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新藝術運動法國哪裡為發源地

新藝術運動法國哪裡為發源地

發布時間:2022-01-31 03:31:31

A. 我想問一下「新藝術運動」的發源地到底是比利時還是法國

比利時、法國

B. 新藝術運動最早在那個國家興起

裝飾藝術與現代主義幾乎同時誕生,與現代主義的發展一樣,也有許多事件影響著裝飾藝術的發展。立體主義、後印象派、未來派及野獸派與壯觀的俄國芭蕾藝術一起,為裝飾藝術的形成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1922年發現的杜唐卡蒙(tutankhamen)墓葬和墨西哥台階式的瑪雅神廟,對裝飾藝術的成形也起著重要作用。
現代主義和裝飾藝術都強調幾何造形,但其區別在於工藝。裝飾藝術運用傳統櫥櫃製作技術,使其代表作被現代派標榜為精萃,只有富人才買得起手工如此精湛的作品。
法國在新藝術消亡後,經過一段時間的空白才出現了新的風格。法國人對包括理查德·利莫切米德(richard riemerschmid)在內的慕尼黑設計師於1910年舉行的展覽印象深刻,他們所展示的室內作品融合了美術與實用美術,並將目標指向更廣泛的觀眾群,所有設計作品的機器製造具有很高水準。從此一些法國設計師開始追循現代派的路線,而其他設計師吸納了美術與實用美術綜合使用產生和諧的室內設計思想,並在當時的幾何風格基礎上運用傳統的手工藝技術。
這個階段的一個主要人物之一就是建築師安德烈維拉(and r6 ve ra)。他認為法國應繼承路易十六的風格,並將之與20世紀的簡練和18世紀的圖案結合起來。而此時與傳統的燃燒的火炬和弓箭圖案不同,基本圖案變成花朵、果籃和垂花飾。
1925年巴黎裝飾藝術與現代工業國際展是這種法國風格(後稱裝飾藝術)向世界展示的一個軸心點。這個展覽原定於1912年,但延期到了1925年才展出。
美國設計師雖受到參展邀請,卻因自認為沒有「現代」的作品而謝絕前往。但後來到美國的各個博物館的一次巡迴展以及各家商店自辦的展覽皆為美國公眾帶來了這種新風格,從而促進美國開始探索自己的風格。他們與未來派一樣,受到機器、汽車和飛機的啟發,設計是幾何形的,但美國設計關鍵的因素是流線造型。
科技對於設計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由於空氣動力學的發展,汽車及飛機皆具流線特點,那麼何不將其他物品也設計成流線型呢?當時幾乎家家有電用,收音機是新鮮事物,家用電器處在蓬勃興起的變革當中,加上摩天大樓,你會看到美國裝飾藝術的多面性。
與現代主義設計師不同,裝飾藝術的成員倡導裝飾。他們雖然使用抽象,但並不致力於純幾何形,他們也不追求人造材料的革新,而偏好使用諸如象牙和鯊魚皮這樣舊的歐洲殖民地才有的材料。 裝飾藝術運動是在20世紀20到30年代在法國、美國和英國等國家開展的一次風格非常特殊的設計運動。因為這場運動與歐洲的現代主義運動幾乎同時發生與發展,因此,裝飾藝術運動受到現代主義運動很大的影響,無論從材料的使用上,還是從設計的形式上,都可以明顯看到這種影響的痕跡。但是,從思想發展的背景來看,從意識形態的角度來看,現代主義運動的民主色彩、社會主義背景,都從來沒有在裝飾藝術運動中發生過。裝飾藝術,特別是法國的裝飾藝術運動,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傳統的設計運動,雖然在造型上、在色彩上、在裝飾動機上有新的、現代的內容,但是它的服務對象依然是社會的上層,是少數的資產階級權貴,這與強調設計民主化、強調設計的社會效應的現代主義立場是大相徑庭的。