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參加獨立戰爭花費多少錢

法國參加獨立戰爭花費多少錢

發布時間:2022-09-18 22:21:23

1. 法國對美國獨立戰爭提供了哪些援助。

從本質來講,不存在單獨的美國獨立戰爭,那隻是英法全球爭霸的北美戰場而已,沒有法國,就沒有美國。你以為美國,法國的獨立日,國慶日,雙方互派高規格的軍事閱兵團是為什麼?

(1)美國所編的神話
美國官方及主流社會宣稱,美國獨立戰爭是世界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殖民地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自由民主的解放戰爭,是人類歷史上一個最早的、最偉大的真正的解放戰爭,美國獨立戰爭第一次將歐洲啟蒙運動的自由哲學思想大規模地付諸實踐,體現了一種新的進步的政治精神和價值觀念。
是人類戰爭史上以小勝大、以劣勝優、以弱勝強的最傑出戰例。在美國的先哲們的傑出領導下,北美軍民經過8年之久的艱苦卓絕的斗爭,以僅有200多萬人口的北美13個州,最終打敗了擁有近3000萬人口的世界第一工業國大英帝國。
獨立戰爭的勝利,打碎了英國殖民統治的桎梏,實現了北美殖民地政治上的獨立,解放了北美殖民地民眾,為人類的自由民主事業樹立了光輝的典範,為人類美國獨立戰爭第一次將歐洲啟蒙運動的自由哲學思想大規模地付諸實踐,體現了一種新的進步的政治精神和價值觀念。為人類現代文明的迅速發展開辟了廣闊的道路。
據「某版《世界歷史》第一冊教案」(教案前面幾乎完全灌輸以美國人立場的政治詮釋北美獨立戰爭),為證明美國人是「以弱勝強」而提供的表格時,筆者實在是有點忍俊不禁了。
表格如下: 美國獨立戰爭期間英美力量對比表
國別 英國 美國
經濟 老牌殖民國家 年輕國家
人口 本土六七百萬 不到三百萬
連同殖民地三千萬
軍事建制 有強大的艦隊 無海軍
裝備 軍需品充足 物資奇缺
性質 非正義 正義
真了不起啊,一個年輕的物資奇缺,沒有海軍的國家,人口只有對方的二分之一到十分之一,竟然能夠打敗老牌殖民國家,真是「正義必勝」。
「正義必勝」?笑一笑。設想一下,如果筆者只是一個普通中學生,面對著老師如此提供的數據和循循善誘,除了產生美國人「正義」+「厲害」的想法外還能產生什麼其他想法嗎? 顯然不能。神話,就是這樣「從小抓起」,一步步地產生的。
(2)大陸軍方面的真實情況揭密
為了使數據盡可能地可靠,我們在此採用1789年美國戰爭事務部長諾克斯將軍對國會所做報告里陳述的數據來說明大陸軍的兵力情況。在這份報告里,對大陸軍總兵力的陳述為: 1775——27,443人 1776——46,891人 1777——34,820人 1778——32,899人 1779——27,699人 1780——21,015人 1781——13,292人 1782——14,256人 1783——13,476人
這份數據讓人感到非常意外。根據這份數據,在整個獨立戰爭的時間段里,除了1775—1776和1781—1782年間,大陸軍的總兵力—直是呈遞減狀況的。而在北美獨立最後一戰「約克敦戰役」的同一年裡,大陸軍的總兵力一下子減少了三分之一左右。
如果光看數字,怎麼也看不出「秋風掃落葉」的架勢。這顯然與我們平時所了解的大陸軍至少在1777年「薩拉托加大捷」(性質是反掃盪勝利,而不是什麼戰略反攻)後就是一個大捷連著一個大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經過有很大出入。
發現大陸軍人數的增減情況顯然與我們通常所學握著的知識有所不同後,我們更有興趣探索一下其對手——英軍的兵力變化情況。
(3)英軍方面
在一本1964年版的《The war for America》中,我們找到了這樣的數據。
地 區 1775.4 1777.8 1778.10 1780.3 1782.3
英國南部 10612 13868 53465 61402 64274
