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新冠肺炎病毒到底是從哪裡來的
還沒查證出來。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簡稱「新冠肺炎」,世界衛生組織命名為「2019冠狀病毒病」,是指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導致的肺炎。2019年12月以來,湖北省武漢市部分醫院陸續發現了多例有華南海鮮市場暴露史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證實為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2020年2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瑞士日內瓦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為「COVID-19」 。2月22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通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英文名稱修訂為「COVID-19」 。3月11日,世衛組織認為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可被稱為全球大流行 。4月4日,中國舉行全國性哀悼活動 。
8月18日,國家衛健委修訂完成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八版) 。9月3日,世衛組織新冠肺炎疫情應對評估專家組共同主席在成員國吹風會上宣布了專家組成員名單,鍾南山入選。
2021年3月30日,中國—世衛組織新冠病毒溯源聯合研究報告在日內瓦發布。
截至歐洲中部夏令時間2021年9月13日17時36分(北京時間9月13日23時36分),全球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24511226例,累計死亡病例4627540例。
6月15日,美研究顯示新冠病毒2019年12月中旬就已在美出現。
以上資料參考:網路-新冠肺炎病毒
❷ 相關風險人員排查中發現是什麼意思
2022年3月10日0—24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1例和無症狀感染者64例,3例無症狀感染者在相關風險人群排查中發現,其餘在隔離管控中發現。新增境外輸入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2例和無症狀感染者10例,均在閉環管控中發現。
2022年3月10日0—24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1例。
病例1,男,51歲,居住於虹口區逸仙路288弄,病例2,男,16歲,居住於虹口區逸仙路288弄,病例3,男,10歲,居住於浦東新區金工路133弄,病例4,男,39歲,外省市來滬就醫人員,病例5,女,45歲,居住於青浦區崧潤路德康雅苑,系本市報告本土無症狀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即被隔離管控,其間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異常,經市疾控中心復核結果為陽性。經市級專家會診,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症狀、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結果等,診斷為確診病例。(3月10日已通報)
病例6,女,51歲,居住於閔行區羅秀路1955弄,病例7,男,32歲,居住於嘉定區秋竹路801弄,病例8,女,9歲,居住於浦東新區長島路1201弄,病例9,女,21歲,居住於浦東新區龍居路150弄,病例10,男,19歲,居住於閔行區東川路800號,病例11,男,5歲,居住於浦東新區聽悅路685弄,均系本市報告本土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即被隔離管控,其間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異常,經市疾控中心復核結果為陽性。經市級專家會診,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症狀、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結果等,診斷為確診病例。
以上病例在本市的密切接觸者此前均已落實集中隔離觀察。對病例曾活動過的場所已進行終末消毒。
2022年3月10日0—24時,新增本土無症狀感染者64例。
無症狀感染者1,女,65歲,居住於普陀區中山北路1297弄,系本市報告本土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即被隔離管控,其間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異常,經市疾控中心復核結果為陽性。經市級專家會診,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症狀、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結果等,診斷為無症狀感染者。(3月10日已通報)
