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法蘭西階級斗爭的理論意義
在革命理論上,這部著作提出了「革命是歷史的火車頭」(《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474頁)的著名論斷。它指出,革命大大推動社會進步,加速歷史的發展進程。在這歷史的巨大動盪中,在這革命的熱情、希望和失望的驚人的起落中,社會各階級從前以半世紀為單位來計算自己的發展時期,現在卻必須以星期為單位來計算了。它具體論述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階段無產階級所肩負的任務,指出,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之間的對立從根本上決定了資產階級的立場,他們由於懼怕無產階級,已不願擔負起領導一切人民力量去徹底消滅封建殘余、實現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歷史使命。只有無產階級才是革命運動和歷史發展的主要力量,才能把革命繼續推向前進。這就提出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有可能在徹底完成後向新的質轉變,即向無產階級革命轉變的問題。
但是,當時法國的無產階級本身還不夠發展,它還沒有能力實現自己的革命。因為工業無產階級的發展是受工業資產階級的發展所制約的。只有在工業資產階級統治下,它才能獲得廣大的全國規模的存在地位,這種存在地位能夠把它的革命提高為全國規模的革命;只有在工業資產階級統治下,它才能創造出現代的生產資料,這種生產資料同時又是它用以達到革命解放的手段。工業資產階級還沒有在法國占居統治。所以在革命發生時,法國無產階級雖然在巴黎擁有實際的力量和影響,但是在法國其他各地,它幾乎完全消失在占壓倒多數的農民和小資產階級中間。充分發展的現代形式的反資本斗爭,即工業雇傭工人反對工業資產者的斗爭,在法國還不是普遍現象。因此,無產階級的革命起義能不能奪取勝利,關鍵在於團結廣大的中間階層,特別是占人口大多數的農民。巴黎無產階級六月起義失敗的主要原因,除了無產階級本身的幼稚外,就是農民和小資產階級沒有支持這次起義。這部著作把爭取同盟者的問題放在重要地位,指出:「在革命進程把站在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之間的國民大眾即農民和小資產者發動起來反對資產階級制度,反對資產階級統治以前,在革命進程迫使他們承認無產階級是自己的先鋒隊而靠攏它之前,法國工人是不能前進一步,不能觸動資產階級制度的。」(《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403頁)
馬克思在這部著作中還把無產階級社會經濟改造的任務概括為:佔有生產資料,使生產資料受聯合的工人階級支配,從而消滅僱傭勞動、資本及其相互間關系。」(《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426頁)這個概括的公式具有重要意義。它第一次表述了一個使現代工人社會主義既與形形色色封建、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等等社會主義截然不同,又與空想和自發的工人共產主義所揭示的模糊的「財產公有」截然不同的原理。
在國家學說上,這部著作的偉大貢獻是:第一次直接使用無產階級專政的概念來說明無產階級國家的本質。它指出,法國現代社會中兩大階級的斗爭,特別是1848年6月巴黎工人失敗後資產階級對革命群眾的血腥鎮壓,把蒙在共和國頭上的一層幕布撕破了。資產階級的統治制度成為資產階級的恐怖統治。資產階級共和國現出了原形,原來它是以鞏固資本和勞動奴役為其公認任務的國家。這就使無產階級摒棄了對資產階級共和國的一切幻想,提出:「推翻資產階級!工人階級專政!」(《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417頁)它論述了工農聯盟是無產階級專政的基礎的原理,指出,在資產階級統治下,農民和無產階級所受的剝削,只是在形式上不同罷了。