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世界十大航天發射基地與所在國家
肯尼迪航天中心----- 美國
西部航天和導彈試驗中心---------- 美國
拜克努爾發射地------- 哈薩克(前蘇聯)
普列謝茨克基地--------俄羅斯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中國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中國
種子島航天中心------日本
庫魯發射場 -----位於南美洲北部法屬蓋亞那中部的庫魯地區(歐空局)
聖馬科發射場----- 位於肯亞福莫薩灣海岸約5公里的海上(美國)
斯里哈里科塔發射場---- 位於印度南部東海岸的斯里哈里科塔島(印度)
B. 法國英國國家面積小 他們國家實驗核武器是在哪裡哦
這些國家還保留有很少幾塊海外殖民地,比如法屬蓋亞那等等,要搞核試驗當然去那些地方了.
C. 中國製造原子彈是排在法國前面
中國技術第三,數量第四。比法國少50枚。
D. 法國有哪些發射中心
位於南美洲北部法屬蓋亞那中部的庫魯地區,建成於1971年,是目前法國唯一的航天發射場所,也是歐空局(ESA)開展航天活動的主要場所。 位於南美洲北部大西洋海岸的法屬蓋亞那,佔地約90600平方公里,屬法國國家國家空間研究中心領導,主要負責科學衛星、應用衛星和探空火箭的發射以及與此有關的一些運載火箭的試驗和發射。庫魯發射場也稱蓋亞那航天中心,是目前法國惟一的航天發射場,也是歐空局(ESA)開展航天活動的主要場所。它位於南美洲北部法屬蓋亞那中部的庫魯地區,在沿大西洋海岸的一片狹長草原上。由於發射場緊靠赤道,對發射靜止衛星極為有利。庫魯發射場1966年動工興造,1971年建成,共耗資5.2億法郎。早期僅進行探空火箭和「鑽石號」運載火箭發射。1979年12月「阿里安那」運載火箭在這里首次發射成功,至今該系列發射成功率已達90%以上,獨攬了全球一半以上的衛星發射市場。
由於此地靠近赤道,對火箭發射具有很大益處:緯度低,從發射點到入軌點的航程大大縮短,三子級不必二次啟動;相同發射方位角的軌道傾角小,遠地點變軌所需要的能量小,增加了同步軌道的有效載荷;向北和向東的海面上有一個很寬的發射弧度;人口、交通、氣象條件理想等。
目前,航天中心有阿里安第一、第二、第三發射場,是歐洲航天活動的主要基地。
E. 衛星發射中心的法國中心
法屬蓋亞那庫魯航天發射場
位於南美洲北部法屬蓋亞那中部的庫魯地區,建成於1971年,是目前法國唯一的航天發射場所,也是歐空局(ESA)開展航天活動的主要場所。 位於南美洲北部大西洋海岸的法屬蓋亞那,佔地約90600平方公里,屬法國國家國家空間研究中心領導,主要負責科學衛星、應用衛星和探空火箭的發射以及與此有關的一些運載火箭的試驗和發射。庫魯發射場也稱蓋亞那航天中心,是目前法國惟一的航天發射場,也是歐空局(ESA)開展航天活動的主要場所。它位於南美洲北部法屬蓋亞那中部的庫魯地區,在沿大西洋海岸的一片狹長草原上。由於發射場緊靠赤道,對發射靜止衛星極為有利。庫魯發射場1966年動工興造,1971年建成,共耗資5.2億法郎。早期僅進行探空火箭和「鑽石號」運載火箭發射。1979年12月「阿里安那」運載火箭在這里首次發射成功,至今該系列發射成功率已達90%以上,獨攬了全球一半以上的衛星發射市場。
由於此地靠近赤道,對火箭發射具有很大益處:緯度低,從發射點到入軌點的航程大大縮短,三子級不必二次啟動;相同發射方位角的軌道傾角小,遠地點變軌所需要的能量小,增加了同步軌道的有效載荷;向北和向東的海面上有一個很寬的發射弧度;人口、交通、氣象條件理想等。
目前,航天中心有阿里安第一、第二、第三發射場,是歐洲航天活動的主要基地。
F. 中國,美國,俄羅斯,日本,義大利,印度,法國的各大航天基地名稱
各國航天發射中心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是科學衛星、技術試驗衛星和運載火箭的發射試驗基地之一,是中國建設的第一個衛星發射場。它位於甘肅省酒泉市東北地區,始建於1958年,佔地面積約2800平方公里,地勢平坦,人煙稀少,乾燥少雨,每年約有300天可進行發射試驗,是發射航天器的理想場所。
