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法國主要產業是什麼該產業大部分屬於國企還是私企(比如奢侈品)
蘭蔻Lancome,迪奧Dior,香奈兒Chanel,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皮爾卡丹Pierre Cardin 夢特嬌Montagut
鱷魚Lacoste,都彭Dupont,Peugeot 標致. Renault 雷諾. Citroen 雪鐵龍
『貳』 法國國有企業有哪些
馬上想到的必須是法國國鐵SNCF(La Société nationale des chemins de fer)啊,拿國家補助一天鬧罷工
法國國企叫entreprise publique或者entreprise d`État
大多公路鐵路營運上都算國企(有的是國家佔大部分股份),比如上述SNCF,還有Régie autonome des transports parisiens(RATP巴黎公交系統)
法國電力(EDF)和郵政(La Poste)也是國企
『叄』 中化道達爾是個什麼性質的單位國企還是私企或外資企業現在招人嗎這個單位有什麼具體要求
中化道達爾是中國石化與法國道達爾石油公司合資的企業
是.法國目前最主要石油公司是道達爾公司(TOTAL)。該公司是1998年11月法國道達爾公司與比利時菲納石油公司(FINA)合並,及2000年3月道達爾菲納石油公司對法國埃爾夫公司(ELF)購並這兩次交易後的產物。該公司目前是全世界第四大石油及天然氣公司,業務遍及120餘國家,員工總數12萬多人,2002年營業額達1025億歐元,總資產為850億歐元。公司前六位股東為法國巴黎巴銀行(0.2%)、法國AREVA公司(0.8%)、法國興業銀行(0.7%)、布魯塞爾朗貝爾集團(3.4%)、比利時國民證券公司(1.2%),其餘部分股份為內部員工、集團關聯企業和社
『肆』 法國企業主導是國企還是私企
法國企業目前是以國企為主
目前法國境內所有民生項目和軍工項目全部是國企,比如電力(水電核電煤電),郵政,航空,是有,鐵路(法國僅有一家私營鐵路公司在運行巴黎-里昂-馬賽的一線客運,大概佔全國鐵路客運的0.5%),鋼鐵,汽車等等
國家直接管理控制的資產佔全國資產的70%左右
『伍』 作為資本主義國家的美國,有哪些屬於自己的國企
「利」是個好東西,無論當世哪個國家哪種政府組織形式,都或多或少存在著與民爭利的現象。現在所保持的狀態,無論爭得的利益多寡,也都是雙方博弈、爭取的結果,而且不是歷史最終的結果,多半是在發展變化之中。
法鐵職工發起80年來最大一次罷工,抗議馬克龍的改革計劃
3.德古代表性國企:德國鐵路股份公司
『陸』 美國有國有企業嗎
美國是有國有企業的。美國是資本主義國家不假,但是很多行業很難盈利,或投資大、回報慢的行業,私人哪裡會投資?這些行業,必須由美國聯邦政府及地方各級政府出資美國國企的數量並不多,當然也存在一些體量特別龐大的公司。美國國企被稱為聯邦公司,向美國國會、地方各級議會負責,規模不大,只佔美國全國GDP的5%。
美國國企主要集中在無利可圖或投資大、回報慢的行業,比如公園、博物館、郵政系統、航天、自來水等等行業。美國對國企,也就是聯邦公司管理非常嚴格,除了有固定撥款以外,沒有任何其他特有的權利,甚至不能夠通過登陸股市,獲取資金。
和中國國企一樣,美國的國有企業分別為聯邦、州和市鎮所有,與此相應地形成了分級管理的體制。聯邦、州和市鎮議會代表公民擁有產權,政府依法管理國有企業。
聯邦政府管理的企業主要有8類:部分電力(主要是田納西河流域管理局的電力),全國郵政、國土管理(包括森林保護和國家公園的管理),運輸(包括鐵路客運、航天、軍用航空運輸和空中管制)、保險(包括受理房屋保險、航運保險、股票市場保險、老年人退休金保險等方面的業務)、醫療衛生(包括退伍軍人醫院)、工業(包括政府的印刷廠和軍事工業)和環境保護。聯邦政府管理的國有企業不多,但企業規模較大,且具有相當的重要性。當然美國很多公司其實是掛在政府下面的一個行政部門,實際上是一家公司。例如:田納西河流域管理局,其實是田納西電力公司;紐約公共交通管理局,其實是地鐵公司和公共汽車公司的聯合公司;布法羅污水管理局,其實是一個經營污水處理的公司。
(6)法國有哪些公司是國企擴展閱讀:
無論是從理論上還是從各國經濟發展的歷史看,國有企業在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都會發揮不同的作用,其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地位也不盡相同。『柒』 中國外派法國的行政機關和事業單位及國企都有哪些
銀行,移動,鐵路這些國企都會外派人員到法國。
中字頭的都是國企,而且還是央企,包括了銀行、移動、石油、鐵路、鋼鐵、糧油、汽車、建築等行業,以及其他地方性國企礦業、商業、發電等集團,比較特殊點的是上海,除了寶鋼等少數幾家,很多企業都是隸屬上海的國企但不是央企,一般來說現在大點的國企都在A股或者H股上市了,你可以查詢它的招股說明什麼的,裡面一目瞭然。
1、國企包含央企,國企就是國有企業,分為中央企業和地方企業,中央企業就是央企,由國務院監督管理,中國現在有112家央企。地方的國企就太多了。
2、事業單位就是國家機關用國有資產舉辦的社會服務性組織。分為全額、參公、財政補貼等事業編制。
3、國有企業是指企業全部資產歸國家所有,並按《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規定登記注冊的非公司制的經濟組織。
4、國有企業是在社會化大生產條件下,為彌補市場失靈,在制度、目標和管理諸方面具有特性的現代契約組織。
『捌』 歐美的一些比較富強的資本主義國家有國有企業嗎
在西方國家,國有企業的存在幾乎與資本主義的歷史一樣悠久,而真正現代意義上的國有企業的出現,是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大約30年。出於戰爭需要,美國對一部分私人企業實行了國有化,還投資興建了一些國有企業。此後,英、法等國也將一部分私人工礦企業收歸屬國有。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日等國的國有軍需企業也大量增加。
國有企業大發展時期,始於30年代大危機以後,並一直延續到20世紀80年代。以法國為例,法國在此期間經歷了三次國有化浪潮。1936年,執政的社會黨為緩和民眾與大型壟斷組織的矛盾,對鐵路、航空、部分軍需企業等實行了國有化,建立了法國國有鐵路公司,控制了兩大飛機製造廠,並以股份有限公司的形式對部分軍工企業實行了國有化。第二次國有化浪潮發生於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許多企業受到戰爭和經濟危機的雙重打擊,無力自我恢復,為迅速完成經濟重建,法國政府在1945到1946年間,頒布了一系列國有化法律,先後將雷諾汽車公司、法蘭西電力公司、法蘭西煤炭煤氣公司、法蘭西銀行、國民工商銀行以及30多家保險公司收歸屬國有。1981至1982年,法國掀起了第三次國有化浪潮,主要原因是在經歷了經濟高速增長期後,法國經濟出現了嚴重的比例失調,市場供需矛盾突出,國內生產能力不能充分利用,使經濟增長放緩。為啟動生產,緩解社會矛盾,法國政府於1982年2 月頒布了國有化法律,決定採取大規模的國有化措施。要求擁有2000名職工以上的工業企業都要收歸屬國有,銀行全部實行國有化。經過這次國有化運動,國家直接或間接控制的企業達4300多家。國有工業企業的營業額占工業企業總營業額的比重從22%提高到40%;出口額佔到34.%;投資額從15%提高到30%。這是法國國有企業歷史上的高峰時期。此後,雖然法國又經歷了1986和1993兩次私有化改革浪潮,但是法國政府始終控制著能源、交通、電訊等直接關繫到國計民生的非競爭性公共服務行業。2002年7月,法國新政府再次列出了電力、燃氣、航空等國有企業的私有化計劃,但是由於無法兼顧國家、投資者和企業員工利益,改革進展緩慢,社會矛盾顯現,最終效果還有待觀察。另外,法國在航空航天、電子等高科技領域和軍工部門,依然保持著一定數量的公有企業。除法國以外,英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及大批中東歐國家,也在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實行了大規模的私有化,其中英國國有企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從70年代後期的10%,下降到2001年的2%。