因此,雖然這兩場運動幾乎同時發生,互相也有影響,特別是現代主義對於裝飾藝術運動在形式上和材料上的影響,但是,它們屬於兩個不同的范疇,有各自的發展規律。20世紀初,一批藝術家和設計師敏感地了解到新時代的必然性,他們不再迴避機械形式,也不迴避新的材料(比如鋼鐵、玻璃等等)。他們認為,英國的工藝美術運動和產生於法國,影響到西方各國的新藝術運動有一個致命缺陷,就是對於現代化和工業化形式的斷然否定態度。時代已經不同了,現代化和工業化形式已經無可阻擋,與其迴避它,還不如適應它。而採用大量的新的裝飾動機使機械形式及現代特徵變得更加自然和華貴,可以作為一條新的探索途徑。這種認識,普遍存在於法國、美國、英國的一些設計家之間,特別是20年代西方的普遍繁榮,美國更是高速發展,造成新的市場,為新的設計和藝術風格提供了生存和發展的機會。這一歷史條件,促使新的試驗的產生,其結果便是20世紀初的另外一場重要的設計運動―裝飾藝術運動。裝飾藝術運動的名稱出自1925年在巴黎舉辦的一個大型展覽:裝飾藝術展覽。這個展覽旨在展示一種「新藝術」運動之後的建築與裝飾風格。該展覽的名稱,後常被用來特指一種特別的設計風格和一個特定的設計發展階段。但是,裝飾藝術這一術語,實際所指的並不僅是一種單純的設計風格。和新藝術運動一樣,它包括的范圍相當廣泛,從20年代的色彩鮮艷的所謂爵士圖案,到30年代的流線型設計式樣,從簡單的英國化妝品包裝到美國紐約洛克菲勒中心大廈的建築,都可以說是屬於這場運動的。它們之間雖有共性,但是個性更加強烈。因此,把裝飾藝術單純看作一種統一的設計風格是不恰當的。
從思想和意識形態方面來看,裝飾藝術運動是對矯飾的新藝術運動的一種反動。「新藝術」強調中世紀的、哥德式的、自然風格的裝飾,強調手工藝的美,否定機械化時代特徵;而裝飾藝術運動恰恰是要反對古典主義的、自然(特別是有機形態)的、單純手工藝的趨向,主張機械化的美。因而,裝飾藝術風格具有更加積極的時代意義。另一方面,裝飾藝術運動開展的時期,正是現代主義開展的時期,因此,無論這場運動多麼強調裝飾的效果-裝飾正是現代主義反對的主要設計內容之一-但是,在設計上依然受到現代主義的很大影響。無論是在材料的運用上,還是設計主題的選擇上,乃至於設計本身的特點上,這兩種設計運動都有不少的內在關聯。以往常常把裝飾藝術視為與現代主義對立的設計運動來看,但研究表明,它們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特別是美國的工業設計與裝飾藝術運動,有時簡直難以截然劃分開來。比如美國設計家雷蒙·羅維1937年為紐約世界博覽會設計的「工業設計師辦、公室」,就很難說是單純的現代主義,還是裝飾藝術風格;法國現代主義大師勒·科布西耶在20世紀20年代中期設計的傢具,也是兩種風格兼有。這都表明:裝飾藝術與「現代主義」之間並不完全是矛盾的關系,在形式特徵上,它們有著密切而復雜的關聯。至於兩者的區別,主要在於它們的產生動機和它們所代表的意識形態上。裝飾藝術稟承了以法國為中心的歐美國家長期以來的設計傳統立場:為富裕的上層階級服務,因此它仍然是為權貴的設計,其對象是資產階級;「現代主義」運動則強調設計為大眾服務,特別是為低收入的無產階級服務,因此它是左傾的、小知識分子理想主義的、烏托邦式的。
西方有些設計理論家把裝飾藝術運動稱為「流行的現代主義」,或者「大眾化的現代主義」,原因是因為它的風格在某些方面被用來設計大眾化的流行的產品,比如批量化生產的鋼管傢具、汽車和摩天大樓等等。這種稱謂很容易造成誤解,因為裝飾藝術風格的主要服務對象依然是社會中的權貴,而並不是大眾。
