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856年英國借口什麼事件,法國借口什麼事件,點燃第二次鴉片戰爭
第二次鴉片戰爭,又稱英法聯軍之役。
1856年,英國借口廣東水師在廣州黃埔捕捉中國船「亞羅」號上的海盜,派兵進攻廣州。
法國借口法籍天主教神甫馬賴在廣西西林被殺,亦出兵入侵。
1857年,英法組成聯軍,攻陷廣州。
1858年,英法艦隊在美、俄兩國支持下,襲擊大沽口。大沽炮台失陷,英法聯軍進犯天津。清政府派欽差大臣佳良、
花沙納與俄、美、英、法各國代表分別簽訂《天津條約》。同年,沙皇俄國以武力迫使黑龍江將軍奕山簽訂《瑗琿
條約》。1859年6月,英、法、美以進京換約被拒為由,率艦隊炮擊大沽。提督史榮椿率守軍還擊,擊沉擊傷敵艦10
艘,斃傷敵軍近500人,重傷英艦隊司令何伯,史榮椿戰死。1860年8月,英法聯軍18000人,由北塘登陸,進占天津。
9月,清軍在北京通州八里橋迎戰英法聯軍失利。清咸豐帝、慈僖離京逃往承德。10月18日,英法聯軍 佔領北京,搶
劫焚毀圓明園(見火燒圓明園)。英法聯軍在北京城郊搶掠燒殺近50天,京郊皇家園林如圓明園、清漪園、靜明園(玉
泉山)、靜宜園(香山)、暢春園等均被付之一炬。清廷派奕欣為全權大臣議和,簽訂中英、中法《北京條約》。11月,
沙俄又脅迫清政府簽訂中俄《北京條約》。中國賠償巨額賠款,喪失大片領土主權。
2. 1856年,「亞羅號事件」、「馬神甫事件」是什麼
亞羅號事件」與「馬神甫事件」
1854年,英國串通法國、美國憑借中美《望廈條約》、中法《黃埔條約》中有「恐不無稍有不變更之處,應俟12年後兩國派員公平酌辦」的說法,以利益「一體均沾」為借口,要求清政府修改《南京條約》,法、美亦趁機提出修改《黃埔條約》《望廈條約》的要求,遭到清政府拒絕。當時因英、法正陷於同俄國爭奪黑海出海口的克里米亞戰爭,無暇以武力東顧中國,美國因兵力有限,也無法對華單獨一戰,三國權作暫時容忍。1856年,《黃埔條約》《望廈條約》12年屆滿,美國再次提出修約要求。此時,克里米亞戰爭已以英、法的獲勝而告結束。當美國新任駐華公使伯駕提出的修約要求再次遭到清政府的拒絕時,英、法就毫不猶豫地分別以「亞羅號事件」和「馬神甫事件」為借口,發動了新的侵華戰爭。
1.「亞羅號事件」
「亞羅號事件」發生於1856年10月8日。該日,廣東水師千總梁國定帶領兵勇在停泊黃埔港的一隻由中國人蘇亞成所擁有的走私船「亞羅號」上,逮捕了2名中國海盜和10名有海盜嫌疑的水手。這條船為了走私方便,聘用一英國人當船長,並曾在香港當局登記,但在被查捕時,此證早已過期,船上也不再懸掛英國國旗。因此,廣東水師在中國船上捕人,完全是中國的內政,與英國毫不相干。英國駐廣州代理領事巴夏禮在接到船長的報告後,立即致函兩廣總督葉名琛,硬說「亞羅號」是英國船,聲稱水師上船捕人有損領事體面;並無中生有的造謠說,廣東水師曾扯下了船上懸掛的英國國旗,這是對英國國旗的侮辱,也是對英國的侮辱。巴夏禮蠻橫地要求葉名琛送回水手,賠禮道歉,並限24小時內答復,否則將以武力解決。在巴夏禮無端挑釁面前,葉名琛一面據實復函駁斥,一面因害怕事態擴大而屈服於侵略者的壓力,將逮捕的水手送到英國領事館。葉名琛的妥協行為,大大助長了英國侵略者的囂張氣焰,旨在為新的侵華戰爭製造借口的巴夏禮,故意刁難,借口禮貌不周,拒不接受。10月23日,英國海軍上將西馬糜各厘率領英國軍艦悍然闖入省河,進犯廣州,正式挑起了第二次鴉片戰爭。
