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你好!我想咨詢一下法國教育學博士的問題~可以請教一下嗎
題主是想去法國讀教育學博士嗎?作為老牌科研大國,法國擁有200多所博士學院,十大科研領域,七十個專業分支,將近七萬個博士生,博士生需要進行為期三年的教育科研工作,還有多種培訓工作哦。
法國教育學的真諦是教育和實踐,如果題主目前只是有攻讀的想法的話,建議題主下載一個應用叫「申請方」,可以免費做留學測評,幫你選出最適合自己的學校,還有各種留學案例,留學小技巧,甚至還有在線客服,有什麼疑問都可以提哦。
我們大學老師就說:讀博是一場修行,這個過程有很多不予外人道的苦澀,教育學的目的就是幫助學生習得並掌握技巧和實踐方法,教書育人,我覺得蠻有意義哦,最後祝題主申請順利哦。
⑵ 去法國讀研究生博士
法國博士階段的申請一般來講沒有嚴格的申請月份限制。最重要的就是找導師,找實驗室,找thèse。只要找到導師,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這個過程要求有足夠的耐心,到自己心宜的學校網站上找信息。一般實驗室信息在學校網站formation一欄的 ecole doctorat / doctorat中。如果實驗室招收博士新生的話,會列出一些thèse供選擇。每個thèse都有詳細介紹和其負責的導師,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來選擇,作為重點來申請。另外,我們的視線也不能只局限在公立大學上,有些研究機構也會提供許多博士位置,而且獎學金也不少哦。一般公立大學實驗室都會有合作的研究機構,可以通過網站找到。還有一種找導師的簡便有效的方法,就是搜索一下近一年來有關自己專業方面召開的國際會議,在評審委員里挑出法國的老師,然後再細查出研究方向你感興趣的老師,這樣找出的導師可都是比較牛的哦。
找出自己感興趣的導師後,下來就是將我們的申請發給導師啦。可以通過 email 和郵寄兩種方式。兩者結合比較好,前者速度快,特別是和導師聯繫上之後,通常都用email交流,而郵寄則比較正式,顯得有誠意。很多朋友都問,聯系的時候是用法語還是英語啊?都可以的.不過理工科的博士階段對法語要求不是很高,和導師聯繫上後,一般都可以用英語和導師交流的。一旦和導師聯繫上後,就看個人和導師的交流了。導師有意錄取的話,會告訴你接下來該怎麼做的。
導師同意接收後,還要得到學校的批准。和其他階段類似,要填一張申請表,並附上申請表上要求的材料,一般包括學歷公證,成績公證,導師介紹信,推薦信等,有的還會要求寫一個博士階段thèse的介紹。其實這一關比較簡單,一般只要導師同意,學校是不會拒絕的。學校同意後就會發錄取通知,大功告成。
dossier 主要包括:
1:動機信和CV。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一定要花大功夫好好的潤色哦。
2:碩士階段的工作。主要包括發表的論文和畢業論文的法文和英文的詳細摘要,或參加過的項目的法文和英文的詳細描述等。
2:發表的論文的英文翻譯(當然法語足夠好的話,翻譯成法語更好)。
3:教授推薦信2-3封。推薦信可以是英文的,幾封信最好應該用不同的風格。
4:對於念了DEA再申請博士的人, DEA階段的成績要求比較高。而國內的碩士由於成績不太好比較,所以論文等方面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因此在讀研究生的時候要盡量多發些高質量的論文,會對以後的申請帶來很大的方便哦。
⑶ 在法國如何才能成為法學博士
施鵬鵬(西南政法大學) 法國的法學博士制度產生於中世紀末期。當時的法學博士制度相當粗糙,並沒有規范和嚴格的注冊程序及考核制度。據法國學者考究,在當時,成為法學博士候選人的基本要件並非學識,而是金錢。事實上,獲取法學博士學位的代價相當高昂,除注冊時須繳納大筆的注冊費用外,在答辯時,博士候選人還須向答辯委員會的每位教授贈送大量的禮品以順利過關。此外,博士候選人在畢業時並不需要提交書面的博士論文,而只需圍繞一些課題(博士候選人本人須提出一個討論課題,而答辯委員會的教授提出另外一個討論課題)和答辯委員會教授展開口頭辯論。當然,博士候選人參與答辯還須得到導師的推薦。一般而言,一經推薦,博士候選人幾乎均可以得到博士學位。由於博士候選人的答辯情況涉及導師的聲譽,因此,導師一般在博士候選人已有較充分准備的情況下方推薦答辯。啟蒙時代以後,法國的法學博士制度幾經變革。盡管或多或少受到傳統的影響,但新型的法學博士制度不管在制度的設計上而是在實施的規范上都遠比傳統優越,為法國培養了許多在世界上享有盛譽的法學家。本文限於篇幅,僅就法學博士注冊、博士論文寫作、博士論文答辯、博士論文出版以及博士生資助等較為重要的方面展開簡單的論述。