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七月革命是什麼時候

法國七月革命是什麼時候

發布時間:2022-08-16 10:44:34

㈠ 法國七月革命的名詞解釋

七月革命是指1830年7月法國推翻復辟波旁王朝,擁戴路易-菲利浦登上王位的革命。建立的新王朝也就是「七月王朝」。

如果你認可我的回答,請及時點擊採納為【滿意回答】按鈕
手機提問者在客戶端右上角評價點「滿意」即可。
你的採納是我前進的動力!
如還有新的問題,請另外向我求助,答題不易,謝謝支持……

㈡ 法國大革命結束時間是在什麼時候

1794年。
法國大革命(法文:La Révolution française,英文:The French Revolution)法國特定歷史時期,是1789年7月14日在法國爆發的革命,統治法國多個世紀的波旁王朝統治下的君主制在三年內土崩瓦解。法國在這段時期經歷著一個史詩式的轉變:過往的貴族和宗教特權不斷受到自由主義政治組織及上街抗議的民眾的沖擊,舊的觀念逐漸被全新的天賦人權、三權分立等的民主思想所取代。對法國大革命結束的時間,世界史學界看法眾多,難成共識。在中國,以熱月政變作為大革命結束標志比較普遍。
1794年7月27日,熱月政變推翻了雅各賓派的激進集權統治,宣告了法國大革命中市民革命的結束。1830年7月巴黎人民發動七月革命,建立了以路易·菲利浦為首的七月王朝,至此法國大革命才徹底結束。在政變中建立了以熱月黨人為代表的政權。法國歷史進入維護大革命成果時期。

㈢ 法國一共革命過幾次

法國一共革命過三次,分別是法國大革命、七月革命和二月革命。

1、法國大革命

法國大革命又稱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是1789年7月14日在法國爆發的革命,統治法國多個世紀的波旁王朝統治下的君主制在三年內土崩瓦解,法國在這段時期經歷了一個史詩式的轉變。

2、七月革命

七月革命是指拿破崙在滑鐵盧慘敗之後,1830年7月法國推翻復辟波旁王朝,擁戴路易·菲利浦登上王位的革命。建立的新王朝也就是七月王朝。

3、二月革命

二月革命是一次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對於法國來說,聲勢浩大的法國大革命推翻了封建專治王朝的統治,為資本主義發展掃清了道路。

二月革命推翻了阻礙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和損害工商業資產階級利益的金融貴族的統治,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確立起資產階級的全面統治,為資本主義在法國的進一步發展掃清了道路。

(3)法國七月革命是什麼時候擴展閱讀:

法國大革命是一次廣泛而深刻的政治革命和社會革命,從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到熱月政變,法國大革命經歷了五年的歷程,其勢如暴風驟雨,迅猛異常。

在三次起義中,人民群眾都顯示出偉大的力量,一再把革命從危機中挽救過來,並推動它進一步向前發展,它徹底地結束了法國一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傳播了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

法國大革命摧毀了法國君主專制統治,傳播了自由民主的進步思想,對世界歷史的發展有很大影響。

㈣ 七月革命、八月革命、十月革命、十一月革命分別是哪國的﹖

法【七月革命】,越【八月革命】,俄【十月革命,二月革命】,德【十一月革命】

㈤ 法國七月革命的介紹

法國七月革命是1830年法國人民推翻復辟的波旁王朝的革命。1824年復辟王朝的第二位國王查理十世即位後,熱衷於恢復被大革命摧毀的舊制度,引起社會各階層的普遍不滿,社會輿論也倒向資產階級自由派。

㈥ 七月革命和二月革命爆發的原因

七月革命爆發原因:復辟的波旁王朝倒行逆施,引起普遍不滿

二月革命爆發原因:一戰期間,沙皇俄國的落後與腐朽充分暴露出來,加深了人民群眾的痛苦和不滿,各種社會矛盾空前激化。
戰爭的失利和經濟危機在全國各地不斷激發革命運動。

路易波拿巴能夠在普選中勝出成為總統的原因:二月革命以來,政局不穩,經濟難以發展,資產階級和廣大群眾盼望穩定。
選民把希望寄託在曾給法蘭西帶來榮譽的拿破崙的後代身上。
尤其在農村,君主制的傳統還很深厚。