2.「馬神甫事件」
在此之前,法國正借口「馬神甫事件」(又稱「西林教案」)與中國交涉,進行詐索。所謂「馬神甫事件」,是指法國天主教神甫馬賴非法潛入非通商口岸的中國內地——廣西西林縣傳教,因其胡作非為,1856年2月在當地被地方官處死。此案當時未議結。法國為了換取英國支持它在越南的「自由行動」,並取得天主教在中國傳教的「合法」保證,便接受英國建議,派葛羅為全權專使,以「馬神甫事件」為借口,與英國聯合出兵。
參考資料:中國近代史通鑒 鴉片戰爭
1
分享評論
踩
道瓊斯是什麼_如果不想繼續虧下去,請先了解這幾點
值得一看的道瓊斯相關信息推薦
道瓊斯是什麼_股市操盤手的忠告:炒股要想做到不虧損?了解這四點,掌握天天五個點追長殺跌,頻繁操作,炒股不是盲目跟風,如何炒股穩住本金...
黑龍江省容維證券數據程序化有...廣告
了解道瓊斯幾點開盤_專業老師_領取好股
這個微信號每天有好股,十年操盤手炒股技巧,讓你輕松掌握炒股訣竅,分分鍾擒住好股,立即加入
bwrs.rich-futures.com廣告
1856年,「亞...
專家1對1在線解答疑惑
去提問
— 你看完啦,以下內容更有趣 —
迷你道瓊斯指數期貨_開戶需要多少錢?
迷你道瓊斯指數期貨,正規平台,對接期貨交易所,單號可查,開戶無需費用,無門檻。手機即可開戶。迷你道瓊斯指數期貨,玩期貨開戶,2020期貨開戶,聯系客服一分鍾線上開戶體驗
廣告2020-11-09
1856年英國借口什麼事件,法國借口什麼事件,點燃第二次鴉片戰爭?
第二次鴉片戰爭發生的根本原因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要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和加深第一次鴉片戰爭所取得的侵略權益,性質與第一次鴉片戰爭相同,也可以說它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繼續和擴大,所以把這次戰爭稱為第二次鴉片戰爭。
1贊·694瀏覽
鴉片戰爭的亞羅號,馬神甫事件分別指的是什麼事情
「亞羅號事件」與「馬神甫事件」 1854年,英國串通法國、美國憑借中美《望廈條約》、中法《黃埔條約》中有「恐不無稍有不變更之處,應俟12年後兩國派員公平酌辦」的說法,以利益「一體均沾」為借口,要求清政府修改《南京條約》,法、美亦趁機提出修改《黃埔條約》《望廈條約》的要求,遭到清政府拒絕。當時因英、法正陷於同俄國爭奪黑海出海口的克里米亞戰爭,無暇以武力東顧中國,美國因兵力有限,也無法對華單獨一戰,三國權作暫時容忍。1856年,《黃埔條約》《望廈條約》12年屆滿,美國再次提出修約要求。此時,克里米亞戰爭已以英、法的獲勝而告結束。當美國新任駐華公使伯駕提出的修約要求再次遭到清政府的拒絕時,英、法就毫不猶豫地分別以「亞羅號事件」和「馬神甫事件」為借口,發動了新的侵華戰爭。 1.「亞羅號事件」 「亞羅號事件」發生於1856年10月8日。該日,廣東水師千總梁國定帶領兵勇在停泊黃埔港的一隻由中國人蘇亞成所擁有的走私船「亞羅號」上,逮捕了2名中國海盜和10名有海盜嫌疑的水手。