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介紹一下法國歷代王朝
1、墨洛溫王朝
墨洛溫王朝,或梅羅文加王朝,是法蘭克王國的第一個王朝。
它存在於481~751年的西歐,疆域相當於當代的大部分法國與德國西部。
「墨洛溫」是英文「Merovingian」的音譯,其源於中世紀拉丁語,意思是「墨洛維的兒子」。相傳,墨洛溫王朝以創立者克洛維的祖父、荷蘭地區的法蘭克人酋長墨洛維的名字命名。
墨洛溫王朝奠定於其第一個國王克洛維,克洛維去世後,王國被分給的他四個兒子,因而王國在克洛維之後長期處於鬆散的狀態,最終被卡洛林王朝所替代。
2、加洛林王朝
加洛林王朝(法語:les Carolingiens,舊稱Carlovingiens,中世紀拉丁語:Karolingi)是自公元751年統治法蘭克王國的王朝。
在此之前,其王朝成員以「宮相」的身分涉理王國朝政,在公元751年,加洛林家族取代墨洛溫家族,正式坐上法蘭克王國的王位。
在王朝其後的鼎盛時期,加洛林家族在名義上復辟了羅馬帝國,也即是開創了後世所謂的神聖羅馬帝國。這使加洛林王朝成為最為後人所記得的法蘭克王朝。
帝國的規模在其成立之初就在1,112,000平方千米(429,000平方英里),人口在1000萬到2000萬之間。
疆界南至科爾多瓦(824年之後是潘普洛納王國),北至丹麥; 西部有與布列塔尼公國一個短的陸地邊界,東部和斯拉夫人、阿瓦爾人有漫長的邊界,他們被帝國擊敗,大片領土歸入帝國。
在南義大利,加洛林帝國宣稱的主權被東羅馬帝國和倫巴德王國的殘余貝內文托公國統治。
3、卡佩王朝
卡佩王朝( Capetian Dynasty) (987~1328)法國封建王朝。因建立者雨果·卡佩(987~996在位)的姓而得名。其實不能完全叫姓,因古代歐洲貴族都沒有姓(常以封地地名為姓)。
之所以被稱為卡佩,是因為建立者雨果·卡佩喜歡一種名為「卡佩」的短披肩。Capet對來源於cape是斗篷的意思。
4、瓦盧瓦王朝
瓦盧瓦王朝,又稱華洛亞王朝。
14~16世紀統治法國的封建王朝。 1328年法王查理四世死後,因卡佩家族嫡系無男嗣,由卡佩家族的旁支瓦盧瓦伯爵查理之子腓力六世繼承王位(1328~1350),建立瓦盧瓦王朝。
瓦盧瓦王朝時期,內外戰爭頻繁。王朝初建,英王愛德華三世以法王腓力四世外孫的名義與腓力六世爭奪王位,爆發英法百年戰爭。
戰爭期間,1358年發生E.馬塞爾領導的巴黎市民起義和扎克雷起義。15世紀初年,瓦盧瓦家族的兩個旁系奧爾良公爵和勃艮第公爵互相傾軋,內訌延續近30年之久。
從1494年起,瓦盧瓦王朝同哈布斯堡王朝為爭奪義大利而連年作戰,直至1559年《卡托-康布雷西條約》締結後才停戰。
1562~1598年又爆發宗教戰爭。百年戰爭時期,王權一度衰落,15世紀初,王權逐漸加強,路易十一基本完成了法國的統一,弗朗索瓦一世(1515~1547在位),建立君主專制。
瓦盧瓦王朝時期,市民階層迅速崛起,作為第三等級的代表開始與特權等級角逐。文藝復興達到高峰。
1589年8月1日,亨利三世(1574~1589在位)遇刺身亡,因無子嗣,王位由納瓦爾的亨利四世繼承(1589~1610在位)。至此,瓦盧瓦王朝結束,波旁王朝開始。
5、波旁王朝
波旁王朝,(法語:Maison de Bourbon,西班牙語:la Casa de Borbón en España) ,是一個在歐洲歷史上曾斷斷續續統治納瓦拉、法國、西班牙、那不勒斯與西西里、盧森堡等國以及義大利若干公國的跨國王朝。
其在法國的統治於1589年開始。 17世紀中期,再度分出長幼兩支:長支相繼臨朝的君主為路易十四、路易十五、路易十六、路易十八和查理十世;幼支奧爾良家族的統治史稱奧爾良王朝或七月王朝。