盡管國有企業總量有所減少,但國有企業依然在西方國家佔有重要地位。截止2001年末,德國國有企業的數量仍佔到全國企業總數的十分之一,其產值所佔比例也大致如此。素有福利國家之稱的北歐國家,其國有企業長期活躍在經濟舞台。瑞典國有企業遍布各地,產業分布也十分廣泛,從森林工業到影劇院經營,從電訊到醫葯生產。根據瑞典政府發布的報告,目前該國國有企業有大約20萬名員工,2001年國有企業為瑞典帶來了約等於人民幣180億元的凈利潤。
幾經國有化和私有化,國有企業並沒有從西方世界消失,而且仍然分布在西方國家最重要的產業部門。這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證明國有企業在資本主義國家的現階段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美國:具有代表性的是田納西河流域管理局,這是美國最大的國有企業,最高領導層設有三個董事,由美國總統提名、國會批准,總統任命,任期九年。三個董事代表國會和聯邦政府全權負責整個企業的管理和運營,具有高度的自主權。其資金籌措,主要是發行債券,政府每年拔款1.3億美元,只能用在既定的社會事業上。
義大利:國有企業在國民經濟中佔有很大的比重。國有企業分為國有自治公司(如國有鐵路公司、國有高速公路公司、郵電部門等),市政企業(如自來水公司、醫院等)、國有化企業(全國電力公司)和國家參與制企業,國家參與制企業屬「間接國有」企業,其餘的國有企業均屬「直接國有」企業。「直接國有」企業活動的領域一般都是關繫到國計民生的一些基礎部門,如鐵路、郵電、公共交通等。
『玖』 法國是資本主義,為什麼有90%全是國有企業
法國的國有企業並未達到90%,以2013年的數據法國的國有企業的資產總額占總資產的70%,國有企業總數佔全國企業總數的4%以內,並且國企數量還再不斷減少。
而且法國採取的是國家資本主義,國家資本主義一是指國家政權對企業的控制,「國家資本主義就是資本主義制度下由國家政權直接控制這些或那些資本主義企業的一種資本主義」。二是指國家對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監督和調節,「壟斷資本主義正在向國家壟斷資本主義轉變,由於情勢所迫,許多國家實行生產和分配的社會調節」。
以下法國國家統計及經濟研究所2006年調查數據:
法國國家統計及經濟研究所(INSEE)網上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從2005年年初至年底,法國國有企業總數減少近200家,目前,國有企業的總數為1143家。與此同時,國企的受薪人數也減少近5.3萬人。2004年,法國國企受薪人數達91.68萬;到2005年底減至86.42萬。
INSEE認為,2005年法國國企受薪人數減少的主要原因是,法國國有企業實施了私有化進程。截至2005年底,國企受薪者佔法國受薪總人數的比例為4%。
法國10家最大的一流企業全部是國企(佔法國國企資產總量的75%),其中包括國家三大支柱行業的國企如,法國郵政局(Poste)、法國國營鐵路公司(SNCF)、法國電力集團公司(EDF)。這三家集團公司旗下的子公司就有250家,受薪者達55.49萬人。僅這三家法國大型國企的規模就占據了法國國企總規模的三分之二。
2005年,法國航空發動機製造業斯奈克瑪大集團公司(SNECMA)的私有化,帶走了旗下50來家國企子公司,隨之流向私企的受薪者有2.9萬人。此外,其他國企大集團公司的許多子公司也紛紛完成向私有化的轉型,隨之帶走9000餘個就業崗位。相反,也有公司進入國企行列;也有兼並或重組的公司,譬如,法國天然氣集團公司(Gaz de France)分組了GRTgaz子公司,GRTgaz公司分流了Gaz de France集團公司2700名員工。
INSEE認為,工業部門私企化是一個非常敏感的問題。法國國有企業在銀行和保險業的比重一年弱似一年。1990年,該部門國有率為30%;到2005年,僅為2%。
1993年7月,法國有關法律通過了21家國企私有化,那年,法國直接或間接掌控的國有企業還有1760家。到2005年年底,法國國有企業僅剩1143家,其中,國家直接控股的企業96家(國家監管的資本占企業總資本半數以上),其中46家擁有子公司。法國SNCF、CEA和Gaz de France三家集團公司,每家都擁有百餘家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