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航空母艦得名由來
1922年以前,大多航空母艦都是用其他艦船改裝而成(如巡洋艦,戰列艦.運煤船,客船,海峽渡輪等)其名字的叫法也各不相同,通常稱水上飛機母艦.1922年初,華盛頓海軍裁軍會議簽約了,協定上確定了美,英各保持15艘戰列艦,日本9艦,法國和義大利各5艘;還對各國航空母艦總噸位的限額作了分配,美,英各為13.5萬噸,日本8.1萬噸,法國和義大利各為6萬噸.協定還給航空母艦第一次正式下了定義:所謂航空母艦是一種標准排水量在1萬噸至2.7萬噸的軍艦,為裝載和起降飛機的專門目的而建造,航空母艦火炮的口徑限制為203毫米,不得超過10門;而後來呢,各國航空母艦越造越大,而航空母艦的名字就是從那時候正試定義的了.
『貳』 世界各國如何給航母取名
【中國航母的命名】
中國水面艦艇具體命名規則為:
航空母艦、巡洋艦以行政省(區)命名;
驅逐艦、護衛艦以大、中城市命名;
船塢登陸艦、坦克登陸艦均以「山」命名;
訓練艦以人名命名;
輔助船艇均以表明所在海區和性質的名稱(如東拖、北油、南標)再加序號命名。
區域劃分:
為了避免艦艇出現重名的現象,人民海軍艦艇名的授予必須嚴格按區域劃分。即:
北海艦隊轄區用華北、東北、西北等14省市區地名(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青海、甘肅、寧夏、陝西、山西、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河南);
東海艦隊轄區用華東7省市及新疆自治區地名(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新疆);
南海艦隊轄區用華南及西南9省市區地名(湖南、廣東、廣西、海南、四川、重慶、貴州、雲南、西藏)。不過近年也有例外,像南海艦隊的導彈驅逐艦170蘭州號,導彈護衛艦569運城號。
凡事都有例外。在人民海軍的艦艇方陣中,有兩艘特別的戰艦是用人名命名的。一艘叫「鄭和」艦(81艦)(鄭和號),以紀念中國偉大的航海家鄭和而命名;一艘叫「世昌」艦(82艦)(世昌艦),以紀念在中日甲午海戰中壯烈犧牲的民族英雄鄧世昌而命名。這兩艘遠洋綜合訓練艦都屬於大連艦艇學院。另外還有「華羅庚」號武器試驗艦(892艦)
【美國航母的命名】
美軍航母命名主要包括:以美國【總統】命名;以【海軍將領命】名;以【國內著名政治家】命名;以【著名海軍艦艇】命名;以【美國歷史大事件發生地】命名;以【美國航空史著名地】名或人名命名。航母的命名實際上還有兩層含義:首先,每艘航母都有自己的名字;其次,一類同型號航母的級別則以該型號首艘航母的名字來命名。例如「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林肯」號,「林肯」號是航母的名稱,「尼米茲」是航母級別型號的名稱,取自該種核動力航母第一艘「尼米茲」號的名字。
美國海軍給軍艦命名,一般都是按照航母用人名、巡洋艦用州名、驅逐艦用人名、潛艇用城市名的慣例進行的。美軍現役的12艘航母中,有7艘均以總統名字命名。這裡面不僅意在對外宣傳,近年來也更多地加入了對國內政治因素的考量,但也不乏一些私心。
航母作為美軍最大、最先進的水面艦艇,理所當然承擔著維護美國全球利益的重任,也牽系著美國人的英雄情結。這就決定了航母的名字必然是不同凡響的。美軍「尼米茲」級航母的第二艦、第五艦和第六艦,分別被命名為「艾森豪威爾」號、「林肯」號和「華盛頓」號。華盛頓總統是美利堅合眾國的締造者,林肯在危急時刻避免了美國的分裂,艾森豪威爾則在二戰時指揮盟軍在歐洲戰場上擊敗了法西斯德國。他們都是每一個美國人心目中的英雄,用他們的名字為航母命名可謂順理成章。
在美軍現役航母中,但凡被選來為航母命名的總統,都和海軍有些關系。就拿里根總統和老布希總統來說,他們兩人和海軍都頗有淵源。里根執政時期全力振興軍隊,海軍因此受益匪淺,實力不斷壯大。老布希在1942年他18歲生日那天加入美國海軍,成為美國海軍有史以來最年輕的飛行員,並曾獲得「卓越十字勛章」,戰後為美國海軍的建設也沒少出力。用他們的名字命名兩艘核動力航母,也算是美國海軍的「報恩」之舉吧。