剝削者是同一個:資本。只有資本的瓦解,才能使農民擺脫貧困痛苦的命運。只有反資本主義的、無產階級的政府,才能結束農民在經濟上窮困絕望和社會上地位日益低落的處境。這就使農民把負有推翻資產階級制度使命的城市無產階級看做自己的同盟者和領導者。立憲共和國是農民的剝削者聯合實行的專政;社會民主主義的紅色共和國,是農民的同盟者的專政。它還闡發了關於無產階級專政的歷史必然性和過渡性的原理,指出,這種專政是達到消滅一切階級差別,達到消滅這種差別所由產生的一切生產關系,達到消滅和這些生產關系相適應的一切社會關系,達到改變由這些社會關系產生出來的一切觀念的必然的過渡階段。
這部著作還批判了各種空論的社會主義體系,指出,空論社會主義只是提出一些多少帶點社會主義性質的措施,而不去觸動資本主義制度,幻想藉助細小的手法和巨大的感傷情懷來消除階級的革命斗爭及其一切表現。但是,法國的經驗表明,無產階級必須堅持不間斷的革命,把民主革命進行到底,並爭取轉變為社會主義革命。空論社會主義鼓吹階級合作,企圖在資產階級國家幫助下,建立國家工場,解決社會問題。但是,法國的經驗表明,無產階級只有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自己的階級專政,才能實現解放自己和解放全人類的歷史使命。二月革命雖然失敗了,但是它有一個重大的作用,就是使無產階級擺脫一些人物、幻想、觀念和方案,這些都不是二月勝利所能使它擺脫的,只有一連串的失敗才能使它擺脫。只有浸過六月起義者的鮮血之後,三色旗才變成了革命的旗幟——紅旗。無產階級將愈益團結在革命的社會主義周圍。這種社會主義就是宣布不斷革命,就是無產階級的階級專政。
❷ 為什麼近代史中法國的革命如此頻繁
法國人參政的熱情是非常高的,從總統大選的投票率就可以看出來,法國的投票率往往比其他資本主義國家高。他們不像別的國家的選民,喪氣地說「選誰都一樣」這種話,而是真正把投票作為左右國家前途的行為。
法國人不僅參政熱情高,覺悟也高。記得前幾天馬克龍要搞勞動法改革,一位反對改革的遊行示威群眾面對記者並沒有分析改革對自己的具體影響,而是大談當前法國政壇右傾化的危險,思想境界著實不低。
這兩點決定了法國人對政治是很敏感的。而法國人還有兩種精神氣質,一個是理想主義,一個是不願順從。法國人不像英國人那樣只要達到目標可以做出妥協退讓。英國的資產階級,為了掌握實權甚至可以保留王室,對法國人來說這是不可想像的,他們會以盧梭為指導,建設純粹的共和國,哪怕有一點封建殘余也要不計代價地推倒重建。理想主義也讓法國人思想長期左傾,除了對制度純潔性的要求,最徹底的資產階級革命、第一次無產階級革命的偉大實踐和法共幾十萬人民武裝的紅旗背後,想必是從不熄滅的對自由、平等、博愛的追求。
至於法國人的不服從,也許是地理和氣候使然,南歐人總比北歐人要活躍,對政府不喜歡「言聽計從」,自然對革命情有獨鍾。
這些原因綜合在一起,讓法國成了無數進步人士的朝聖之地、世界各國反動勢力眼中的「問題兒童」、以及屹立不倒的革命燈塔。
當然,這些都只是從法國人的思想氣質上說的,近代法國頻繁的革命應該有更深層的政治經濟因素,這是歷史唯物主義教給我們的道理。盡管如此,聽到警報聲就戴上紅帽幹革命的法國人民,確實讓人欽佩和喜愛。
就是要革命!
❸ 在你看來法國大革命爆發的原因是什麼呢有什麼樣的歷史意義是呢
法國大革命是西方歷史上一場重要的資產階級革命。自1789年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和普法戰爭後法國第三共和國成立以來,已經過去了幾十年。法國大革命是一場非常徹底的反封建革命,但同時也伴隨著暴力和血腥。許多人死於這場革命。18世紀末,法國是歐洲大陸上一個典型的封建專制國家。農業起主導作用,但資本主義工商業有了很大發展,許多領域在歐洲大陸國家中處於領先水平。然而,腐朽的封建專制制度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法國大革命,沖擊與摧毀了舊的社會等級觀念,而在歐洲中心的法國初步確立了共和體制,傳播了自由、民主等進步思想,為此後的各國革命樹立了榜樣。
❹ 關於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快!!!!!!)