法國大革命爆發後查理十世在1830年七月革命中被推翻;七月王朝亦在1848年革命中傾覆,波旁王朝在法國的統治最終結束。
波旁王朝在義大利的統治於1860年告終。波旁王朝在西班牙的統治於1936年被推翻,但於1975年第三次復辟,是目前西班牙的王室。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法國王朝世系
2. 法國各個王朝的順序表
墨洛溫王朝(481-751),法蘭克王國
1 克洛維一世 (481-511) 2 克洛塔爾一世 (511-561) 3 希爾佩里克一世 (561-584) 4 克洛塔爾二世 (613-629) 5 達戈貝爾塔一世 (623-639) 6 克洛維二世 (639-657) 7 佩平二世 (687-714) 8 查理馬特 (688-741) (「鐵錘」查理)
編輯本段加洛林王朝(751-987),(西)法蘭克王國
1 佩平三世 (751-768) 2 查理一世 (768-814) 3 路易一世 (814-840) (「虔誠者」路易) 4 查理二世 (843-877) (「禿頭」查理) 5 路易二世 (877-879) (「口吃者」路易) 6 路易三世 (879-882) 7 卡洛曼 (883-884) 8 查理三世 (882-887) (「胖子」查理) 9 厄德 (888-898) 10 查理三世 (898-922) (「傻瓜」查理) 11 羅貝爾一世 (922-923) 12 魯道夫 (923-936) 13 路易四世 (936-954) (「海外歸來者」路易) 14 洛泰爾 (954-986) 15 路易五世 (986-987) (「懶惰者」路易)
編輯本段卡佩王朝(987-1328),法蘭西王國
1卡佩一世 (987-996) 2 羅貝爾二世 (996-1031) (「虔誠者」路易) 3 亨利一世 (1031-1059) 4 腓力一世 (1059-1108) 5 路易六世 (1108-1131) (「胖子」路易) 7 路易七世 (1131-1180) (「小路易」) 8 腓力二世 (1179-1223) (「奧古斯都」) 9 路易八世 (1223-1226) (「獅子」路易) 10 路易九世 (1226-1270) (「聖路易」)——十字軍親征者 11 腓力三世 (1270-1285) (「禿頭」腓力) 12 腓力四世 (1285-1314) (「美男子」腓力) 13 路易十世 (1314-1316) (「固執者」路易) 14 腓力五世 (1316-1322) (「高個子」腓力) 15 查理四世 (1322-1328) (「美男子」查理)
編輯本段瓦盧瓦王朝(1328-1515),法蘭西王國
1 腓力六世 (1328-1350) 2 約翰二世 (1350-1364) (「好人」約翰) 3 查理五世 (1364-1380) (「賢明者」查理) 4 查理六世 (1380-1422) (「瘋子」查理) 5 查理七世 (1422-1461) (「勝利者」查理) 6 路易十一 (1461-1483) 7 查理八世 (1481-1498) 8 路易十二 (1498-1515) (奧爾良支)
編輯本段昂古萊姆王朝(1515-1589),法蘭西王國
1 弗朗索瓦一世 (1515-1547) 2 亨利二世 (1547-1559) 3 弗朗索瓦二世 (1559-1560) 4 查理九世 (1560-1574) 5 亨利三世 (1547-1589)
編輯本段波旁王朝(1589-1792),法蘭西王國
