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刑法中的自訴罪包括哪些罪名
刑事案件中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為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而向法院直接提起的刑事訴訟。公訴的對稱 。這類案件屬於告訴乃論的和其他不需要進行偵查的輕微刑事案件 。前者指侮辱罪 、誹謗罪 、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罪、虐待家庭成員罪等,後者指輕傷害罪、拒不執行法院判決或裁定罪、重婚罪、拒絕撫養罪等。
在中國,自訴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被害人可直接向法院提起訴訟。被害人如果是未成年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為自訴。被害人因受到強制、威嚇無法自訴的,其近親屬也可代為自訴。自訴有提交訴狀和口頭自訴兩種方式。口頭自訴的,由人民法院記入筆錄。自訴人在宣告判決前,可以同被告人和解或撤回自訴,人民法院也可進行調解,被告人還可以對自訴人提出反訴。自訴案件由審判員一人審理,人民檢察院一般不出席審判。
西方多數國家實行公訴而沒有自訴,如日本、美國、法國等。德、俄等國除公訴外,對極少數案件實行自訴。英國在法律上依照歷史傳統實行私訴,即任何公民、企業、機關、團體、警 察機關,對一切刑事 案 件 都有權直接向法院起訴。實際上,絕大多數刑事案件被害人無力自行調查,向法院起訴 ,而 是由 警 察機關偵查 後,委託 律師 向法院提 起公訴。1986年英國頒布新法律,設立各級檢察官辦事處,代替警察機關擔負公訴職權,向法院提起公訴。
公訴案件是指由國家公訴機關--人民檢察院代表國家行使控告權,指控被告人犯罪,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要求對被告人定罪科刑的案件,這類案件在刑事案件中是主要的。
公訴案件一般要經過如下過程:公安機關進行偵查,對認為構成犯罪的,向人民檢察院提出起訴意見書;人民檢察院負責審查起訴,認為構成犯罪的, 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人民法院開庭審理,在庭審過程中,通過法庭調查及控方與被告人及辯護人雙方的辯論,核實證據,查清事實,然後對被告人的行為進行是否有罪及罪名和量刑進行裁判。
在以上過程中, 偵查階段,公安機關可以對犯罪嫌疑人進行拘留,對符合逮捕條件的犯罪嫌疑人,由公安機關向人民檢察院提請逮捕,人民檢察院批准後,可以逮捕犯罪嫌疑人,也可以視情況採取其他強制措施。
公訴案件的被告人享有下列權利:
申請迴避權: 即對公安、檢察、法院等機關的工作人員,認為其與案件有重大利害關系,可能影響公正審理案件的,被告人可以申請他們迴避。
辯護權: 被告人在法庭審理過程中,有為自已辯護的權利。
最後陳述權: 被告人在法庭審理中,有作最後陳述的權利。
詢問權:經過審判長許可,可以向證人、鑒定人發問。
上訴權: 被告人對一審判決不服,可以向作出判決的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申訴權:被告人對已經生效的判決或裁定不服,可以向作出裁判的人民法院或上級人民法院提出申訴。
『貳』 法國警察的管理體制是
法國的中央集權制,英國的是地方自治制。。。世界警察體系都是來源於這2種
『叄』 偵查制度的法國偵查制度