法國大革命
法國大革命是1789年-1799年在法國發生的一場革命。在這次革命中,代表資產階級的民主黨人和共和黨人一起推翻了君主專制政體。
起因
在路易十五當政時期(1710年 - 1774年),由於人民極度不滿國王的統治,不斷遭到各種抨擊。這形成了思想啟蒙運動,涌現出了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狄德羅等一大批思想開明的人物,天賦人權、君主立憲、三權分立等思想應運而生,並且日益深入人心。
在革命前,法國的居民被分成3個等級:
天主教高級教士
封建貴族
資產階級和農民
革命爆發
路易十六在1774年登上王座時,代表法國3個等級三級會議已經有160年沒有召開。1789年5月5日,由於財政問題,路易十六在凡爾賽宮召開三級會議,國王希望在會議中討論增稅、限制新聞出版和民事刑法問題,並且下令不許討論其他議題。而第三等級代表不同意增稅,並且宣布增稅非法。
6月17日第三等級代表宣布成立國民議會,國王無權否決國民議會的決議。於是路易十六關閉了國民議會,宣布它是非法的,其一切決議無效,命令三個等級的代表分別開會。
7月9日國民議會宣布改稱制憲議會,要求制定憲法,限制王權。路易十六意識到這危及了自己的統治,調集軍隊企圖解散議會。7月12日,巴黎市民舉行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支持制憲議會。次日,巴黎教堂響起鍾聲,市民與來自德國和瑞士的國王僱傭軍展開戰斗,在當天夜裡就控制了巴黎的大部分地區。7月14日群眾攻克了象徵封建統治的巴斯第監獄,釋放政治犯,取得初步勝利。這一天後來成為了法國國慶日。
君主立憲派的統治
資產階級代表在起義中奪取巴黎市府政權 ,建立了國民自衛軍。國王不得不表示屈服,承認了制憲議會的合法地位。此時制憲議會實際上成為最高國家權力機關。
在議會中君主立憲派起主要作用。制憲議會通過法令,宣布廢除封建制度,取消教會和貴族的特權,規定以贖買方式廢除封建貢賦。 8月26日通過《人權宣言》,宣布「人們生來而且始終是自由平等的」。10月份國王再次籌劃利用僱傭軍推翻制憲議會失敗後,王室被迫從凡爾賽宮遷到巴黎,制憲議會也隨之遷來。巴黎出現一批革命團體,其中雅各賓俱樂部、科德利埃俱樂部在革命中發揮巨大作用。
1790年6月,制憲議會廢除了親王、世襲貴族、封爵頭銜,並且重新劃分政區。成立大理院、最高法院、建立陪審制度。制憲議會還沒收教會財產,宣布法國教會脫離羅馬教宗統治而歸國家管理,實現政教分離。
1791年6月20日路易十六喬裝出逃失敗,部分激進領袖和民眾要求廢除王政,實行共和,但君主立憲派則主張維持現狀,保留王政。7月16日君主立憲派從雅各賓派中分裂出去,另組斐揚俱樂部。
9月制憲議會制定了一部以「一切政權由全民產生」、三權分立的憲法,規定行政權屬於國王、立法權屬於立法會議,司法權屬各級法院。9月30日制憲議會解散,10月1日立法議會召開。法國成為君主立憲制國家。
法國大革命引起周邊國家不安,普魯士、奧地利成立聯軍攻打法國。由於路易十六的王後、奧地利皇帝的妹妹瑪麗·安東尼特泄露軍事機密給聯軍,使法國軍隊被打敗,聯軍攻入法國。1792年7月11日立法議會宣布祖國處於危急中。以無套褲漢為主體的巴黎人民再次掀起共和運動的高潮。雅各賓派領袖羅伯斯比爾、馬拉、丹敦領導反君主制運動,於8月10日攻佔國王住宅杜伊勒里宮,拘禁了國王、王後,打倒波旁王朝,推翻立憲派的統治。
吉倫特派的統治
8月10日的起義使吉倫特派取得政權,迫使立法會議廢除1791年憲法、國王退位、實行普選制。同時,法國軍隊和各地組織的義勇軍在9月20日的瓦爾米戰役打敗外國聯軍。
9月21日,由普選產生的國民公會開幕,9月22日成立了法蘭西第一共和國。1793年1月21日,國民公會經過審判以叛國罪處死路易十六。
吉倫特派當政以後,把主要力量用於反對雅各賓派、巴黎公社和巴黎無套褲漢。從1792年秋季起,人們不滿他們的溫和政策,要求打擊投機商人和限制物價。以忿激派為代表的平民革命家要求嚴懲投機商,全面限定生活必需品價格。而吉倫特派卻頒布法令鎮壓運動。