這條船為了走私方便,聘用一英國人當船長,並曾在香港當局登記,但在被查捕時,此證早已過期,船上也不再懸掛英國國旗。因此,廣東水師在中國船上捕人,完全是中國的內政,與英國毫不相干。英國駐廣州代理領事巴夏禮在接到船長的報告後,立即致函兩廣總督葉名琛,硬說「亞羅號」是英國船,聲稱水師上船捕人有損領事體面;並無中生有的造謠說,廣東水師曾扯下了船上懸掛的英國國旗,這是對英國國旗的侮辱,也是對英國的侮辱。巴夏禮蠻橫地要求葉名琛送回水手,賠禮道歉,並限24小時內答復,否則將以武力解決。在巴夏禮無端挑釁面前,葉名琛一面據實復函駁斥,一面因害怕事態擴大而屈服於侵略者的壓力,將逮捕的水手送到英國領事館。葉名琛的妥協行為,大大助長了英國侵略者的囂張氣焰,旨在為新的侵華戰爭製造借口的巴夏禮,故意刁難,借口禮貌不周,拒不接受。10月23日,英國海軍上將西馬糜各厘率領英國軍艦悍然闖入省河,進犯廣州,正式挑起了第二次鴉片戰爭。 2.「馬神甫事件」 在此之前,法國正借口「馬神甫事件」(又稱「西林教案」)與中國交涉,進行詐索。所謂「馬神甫事件」,是指法國天主教神甫馬賴非法潛入非通商口岸的中國內地——廣西西林縣傳教,因其胡作非為,1856年2月在當地被地方官處死。此案當時未議結。法國為了換取英國支持它在越南的「自由行動」,並取得天主教在中國傳教的「合法」保證,便接受英國建議,派葛羅為全權專使,以「馬神甫事件」為借口,與英國聯合出兵。
62贊·3,046瀏覽2016-07-05
第二次鴉片戰爭的起因馬神甫事件和亞羅號事件是怎麼回事
馬神甫即馬賴1856年3月非法潛入中國廣西,為非做歹,被當地官員處決. 亞羅號事件發生在同年的十月,廣東水師登上亞羅號緝捕海盜,英國駐廣州領事巴夏禮以該船曾在香港注冊為由,(已過期)挑起事端,23日,英國軍艦炮轟廣州,法國也以馬神甫事件為由,加入英國,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
70贊·3,999瀏覽2017-11-24
什麼是「亞羅號事件」和「馬神甫事件」?
亞羅號事件 http://ke..com/view/89773.htm 馬神甫事件 http://ke..com/view/159057.htm
20贊·2,053瀏覽
「智者不入愛河,愚者自甘墮落」是什麼意思?
女神的為尾巴
TA獲得超過7020個贊
關注
99播放
頭低久瞭然後轉動脖子聽到骨頭響的聲音,這是什麼情況?
前幾天朋友跟我聊天的時候說,自己前幾天在工作的時候,因為手裡的活比較多,因此為了早點完成工作,一上午
11條回答·325人在看
眾多食物中,你最不喜歡的是什麼呢?
香椿,我實在想不通居然還有人拿它當菜吃,還賣得比較貴。
11條回答·2人在看
《斗戰勝佛》好看嗎?
女漢子說電影
TA獲得超過140個贊
關注
245播放
目前為止,你讀過對你影響最大的書是什麼?
我認為對於從小到大來說,讀過影響最大的書籍就是有一本書叫《平凡的世界》,是初中讀的一本兒書,讀完了以
10條回答·6人在看
那些艱難的日子,你是怎麼一步步鼓勵自己度過的?
就是拚命的鼓勵自己,咬牙堅持下去。目前為止我過得最艱苦的日子是復讀的時候。那一年我永遠也不會忘記自己
11條回答·1人在看
世界上身高最高的夫妻是誰?
