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里昂有哪些名人

法國里昂有哪些名人

發布時間:2022-08-17 08:37:05

A. 曾經在里昂效力過的球星都有誰

7年冠時期的主力或主力替補先後有:
2002年離開:福(中場,喀麥隆國腳,逝世)
2003年離開:安德森(前鋒,巴西國腳,退役)、布雷謝(後衛,法國國腳,現效力埃因霍溫)
2004年離開:埃德米爾森(後腰,巴西國腳,帕爾梅拉斯)、埃爾伯(前鋒,巴西國腳,退役)、卡里埃(中場,法國國腳,朗斯)、盧因杜拉(前鋒,法國國腳,巴黎聖日耳曼)、穆勒(後衛,瑞士國腳,摩納哥)
2005年離開:埃辛(後腰,迦納國腳,切爾西)、尼爾馬(前鋒,巴西,國際)
2006年離開:M.迪亞拉(後腰,馬里國腳,皇馬)、卡魯(前鋒,挪威國腳,阿斯頓維拉)、佩德雷蒂(中場,法國國腳,歐塞爾)
2007年離開:阿比達爾(左後衛,法國國腳,巴塞羅那)、馬盧達(中場,法國國腳,切爾西)、維爾托德(前鋒,法國國腳,馬賽)、巴羅什(前鋒,捷克國腳,加拉塔薩雷)蒂亞戈(後腰,葡萄牙國腳,尤文圖斯)、卡卡帕(後衛,巴西,紐卡斯爾)、A.迪亞拉(中場,法國,波爾多)
2008年離開:斯奎拉奇(中衛,法國國腳,塞維利亞)、本阿爾法(中場,法國國腳,馬賽)、庫佩(門將,法國國腳,馬德里競技)、弗雷德(前鋒,巴西國腳,弗魯米嫩塞)

早期的明星球員有:
卡努特(前鋒,馬里國腳,塞維利亞)、布蘭克(後衛,法國國腳,退役)、馬萊(前鋒,法國國腳,退役)、馬爾布蘭克(中場,法國國青,桑德蘭)、洛科(前鋒,法國國腳,退役)

B. 法國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文學家和哲學家

拉伯雷、蒙田、奧諾萊·杜爾菲、高乃伊、莫里哀、拉封丹、克雷畢庸、伏爾泰、勒薩日、博瑪舍、狄德羅、盧梭、孟德斯鳩、夏多布里昂、拉馬丁、斯達爾夫人、雨果、大仲馬、喬治.桑、蘭波、司湯達、巴爾扎克、福樓拜、莫泊桑、R.羅蘭、普魯斯特、貝克特等。

C. 歷史上法國的名人有哪些

1、路易-阿道夫·梯也爾

路易-阿道夫·梯也爾(常被稱作阿道夫·梯也爾Adol-phe Thiers1797.4.15—1877.9.3),),法國政治家、歷史學家,奧爾良黨人。早年當過律師和新聞記者。

七月革命後,先後擔任內閣大臣(1832年,1834年—1836年)、首相。(1836年)和外交大臣(1840年)之職。以後還擔任過立憲議會議員、國民議會議員等職。

1871年—1873年,梯也爾擔任法蘭西第三共和國首任總統,在梯也爾的政治生涯中,他留給各國人民最深的印象是,充當了殘酷鎮壓巴黎公社的罪魁禍首。

2、奧諾雷·德·巴爾扎克

奧諾雷·德·巴爾扎克(Honoré·de Balzac,1799年5月20日-1850年8月18日),法國小說家,被稱為「現代法國小說之父」,生於法國中部圖爾城一個中產者家庭,1816年入法律學校學習。

巴爾扎克在法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在他之前,法國小說一直未能完全擺脫故事的格局,題材內容和藝術表現力都有一定局限。

巴爾扎克拓展了小說的藝術空間,幾乎無限度擴大了文學的題材,讓社會的方方面面,包括那些彷彿與文學的詩情畫意格格不入的東西都能得以描繪。他借鑒了其他文學題材的特點,把戲劇、史詩、繪畫、造型等多種藝術形式融入小說創作中,在西方文學史上第一次如此巨大的豐富了小說的藝術技巧。

3、穆瓦桑

法國化學家。法國科學院院士。1852 年 12月28日生於巴黎,1907年2月20日卒於同地 。1872年入弗雷米實驗室當助手 ,並旁聽化學家 H. S. C. 德維爾和 H.J. 德布雷講課。

1874年畢業於高級職業學校。1877 年獲自然科學學士學位。1879年通過葯劑師考試後任葯學院實驗室主任,同時任農藝學院物理助教。1880年獲博士學位。1880 ~ 1883年任巴黎葯學院助教和高級演示員,1886年任無機化學教授 。900年任巴黎大學無機化學教授。

4、愛彌爾·左拉

愛彌爾·左拉(法語:Émile Zola,1840年4月2日-1902年9月28日),法國自然主義小說家和理論家,自然主義文學流派創始人與領袖。

1840年,左拉誕生於法國巴黎,主要創作作品為《盧貢-瑪卡一家人的自然史和社會史》,該作包括20部長篇小說,登場人物達1000多人,其中代表作有《小酒店》、《萌芽》、《娜娜》、《金錢》等。