【法國航母的命名】
法國航母發展數量規模較小,因此命名較為簡單,分人名和地名兩類。法國正式發展航母是在二戰後,從英、美租借過幾艘航母,例如「迪克斯繆得」號、「阿羅芒什」號都是以「一戰」、「二戰」著名戰役發生地來命名的。
而20世紀50年代法國自主研製航母後,主要是以人名即法國歷史上著名軍政首腦人物來命名的。例如兩艘「克萊蒙梭」級航母「克萊蒙梭」號和「福煦」號,前者是一戰法國著名總理,後者則是一戰西線協約國最高統帥。而後來的「戴高樂」級核動力航母,其來源更是眾所周知了。
【英國航母的命名】
英國在航母的命名上有自己的特點。一般媒體上講,英國海軍的艦艇都是稱為某某號。但實際上英國海軍的每艘艦艇前面都有「HMS」的前綴,也就是His/HerMajesty'sShip的縮寫,翻譯過來就是大不列顛女王陛下的船艦。因此像英國現役的唯一的航母「卓越」號,其全稱應該是「大不列顛女王陛下的船艦卓越」號。從航母的具體命名來說,英國航母和美國最大的區別在於「人名」均來自皇室,相同之處在於相當部分航母艦名都繼承於英國海軍的著名艦艇名稱。
之所以沒有普通人名,是因為英國是君主立憲制國家,不可能像美國這種總統制國家,用輪換的總統或者議員來命名主戰艦艇,英國在建的最新航母就直接用了「伊麗莎白女王」號。同時,英國海軍發展源遠流長,像「無敵」號、「卓越」號等艦名,盡管聽起來比較抽象,但實際上都繼承於英國皇家海軍的著名戰艦。
【俄羅斯航母命名】
俄羅斯航母繼承於前蘇聯,其發展要從二戰後蘇聯時期算起。前蘇聯命名航母規則非常清晰,就是著名城市,例如莫斯科、基輔、巴庫、列寧格勒等。而蘇聯解體後,航母名字則變成了著名海軍將領,像巴庫變成了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第比利斯變成了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
【日本航母命名】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處於巔峰狀態的日本聯合艦隊一度擁有10餘艘航母,自稱「世界最強艦隊」,壓根不把當時的英、美海軍放在眼裡。截至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其先後建造、改裝了近30艘各型航母(不包括水上飛機母艦),單從數量上,已位列各交戰國「前三甲」。
不過,與歐美相比,日本對航母的命名卻有段「曲折」經歷。起初,日本海軍死抱著「大艦巨炮」的陳腐思想不放,對航母未來前景並不看好,對其定位也低於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在命名上更是「隨便」。
當時,日本給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命名,要麼是歷史上的著名藩國、政區,如「伊勢」「日向」「山城」,要麼是山川名勝,如「金剛」(取自日本大阪及奈良境內的金剛山)、「比睿」(日本著名佛教聖地比睿山)。而日本對航母的命名,則大多源於傳統文化中寓意吉祥的瑞獸,如「祥鶴」、「瑞鶴」、「飛龍」、「蒼龍」等。這些瑞獸大多與日本神道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不過,大家千萬別以為這些祥瑞多麼重要,因為日本是個有「八百萬眾神」的國度,正所謂「物以稀為貴」,神仙太多了照樣不值錢。
在日本人的傳統觀念里,只要年代久遠或經過長期醞釀而生的事物,都可以升華為神。舉個例子,日本奈良有家手工制扇的百年老店,據說歷史可上溯至德川幕府時期。店裡神龕里供奉的「扇子神」,就是店家剛開業時製作的第一把扇子。可以說,在日本,神或者祥瑞幾乎無處不在,可謂「稀鬆平常」,跟屈指可數的名山大川根本不是一個「檔次」。
當然,凡事都有例外。有些日本航母的命名方式就頗為與眾不同。例如,「赤城」號和「加賀」號,均改裝自戰列巡洋艦,因為「血統高貴」,遂得以保留原艦名。還有「千歲」號和「千代田」號,原系水上飛機母艦,改裝成航母後,也保留了原有名稱。