世界之最
世界那麼大,無奇不有
關注
4,177播放
唐朝大將得罪杜甫,被寫詩諷刺,哪個名句錯用千年?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杜甫杜工部這首《贈花卿》流傳深遠,
1條回答·1人在看
正在載入
3. 馬神甫事件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亞羅號事件」與「馬神甫事件」
1854年,英國串通法國、美國憑借中美《望廈條約》、中法《黃埔條約》中有「恐不無稍有不變更之處,應俟12年後兩國派員公平酌辦」的說法,以利益「一體均沾」為借口,要求清政府修改《南京條約》,法、美亦趁機提出修改《黃埔條約》《望廈條約》的要求,遭到清政府拒絕。當時因英、法正陷於同俄國爭奪黑海出海口的克里米亞戰爭,無暇以武力東顧中國,美國因兵力有限,也無法對華單獨一戰,三國權作暫時容忍。1856年,《黃埔條約》《望廈條約》12年屆滿,美國再次提出修約要求。此時,克里米亞戰爭已以英、法的獲勝而告結束。當美國新任駐華公使伯駕提出的修約要求再次遭到清政府的拒絕時,英、法就毫不猶豫地分別以「亞羅號事件」和「馬神甫事件」為借口,發動了新的侵華戰爭。
1.「亞羅號事件」
「亞羅號事件」發生於1856年10月8日。該日,廣東水師千總梁國定帶領兵勇在停泊黃埔港的一隻由中國人蘇亞成所擁有的走私船「亞羅號」上,逮捕了2名中國海盜和10名有海盜嫌疑的水手。這條船為了走私方便,聘用一英國人當船長,並曾在香港當局登記,但在被查捕時,此證早已過期,船上也不再懸掛英國國旗。因此,廣東水師在中國船上捕人,完全是中國的內政,與英國毫不相干。英國駐廣州代理領事巴夏禮在接到船長的報告後,立即致函兩廣總督葉名琛,硬說「亞羅號」是英國船,聲稱水師上船捕人有損領事體面;並無中生有的造謠說,廣東水師曾扯下了船上懸掛的英國國旗,這是對英國國旗的侮辱,也是對英國的侮辱。巴夏禮蠻橫地要求葉名琛送回水手,賠禮道歉,並限24小時內答復,否則將以武力解決。在巴夏禮無端挑釁面前,葉名琛一面據實復函駁斥,一面因害怕事態擴大而屈服於侵略者的壓力,將逮捕的水手送到英國領事館。葉名琛的妥協行為,大大助長了英國侵略者的囂張氣焰,旨在為新的侵華戰爭製造借口的巴夏禮,故意刁難,借口禮貌不周,拒不接受。10月23日,英國海軍上將西馬糜各厘率領英國軍艦悍然闖入省河,進犯廣州,正式挑起了第二次鴉片戰爭。
2.「馬神甫事件」
在此之前,法國正借口「馬神甫事件」(又稱「西林教案」)與中國交涉,進行詐索。所謂「馬神甫事件」,是指法國天主教神甫馬賴非法潛入非通商口岸的中國內地——廣西西林縣傳教,因其胡作非為,1856年2月在當地被地方官處死。此案當時未議結。法國為了換取英國支持它在越南的「自由行動」,並取得天主教在中國傳教的「合法」保證,便接受英國建議,派葛羅為全權專使,以「馬神甫事件」為借口,與英國聯合出兵。1853年(咸豐三年)法國大主教神甫馬賴非法潛入中國廣西西林,以傳教為名,作惡多端,激起民憤。是日(咸豐六年正月二十四日),廣西西林知縣張鳴鳳將馬賴和不法教徒26人逮捕,並依法判處馬賴等2人死刑。1857年,法皇拿破崙三世(即路易·波拿巴)以此為借口,便與英國聯合向中國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
4. 法國人為什麼要參加第二次鴉片戰爭