左拉是19世紀後半期法國重要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其自然主義文學理論,被視為19世紀批判現實主義文學遺產的組成部分。

5、查利·奧古斯丁·庫侖

查利·奧古斯丁·庫侖(1736 --1806),法國工程師、物理學家。1736年6月14日生於法國昂古萊姆。1806年8月23日在巴黎逝世。主要貢獻有扭秤實驗、庫侖定律、庫倫土壓力理論等。同時也被稱為「土力學之始祖」

通過精密的實驗對電荷間的作用力作了一系列的研究,連續在皇家科學院備忘錄中發表了很多相關的文章。

1785年,庫侖用自己發明的扭秤建立了靜電學中著名的庫侖定律。同年,他在給法國科學院的《電力定律》的論文中詳細地介紹了他的實驗裝置,測試經過和實驗結果。

D. 里昂現在還有哪些明星啊

門將洛里斯,法國目前1號門將,中場天才皮亞尼奇,波黑小妖,預計是下一顆巨星,老將戈武,法國國腳,後腰圖拉朗,法國國家隊主力後腰。我認為只有這4個人可以算明星。
其他人名氣也有
右後衛克萊爾,法國前替補右後衛,但長年傷病
中衛布姆松,著名水貨,但目前是法國國腳
瑞典國腳卡爾斯特倫,組織能力不錯,但里昂現在要賣他
中衛雷維埃,之前入選過法國國家隊成員,最有名的當屬被小曼奇尼單車踩暈
中衛克里斯,本來巴西國家隊替補中衛,但重傷之後狀態大不如前
後腰馬孔,喀麥隆國腳,我覺得他其實蠻強的,就是名氣小點,將來也許會像埃辛、迪亞拉一樣被高價賣掉
阿根廷射手利桑德羅洛佩茲,實力不錯,在波爾圖踢歐冠的時候進球效率很高
前鋒戈米斯,法國國腳,不過已經沒有08年剛入選時那麼火了,典型的一球成名
左後衛巴斯托斯,進球能力很強的邊後衛,上賽季在里爾打入14球
左後衛西索科,因為被米蘭看上而出名,後來因為牙病被退貨
前衛博德默,里爾前隊長,之前被廣泛看好,但到了里昂水土不服,退步明顯
前鋒德爾加多,其實他很早就出名了,04年美洲杯決賽在阿德絕殺扳平前,他為阿根廷打入反超一球,可惜俱樂部生涯不是特別成功,最近靠絕殺利物浦又回到大家視野。

E. 回顧法國的歷史,他們國家的著名詩人都有誰

1、維克多·雨果

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法國作家,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人道主義的代表人物,法國文學史上卓越的資產階級民主作家。

被人們稱為「法蘭西的莎士比亞」。一生寫過多部詩歌、小說、劇本、各種散文和文藝評論及政論文章,在法國及世界有著廣泛的影響力。

1802年,雨果生於法國貝桑松,上有兄長二人。13歲時與兄長進入寄讀學校就學,兄弟均成為學生領袖。雨果在16歲時已能創作傑出的詩句,21歲時出版詩集,聲名大噪。

1845年,法王路易·菲利普授予雨果上議院議員職位,自此專心從政。1848年法國二月革命爆發,法王路易被遜位。雨果於此時期四處奔走鼓吹革命,為人民貢獻良多。

贏得新共和政體的尊敬,晉封伯爵,並當選國民代表及國會議員。三年後,拿破崙三世稱帝,雨果對此大加攻擊,因此被放逐國外。此後20年間各處漂泊,此時期完成小說《悲慘世界》。

1870年法國恢復共和政體(法蘭西第三共和國),雨果亦結束流亡生涯,回到法國。1885年,雨果辭世,於潘德拉舉行國葬。

2、卡扎利

法國著名象徵主義詩人。作品有:死之舞(Danse macabre,法;Dance of death,英)一譯《骷髏之舞》交響詩。聖桑作於1874年,Op.40。g小調。

取材於法國醫師兼詩人卡札利斯(1840-1909)的詩篇:深夜,在墳地上,死神演奏小提琴,伴一群骷髏舞蹈。其中並引用中世紀聖歌《震怒之日》(Dies Irae)的曲調象徵死亡。

3、夏爾·皮埃爾·波德萊爾

夏爾·皮埃爾·波德萊爾(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1821年4月9日-1867年8月31日),法國十九世紀最著名的現代派詩人,象徵派詩歌先驅,代表作有《惡之花》。

夏爾·波德萊爾是法國象徵派詩歌的先驅,在歐美詩壇具有重要地位,其作品《惡之花》是十九世紀最具影響力的詩集之一。從1843年起,波德萊爾開始陸續創作後來收入《惡之花》的詩歌。

出版後不久,因「有礙公共道德及風化」等罪名受到輕罪法庭的判罰。1861年,波德萊爾申請加入法蘭西學士院,後退出。作品有《惡之花》、《巴黎的憂郁》、《美學珍玩》。

4、艾呂雅

保爾·艾呂雅(1895——1952年),法國當代傑出詩人。一生寫詩和戰斗,參加達達運動和超現實主義運動,以及反法西斯斗爭。出版詩集數十種。

主要有《痛苦的都城》、《不死之死》、《公共的玫瑰》、《豐採的眼睛》、《詩與真》、《鳳凰》、《為了在這里生活》、《獸與人,人與獸》、《當前的生活》、《天然的流水》等。

