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馬賽種植什麼

法國馬賽種植什麼

發布時間:2022-08-21 07:03:13

⑴ 關於普羅旺斯

是一個法國一級行政單位大區,也是一個省。
文化很法國也很義大利,總之很浪漫
經濟很發達,但是移民很多
薰衣草產量很大
花卉種植和葡萄酒都很出名
當地美食和法國北方不同,很有地中海風味
首府是馬賽,一個著名港口。有羅納河口,阿爾卑斯山區,藍色海岸,都是不錯的風景區。
度假聖地NICE和電影城嘎納都以美女帥哥多著稱,摩納哥也在這個大區
最主要的含義就是浪漫,全世界的女孩子都嚮往這個地方,但是要小心阿拉伯移民

⑵ 法國的馬賽地帶性植被是什麼,謝謝

植被分布表現出很有規律狀態,例如由赤道向兩極或由沿海向內陸的分布規律。這就是地帶性植被。由赤道向兩極植被的分布:熱帶雨林、熱帶季雨林

⑶ 馬賽人的生活習性,生產方式

馬賽人的生活
婚姻與家庭


馬賽人婦女
以畜牧為生的馬賽人是完全的游牧民族,終年成群結隊流動放牧,幾乎全部依靠牲群的肉、血和奶為生。他們的村莊用帶刺灌木圍成一個很大的園形籬笆,環繞一圈泥屋構成,可容納4~8個家庭及其牲畜。在較老的馬賽男人中間一夫多妻現象較為普遍,同一年齡組的男人之間可以借妻,娶親要用牲畜做聘禮。
等級與制度
馬賽人有許多父系氏族集團構成兩個等級或部落分支。社會結合的基本制度是年齡組制。按照這種制度,相同年齡的集團在相同時期接受割禮進入成人生活;由此形成的年齡組是個永久不變的集團,貫穿它的成員終生。他們透過等級制度晉升,每一級大約 持續15年,包括那些低級武士、高級武士和低級長老,直到他們成為被授權為部落做出決定的高級長老。馬賽人社會極平等,從未出現過奴隸佔有現象。 年輕男子在大約14~30歲時,傳統上稱作「磨難人」(morans)。在這個生活階段,他們孤獨地住在叢林里,學習部落的風俗並鍛鍊體力、勇氣和耐力——馬賽武士以這些特徵聞名於世。禮儀大事由典禮專家(oloiboni)主持,他雖然沒有政治權力,卻是其人民的宗教領袖。目前肯亞和坦尚尼亞政府正在鼓勵馬賽人定居務農,放棄磨難主義生活方式,接受正規教育和在更大的程度上同化。

游牧與部落
馬賽人驍勇善獵,按照邏輯,馬賽人生活在草原、叢林中,與野獸為伍,善於捕獵理所當然。但事實上,馬賽人人不僅不狩獵,甚至只是在慶典的時候才吃肉,而且從來不吃包括魚類在內的野生動物。對自然的崇拜使他們遠離了狩獵。馬賽人的日常需要是由牲畜的

馬賽人
奶和血提供的,他們口乾了就拔出腰間的尖刀,朝牛脖子上一紮,拿根小草管就去吸,就像我們喝飲料。馬賽人認為牛群是神的賜予,他們鄙視農耕生活,認為耕作使大地變得骯臟。馬賽人把牛群看成生命,在夜間,牛群關在村落里,甚至和主人共居一個茅舍。白天由小孩子照看牛犢,大孩子則趕著牛群去較遠的牧場。正是由於馬賽人不狩獵,不吃野味的習俗,才使這片土地成為野生動物的樂園。現在的馬賽人大都定居了,唯其獨特的民風民俗還得以保留。但是,在馬賽人保護區的四周,農場主聯合起來向他們兜售自己的「現代觀念」,促使他們改變生活方式,出售或出租自己的土地。這已經使馬賽人和大自然之間的原始的生活方式受到威脅。也許不久的將來,當我們再次提及他們的時候,馬賽人已經走出原始部落,融入了現代社會。
裝飾與服飾
馬賽人的裝束很顯眼,男人批「束卡」,實際上是紅底黑條的兩塊布,一塊遮羞一塊斜披在一邊的肩上。馬賽人女性穿「坎噶」,頸上套一個大圓披肩,頭頂帶一圈白色的珠飾。她們的耳朵很大,有的大耳垂肩,馬賽女孩生下來就扎耳朵眼,以後逐漸加大飾物的重量,使耳朵越拉越長,洞也越來越大。馬賽人大部分都缺少兩個門牙下齒,這是從小拔掉的,為得是灌葯方便。當然,那些前衛的青年們已經開始屏棄許多習俗,如果您看到梳著馬尾辮的馬賽姑娘,請不要驚訝。此外,馬賽人都隨身攜帶一根圓木或長矛用於防身、趕牛。由於長期形成了習慣,即使進城逛街也不離身。據說這是政府特許,別的人是絕對不可以這樣做的。
村莊與住屋
馬賽人的村莊是由泥土堆砌成,排成圓環,圓環外用帶刺的灌木圍成一個很大的圓形籬笆,每個村莊可容納4-8個家庭及其牲畜。馬賽人的傳統的屋子像倒扣的缸,開一個很小的門,人只能彎腰才能進去,這樣,主人可以在家裡方便地刺殺試圖進入屋內的人。現在,這樣的住房越來越少。茅草屋是包括馬賽人在內眾多非洲民族的選擇,但是在熱帶大草原上,這樣的屋子根本抵擋不了日曬、雨淋和白蟻破壞。以至於非洲部落居民不停地蓋房、遷居、補牆、換柱、加草。但是,他們中相當一部分人仍在堅持這種糟糕的房屋。一來是經濟生產水平低,二來是傳統觀念作祟,他們擔心會因此使自己或周圍的人受到詛咒。在很多馬賽人看來,傳統住房舒適得很,實在沒有改進的必要。事實改變觀念,在現代思潮的沖擊下,一些較開明的部落青年學城裡人制坯燒磚砌牆,再扣一個鐵皮頂子,也有略有積蓄的人乾脆買水泥築牆。這些不倫不類的「洋房」已經燃起了馬賽人住房革命的星星之火。