1960年11月5日,這里成功地發射了中國製造的第一枚地地導彈。1966年10月27日,中國第一次導彈核武器試驗也在這里試驗成功。1970年4月24日,這里發射了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1975年11月26日,中國第一顆返回式衛星在這里發射成功。1980年5月18日,中國第一枚遠程運載火箭也在這里發射成功。
1987年8月,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為法國馬特拉公司提供了發射搭載服務,使中國的航天技術從此開始走向世界。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是以發射地球靜止衛星為主的航天發射基地,擔負通信、廣播、氣象衛星等試驗發射和應用發射任務。發射中心總部設在四川省西昌市,發射區位於該市西北約60公里處,
始建於1970年,這里每年10月至次年5月是最佳發射季節。發射中心於1983年建成,1984年以來發射過中國第一顆試驗通信衛星、實用通信廣播衛星及實用通信衛星,1990年又將美國製造的「亞洲1號」通信衛星送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是中國試驗衛星、應用衛星和運載火箭發射試驗基地之一。它位於山西省太原市西北的高原地區,具備了多射向、多軌道、遠射程和高精度測量的能力,擔負太陽同步軌道氣象、資源、通信等多種型號的中、低軌道衛星和運載火箭的發射任務。發射中心始建於1967年。1968年12月18日,中國自己設計製造的第一枚中程運載火箭發射成功。1988年9月7日和1990年9月3日,該中心用長征4號運載火箭成功地將中國第一顆和第二顆「風雲」1號氣象衛星送入太陽同步軌道。此外,它還進行過一系列運載火箭試驗。1997年12月8日,該中心第一次執行國際商業發射,成功地將美國摩托羅拉公司製造的兩顆銥星送入預定軌道。1999年5月10日,該中心用長征4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地將風雲一號氣象衛星和實踐五號科學實驗衛星送入軌道高度為870公里的太陽同步軌道。這是該中心連續第七次成功地以一箭雙星方式進行的航天發射。
美國航天發射中心
美國航天發射中心包括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場和范登堡空軍基地。
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場位於美國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場緯度較低,向東發射火箭,可利用地球自轉附加速度,有助於衛星入軌。
自1950年7月首次發射「下士」火箭以來,先後發射了「宇宙神」火箭、「大力神」火箭、「土星v」火箭等,囊括了美國所有向地球同步軌道發射的任務;還是發射了「阿波羅」飛船、「天空實驗室」及各種行星際探測器。范登堡空軍基地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南部海岸,面積約280平方公里。該基地最初為戰略導彈基地,由於其地理位置可以向西發射高傾角軌道和極軌道衛星,彌補了肯尼迪航天中心只能向東發射的不足,所以後來被選為美國第二個太空梭發射中心。
歐洲航天發射中心
歐洲航天發射中心位於南美洲北部大西洋海岸的法屬蓋亞那,佔地約90600平方公里,屬法國國家空間研究中心領導,主要負責科學衛星、應用衛星和探空火箭的發射以及與此有關的一些運載火箭的試驗和發射。
蓋亞那靠近赤道,對火箭發射具有很大益處:緯度低,從發射點到入軌點的航程大大縮短,三子級不必二次啟動;相同發射方位角的軌道傾角小,遠地點變軌所需的能量小,增加了同步軌道的有效載荷;向北和向東的海面上有一個很寬的發射弧度。目前,航天中心有阿麗亞那第一、第二、第三發射場,是歐洲航天活動的主要基地。
日本航天發射中心
日本有兩個航天中心,分別是種子島航天中心和鹿兒島航天中心。它們都位於日本南部。
種子島航天中心由竹崎發射場,大崎發射場及吉信綜合發射場組成。竹崎發射場佔地0.79平方公里,1968年開始使用,主要用來發射小型衛星,大崎發射場佔地7.6平方公里,1975年開始使用,主要用來發射大型液體衛星,吉信綜合發射場具有相當的現代化程度,可與卡納維拉爾角的「大力神3」發射場相媲美,該發射場主要為適應「h-2」新型運載火箭的發射而興建。