偵查主體有廣義與狹義之分,我們這里所講的偵查主體是狹義的,它是指在刑事訴訟活動中享有偵查權的人員。法國的偵查主體由司法警察、共和國檢察官和預審法官三部分人組成。司法警察包括司法警官、司法警員(警察)和司法警察助理以及法律授予某種司法警察職權的公務人員或其他行使一定行政職務的人員,這些人員的范圍主要是指工程師、區長、森林河流管理員、鄉村治安員;政府機關行政公務員和公共服務官員(特別法律授權的);經宣誓的特殊保衛人員。另外,法國的省長也行使司法警察權。
共和國檢察官在每級刑事審判法院中都有自己的代表。共和國檢察官的重要職權之一就是自己本人或使他人採取措施追查違法犯罪活動。為此,共和國檢察官享有法律授予司法警官的一切權力和特權,並且他有權指揮所在法院轄區范圍內的司法警官或司法警察的一切活動。預審法官是偵查主體的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根據法國法律的規定,司法警察在抓獲犯罪嫌疑人以後,就將案件移交給預審法官,由預審法官審查證據和訊問犯罪嫌疑人,必要的時候,預審法官自己親自勘查現場,進行調查取證。這里特別要說明的是,按照法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共和國檢察官到達現場時,司法警官即卸去職責;而預審法官到達現場時,共和國檢察官即卸去職責。
由上可見,法國的共和國檢察官和預審法官,尤其是預審法官在偵查活動中的地位明顯高於司法警察。可以說,共和國檢察官或預審法官直接領導和指揮偵查活動是法國偵查制度的一個重要特點。
法國的預審概念與我國的預審概念是不相同的,法國預審法官的偵查權較大,而且較少受到制約,這也可以算是法國偵查制度的另一個重要特點。
通過對法國偵查主體的考察,我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法國的偵訊人員有很強的敬業精神,他們很難理解我國在偵查破案中對有功人員進行獎勵(尤其是物質獎勵)的做法。他們除了享受正常的工資待遇以外,是沒有任何物質獎勵的,他們的工作宗旨是:為法蘭西而戰斗。這一點,使我們深受觸動。
法國偵查主體的業務素質也普遍較高,這可以從法國刑事案件的破案率方面得到證明。以殺人案件為例,我們到過的尼斯市、維爾忠市殺人案件的破案率都達到了100%,這充分說明法國的偵查活動效率較高,偵查人員的素質較好。
當然我們也注意到了法國偵查主體的權力較大,且缺乏一定的制約機制,這主要是針對英美法系國家偵查主體的偵查權而言的。法國警察實行垂直領導,盡管受共和國檢察官及預審法官的領導和監督,但還是享有較大的偵查權;法國檢察官和預審法官的偵查權則更大。正因為這樣,偵查主體濫用權力的情況是客觀存在,刑訊逼供等非法獲取證據的現象也時有發生。因此,法國司法活動中的人權狀況屢遭歐洲人權委員會的抨擊。 偵查措施是指偵查主體所採用的偵查方法。概括地說偵查方法可分為公開的方法與秘密的方法兩種。法國偵查主體在偵查活動中主要採用的方法有:
(一)現場勘查。司法警察在接報案以後,應當立即通知檢察官,並前往現場進行勘查和採取必要的現場保護措施。[1](P195)
司法警察在現場勘查過程中應保護和提取與犯罪可能有關的一切痕跡和物品;凡是被懷疑為作案工具的物品以及與犯罪結果有關的物品,一律扣押;如果犯罪嫌疑人在場,應命令其辨認所扣押的物品。司法警察應按規定製作現場勘查筆錄,並在筆錄的每一頁上簽名。
檢察官親臨現場時,現場勘查便由檢察官負責;檢察官可以自己親自進行勘查活動,也可以讓司法警察實施勘查活動。
預審法官親臨現場時,現場勘查便由預審法官負責;預審法官既可以對犯罪現場自行勘查,也可以讓司法警察勘查。
在現場勘查及相關的偵緝活動結束之前,司法警察有權禁止現場內部的人員離開現場。