一、法學博士注冊(L』inscription en doctorat)與中國不同,法國並未設專門的法學博士入學考試。但注冊法學博士的學生必須獲得一個研究碩士文憑(Master Recherche,即改革前的深入研究文憑DEA)。外國學生或者獲得法國職業碩士文憑(Master Professionnel,即改革前的高等專業文憑DESS)的學生想注冊法國法學博士的,必須經過同等學歷認證。為進行法學博士注冊,學生還須向大學的博士學校(�0�7cole Doctorale)提交博士論文的研究課題,並附帶論文指導導師的意見。校長(chef d』établissement)在審閱論文指導老師的意見以及博士學校校長的建議之後決定是否允許注冊或者同意同等學歷注冊。法學博士注冊於每年年初進行(各個學校略有不同,學生可在各大高校網址中獲得詳細信息)。已注冊的博士生每年都必須進行重新注冊,但無須再經歷認證或者批准程序。二、法學博士論文的寫作在博士注冊階段,學生和導師一般已就研究課題達成一致意見。當然,導師也可在研究過程中依據實際情況要求學生擴大或者縮小甚至改變研究課題。前兩年一般是論文收集階段。一般而言,導師並不主動與學生聯系(當然,這取決於導師個人習好),學生有問題時才與導師聯系。大部分的法學博士生到了第三年才開始進行論文寫作。法學博士論文的結構也相當奇特,具有一定的格式要求(中國的留學生經常戲稱為「法式八股文」)。一般而言,論文的結構只分為兩個部分(上下篇)。每篇也只分為兩章,鮮有例外。這往往讓許多中國學生很不適應。看來,法國人對「陰陽之道」、「一事兩分」的思想也頗為在行。論文並沒有嚴格的字數限制,一般在五百頁左右。但也有不少例外。如Henry·Motulsky著名的博士論文《私法方法實現的原則》(《Principes d』une realization méthodique droit privé》)便不到兩百頁。博士論文的提交時間一般為第一次注冊之後的三年。三、法學博士論文的答辯導師在審閱完博士論文之後,如若認為已經達到要求,便可推薦答辯。導師在與學生協商之後向校長提交答辯日期及答辯委員會成員名單。校長在聽取導師意見及博士學校校長建議之後任命至少兩名來自於其它學校或科研機構的教授對博士論文進行評閱,並以評閱意見為依據決定是否批准答辯。在答辯前,評閱意見必須以書面形式交給答辯委員會的成員以及答辯者本人。答辯委員會有三至六名成員。至少應有三分之一的成員來自於其它學校或科研機構。導師必須作為答辯委員會的成員參加博士答辯。答辯公開進行。答辯委員會任命一名答辯委員會主席,如有必要,也可任命一名報告人。但導師不得成為答辯委員會主席或者報告人。答辯後,答辯委員會經合議由主席宣布答辯通過或者延期答辯。答辯通過的成績有三個級別:良(honorable)、優(très honorable)以及十分優秀(très honorable avec félicitations)。答辯成績以及答辯意見將以書面的形式附在博士論文中。四、法學博士論文的出版在法國,法學博士論文的出版途徑主要有兩種:一種便是將博士論文的精華以文章的形式在法學雜志上發表。由於法國的法學刊物很少,因此,只有相當少數的博士論文可以在法學刊物上登載。另外一種便是以書的形式出版。幾乎比較著名的高校都設有博士論叢,出版優秀的博士論文。筆者所在的學校法國馬賽三大就設有若干博士論叢,有不少在法國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如已故著名憲法學家路易·法沃赫教授(Louis Favoreu)所主編的公法博士論叢。博士論文出版的費用由出版者本人承擔,但出版者一般可以申請本校的博士論文獎學金(prix de thèse)資助或者相關科研機構的出版資助。五、法學博士生的資助在法國,法學博士生一般年齡較大,且大部分時間都投身於科研之中,因此,經濟壓力也比較大。基於此,法國對法學博士生採用較為靈活的資助方式。最常見的有三種:第一,國家提供各種博士獎學金。不同獎學金的申請程序及方式均不相同,但博士生可以在各個獎學金機構的官方網站上獲得相當具體的信息。第二,簽署教育及研究的臨時合同(Le contrat d』Ater)。法學博士生在一年的期限內作為教育者或者研究者在存在職位空缺或者暫時職位空缺的高校中任職。當然,合同對博士生的工作量有一定的要求,如每年必須上滿192個小時的討論課(TD)等等。第三,簽署工業研究培訓協議(les Conventions Cifre),由國家研究技術協會(ANRT)、企業及博士生三方共同合作。法學博士生到企業任職,既將理論訴諸於實踐,又有助於保護企業的合法權益,可謂一舉兩得。一如前述,法國經過長期的探索與實踐已形成一套較為完備的法學博士教育體系,並影響了西歐諸多國家。與法國相比,中國的法學博士制度確立不到二十年,不管是在制度設計上還是在規則運作上都還略顯稚嫩與不足。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法國的法學博士制度無疑提供了頗具意義的參考模版。