盡管各國航母命名方式多樣,但「萬變不離其宗」,即體現了本國的歷史文化與海軍傳統。我們拿英、美海軍為例,由於歷史悠久,兩國海軍中許多艦名都是代代相傳。英國最著名的「皇家方舟」號,第一艘使用這個名稱的戰艦,是1588年殲滅「無敵艦隊」的英國艦隊旗艦,後來,此艦名在航母上被使用過4次。目前,英國正在建造的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其艦名「伊麗莎白女王」和「威爾士親王」,同樣傳承自二戰中的著名戰列艦。
美國海軍,最突出的例子當屬「企業」號,曾先後有9艘戰艦用過此名,其中就包括兩艘航母。嚴格地說,「企業」這個約定俗成的翻譯並不嚴謹。Enterprise這個英文單詞雖有「企業」之意,但用在美國軍艦上總顯得有些古怪。有學者認為,將之譯作「進取」號可能更貼切。
相關閱讀
網路:【航母】
http://ke..com/subview/5333611.htm
以上相關資料與圖片均來自於網路:通過網路搜索
相關參考來源如下:
人民網
搜狐軍事
米爾軍事
鳳凰軍事
『叄』 局座:各國航母命名都有哪些講究
1、對航母各國有各國的叫法:
1、中國叫航母。日本叫空母。
2、英國對了對付1966年國防白皮書中不讓造航母的規定,把無敵級叫做全通加板巡洋艦。
3、蘇聯把航母叫做載機巡洋艦。
4、泰國的航母正式稱呼叫做遠海直升機巡邏航母。
5、西班牙前一艘航母阿斯圖里亞斯親王號是從海上控制艦(SCS)修改而來的,而西班牙新航母叫做胡安·卡洛斯一世號戰略投送艦。
2、對船隻命名的叫法
英國用以前的主力艦命名,例如威爾士親王號;
法國,美國,總統名字命名,例如戴高樂號、華盛頓號
中國,用省命名,例如遼寧號
『肆』 首艘國產航母海試,世界現役航母如何命名
2018年5月13日上午7時許,我國第二艘航母從大連造船廠碼頭啟航,赴相關海域執行海上試驗任務。主要檢測驗證動力系統等設備的可靠性和穩定性。據了解,自去年4月26日下水以來,第二艘航母建造工作按計劃穩步推進,完成了系統設備調試、舾裝施工和相關系泊試驗,具備了出海試驗的技術條件。
義大利也喜歡用名人來命名航母,「加里波第」號、「加富爾」號分別源自同為義大利建國三傑的朱塞佩•加里波第和卡米洛•奔索•迪•加富爾。
不僅如此,無論是西班牙「阿斯圖里亞親王」號,還是泰國的「差克立•納呂貝特號」號航母,都是用的人名。從世界范圍來看,使用知名人物命名航母這種國之重器,似乎成為大多數國家的「習慣」。
『伍』 法國首艘航母是怎麼來的
法國的首艘航母貝亞恩號是利用戰列艦改造而成的
貝亞恩號原本是諾曼底級戰艦第5號艦,1914年1月10日開始建造,但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而停工。
一戰結束後,決定改為航母。1922年開始改建工程,1927年完工。
該艦參加了搜索德國海軍「海軍上將施佩伯爵」號袖珍戰列艦的戰斗。因航速較低,不適合飛行作業,後來主要用來運送飛機。
該艦1966年退役,1967年被解體。
長:182.6米
寬:27.1米
吃水:8.6米
排水量:25000噸
航速:21節
載機:40架
『陸』 航空母艦是怎麼由來的
1909年,法國著名發明家克雷曼·阿德第一次向世界描述了飛機與軍艦結合這個迷人的夢想,並第一次使用了「航空母艦」這一概念。
1912年,英國海軍對一艘老巡洋艦「競技神」號(後來改名為「柏伽索斯」號)進行了大規模改裝。工程技術人員拆除了軍艦上的一些火炮和設備,在艦首鋪設了一個平台用於停放水上飛機,就這樣,「競技神」號成了世界上第一艘水上飛機母艦。然而,它卻並不是現代意義上航母的雛形,因為艦上所載的飛機並不能夠在艦上直接起降。
1916年,英國的航母設計師提出了研製可在軍艦上起降飛機的航母的問題,並建議把陸基飛機直接用到航母上去,由此導致了世界上第一艘全通甲板的航母——「百眼巨人」號的誕生。
『柒』 戴高樂號航空母艦命名的來源是什麼
戴高樂號航空母艦是一艘隸屬於法國海軍的核動力航空母艦,除了是法國目前正在操作中的唯一一艘航空母艦外,也是法國海軍的旗艦?