20世紀60年代以來,開始有越來越多的設計理論家把裝飾藝術運動視為英國「工藝美術」運動和歐美的「新藝術」運動的延伸與發展。從裝飾動機來看,或者從它強調的服務方向來看,這種觀點當然無可厚非。但復雜性在於,這場運動主要的發展時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之間,而這也正是現代主義運動發展的主要階段,因此,往往有混淆的情況。從名稱上看,也有一定的混淆,比如在法國有人稱這場運動和設計風格為「現代主義」,也有人因為影響到這個風格的因素之一是美國的爵士音樂和表演,而把它稱為爵士現代主義。但是,如果從意識形態的立場來看,裝飾藝術運動強調為權貴服務的立場和現代主義運動強調為大眾服務的社會主義立場之間依然是徑渭分明的。
裝飾藝術運動紡的織品、牆紙圖案其線條大多取自花梗、花蕾、藤蔓等自然界優美、具有曲線的形體。 從人類藝術的誕生時,就沒有離開過「裝飾」這個名詞。人類的藝術起源與原始的裝飾有著某種不可割捨的關系。著名的美術史學者沃爾夫林就認為「美術史主要是一部裝飾史」。裝飾在原始社會是人們所創造的藝術的審美核心。各種彩陶紋樣成為各種裝飾美、形式美的標本。裝飾是一種有意味的形式。它不但是審美的形式,而且有更深層次的含義。它包含著特定的社會感情和文化意識。它不僅是「裝飾性」的,從秩序、線條、形式、色彩等方面帶給人們以審美愉悅,而且是「文化性」的,從文化、理想、象徵、歷史等方面滿足人們更深層次的需要。沃林格在《抽象與移情》中說到:裝飾藝術的本質特徵在於:一個民族的藝術意志在裝飾藝術中得到了最純真的表現。……裝飾藝術必然構成了所有對藝術進行美學研究的出發點和基礎,裝飾對於現代設計同樣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義。從裝飾的角度出發,可以清晰的看到現代設計的發展脈絡。
貢布里希在其著作《秩序感》第二版序言中寫有這樣的句子:「大膽地說,我的目的是為了解釋。本書到副標題中宣布的『裝飾藝術的心理學研究』是為了建立和檢驗主標題中宣稱的理論:有一種『秩序感』的存在,它表現在所有的設計風格中,而且,我相信它的根在人類的『生物遺傳之中』」。現代設計是工業化文明的產物。現代設計是為現代人、以及現代經濟、現代社會的生活方式提供服務的藝術活動。在現代主義設計運動的過程中,有一些重要的設計運動,這些設計運動每次都與裝飾的揚棄有一定關系。或者是運用裝飾,或者是拋棄裝飾,很大程度上都是圍繞裝飾對現代設計作新的發展。 ⑴「新手工藝美術運動」與裝飾
從18世紀工業革命開始,直到19世紀末期,工業技術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產品設計在這種變革與混亂中發展。人們在生活習慣與心理上對舊有產品的形式與風格有很頑固的留戀,這反映在設計上表現為裝飾化的特點,注重傳統裝飾趣味。裝飾與機械生產的要求之間的矛盾不可避免地產生。許多設計師不願意參與對工業產品進行設計,而大多數工業產品單方面追求標准化、批量化生產,對產品本身卻忽略了裝飾美、形式美的因素,造型粗糙、醜陋,產品的審美品味與格調不高。
1851年,在英國倫敦海德公園內舉行的世界工業博覽會上,集中暴露了一些矛盾。展品以工業產品居多,外型粗陋。許多產品上加了些不倫不類的紋樣為裝飾,想以裝飾彌補其形式上的醜陋。但事實證明,其結果更加糟糕。因此,以約翰·拉斯金和威廉·莫里斯為首的一批有識之士進行了一場名為「新手工藝美術運動」的設計風格改革運動,主張藝術家走入生活,創造為大眾理解和接受的作品,它反對維多利亞矯飾之風,倡導中世紀的純朴裝飾,並吸收日本的裝飾,從自然中汲取素材,創出新的設計風格,這是一種可貴的探索。它的影響遍及歐洲多國,使「新藝術運動」在歐洲蓬勃興起,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新手工藝美術運動」以新的裝飾反對矯飾,主張精緻、合理的設計,並保存了手工藝,對現代設計思想的形成有重要影響。