無症狀感染者2,男,51歲,居住於松江區陳春公路801弄,無症狀感染者3,女,39歲,居住於浦東新區牟平路384弄,無症狀感染者4,女,45歲,居住於虹口區逸仙路288弄,無症狀感染者5,女,65歲,居住於黃浦區徐家匯路388號,無症狀感染者6,女,69歲,居住於虹口區逸仙路288弄,無症狀感染者7,女,60歲,居住於徐匯區田林4村,無症狀感染者8,女,72歲,居住於長寧區淮海西路288弄,無症狀感染者9,女,64歲,居住於徐匯區永嘉路291弄,無症狀感染者10,女,61歲,居住於青浦區城東新村,無症狀感染者11,女,66歲,居住於寶山區塘後路285弄,無症狀感染者12,女,26歲,居住於普陀區桃浦路2055弄,無症狀感染者13,女,50歲,居住於普陀區桃浦路2055弄,無症狀感染者14,男,51歲,居住於靜安區寶昌路659弄,無症狀感染者15,女,45歲,居住於寶山區共富二村,均系本市報告本土無症狀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即被隔離管控,其間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異常,經市疾控中心復核結果為陽性。經市級專家會診,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症狀、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結果等,診斷為無症狀感染者。(3月10日已通報)
無症狀感染者16,男,48歲,居住於寶山區共富二村,無症狀感染者17,女,18歲,居住於寶山區共富二村,均系無症狀感染者15的密切接觸者,即被隔離管控,其間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異常,經市疾控中心復核結果為陽性。經市級專家會診,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症狀、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結果等,診斷為無症狀感染者。(3月10日已通報)
無症狀感染者18,女,46歲,居住於徐匯區梅隴七村,無症狀感染者19,女,41歲,居住於普陀區三源路41弄,無症狀感染者20,男,49歲,居住於虹口區曲陽路440號,均系本市報告本土無症狀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即被隔離管控,其間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異常,經市疾控中心復核結果為陽性。經市級專家會診,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症狀、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結果等,診斷為無症狀感染者。(3月10日已通報)
無症狀感染者21,男,38歲,居住於徐匯區長橋三村,在風險人群篩查中發現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異常,即被隔離管控。經市疾控中心復核結果為陽性。經市級專家會診,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症狀、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結果等,診斷為無症狀感染者。(3月10日已通報)
無症狀感染者22,女,33歲,居住於嘉定區秋竹路801弄,無症狀感染者23,男,45歲,居住於青浦區崧潤路49弄,均系本市報告本土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即被隔離管控,其間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異常,經市疾控中心復核結果為陽性。經市級專家會診,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症狀、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結果等,診斷為無症狀感染者。
無症狀感染者24,女,32歲,居住於閔行區黎安路486號,無症狀感染者25,女,24歲,居住於閔行區蓮花路528弄,無症狀感染者26,男,32歲,居住於青浦區華徐公路1199號,無症狀感染者27,男,38歲,居住於嘉定區科盛路1065號,無症狀感染者28,女,90歲,居住於寶山區長江西路53弄,無症狀感染者29,男,37歲,居住於寶山區友誼路1869弄,無症狀感染者30,男,21歲,居住於青浦區諸光路1355弄,無症狀感染者31,女,57歲,居住於松江區長溇村吳家橋,無症狀感染者32,男,38歲,居住於松江區新飛路1999弄,無症狀感染者33,男,47歲,居住於松江區聯陽小區,無症狀感染者34,男,33歲,居住於松江區滬亭南路751弄,無症狀感染者35,女,40歲,居住於松江區滬亭北路618弄,無症狀感染者36,男,9歲,居住於松江區滬亭北路618弄,無症狀感染者37,男,32歲,居住於松江區陸家圈路63弄,無症狀感染者38,男,33歲,居住於寶山區聚源橋村嚴家橋,無症狀感染者39,男,33歲,居住於寶山區沈家橋柏家宅,無症狀感染者40,女,44歲,居住於徐匯區漕溪北路1200號,無症狀感染者41,女,8歲,居住於浦東新區長島路1280弄,無症狀感染者42,女,10歲,居住於浦東新區雲山路1395弄,無症狀感染者43,女,29歲,居住於寶山區淞良路201弄,無症狀感染者44,男,47歲,居住於徐匯區龍州路995-1號,無症狀感染者45,女,37歲,居住於寶山區長江路258號,無症狀感染者46,男,19歲,居住於閔行區東川路800號,無症狀感染者47,男,31歲,居住於浦東新區南碼頭東三街35弄,無症狀感染者48,男,30歲,居住於虹口區廣靈二路商業二村,無症狀感染者49,男,25歲,居住於閔行區春申路1888弄,無症狀感染者50,女,69歲,居住於閔行區虹梅南路1555弄,無症狀感染者51,女,59歲,居住於徐匯區田林四村,無症狀感染者52,男,43歲,居住於閔行區老滬閔路1351弄,無症狀感染者53, 女,31歲,居住於嘉定區迎園新村五八坊,無症狀感染者54,女,75歲,居住於閔行區春申路1581弄,無症狀感染者55,女,68歲,居住於閔行區春申路1717弄,無症狀感染者56,女,31歲,居住於閔行區虹梅南路1770弄,無症狀感染者57,女,28歲,居住於嘉定區崇文路1855號,無症狀感染者58,女,30歲,居住於嘉定區崇文路1855號,無症狀感染者59,女,48歲,居住於浦東新區浦東南路2200號,無症狀感染者60,男,49歲,居住於閔行區沁春路1366弄,無症狀感染者61,男,10歲,居住於閔行區永聯村吳介巷,無症狀感染者62,女,33歲,居住於閔行區羅秀路1377號,均系本市報告本土無症狀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即被隔離管控,其間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異常,經市疾控中心復核結果為陽性。經市級專家會診,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症狀、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結果等,診斷為無症狀感染者。