1 亨利四世 (1589-1610) 2 路易十三 (1610-1643) (「正義者」路易) 3 路易十四 (1643-1715) (「太陽王」) 4 路易十五 (1715-1774) (「深受愛戴者」路易) 5 路易十六 (1774-1792) (「斷頭王」) 【路易十七】(註:掛名國王,由革命政權看管,夭折) 無王朝時代(1789-1804),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波拿巴王朝(1804-1814;1815),法蘭西第一帝國1拿破崙一世 拿破崙.波拿巴 【拿破崙二世】(註:掛名"羅馬王")
編輯本段波旁王朝(復辟)(1814-1830)
1路易十八(1814-1824) 2查理十世(法蘭西國王1824-1830)
編輯本段奧爾良王朝(1830-1848),法蘭西王國
路易-菲利普一世(「街壘國王」,原為大金融家)無王朝時代(1848-1852),法蘭西第二共和國
編輯本段波拿巴王朝(1852-1871),法蘭西第二帝國
拿破崙三世(1852-1873),系拿破倫一世繼女之子,拿破倫一世原配約瑟芬親外孫
3. 法國經歷了哪些封建王朝
1墨洛溫王朝[481-751]
2加洛林王朝[751-987]
3卡佩王朝[987-1328]
4瓦盧瓦王朝[1328-1589]
5波旁王朝[1589-1792]
1789-1804 法蘭西第一共和國 其中1799年由拿破倫出任終身執政
6 1804-1815 法蘭西第一帝國 拿破倫一世 拿破崙.波拿巴
7 拿破崙二世(1811.3.20-1832.7.22)(掛名羅馬人國王)
8 波旁王朝(復辟)(1814-1830)
9 1830-1848 七月王朝 「街壘國王」路易-菲利普一世
10 1852-1871 法蘭西第二帝國 拿破倫三世 路易.拿破崙
4. 法國封建社會的時間
時間:481年從墨洛溫王朝開始到1789年法國大革命
中世紀的法國藉助由地中海到北歐的過境貿易中產生的大量商業資本的增加,而不主要是像英國那樣由根植於本國的商品生產的增長在歐洲較早發跡。與中國春秋時期的井田制的解體一樣,大量游離於生產之外的商業資本較早和超量出現,使法國庄園經濟較早解體,庄園農奴和土地較早分離。商業資本增長進一步導致勞動力與土地生產資料的分離速度加快。與英國正好相反而與中國戰國時期和後來的太平天國時期的情形近似,由於當時法國資本主義工業非常脆弱以至不足以吸收大量游離於生產領域之外的貨幣資本和勞動力,這些剩餘勞動力便從農村流入城市並成為社會動盪的源頭。土耳其奧斯曼帝國興起使從地中海經法國通向北歐的商路中斷,過境貿易銳減使法國出現蕭條。此時英國正處上升時期,法國的政治家試圖仿效英國,希望通過對外開放和自由貿易振興法國。他們天真地認為,用給英國的工業品優惠政策(進口稅減20%)的方式換回法國葡萄酒與白蘭地在英國暢銷,這樣法國就可得到振興。為此,法英1786年簽訂了《伊甸條約》。出乎法國人所料,法國的農產品和手工藝品的總值大大低於英國工業品的總值。經過短期較量,法國工業經濟從法英的交換中所獲甚微並為此瀕於破產。法國人想取消這個條約以制止民族工業的衰落,但為時已晚。三年過後,1789年法國便發生了劇烈的政治動盪即人們常說的「法國大革命」。拿破崙的出現是當時處於相對弱勢的法國對強大的資本主義英國及亞當?斯密的自由貿易經濟理論的嚴肅挑戰。拿破崙看出法國政治危機產生的深層原因[6],他用暴力摧毀英國工業品在歐洲大陸市場的同時,又用暴力強行把歐洲農民(也有人稱之為「農奴」)從封建庄園中解放出來並使之變為自由的小土地農民,以此為虛弱的法國資本主義工業造就了可以為法國資本壟斷的勞動力和消費市場。盡管拿破崙在1815年滑鐵盧戰場上失敗了,但他為身後法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奠定了不可動搖和可持續發展的基礎。