西印度群島 1983 3315 1751 9290 8756
「美國」 6991 2 3694* 39637 32149 34463
英國陸軍總人數 27063 57637* 112239 142386 150310
*1777年這個數字不包括黑森等地的德意志僱傭軍
根據這份數據,獨立戰爭爆發的那年在北美十三州的英國駐軍只有六千多人。而大陸軍的總兵力比同時期整個英國的總兵力還要多出380人。美國人很自豪的邦克山戰斗就是發生在這年,如果光看那次戰斗的過程,還真以為美國人是以少勝多呢。
後面兩年,英國人在北美十三州的兵力增長很快,眾所周知的薩拉托加大捷發生在1777年,但我們發現,1777年—1778年英國派遣到北美十三州的英國正規軍兵力增長了67%。顯然薩拉托加大捷至少在軍事上並非通常所宣揚的北美獨立戰爭的什麼「轉折點」。這也不奇怪,反掃盪作戰的勝利再大也還是反掃盪作戰。以一次反掃盪作戰的勝利作為一場大型戰爭的「勝利轉折點」,顯然是不合適的。
1778年以後的數字就更讓人感到奇怪。按照通常的說法,這以後就是美軍「勝利」的過程,但為什麼英國沒有「瘋狂鎮壓」,派遣到北美十三州的兵力再也沒有達到1778年這么多呢?是英國兵的徵兵跟不上減員?顯然不是,我們清楚地看到,獨立戰爭爆發後英國陸軍總人數從2.7萬人猛增到了15萬人,這是開戰前英軍陸軍人數的5倍多。
再以我們這篇文章所講述的約克敦戰役發生前後的數字為例,約克敦戰役爆發時,北美英軍有三萬多人,雖然約克敦戰役英軍損失了8 千人,但還遠沒達到通常所宣稱的「主力被殲滅」的地步。更重要的是,當年大陸軍從2.1萬人銳減到1.3萬人。而幾個月後,當英軍在北美的部隊恢復到 3.4萬餘人時,大陸軍卻只恢復到1.4萬人——兩者懸殊比1781年戰役開始之前還要大。
(4)那麼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使得英國人不得不同意北美獨立呢?
答案還足要從數字里找,細心的朋友應該已經發現,在1778年一1780年間,英國在北美大陸的總兵力呈現下降趨勢,而同時期它在西印度群島的總兵力則呈現了不正常的增長狀況。
首先看看獨立戰爭時期雙方的真實的人口數據
「美國」 200萬(包括親英派) 英國 1100萬 法國 1200萬 西班牙 2800萬
顯然,僅法國人口就與英國相仿,更不要說後來西班牙也參加了進來。
接著看看獨立戰爭時期法國人的軍事力量。
(5)1778年的法國軍事力量:
步兵109個團,騎兵52個團,總人數255000(軍官35000名,士兵220000)名。其中40個步兵團和4個騎兵團被派往北美和西印度群島地區,直接在北美十三州參戰的地面軍事力量超過16500人(1000名軍官和15000名士兵)。法國皇家海軍有72500名水手和2500名軍官,其中僅直接參加約克敦戰役的海軍官兵就超過了15000人(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同時期北美大陸軍的總兵力)。
注意到上述教案中特別列出英國有「強大的艦隊」,而美國「無海軍」。我再補充一個點,戰爭時期英國和敵對國家主力艦的比較數據。
主力艦數量:
年份 法國 西班牙 荷蘭 「美國」 英國
1778 52 未參戰 未參戰 0 66
1779 63 58 未參戰 0 90
1780 69 48 未參戰 0 91
1781 70 54 13 0 94
1782 73 54 19 0 94
很顯然,美國人的神話有意無意地掩蓋了這樣一個事實,不僅英國的地面部隊比傳統上的陸地強國法國要弱,即使在英國的強項一海軍方面,1778年法國參戰後英國的海上優勢也並不明顯。1779年西班牙參戰後英國的海上優勢則至少在數字上已轉化為劣勢。看了筆者補充在這兒的表格以後,不知道還會有多少人對北美獨立戰爭能獲得勝利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有疑問。現在沒什麼可奇怪的了,在1778年之後,英國駐北美的部隊不增反減,而在西印度群島的兵力卻直線上升的原因正是法國的參戰。