法蘭西第二帝國在一場戰爭中灰飛煙滅的原因:路易*巴拿馬志大才疏。(1870年普法戰爭開始後,路易*巴拿馬親自率領軍隊作戰,剛剛與普軍交手,就一敗塗地,自己做了俘虜。)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最終能夠確立的原因:法國各派政治力量圍繞共和制與帝制的整體形式展開了反復較量。
1875年憲法的頒布標志著法國共和政體的最終確立。

㈦ 七月革命是一場怎樣的革命

所謂「七月革命」主要是指發生在1830年7月的法國民眾推翻復辟波旁王朝的革命。群眾推翻波旁王朝後,擁戴路易—飛利浦登上王位,建立了另外一個波旁王朝,也稱之為「七月王朝」。

查理十世(1824~1830在位)上台後對法國的各個方面採取了一系列的整頓措施,鞏固了王權,但是同時有些措施也引起了廣大人民群眾的不滿。1830年7月25日,查理十世又頒布了一條敕令,這條赦令將法國的出版法進行了進一步的修改,增加了很多限制人們新聞出版自由的條款;在這條赦令中明確規定解散新選出的議會;廣大臣民所享有的選舉制度也遭受到修改,嚴重限制了人們的選舉自由。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查理十世所頒布的這條敕令是對1814年《憲章》精神的反動,與《憲章》中所提倡的自由不符,因此,勞動群眾和自由資產者對查理十世此次頒布赦令的活動十分氣憤。受害最嚴重的群體之一——各個反對派主要報刊的編輯和記者,他們在《國民報》編輯部集會,准備起草抗議書,號召廣大臣民團結起來共同反抗查理十世的這一赦令。這些編輯和記者們對於查理十世強制解散議會的問題表現出了極大的憤慨,他們認為政府已經失去合法性,因而拒絕承認解散議會,但並不否認王權。27日,大規模的群眾運動被發動,走上街頭的幾千名工人和手工業者與軍警發生了正面沖突。次日黎明,蔓延全國的群眾起義爆發了,一大批的工人、手工業者、大學生和國民自衛軍紛紛湧入政府的武器庫和市政廳,很快查理十世統治下的要害部門全部落入了起義軍手中。7月29日,佔領盧浮宮和杜伊勒里宮落入起義者手中,緊接著起義者控制了巴黎,在巴黎建立了市政委員會,大家推舉拉菲特和國民自衛軍總指揮拉法耶特為市政委員會的首領。

在這種情況下,被起義者嚇破了膽的查理十世不得不收回敕令,重新命令蒙特馬爾公爵組織政府,但是由於起義運動已經在全國迅速蔓延,查理十世即便作出再打的努力也無法阻止起義運動的發展。31日,起義者所推舉的攝政官路易-菲利浦在拉菲特和拉法耶特的陪同下手舉三色旗出現在王宮的陽台上,接受攝政官稱號。8月7日,路易-菲利浦正式繼位,從此代表法國金融資產階級利益的七月王朝在法國正式成立。

㈧ 什麼是法國七月革命

19世紀法國的七月革命這是法國發生的又一場轟轟烈烈的資產階級革命。有人描述過:人民群眾在這次革命中表現出如此勇敢、忠誠、寬厚、慷慨……許多窮人幾乎沒有衣服,汗流浹背,灰垢滿身,缺少飲水而口乾舌燥,飢餓使他們精疲力盡,他們拒絕給他們的錢,只接受一點浸酒的麵包和水,休息片刻後,補充好彈葯又去參加戰斗。那些中立的旁觀者向他們通報危險,毫不猶豫地救護傷員……普希金、萊蒙托夫和別林斯基都曾贊揚法國人民的這場偉大斗爭。

革命在1830年7月27日至29日三天內進行,也稱為「光榮的三天」。

1829年9月,查理十世任命忠於波旁復辟王朝的波黎尼亞克親王組閣。波黎尼亞克是逃亡貴族,其父母與波旁王朝有密切的關系。其他內閣大臣也都是極端派王黨分子。資產階級和人民群眾仇恨這些封建專制制度的殘余,對查理十世的倒行逆施進行政治斗爭和輿論抨擊。

1830年7月25日,查理十世簽署了四項敕命,上面規定取締報紙、期刊等出版自由。凡在20個印張以上的印刷品,都須得到國王或各省省長頒發的許可證方能發行,印刷設備要受到監督保管。敕令還規定了新的選舉辦法。這些關於取締報刊自由發行,實行嚴格審查制度的規定,扼住了資產階級自由派的輿論喉舌,危害了發行業工廠主和工人的利益,剝奪了商業資產階級的選舉權。四項敕令立即引起了資產階級、學生、工人群眾的強烈不滿,成了七月革命的導火線。

