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美人魚2006》拍攝的海是哪裡
在深圳。。。。。。。。。。。。。。。
B. 世界上有美人魚嗎在哪裡發現的
一、文獻記載
國際在線消息:老普利尼是一位記述過「人魚」生物的自然科學家,在他的不朽著作《自然歷史》中寫到:「至於美人魚,也叫做尼厄麗德,這並非難以置信……她們是真實的,只不過身體粗糙,遍體有鱗,甚至象女人的那些部位也有鱗片。」
二、考古學的發現
1990年4月《文匯報》有這樣一則報道:
一些科學家正在竭力設法找到這一當今考古學最驚人的發現,一個3000年前美人魚的木乃伊遺體的由來。
一隊建築工人,在索契城外的黑海岸邊附近的一個放置寶物的墳墓里,發現了這一難以相信的生物。這一發現的消息是由蘇聯考古學家耶里米亞博士在最近透露給西方的。她看起來像一個美麗的黑皮膚公主,下面有一條魚尾巴。這一驚人的生物從頭頂到帶鱗的尾巴,計長有173厘米。科學家相信她死時約有100多歲的年齡。
1991年7月2日,新加坡《聯合日報》發表了題為《南斯拉夫海岸發現1.2萬年前美人魚化石》的報道:科學家們最近發掘到世界首具完整的美人魚化石,證實了這種以往只在童話中出現的動物,的確曾在真實世界裡存在過。化石是在南斯拉夫海岸發現的。化石保存得很完整,能夠清楚見到這種動物擁有鋒利的牙齒,還有強壯的雙顎,足以撕肉碎骨,將獵物殺死。「這只動物是雌性的。大概1.2萬年前在附近海岸出現。」柏列·奧干尼博士說。奧干尼博士是一名來自美國加州的考古學家,在美人魚出現的海域工作了4年。奧干尼博士說:「它在一次水底山泥傾瀉時活埋,然後被周圍的石灰石所保護,而慢慢轉為化石。化石顯示,美人魚高160厘米,腰部以上像人類,頭部發達,腦體積相當大,雙手有利爪,眼睛跟其他魚類一樣,無有眼簾。
三、現存的人魚
(1)「上半身是人下半身是魚的」
1991年8月,美國兩名漁民發現人魚事件,報道如下:
最近美國兩名職業捕鯊高手在加勒比海海域捕到十一條鯊魚,其中有一條虎鯊長18.3米,當漁民解剖這條虎鯊時,在它的腹內胃裡發現了一副異常奇怪的骸骨骨架,骸骨上身三分之一象成年人的骨骼,但從骨盆開始卻是一條大魚的骨骼。當時漁民將之轉交警方,警方立即通知驗屍官進行檢驗,檢驗結果證實是一種半人半魚的生物。對於這副奇特的骨骼,警方又請專家進一步研究,並將資料輸入電腦,根據骨骼形狀繪制出了美人魚形狀。參加這項工作的美國埃毀斯度博士說,從他們所掌握的證據來看,美人魚並不是傳說或虛構出來的生物,而是世界上確實存在的一種生物。
(2)「上半身是魚下半身是人的」
科威特的《火炬報》在1980年8月24日報道:最近,在紅海海岸發現了生物公園的一個奇跡--美人魚。美人魚的形狀上半身如魚,下半身象女人的形體——跟人一樣長著兩條腿和十個腳趾。可惜的是,它被發現時已經死了。……
(3)來自海底的活人魚
關於對活人魚的發現也是有的。1962年曾發生過一起科學家活捉小人魚的事件。英國的《太陽報》,中國哈爾濱的《新晚報》及其它許多家報刊對此事進行了報道。前蘇聯列寧科學院維諾葛雷德博士講述了經過:1962年,一艘載有科學家和軍事專家的探測船,在古巴外海捕獲一個能講人語的小孩,皮膚呈鱗狀,有鰓,頭似人,尾似魚。小人魚稱自己來自亞特蘭蒂斯市,還告訴研究人員在幾百萬年前,亞特蘭蒂斯大陸橫跨非洲和南美,後來沉入海底……現在留存下來的人居於海底,壽命達300歲。後來小人魚被送往黑海一處秘密研究機構里,供科學家們深入研究。
四、其它有關發現
1958年,美國國家海洋學會的羅坦博士,在大西洋5公里深的海底,攝到一些類似人的海底足跡。1963年,在波多黎各東南海底,美國海軍潛艇演習時,發現了一條怪船,時速280公里,無法追蹤,人類現代科技望塵莫及。1968年,美國攝影師穆尼,在海底附近發現怪物,臉像猴子,脖子比人長四倍,眼睛像人但要大得多,腿部有快速「推進器」。1938年,人們曾在愛沙尼亞的朱明達海灘上,發現「蛤蟆人」,雞胸、扁嘴、圓腦袋,飛快跳進波羅的海里。