與此同時,法國軍隊在1792年10月後已經打到了國外。歐洲各國非常害怕,在1793年2月,普魯士、奧地利、西班牙、荷蘭、撒丁尼亞、漢諾瓦、英國成立了反法同盟,對法國進行武裝干涉。然而吉倫特派無力抵抗外國軍隊,巴黎人民於5月31日 - 6月2日發動第三次起義,推翻吉倫特派的統治,建立起雅各賓專政。
雅各賓專政
雅各賓專政後,平定了被推翻的吉倫特派在許多地區煽起的武裝叛亂。6月3日 - 7月17日頒布3個土地法令,使大批農民得到土地。6月24日公布1793年憲法,這是法國第一部共和制的民主憲法,但是由於戰爭未能實施。7月,改組並加強作為臨時政府機關的救國委員會,並把投機商人處決。10月底,他們把吉倫特派及其支持者斬首,包括布里索、羅蘭夫人、科黛,美國革命家托馬斯·潘恩也被捕入獄。1793年底 - 1794年初將外國干涉軍全部被趕出國土,國內的叛亂也基本平息。
1794年3-4月雅各賓內部開始了激烈的斗爭。馬拉被暗殺,羅伯斯比爾以搞陰謀的罪名處死了雅各賓派中與他政見不和的丹東、埃貝爾等人,使雅各賓派趨於孤立,人民也開始反對恐怖政策。
7月,國民工會中反羅伯斯比爾獨裁的力量組成熱月黨,於7月27日(法國新歷共和二年熱月9日)發動熱月政變推翻羅伯斯比爾並將他斬首。
熱月黨的統治
熱月黨人於10月解散國民公會,成立新的政府機構督政府。恐怖時期結束,但政局仍然不穩。1796年 - 1797年 ,督政府派拿破崙·波拿巴遠征義大利取得重大勝利,軍人勢力開始抬頭。1797年立法機構選舉時,許多王黨分子當選。督政府為打擊王黨勢力,宣布選舉無效。1798年立法機構選舉時雅各賓派的殘余勢力大批當選,督政府再次宣布選舉無效。這種政策歷史上稱為鞦韆政策。
1799年英國又組成第二次反法聯盟,以西哀士為首的右翼勢力要求藉助軍人力量控制局面。11月9日(共和八年霧月18日)拿破崙·波拿巴發動霧月政變,結束了督政府的統治,建立起臨時執政府,自任執政。法國大革命匆匆收場。
結局
拿破崙在滑鐵盧戰役失利後,路易十八在外國軍隊保護下復辟了波旁王朝。恢復了國王的權利,並且大肆血洗革命者。1830年7月巴黎人民發動七月革命,經過3天戰斗,攻下王宮,國王查理十世逃往英國,建立了以路易·菲利浦為首的七月王朝,至此法國大革命徹底結束。
❺ 法國大革命為什麼越來越激進
個人認為就是「道」與「法」的關系,前者是趨勢,後者是方法。
誠然,封建社會前進潮流必然是資本主義民主社會,然而各地保王黨和封建反動勢力的叛亂讓革命政府上層產生極端厭惡感,類似於我國文革時期過分強調「階級斗爭」從而認為破壞掉一切就是革命。
選擇治國方法不像開Party,做不好了當權者就必須消失在歷史潮流中。然而羅伯斯庇爾就像一個被激怒的娃娃,認為高壓政策和極端手段所製造出的恐懼會壓制住一切,結果自己被戰友們押送到斷頭台上。革命主流雖然沒偏離軌道,但是方法一旦選擇錯誤,就會引起民眾的不滿。
至於革命後期拿破崙的軍國政府,完全是因為自己軍事才華過於強大,周遭封建王國不能容許這樣一個天才存在所以不斷結盟侵略,可以說拿破崙對戰反法聯盟是迫不得已的行為。他領軍入侵埃及,實際上也是為保留部分法國軍隊建立功勛的一種表現,也是一種長遠考慮。
再後來拿破崙第二帝國與普魯士戰爭失敗,梯也爾反動投敵政策使得巴黎群眾不堪容忍,最後爆發巴黎公社運動...可以說自拿破崙開始,一切革命方法都是被逼無奈的選擇,而且都是終將失敗的選擇。
法國革命在我心目中很像韓信背水一戰,雖然極端,但也有著險中求勝的可能。一旦拿破崙征服了歐洲,一旦路易拿破崙打敗了俾斯麥,一旦巴黎公社佔領了凡爾賽...可是這些可能沒有變成現實,他們的艱辛革命歷程在世界革命史上仍留下沉重一筆。
❻ 法國大革命為什麼如果復雜、曲折
法國大革命是一次波瀾起伏、曲折復雜的資產階級革命。封建勢力的頑抗及他們與英國及歐洲封建君主的勾結,廣大人民之一再奮起斗爭——這一切呈現出資產階級革命史上最雄偉、壯麗的驚心動魄的圖景。
