭後,阿道夫·希特勒提出和平建議,但為英法所拒絕,於是希特勒便決心用實力來逼迫英法求和。10月9日他在給德國陸軍將領的一個指令中,闡明了他之所以堅信進攻西歐是德國唯一出路的理由。他擔心和蘇聯簽訂的條約,只有在符合蘇聯的目的時才會使蘇聯保持中立。因此一但英法向德國進攻,蘇聯很可能從背後給予致命的一擊。所以他要提早在蘇聯准備好之前進攻法國。他還相信一旦法國失敗,英國也會就範。但以陸軍總司令勃勞希契為首的德國陸軍將領們堅決反對,理由是德國陸軍還沒有足夠的力量可以擊敗西歐軍隊,一但開戰,德國必亡。希特勒嚴厲斥責勃勞希契等人膽小怕事,並命令他們無條件遵從他的主張。
自從德國於1939年9月入侵波蘭而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其與盟軍有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在歐陸上處於未交戰的狀態,被稱為假戰。阿道夫·希特勒曾希望法國和英國默許德國征服波蘭並立即停戰。因為德國的原物料儲存量(需從外地進口)非常不足,目前德國的戰爭機器主要依靠自蘇聯的原物料,出於兩國意識形態的不同使希特勒對該情況感到不安。因此在10月6日,他曾向英法兩國提出和平建議,未等到兩國答復,在10月9日已為應對盟軍否決其建議的可能性,希特勒也制定了軍事行動:《元首第6號特別訓令》。法西斯納粹德國在這場戰役中包括兩大行動:第一部分的「黃色作戰」(Fall Gelb,攻打荷比盧三國和法國北部)和第二部分的「紅色作戰」(Fall Rot,進攻法國本土)。

2. 波蘭戰役36天結束,德軍為何8個月後進攻法國

1939年,如果說波蘭戰役爆發,英、法聯軍及時在西線發動進攻,極有可能遏制德國的囂張氣焰,但事實是,德軍這么一打,打出了所有國家的意圖,蘇聯因條約限制,以及美國的《中立法案》,使得歐洲的英、法兩國十分孤立,沒有外援。

而英、法兩國的消極避戰,更讓德國元首看到67年來,德軍第一次在不是兩線作戰的情況下發動進攻,這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必須利用半年的有利時機,盡快解決西歐戰事,再進攻蘇聯。說到底,他不要遵守什麼諾言,只要不斷地勝利。

不管怎麼說,從戰術角度講,波蘭戰役結束後,德軍順勢而為、一鼓作氣,按照「曼施坦因計劃」,至少能提前半年解決西歐戰事,也許有著半年的時間,二戰進程不知又該如何改寫。總之,官僚主義要不得,「官僚主義害死人啊」。

大家認為呢?歡迎留言並一起討論。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

歡迎搜索關注「白楊樹下談歷史」//學習歷史,傳播文化正能量//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3. 二戰德國為什麼非要與法國一戰

這與一戰中法德的矛盾是分不開的,在歐洲大陸,法國德國曾發生多次戰爭,積怨甚深,成為宿敵,,德國外交的首要目的就是防範法國,在1871年的普法戰爭中,法國戰敗,把礦藏豐富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地區割讓給德國,並交付大量賠款,從德國佔領這兩個地區開始,法國就開始為復仇做准備,一戰結束後,德國戰敗。法國嚴厲執行賠款公約,而德國千方百計拖延,1923年一月,法國聯合比利時,以德國不履行條約交付賠款為由,出動十萬軍隊,佔領德國魯爾區,,造成德國通貨膨脹,二戰中,希特勒打破西線無戰事局面,進攻,荷蘭,盧森堡,比利時,法國。

4. 二戰德國為什麼能「秒殺」法國,法國當時這么弱嗎

1940年5月10日德國採用「曼斯坦因計劃」完成對丹麥、挪威、盧森堡、荷蘭、比利時等國的佔領。同時,德軍繞過法軍重兵設防的馬其諾防線,侵入法國境內。兩個月不到的時間,德國幾乎佔領法國全境,6月 22日,法國投降。