正式成軍於2001年5月18日,戴高樂號是法國史上擁有的第十艘航空母艦,其命名源自於法國著名的軍事將領與政治家夏爾?戴高樂?戴高樂號不只是法國第一艘核動力航空母艦,事實上,它是有史以來第一也是唯一一艘不屬於美國海軍的核動力航空母艦?
『捌』 誰知道法國航母的詳細資料
戴高樂號航空母艦(Charles de Gaulle R91)是一艘隸屬於法國海軍(Marine Nationale)的核動力航空母艦,除了是法國目前正在操作中的唯一一艘航空母艦外,也是法國海軍的旗艦。正式成軍於2001年5月18日,戴高樂號是法國史上擁有的第十艘航空母艦,其命名源自於法國著名的軍事將領與政治家夏爾·戴高樂。戴高樂號不只是法國第一艘核動力航空母艦,事實上,它是有史以來第一也是唯一一艘不屬於美國海軍的核動力航空母艦。
建造日期 1989年4月14日
下水日期 1994年5月15日
排水量
標准 25000噸
滿載 38000噸
船體 長261.5米 寬31.4米
吃水深度 8.5米
飛行甲板 長261.5米 寬64.3米
飛機庫 長97.5米 寬64.3米
武器裝備
8座「吉安特」20F-22型20毫米對空武器系統
2座16聯裝蜂窩式導彈垂直發射裝置
w/32「阿斯特爾」艦對空反導彈導彈發射裝置
2座「薩德拉爾」防空導彈發射系統
4座10管AMBL-2A誘餌發射器
2座ARBB-33干擾發射台
「湯姆森」CSF-ARBR-21預警雷達
2台監視、捕捉與跟蹤雷達
「湯姆森」CS-DRBJ-11B三維對空搜索雷達
「湯姆森」CS-DRBV-26D型E波段雷達
「湯姆森」CS-DRBV-15C水面搜索雷達
「拉卡爾」1229-DRBN-34A導航雷達
「賽尼特」作戰火力控制系統
NRBP-20A飛機導航雷達
艦載飛機
「陣風」式戰斗機
改進型「超級軍旗」戰斗機
E-2C「鷹眼」預警機
565「黑豹」直升機
動力裝置
2座K-15加壓水冷卻反應堆
續航能力 5年
推進功率 84000 馬力
航速 27節以上
歷史
為了取代1960年代時建造的傳統動力航空母艦福熙號(Foch R99)與其姊妹艦克里蒙梭號(Clemenceau R98),法國早在1970年代中期時就已開始規劃下一代航空母艦的建造計畫,但戴高樂號的龍骨實際上卻是在1989年4月才在法國船舶建造局(Direction des constructions navales,DCN)位於布雷斯特的海軍造船廠中安放起建。然而,在一開始規劃時該艦原本是被當時的法國總統密特朗(Francois Mitterand)依照法國海軍旗艦命名的傳統,命名為黎塞留號(Richelieu)以承繼二次大戰時的戰艦黎塞留號。但在1989年實際起造時又被當時的總理、戴高樂主義派(Gaullist)的席哈克(Jacques Chirac)命名為戴高樂號。
由於冷戰時代的結束再加上經濟不景氣導致的國家財政困難,原訂1996年服役的戴高樂號工期一再延誤,直到1994年5月時才完工下水,以致連就役日程也往後延至1999年。但之後由於又陸續發現核反應堆強度不足進行補強,與斜向飛行甲板(angled deck)長度不足無法安全起降美製E-2C鷹眼式空中預警機(Hawkeye)而在2000年時又進行了甲板延長改造工程,將斜向甲板的長度增加了4公尺,也使得正式啟用的日程一延再延。