事實上,北美獨立戰爭並不是一場孤立的戰爭,它只不過是由其所引發的法英全球戰爭中的一個戰場——北美戰場。這場戰爭規模很大,牽扯到的方方面面也很多,如果詳細道來那真的可以寫一本書了。比如法西聯軍對直布羅陀的圍困,持續整整二年。最多的時候雙方集中了四萬多地面部隊和83條戰列艦在此大戰。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英國僅在直布羅陀方面的兵力和注意力投入就遠超其在北美十三州的投入。
(6)北美獨立戰爭年譜:
1775年,獨立戰爭爆發:十三州民兵進攻加拿大失敗。
1776年,英國增兵北美,華盛頓率軍1.8萬人防守紐約被英軍擊敗,撤退過特拉華河時身邊只餘下4000餘人,法國和西班牙開始向美國提供財政援助。
1777年,英軍,佔領大陸會議所在地費城,華盛頓試圖反攻費城,結果部隊竟然在濃霧中自相開火,反攻失敗;美軍擊敗前往內地掃盪的一支英軍,獲得薩拉托加戰役的勝利。
1778年,法國承認美國獨立,簽訂法美同盟條約,條約規定「法國保證美國的獨立及其在同英國的戰爭結束時確定下來的領土」。隨後,法國對英國宣戰,法英海軍發生多次海戰;英國政府得知法國艦隊出動奔赴北美的消息後命令費城英軍退到紐約,美軍「收復」費城:英國佔領西印度群島和印度的幾個據點;年底,英軍攻佔喬治亞州重要城市薩凡納,大陸軍損失5000餘人。
1779年,法國佔領塞內加爾的聖路易斯和西印度群島的幾個島嶼;法國和西班牙組成人型聯合艦隊准備進攻英國本土,英國主力集中防守本土:法英多次海戰;法美聯合攻擊薩凡納失敗。
1780年,英軍攻佔南卡羅來納重要城市查爾斯頓;英法在西印度群島多次發生海戰;7月,羅尚博率領的法國特別遠征軍在紐波特登陸。
1781年,法國對澤西島的襲擊失敗(這是英吉利海峽的島嶼,法軍登陸英國本土的必經之路);法國格拉塞艦隊來到北美,與英國海軍展開多次戰斗,短時間內獲得了切薩皮克灣的絕對制海權,隨後,法美聯軍在格拉塞艦隊的策應下迫使約克敦守軍投降,北美大陸的大規模戰斗自此結束:西班牙—法國聯軍佔領佛羅里達的彭沙科拉城,法英海軍在西印度群島、維德角海域多次爆發戰斗。
1782年,法國—西班牙聯軍佔領地個海西部島嶼米諾卡的聖菲利浦要塞:法同佔領西印度群島多個島嶼和斯里蘭卡的亭可馬里:法英在印度沿海發生多次海戰:法國人佔領了和摧毀了加拿人的多個英國要塞;在直布羅陀,法西聯軍3.3萬人對英國守軍展開總攻,被擊退。
1783法英在印度庫德羅爾展開海陸拉鋸戰,英國人敗北。
1783年9月3日,巴黎和約簽訂,法英停戰。
(7)法國在北美獨立戰爭中的角色
就這樣,隨著英法戰爭的結束,「北美獨立戰爭」也結束了。那麼,在這場戰爭中,法國到底是個什麼樣的角色呢?
通過上面所列舉的大量數據,我們已經不難得出結論,如果以「朝鮮祖國解放戰爭」類比北美獨立戰爭的話,從出兵的角度來看,法國承擔了中國的角色,從全球博弈和物資援助的角度來看,法國承擔了蘇聯的角色。也就是說,對於當時的北美十三州來說,強大的法國一人獨擔了朝鮮戰爭中的中國和蘇聯兩大國的角色。
十八世紀80年代正是法國國力開始大增的開端,1779年拿破崙開始在軍校學習,歐洲即將進入拿破崙時代,法國國力在1800年前後開始位列歐洲第一,陸軍戰鬥力更是強大無比,而英國則始終奉行在歐洲維持均勢的原則,十六世紀時是聯合法國等反對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稱霸,十八世紀後期則聯合其他國家反對法國稱霸歐洲,爆發了大規模的拿破崙戰爭,英軍主力當時是駐扎在本土防止法國入侵,英國並不想為北美而影響在歐洲的戰略,北美革命者也並不是人們所想得那麼神聖,義無反顧,看過一本[華盛頓傳]上記載說:13州民兵的軍餉由13州議會撥給,每3-5周發一次,到日子不發則民兵們馬上散夥回家,不會理會戰事如何,敢問走在長征路上的紅軍戰士拿過銀元沒有?所以美國獨立戰爭是法國打贏的是可以成立的。
不同意此觀點的人可以多看看這一段歐洲史。