鹿兒島航天中心位於日本九州鹿兒島縣城內,佔地0.71平方公里,始建於1967年,主要用來發射探空火箭和科學衛星運載火箭。
[b]前蘇聯航天發射中心[/b]
前蘇聯的航天發射場共有三個,按其投入使用的先後順序排列,分別為卡普斯金亞爾靶嘗拜科努爾發射場和普列謝茨克基地。
卡普斯金亞爾靶場最早是一個導彈試驗靶場,建於1946年底,1962年開始用於發射衛星,但數量不多。
拜科努爾發射場於50年代後期建成,成為蘇聯最重要的一個導彈靶場和航天發射常從這里發射了第一顆衛星、第一艘載人飛船。
普列謝茨克基地原是一個洲際導彈基地,60年代中期開始將其作為新的航天器發射常它幾乎承擔了前蘇聯全部軍用衛星的發射任務,成為最重要的一個軍用航天器發射基地。
[color=Blue]一、卡普斯金亞爾靶場[/color]
地理位置
卡普斯金亞爾靶場的地理坐標為北緯48.4°,東經45.8°,位於伏爾加河北岸,在橫貫東西的公路、鐵路線上,離下游重要城市伏爾加格勒約90公里。
環境
靶場佔地面積6912平方公里,海拔30米左右,是一片地勢平坦、人煙稀少的半沙漠區。
卡普斯金亞爾靶場是「L」形發射常1947年冬,蘇聯在這里進行了數次V�2火箭的飛行試驗。這里還發射過大量的探空火箭,從事宇宙生物學研究活動。
[color=Blue]二、普列謝茨克基地[/color]
地理位置
普列謝茨克基地的地理坐標是北緯62.8°,東經40.1°,位於前蘇聯歐洲部分的北部,在莫斯科通向阿爾漢格爾斯克的鐵路干線上。
環境
該地區平均海拔高度約100米,是一片遼闊的平原和沼澤地。
整個場區南北伸展約100公里,東西58公里。
設施
該發射場是在1965年由原來的洲際導彈基地擴建而成的。主要設施均分布在普列謝茨克市東南和東北部,衛星發射區主要集中在場區南部。它是前蘇聯主要的軍用航天器發射場,發射的衛星主要是軍用偵察衛星和其他各種導航、通信和氣象衛星等。由於發射場所處緯度較高,可以利用高緯度來發射大傾角衛星,可以滿足偵察衛星和氣象衛星對地球進行大范圍全球覆蓋的要求。發射的衛星傾角為60�8~82�9°。該發射場曾是世界上最活躍的發射場,大約每周發射一顆衛星。該發射場的作用與美國范登堡基地相當。
基地的人員居住和生活在普列謝茨克市,該市是物資和後勤供應的集散地,市東有機常在該市的北部是基地的主要支援中心,在中心進行運載火箭�衛星的總裝、測試等技術保障工作,然後通過鐵路或公路運往發射常各種發射嘗遙測跟蹤站共有12處,各嘗站之間均有鐵路或公路聯結。
在普列謝茨克基地發射的衛星運載火箭有東方號、聯盟號、閃電號、宇宙號等。這些發射場同拜科努爾發射場東北翼所見到的布局相同,也有同樣的鐵路網與准備大樓相聯系。
為了適應惡劣的北極天氣情況,該發射場的發射台具有不同的設計。運載火箭不是直接豎立在發射台支架上,發射服務工作是藉助於可滑動的轉塔完成的。這種轉塔是一個底座面積約200平方米,質量450噸,高100米的結構。這種轉塔安裝在鐵軌上,其上面部分有一個特殊的起重裝置,能使火箭處於垂直位置。該滑動服務轉塔能遮蓋發射台和火箭,因此,轉塔能保證地面服務人員在任何天氣條件下和白天任何時間都能進行正常工作。
三、拜科努爾發射場地理位置
拜科努爾發射場的地理坐標是北緯45.6°,東經63.4°。它位於中亞哈薩克境內,鹹海以東約150公里,拜科努爾鎮西南288公里處。
簡介
拜科努爾發射場是1955年興建的,1957年10月前蘇聯在此發射了第一顆衛星。就發射場的規模、設備數量和工作范圍而言,是前蘇聯最大的航天發射場,相當於美國的空軍東靶場肯尼迪航天中心。
拜科努爾發射場的工作重點是:發射載人飛船、衛星、月球探測器和行星探測器,進行各種導彈和運載火箭的飛行試驗。另外,還進行攔截衛星和部分軌道轟炸系統的試驗。從這里發射的航天器包括早期的衛星、射向火星、金星和月球的探測器,以及後來的東方號、上升號、聯盟號等所有載人飛船和禮炮號航天站及能源-暴風雪號太空梭。
拜科努爾發射場由發射區、支援中心等幾個部分組成。1987年又在此發射了能源號巨型火箭。
G. 法國的氫彈在哪裡實驗的
法國第一顆氫彈的密碼是VLBI,重3噸,於1968年8月24日在位於太平洋方加陶法島的法國核試驗基地上空爆炸。這是法國進行的威力最大的一次核爆炸試驗,當量為270萬噸。
H. 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火箭發射基地