⑵「新藝術運動」與裝飾
在英國「新手工藝美術運動」的感召下,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歐洲和美國產生和發展了規模宏大、影響廣泛的「新藝術運動」具體地在建築、傢具、工業品、服裝、首飾、書籍插圖等,甚至雕塑與繪畫的純藝術領域內部也出現一種新的設計風格與藝術面貌。它涉及了法國、荷蘭、比利時、西班牙、美國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直到1910年左右,才逐漸被「裝飾藝術運動」 和「現代主義運動」取代。這場運動反對矯飾風格,主張回歸自然,極大地發展了植物、動物紋樣在圖案設計上的運用,創出一種唯美主義裝飾風格。
法國傢具設計師薩穆爾·賓在1895年開辦了名為「新藝術之家」的工作室及設計事務所,主張設計師創造新風格。1900年,他們展出了「新藝術之家」的傢具作品,獲得很大成功,「新藝術」之名從此傳開。展出的作品有強烈的自然主義傾向。模仿植物形態和結構。這與薩穆爾·賓的「回到自然去」的口號相一致。「新藝術運動」創造了非常特殊的裝飾風格。「從亨利·凡德威爾德的室內,到基瑪德的巴黎地下鐵入口設計,從安東尼·高蒂的建築,到穆卡的大張海報,都呈現出從來沒有過的非歷史主義的新裝飾風格探索力量。」 這場設計運動運用了裝飾、自然主義風格把藝術和手工藝與產品設計結合,造就了在19世紀和20世紀之交時期的典型設計風格,成為現代主義時代即將來臨的前奏。
⑶「裝飾藝術」運動與裝飾
「裝飾藝術」運動是在20世紀20-30年代在法國、英國、美國等國家展開的設計運動,它與歐洲的現代主義運動幾乎同時發生,彼此都有一定的影響。
隨著現代化與工業化逐漸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藝術家們也嘗試著尋找一種新的裝飾使產品形式符合現代生活特徵。1925年在巴黎舉辦了大型展覽「裝飾藝術展覽」,該展覽向人們展示了「新藝術」運動後的建築與裝飾風格,在思想與形式上是對「新藝術」運動的矯飾的反動,它反對古典主義與自然主義及單純手工藝形態,而主張機械之美,從現代設計發展歷程看,它是具有積極的時代意義的。「裝飾藝術」運動並非單純的一種風格式樣運動,它在很大程度上還屬於傳統的設計運動。即以新的裝飾替代舊的裝飾,其主要貢獻是在造型與色彩上表現現代內容,顯出時代特徵。
無論是「新手工藝美術」運動、「新藝術」運動,還是「裝飾藝術」運動,它們都是從裝飾出發去發展新的、合理的、完善的設計風格,也從而擴展了「裝飾」的藝術價值。這其中對裝飾的肯定與發揚直接形成現代設計改革的動力因素。 我們都知道,現代主義設計風格是受到現代藝術運動以及「新建築」運動的影響發展起來的,它具有一定的社會民主主義色彩,強調機械美、功能美、主張理性化的設計,主張簡潔、實用,否定裝飾的作用,把形式與功能的關系對立起來,從而發展出與以前不同的設計風格。