(二)搜查與扣押。在法國,司法警察、檢察官和預審法官在案件偵查過程中有權對可能藏有犯罪證據的場所進行搜查,並有權扣押在搜查中發現的可能與犯罪有關的物品。司法警察在需要扣押與犯罪有關的物品時,其有權對有關人員的住所進行搜查。對住所進行搜查時應有房主在場;如果房主不能在場,應有其代理人在場;如果沒有代理人在場,司法警察應選定兩名證人在場。司法警察在搜查過程中扣押的文件和物品必須當場製作清單並蓋章封存,而且經檢察官同意才能將扣押的物品和文件保留作為證據。司法警察應製作搜查筆錄,而且搜查人員以及在場的證人應在筆錄上簽字;如果證人拒絕簽字,應在筆錄上註明。
檢察官和預審法官在必要時可以親自實施搜查活動或指導司法警察進行搜查活動。
(三)詢問。對證人進行詢問時,被告人不得在場;除未滿16歲的證人以外,其他證人在作證之前有宣誓的義務;不應把犯罪嫌疑人和有罪的人當作證人詢問,以保障其得到辯護律師幫助的權利;附帶民事訴訟中被指控的人可以拒絕作證,偵查人員在詢問之前應告知其享有拒絕作證的權利。對證人進行詢問時,應製作詢問筆錄;筆錄應請證人查閱或向證人宣讀;筆錄的每一頁上都應有詢問人員、書記員和證人的簽名;筆錄上的增改之處也應有上述人員的簽名;如果證人不能或不願簽名,應在筆錄上註明。
(四)拘留。司法警官因偵查所必需,可以拘留在其現場勘查活動結束之前未經同意離開犯罪現場的人;可以拘留由司法監管還不足以保障偵查的順利進行和維護社會安全的可能判處2年以上監禁的犯罪嫌疑人;另外,對故意不履行司法監管義務的被告人也可以拘留。
(五)訊問被告人。訊問人員在訊問開始時應告知被告人被指控的罪行,及其享有的不供述權利和律師辯護權利;如果被告人沒有選定辯護律師並要求指定,預審法官應為其指定一名辯護律師。
在訊問開始的24小時之前,訊問人員應將有關的案卷材料送交被告辯護人查閱。
(六)傳喚。對現行重罪案件,如果預審法官尚未受理,共和國檢察官可以對任何犯罪嫌疑人發出傳票,並應當立即訊問依此方式被傳喚的人。如果被傳喚者是由辯護人陪同自動前來,則必須是辯護人在場的情況下對他進行訊問。
(七)逮捕。在法國,逮捕由預審法官在聽取檢察官意見後作出決定,由司法警察執行。逮捕的對象是至少可以按輕罪判處監禁以上刑罰的被告人。司法警察在執行逮捕時應向被捕人出示逮捕證並交給其一份副本。逮捕證上應寫明被捕人的身份、指控的罪名、簽發的日期,而且要有預審法官的簽名蓋章。逮捕時可以使用武力,以保證逮捕的實施。
(八)電訊截留。預審法官為了偵查的需要,對可能判處二年或二年以上監禁的重罪或輕罪犯罪嫌疑人的郵電通訊進行截留、登記和抄錄。進行電訊截留時應有截留決定書,其中要載明導致截留的罪行、截留的期限等。預審法官或者他所授權的司法警官,應當就每一次截留和登記作出記錄。
(九)司法管制。如果被審查人可能被判處監禁刑以上的刑罰,預審法官可以決定對他進行司法管制。司法管制的主要涵義是指預審法官可強制被管制人必須遵守法國刑事訴訟法所列16種規定中的一項或多項,它是部分限制被管制人人身自由的一種偵查措施。
(十)委託查案。在法國,預審法官在其正式偵查過程中,可以委託本法院或本法院管轄區內的其他法官、預審法官、司法警察進行必要的偵查,這就是委託查案。
預審法官在委託查案時應簽發正式委託書,預審法官委託偵查的事項必須與其承辦的案件有直接關系。
如果委託查案活動需要在不同地點由不同人員進行時,預審法官應將相同的委託書送交各受託人員。
受預審法官委託進行偵查的人員,在執行該委託任務時應該按規定製作有關的筆錄,並在規定的期限內把筆錄送交該預審法官。受託人員在執行委託任務的過程中可以行使預審法官的權力,但不得訊問被告人。
(十一)鑒定。預審法官有權決定是否進行鑒定;檢察官和案件當事人可以提出進行鑒定的要求;如果預審法官認為不應當滿足他們的要求時,應作出附有理由的裁定。
預審法官應首先從最高法院或上訴法院注冊的鑒定人名單中挑選具體案件的鑒定人;如果從上述名單之外挑選案件鑒定人,應當說明具體理由。
入選最高法院或上訴法院鑒定人名單的鑒定人在入選時應向法庭宣誓;該名單以外的鑒定人應在每次鑒定之前向法庭宣誓。
預審法官應在其進行鑒定的決定中說明鑒定的具體任務;如果該鑒定的問題可以決定案情,則一般應指定兩名鑒定人;如果該鑒定的問題不決定案情,則指定一名鑒定人。預審法官將已經封存的物品交付鑒定人時應向被告人說明並記錄在案。