第二、法國在二戰前對軍事並不上心,一直有避戰的想法,國內由於經濟蕭條帶來的諸多問題,使法國政府一直想實行綏靖政策,所以最後很快投降德國。

總體而言法國在二戰的實力並不弱,但是他們在戰略上和政治上的錯誤判斷,最終導致了法國的快速失敗。

5. 德國為什麼會選用潛艇攻打法國

1944年,隨著德國法西斯在蘇聯戰場、北非戰場的節節敗退,盟國乘勝追擊,將重兵推進至法國西部,准備解放巴黎。為此,希特勒調集了55個師的兵力,駐守在法國西部,以抗擊登陸。同時命令空軍和海軍,一旦登陸發生,都要不惜血本,打擊航渡之敵。到1944年春,在法國作戰的德國空軍第3軍,只剩下90架轟炸機和70架戰斗機,實際上已名存實亡,派不上多大用場。希特勒倚重的是海軍。可是,鄧尼茲現時手頭又有多少兵力可以調遣呢?王牌戰列艦「提爾比茲」號被英國袖珍潛艇炸傷後,4月底又遭到皇家海軍艦載機的轟炸,這時已遍體鱗傷,正和5艘驅逐艦躲在阿爾騰峽灣內,動彈不得;「格納森諾」號戰列巡洋艦完全失去了戰鬥力,也無法出戰;「希佩爾海軍上將」號和「科隆」號正在修理;「舍爾海軍上將」號、「呂佐夫」號、「歐根親王」號等艦傷勢累累,均呆在波羅的海內,以求暫避一時。事實上,它們已成了一些挨打的大目標,他根本不能指望它們。在西線,克朗克手上倒是有400多艘小型艦艇(其中驅逐艦5艘、魚雷艇40艘、掃雷艦艇209艘、巡邏艇116艘、炮兵駁船42艘),但是,這些小艦小艇又能幹些什麼呢?在盟軍強大的登陸編隊面前,它們充其量也只能騷擾一下對方而已。看來,唯一能夠擔起打擊航渡之敵重任的,只有靠他的掌上明珠——潛艇了。1944年夏,柏林在英美空軍的狂轟濫炸之下成了一座沒有頂蓋的碉堡,已毫無安全可言。納粹海軍總司令鄧尼茲無可奈何,只好將他的司令部搬出了施泰因普拉茨大街的豪華大廈,遷到了貝爾瑙郊區的營地里。6月5日夜,當盟軍千軍萬馬搶渡英吉利海峽的時候,他正躺在臨時司令部的行軍床上,昏昏熟睡。6日清晨,副官走進了他的房間,交給他一份電報,電報是西線海軍司令特奧多爾·克朗克上將拍來的,向他報告說:盟軍在諾曼底登陸。登陸是預料之中的事,但登陸地點卻令他頗覺意外。他走進隔壁房間,叫醒了戈德特少將和赫斯勒上校,然後直奔作戰室。作戰室內掛著一副巨大的大西洋地圖,上面標有每一艘潛艇的艇位。鄧尼茲的目光從西向東移動,掃過比斯開灣、英吉利海峽、多佛爾海峽和北海,然後打量了一眼挪威海岸,又目光下移,死盯著瑟堡和勒阿弗爾之間的登陸地段。他臉色蒼白,下頦尖瘦,已經全然沒有戰爭初期的那種猖狂勁頭了。他默然良久,才轉過臉來招呼赫斯勒傳達他的命令,讓「農夫」艇群立即出擊。鄧尼茲是干潛艇起家的,對潛艇戰有著一種固執的偏愛。盡管他清楚地知道盟軍會嚴密封鎖英吉利海峽,但仍覺得冒這樣的風險值得。因為擊沉一艘滿載軍火燃油和其他作戰物資的船舶,最多就犧牲一艘潛艇,而在岸上要想消滅同樣的物資,少說得損失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兵力。所以他才於5月中旬向克朗克發出了組建「農夫」艇群的命令。命令的主要內容為:用37艘到40艘潛艇組成一支艇群;在入侵發生時(在最近幾天即將發生),在港潛艇必須出擊。6月6日,當他收到克朗克的電報後,又對第一批出擊的潛艇發出了下述訓令:「參加登陸的每一艘船隻,哪怕只載一輛坦克和幾十個人,也得看成極其重要的目標,要不顧危險加以攻擊。必須竭盡全力,攔截敵人的登陸運輸隊,不必顧及淺水、雷區或其他任何危險。在航渡中殲滅掉敵人的一兵一卒和一槍一炮,都會減少敵人成功的機會。給敵以損傷就是盡了職守,潛艇存亡,在所不計。」顯然,他是在強令部下進行自殺出擊,就像一個輸紅了眼的賭徒,要孤注一擲了。

6. 德國為什麼要侵略法國和英國

兩次世界大戰第一次是因為德國此時新崛起,試圖爭奪殖民地,如果要取得殖民地,首先要擊潰英國和法國。
第二次是因為法國對德國進行的限制讓德國不滿,民族主義開始流行,大量德國人加入納粹黨。
希特勒乘機崛起,並鼓吹戰爭,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德國認為需要解除西方的所有威脅,最強的是法國和英國。
於是納粹在1940年,制訂了黃色計劃,後來沒有完全執行,換成新的計劃。一月內法國滅亡,隨即納粹德國目光投向英國(這兩次世界大戰都是因為分贓不均或者是為了爭奪世界的控制權而打的戰斗。)