2001年5月18日戴高樂號正式就役,比原本預計的就役時間足足晚了五年,進度延誤所造成的損失成為法國財政上的一個巨大黑洞。同年9月11日發生了9.11事件,為了協助美軍進行永久自由行動(Operation Enring Freedom)掃盪阿富汗塔利班政權,戴高樂號與隨行的護衛艦隊首度穿過蘇伊士運河進入印度洋,於12月9日到達巴基斯坦大城喀拉蚩(Karachi)南方的海域上。在美軍主導的攻擊行動中,戴高樂號上的艦載機至少進行了140次以上的偵察與轟炸任務,是該艦服役以來第一次參與作戰任務。戴高樂號於2002年3月曾進入新加坡港進行休息補給,並於7月1日時返回母港土倫(Toulon)。
構造與設計
戴高樂號是史上第一艘在設計時加入了隱身性能考慮的航空母艦。然而由於噸位只有美國的同類艦只一半,因此戴高樂號只配備了兩具艦首彈射器(美軍航艦通常為四具),而艦載機的上限也只有一半約為40架上下,主要包括海基版本的陣風式戰斗機(Rafale即陣風M型)與超級軍旗攻擊機(Super Étendard)兩款法制戰機,以及美製的E-2C鷹眼式空中預警機。戴高樂號配備有非常先進的電子設備與法國最新銳的紫苑15型防空飛彈(Aster 15)與薩德拉爾(SADRAL)輕型短程防空飛彈系統,使得整體的攻擊能力遠遠超過過去法國擁有過的幾艘航艦。
後續發展
傳統上法國海軍向來會採取同時擁有兩艘航空母艦的編制,以確保縱使在其中一艘進廠維修時,也還有一艘可以值勤的配置方式。因此,除了目前擁有的戴高樂號外,法國海軍仍然需要建造另一艘航空母艦,才能完成理想的編制。
然而,由於戴高樂號的建造過分昂貴,法國政府並沒有打算建造另一艘同級艦,再加上近年來歐洲逐漸在政經軍事方面趨向統合,因此與其它國家採取相同標准以節省建造成本已是主流趨勢。在這樣的背景下,下一艘法國航艦極有可能是採用與英國合作開發的方式建造。雖然法國方面較偏好使用核動力來驅動船隻,但考慮到英國皇家海軍的低建造成本要求,2004年時法國總統希拉克曾正式公布,法國下一艘航空母艦將會用回傳統動力系統,考慮搭載燃氣渦輪引擎作為動力。
大事記
2001年9.11事件爆發,為了協助美軍進行永久自由行動(Operation Enring Freedom)掃盪阿富汗塔利班政權,戴高樂號與隨行的護衛艦隊首度穿過蘇伊士運河進入印度洋,於12月9日到達巴基斯坦大城喀拉蚩(Karachi)南方的海域上。在美軍主導的攻擊行動中,戴高樂號上的艦載機至少進行了140次以上的偵察與轟炸任務,是該艦服役以來第一次參與作戰任務。戴高樂號於2002年3月曾進入新加坡港進行休息補給,並於7月1日時返回母港土倫(Toulon)。
2007年,「戴高樂」號開始進行第一次大規模檢修,其中包括為兩個核反應堆更換燃料以及更新螺旋槳等大批裝備。2008年年底,修葺一新的航母重新出海執行任務。
2009年4月,「戴高樂」號因傳動軸出現故障而再次停航維修,經過幾個月的維修,航母於11月底出海訓練。
2010年10月中旬,由於驅動系統一個電櫃中的絕緣體出現故障,「戴高樂」號航母決定返回土倫港。10月30日,經過維修的戴高樂號重新出海進行訓練。
2011年3月20日,法國「戴高樂」號核動力航空母艦從法國土倫海軍基地啟程,參與對利比亞的軍事打擊行動。
『玖』 法國「克萊蒙梭」號、「福熙」號航空母艦是如何命名的
二戰後,法國的兩艘本級艦都以20世紀初期法國著名的軍事將領與國家領袖來命名:「克萊蒙梭」號以法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總理克萊蒙梭命名,「福熙」號則採用一次大戰時期曾任西線協約國最高統帥福熙將軍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