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二戰時期德國為什麼能打敗法國
1、因為法國根本沒有想到德國會對他們發動戰爭,所以根本沒有備戰。
2、所謂的「馬其諾防線」,所謂的「第一陸軍強國」,所謂的「英法聯軍」都是用來嚇唬德國人的。有這三個嚇唬人的工具,他們堅信德軍不會對他們發動攻擊
3、英法想方設法就是把德國這股禍水引向蘇聯,指望蘇德兩國拼個魚死網破,他們好漁翁得利。
4、當年英法實行著名的「綏靖政策」,縱容德國不斷違反一戰後各項國際條約,不斷擴軍備戰。對於德國入侵英法的各個盟國:捷克、波蘭等,都是持縱容態度的。只要德國一步步向蘇聯接近,英法就樂見其成。
5、德軍初期的勝利,就在於突然性,戰術突然,戰略也突然。所有國家都認為蘇德要開戰了,結果,德國進攻西歐。當所有國家都認為德國會進攻英國本土的時候,德國卻向千里之外的蘇聯發動的全面攻擊。
6、正是因為突然性,一切舉動都異於常人,所以所有的國家都沒有防備。法國的悲哀就在於國土太小,沒有迴旋的餘地。蘇聯沒有亡國,就是因為國土面積大,迴旋餘地大。而且斯大林意志無比堅強,法國的領導人樂於享受,很快就投降了 。
B. 一戰、二戰德國都堅持打法國,法國到底怎麼得罪德國了
在一戰、二戰中我們能看到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德國太熱衷於打法國了,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已經准備好東擴了,慕尼黑陰謀、綏靖政策、閃擊波蘭這一系列行為明顯看出德國的主要擴張方向是向東,結果德國掉頭攻打法國,為什麼德國偏偏還要掉頭回來打法國?
而且縱觀法德歷史,德國都在堅持打法國,普法戰爭、一戰、二戰皆如此。什麼仇什麼怨,法國到底怎麼得罪德國了,德國寧可兩線作戰也要打法國的原因是什麼?我們一起來看看法、德兩國的矛盾是如何形成的。
德國的將軍(卡爾·豪斯霍費爾)受“生存空間”的概念影響,他認為生存空間是一個國家、民族發展的必要條件,因此國家、民族掠奪更多的生存空間是合理的。雖然這是一戰過後的言論,但是在一戰前這個思想就在德國人的腦海里紮根了。在普魯士試圖統一神聖羅馬帝國時,拿破崙·波拿巴向普魯士索取土地,態度很明顯,你不給我土地我就干你。
如果答應了拿破崙·波拿巴的條件,那麼德國人的生存空間就會減少,所以俾斯麥斷然拒絕了拿破崙·波拿巴。隨後拿破崙·波拿巴發動戰爭,阻止普魯士統一神聖羅馬帝國,這場戰爭就叫“普法戰爭”。普魯士取得了此次戰爭勝利,於是在法國凡爾賽宮舉辦了加冕儀式,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成為德意志帝國皇帝。
C. 二戰德國為什麼能「秒殺」法國,法國當時這么弱嗎
1940年5月10日德國採用「曼斯坦因計劃」完成對丹麥、挪威、盧森堡、荷蘭、比利時等國的佔領。同時,德軍繞過法軍重兵設防的馬其諾防線,侵入法國境內。兩個月不到的時間,德國幾乎佔領法國全境,6月 22日,法國投降。
第二、法國在二戰前對軍事並不上心,一直有避戰的想法,國內由於經濟蕭條帶來的諸多問題,使法國政府一直想實行綏靖政策,所以最後很快投降德國。
總體而言法國在二戰的實力並不弱,但是他們在戰略上和政治上的錯誤判斷,最終導致了法國的快速失敗。
D. 二戰時擁有強大陸軍的法國,為何還慘被德軍吊打
戰術思路還留在一戰外加戰略性的失誤才導致法國人崩盤這么快。
首先法國人的陸軍整體數量是大於德軍的,但是裝備相對德軍並沒有明顯優勢。除了他們的坦克皮更厚點,其他的步兵、炮兵裝備還多是一戰留下來的(畢竟大把錢都咋進馬奇諾防線了)。打贏了一戰的法國人堅信防禦才是現代戰爭的打法,因此對於機械化部隊獨立作戰的理解很渣,坦克也只是作為步兵協同的輔助。火炮數量雖然比德國人多很多,但威力和射程也不及德國。另外空軍更是弱雞,數量不及德國一半,而且性能落後。
但德國人從阿登這個法國人以為不適合坦克行進的丘陵直接插入。
接著在色當,德國人用空軍給法國人上了一堂生動的空優學說課程,告訴他們坦克皮厚是沒用的,空中炸B才是爸爸(後來美國人也同樣給德國人上了這堂課)
在就沒然後了,從阿登殺出的德軍裝甲師配合在比利時的德軍步兵把在北邊的英法聯軍包了餃子。斷了後援的英法聯軍這時候已經成了壇子里的王八,要沒有敦刻爾克估計全交代在這里。
回到主要問題,法國陸軍整體實力不弱於德軍。但是整體士氣、訓練水平、戰術思路遠遜於德軍。裝備的代差不大,但是偏向於防守性質,在閃電戰中的空優學說和裝甲學說面前就是被吊打的命。
E. 普法戰爭為什麼是德國和法國打,不應該是普魯士和法國么
