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Crocs鱷魚鞋是哪個國家的穿這種鞋真的舒服嗎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卡駱馳(Crocs)是美國的鞋業公司,創立於2002年,到2006年的夏天,公司才正式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主要生產與企業同名的CROCS運動休閑涼鞋,以及太陽鏡、T恤、襪子、服飾、戶外用品。 2002年,公司的三位創始人注意到加拿大Foamcreations公司生產的特殊材料木底鞋具有良好的防滑性能,穿著也十分舒適。他們在原基礎上作出一定修改後設計出一種本來為劃船運動准備的鞋子。這種鞋子外形和拖鞋十分類似,鞋面上布滿了洞眼,同時還有一條用以防滑,可以轉動的帶子。在2002年的Fort Lauderdale International(勞德岱爾船劃運動展)上,CROCS受到極大關注。 2004年CROCS又買下持有專利的加拿大Foamcreations公司並將該材料命名為Crostile塑料。這種材料是內含封閉式細胞樹脂氣泡的塑料,採用這種材料製成的鞋子的最大特點是能夠在體溫作用下自動變形以適應腳部形狀,符合人體工學理念,使穿著能夠達到更加柔軟、舒適、輕巧和美觀的效果,同時還兼具抗菌和除臭的功能。這些獨特的產品優點尤其適合長時間站立或步行的人穿著,可以有效降低足部的不適感或身體的疲勞度。 公司及公司主要產品名稱均為CROCS,意為鱷魚的昵稱(crocodile)。因為鱷魚是一種沒有天敵,強壯的爬行動物,這與該公司的產品定位十分接近。然而,公司也因此與同為服飾行業的法國鱷魚公司產生糾紛。 CROCS鞋本來只是為劃船運動准備,因為其出色的防滑性能和舒適性,豐富的顏色,很快受到一般使用者的關注。然而反對它的人則認為這種滿是洞眼的鞋奇醜無比,公司方面則借機以醜陋也是美麗的(Ugly is beautiful)作為自己的宣傳語。除了穿著舒適以外,CROCS公司也經常會與迪士尼等公司合作,推出各種類型的主題鞋。此外,拖鞋上的小洞也可插上各種小飾品,以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更重要的是,CROCS具有強大明星效應,費斯·希爾、馬特·達蒙、阿爾·帕西諾、布拉德·皮特、安吉麗娜·朱莉、傑克·尼克爾森等演藝、時尚界人士都曾表示喜歡CROCS鞋或穿著該產品出現在公共場合。根據2007年6月22日華盛頓郵報報道,美國總統布希趕上夏天穿涼鞋的風潮,而他腳上搭配著黑色短襪的運動休閑涼鞋正是卡駱馳牌的涼鞋。該公司也因為這一系列原因而迅速擴張,2006年的年銷售量達到600萬雙,銷售收入1億美元。在英國還一度因搶購而缺貨。2008年的收入預期則達到11億美元。在大獲成功之後,該公司在原先最基礎的沙灘(beach)系列之外,又推出了各種適合在不同場合穿著的款式。但所有CROCS鞋的特點都是採用以Crostile材料製作的鞋底。該公司也推出過同樣以Crostile材料製成的手提袋。因為crocs鞋的流行,該公司也推出過crocs鞋外形的手機袋等產品。
記得採納啊
❷ 海洋中目前已經滅絕了多少生物、
已經滅絕的遠古生物
1) 史前海洋的巨無霸--奇蝦
5.3億年前的海洋中,最兇猛的捕食者莫過於奇蝦了。
它有一對帶柄的巨眼,一對分節的用於快速捕捉獵物的巨型前肢,美麗的大尾扇和一對長長的尾叉。它雖不善於行走,但能快速游泳。25厘米直徑的巨口可掠食當時任何大型的生物,口中有環狀排列的外齒,對那些有礦化外甲保護的動物構成了重大威脅。這是一種攻擊能力很強的食肉動物,它的個體最大可達2米以上,而當時其他大多數動物平均只有幾毫米到幾厘米。
最完整的奇蝦化石出現在帽天山的頁岩中。