1827年法國工業生產力比1815年增長一倍。此後,法國便由英國資本的外圍地區躍入資本中心地區,並成為資本全球化進程中出現的與英國相對應的新的一極。如果說是英國開辟資本全球化歷史的話,那麼,從相當的意義上說,是法國開辟了資本多極化的歷史。隨著資本全球化進程向世界鋪展,德國、美國、日本等在與新舊霸權(英國、法國及西班牙、葡萄牙等)的強力對抗中,相繼擠入世界霸權的行列。經過兩次世界大戰自相殘殺後,這些國家開始聯合並形成排斥處於外圍地區的南方國家發展權利的資本聯合中心,以共同主導和壟斷世界資源和市場。
5. 法國歷代王朝的演變
法國歷代王朝與國王,及其他領導人更替簡介
法國現在的國號全稱為:法蘭西共和國(La République Fran�0�4aise)
下面是各時期對法國國號稱呼的演變
羅馬帝國高盧行省——法蘭克王國——西法蘭克王國——法蘭西王國——法蘭西共和國——法蘭西帝國——法蘭西王國——法蘭西共和國——法蘭西帝國——法蘭西共和國
具體的王朝更替情況
一、王國歷史
1.墨洛溫王朝(481-751)
2.加洛林王朝(752-987) 從481-841年,是法蘭克歷史時期,不過也可以看成是法蘭西歷史早期
3.卡佩王朝(987-1848)
3.卡佩直系王朝(987-1328)
4.瓦洛亞王朝(1328-1589)
4.瓦洛亞直系王朝(1328-1498)
5.瓦洛亞-奧爾良王朝(1498-1515)
6.瓦洛亞-昂古萊姆王朝(1515-1589)。
7.波旁王朝(法國部分)(1589-1792,1814-1848)
7.波旁直系王朝(1589-1792)
8.復辟波旁直系王朝(1814-1830)
9.波旁-奧爾良王朝(七月王朝)(1830-1848)
二 、共和國歷史
1.法蘭西第一共和國(1792-1804)
1.吉倫特政府(1792-1793)
2.雅各賓政府(1793-1794)
3.督政府(1794-1799)
4.執政府(1799-1804)
5.法蘭西第二共和國(1848-1852)
6.法蘭西第三共和國(1870-1844)
6.法蘭西第三共和國(1870-1840)
7.自由法國(1940-1945)
8.維希政府(1940-1945)
9.法蘭西第四共和國(1945-1958)
10.法蘭西第五共和國(1958至今)
三、帝國歷史
1.波拿巴王朝法蘭西第一帝國(1804-1805)
1.法蘭西第一帝國(1804-1814)
2.百日王朝(1815)
2.波拿巴王朝法蘭西第二帝國(1852-1870)
四、無產階級政權歷史
1.巴黎公社(1871)
6. 法國各個王朝的順序表是什麼
法國國名來源於公元4~5世紀自萊茵河東岸入侵的一個日耳曼蠻族——法蘭克人;法蘭西意即法蘭克人的王國。嚴格地說,法國立國應從公元 843年查理曼帝國分裂後算起。
史前與高盧時期(公元5世紀以前)
羅馬人曾在高盧推行奴隸制建立奴隸制庄園。418年西哥特人在阿基坦建立王國。443年勃艮第人在索恩河與羅訥河流域建立王國。公元5世紀後期,在國王克洛維率領下大舉西侵,佔領除勃艮第王國和地中海沿岸外的全部高盧,並移駐巴黎,建立法蘭克王國。
中世紀時期(5~18世紀末)中世紀時期是封建制度在法國形成、發展和衰落時期,它又可分為初期、中期、晚期3個階段。
中世紀初期(5~10世紀)該時期包括兩個王朝:墨洛溫王朝和加洛林王朝。9世紀初諾曼人開始入侵,911年在北部建立了諾曼底公國。從9世紀末起,加洛林家族與羅貝爾家族為爭奪王位紛爭達100年,987年,羅貝爾家族的於格.卡佩登上王位,建立了卡佩王朝。