無症狀感染者63,男,27歲,居住於浦東新區巨峰路758弄,無症狀感染者64,女,48歲,居住於靜安區武定路1128弄,在風險人群篩查中發現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異常,即被隔離管控。經市疾控中心復核結果為陽性。經市級專家會診,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症狀、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結果等,診斷為無症狀感染者。
目前,已追蹤到以上無症狀感染者在本市的密切接觸者28人,均已落實集中隔離觀察。對無症狀感染者曾活動過的場所已進行終末消毒。
2022年3月10日0—24時,通過口岸聯防聯控機制,報告32例新增境外輸入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新增治癒出院17例,其中來自中國香港14例,來自西班牙1例,來自加拿大1例,來自瑞士1例。
病例1為中國籍,暫居香港,自香港出發,於2022年2月25日抵達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入關後即被集中隔離觀察,其間出現症狀。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症狀、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結果等,診斷為確診病例。
病例2為日本籍,在日本工作,自日本出發,於2022年2月27日抵達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入關後即被集中隔離觀察,其間出現症狀。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症狀、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結果等,診斷為確診病例。
病例3為中國籍,在香港工作,自香港出發,於2022年2月28日抵達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入關後即被集中隔離觀察,其間出現症狀。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症狀、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結果等,診斷為確診病例。
病例4為中國籍,在香港探親,自香港出發,於2022年3月1日抵達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入關後即被集中隔離觀察,其間出現症狀。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症狀、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結果等,診斷為確診病例。
病例5為中國籍,在香港就學,自香港出發,於2022年3月2日抵達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入關後即被集中隔離觀察,其間出現症狀。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症狀、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結果等,診斷為確診病例。
病例6為中國籍,暫居香港,自香港出發,於2022年3月2日抵達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入關後即被集中隔離觀察,其間出現症狀。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症狀、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結果等,診斷為確診病例。
病例7、病例8均為中國籍,暫居香港,自香港出發,乘坐同一航班,於2022年3月2日抵達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入關後即被集中隔離觀察,其間出現症狀。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症狀、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結果等,診斷為確診病例。
病例9為中國籍,暫居香港,自香港出發,於2022年3月3日抵達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入關後即被集中隔離觀察,其間出現症狀。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症狀、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結果等,診斷為確診病例。
病例10為法國籍,在法國生活,自法國出發,於2022年3月4日抵達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入關後即被集中隔離觀察,其間出現症狀。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症狀、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結果等,診斷為確診病例。