鑒定人的鑒定工作應在預審法官的監督下進行;預審法官認為有必要時也可以隨時協助鑒定人。鑒定工作結束後,鑒定人應當寫出鑒定報告,說明鑒定過程和結論,並在鑒定報告上簽字;如果鑒定人的意見不一致,則應當分別寫明各自的鑒定意見和理由;鑒定結論及有關的物品應交給法庭並記錄在案。
預審法官應將鑒定結論告知案件有關當事人,並允許他們在一定期限內提出意見和要求。如果預審法官駁回當事人的某項要求,應當作出附有理由說明的裁定。
應該說明,以上我們介紹的是法國偵查活動中使用的一些公開偵查措施,至於容易侵犯人權的秘密偵查措施的使用權則掌握在預審法官手裡,這一點與我國相比有較大的區別。
由上可見,法國與世界大多數國家一樣,在偵查過程中普遍採用現場勘查、搜查、扣押、詢問證人、訊問犯罪嫌疑人、鑒定、拘傳、拘留、逮捕等措施。當然,司法管制、委託查案等措施有其自己的特點。
這里尤其要提及的是法國上級偵查部門對下級偵查部門的刑事科學技術支援十分有力。法國共有22個大區,刑事技術力量主要集中在大區一級,基層偵查部門如果在偵查活動中需要刑事技術幫助,大區的刑事技術力量會立即趕到。筆者認為,這是一種比較好的機制,它不僅可以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集中起來,發揮整體效應、綜合效應,而且也有利於刑事技術人員的業務又專又精,從而發揮攻艱克難、精幹高效的作用。它可以給我們一個很重要的啟示:刑事技術要形成相對的中心,刑事技術的人、財、物要相對集中,不能搞小而全,上級偵查機關的刑事技術部門既要有先進的儀器設備,又要有高、精、尖的人才,以形成真正的刑事技術權威部門。 偵查模式是指偵查主體進行偵查活動時所採用的程式。目前,世界上偵查模式主要有兩種:即「一步式偵查」與「二步式偵查」。所謂「一步式偵查」,就是指整個偵查過程沒有明確的階段劃分,而是由固定的偵查主體一直將偵查活動負責到底的偵查程式;所謂「二步式偵查」,就是指將偵查過程明顯地劃分為若干階段,由不同的偵查主體分段負責偵查工作的偵查程式。法國採用的是「二步式偵查」模式。
法國將偵查活動分為兩個階段,即初步偵查階段和正式偵查階段。[1](P191)所謂「初步偵查」,是指在沒有預審法官的領導下,由檢察官指揮司法警察對發生的犯罪案件進行調查。司法警察在得知發生現行重罪時,應當迅速報告檢察官,同時一定要在48小時之內開展初步的偵查工作。初步偵查階段的主要任務是:搶救受傷未死的被害人;對存在犯罪現場的案件進行現場勘查;尋找被害人、知情人,並盡可能地將他們的個人情況以及提供的案件情況記錄下來;如果犯罪嫌疑人能夠迅速被抓獲,司法警察還要對其進行初步的訊問,必要時將其帶回警察局,對嫌疑人進行臨時羈押,甚至可以拘留、逮捕;如果有必要,司法警察還可以對可疑人、物品、場所進行搜查,對可疑物品進行扣押,但必須按照法律程序辦理必要的手續。司法警察在48小時之內必須將初步偵查的結果以材料方式移送檢察院,向檢察官作出報告。然後由檢察官決定是否需要進入到正式的偵查階段。
所謂「正式偵查」,是指檢察官、司法警察在預審法官指揮下而開展的偵查活動。預審法官在向司法警察、檢察官以及犯罪嫌疑人了解犯罪案件現有情況以後,還必須對犯罪嫌疑人進行審訊,審訊內容一律記錄在案。預審法官根據初步偵查中的線索、材料,認為需要還應該從哪些方面開展進一步的偵查,可以向司法警察發出委託調查令,授權他們對特定問題開展深入的偵查活動。預審法官在認為案情已經查明時,就可以決定結束預審,並提出預審裁定意見。預審結束後,預審法官應當將全部案卷送交檢察官,檢察官在接到案卷後3日內向預審法官提出自己的主張。當檢察官提出的疑問全部得到解決時,案卷即被移送「起訴議事會」。經過預審法官的再次審查,其認為沒有問題時,偵查活動就宣告結束。