7月26日,工人、小手工業者、學生在巴黎的許多地方舉行集會,與軍警發生小規模沖突。

資產階級也行動了起來,很快形成了兩個政治集會的中心。一個在大銀行家拉菲特和卡茲米爾?貝里葉家中,一個在資產階級著名報紙——《國民報》編輯部。他們最後聯合起來,一致推選《國民報》主編梯也爾起草針對波黎尼亞克內閣的抗議書。

7月27日上午,王家軍隊司令馬爾蒙元帥遵照查理十世的旨意,命令軍警封閉了進步報刊《國民報》、《時代報》。一些印刷工廠、店鋪被迫關閉。許多被解僱的工人首先走上街頭示威抗議,學生也加入了他們的行列。他們高呼口號:「打倒敕令!憲章萬歲!」「打倒大臣!」下午,軍警前去驅散在巴黎歌劇院附近集會的人群,人民群眾則以石頭相迎。在與軍警的沖突中,一名群眾被打死,三人受傷。頃刻間,四面響起了「復仇!」「拿起武器!」的口號。人民群眾的集會示威逐漸變為武裝起義。

隨後,巴黎許多地區也發生了起義,憤怒的群眾打死了一名軍警。

起義越來越激烈,巴黎也越來越混亂,又有群眾在沖突中喪生。人民更加憤怒了。

7月28日清晨,巴黎人民開始毀街道,築街壘。他們將各處波旁王朝復辟的標記一律砸爛,插上激奮人心的法國大革命的三色旗,准備戰斗。軍火商人慷慨提供武器,退役軍人也參加了行動。人民向前來鎮壓的軍隊投擲石塊,士兵多有死傷。

面對這種形勢,查理十世的將軍們也終於認識到:「這不再是騷亂了,而是革命!」他們請求國王採取和平措施,阻止事態的繼續蔓延。

然而,查理十世在波黎尼亞克內閣的慫恿下發布了《巴黎處於戒嚴狀態》的命令,以武力鎮壓人民起義,企圖以軍事勝利保證政治上的勝利。可是巴黎人民反抗的烈火是撲不滅的。在人民群眾的英勇抵抗下,軍隊受到了阻擊,為他們的行動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武裝起義者佔領了市政廳,繼續構築和加固街壘。8萬多起義人民對國民自衛軍的全面進攻很快打響了。他們不顧國王軍隊的瘋狂射擊,向國民自衛軍主力駐守的盧浮宮和杜伊勒里宮頑強靠近。他們的英勇行動不斷取得勝利,也震懾了敵膽。無法鎮靜迎擊的軍隊士兵有的接受勸降,有的逃出軍隊。沙里將軍更是不知所措,他聽錯了命令,本來國王命他集中兵力頑抗,他卻把士兵撤到盧浮宮的院里集合。於是,國民自衛軍如大堤崩潰,起義者頃刻間涌進盧浮宮,士兵們逃往臨近的杜伊勒里宮。軍隊的抵抗已無濟於事,他們遭到了徹底的失敗。

7月29日下午,在人民起義勝利的形勢下,資產階級議員們採取了篡奪革命果實的行動。30個議員在拉菲特家開會,決定成立臨時政府,行使政權。

在起義由開始到勝利結束的過程中,查理十世的態度也在發生著轉變。7月26日起義開始時,查理十世非常傲慢,這天,他很早就出去狩獵,晚間才回宮。他的將軍兩次向他遞送戰報,警告其王位已受威脅,人民無法阻擋,請求議和。而查理十世的回答卻是宣布巴黎戒嚴,斥責將軍失職。當資產階級代表前來議和時,查理十世認為代表們是來乞求和平,則繼續以武力相要挾,他還說:「發布戒嚴令是憲章賦予國王的職責。」當得知一部分國民自衛軍由於同情人民與人民聯歡時,他叫嚷,如果這樣,「就向軍隊開槍」。

7月29日,國民自衛軍潰敗、倒戈的消息傳來,查理十世呆若木雞。他不停地重復念著在法國大革命中被人民推上斷頭台的路易十六的名字。稍稍鎮定後,他召集內閣開會商量對策,以圖頑抗。為了保住王位,他決定撤消正在指揮軍隊作戰的將軍的職位,解散本與他沆瀣一氣的內閣,但用這些做法來緩和人民的憤怒情緒已經不可能了。當查理十世的代表宣布國王決定時,革命的資產階級議員的回答是:「革命已經開始,必須使它完成,必須以一個更為自由的王朝取代一個過時的、不可救葯的王朝。查理十世不能再回到巴黎人民血染的巴黎。」