病例11、病例12均為中國籍,在香港就學,自香港出發,乘坐同一航班,於2022年3月4日抵達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入關後即被集中隔離觀察,其間出現症狀。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症狀、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結果等,診斷為確診病例。
病例13—病例15均為中國籍,病例13、病例14在香港就學,病例15暫居香港,病例13—病例15自香港出發,於2022年3月4日抵達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入關後即被集中隔離觀察,其間出現症狀。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症狀、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結果等,診斷為確診病例。
病例16為新加坡籍,在新加坡探親,自新加坡出發,於2022年2月10日抵達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入關後即被集中隔離觀察。閉環落實健康監測,其間核酸檢測異常。市疾控中心實驗室復核為陽性。經市級專家組會診,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症狀、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結果等,診斷為確診病例。
病例17為中國籍,船員,自澳大利亞出發,於2022年2月19日隨船抵滬,入關後即被集中隔離觀察。閉環落實健康監測,其間核酸檢測異常。市疾控中心實驗室復核為陽性。經市級專家組會診,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症狀、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結果等,診斷為確診病例。
病例18為中國籍,在香港就學,自香港出發,於2022年2月23日抵達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入關後即被集中隔離觀察。閉環落實健康監測,其間核酸檢測異常。市疾控中心實驗室復核為陽性。經市級專家組會診,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症狀、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結果等,診斷為確診病例。
病例19—病例21均為中國籍,病例19、病例20在香港探親,病例21暫居香港,病例19—病例21自香港出發,乘坐同一航班,於2022年3月5日抵達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入關後即被集中隔離觀察,其間出現症狀。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症狀、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結果等,診斷為確診病例。
病例22、病例23為中國籍,暫居香港,自香港出發,於2022年3月5日抵達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入關後即被集中隔離觀察,其間出現症狀。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症狀、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結果等,診斷為確診病例。
病例24、病例25均為中國籍,病例24在美國工作,病例25在美國探親,病例24、病例25自美國出發,乘坐同一航班,於2022年3月5日抵達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入關後即被集中隔離觀察,其間出現症狀。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症狀、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結果等,診斷為確診病例。
病例26、病例27均為中國籍,在香港工作,病例28為印度籍,暫居香港,病例26—病例28自香港出發,乘坐同一航班,於2022年3月6日抵達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入關後即被集中隔離觀察,其間出現症狀。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症狀、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結果等,診斷為確診病例。
病例29—病例31均為韓國籍,在韓國生活,自韓國出發,乘坐同一航班,於2022年3月7日抵達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入關後即被集中隔離觀察,其間出現症狀。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症狀、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結果等,診斷為確診病例。
病例32為中國籍,暫居香港,自香港出發,於2022年3月7日抵達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入關後即被集中隔離觀察,其間出現症狀。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症狀、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結果等,診斷為確診病例。
32例境外輸入性確診病例已轉至定點醫療機構救治,已追蹤相關密切接觸者168人,均已落實集中隔離觀察。
2022年3月10日0—24時,新增境外輸入性無症狀感染者10例。