中世紀中期(10~15世紀)1328年因卡佩家族嫡系無男嗣,由其旁支瓦盧瓦家族的腓力六世繼承王位,建立了瓦盧瓦王朝。
中世紀晚期(16~18世紀)16世紀上半葉,英法百年戰爭的創傷尚未癒合,又發動了侵略義大利的戰爭,並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爭奪德法邊境土地,1562年又爆發了長達30餘年的宗教戰爭,即胡格諾戰爭。1589年,波旁王朝的第一個國王亨利四世(1589~1610在位)繼位後極力恢復和平,休養生息,到路易十四親政時期,法國專制王權進入極盛時期。
近代現代時期(18世紀末~ ) 1789年開始的法國大革命是法國歷史上重要的分水嶺,它結束了1000多年的封建統治,開始了資本主義確立和發展時期。法國大革命以來近200年的歷史可分為3個時期:
從法國大革命到巴黎公社(1789~1871) 這個時期可稱為「革命的世紀」,在這82年中共進行了5次革命(1789、1830、1848、1870、1871)。1789年法國革命的歷史任務是推翻封建專制統治,廢除封建制度,建立資產階級政權,發展資本主義。1789~1794年,革命沿著上升路線發展,從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起義起經過君主立憲制、吉倫特派共和國和雅各賓派民主專政3個階段。
1794~1814年,革命沿下降路線發展。熱月黨人和督政府(見法國大革命)力圖鞏固資產階級共和國,然而經濟困難未能克服,左右兩派政治力量難於平衡,1799年11月,拿破崙.波拿巴將軍發動霧月政變,建立執政府(見法國大革命),1804年,拿破崙稱帝為一世,改共和國為法蘭西帝國,取消民主自由,加強中央集權,頒布《民法典》,從法律上維護和鞏固了資本主義所有制和資產階級的社會經濟秩序,對法國的資本主義發展起了積極作用。
1814年復辟王朝的路易十八(1814~1824在位)頒布《憲章》,保證不改變大革命確立的經濟秩序和資產階級自由權利。1820年,王黨極右分子當權,背棄《憲章》,激起資產階級自由派和人民群眾的憤怒,1830年七月革命推翻了查理十世(1824~1830在位),代之以七月王朝,政權落入大資產階級手中。從1830年起,工業革命在法國興起,掀起建築鐵路熱潮,30~40年代,工人運動如里昂工人起義、共和運動、民主運動此伏彼起,最後匯為巨流。1848年二月革命推翻七月王朝,建立法蘭西第二共和國。
1851年12月2日路易.拿破崙.波拿巴發動政變,翌年稱帝,為拿破崙三世,建立法蘭西第二帝國。
1870年9月初拿破崙三世在普法戰爭中的潰敗引起了9月4日革命,巴黎人民推翻帝制,宣布共和。成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
政治上動盪不定是第三共和國的一個顯著特點。到1914年的44年內共換了近50個內閣。1877年,麥克-馬洪,M.-E.-P.-M.de總統解散議會,法國共和制面臨新的考驗。共和黨人粉碎了麥克-馬洪的5月16日政變企圖。80年代溫和派共和黨人執政。1888~1889年,G.-E.-J.-M.布朗熱將軍策劃控制政府,但未得逞(見布朗熱事件)。1894年,反動勢力誣告猶太軍官A.德雷福斯出賣軍事機密,妄圖藉以接管共和政府。保衛共和國再次成為群眾運動的政治口號(見德雷福斯案件)。90年代後期,激進派共和黨人占優勢,1905年議會通過政教分離法。
1958年 5月在阿爾及利亞的法國殖民者發動政變,對法國政府施加壓力。6月1日,議會以多數票授權戴高樂組織政府。戴高樂提出加強總統權力、削弱議會權力的修改憲法原則,於1958年 9月以公民投票方式通過,第四共和國宣告結束。1959年 1月戴高樂總統就職,第五共和國時期開始。