5、阿爾封斯·德·拉馬丁

阿爾封斯·德·拉馬丁(1790-1869)法國十九世紀第—位浪漫派抒情詩人。1811年秋漂泊義大利,在那不勒斯認識了一個叫格拉齊拉的姑娘,後來為她寫了一部小說《格拉齊拉》。

1816年秋,他在法國東南都溫泉鎮艾克斯萊班(Aix-les- Bains)療養,認識了一位老科學家的年輕妻子,兩人相戀。她次年的病故給他帶來懊喪的回憶。

寫下了許多悲嘆愛情、時光、生命消逝的詩篇,後結集為《沉思集》,1820年發表後獲得上流社會的熱烈歡迎而一舉成名。他還著有詩集《新沉思集》、《詩與宗教和諧集》。

小說《一個女僕的故事》、《聖普安的石匠》等。拉馬丁長於抒情,詩歌語言樸素,節奏鮮明,但情調低沉、悲觀。

他認為詩是心靈的語官,是感情充溢時的自然流露。代表作《沉思集》給人以輕靈。飄逸、朦朧和凄涼的感覺,著重抒發內心深切的感受。

F. 今年案的里昂有哪些球員

守門員 1 庫佩特(Coupet) 法國
守門員 30 皮德布瓦(Puydebois) 法國

後衛 2 德弗蘭德爾(Deflandre) 比利時
後衛 3 埃德米爾森(Edmilson) 巴西
後衛 4 拉維爾(Laville) 法國
後衛 5 卡薩帕(Cacapa) 巴西
後衛 19 查內雷(chanelet) 法國
後衛 28 蒙圖亞 (Montoya) 法國
後衛 31 卡卡帕 巴西
後衛 13 布雷謝(Brechet) 法國

中場 6 維奧羅(Violeau) 法國
中場 7 迪亞拉 (Diarra)馬里
中場 8 儒尼尼奧(Juninho)巴西
中場 10 卡里埃 (Carriere) 法國
中場 15 德爾莫特(Delmotte) 法國
中場 20 穆勒(Muller) 瑞士
中場 23 巴爾蒙(Balmont) 法國
中場 27 奧夫 (Hauw) 法國

前鋒 11 維萊雷斯(Vairelles) 法國
前鋒 14 戈武(Govou) 法國
前鋒 18 盧因杜拉(Luyinla) 法國
前鋒 21 尼伊 (Nee) 法國
25 維爾庫特雷(Vercoutre)法國
29 戈麥斯(Gomez)法國

G. 需要法國最著名的文學家、科學家、運動員的簡介

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
法國浪漫主義作家的代表人物,是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領袖,法國文學史上卓越的資產階級民主作家。 雨果幾乎經歷了19世紀法國的所有重大事變。一生寫過多部詩歌、小說、劇本、各種散文和文藝評論及政論文章,是法國有影響的人物。

生平
雨果出生於法國東部緊挨瑞士的杜省貝桑松,他的父親是拿破崙手下的一位將軍,兒時的雨果隨父在西班牙駐軍,10歲回巴黎上學,中學畢業入法學院學習,但他的興趣在於寫作,15歲時在法蘭西學院的詩歌競賽會得獎,17歲在「百花詩賽」得第一名,20歲出版詩集《頌詩集》,因歌頌波旁王朝復辟,獲路易十八賞賜,以後寫了大量異國情調的詩歌。以後他對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都感到失望,成為共和主義者,他還寫過許多詩劇和劇本,幾部具有鮮明特色並貫徹其主張的小說。

1841年被選為法蘭西學院院士,1845年任上院議員,1848年二月革命後,任共和國議會代表,1851年拿破崙三世稱帝,雨果奮起反對而被迫流亡國外,流亡期間寫下一部政治諷刺詩《懲罰集》,每章配有拿破崙三世的一則施政綱領條文,並加以諷刺,還用拿破崙一世的功績和拿破崙三世的恥辱對比。

1870年法國不流血革命推翻拿破崙三世後,雨果返回巴黎。雨果一生著作等身,幾乎涉及文學所有領域,評論家認為,他的創作思想和現代思想最為接近,他死後法國舉國誌哀,被安葬在聚集法國名人紀念牌的「先賢祠」。

雨果最為法國人津津樂道的浪漫事跡是:他於30歲時邂逅26歲的女演員朱麗葉·德魯埃,並墮入愛河,以後不管他們在一起或分開,雨果每天都要給她寫一封情書,直到她75歲去世,將近50年來從未間斷,寫了將近兩萬封信。

[編輯] 劇本
《克倫威爾》,1827年發表的韻文劇本。劇本的「序言」被認為是法國浪漫主義戲劇運動的宣言,是雨果極為重要的文藝論著。
《愛爾那尼》(愛格尼),1830年,它的首演是法國浪漫主義對古典主義徹底勝利的標志。