無症狀感染者1為中國籍,在香港就學,自香港出發,於2022年3月2日抵達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入關後即被集中隔離觀察,其間例行核酸檢測異常。經排查,區疾控中心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症狀、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結果等,診斷為無症狀感染者。
無症狀感染者2、無症狀感染者3均為中國籍,暫居香港,自香港出發,乘坐同一航班,於2022年3月2日抵達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入關後即被集中隔離觀察,其間例行核酸檢測異常。經排查,區疾控中心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症狀、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結果等,診斷為無症狀感染者。
無症狀感染者4—無症狀感染者7均為中國籍,暫居香港,自香港出發,乘坐同一航班,於2022年3月5日抵達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入關後即被集中隔離觀察,其間例行核酸檢測異常。經排查,區疾控中心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症狀、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結果等,診斷為無症狀感染者。
無症狀感染者8為中國籍,在美國探親,自美國出發,於2022年3月5日抵達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入關後即被集中隔離觀察,其間例行核酸檢測異常。經排查,區疾控中心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症狀、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結果等,診斷為無症狀感染者。
無症狀感染者9為中國籍,在香港就學,自香港出發,於2022年3月6日抵達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入關後即被集中隔離觀察,其間例行核酸檢測異常。經排查,區疾控中心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症狀、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結果等,診斷為無症狀感染者。
無症狀感染者10為中國籍,在美國探親,自美國出發,於2022年3月8日抵達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入關後即被集中隔離觀察,其間例行核酸檢測異常。經排查,區疾控中心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症狀、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結果等,診斷為無症狀感染者。
10例境外輸入性無症狀感染者已轉至定點醫療機構醫學觀察,已追蹤同航班密切接觸者63人,均已落實集中隔離觀察。
2022年3月10日0—24時,解除醫學觀察境外輸入性無症狀感染者7例。
截至2022年3月10日24時,累計本土確診病例426例,治癒出院385例,在院治療34例,死亡7例。現有待排查的疑似病例0例。
截至2022年3月10日24時,累計境外輸入性確診病例4294例,出院3682例,在院治療612例。現有待排查的疑似病例7例。
截至2022年3月10日24時,尚在醫學觀察中的無症狀感染者548例,其中本土無症狀感染者370例,境外輸入性無症狀感染者178例。
來源:周到上海
❸ 2月10日新聞聯播主要內容摘抄是什麼
2022年2月10日新聞聯播主要內容摘抄:
1、【新思想引領新征程】開好局起好步重大工程項目穩步推進。
2、各地多舉措促就業創業助力節後返崗復工。
3、我國加快推進城鎮環境基礎設施建設。
4、中國造船業訂單繼續位居世界第一。
5、冬奧賽事競技正酣各國選手逐夢冰雪。
6、多場發布會介紹北京冬奧會轉播技術創新。
7、中國代表團:中國隊整體表現符合預期。
8、【新聞特寫】本傑明溫暖的冬奧之旅。
9、青春禮贊北大師生同唱《領航》。
10、國家衛生健康委通報最新疫情。
11、國內聯播快訊:
(1)新疆開行喀什至塔吉克中歐班列。
(2)第二次全國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資源調查完成。
(3)我國科學家建立蛋白質從頭設計新方法。
12、多國運動員:北京冬奧會組織有序中國人民熱情友好多國媒體關注北京冬奧會。
13、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近4億:
(1)美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超91萬例。
(2)韓國單日新增確診超5、4萬例再達新高。
14、「諾曼底模式」四方會談今日將舉行。
15、國際聯播快訊:
(1)敘利亞民眾抗議美軍事存在要求其撤出。
(2)俄羅斯經濟2021年預計增長4、6%。
(3)美國今年超百名兒童遭槍擊34死80傷。
(4)強熱帶氣旋已致馬達加斯加92人死亡。
以上內容參考 CCTV-1綜合頻道-新聞聯播20220210
❹ 沒有新冠肺炎的國家
目前全球尚未發現新冠肺炎病例的國家和地區,多是位於太平洋中部或南部、大西洋的島嶼或群島。
比如吐瓦魯群島(位於中太平洋南部)、托克勞群島(隸屬紐西蘭)、帛琉群島(位於西太平洋菲律賓海)、密克羅尼西亞聯邦(位於中部太平洋)、湯加(位於南太平洋西部)、瓦利斯和富圖納群島(位於南太平洋)、薩摩亞(位於南太平洋)、聖赫勒拿島(位於南大西洋)等。
而在大陸國家中,僅有朝鮮和土庫曼兩個國家沒有報告新冠肺炎病例。
美英印伊土上報病例最多
當地時間2021年9月14日,世衛組織發布新冠肺炎每周流行病學報告,上周全球新冠肺炎新增病例近400萬例,較前一周下降13%,為兩個多月以來全球單周新增病例數量首次大幅下降,所有區域新增病例均出現下降。