法國大革命是一次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在革命過程中,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加,並且以自己的革命行動推動了革命前進,影響了革命的立法,爭取到一系列民主成果,從而在革命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由於人民群眾的推動,革命沿著上升路線發展,經歷了立憲派統治,吉倫特派統治及雅各賓專政的三個階段。在這三個階段中,雅各賓專政是革命最深入、最徹底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上,不但擊敗了外國干涉軍,平定了反革命叛亂,從而保衛了革命,不但徹底消滅封建制度在農村的統治,用民主方式解決了農民土地問題,而且在對敵斗爭中還使用了「平民方式」。因此,法國大革命無論在深度上還是廣度上都超過了17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和18世紀下期的美國獨立戰爭。
法國大革命之所以如此深入徹底,固然是人民群眾推動的結果,但是也與下面幾個情況有關:首先,在革命前夕,資本主義與封建關系之間的矛盾,發展到比英、美革命前更為尖銳的地步;第三等級與特權等級之間的斗爭特別劇烈,法國勞動人民,特別是農民在封建主的剝削壓迫下所受的苦難也特別深重。壓迫愈甚,反抗亦愈烈;革命開始後,法國受壓迫的城鄉廣大勞動人民以更大的積極性投入革命斗爭,因而革命的徹底是必然的。其次,領導革命的法國資產階級也比英、美更為成熟,他們長時期受啟蒙思想熏陶,有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的宏偉目標。再者,在革命爆發後,法國資產階級面臨的是比英、美革命時更為強大的敵人:貴族僧侶階級(與英國不同,法國貴族沒有分裂出新貴族)與歐洲反法聯軍勾結在一起共同干涉法國革命。因此,法國資產階級便不能不聯合人民。資產階級既然與人民建立聯盟,就不能不滿足人民的革命要求,實行比較深入的社會經濟改革。
誠然,法國大革命的結果,不過是用新的剝削制度代替舊的剝削制度。但是,這次革命的偉大的歷史意義是不容懷疑的,它不僅為法國資本主義發展開辟了廣闊的道路,而且它也從根本上動搖了歐洲的封建專制制度的基礎,有力地推動了歐洲資產階級革命運動及拉丁美洲民族解放運動。可以說整個19世紀都是在法國革命的影響下度過的。因此,馬克思稱這次法國大革命是「歐洲范圍的革命」,「反映了當時整個世界的要求」。
❼ 法國歷史上階級斗爭空前尖銳復雜的時期對當時的美術產生了什麼影響
在近半個世紀的時間里,法國歷史處於階級斗爭空前尖銳復雜的時期,一個特殊的歷史階段,必然會對當時的美術產生重要的影響。走馬燈式政權更替以及革命時期的各個階級、政黨和派別都需要文藝作為斗爭的武器,美術也同樣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鮮明地表現出了政治傾向性。以大衛特為代表的新古典主義美術就是這一歷史階段的產物,它像一面多棱鏡,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反映出法國革命的史實。
❽ 為什麼法國革命是近代歷史上最徹底的一次資產階級革命
1689年通過的《權利法案》,它以明確的條文限制了國王的權力,約束國王的行為,標志著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 1789年法國制憲會議發布了《人權宣言》,揭示了天賦人權、自由、平等的原則,體現了摧毀君主專制的要求,否定了封建等級制度,成為資產奪取和鞏固思想武器。它是資產階級的綱領性文件,將啟蒙運動中的政治主張的法律形式固定下來,但建立在私有財產貧富懸殊基礎上「自由」「平等」實際上只能維護資產階級利益。 1776年美國大陸會議發布的《獨立宣言》肯定了自由、平等、追求幸福是人固有的權利。 所以第一題,應該是《權利法案》更為具體,名字都叫《權利法案》了是吧第二題,不知道你是問的哪個文獻,是不是這三個的總結?那我就寫一下吧:平等與天賦人權,主權在民,人民革命權利,自由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第三題,應該是法國。這是因為: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比較徹底地摧毀了封建制度。 汗,不知道我的答案什麼時候才會發出來,法律問題網路要審查好久