早在1892年,美國芝加哥學派的建築師沙利文便提出:「如果我們能在一段時期內完全放棄裝飾,以使我們的思想敏銳地集中於形式完美的建築和漂亮的裸體上,這對我們的審美情趣一定大有好處。」他提出的「形式服從功能」這一提法,成為功能主義的宣言和核心的思想。「新藝術」運動的核心人物之一,--凡?德?威爾德於1894年在他的《為藝術清除障礙》一文中,提出「美的第一條件是,根據理性法則和合理結構造出來的符合功能的作品。」 這些思想成為機械美學的先聲。奧地利建築師阿道夫?盧斯極端主張功能的重要性。他對裝飾極為反感。1898年他在一篇文章中寫道:「只在形式中求美而不依靠裝飾,這是整個人類希望達到的目標」。他還說「文明的進步等於從有用的東西上揭去裝飾」。他將裝飾歸於「落後的」、「色情的」、「浪費的」的范疇。「裝飾是一種精力的浪費,因此也就浪費了們的健康,歷來如此。但在今天它還意味著材料的浪費,這兩者合在一起就意味著資產的浪費。」 1908年,盧斯發表了《裝飾與罪惡》,其文的內容可以用「裝飾即犯罪」這一口號來概括。這些理論在一定程度上充當現代主義運動的指導思想,也把現代主義設計推向功能主義的設計方向。
包豪斯是現代設計運動的搖籃,也預示現代主義設計高潮的到來。包豪斯於1919年由格羅佩斯創辦於德國魏瑪,在短暫的14年(1919-1933年)的辦學歷程中形成了整套的設計教學體系。提倡藝術與技術的結合,形成了現代主義設計風格。它標志著原來的裝飾形態中的設計被現代主義理性設計取代。
包豪斯被納粹關閉後,其主要教學骨乾和學生流散到歐美各國,使理性設計思想在全世界范圍內傳播。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的「國際風格」正是包豪斯的設計風格普及化的結果。「國際主義風格」完全排斥裝飾,把功能至上的理性精神奉為准繩。現代主義設計大師、機械美學的代表人物勒·柯布西埃提出「房屋是居住的機器」。是經典的機械化和功能化的設計思想。
1958年,密斯·凡德羅和菲利普·約翰遜設計的紐約西格萊姆大廈是國際主義風格的標志性建築,同時也是密斯·凡德羅「少即多」的設計思想的產物,這種過分強調理性、功能,簡潔的設計越來越缺乏個性與人情味,越來越使人們感到厭倦。
現代主義設計對裝飾的排斥並不意味裝飾的消失。相反,裝飾又以新的形式出現。英國學者彼得柯林斯在《現代建築設計思想的演變》一書中寫道:「是否的確由於19世紀過分運用裝飾而導致了廢棄裝飾,還是裝飾只不過改換了打扮?」他認為,「裝飾並未來亡,它僅僅是不知不覺地融合於結構之中了」。現代主義設計是把裝飾與結構同化,創造出了「無裝飾的裝飾」。 隨著人們對國際主義風格的厭倦,到了60年代,設計師們推出了「波普設計(pop design),滿足大眾的審美趣味。追求雅俗共賞的目的。色彩與裝飾因此被重新運用。並且在70年代裡興起了多種「後現代主義」風格,反對國際主義設計的單調形式。
「後現代主義」設計指的是「在現代主義、國際主義設計上大量利用歷史裝飾動機進行折衷主義式的裝飾的一種設計風格」 ⑽它有明確的時間段,從70年代持續到90年代初,之後便開始衰退。
後現代主義設計是對現代主義設計的挑戰,是對現代主義、國際主義設計的一種裝飾性的發展,反對設計中的國際主義、極少主義風格,主張以裝飾手法達到視覺上的審美愉悅,注重消費者心理的滿足。在設計上大量運用了各種的歷史裝飾符號,但又不是簡單的復古,採取的是折衷的手法,把傳統的文化脈絡與現代設計結合起來,開創了裝飾藝術的新階段。
從本質上講,後現代主義設計並非對現代主義設計進行推翻與否定,而是在肯定其實用功能因素的基礎上,在形式上賦予其人格化,情感化的裝飾效果,後現代主義設計理論的權威、美國評論家、建築家和作家查爾斯詹克斯自己也說:後現代主義是現代主義加上一些什麼別的。
後現代主義設計中採用大量歷史風格,比如哥特式、巴洛克式。從古典到文藝復興,無所不包,進行裝飾符號的挪用,戲謔、調侃、誇張和象徵的描述,以多種歷史風格的整合拼接達到裝飾化的效果,它是折衷主義的,許多作品都反映了這種特徵。比如查爾斯?穆爾設計的美國新奧爾良的義大利廣場。菲力普·約翰遜的at