[編輯] 小說
《巴黎聖母院》 1831年,是雨果著名的小說,浪漫主義小說的代表。小說中的兩個人物,卡西莫多和副主教孚羅洛是一對比,前者外貌醜陋,但心地純潔善良。後者道貌岸然。女主人公艾絲蒙則是美的化身。
《笑面人》發表於1869年 小說有著和巴黎聖母院一樣的美醜對比。主人公格溫普蘭出生貴族,但因宮廷內的勾心鬥角,小時候被毀容。後來被民間藝人「熊」(或音譯「烏蘇斯」)收養。所以說,格溫普蘭是人民的兒子。後來小說峰迴路轉,格溫普蘭命運大起大落,可是因為愛人「女神」(音譯「蒂」)的病逝,徹底絕望,投河而去。《笑面人》的創作標志著作者向現實主義邁出了一大步。
《海上勞工》
《悲慘世界》歷時三十餘年,從1828年起構思,到1845年動筆創作,直至1861年雨果才終於寫完全書。是最能反映雨果文學手法,思想觀念的文學巨著。在小說中,雨果描述了下層人民的深重苦難。並且通過主人公尚萬強的遭遇,表達了雨果悲天憫人的思想。
《九三年》 是雨果最後一部小說。小說的兩個對立人物,革命派郭文和保皇派郎特納克侯爵是雨果的又一善惡對比。郭文在捕獲郎特納克侯爵之後,因念郎特納克侯爵救了三個孩子,竟不惜把自己送上斷頭台,而放走了敵人頭子。這種安排,最能體現雨果對慈悲為懷,對純潔良心的信仰。

夏爾·皮埃爾·波德萊爾(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1821年4月9日—1867年8月31日)
法國最偉大詩人之一,象徵派詩歌先驅,現代派的奠基人,以詩集《惡之花》(Les fleurs mal)留名後世。

生平簡介
夏爾·波德萊爾生於巴黎,是弗朗索瓦·波德萊爾晚年與第二任妻子唯一的孩子,弗朗索瓦早年服務於神職,後來在參議院任職,他在詩歌和繪畫方面頗有才能,其在波德萊爾幼年時代就給予了他良好的藝術熏陶。波德萊爾六歲那年,父親弗朗索瓦去世,次年,母親改嫁。七月革命,法王復辟後,波德萊爾的繼父上校奧皮克調職至里昂,波德萊爾進入當地的一所私立學校學習,其十五歲時轉入巴黎路易大王中學(Lycée Louis-le-Grand)學習。在這個時期,波德萊爾開始顯示出其在詩歌等方面的才能,但他的詩作卻不為導師所認同,得到的評價是在這些詩作中顯示了一些不屬於他年齡的墮落品質。1839年,由於波德萊爾堅持庇護一名同學而被學校開除。

1840年,十九歲的波德萊爾自由的生活在拉丁區,結識文學界的朋友,為一家報紙供稿。次年,被其放盪的生活惹怒的奧皮克將繼子送去一艘前往印度的船上,並希望艱苦的航行能夠改造波德萊爾。1842年2月,波德萊爾於航行的中途乘坐另一艘船返回巴黎,這次通往東方的旅程令波德萊爾產生無數的幻想,並成為其後來一些作品的創作源泉。4月,波德萊爾繼承了先父的遺產,開始隨心所欲的奢侈生活。所有的瓊漿佳餚、華服美女以及鴉片迷葯在波德萊爾的詩歌中畫出了一抹奇異的蒼白的色彩。

1843年,波德萊爾開始寫作後來收錄在《惡之花》中部分的詩歌。由於他不節制的揮霍,他的家人於1844年指定了一名監護人管理波德萊爾的財產,按月撥給他200法郎。次年,波德萊爾企圖自殺。1846年,波德萊爾創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包括詩歌、小說、文論和翻譯,其中大部分的詩歌於1857年首次結集為《惡之花》出版。令波德萊爾最初聞名於巴黎文壇的並不是他的詩歌,而是他的文學評論:《一八四五年的沙龍》和《一八四六年的沙龍》。1848年,法國巴黎工人學生及市民革命推翻了七月王朝,波德萊爾在期間十分積極,並與朋友一起創辦了一份革命刊物,但是這份刊物僅維持了兩天,6月23日,波德萊爾參與了六月起義的巷戰。在波德萊爾的一生中,對他影響最深的作家是愛倫·坡,自1848年7月一直到其逝世的十七年間,波德萊爾堅持翻譯坡的作品。

《惡之花》出版後不久,因為「有傷風化」(outrage aux bonnes mœurs)的罪名,法庭處以波德萊爾三百法郎的罰款,並勒令從詩集中刪除六首主要的詩,當時的法國文壇對此事件的看法一分為二,只有少部分人站在波德萊爾一邊,偉大文豪雨果寫信給波德萊爾贊揚《惡之花》。1861年,《惡之花》再版,除去那6首詩外,並加入新詩35首。同年12月,波德萊爾被提名為法蘭西院士候選人,波德萊爾於次年2月拒絕。

1862年,詩人首次發病,三年後病情惡化,1866年在比利時參觀教堂時突然出現失語症及半身不遂等症狀,回巴黎後住進迪瓦爾博士的療養院,翌年病逝,
享年46歲。

作品簡析
藝術的最終目的是創造美,然而美的定義千差萬別,波德萊爾認為,美不應該受到束縛,善並不等於美,美同樣存在於惡與丑之中。兩個世紀前,當波德萊爾將自己所創造的美展現給世人的時候,評論界驚恐的稱呼他為「惡魔詩人」。當時正處於浪漫主義末期,一些公認的主題在創作上已顯疲乏,大多數詩人在那塊擁擠的土地上死守陣地,鮮有大膽創新者出現,而在眾人之外堅持培育那朵「惡之花」的波德萊爾不外乎是那個時代的革命者。