❾ 為什麼說法國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規模最大,最徹底
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是採用暴力手段矛頭直指國王的權力,法國在這段時期經歷著一個史詩式的轉變:過往的封建、貴族和宗教特權不斷受到自由主義政治組織及上街抗議的民眾的沖擊,舊的觀念逐漸被全新的天賦人權、三權分立等的民主思想所取代,從而成為真正意義上資本主義革命。法國大革命摧毀了法國的封建統治,傳播了資產階級自由民主的進步思想,對世界歷史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震撼了整個歐洲的封建制度並給以沉重打擊。
1、對國內
法國大革命是一次廣泛而深刻的政治革命和社會革命,從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到熱月政變,法國大革命經歷了五年的歷程,其勢如暴風驟雨,迅猛異常。在三次起義中,人民群眾都顯示出偉大的力量,一再把革命從危機中挽救過來,並推動它進一步向前發展,它結束了法國一千多年的封建專制制度,傳播了資產階級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有力地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法國大革命摧毀了法國封建專制統治,傳播了資產階級自由民主的進步思想,對世界歷史的發展有很大影響。
2、對世界
法國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規模最大,最徹底的資產階級革命,它摧毀了法國的封建專制制度,震撼了整個歐洲大陸的封建秩序,建立起資產階級的政治統治,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傳播了資本主義自由民主的進步思想。期間所頒布的《人權宣言》和拿破崙帝國時期頒布的《民法典》(後改名《拿破崙法典》)被稱為新社會的出生證書,在世界歷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次革命也為此後的各國革命樹立了榜樣,因此具有世界意義。
❿ 法國近代史
法國近代史概括:
18世紀末到20世紀初資本主義制度在法國確立、發展,直至進入壟斷資本主義階段的歷史。法國是世界近代史上階級斗爭最激烈、政治發展最曲折的國家,從1789年到1871年先後經歷五次革命。在這個過程中,各階級、各黨派創造和試驗了各種政治體制、政治思想、政治行為和行政法律制度。由於法國是歐洲最先進的大國之一,法國的政治文化對於世界具有特別重大的影響。
史學界一般以1789年爆發的大革命作為法國近代史的開端。在革命之前,以絕對君主專制和等級制度為特徵的舊制度已衰落式微。頻繁的對外戰爭、宮廷的奢靡浪費和貴族的免稅特權致使波旁王朝陷入難以解決的財政危機。啟蒙思想的廣泛傳播激勵了改革社會的普遍願望。包括資產階級在內的第三等級與舊制度的矛盾日益激化。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標志著資產階級大革命的開始。這次革命鮮明地宣布自由、平等、法制和民主原則,堅決廢除君主專制和等級制度。在與國內外反動保守勢力的搏鬥中,人民群眾被廣泛地發動起來,推動革命沿上升路線發展,從1789年到1794年先後經歷了立憲君主制、吉倫特派共和國和雅各賓派民主專政。1794年熱月政變結束了恐怖統治,但未能使資產階級共和國穩定下來。1799年拿破崙·波拿巴將軍通過霧月政變上台,於1804年建立法蘭西帝國。拿破崙在國內維護和鞏固了資本主義經濟秩序,在國外掃盪了歐洲封建勢力,使法國一度稱霸歐洲。1814年拿破崙被反法聯軍擊敗而退位。1815年3月他重返法國,建百日王朝,6月在滑鐵盧徹底失敗。