C. 美人魚拍攝地點在哪裡
拍攝地選在深圳南山區赤灣廣東浮法玻璃廠,並為此搭建了一個臨時船艙。且整個拍攝現場是模仿的一艘廢棄沉船搭建而成,美人魚等水底生物以此為家。
D. 在什麼國家的海里有美人魚
在丹麥。
1909年,布魯爾?卡爾?雅格布森(Brewer Carl Jacobsen)觀看了漢斯?貝克(Hans Beck)和菲尼?亨利科思(Fini Henriques)的根據安徒生童話改編的芭蕾舞劇「小美人魚」。艾倫?帕麗絲(Ellen Price)為女主角。這一劇目給雅格布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請來雕塑家愛德華?埃里克森(Edvard Eriksen)(1876-1958)據此來創作一個雕塑。於是艾倫?帕麗絲(Ellen Price)就稱為了雕塑作品的創作原型,然而,實際上是愛德華?埃里克森以他妻子(Eline)作為模特來完成雕塑的。8月23日是美人魚雕像的生日,人們每年都會為她舉辦慶祝活動。小美人魚銅像已成為哥本哈根的標志。
E. 法國巴黎9個最浪漫的地方在哪為什麼浪漫
法國巴黎有九個很浪漫的地方 1.,天鵝小徑的西端 Western tipofl』Alle e des Cygnes 地鐵貝哈欽站 (M°Bir-Hakeim) 一大早是這里最好的時候。這里有的是一種巴黎愛侶們才能體驗的詩情畫意。從貝哈欽橋(The Bridge of Bir Hakiem)走下幾級梯級就到了。在那安安靜靜的綠蔭下向西走,到頭就會看見一尊自由女神像,她正朝西看著它在美國的大姐。對面就是美麗波橋(Pont Mirabeau)和那可愛的美人魚。 剛巧有一群海鷗在你頭上沙沙地飛過,你想起吉龍阿婆娜(Guillaume Apollinaire)的詩詞:「一天過去,一年過去,逝去的時光和愛都沒有回來,美麗波橋底下塞納河依舊流淌。」 雖然這里叫天鵝小徑,但這里從來都沒有過天鵝。天鵝屬於在路易十四的時候,比這里更東一點的一個島上。現在已經不復存在了。 2,北方酒店 Hotel Nord 火車東站 102 quai de Jemmapes,M°Gare de l'Est 周六晚上最好。這個傳奇的酒店就是給了導演馬曉嘎(Marcel Carne)靈感,又把我們帶到巴黎的幽暗面的地方。那黑白的影像,和著阿樂銻(Arletty)濃重的歌聲唱著:「氣氛、氣氛……」都已深深地刻在我們的回憶里。雖然電影其實是在影棚里拍的,但是兩個絕望的戀人在北方酒店曖昧的環境里想要為愛犧牲還真是浪漫得夠到頭的。 周六晚上可以到這里享用一頓不昂貴的晚餐,在朴實溫馨的氣氛里,聽著手風琴伴奏的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法國老歌。外面的聖馬丁運河和它的船閘小橋也挺浪漫的。 3,迷霧小徑 L』Alle e des Brouillards 地鐵拉麻高論歌站 M°Lamarck-Caulaincourt 這里早上和黃昏最好。光是迷霧小徑這個名兒就給人一種神秘的浪漫感。藏在蒙瑪區(Montmartre)比較少人來的一塊兒,在梯級頂上左手邊的一間屋原是印象派畫家溫華(Auguste Renoir)在1892年時和他的妻兒同住的「玫瑰與丁香的天堂」。 在小徑的盡頭就是迷霧堡,看上去滿眼都是安靜的綠。這兒是十九世紀著名的浪漫作家紀哈納華(Gerard de Nerval)經常來的地方。之後可以到李必街(rue Lepic)83號的伽斯安諾(Grazziano),在它的花園里享用一頓並不昂貴的午餐。這里是歌手妲麗達(Dalida)經常出現的地方,也是蒙瑪區僅有的兩個水車之一的所在地。然後沿著李必街走,懷想一下安靡麗珀林的故事。(編註:電影里的女角。) 