7. 法國封建社會起止時間
法國封建社會起止時間是1328~1589年。
瓦盧瓦王朝是1328~1589年統治法國的封建王朝。由卡佩家族的旁支瓦盧瓦伯爵查理之子腓力六世繼承王位(1328~1350),建立瓦盧瓦王朝。
王朝介紹
瓦盧瓦王朝,又稱華洛亞王朝。
14~16世紀統治法國的封建王朝。1328年法王查理四世死後,因卡佩家族嫡系無男嗣,由卡佩家族的旁支瓦盧瓦伯爵查理之子腓力六世繼承王位(1328~1350),建立瓦盧瓦王朝。
瓦盧瓦王朝時期,內外戰爭頻繁。王朝初建,英王愛德華三世以法王腓力四世外孫的名義與腓力六世爭奪王位,爆發英法百年戰爭。戰爭期間,1358年發生E.馬塞爾領導的巴黎市民起義和扎克雷起義。
15世紀初年,瓦盧瓦家族的兩個旁系奧爾良公爵和勃艮第公爵互相傾軋,內訌延續近30年之久。從1494年起,瓦盧瓦王朝同哈布斯堡王朝為爭奪義大利而連年作戰,直至1559年《卡托-康布雷西條約》締結後才停戰。
8. 法國有多少年封建社會
法國 5世紀建立王國。15世紀末形成中央集權國家。 1789年爆發資產階級革命。此後,先後建立過五次共和國和兩次帝國。1958年第五共和國誕生。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法國是僅次於英國的第二號殖民帝國,殖民地面積等於本土20倍。戰後,法屬殖民地大部先後獨立。1964年1月27日同我國建交。 法蘭西共和國位於歐洲西部。面積551602 平方千米。海岸線長約3000千米。人口5780萬多。多為法蘭西人。居民多信天主教。法語為官方語言。 地勢東南高西北低。中南部有中央高原,西北部是北法平原。大部分地區屬海洋性溫帶闊葉林氣候,南部沿海和羅訥河谷地屬亞熱帶地中海式氣候。年平均降水量從西北往東南由600毫米遞增到1000毫米左右。鋁土礦、鈾礦儲量在西歐各國中均居第一位。鐵、鉀鹽也相當豐富。森林面積佔全國面積的26% 。 首都巴黎,人口217萬,包括郊區在內的大巴黎人口906 萬多。市內有著名的艾菲爾鐵塔等建築,城西南有凡爾賽宮。汽車、電器工業著名,紡織和化妝品工業亦發達。 巴黎聖母院是古老巴黎的象徵.它屹立在巴黎的發祥地塞納河西岱島的中心.這座哥特式的巨石建築始建於是1163年, 歷時182年落成,是巴黎最古老、最高大的天主教堂,在歐洲建築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聖母院的屋頂、塔樓等所有頂端都築造尖塔,高達90米的主尖塔及其兩側高達69米的鍾樓,顯示了天主的威嚴,法國大作家雨果在小說《巴黎聖母院》中,將它形容為「石頭的交響樂」。以後,歐美建築的哥特式建築都帶有巴黎聖母院的痕跡。 矗立在巴黎星形廣場(又名戴高樂廣場)中心的這座世界上最大的凱旋門,是拿破崙為自己建立的豐碑,1806 年頒令興建,歷時30年才竣工。羅馬式的拱形門高49.41 米,寬44.84米,厚21.96米。門內壁和石柱上刻有描繪法國戰史的恢弘場面,以及大型浮雕《馬賽曲》和當年跟隨拿破崙遠征的386位將軍的名字。門下是無名烈士墓,墓前點著長明燈,鮮花天天供奉不絕。12條林蔭大道由凱旋門向外輻射。
9. 介紹一下法國歷代王朝
1、墨洛溫王朝
墨洛溫王朝,或梅羅文加王朝,是法蘭克王國的第一個王朝。
它存在於481~751年的西歐,疆域相當於當代的大部分法國與德國西部。
「墨洛溫」是英文「Merovingian」的音譯,其源於中世紀拉丁語,意思是「墨洛維的兒子」。相傳,墨洛溫王朝以創立者克洛維的祖父、荷蘭地區的法蘭克人酋長墨洛維的名字命名。