2. 歷史上1848年法國大革命爆發的背景原因包括哪些方面

革命發生的直接原因是1788年春法國的旱災。當時法國還沒有從發生在3年前的乾旱中恢復過來,上次乾旱因飼料不足出現了大規模的屠宰牲畜的情況,造成以牲畜的排泄物為主要肥料的法國農田肥力不足大量閑置。 1788年7月13日,周長達40厘米的冰雹連續敲打著農田,造成大量土地收成全無。同年冬天,法國處於嚴寒狀態。這致使法國大革命前夕麵包價格的大幅度上漲(從正常情況下的一個4磅麵包8蘇到1789年底的12蘇)[1],並使得患病人數和死亡率上漲,以及在革命前數月貧困階層的大規模飢荒和普遍的營養不良。飢荒甚至蔓延到歐洲的多個地區,而且政府缺乏足夠的運力致使食品無法運往災區。

18世紀是法國經濟通貨膨脹日益惡化的時代,通貨膨脹使得社會購買力下降,1780年代地主因欠收加租又進一步削弱農民的收入。國內最大的地主群體羅馬天主教會對穀物徵收什一稅(dîme)。什一稅盡管表面上減輕了國王稅項對民眾的壓力,實際上對每天都餓著肚子的窮人而言是一座大山。國內設置的關卡則限制了國內的經濟活動[2],以及在間歇性的作物歉收時成為運輸障礙。資料顯示1788年貧戶的家庭一半收入花費在麵包上,1789年則達到80%。商品滯銷,農民湧入城市造成高失業率,都使得社會開始動盪不安。[3]

法國由於路易十五時代的過度參戰又未能打贏(特別是七年戰爭)而導致國庫空虛,以及參加美國獨立戰爭帶來的財政壓力。當時法國國債總量高達20億里拉。由於戰爭債務帶來的社會負擔,更因為君主體制指揮下的軍隊表現無能,以及缺乏為退役老兵提供社會服務所拖累。同時貴族階級,尤其是住在凡爾賽的路易十六和他的皇後瑪麗·安托瓦內特的驚人花費大大加重平民百姓的經濟負擔。老舊而效率低下的財政系統已無法負擔政府債務,而極不合理的稅務制度又讓這一切雪上加霜。

新舊階級勢力之間的沖突在某種程度上對革命推波助瀾。法國的貴族頭銜是開放的,讓一些有能力及有錢的第三等級人群有機會成為貴族。1700年至1789年間,法國社會增加了5萬個新貴族。隨著國家財政陷入危機,封爵的價錢越來越高。另一方面,一些沒落的貴族對這些新貴族也十分的不滿。貴族本身也有投資商業、礦業、地產等行業,因此中產階級財富與貴族財富的概念界限在18世紀以後變得模糊,但中產階級和貴族之間的沖突依然日益嚴重。[3]

