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有個法國女友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就是一種自由的感覺,自由戀愛自由分手。這是我的一些感悟。
法國戀愛文化的核心在於自由,任何法國人都一樣,這跟他們的文化有關系的。對於她們來講,自由戀愛深入骨髓,她們更在意自己過得好不好。
法國人的離婚率是非常高的,現在的巴黎,每3個家庭,就有一個家庭是以離婚告終的,不忠是導致伴侶關系破裂的最重要原因。
所以你想去找法國美女談戀愛,如果你能駕馭她,並且給予愛的感覺,那麼我在這里默默祝福你們。反正我的觀念中還是接受不了這種愛情觀的。
❷ 和老外談戀愛,是什麼樣的體驗
首先,談戀愛是個人私事。別說跟外國人,跟中國人談戀愛都有各種分歧,價值觀不同,別說外國人了。其次,我覺得跟外國人談戀愛更多的是個體差異,少部分文化差異。然後我們來說說體驗。舉我自己的例子來說:我對象來自法國普羅旺斯,24歲,我們2年戀愛史,是同學。
其實還是挺有意思的。從來沒分析過我和我家那位有這么多有趣的事情,偶爾想想真的要氣爆炸。去油站加個油,我5分鍾,他要15分鍾,真心不理解為什麼可以這么墨跡,這么慢。我試過跟學校同學吐槽,這個可能就是個體差異。另外老外2天不洗澡,真的有體味,但是不是狐臭,而是另外一種,反正我不喜歡。但是他算是輕的了,有其他國家常年吃咖喱,墨西哥菜的…上課坐我旁邊有時候一股大煙味…另外體味和狐臭是兩種不一樣的東西。
❸ 法國人的一般特徵
社交禮儀
與英國人和德國人相比,法國人在待人接物上表現是大不相同的。主要有以下特點:
第一,愛好社交,善於交際。對於法國人來說社交是人生的重要內容,沒有社交活動的生活是難以想像的。
第二,詼諧幽默天性浪漫。他們在人際交往中大都爽朗熱情。善於雄辯高談闊論,好開玩笑,討厭不愛講話的人,對愁眉苦臉者難以接受。受傳統文化的影響,法國人不僅愛冒險,而且喜歡浪漫的經歷。
第三,渴求自由,紀律較差。在世界上法國人是最著名的「自由主義者」。「自由、 平等、博愛」不僅被法國憲法定為本國的國家箴言,而且在國徽上明文寫出。 他們雖然講究法制,但是一般紀律較差,,不大喜歡集體行動與法國人打交道,約會必須事先約定,並且准時赴約,但是也要對他們可能的姍姍來遲事先有所准備。
第四,自尊心強,偏愛「國貨」。法國的時裝、美食和藝術是世人有口皆碑的,在此影響之下,法國人擁有極強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在他們看來,世間的一切都是法國最棒。與法國人交談時,如能講幾句法語,一定會使對方熱情有加。
第五,騎士風度,尊重婦女。在人際交往中法國人所採取的禮節主要有握手禮、擁抱禮和吻面禮。
服飾禮儀
法國人對於衣飾的講究,在世界上是最為有名的。所謂「巴黎式樣」,在世人耳中即與時尚、流行含義相同。
在正式場合:法國人通常要穿西裝、套裙或連衣裙,顏色多為藍色、灰色或黑色,質地則多為純毛。
出席慶典儀式時:一般要穿禮服。男士所穿的多為配以蝴蝶結的的燕尾服,或是黑色西裝套裝;女士所穿的則多為連衣裙式的單色大禮服或小禮服。
對於穿著打扮,法國人認為重在搭配是否得法。在選擇發型、手袋、帽子、鞋子、手錶、眼鏡時,都十分強調要使之與自己著裝相協調相一致。
❹ 法國人 移民 美國 容易嗎
有些歐洲國家人會移民美國是因為:
1、歐洲社會注重公平,富人受到嚴重壓榨,而相比而言美國注重效率,適合願意闖盪的人一顯身手,而且事實上美國社會是很穩定的