當時為了打敗法國,普魯士聯合了奧地利一起,所以其實是德國和法國之間發生的戰爭,而不僅僅是普魯士
F. 二戰時期德軍為什麼要進攻法國
1939年德國征服波蘭後,阿道夫·希特勒提出和平建議,但為英法所拒絕,於是希特勒便決心用實力來逼迫英法求和。10月9日他在給德國陸軍將領的一個指令中,闡明了他之所以堅信進攻西歐是德國唯一出路的理由。他擔心和蘇聯簽訂的條約,只有在符合蘇聯的目的時才會使蘇聯保持中立。因此一但英法向德國進攻,蘇聯很可能從背後給予致命的一擊。所以他要提早在蘇聯准備好之前進攻法國。他還相信一旦法國失敗,英國也會就範。但以陸軍總司令勃勞希契為首的德國陸軍將領們堅決反對,理由是德國陸軍還沒有足夠的力量可以擊敗西歐軍隊,一但開戰,德國必亡。希特勒嚴厲斥責勃勞希契等人膽小怕事,並命令他們無條件遵從他的主張。
自從德國於1939年9月入侵波蘭而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其與盟軍有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在歐陸上處於未交戰的狀態,被稱為假戰。阿道夫·希特勒曾希望法國和英國默許德國征服波蘭並立即停戰。因為德國的原物料儲存量(需從外地進口)非常不足,目前德國的戰爭機器主要依靠自蘇聯的原物料,出於兩國意識形態的不同使希特勒對該情況感到不安。因此在10月6日,他曾向英法兩國提出和平建議,未等到兩國答復,在10月9日已為應對盟軍否決其建議的可能性,希特勒也制定了軍事行動:《元首第6號特別訓令》。法西斯納粹德國在這場戰役中包括兩大行動:第一部分的「黃色作戰」(Fall Gelb,攻打荷比盧三國和法國北部)和第二部分的「紅色作戰」(Fall Rot,進攻法國本土)。
G. 波蘭戰役36天結束,德軍為何8個月後進攻法國
1939年,如果說波蘭戰役爆發,英、法聯軍及時在西線發動進攻,極有可能遏制德國的囂張氣焰,但事實是,德軍這么一打,打出了所有國家的意圖,蘇聯因條約限制,以及美國的《中立法案》,使得歐洲的英、法兩國十分孤立,沒有外援。
而英、法兩國的消極避戰,更讓德國元首看到67年來,德軍第一次在不是兩線作戰的情況下發動進攻,這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必須利用半年的有利時機,盡快解決西歐戰事,再進攻蘇聯。說到底,他不要遵守什麼諾言,只要不斷地勝利。
不管怎麼說,從戰術角度講,波蘭戰役結束後,德軍順勢而為、一鼓作氣,按照「曼施坦因計劃」,至少能提前半年解決西歐戰事,也許有著半年的時間,二戰進程不知又該如何改寫。總之,官僚主義要不得,「官僚主義害死人啊」。
大家認為呢?歡迎留言並一起討論。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
歡迎搜索關注「白楊樹下談歷史」//學習歷史,傳播文化正能量//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H. 二戰時,法國為何38天就被德國輕松打敗了嗎
作為西方世界的老大哥之一,法國一直都是歐洲的陸軍強國。在二戰開始之前,雖然法國陸軍已然沒有了拿破崙時期橫掃歐洲大陸的霸氣,但他們仍然擁有300多萬精銳正規軍和不計其數的飛機坦克,軍事實力比德國都要強上一籌,是名義上的歐洲第一陸軍強國。
然而,在二戰初期,強大的法國陸軍卻被德國人打得滿地找牙,僅僅開打38天就只能被迫投降。
繞過馬其諾防線的德軍
三、法國國土面積較小
從古到今,歷史上發生了無數的戰爭,國土龐大的國家始終是保有優勢的。國土面積小的國家,哪怕實力再強,一個不小心就有可能直接被滅國。而那些國土面積龐大的國家,相對來說,容錯率較高。就算是國力羸弱,也可以厚積薄發,利用遼闊的土地與敵人展開持久地長期斗爭。這就是所謂的「以空間換取時間」。
法國本來就是國土面積比較小的國家,由於一開始就在戰爭策略上出了問題,結果導致了前期的大潰敗。如果法國國土面積夠大,像蘇聯那樣,能夠利用廣闊疆域展開層層阻擊。那麼憑借法國當時的陸軍實力,不說擊敗德國,起碼絕不會那麼快就滅國。
I. 為什麼德國在二戰的時候很快地就把法國打垮了,而且英國為什麼不幫忙
1940年5月法國戰局開始前,英國編有10個師(其中9個師部署在法國北部),司令為J.戈特。後因戰局惡化,於5月26日~6月4日撤回本土,重裝備損失殆盡(見敦刻爾克撤退)。為扭轉局勢,其中3個師於6月中旬重返法國,與法軍並肩作戰,但終因寡不敵眾而再次撤回本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