由啟蒙時代帶來的憤恨和渴望,以及由此而生的社會和政治因素也是法國大革命產生的重要原因。這包括對專制王權的憤恨;那些和荷蘭、英國等國的商業城市有聯系的,也因為荷蘭爆發愛國者起義失敗吸引了荷蘭流亡人士,無形中無助長了法國革命的政治意識形態[4];野心勃勃的知識分子和商人對貴族特權和統治的憤恨;農民、工人以及資產階級對傳統貴族領主特權的憤恨;對神職特權者的憤恨和對宗教自由的渴望,相對貧困的鄉村低等教士對貴族主教的憤恨,和由此延伸的對天主教的憤恨,受新教徒控制的小兄弟會修士會對其它宗教機構的影響;對自由以及共和制度(尤其是隨著革命的深入發展)的渴望;以及國王解僱財政顧問中被視為人民代表的雅克·內克爾 和安·羅伯特·雅克·杜爾哥 。

3. 幫助美國實現獨立的盟友除了法國、西班牙外、還有哪個國家

獨立戰爭期間,法國向美國提供了800萬美元的資助和貸款,西班牙援助了65萬美元,荷蘭提供了180萬美元的貸款,歐洲各界還募集了200萬英鎊的捐款支援殖民地人民,殖民地用於獨立戰爭的花費有三分之一來自歐洲。此外,7000多名志願者奔赴北美直接參戰,美國軍隊所用的彈葯90%由海外提供,其中絕大部分來自法國。瑞典、丹麥、普魯士、奧地利、葡萄牙和兩西西里王國先後加入武裝中立同盟,目的是保護中立國與英國敵國的航運貿易,其實幫助了法國和西班牙,英國陷入徹底的外交孤立之中。

4. 去法國旅遊大概要花多少錢啊

無限風光在瑞士 10天9晚 10天9晚 ¥30838/人起

團隊旅行的節奏一般都非常緊湊,且團隊成員的年齡經常會相差比較大。作為上年紀的客人,有時候跟不上這樣的高強度和高密度旅行,常常會感到非常累。為此我們特別設計了這個瑞士行程,節奏不緊張,團隊規模小,每天行車的距離不太遠,時間也不太長,希望上年紀的朋友能有一個舒適而愉快的瑞士之行。

日內瓦

瑞士有很多遊船線路。其中最美的一條就是博登湖遊船。我們從酒店出發,抵達博登湖遊船碼頭。博登湖在瑞士和德國邊界,這里是歐洲最大的內陸湖,沿途有很多有特色的小鎮。遊船抵達麥恩瑙島-湖上最美的花島。這里曾經是瑞士王子的住地,後來對公眾開放。返回聖加倫,午餐和晚餐在當地餐廳。