1821年 夏爾·波德萊爾生於巴黎高葉街十五號

1827年 波德萊爾的父親讓—弗朗索瓦·波德萊爾去世

1828年 母親再婚,改嫁歐比克上校

1831年 歐比克調至里昂駐防,全家隨同前往。波德萊爾入德洛姆寄宿學校

1832年 進里昂皇家中學

1836年 歐比克調回巴黎,波德萊爾進路易大帝中學就讀。開始閱讀夏多布里昂和聖伯夫

1837年 在中學優等生會考中獲拉丁詩二等獎

1838年 去比利牛斯山旅行,初寫田園詩

1839年 被路易大帝中學開除。通過中學畢業會考

1840年 入勒韋克·巴伊寄宿學校。開始游手好閑,與繼父鬧翻

1841年 被迫遠游,從波爾多出發,前往加爾各答

1842年 回巴黎,繼承先父遺產。遷居聖·路易島,開始與聖伯夫、戈蒂耶、雨果及女演 員 讓娜·杜瓦爾交往。寫出《惡之花》中的二十多首詩

1843年 經濟拮據。吸大麻。《惡之花》中的許多詩寫於此時

1844年 被指定監護人管理其財產,揮霍無度

1845年 二度企圖自殺。出版《1845年的沙龍》。開始翻譯愛倫·坡的作品

1846年 出版《1846年的沙龍》

1847年 結識瑪麗·杜布倫,發表小說《拉·芳法羅》

1848年 參加革命團體。翻譯愛倫·坡的《磁性啟示》

1849年 對革命感到失望,躲到第戎數月

1851年 發表《酒與印度大麻》,以《冥府》為總題發表十一首詩,後收入《惡之花》。控訴霧月政變,放棄所有政治活動

1852年 發表《愛倫·坡的生平與著作》。首次寄詩給薩巴蒂埃夫人

1855年 在《兩世界評論》雜志以《惡之花》為題發表十八首詩

1857年 《惡之花》初版,惹官司。與薩巴蒂埃斷交

1858年 回母親身邊居住,經濟困難

1859年 出版《1859年的沙龍》,精神日益不安

1860年 出版《人造天堂》

1861年 再次企圖自殺。《惡之花》重版。提名為法蘭西學士院院士候選人。寫《赤裸的心》

1862年 退出侯選,健康不佳

1863年《小散文詩》初版

1864年 以《巴黎的憂郁》為題發表五首新寫的散文詩。前往比利時。出版和賺錢計劃落空。寫《比利時諷刺集》

1865年 寫《赤裸的心》。寫《可憐的比利時》。病情惡化,回巴黎

1866年 出版散詩集《漂流物》。參觀比利時聖·盧教堂時突然跌倒。失語,半身不遂,送療養院

1867年 去世。《惡之花》三版

《惡之花》分為「憂郁與理想」、「巴黎即景」、「酒」、「惡之花」、「叛逆」和「死亡」六部分,其中「憂郁與理想」分量最重,佔了全書的三分之二。在這一部分里,詩人耐心而無情地描寫和剖析自己的雙重靈魂,表現出自己為擺脫精神與肉體的雙重痛苦所作的努力。它追求美和純潔,試圖在美的世界裡實現自己的理想,但美就象一個冰冷的雕像,可望而不可及;他尋求愛,但一再受到愛情的欺騙;他向天使祈求歡樂、青春和幸福,企圖從煙草和音樂中得到安慰,但陰森丑惡的幻象和糾纏人心的愁苦始終籠罩著他,使他的痛苦有增無減。

詩人用一個英文單詞「SPLEEN」來表達自己精神上的這種痛苦,並希望通過出走、遠游來結束心靈的磨難和精神上的搏鬥。於是,他把目光從內心世界轉向了外部的物質世界,轉向了他所居住和生活的巴黎。他在巴黎街頭的所見所聞構成了第二部分「巴黎即景」的內容。「巴黎即景」是一幅赤裸裸的工業社會大都市的寫真畫,在這一部分里,憂郁和理想的斗爭讓位於邪惡與善良的斗爭。詩人眼裡的巴黎是一個充滿敵意和丑惡的人間地獄;受人欺凌的乞丐、孤獨無援的老人、麻木沉默的盲人、醜陋老邁的娼妓、苟延殘喘的病人以及賭徒、小偷和僵屍等,強大的惡勢力壓得僅有的一點善良抬不起頭來。詩人在精神世界和物質世界裡都找不到安慰,只好用酒精來麻醉自己,刺激自己的幻覺,建造一個「人造天堂」。他在飄飄欲仙的幻覺中彷彿看到撿破爛的人陶醉在自己的光輝之中,魔鬼化裝成美女前來誘惑,風塵女子暗送秋波,情侶們手端著酒杯……他盡情地馳騁在對失落園的夢想。然而,醉意中的幻境畢竟是靠不住的,酒醒之後,他便從人造的天堂回到現實的地獄。那是一個充滿罪惡的地方,卻又盛開著鮮花。