4,浪漫生活博物館 Muse e de la Vie Romantique 扎濤街16號,地鐵白朗/聖佐治站 16 rue Chaptal,9e,M°Blanche/St-Georges 這里彷彿停留在1830到1858年那個時代。當時這里是浪漫主義者的堅堡,也是肖像畫家謝佛爾(Ary Scheffer)的家。車道兩旁種著的大樹,滿是鮮花的小花園,地上鋪的鵝卵石,那義大利風格的屋,盛放的紫藤和玫瑰。還有,還有橋哀珊(George Sand)充滿浪漫的一生和用來憑吊她的紀念品。打開心扉吧!你就能聽到鋼琴鍵上傳來的利斯特和肖邦,如當年一樣縈繞空中。 然後,再回到花園里悠悠地喝一杯茶。(只有在夏天才有茶供應)。這里星期一和假期休息。 5,柏特休蒙公園 The parc des Buttes-Chaumont 地鐵柏特休蒙站 M°Butes-Chaumont 這里絕對是巴黎最浪漫的公園。柏特休蒙有浪漫的所有元素:懸崖、山洞、湖、瀑布。在懸崖頂上還有仿銻佛理花園(Tivoli)的絲步殿(TempleofSybille)。(註:中世紀時一個既是女巫也是修女,敢愛敢恨的傳奇女子。) 這偏遠的公園是拿破崙三世的建築師愛奮(Alphand)的作品。當你走下懸崖之後,不妨在綠蔭環繞的飄芭閣(PavillonPuebla)享用一頓戶外午餐。 6,西堤島的西端 Western tip of the Ile-de-la-Cite 地鐵新橋站 M°Pont Neuf 這里無論什麼時候都是好時候。走幾步梯級到亨利四世的騎馬像「愛之青年」前,再沿著「愛之青年」公園,走到這小島的岸邊上。坐在垂柳之下,慢慢欣賞遠處的羅浮宮和被認為是這市裡最浪漫的橋———藝術橋(Pont des Arts)。 「愛之青年」在這里是說亨利四世。博愛的他據聞在他的皇國里留下了超過七十個後裔。 7,聖路易島的西端 Western tip of the Ile-St-Louis 地鐵馬麗橋站 M°Pont-Marie 這里晚上最浪漫,讓琥珀色的路燈和它們在水裡的倒影把你擁抱。讓聖母院大教堂的遠古石頭向你傾訴它們曾見證的愛情故事。 8,麥帝子噴泉 Fontaine de Me dicis 盧森堡公園,地鐵盧森堡站 Luxembourg Gardens,M°Luxembourg 這里的石頭上刻著遠古的愛情故事———宙斯化身成了天鵝來接近麗達。這兒也是絲莫和讓保羅(Simone de Beauvoir and Jean-Paul Sartre)的邂逅之地。 這個文藝復興時期的噴泉提醒了我們,法國現在的議會大樓從前是盧森堡皇宮,是亨利四世的遺孀馬麗麥帝子的住處。 在法國大革命之前這里有兩條小徑。哲學家羅素(Jean-Jacques Rousseau)經常在哲思小徑上散步。而酥皮兒小徑(Allee des Soupirs)則是戀人們的休恬小港。 9,侯昂庭院 La Cour de Rohan 地鐵奧蒂安站 M°Ode on 穿過裡面三個相連的花園,感覺就像是打開了古老的百寶盒一樣,一步一景。最後走到聖安德花園的時候,你會看見Le Proope的背面,他是巴黎最早的一個咖啡廳,現在已改成了餐館。在1685年的時候,這里是文學家和哲學家碰頭的地方。 在茉莉花街上的羅漢花園是一個私人花園,要有密碼才能打開電子鎖進入。它不是經常開著的。就是開著的話,你也應該謹言慎行。
滿意請採納
F. 安徒生的《海的女兒》中的「美人魚」雕像座落在哪裡
安徒生的《海的女兒》中的「美人魚」雕像座落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
丹麥人民敬佩小人魚的犧牲精神和高尚情操,為了永恆地紀念她,精心製作了這座小美人魚銅雕像。雕像的模特兒有的說是參加當時在丹麥皇家劇院演出的芭蕾舞演員,有的說是雕刻家的夫人。銅像與人體大小相似,其下肢為魚尾形,上體為一形象逼真的美女,神情寧靜,面容略有幾分羞怯、憂郁。
美人魚雕像是丹麥王國的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