7月30日,梯也爾、米涅及一些報刊撰稿人起草聲明,擁護奧爾良公爵執政。7月31日,眾議院開會歡迎奧爾良公爵。8月1日,查理十世迫不得已任命奧爾良公爵為攝政王。8月2日,查理十世退位,逃往英國。8月9日,奧爾良公爵路易—菲力浦正式登上王位,從此開始了七月王朝統治時期。

七月革命是一場資產階級的革命。這場革命粉碎了在法國實行封建專制統治的夢想,沉重地打擊了「神聖同盟」的反動體系,對歐洲其他國家的民主改革和民族解放運動都起到了推動作用。

㈨ 法國大革命時間是

法國大革命時間是1789年~1799年。

在法國爆發的革命,統治法國多個世紀的波旁王朝及其統治下的君主制在三年內土崩瓦解。法國在這段時期經歷了一個史詩式的轉變。

過往的貴族和宗教特權不斷受到自由主義政治組織及上街抗議的民眾的沖擊,舊的觀念逐漸被全新的天賦人權、三權分立等民主思想所取代。

關於法國大革命結束的時間,世界史學界看法眾多,難成共識。在法國,普遍將熱月政變作為大革命結束的標志,熱月政變推翻了雅各賓派的激進集權統治。



(9)法國七月革命是什麼時候擴展閱讀:

法國大革命並未蔓延至德國。雖然在過去的年月里這里一再有個別人士試圖消除貴族和市民階層之間的界線,也有重要人物將西邊的變革當作新時代的開始來歡迎,但是革命的星星之火卻無法躍至德國,因為同中央集權的法國相反,帝國的聯邦制結構阻礙著新思想的傳播。

除此之外,革命的發源地法國對德國人來說,乃是敵人和佔領國。同拿破崙的斗爭實際上變成了一場新的民族運動,最後上升為解放戰爭。社會變革的力量對德國不無影響。

㈩ 1830年七月革命的對象是誰這次革命爆發的原因是什麼

1830年七月,由於資產階級代表在議會選舉中佔了上風,因此波旁王朝的國王查理十世欲維護自己的統治和君主專制,便簽署了四道敕令,企圖取消選舉結果,所以《七月敕令》成為了革命的導火線。
法國七月革命,是1830年歐洲的革命浪潮的序曲,因為波旁王室的專制統治令經歷過法國大革命的法國人民難以忍受,以致法人群起反抗當時法國國王查理十世的統治。
因此對象是查理十世,
原因是:
政治經濟政策
查理十世清洗了軍中曾為拿破倫效力的軍人,引起人民不滿。恢復了土地貴族的權力;賠償六十五萬法郎予曾在法國大革命中損失了財產的舊貴族(émigré);國債的利息由百分之五減至百分之三,觸怒了中產階級。
文化宗教政策
查理十世加強言論管制:1826年,國會通過了新的出版法,新聞審查制度被重新引入,罰款大大增加,出版人可遭受檢舉。
政府的宗教政策旨在復興舊秩序(ancient regime),教士借打擊革命勢力之名鎮壓異教活動,如在國會通過法案,使褻瀆神靈的行為可以被叛死罪;耶穌會的地位被重新肯定,引起自由主義者的不滿。
在教育方面:1824年,主教獲授權委派所有小學教員,至1830年,學校內約三分之一的哲學教師都是教士。知識階層因而對於教會控制教育十分憎恨,對教會的極端保守行動感到憂慮。
查理十世的外交挫敗
查理十世為了嬴取國民的支持﹐政府介入了希臘獨立運動,並派軍遠征阿爾及爾(Algiers)。然而,國民遲遲未看見其成功,因此對此感到失望。於是在1830年3月,國會對內閣投不信任票;同年7月的國會改選之後,仍出現自由主義者及反對派支配國會的局面,政府施政受嚴重威脅。
革命的直接原因
查理十世於1830年7月25日,國王頒布聖克盧法令(Ordinances of St. Cloud)宣布限制出版自由、解散新選出的國會、並舉行通過新的選舉法,九月的新選舉中本來四分之三的合資格選民(大部份為中產階級)失去投票資格。

閱讀全文

與法國七月革命是什麼時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8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5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9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8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