「世界上著名的火箭發射基地分別有,肯尼迪航天中心,西部航天和導彈試驗中心,拜克努爾發射基地,普列謝夫茨克基地,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種子島航天中心,庫魯發射場,聖馬科發射場,斯里哈里科塔發射場。」
一、肯尼迪航天中心:位於美國東部佛羅里達州東海岸,是美國宇航局(NASA)進行載人與不載人航天器測試、准備和實施發射的最重要場所。
二、西部航天和導彈試驗中心:位於美國西部洛杉磯北面的西海岸,是美國最重要的軍用航天發射基地,航天發射次數居全美之首。
三、拜克努爾發射基地:位於哈薩克拜克努爾市西南,是前蘇聯最大的導彈和各種航天飛行器發射場地,現由俄哈兩國共同使用。
四、普列謝夫茨克基地:位於俄羅斯白海以南,是世界上發射衛星最多的發射場,佔全世界總數一半以上。
五、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位於我國甘肅省酒泉以北,是長征系列、中低軌道的各種試驗衛星和和應用衛星的主要基地。
六、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位於我國西昌市西北,專門用於發射地球靜止衛星。
七、種子島航天中心:位於日本本土最南部種子島,主要用於發射試驗衛星和應用衛星。
八、庫魯發射場:位於南美洲北部法司圭亞中部,是目前法國唯一的航天試驗場所,也是歐空局(ESA)開展航天活動的主要場所。
九、聖馬科發射場:位於肯亞福莫薩灣海岸,是世界唯一的海上發射場,曾多次用美國的「偵察兵」火箭發射小型航天飛行器。
十、斯里哈里科塔發射場:位於印度南部東海岸的斯里哈里科塔島,是印度的導彈試驗和衛星發射場。
I. 世界十大發射基地是哪些
世界十大航天基地
一、肯尼迪航天中心:位於美國東部佛羅里達州東海岸,是美國宇航局(NASA)進行載人與不載人航天器測試、准備和實施發射的最重要場所。
二、西部航天和導彈試驗中心:位於美國西部洛杉磯北面的西海岸,是美國最重要的軍用航天發射基地,航天發射次數居全美之首。
三、拜克努爾發射基地:位於哈薩克拜克努爾市西南,是前蘇聯最大的導彈和各種航天飛行器發射場地,現由俄哈兩國共同使用。
四、普列謝夫茨克基地:位於俄羅斯白海以南,是世界上發射衛星最多的發射場,佔全世界總數一半以上。
五、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位於我國甘肅省酒泉以北,是長征系列、中低軌道的各種試驗衛星和應用衛星發射的主要基地。
六、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位於我國西昌市西北,專門用以發射地球靜止衛星。
七、種子島航天中心:位於日本本土最南部種子島,主要用於發射試驗衛星和應用衛星。
八、庫魯發射場:位於南美洲北部,是目前法國唯一的航天試驗場所,也是歐空局(ESA)開展航天活動的主要場所。
九、聖馬科發射場:位於肯亞福莫薩灣海岸,是世界唯一的海上發射場,曾多次用美國的「偵察兵」火箭發射小型航天飛行器。
十、斯里哈里科塔發射場:位於印度南部東海岸的斯里哈里科塔島,是印度的導彈試驗和衛星發射場。
J. 法國的核技術是怎麼來的
戴高樂上台後,法國自己研發的。
法國獨立核力量,50年代末,由於美國一直力圖維持其在西方聯盟中的霸主地位,從而導致法、美矛盾尖銳,法國開始對美國的核保護產生懷疑。戴高樂上台後,果斷地轉變了法蘭西第四共和國的一貫外交,提出了防務自主和建立一支獨立的、有足夠威脅作用的核力量的主張。
1960年,法國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1964年,裝備完成了第一架攜帶有法國製造的原子彈的「幻影—4」式轟炸機。
(10)法國試驗基地在哪裡擴展閱讀:
法國依靠自己建立獨立核威懾力量後,法國已一躍稱為全球最活躍的民用核能研發者與推廣者。在核能利用方面,法國國內約75%的電力來源於核能發電,同時17%的電力來源於核燃料循環利用。在國際推廣方面,法國已對超過40 個國家提供了核援助,同時已與近20 個國家簽訂雙邊民用核合作協定。
據統計,上世紀 50-70 年代,法國能源自給率逐年遞減,至70 年代,其能源自給率不足20%。因此,蓬皮杜(GeorgesPompidou)政府時期,法國開始重視核能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