這種惡之花究竟是什麼呢?對詩人來說,它首先意味著女人。這些女人時而以「黑色維納斯」的面目出現,時而以藍眼女人的面目出現,有時又化身為聖母和天使。這些面孔使我們想起在波德萊爾生活中起過重要作用的三個女人。一個是讓娜·杜瓦爾,這是個任性而多病的女孩,具有一種異國請調,頗得詩人的歡心。她於1842年於詩人相遇,此後兩人相愛多年;另一個是瑪麗·杜布倫,這個藍眼的婦人邪惡而清高,曾給詩人帶來過極微妙的歡娛,但她對詩人不忠,後成為詩人的情婦;最後是阿波羅妮·薩巴蒂埃,她有著雅典的美和天使般的輪廓,詩人暗戀著她,默默地贊揚她。三個女人在詩人的生活中扮演著三種不同的角色。她們或代表母愛和兄妹之情,或以理想中情人的面目出現,可惜沒有一個是可以給他以安慰的妻子。她們是詩人靈與肉的君主,或把愛情強加給詩人,或拒絕詩人的愛情。她們不但沒有給這顆被撕裂的靈魂以撫慰,反而加劇了分裂的痛苦,因為她們表裡不一,溫柔的背後是暴力,微笑後面是背叛。詩人心寒了,他在這充滿變態的性愛和邪惡的肉慾中掙扎,並開始奮起反抗。他責問上帝,歌頌撒旦,支持該隱的子孫升上天堂,要「把上帝扔到地上來」。他像個被流放的王子,要和反叛的天使重歸天庭。他嚮往那「陌生」和「未知」之處,把死亡當作是最後的挑戰和唯一的希望,當作是自然強加給人們的必然命運,是溫馨的天堂和永恆的作品。窮人、戀人和藝術家都把希望寄託在人生最後之旅的奇跡上,窮人在死亡中結束了自己的苦難,得到了安身之所;戀人在死亡中得到了忠誠而純潔的愛;藝術家從死亡中獲得了靈感,得到了永遠的解脫。詩人最後以一首長達一百四十六行的《旅行》回顧和總結了自己的人生探索,結束了全詩。

《惡之花》的主題是惡及圍繞著惡所展開的善惡關系。惡指的不但是邪惡,而且還有憂郁、痛苦和病態之意,花則可以理解為善與美。波德萊爾破除了千百年來的善惡觀,以獨特的視角來觀察惡,認為惡具有雙重性,它既有邪惡的一面,又散發著一種特殊的美。它一方面腐蝕和侵害人類,另一方面又充滿了挑戰和反抗精神,激勵人們與自身的懶惰和社會的不公作斗爭,所以波德萊爾對惡既痛恨又贊美,既恐懼又嚮往。他生活在惡中,但又力圖不讓惡所吞噬,而是用批評的眼光正視惡、剖析惡。如果說它是病態之花,邪惡的花,那是說它所生長的環境是病態的、邪惡的。波德萊爾從基督教的「原罪」說出發,認為「一切美的、高貴的東西都是人謀的結果」,「善始終是人為的產物」,所以要得到真正的善,只能通過自身的努力從惡中去挖掘。采擷惡之花就是在惡中挖掘希望,從惡中引出道德的教訓來。

波德萊爾的這一思想觀點與他所處的社會環境是密切相關的。他在生活中看到的滿是丑惡,他痛恨當局,與傳統的道德觀念格格不入,支持一向被認為是「惡」之化身的撒旦,為該隱及其後裔的遭遇鳴冤叫屈,對貧窮潦倒的沉淪者和不幸者表示同情,並致力於從他們身上發掘出美來。

《惡之花》系統而有序地刻畫了一個詩人探索人生的心理歷程。詩中的主人公是個生活無著落的青年。他孤傲而清高,不願意同這個骯臟的社會同流合污,所以在這個社會里處處受到排擠和打擊。他宛如一個被貶下凡的天使,在塵世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他本是搏擊長空的信天翁,卻落在船上任人欺凌;他本是「美麗的湖上」一隻天鵝,卻被關在狹小的樊籠里失去了自由;他追求美,可美卻遠離他;他追求愛情,卻被愛情傷透了心。厭倦和憂郁死死地糾纏著這個騷動不安的靈魂。他被一股力量所壓倒,他想反抗,卻又力不從心;順從這個社會他又於心不甘。現實對他充滿了敵意,未來又是虛無縹緲。他只能沉浸在對往昔的回憶之中。丑惡的現實、陌生的未來和輝煌的往昔同時在折磨著詩人。他不知如何擺脫。他感到深深的悲哀。

《惡之花》是一部具有歷史性和時代性的作品,它反映了復雜的人生和紛繁的世事。社會的動亂、政權的更迭、財富的增長、人民的苦難以及社會風氣、城市文明都在詩中得到了反映。但是詩人並不是客觀、機械地反映現實,而是用象徵、隱喻的手法,通過自己的主觀想像和幻化,把它們折射出來。波德萊爾超越了巴爾扎克的時代性,致力於追求一種現代性。這種現代性是區別於現實性和時代性的東西,帶有史詩的性質。