7. 二戰德國為什麼非要與法國一戰

看來這位朋友真的要惡補一下世界歷史以及國際關系與政治了。 e+;gidRo
&d:6s S
當時,在歐洲存在兩大軍事集團對立,且越演越烈之勢。到20世紀10年代,雙方都感到再這樣下午是不行的。都想找借口挑起戰爭,以待在對方沒有強大起來之前壓倒對方。「薩拉熱窩」事件只是個借口,沒有這件事,一戰也會由其他理由挑起。 "#)yu/ ~T
<ZhnJa]
況且,自己的王位繼承人在別的國家給人幹掉了。換誰都生氣。
英國因為德軍進攻比利時而參戰只是個借口。英國遲早都要加入戰爭中去的。這點德國人心知肚明。而且通過比利時攻擊法國北部,可以避開法國重兵聚集的阿爾薩斯-洛林地區。直接攻擊威脅法國本土。
塞爾維亞人一向曉勇善戰,而且那裡得地勢是山地為主。直到現在美國人打他們都要費很大的勁。
至於法國和德國的恩怨。大家都很清楚。為了爭歐陸的霸主地位。他們可以說是世仇。就算德國不主動攻擊法國,法國也肯定要攻擊德國。因為1871年的普法戰爭,法國輸得實在太慘了

8. 一戰、二戰德國都堅持打法國,法國到底怎麼得罪德國了

在一戰、二戰中我們能看到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德國太熱衷於打法國了,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已經准備好東擴了,慕尼黑陰謀、綏靖政策、閃擊波蘭這一系列行為明顯看出德國的主要擴張方向是向東,結果德國掉頭攻打法國,為什麼德國偏偏還要掉頭回來打法國?

而且縱觀法德歷史,德國都在堅持打法國,普法戰爭、一戰、二戰皆如此。什麼仇什麼怨,法國到底怎麼得罪德國了,德國寧可兩線作戰也要打法國的原因是什麼?我們一起來看看法、德兩國的矛盾是如何形成的。

德國的將軍(卡爾·豪斯霍費爾)受“生存空間”的概念影響,他認為生存空間是一個國家、民族發展的必要條件,因此國家、民族掠奪更多的生存空間是合理的。雖然這是一戰過後的言論,但是在一戰前這個思想就在德國人的腦海里紮根了。在普魯士試圖統一神聖羅馬帝國時,拿破崙·波拿巴向普魯士索取土地,態度很明顯,你不給我土地我就干你。

如果答應了拿破崙·波拿巴的條件,那麼德國人的生存空間就會減少,所以俾斯麥斷然拒絕了拿破崙·波拿巴。隨後拿破崙·波拿巴發動戰爭,阻止普魯士統一神聖羅馬帝國,這場戰爭就叫“普法戰爭”。普魯士取得了此次戰爭勝利,於是在法國凡爾賽宮舉辦了加冕儀式,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成為德意志帝國皇帝。

9. 二戰時德國為何要打法國

德波戰爭開始的幾周前,波蘭國防部長問過英法聯軍司令甘末林:波蘭被入侵時法國可以派出多少個師進攻?甘末林馬上回答38到46個師,並且書面保證如果德國對波蘭開戰那法國將在全國動員後的5天內逐一進攻德國城市,一旦德國全力進攻波蘭,那麼法國將在全國動員的15天內全力進攻德國。
可是甘末林在開戰前2天後悔了,這個無能的將軍向法國內閣提出將戰爭推遲到1941或者1942再爆發,原因僅僅是因為可能會得到美國的幫助。英國也並沒有過多的幫助法國,而是放手讓一群好戰之徒在大西洋上搜捕德國商船,而在1941年才往法國派出了3個師(15800)人,英國首相丘吉爾稱這只是象徵性的支援。
德國將軍在紐倫堡軍事法庭上回憶起當年西線戰況的時候,他們都說西線並沒有放過一槍一彈,倒是波蘭的抵抗超乎他們的想像。
德波開戰初期法國對德宣戰可是依舊按兵不動,甘末林明確命令英國空軍禁止對德國境內的工廠轟炸,甘末林怕會遭到德軍瘋狂爆復,可是如果英國空軍轟炸了魯爾區那麼德國重工業將徹底癱瘓,這也是德國將軍擔心的問題。

10. 二戰時期德國為什麼能打敗法國

1、因為法國根本沒有想到德國會對他們發動戰爭,所以根本沒有備戰。

2、所謂的「馬其諾防線」,所謂的「第一陸軍強國」,所謂的「英法聯軍」都是用來嚇唬德國人的。有這三個嚇唬人的工具,他們堅信德軍不會對他們發動攻擊

3、英法想方設法就是把德國這股禍水引向蘇聯,指望蘇德兩國拼個魚死網破,他們好漁翁得利。

4、當年英法實行著名的「綏靖政策」,縱容德國不斷違反一戰後各項國際條約,不斷擴軍備戰。對於德國入侵英法的各個盟國:捷克、波蘭等,都是持縱容態度的。只要德國一步步向蘇聯接近,英法就樂見其成。

5、德軍初期的勝利,就在於突然性,戰術突然,戰略也突然。所有國家都認為蘇德要開戰了,結果,德國進攻西歐。當所有國家都認為德國會進攻英國本土的時候,德國卻向千里之外的蘇聯發動的全面攻擊。

6、正是因為突然性,一切舉動都異於常人,所以所有的國家都沒有防備。法國的悲哀就在於國土太小,沒有迴旋的餘地。蘇聯沒有亡國,就是因為國土面積大,迴旋餘地大。而且斯大林意志無比堅強,法國的領導人樂於享受,很快就投降了 。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德國喜歡打法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8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5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9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8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