C. 新藝術運動在西班牙的形成背景。。。歷史意義

法國是「新藝術運動」的發源地,「新藝術」(Art Nouveu)本是巴黎一家商店的名稱,由出版商薩穆爾▪賓(Samuel Bing)1895年12月創立,是在仿效威廉▪莫里斯設計事務所的基礎上開設的,取名「新藝術畫廊」,(The Gallery De I』 art Nouveu)。雖然名稱是「新藝術畫廊」,其實主要經營和展覽風格新穎的傢具及室內陳設用品。「新藝術運動」在十九世紀末就初見端倪,1900年的巴黎世界博覽會為「新藝術運動」提供了強大的展示舞台,從那時候起「新藝術運動」在法國持續二十餘年,並影響到其他國家,因而,我們稱法國是「新藝術運動」的發源地。
法國的「新藝術運動」的發展主要有兩個中心:巴黎和南錫(Nancy)。南錫主要集中在傢具設計上,而巴黎則包羅萬象,涉及領域非常廣泛,包括傢具、建築、室內、平面設計等。在巴黎,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建築師格里馬爾。他為巴黎許多建築以其出色的很多相當精美的裝飾,其中最出色的是巴黎地下鐵路的出入口站,一共有141種不同圖案。他還為卡斯第爾.布拉齊旅店設計了一扇非常出色門,上面的圖形變化莫測,線條優美,更是體現了新藝術的風格。在南錫,玻璃工藝家加萊是個十分重要的人物,以他為核心有南錫派的工藝美術聯盟。他的玻璃器皿,運用砂輪磨花、酸腐蝕、金屬鑲疊、金屬鏤嵌和吹泡等特殊技法,加工出來的圖案和花草昆蟲都流暢美觀,因而被成為「玻璃玻璃鑲嵌細工」也不足為奇。
具有影響的「新藝術運動」組織有「新藝術之家」、「現代之家」、「六人集團」等。
西班牙的新藝術運動只限於巴塞羅那。建築師高迪和蒙塔列分別代表著兩種不同的風格。高迪以富有中世紀哥特藝術趣味的、簡化的曲線形,設計了離奇古怪的卡薩.米拉公寓和聖家族教堂,至今是西班牙人的驕傲。蒙塔列所設計的卡蘭塔音樂廳,代表了大陸風的歷史主義的新藝術風格。
新藝術運動是一場波及到歐洲各國和美國的國際性藝術設計運動。它主張將「純藝術」和手工藝融為一體,從大自然中選取藝術創造和設計素材等的思想,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目的是追求與傳統決裂,完全師從自然的全新風格(線條裝飾)。最極端、最具有宗教氣氛的新藝術運動代表就是西班牙。

D. 談談新藝術運動在德國、英國、西班牙這三個國家的具體發展

德國新藝術運動是以"青年風格"出現的。它得名於1896年在慕尼黑創刊的《青春》雜志。年輕的設計家埃克曼、雕刻家奧布里斯特是其骨幹。他們設計的綴錦、封面和各種美麗的花卉圖案,被廣泛地應用。此外,凡.德.維爾德和建築家貝倫斯在柏林方面以抽象的青年風格設計建築和建築裝飾。

英國的新藝術運動是莫里斯美術與工藝運動的繼續。在莫里斯和拉斯金相繼謝世之後,他們的學生馬克默多建立了""新世紀藝術家協會"",生產新穎的傢具和裝飾品,成為向""新藝術""的過渡。稍後,在格拉斯哥,出現了以麥金托什為首的設計家集團。1896-1909年間,他們為格拉斯哥的四家茶室進行了別出心裁的設計,風格簡練、明快。1909年建成的格技斯哥藝術學院新主樓,被喻為英國第一所新藝術風格的建築。

西班牙的新藝術運動只限於巴塞羅那。建築師高迪和蒙塔列分別代表著兩種不同的風格。高迪以富有中世紀哥特藝術趣味的、簡化的曲線形,設計了離奇古怪的卡薩.米拉公寓和聖家族教堂,至今是西班牙人的驕傲。蒙塔列所設計的卡蘭塔音樂廳,代表了大陸風的歷史主義的新藝術風格。

E. 法國新藝術運動中心有什麼和南斯

法國「新藝術」運動時期,在巴黎和南斯,不僅出現了三個設計組織——新藝術之家、現代之家和六人集團;而且

F. 法國新藝術運動的特點

准確的說新藝術是一場運動,而不是單一的一種風格,可分為直線風格和曲線風格,裝飾上的和平面藝術的風格,並以其對流暢、婀娜的線條的運用、有機的外形和充滿美感的女性形象著稱。 這種風格影響了建築、傢具、產品和服裝設計,以及圖案和字體設計。