2、法國人現在到處移民,絕大多數移民的法國人都是科技移民和經濟移民。 法國對於高收入群體徵收巨額的富人稅, 比如年收入超過100萬歐的法國人將要繳納75%的富人稅 所以法國富人傾向移民英國或者美國。
3、瑞典和法國類似, 而英國人移民美國,首先還是語言沒有障礙 其次才是其他各種個體原因。
❺ 法國人喜歡去美國留學嗎
不喜歡。
他們認為美國沒有歷史,是移民國家。
法國當權者在國際關系、國際經貿交往中對美國的抵制、抗衡,今天的法國人總是對美國人不滿。
❻ 法國人移民美國難嗎
美國移民法重點是看你在哪裡出生的而不是你是哪個國籍,除非你有老婆是法籍的,那可以當法籍來看。另外法國的確能比較容易的去申請美國,用抽簽的就可以了,因為他們移民美國的人很少。 如果你想當兵去變法國籍,你幹嘛不直接當美國的兵?例如他們在外面請的炊物兵(廚房的)就能最後變為美國人呢。。。。
不過你在國內,這種機會應該不多的。
❼ 在國外四大工作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在公司午休期間,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吧。
我研究生是在法國巴黎讀的,法國工程師學校的學生畢業前都要做一個長實習。當時實習將近一年。畢業後,又在巴黎一家互聯網公司工作。前前後後算起來,在巴黎的工作經驗有將近兩年。
-------------------------------
從幾個方面說起,(以下圖片都是手機拍攝,像素低請見諒)
1) 待遇薪酬
眾所周知,由於次貸危機的影響,全球資本尤其是諸如美國 、法國這種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受到的影響更大。所以2014畢業那年,待遇較為一般。下圖是學校做的畢業調查:
7)入籍問題
這個問題我可以說太資深了,滿滿血淚史和曲折過程。正常法律原則是,在法國年滿5五年,為法蘭西人民繳稅5年以上,你就有權利申請法國國籍。但是有一些捷徑都可以走,比如特殊貢獻和高學歷獎章等,所以5年內(包括學習期間)拿下法籍的神話都是有的。
(未完待續。。。具體這些有空再聊)
----------------------------------
我要回去寫代碼了,還有好多有意思的沒有講到,包括:
法國工作的一些不愉快、存不存在的種族歧視,和國外置業發展以及交流文化沖擊等等。以後有時間再來補充吧~
最後要補充的是:
其實每個行業的工作體驗也是不一樣的。哪怕在同一個國家。
比如當時女朋友在Hermès做marketing, 她是高商畢業。整個工作環境、節奏跟我似乎有著比較大的差別。
不管在哪個國家工作,其實人性是相通的。平等尊敬他人,才會有一個良好的工作氛圍。努力工作,才會有個更好的前途。
❽ 法國人的生活習慣是怎樣的
當一個典型的法國家庭在餐桌旁團團圍坐的時候,他們更多地將注意力放在愉快地享受這一餐上,而不是計算他們攝入了多少卡路里。這是賓夕法尼亞大學一位心理學博士的看法。他曾經出版過一本關於法國和美國女性飲食習慣差異調查的著作。
一名在法國生活了一年多的美國女孩認為,法國人在進餐時那種輕松愉悅的氣氛,以及對食物的品味和贊美,幫助女孩減輕了體重。「法國人飯前用一小時來品嘗開胃酒,就著一些橄欖和小餅干,當她們真正坐下來吃的時候,就沒有那種強烈的飢餓感了。」
法國人在吃每一口食物的間隙,都要停頓無數次。
建議:
1、進餐的時候應該一直坐著。
2、把嘴裡的東西全部咽下去再放進下一口,吃每一口餐的間隙把叉子放下。
3、用柔和的音樂來佐餐,緩慢的節奏有助於緩慢地進食。
她們吃得很少
法國女孩子的意志力一定很強吧?實際上,她們很容易控制食量是因為她們所有的食物都是小份的。典型的法國烘製的牛角麵包重量都是30克多一點,約20厘米長;而美國產的這種麵包幾乎有60克的分量,長度達35厘米。換句話說,法國女孩子的胃已經習慣了攝入少量的食物。
她們吃的不太多還有一個原因是食物都非常富於營養。在法國,人們經常吃高脂肪含量的食物,比如雞蛋、乳酪以及肉類。這些食物很快就能給人帶來飽感,因此她們吃得就比其他人少。具體原因是:攝入的油脂類食品刺激膽囊收縮素的分泌,使膽囊收縮,排出膽汁幫助油脂類食物消化。中國人習慣食用低脂肪食品,認為這樣更健康,而實際上這種食品不能給人帶來飽食的感覺,你反而比過去吃得更多。
建議:
1、無論是在家裡還是在自助餐廳吃飯,試著比你實際想吃的分量少盛些,這樣就不會因為受不住誘惑而進食過量。
2、每餐中都攝入適量的脂肪。
3、在食物中加入調味品——橄攬油、大蒜以及新鮮黑胡椒。這樣在品嘗美味的同時你會感覺吃得不多但心滿意足。
午飯是最重要的一餐
專家們曾經跟蹤調查過巴黎人的飲食習慣。巴黎人在下午2點之前攝入的熱量佔一天總量的60%,隨後是一頓簡單的晚餐,因此他們不可能在夜間進食過量。而在中國,人們經常一整天都餓著自己,在晚飯的時候,卻是見什麼吃什麼。
在巴黎的自助餐廳里,每個人都慢慢地享用著5道菜的午餐,最後再來一杯濃咖啡。這是個放鬆身心的好方法,吃飯時間越長,心情越愉快。坐在辦公桌前匆匆地吃個三明治當午餐的做法很難被法國人接受,因為如果那樣夜生活也會變得毫無吸引力。
建議:
1、午餐的進食量應控制在全天總量的五分之二。
2、盡量把吃午餐的時間拉長,而且要吃得豐富,不要隨便吃個麵包了事。
3、飯後喝一杯濃咖啡或者是卡布其諾。咖啡因是一種溫和的食慾抑制劑,能幫助你促進新陳代謝。
她們從不吃零食
法國女性非常熱忱地對待正餐,她們吃得很滿足,因此不需要零食;而在美國人們習慣於不停地吃零食。這就是差別。
研究表明每次吃了零食之後,人們在吃飯的時候攝入的熱量並不比他們不吃零食的時候少。如果你想保持苗條身材,吃零食絕對是錯誤的,實際上你攝取的熱量高於平均水平。
建議:訓練自己,只在用餐時進食。戒掉零食可能需要5-10天的時間,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嘴巴想嚼點什麼,想辦法轉移注意力——比如給好朋友打個電話聊聊天。
熱愛戶外鍛煉
法國著名女性休閑俱樂部的創辦人聲稱,她所創辦的健身房是給美國人用的。法國女性更喜歡在戶外跑步或騎自行車,她們把體育鍛煉看做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成為健身房的奴隸(耗到筋疲力盡)。
法國人在晚餐和正餐之間的時光,喜歡去散步、看夕陽,活動身體的同時,還能增添無數的樂趣和閑情。在健康專家研究的對象中,有相當一部分的法國女人聲稱她們最主要的活動身體的方式就是散步。
❾ 法國人的態度、行為和文化是什麼呢
這很模糊,因為法國人各不相同。不過我會試著回答一下。
法國人通常會談論和辯論很多,聽起來他們喜歡抱怨,但經常喚起我們認為錯誤的或可改進的東西是一種傳統。政治、經濟、移民等是當前的話題。