作為一個詩人,波德萊爾真實地度過了他充滿矛盾和斗爭的一生。幸福與悲哀、成功與失敗、熱情與冷漠、強大與軟弱在他身上匯成了一部交響曲,使其遍嘗了人生的五味,感受到了生命的真諦。他對家庭對社會的仇恨,他在生活中的孤獨,他在情感上的不幸和肉體上的痛苦使他消沉和墮落。然而,波德萊爾具有非凡的意志,驚人的洞察力和判斷力,他集人類的智慧和超凡的靈光於一體,頑強而勇敢地面對命運的挑戰,並把內心的這種善與惡、美與丑的大搏鬥、大較量用完美的形式表達出來,開辟了一條屬於他自己的獨特道路,揭開了一個新的文學時代。他既是古典主義的最後一位詩人,又是現代主義的第一位詩人。正因為如此,蘭波稱波德萊爾是「第一個慧眼者,是詩人之王,一個真正的上帝」
十九世紀四十年代
1842年,波德萊爾在前往印度的旅程中途落船返回法國巴黎,之後的四年中,他創作了大量的詩歌,其中有一部分後來收錄進他最著名的詩集《惡之花》中。這個時期詩人的創作仍不穩定,太多的幻象在他的腦海中閃現,像四處滾落的水珠仍未匯聚成流。1848年至1851年,詩人投入了巨大的熱情在革命與起義中,從現有的資料記載中不難看出,波德萊爾在政治方面十分稚嫩。
十九世紀五十年代
1847年,波德萊爾初識愛倫·坡的作品,坡的一些創作理念對於他的影響很深
參考資料:維基

H. 07里昂大名單

號碼 中文名稱 國籍 位置 身高 體重 出生年月 出場 進球 狀態
- 雅西內·希馬Yacine Hima 法國 中場 179cm 75kg 1984-3-25 0 0
- 西爾萬·埃登加艾丹加Sylvain Idangar 法國 中場 172cm 72kg 1984-3-8 0 0
1 格里高里·庫佩古比Gregory Coupet 法國 守門員 181cm 80kg 1972-12-31 3 0
3 克里斯蒂亞諾·馬奎斯·克...基斯CRIS Cristiano Marques 巴西 後衛 183cm 77kg 1977-6-3 0 0
4 帕特里克·穆勒P.梅拿Patrick Muller 瑞士 後衛 183cm 69kg 1976-12-17 0 0
5 克勞迪奧·卡卡帕卡甘巴Claudio Cacapa 巴西 後衛 180cm 77kg 1976-5-29 3 0
8 儒尼尼奧·佩南布卡諾P.祖連奴Juninho Pernambucano 巴西 中場 178cm 71kg 1975-1-30 2 0
9 約翰·阿列烏·卡魯卡維John Alieu Carew 挪威 前鋒 195cm 89kg 1979-9-5 2 0
10 弗洛倫特·馬勞達馬路達Florent Malouda 法國 中場 184cm 73kg 1980-6-13 2 2
11 弗雷德里科·查維斯·弗雷...費特Frederico Chaves Guedes Fred 巴西 前鋒 185cm 84kg 1983-10-3 0 0
12 安東尼·雷維耶李維利尼Anthony Reveillere 法國 後衛 180cm 77kg 1979-11-10 4 0
14 西德尼·戈武高禾Sidney Govou 法國 前鋒 175cm 72kg 1979-7-27 0 0
18 哈特姆·本·阿爾法賓拿化Hatem Ben Arfa 法國 前鋒 180cm 69kg 1987-3-7 2 0
19 胡利安·維亞勒J.維亞利Julien Viale 法國 前鋒 180cm 78kg 1982-2-13 0 0
19 卡里姆·本澤馬賓森馬Karim Benzema 法國 前鋒 182cm 74kg 1987-12-19 2 3
20 埃里克·阿比達爾艾比迪Eric Abidal 法國 後衛 186cm 75kg 1979-7-11 2 0
21 蒂亞戈·卡多索·門德斯M.迪亞高Tiago Cardoso Mendes 葡萄牙 中場 183cm 75kg 1981-5-2 2 1
22 西爾萬·維爾托德韋托特Sylvain Wiltord 法國 前鋒 173cm 72kg 1974-5-10 1 0
23 傑里米·伯索德貝科特Jeremy Berthod 法國 後衛 179cm 77kg 1984-4-24 2 0
25 喬安·哈托克夏杜克Joan Hartock 法國 守門員 189cm 83kg 1987-2-17 0 0
26 貝諾特·佩德雷蒂柏達堤Benoit Pedretti 法國 中場 177cm 69kg 1980-11-12 0 0
27 吉姆·卡爾斯特羅姆卡斯唐Kim Kallstrom 瑞典 中場 182cm 83kg 1982-8-24 2 1
28 傑雷米·圖拉朗杜拿蘭Jeremy Toulalan 法國 中場 184cm 78kg 1983-9-10 4 0
29 塞巴斯蒂安·斯奎拉奇史基拿斯Sebastien Squillaci 法國 後衛 183cm 79kg 1980-8-11 3 1
30 雷米·維科特維確特Remy Vercoutre 法國 守門員 185cm 78kg 1980-6-26 1 0
31 弗朗西斯·克勒克克拿Francois Clerc 法國 後衛 187cm 77kg 1983-4-18 1