新增死亡病例超過6.2萬例,也出現下降,其中東南亞區域新增死亡病例降幅最大。上周上報病例最多的五個國家分別是美國、英國、印度、伊朗和土耳其,目前已有180個國家和地區出現德爾塔變異毒株感染者。
❺ 疫情防控等級是什麼
1、高風險地區:一般是指累計新冠病例超過了50例,同時十四天內是有聚集性疫情發生。
2、中風險區域:14天以內有新增新冠確診病例,合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未超過50病例;共合計確診的病例超過50例,14天之內未未發生聚集性疫情。
3、低風險地區:沒有確診新冠肺炎病例,或連續14天都無新增加確診新冠病例。
劃分的標准:
1、地域:以街道跟鄉鎮作為基本的單位。
2、時間:以新冠肺炎的最長潛伏期14天為一個單位。
3、疫情:總計多少新冠肺炎病例、有無發生聚集性疫情。
❻ 在新冠疫情中大學生如何做道德先鋒
在新冠疫情中大學生如何做道德先鋒:
我們大學生就需要勤洗手,把衛生分部打掃干凈,最好不要隨便吐痰,吐痰的話就容易感染這些,還有一旦有人感冒,就盡量戴口罩。挺指揮,服從管理,不要到處亂跑,不要聚集,盡量在學校裡面帶著,不然容易出風險,這樣才會對社會有貢獻有幫助。
宣傳防疫知識。有一部分人群還不太理解疫情,也有很多人不太理解為什麼隔離,這時候我們就需要站出來,為其他人普及與疫情相關的知識,人們明白其中的利弊,自然也能積極地響應國家的號召,自然也就不會為國家添亂了。
這樣也是為國家減輕了很大一部分負擔。雖然大學生不能像有很多經驗的醫生一樣奮戰前線,不能像有著強烈社會責任感的警察一樣為社會維持秩序,但我們也能用我們所學得的知識,所擁有的能力去為國家為社會做出自己。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簡稱「新冠肺炎」,世界衛生組織命名為「2019冠狀病毒病 ,是指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導致的肺炎。
2019年12月以來,湖北省武漢市部分醫院陸續發現了多例有華南海鮮市場暴露史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證實為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2020年2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瑞士日內瓦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為「COVID-19」。2月22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通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英文名稱修訂為「COVID-19「。3月11日,世衛組織認為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可被稱為全球大流行 。
4月4日,中國舉行全國性哀悼活動。8月18日,國家衛健委修訂完成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八版)。9月3日,世衛組織新冠肺炎疫情應對評估專家組共同主席在成員國吹風會上宣布了專家組成員名單,鍾南山入選。
截至歐洲中部時間3月9日18時11分(北京時間3月10日1時11分),全球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448313293例,累計死亡病例6011482例。9日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新增1704208例,死亡病例新增6487例。
截至2022年3月9日24時,據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現有確診病例4610例(其中重症病例7例),累計治癒出院病例103139例,累計死亡病例4636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112385例,現有疑似病例12例。
累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1729080人,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112423人。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❼ 國外疫情最嚴重的國家排名
美國(總量高、反彈快)、巴西(總量高,居高不下)、印度尼西亞(總量高)、英國(總量高)、印度(總量高)、西班牙(總量高)、俄羅斯(總量高)、伊朗(總量高)、法國(總量高、反彈快)。
【拓展資料】
1.上周雖然全球新冠肺炎病例總量是增長的,但是納入數據GO觀察的187個國家中,有99個國家新冠肺炎新增確診病例跟前一周相比是增長的,跟之前一周120個國家增幅擴大有顯著下降,說明病例增長主要是少數國家貢獻的。
2.上周(7月19日-7月25日,周一至周日)全球新增369.4萬例,前一周359.1萬例(調整後),增速比前一周擴大2.89%;這是全球新冠肺炎新增病例是連續第8周減少後連續反彈五周,並且這個增加幅度是9周以來最高的。截至7月29日,國外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是1.9658億,累計死亡420萬。
43個國家一周新增病例在1萬以上,之前一周是44個國家。在一萬例以上國家中,26個國家增速是擴大的,之前一周有33個國家增速是擴大的。這六周數據說明,海外疫情還在反彈之中。疫情最嚴重國家座次又發生了變化。上周美國和巴西,取代了印度尼西亞和英國,成為國外疫情擴散最嚴重的國家。印尼和英國雖然增速有所放緩,但是依然居於第三和第四的位置。
3.美國重回第一,並且一周增速創了5月2號當周以來新高,上周達到了32.6萬例,之前幾周,美國一度將每周的新增病例控制在10萬例以內,目前看前功似乎盡棄。9個國家一周新增病例超過了十萬,之前一周是10個國家。南美疫情依然嚴重,好處在增速在縮小。俄羅斯一周新增病例連續六周處於10萬例以上,跟之前一周相比,略有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