為了擴大侵略戰爭,英國政府於1857年3月任命前加拿大總督額爾金為全權代表,率領一支海陸軍來中國;同時向法國政府提出聯合出兵的要求。此前,法國正以「馬神甫事件」(又稱「西林教案」)向中國交涉。所謂「馬神甫事件」,是指法國天主教神甫馬賴違反《中法黃埔條約》,自行進入中國內地活動。但馬賴1856年2月在未依據條約義務——把拘捕的法國人解送至法領事館的情況下,就被廣西西林縣知縣處死。1857年,法國政府遂以此為借口,任命葛羅為全權代表,與英國聯兵侵略中國。
5. 馬神浦事件的來龍去脈是怎樣的,清政府是怎樣解決的
馬神甫事件發生於1856年2月29日,史稱「西林教案」。其與「亞羅號事件」一起成為英法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侵略中國的借口。
事件經過
1856年2月29日非法侵入廣西西林縣活動的法籍神甫馬賴被拿獲正法,史稱「西林教案」,又稱「馬神甫事件」。《中法黃埔條約》允許法國在我國通商口岸設立天主教學。法國為了進一步取得內地傳教的合法地位,實現其利用宗教進行侵略活動的野心,縱令教士私入內地傳教。
1853年法國天主教神甫馬賴非法從廣州潛入廣西西林縣,勾結官府,包庇教徒馬子農、林八等搶擄姦淫激起民憤。本日,新任知縣張鳴鳳逮捕馬賴等26名不法教徒,並處決了馬賴和兩個罪大惡極的中國教徒。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為進一步取得教會支持,鞏固軍事獨裁及擴張大資產階級的海外權益,以此為借口,提出「為保護聖教而戰」口號,於次年聯合英國共同出兵侵華。挑起了第二次鴉片戰爭。
事件後果
法國以這個事件為借口答應英國政府共同出兵中國的決定,派葛羅為專使率領一支遠征軍到中國, 同英國一起發動了侵略中國的第二次鴉片戰爭.1857年10月,額爾金和葛羅先後率領艦隊到達香港.12月,英法聯軍5'600餘人(其中法軍1'000餘人)在珠江口集結.美,俄兩國也派專使到達香港,與英法合謀侵華.28日,英法聯軍炮擊廣州城,次日失守,兩廣總督葉名琛被俘.此後,英法聯軍一直打到天津和北京等地,迫使請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進一步破壞了中國的主權,加深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
6. 第二次鴉片戰爭法國參戰原因 要正史
1853年至1856年間,爆發奧斯曼帝國(1299~1922)、英國、法國與沙俄之間的克里米亞戰爭。沙俄戰敗,因而轉向東方發展,企圖用侵略中國來彌補損失。
英、法獲勝得以調出較多的兵力轉向中國。美國則積極向外擴張,採取與英、法勾結侵略中國的政策。在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前,法國的工業革命也已經完成了,所以為了國內的需求,法國政府不得不國外尋求市場和原材料地。這個時候清政府就被看中,列入了侵略的目標。
(6)馬神甫事件為什麼會導致法國出兵擴展閱讀:
1860年8月1日,英法聯軍18000人,由北塘登陸,進占天津。英法聯軍在北塘登陸,沒有遇到任何抵抗。14日,攻陷塘沽,水陸協同進攻大沽北岸炮台。守台清軍在直隸提督樂善指揮下,英勇抗擊。但清政府本無抗戰決心,咸豐帝命令僧格林沁離營撤退。
清軍遂逃離大沽,經天津退至通州(今北京通縣)。1860年8月21日,大沽失陷。侵略軍長驅直入,24日佔領天津。
清政府急派桂良等到天津議和。英、法提出,除須全部接受《天津條約》外,還要增開天津為通商口岸,增加賠款以及各帶兵千人進京換約。清政府予以拒絕,談判破裂。侵略軍從天津向北京進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