裝飾藝術運動
新藝術風格的流行時間大約從1880到1910年左右,是指當時在歐洲和美國開展的裝飾藝術運動。這種藝術新形式帶有歐洲中世紀藝術和18世紀洛可可藝術的造型痕跡和手工藝文化的裝飾特色,同時還帶有東方藝術的審美特點,也運用工業新材料,包含了當時人們的懷舊和對新世紀的嚮往情緒,是人們從農業文明進入工業文明過渡時期所有復雜情感的綜合反映。這一運動帶有較多感性和浪漫的色彩,表現出懷舊和憧憬兼有的世紀末情緒,是傳統的審美觀和工業化發展進程中所出現的新的審美觀念之間的矛盾產物。 社會轉型期的新舊更替並不僅僅體現在時間上,還體現在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審美觀念,以及每天所使用的日用品中。這一時期,歐洲藝術家、手工藝人、建築師所創造出來的新的藝術形式被稱為「新藝術」。

工藝美術運動
新藝術風格的產生直接受到了19世紀60年代英國工藝美術運動的影響,新藝術運動延續和發展了工藝美術運動的自然植物造型,許多新藝術的藝術家也是工藝美術運動的參與者。在歐洲傳播的東方文化也是新藝術風格產生的靈感來源之一。19世紀的歐洲幾乎控制了所有的非洲、東南亞、印度和太平洋國家,從這些國家掠奪物質財富的同時也從這些國家引進文化和藝術。在1862年的倫敦博覽會上,日本等國的商品在此公開展售,日本的紡織品、扇子、高級瓷器和著名版畫家的作品是歐洲市場上的新鮮東西,這些帶有異域文化特點的商品成為藝術家所喜愛的收藏品,其風格特徵在他們的作品中得到體現。

歐洲風格
新藝術運動風格被許多批評家和欣賞者看作是藝術和設計方面最後的歐洲風格,因為在此以後,歐洲幾乎再也沒有這種地域范圍廣泛的藝術運動產生,新藝術運動展示了歐洲作為一個統一文化體的最後輝煌。它試圖打破純藝術和實用藝術之間的界限,內容幾乎涉及所有的藝術領域,包括建築、傢具、服裝、平面設計、書籍插圖以及雕塑和繪畫,而且和文學、音樂、戲劇及舞蹈都有關系。

G. 法國新藝術運動的特點是什麼

「新藝術」(
Art
Nouveau
)
是一個法文名詞,十九世紀末在歐洲有大約五、六個國家是用這個名稱來發動這場運動的,其中包括法國、荷蘭、比利時、西班牙、義大利等;德國則稱這場運動為「青年風格」(
Jugendstil
),在奧地利的維也納,它被稱為「分離派」。(
Seccessionist
),在斯堪的納維亞各國,則稱之為「工藝美術運動」。雖然名稱各異,但整個動的內容和形式則是相近的。
法國的設計運動早在十九世紀末已經開始醞釀。1900年的巴黎世界博覽會是「新藝術」在法國嶄露頭角的開始,從那個時候起,法國的這場設計運動歷時二十餘年,是所有有關國家中持續最久的國家。這場運動的名稱也是緣由法國傢具
設計家薩姆爾‧賓
(
Samuel
Bing
)
在1895年開辦的設計事務所的名字--「新藝術之家」
(
La
Maison
Art
Nouveau
)
而產生的,評論家取其中「新藝術」為名,來稱這個席捲歐美的設計運動,因此,法國應該被視為「新藝術運動」的發源地。
答案補充
當時,它只是被簡單地稱為現代風格,就象洛可可風格在它那個時代的稱呼一樣。另一方面,很多小范圍團體的互相聚集,稍微改良了當時矯飾的流行風格,形成20世紀現代主義的前奏。這種風格中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充滿有活力、波浪形和流動的線條。象是使傳統的裝飾充滿了活力,表現形式也象是從植物生長出來。
作為一種藝術運動,它與拉菲爾前派和象徵主義的畫傢具有某些密切的關系,就像某些名人如奧伯利·比亞茲萊。可以把阿爾豐斯·穆卡、愛德華·伯納-瓊斯、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和讓·圖洛普歸入多於一種風格中。不像象徵主義畫家,無論如何,新藝術運動具有一個自己的特殊形象,而且不像保守的拉菲爾前派,新藝術運動沒有躲避使用新材料、使用機器製造外觀和抽象的純設計服務。
新藝術運動在建築風格和室內設計方面,避開維多利亞時代折衷的歷史主義。通過新藝術運動設計師的挑選和「現代化」某些洛可可風格中萃取的元素代替從歷史衍生和高維多利亞風格的根本結構或寫實自然主義的裝飾。新藝術運動主張運用高度程序化的自然元素,使用其作為創作靈感和擴充「自然」元素的資源。