墨洛溫王朝奠定於其第一個國王克洛維,克洛維去世後,王國被分給的他四個兒子,因而王國在克洛維之後長期處於鬆散的狀態,最終被卡洛林王朝所替代。
2、加洛林王朝
加洛林王朝(法語:les Carolingiens,舊稱Carlovingiens,中世紀拉丁語:Karolingi)是自公元751年統治法蘭克王國的王朝。
在此之前,其王朝成員以「宮相」的身分涉理王國朝政,在公元751年,加洛林家族取代墨洛溫家族,正式坐上法蘭克王國的王位。
在王朝其後的鼎盛時期,加洛林家族在名義上復辟了羅馬帝國,也即是開創了後世所謂的神聖羅馬帝國。這使加洛林王朝成為最為後人所記得的法蘭克王朝。
帝國的規模在其成立之初就在1,112,000平方千米(429,000平方英里),人口在1000萬到2000萬之間。
疆界南至科爾多瓦(824年之後是潘普洛納王國),北至丹麥; 西部有與布列塔尼公國一個短的陸地邊界,東部和斯拉夫人、阿瓦爾人有漫長的邊界,他們被帝國擊敗,大片領土歸入帝國。
在南義大利,加洛林帝國宣稱的主權被東羅馬帝國和倫巴德王國的殘余貝內文托公國統治。
3、卡佩王朝
卡佩王朝( Capetian Dynasty) (987~1328)法國封建王朝。因建立者雨果·卡佩(987~996在位)的姓而得名。其實不能完全叫姓,因古代歐洲貴族都沒有姓(常以封地地名為姓)。
之所以被稱為卡佩,是因為建立者雨果·卡佩喜歡一種名為「卡佩」的短披肩。Capet對來源於cape是斗篷的意思。
4、瓦盧瓦王朝
瓦盧瓦王朝,又稱華洛亞王朝。
14~16世紀統治法國的封建王朝。 1328年法王查理四世死後,因卡佩家族嫡系無男嗣,由卡佩家族的旁支瓦盧瓦伯爵查理之子腓力六世繼承王位(1328~1350),建立瓦盧瓦王朝。
瓦盧瓦王朝時期,內外戰爭頻繁。王朝初建,英王愛德華三世以法王腓力四世外孫的名義與腓力六世爭奪王位,爆發英法百年戰爭。
戰爭期間,1358年發生E.馬塞爾領導的巴黎市民起義和扎克雷起義。15世紀初年,瓦盧瓦家族的兩個旁系奧爾良公爵和勃艮第公爵互相傾軋,內訌延續近30年之久。
從1494年起,瓦盧瓦王朝同哈布斯堡王朝為爭奪義大利而連年作戰,直至1559年《卡托-康布雷西條約》締結後才停戰。
1562~1598年又爆發宗教戰爭。百年戰爭時期,王權一度衰落,15世紀初,王權逐漸加強,路易十一基本完成了法國的統一,弗朗索瓦一世(1515~1547在位),建立君主專制。
瓦盧瓦王朝時期,市民階層迅速崛起,作為第三等級的代表開始與特權等級角逐。文藝復興達到高峰。
1589年8月1日,亨利三世(1574~1589在位)遇刺身亡,因無子嗣,王位由納瓦爾的亨利四世繼承(1589~1610在位)。至此,瓦盧瓦王朝結束,波旁王朝開始。
5、波旁王朝
波旁王朝,(法語:Maison de Bourbon,西班牙語:la Casa de Borbón en España) ,是一個在歐洲歷史上曾斷斷續續統治納瓦拉、法國、西班牙、那不勒斯與西西里、盧森堡等國以及義大利若干公國的跨國王朝。
其在法國的統治於1589年開始。 17世紀中期,再度分出長幼兩支:長支相繼臨朝的君主為路易十四、路易十五、路易十六、路易十八和查理十世;幼支奧爾良家族的統治史稱奧爾良王朝或七月王朝。
法國大革命爆發後查理十世在1830年七月革命中被推翻;七月王朝亦在1848年革命中傾覆,波旁王朝在法國的統治最終結束。
波旁王朝在義大利的統治於1860年告終。波旁王朝在西班牙的統治於1936年被推翻,但於1975年第三次復辟,是目前西班牙的王室。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法國王朝世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