最後我們應該提及的是,西方兩大法系在司法制度(當然包括偵查制度)方面的融合趨勢十分明顯。法國自2001年1月起進行司法制度改革,這次改革的主要內容有:確立無罪推定原則;確立明示的沉默權制度;排除非法證據的證據價值;擴大簡易程序的適用范圍,提高訴訟效率;充分發揮律師的作用;限制偵查主體,尤其是預審法官的權力;改革庭審方式,增大控、辯雙方的對抗性等。這些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因為當今的世界已經形成了一個國際社會,國與國、國與地區之間的往來十分頻繁,刑事犯罪也日益趨向國際化,因此,司法制度的互相借鑒,互相融合是一種國際潮流,我們應該以積極的姿態順應這個潮流。
『肆』 法國罷工時出現的過激行為,法國警察是如何處理
基本是不管的。因為上班時間出現的工傷要是想報銷還挺難的。所以多數的法國警察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除非打到他們自己人了可能會有反應,要是一般的過激行為都沒人管。
『伍』 為什麼二戰法國投降後,德國是怎麼處理法國降軍的
大部分,事後加入了維西法國,在之後的二戰中,幾乎沒有參加戰斗,所謂的中立。
很少的部分,形成了小規模的游擊隊,在山區抵抗,但是被飛速擊敗。
一部分釋放出來後,通過各種渠道,去了英國,跟隨戴高樂。
所以說,法國的確不能稱之為戰勝國的一員,在戰爭初期,它一觸即潰。之後的時間,大部分的法國軍隊,都在所謂的中立下,在德國的控制下。
最後階段,當英美軍隊登陸,才開始攻擊德國。
『陸』 重婚罪報警警察受理嗎
重婚罪屬於刑事自訴案件,不屬於公安機關受案范圍,公安機關不管。《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有自訴制度。凡告訴才處理的和其他不需要進行偵查的輕微的刑事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被害人或他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向法院直接告訴。據刑法規定,告訴才處理的案件有公然侮辱、誹謗他人的犯罪,以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罪和虐待家庭成員、情節惡劣的犯罪。不需要偵查的輕微刑事案件是指輕傷害罪,拒不執行法院生效判決和裁定罪,重婚罪和拒絕撫養罪等輕微的刑事案件。根據中國《刑事訴訟法》規定:自訴人在宣告判決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由調解委員會調解或者撤回自訴。人民法院對犯罪事實清楚、證據充分的案件,應開庭審判,也可以進行調解。法院調解具有法律效力。如果缺乏證據或行為不構成犯罪,應說服自訴人撤回自訴,或者裁定駁回。自訴案件的被告人可以對自訴人提出反訴。自訴案件的審理由審判員一人進行。人民檢察院一般不必派人出席審判。法院如發現應由檢察院提起公訴的案件,應移送檢察院偵查、起訴。
『柒』 法國警察越境執法有什麼後果
3月30日晚,5名荷槍實彈全副武裝的法國警察搭乘一列火車進入義大利北部邊陲小鎮巴多內基亞,並抓捕了一名犯罪嫌疑人。事件引起了義大利當局的強烈不滿,對法國警察私自越境執法表示抗議。
義大利外交部對法國警察不進行通報、直接入境執法和法方的答復表示不滿的同時,聲明4月16日義大利都靈歐盟峰會期間,將就該事件與法方舉行部長級會晤,並向歐盟通報相關情況。
『捌』 發生襲警的行為,國外的警察會怎麼處理
在國外發生襲警的行為,國外的警察有特權,他們可以根據襲警的行為抓捕控制嫌疑人,更甚者可以當場掏槍擊斃嫌疑人。
在美國,警察代表的是法律的執行者,他們有絕對的權威。而且警察在執行公務的時候,任何公民都有義務去配合警察的工作,因為在美國不配合,拒絕的態度都有可能被警察判定為妨礙公務外加襲警。