I. 法國有哪些名人

生於法國的演員
法國明星埃曼紐-貝阿 法國影星傑拉爾·德帕迪約 法國著名影星阿蘭-德龍

生於法國的畫家
法國畫家立體主義代表喬治·布拉克 :法國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

生於法國的藝術家
法國啞劇大師馬塞爾•馬索 法國早期電影藝術家梅里愛

生於法國的政治家
政治智慧極高的法國前總統密特朗 國際歌》詞作者法國革命家鮑狄埃 法國著名空想社會主義者夏爾·傅立葉
奇跡創造者法國傑出的軍事家拿破崙 拿破崙手下名將之一米歇爾·內伊 天法國哲學家經濟學家聖西門

生於法國的作家
諾貝爾獎得主法國作家勒·克萊齊奧 法國作家阿拉貢 英國小說家戲劇家毛姆 諾貝爾獎獲得者法國作家羅曼·羅蘭 法國超現實主義詩歌鼻祖蘭波 法國優秀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莫泊桑
法國作家科幻小說之父儒勒·凡爾納 法國作家小仲馬 法國著名作家福樓拜 法國中短篇小說大師梅里美 自學成才的法國大作家大仲馬 法國大文豪維克多·雨果 法國19世紀批判現實主義的偉大作家巴爾扎克
法國傑出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司湯達 法國消極浪漫主義作家夏多勃里昂

生於法國的科學家
法國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李普曼 微生物學之父科學巨人巴斯德 電動力學之父法國物理學家安培 孤兒出身的法國數學家物理學家傅立葉 法國化學家現代化學創始人拉瓦錫
棄兒出身的法國數學家達蘭貝爾

生於法國的社會學家
自覺拒領諾貝爾文學獎的哲學家薩特 現代奧林匹克之父顧拜旦 法國偉大的啟蒙思想家盧梭

生於法國的設計師
法國建築結構工程師艾菲爾

生於法國的其它
法國民族英雄聖女貞德

體育明星:網球---特松加、田徑---拉基·杜庫雷、足球---亨利、籃球---托尼·帕克、游泳---阿蘭·貝爾納。

歌星:席琳·迪翁,歐陸人氣扶搖直上的法國流行歌手Pascal Obispo,派屈克布瑞爾, 阿克塞拉·瑞德,法國全方位知名男歌手Julien Clerc,伊天·達荷等。

舞蹈家:「古典芭蕾之父」----法國舞蹈家彼季帕、阿蒂尼葵洛提奧(Etienne Guilloteau)

J. 求里昂所有隊員的姓名!

上個賽季的

1 庫佩特(Coupet) 法國 1972年12月31日 181cm
25 喬安·哈托克夏杜克(Joan Hartock) 法國 1987年2月12日 189cm
30 雷米·維科特(Remy Vercoutre) 法國 1980年6月22日 185cm
後衛:
5 克勞迪奧.卡卡帕(Cacapa) 巴西 1976年5月29日 180cm
12 安東尼.雷維耶(Anthony Reveillere) 法國 1979年11月10日 180cm
3 克里斯(Cristiano Marques Gomes, Cris)巴西 1977年6月3日 183cm
20 阿比達爾(Eric Abidal) 法國 1979年7月11日 186cm
2 弗朗西斯·克勒克(Francois Clerc)法國 1983年4月18日 187cm
23 保夫來特(Jeremie Berthod)法國 1984年4月24日 180cm
38 本哈米達(Mourad Benhamida)法國 1986年1月18日 176cm
4 帕特里克.穆勒(Patrick Muller)瑞士 1976年12月17日 183cm
29 塞巴斯蒂安·斯奎拉奇(Sebastien Squillaci)法國 1980年8月11日 183cm
中場:
15 迪亞拉(Alou Diarra)法國 1981年7月15日 190cm
10 馬盧達(Florent Malouda)法國 1980年6月13日 184cm
28 傑里明·圖拉朗(Jeremy Toulalan)法國 1983年9月10日 184cm
8 小儒尼尼奧(Juninho Pernambucano)巴西 1975年1月30日 178cm
6 卡斯特羅姆(Kim Kallstrom)瑞典 1982年8月24日 187cm
36 西爾萬·埃登加(Sylvain Idangar)法國 1984年3月8日 173cm
21 蒂亞戈(Tiago Cardoso Mendes)葡萄牙 1981年5月2日 178cm
31 雅西內·希馬(Yacine Hima)法國 1984年3月25日 179cm
前鋒:
11 弗雷德(Frederico Chaves Guedes, Fred)巴西 1983年10月3日 185cm
39 比迪奧爾(Gregory Bettiol)法國 1986年3月30日 180cm
18 本阿法(Hatem Ben Arfa)法國 1987年3月7日 177cm
9 卡魯(John Carew)挪威 1979年9月5日 195cm
19 卡里姆·本澤馬(Karim Benzema)法國 1987年12月19日 182cm
22 維爾托德(Sylvain Wiltord)法國 1974年5月10日 175cm
14 戈武(Sidney Govou)法國 1979年7月27日 175cm

閱讀全文

與法國里昂有哪些名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8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5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9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8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