⑷ 法國的碩士博士各念多少年
碩士2年 博士一般3年 但也要看課題而言 有時研究內容比較多的會把答辯延期到第三年之後
⑸ 法國 申請博士 碩士分數
法國申請博士、碩士不需要分數。
因為法國博士入學不需要考試,是導師准入制,一般需要聯系法國導師,根據學科方向和自己的研究興趣進行申請,學術要求主要是看個人的研究能力,創新能力以及科研的動機等等,沒有一個統一的要求。一般來說,申請時能有已經1-2篇在國際知名刊物或者會議上發表的文章會比較加分,另外就是看本科和碩士期間的學習成績。
博士是一個學位稱呼,標志一個人具備出原創理論成果的能力或學歷的學位,是最高級別的學位(博士後並不是學位)。擁有博士學位或博士學位同等學力,意味著一個人有能力由學習階段進入學術階段。具備出原創理論成果的能力或學力是博士學位的核心內涵,也是擁有博士學位的人的最本質特徵。博士是對攻讀博士學位的研究生的稱呼,同樣也可用來稱呼已獲得博士學位的人員。主要通過擁有博士點的普通高等學校和擁有博士研究生培養資格的相關科研機構舉辦的「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試」來進行招生。
⑹ 為什麼法國博士只要1年
因為那邊的制度問題。
擁有博士學位或博士學位同等學力,意味著一個人有能力由學習階段進入學術階段。具備出原創理論成果的能力或學力是博士學位的核心內涵,也是擁有博士學位的人的最本質特徵。
博士是對攻讀博士學位的研究生的稱呼,同樣也可用來稱呼已獲得博士學位的人員。主要通過擁有博士點的普通高等學校和擁有博士研究生培養資格的相關科研機構舉辦的「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試」來進行招生。
在國外特指獲得過博士學位的人,把博士生也稱為某某博士。學士學位、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三級學位中,博士學位是最高的一級。
1983年5月27日,我國首批18位博士誕生。1983年10月19日,我國首次培養出了第一批文科博士。至此,我國的學位制度全面趨於完善、成熟。

中國自20世紀80年代之後建立碩士、博士學位制之後,各院校相繼大量招錄研究生。中國高校的研究生學位制,課程,答辯,錄取系統基本建立成熟。僅僅數十年的時間,中國高校以及科研單位已經為中國,也為世界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
從中國畢業的碩士生和博士生,許多已經擔任重要學術領導。其中相當一部分甚至在世界一流大學和研究室從事學術研究並擔任學術管理。
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事實。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中國的高等教育與學術研究從體制上已經具有一定的規范和系統,但是從學術理念,教育本質,學位定義等方面還仍然有許多值得探討的地方。
⑺ BAC5是法國碩士嗎
是的,BAC+5為法國碩士學歷文憑。
法國駐華大使館曾發表微博解釋了法國高等院校學制和學歷的概況。微博中稱: 「法國大學教育分成三個學位等級(學士:Bac+3 Licence,碩士:Bac+5 Master,博士:Bac+8 Doctorat),
碩士階段(Bac+5),學制2年,取得120學分並經過統一考試後方可獲得碩士文憑,碩士文憑會標注MASTER字樣並有教育部長簽字。」

(7)法國博士學歷多少人擴展閱讀:
法國大學的新制碩士文憑,包括3種類型的文憑:
1、高等深入研究文憑,學制一年。作為通向研究生涯的第一步,高等深入研究文憑在通過論文答辯後即可賦予攻讀為期三年的博士文憑的資格。法國高等教育各類學科共計可授予1000多個專業的高等深入研究文憑。
2、高等專業學習文憑,學制一年。該文憑為職業性文憑,其目標為深化某一具體領域的專業知識並獲得與之相關的職業技術(至少須在企業實習3個月)。這一文憑屬於新制碩士水平,學生可在一年之內完成高等學業並進行深受就業市場歡迎的職業向。
3、可攻讀文憑:高等技術研究文憑:這一文憑主要對象為大學職業學院(IUP)的畢業生或工程師學院最後一年級學生,相關領域主要為計算機信息學、電氣工程與材料、力學工程與環境。
⑻ 法國博士讀幾年
理論上3年可以畢業,但是只有理科的可以達到。一般經濟都要4年,我知道的最長7年。社會科學平均6到7年,因為他們基本沒獎學金,都是半工半讀。
只要你每年都能證明你有進展,就可以通過評審,繼續延期,最多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