我希望我們國家的警察能有一些面對襲警行為維護自己的權利,但同時也希望在處理襲警問題上能不能注意一些,不要傷害到無辜的人。
『玖』 如果一個城市發生暴亂,世界各國的警察的處理方式有什麼不同舉一兩個例子
暴亂,就不是一般的公共秩序和社會治安問題了,需要動用國家暴力機構鎮壓暴亂,恢復社會秩序。只要這個國家的政府還算正常和清醒,對待當時都是一樣,就是鎮壓,抓人,領頭的從重處罰。
『拾』 法國警察由哪兩個警察系統組成
法國警察由國家警察和憲兵兩個警察系統組成。
在法國,警察分為三種,分別是由法國內務部管理的國家警察、由法國國防部管理的憲兵(類似於我國武裝警察)及負責城市管理的市政警察。但真正意義上的警察就是國家警察和憲兵,分別隸屬於內政部和國防部,均實行自上而下的垂直領導。
法國國家警察和憲兵是接受國家垂直領導的兩個獨立的警察系統,警察機關與地方政府是合作關系,沒有隸屬關系。國家警察隸屬內政部,主要負責城市的警務工作;全國憲兵隸屬國防部憲兵局,主要負責鄉村和小城鎮的警務工作。
(10)反訴法國警察怎麼處理擴展閱讀
法國警察的管理特色
1、注重警察活動的統一性
法國警察實行中央集權化垂直領導,警令比較暢通,全國所有大的警務活動均由國家警察總局統一協調指揮,同時每個警察部門職責明確,不同部門間配合、協同作戰有力。這種體制充分體現了財力物力集中,決策效率高,行動規模化,執法標准統一的優勢。
2、注重指揮扁平化
法國警察層級較少,強調機構精簡,指揮扁平。通過充實一線執法人員隊伍,下放管理許可權,盡可能地調動地方積極性,提高行政效率。同時,對於行政和技術人員不入警察編制,不著警服,沒有執法權,主要協助警察開展警務工作,讓警察能夠將全部精力用於真正的警務工作。
3、注重警察素質的提升
法國警察機關非常注重警察培訓,並且有全國范圍內的警察異地、異崗交流培訓制度,以制度保障了在職警察隊伍素質的不斷提高。法國警監、警官、警員三個銜級的國家警察崗位均面向社會公開招考,通過考試競爭的方式進行選拔,這既有利於吸納社會上的優秀人才,又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中高級警察的高素質和年輕化。
4、注重培養警員處理群體事件能力水平
法國警察部門對處置群體性事件極為重視,積累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處置戰術。其中,「保持距離,互不接觸」的戰術很有代表性。根據這一戰術,國家警察到達群體性事件現場後,使用專門裝備,隔離人員,也憑借專門裝備與對方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嚴禁與對方發生身體接觸。這樣,既最大限度地避免了無辜人員的傷亡,還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事態的進一步擴大。
法國國家警察在處置群體性事件中,較多使用的是警杖,而不是警棍。警杖的長短雖然與警棍相仿,但是它的「暴力」色彩淡化;用途廣泛,既可以控制對方,又不至於使對方頭破血流,極大地減少對人員的傷害。
5、注重培養公眾安全感
法國警察將街面的巡邏防控作為主要工作模式,將街面進行條塊分割,責任到人。法國警察在路面巡邏的目的就是要在人們心目中留下一個安全有保障的烙印,讓警車成為能夠隨時接受報警、求助的「流動派出所」,增強大家的安全感。
外國遊客對巴黎警察最直接的印象就是在法國街頭和地鐵里經常能看到帶著武器裝備執勤巡邏的警察和軍人,在名勝古跡及旅遊景點處最美麗的人文風景就是帥氣十足的警察漫步在遊人當中。
法國警察高度注重警民關系,以各種手段鼓勵群眾積極參與預防犯罪活動,提高公眾參與社會治安防控的積極性,並獲得民眾對警務工作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