5. 法國大革命是怎樣發生的

革命起因
革命發生的直接原因是1788年春法國的旱災。1788年法國還沒有從發生在3年前的乾旱中恢復過來,上次乾旱因飼料不足出現了大規模的屠宰牲畜的情況,造成以牲畜的排泄物為主要肥料的法國農田肥力不足大量閑置。 1788年7月13日,周長達40毫米的冰雹連續敲打著農田,造成大量土地收成全無。同年冬天,法國處於嚴寒狀態。這致使法國大革命前夕,麵包的價格大幅度上漲(從正常情況下的一個4磅麵包8蘇到1789年底的12蘇),患病人數和死亡率上漲,大規模的飢荒和普遍的營養不良。飢荒甚至蔓延到歐洲的多個地區,而且政府缺乏足夠的運力致使食品無法運往災區。
18世紀是法國經濟通貨膨脹日益惡化的時代,通貨膨脹使得社會購買力下降,1780年代地主因欠收加租又進一步削弱農民的收入。國內最大的地主羅馬天主教會對穀物徵收什一稅。什一稅盡管表面上減輕了國王稅項對民眾的壓力,實際上對每天都餓著肚子的窮人而言是一座大山。國內設置的關卡則限制了國內的經濟活動,以及在間歇性的作物歉收時成為運輸障礙。資料顯示1788年貧戶的家庭一半收入花費在麵包上,1789年則達到80%。商品滯銷,農民湧入城市造成高失業率,都使得社會開始動盪不安。
法國由於路易十五時代的過度參戰又未能打贏(特別是七年戰爭)而導致國庫空虛,以及參加美國獨立戰爭帶來的財政壓力。當時法國國債總量高達20億里拉。由於戰爭債務帶來的社會負擔,加上君主體制下的軍隊無能,為給退役老兵提供社會服務所拖累。同時貴族階級,尤其是住在凡爾賽的路易十六和瑪麗·安托瓦內特皇後的奢華生活大大加重平民百姓的經濟負擔。老舊而效率低下的財政系統無法負擔政府債務,而不合理的稅務制度又讓這一切雪上加霜。
新舊階級勢力之間的沖突在某種程度上對革命推波助瀾。法國的貴族頭銜是開放的,讓一些有能力及有錢的第三等級人群有機會成為貴族。1700年至1789年間,法國社會增加了約5萬個新貴族。隨著國家財政陷入危機,封爵的價格越來越高。另一方面,一些沒落的貴族對這些新貴族也十分的不滿。貴族本身也有投資商業、礦業、地產等行業,因此中產階級財富與貴族財富的概念界限在18世紀以後變得模糊,但中產階級和貴族之間的沖突依然日益嚴重。
由啟蒙時代帶來的憤恨和渴望,以及由此而生的社會和政治因素也是法國大革命產生的重要原因。這包括對專制王權的憤恨;那些和荷蘭、英國等國的商業城市有聯系的,也因為荷蘭爆發愛國者起義失敗吸引了荷蘭流亡人士,無形中助長了法國革命的政治意識形態;知識分子和商人對貴族特權和統治的憤恨;農民、工人以及資產階級對傳統貴族領主特權的憤恨;對神職特權者的憤恨和對宗教自由的渴望,相對貧困的鄉村低等教士對貴族主教的憤恨,和由此延伸的對天主教的憤恨,受新教徒控制的小兄弟會修士會對其它宗教機構的影響;對自由以及共和制度(尤其是隨著革命的深入發展)的渴望;以及國王解僱財政顧問中被視為人民代表的安·羅伯特·雅克·杜爾哥以及後來的雅克·內克爾。

6. 美國獨立戰爭借法國的錢還了嗎

應該是還了,因為後來拿破崙因為在歐洲跟英國及其盟國開戰缺錢,還把路易斯安納殖民地(260萬平方公里)以1500萬美元的價格賤賣給了美國。

7. 如國沒有法國的幫助,美國獨立戰爭能夠取得勝利嗎原因

那美國革命可就不一定能成功了. 要知道當時的法國國王路易十六為美國獨立戰爭花費了近20億里佛爾,雖說花了這么多錢,但是獨立戰爭還不是那麼慘烈. 所以說,沒有歐洲大國來支援,美國獨立戰爭可就不一定能打嬴了 。

8. 法國支援美國獨立戰爭,是不是做了個虧本買

有所得有所失吧,不過我個人認為法國沒有把握好度,所以虧了。
1、法國當時的主要目的有兩條(其實英國也類似):

A)盡可能不要影響到自己的根基;
B)盡可能削弱當時的主要競爭對手英國;
2、美國獨立戰爭對於英國是一個極大的削弱,但由於英國抽身比較早,所以受到的損傷有限;
3、法國人自己沒有掌握好介入戰爭的尺度,最終深陷戰爭泥潭,導致受的損傷比英國還大,得不償失;
4、這一仗,英國最大限度的削弱了法國及其盟友(法西聯軍圍攻直布羅陀失敗,法軍在美國獨立戰爭中介入過深,導致大量戰爭消耗,美國獨立戰爭後半場基本上是法軍打的),而法國則收獲了一個盟友。
教訓:
如果最終目的是想要獲益,那麼介入他國內戰的時候,始終記住戰爭不是由你來打的,參戰方很少能夠得到利益;

閱讀全文

與法國參加獨立戰爭花費多少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65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2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3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0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0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9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1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3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5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7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8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15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0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4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2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