1814年波旁王朝復辟。路易十八頒布《憲章》,承認大革命所確立的經濟秩序和自由權利。法國的經濟開始從多年戰爭的破壞中恢復。1824年查理十世繼位後倒行逆施,背棄《憲章》,激起社會上普遍的不滿。1830年7月革命推翻了復辟王朝,代之以奧爾良公爵路易·菲力普為國王的七月王朝。
七月王朝實行立憲君主制,政權落入大資產階級手中。政府殘酷鎮壓30年代初的工人運動(如1831年和1834年裡昂工人起義)和共和運動,以確保資產階級的秩序。工業革命開始展開,紡織業和鐵路建設發展較快。40年代,社會各階層對政府的不滿日益增長。各種社會主義思潮在工人中迅速流傳。中小資產階級要求擴大選舉權。政府拒絕改革,激發了1848年2月革命。七月王朝被推翻,建立起法蘭西第二共和國。
1848年革命的顯著特徵是工人階級為爭取權利而奮勇戰斗。工人代表也進入了資產階級共和派的臨時政府。資產階級對此深感恐懼。是年6月,巴黎工人起義,遭到殘酷鎮壓。12月,拿破崙的侄子路易·波拿巴利用農民對拿破崙的迷戀,當選為總統。1851年12月,他發動政變,實行軍事獨裁統治。翌年,加冕稱帝,自稱拿破崙三世,建立法蘭西第二帝國。
拿破崙三世穩定了法國政局,鼓勵經濟發展。在第二帝國時期,工業革命基本完成,法國成為歐洲的工業大國。政治體制也由50年代的專制帝國演變為60年代的自由帝國,議會的權力逐步恢復,出版、集會、結社和罷工等權利被肯定。共和運動、民主運動和工人運動逐漸興起。拿破崙三世為謀求軍事和外交威望,參加了一系列對外戰爭,1870年9月在普法戰爭中戰敗,成為俘虜。9月4日巴黎人民革命,推翻第二帝國,宣布共和。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由此誕生。
1871年3月18日,堅持抗戰的巴黎工人發動了起義,建立了世界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巴黎公社。公社只存在了72天,但它為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教訓。
19世紀70年代以後,自大革命以來的共和制和君主制的斗爭進入最後階段。1875年,國民議會以一票之差通過第三共和國憲法,最終以法律形式把共和制度確定下來。1886—1889年布朗熱將軍因鼓吹對德復仇和推翻議會制度而名噪一時。共和派政府果斷地平息了事態。1894年猶太軍官德雷福斯被誣陷判刑,1898年,該案件觸發了全國性的保衛民主和人權、保衛共和國的政治斗爭。這一時期,法國充分利用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航空和汽車工業處於世界先進水平。但是法國工業發展速度落後於美國和德國,農業發展也比較緩慢。法國金融資本發達和集中,被稱為「二百家族」的法蘭西銀行大股東分別掌握著各壟斷企業。
法國工人運動在巴黎公社失敗後經過10年才復甦。1879年蓋德和拉法格創建法國工人黨。90年代出現主要由知識分子組成的獨立社會主義者聯盟。在米勒蘭入閣事件上社會主義運動發生分裂形成兩派,到1905年合並為統一社會黨。工團主義在工會中具有重大影響。
在19世紀末瓜分非洲的活動中,法國奪取了相當本土10倍的領土,是僅次於英國的殖民大國。在歐洲外交中,則准備對德復仇,先後與俄、英締結協約。
近代法國為科學、文化的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法國是歐洲的文化中心,法蘭西文化風靡全歐。法語是上流社會的國際通用語言。大革命時期確立的米制至今通行全世界。拉瓦錫奠定了近代化學的基礎,巴斯德的消毒法改革了外科學,夏東研究出人造纖維的製造方法,居里夫婦發現了鐳,盧米埃爾兄弟研製出電影放映機。近代法國文學先後流行過浪漫主義、現實主義、自然主義、象徵主義等流派,出現了司湯達、雨果、巴爾扎克、左拉、莫泊桑、羅曼·羅蘭等傑出作家。在美術方面,古典派的大衛、安格爾,浪漫派的德拉克洛瓦,印象派的莫奈、塞尚、高更等都馳名遐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