H. 「新藝術運動的風格及特點」請直接回答不要給鏈接,感激不盡

在不同的資料上,可以看到兩種說法,一種是說新藝術風格起源於法國,另一種認為新藝術風格起源於比利時。不論哪種說法都有一定的道理。新藝術(art Nouveau)一詞源於1895年薩姆爾.賓(samuel.Bing 或siegfried.Bing)在巴黎開設的一家同名商店。這個經銷美術和工藝品的商店,出售經過精心挑選的、反映世紀末藝術家審美趣味的新產品和新作品,從而使它成為這種審美潮流的代名詞。而比利時是歐洲大陸工業化最早的國家之一,工業製品的藝術質量問題在那裡比較尖銳。從19世紀初,布魯塞爾就已經是歐洲文化和藝術的一個中心,在那裡產生了一些典型的新藝術品,並且比利時人霍爾塔(Victor Horta)開創了新藝術的建築風格。

新藝術風格的藝術家除了摒棄傳統,師法自然,更從中世紀、日本、中東的藝術中吸取所需,尤其是日本的浮世繪和陶瓷藝術。
並且在不同的國家,新藝術有著不同的名稱。

這一風格的大師,例如,西班牙的戈地、比利時的霍爾塔,還有世界各地的建築師設計的新藝術運動風格的建築具有鮮明的特色,那就是鐵藝裝飾的細部,玻璃和馬賽克的應用。 新藝術運動的焦點在於個性的張揚,其中有兩種彼此相似、但絕不相同的派別:螺旋形、波浪形、蔓藤花紋及扭曲的形狀為一派,另一派以查爾斯·雷尼·麥金托什展出的矩形風格為主.

I. 新藝術運動的歷史起源

新藝術的出現經過了很長的醞釀階段,許多著名的設計家都認為英國文化為新藝術運動鋪平了道路。但是,對於新藝術發展影響最深的還是英國的工藝美術運動。威廉·莫里斯十分強調裝飾與結構因素的一致和協調,為此他拋棄了被動地依附於已有結構的傳統裝飾紋樣,而極力主張採用自然主題的裝飾,開創了從自然形式、流暢的線型花紋和植物形態中進行提煉的過程,新藝術的設計師們則把這一過程推向了極端。
工藝美術運動的思想在歐洲大陸廣為傳播,終於在追求美學社會理想的過程中轉變為接受機械化,最終導致了一場以新藝術為中心的、廣泛的設計運動,並在1890年至1910年間達到了高潮。

J. 為什麼新藝術運動會起源於法國並以法國為中心,當時為法國提供了什麼土壤和條件

新藝術運動開始在1880年代,在1890年至1910年達到頂峰。新藝術運動的名字源於薩穆爾·賓(Samuel Bing)在巴黎開設的一間名為「現代之家」(La Maison Art Nouveau)的商店,他在那裡陳列的都是按這種風格所設計的產品。 准確的說新藝術是一場運動,而不是單一的一種風格,可分為直線風格和曲線風格,裝飾上的和平面藝術的風格,並以其對流暢、婀娜的線條的運用、有機的外形和充滿美感的女性形象著稱。 這種風格影響了建築、傢具、產品和服裝設計,以及圖案和字體設計。

閱讀全文

與新藝術運動法國哪裡為發源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56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2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15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56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8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67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2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2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28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4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54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6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0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2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95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5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