氣候變化威脅生活方式
肯亞的馬賽人生活在卡賈多地區,靠近坦尚尼亞邊境,以放牧為生。由於氣溫不斷升高加之降雨越發難以預測,馬賽人保持傳統生活方式的難度越來越大。氣候變化導致他們較以往相比更難找到牧場,很多人開始在無法放牧時種植莊稼,甚至有人完全從牧民變成農民。為了確保傳統生活方式能夠得以延續,他們與當地農民合作,共享所能獲得的資源,同時避免相互競爭,影響彼此的生存。現在,送孩子上學成為越來越多的馬賽人最關心的事情。他們希望孩子能夠掌握各種技能,更好地面對這個不斷變化的世界。

⑷ 馬賽種植葡萄屬於什麼農業

馬賽在地中海北岸,獨特的冬雨型氣候,同時位於亞熱帶,熱量足。
葡萄種植是亞熱帶地中海式農業。

⑸ 馬賽特產介紹 馬賽特產有哪些 北京神舟國旅

特產
康涅克白蘭地
最早以葡萄為原料生產白蘭地的地方,是位於法國西南部的康涅克 (Cognac) 地區,康涅克區的人將葡萄經過發酵、蒸餾出來的酒稱為 Vinbrul''e,這就是白蘭地一詞的起源,經橡木桶成熟成琥珀色之後,再裝瓶銷售。
工藝品法國有很多鄉村至今還保持著用傳統技術手工製作的陶器、玻璃精工、花邊編織和造紙等,這些富有地方色彩的工藝品都是作為紀念品的絕佳禮物。
格拉斯香水從16世紀起,歐洲人就知道,最好的香水在格拉斯這個因香水工業和香水貿易而繁榮的法國南部城鎮,擔著一個世界香水之都的美名。可在香榭麗舍大街買幾瓶Chanel5或是Dior。
波爾多的紅葡萄酒
波爾多的葡萄種植和釀酒的歷史在法國不是最悠久的,可以追溯的葡萄釀酒歷史不過500多年而已,而在法國的其他地方,如:隆河、勃艮第,釀酒歷史已經超過1000年了。但是波爾多佔據臨海靠港的地理優勢,通過對英國的葡萄酒貿易,使其在商業上取得了重大成功,加上波爾多人對於釀酒技術的精益求精,到現在,波爾多的世界威望已經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
法國生產近四百種芝士,花樣繁多,各具風味,是世界上生產芝士品種最多的國家。法國芝士有牛奶、綿羊奶、山羊奶或是混和奶所製成的不同品種。

⑹ 簡述馬賽的氣候特徵

馬賽位於法國,屬於地中海氣候。
法國本土西部屬海洋性溫帶闊葉林氣候,南部屬亞熱帶地中海氣候,中部和東部屬大陸性氣候。
平均降水量從西北往東南由600毫米遞增至1000毫米以上。[5] 1月平均氣溫北部1-7°C,南部6-8°C;7月北部16-18°C,南部21-24°C。

⑺ 馬賽是法國著名的——產地

馬賽在普羅旺斯省,是著名的薰衣草產地。

法國什麼時候開始種植釀酒葡萄

法國葡萄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紀。當時腓尼基人和克爾特人首先將葡萄種植和釀造業傳入現今法南部的馬賽地區

⑼ 法國紅酒的歷史

摘要 親,法國釀造葡萄酒的歷史源遠流長,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紀,當時腓尼基人和克爾特人首先將葡萄種植和釀造業傳入現今法國南部的馬賽地區,葡萄酒成為人們佐餐的奢侈品。經過幾個世紀的辛勤勞作與耕耘,終於成為世界葡萄酒舞台的主角。到公元前1世紀,在羅馬人的大力推動下,葡萄種植業很快在法國的地中海沿岸盛行,飲酒成為時尚。然而在此後的歲月里,法國的葡萄種植業卻幾經興衰。公元92年,羅馬人逼迫高盧人摧毀了大部分葡萄園,以保護亞丁寧半島的葡萄種植和釀酒業,法葡萄種植和釀造業出現了第一次危機。

閱讀全文

與法國馬賽種植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8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5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9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8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