法國人因其拉丁南歐血統和西歐生活方式而分裂。因此,與德國、荷蘭或英國相比,他們可能擁有更快樂、更淡然和更優雅的文化。但他們比義大利人、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更嚴格、謹慎和冷漠。
老實說,法國人往往很傲慢。這也許就是他們經常被批評的原因。但我覺得大多數歐洲人都很傲慢,但法國人更直截了當。但我們仍然對其他文化很好奇,我們有無數的博物館、文化中心等……關於外國(例如巴黎的日本文化之家)。
法國人對金錢和事業有著一種非常奇怪的關系。我們喜歡這樣,但很多人認為吹噓薪水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因為這聽起來像「暴發戶」。永遠不要問別人的工資,這是非常不禮貌的。與美國和英國不同,在法國,成功是謹慎的成功。
法國人被認為是非常浪漫的。從個人經驗來看,我不知道這是不是真的。我們的慾望被分成兩種,一種是想要建立關系,另一種是想要自由。這與大多數西方國家的處境相同。法國人(尤其是巴黎人)在表達愛意時非常熱情。這可能會讓北歐人感到震驚。
法國人對性的開放態度介於兩者之間。在LGBT權利、幻想、多角戀、通姦等問題上,我們比南歐和東歐更開放,但我們比北歐和日耳曼國家更保守。巴黎人被認為對這些話題更開放。
我想我回答了一些你所期望的問題。如果你想知道更多的細節,請在回復部分寫得更精確。
❿ 法國人的生活真的那麼浪漫style嗎在法國留學生活有什麼體驗非常好奇
首先,法國人普遍很講禮貌。
早上醒來出門,無論遇到的是什麼人,是郵遞員是去麵包店買羊角麵包的老太太,還是收垃圾的環衛工,准備去上班的高富帥鄰居,只要目光接觸到了,他們都會友好地對學生說句「bonjour」(早上好)。而且這句話一天能聽到幾十遍,除非學生把自己關起來不出門。
法國司機整體素質比國內的司機高一些。
出門走在馬路上是踏實的心情,過馬路不用擔心冷不丁沖出一個馬路殺手來。法國交通法規不算特別嚴格,但司機們非常遵守法規,經常在大晚上十字路口看到一輛車孤零零在等紅燈,前面一眼好幾百米看過去一輛車沒有。路口也沒有什麼攝像頭,全靠自覺。
法國人的觀念里,規矩既然制定出來了,就應當被遵守。
這另一方面反而成了一種固執和不通情理。
很多同學認為法國是最接近中國的另一個國家,指的是人情世故上。法國的公務機構也很官僚,也有走後門這一說。他們也有很復雜的人事關系,處理問題也講究不得罪人。
法國的環境非常美麗,四季常綠,藍天白雲,空氣質量非常好。近兩年雖說每年春天也過幾天霧霾天,但這種時候政府會出一系列措施,比方說公共交通全免費。
法國的福利制度比較完善,如果有工作,公司上了基本保險之後基本上就是全部報銷了。有些沒有收入的人怎麼辦?自己可以購買一些便宜的保險,但是只能報一部分。但是注意,剩下需要自費的部分也可能醫院給免掉了。法國有「退葯」這一說,就是有一些全額報銷的人買的葯吃不完就退回到醫院了,醫院會把這些葯物用來給那些買不起保險的人。而且這些葯物價錢也不便宜。
我們都說法國是個浪漫的國家,巴黎是個浪漫的城市,但是法國人自己可不這么想。他們經常會很不理解為什麼這么多人都說法國是個浪漫的國家。可能是我們認為很浪漫的一些事情他們覺得都很平常吧。
總的來說,在法國生活是種什麼體驗呢?好山好水,在街頭經常不經意會遇到一些感動會心一笑的事情。如果真的融入到了法國人的社會會有很多社會活動,會參加一些家庭朋友的聚餐,而他們的聚餐,是很少有人拿著手機在看的。如果要辦點正事和職能部門打交道,有時候會覺得有國內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