1992年帽天山北坡修築公路,推土機推出了一個巨大的斷面,給了奇蝦化石被發現的機會。第一塊標本在發現之初只有前附肢的末端露了出來。由於好奇心的驅使,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周桂琴在野外當場就修理起來。當完整的一對前附肢和頭部顯露之際,她不禁興奮得大喊起來。
第一塊奇蝦標本的現形,又引出了第三塊完整奇蝦的問世。其實,這「第三塊」奇蝦化石早在1990年就已被南古所的朱茂炎採集回來,但當初它怪異的形體讓人迷惑,因而被冷落在辦公室的托盤中將近2年。隨著標本的修復,一個完整的兇猛的獵食者形象出現在人們眼前。
奇蝦的食譜可能包括其他的食肉動物。它那麼大的身體,那麼大的嘴巴,還有那樣一對大的捕捉器官,可以捕食當時最大的活物,絕對不會只吃處於食物鏈最低位置的生物,因它爪太粗,抓取微小食物反而不是那麼容易。
沒有人會認為,在當時的海洋中,奇蝦不是「適者」。它可以稱得上是海洋中的「巨無霸」,處在食物鏈的頂端,能夠輕而易舉地獵獲足夠的食物,卻沒有其他生物可以威脅它的生存。但是,就像在陸地上曾經占統治地位的恐龍一樣,奇蝦也早已絕滅了。究竟它是在什麼時候,因為什麼永遠從地球上消失的?這是又一個沒有解開的謎。
它有一對帶柄的巨眼,一對分節的用於快速捕捉獵物的巨型前肢,美麗的大尾扇和一對長長的尾叉。它雖不善於行走,但能快速游泳。25公分直徑的巨口可掠食當時任何大型的生物,口中有環狀排列的外齒,對那些有礦化外甲保護的動物構成了重大威脅。
這是一種攻擊能力很強的食肉動物,它的個體最大可達2米以上,而當時其它大多數動物平均只有幾毫米到幾厘米。
2)帝鱷/帝王鱷
拉丁文名: Sarcosuchus imperator
體長: 12米
體重: 11噸
食物: 肉食
生存年代: 白堊紀早期
生存地點: 非洲海洋
種類: 鱷魚類
來歷:
帝鱷又稱肌鱷[Sarcosuchus imperator],「Sarcosuchus imperator」或「flesh crocodile emperor」的拉丁文名:「肌肉-鱷魚-皇帝」。故稱為帝鱷。
帝鱷[Sarcosuchus imperator]發音為(SARK-oh-SOOK-us)
古超級鱷魚迷底揭開!長達十二米長的帝鱷於本星期四[2001年10月24號]在美國《科學》上正式公布!以前傳說中非洲海岸宰殺場的主角終於揭開了神秘的面紗……
古生物學家認為,帝鱷可能長達40英尺(12米),重達10公噸(11噸),年齡大約是50~60年,生活在1億1000萬年以前白堊紀前期,發現者是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著名的恐龍獵人——保羅-塞利諾[Paul Sereno]。他說:「這次公布的資料是我們去年在非洲中西部尼日沙漠發現的,帝鱷是迄今發現的最大的鱷魚化石,意義十分重大,最早的發現是在 1964年。」
這個帝鱷報告是根據其腦袋化石和百分之五十的骨骼推測出來的,帝鱷有一個細長的腦袋,大約6英尺長(1.8米),支撐著被鑲嵌一百顆以上的牙齒的下頜。帝鱷的前頜很有殺傷力堅固,尖細,而且有力道強大的門牙——線一把鎖鎖住上下頜!這是多麼奇妙的設計!塞利諾驚嘆不已的說,這是他所見過的最令人難以置信的構造。
那麼帝鱷的食物是什麼呢?塞利諾推測它和現生的短吻鱷的捕食方式應該是差不多的,現在在非洲的河中居住的現代鱷魚通常捕抓牛羚和斑馬——先把他們拖進水裡淹死,然後再慢慢撕碎吞噬。在白堊紀前期,一些小型哺乳類,中型恐龍常常是帝鱷的腹中之物。當它們在河邊喝水,帝鱷便急速出擊,用一百多顆牙齒插入被捕食的動物。
帝鱷還有一個很獨到的構造,能使它長時間生活在海岸邊——帝鱷的眼窩底部朝上轉,這樣能大量增加目視范圍。
這一次的發現還牽動了對化石年齡的研究,帝鱷的腿或脛部有一些「growth rings」我們翻譯為「成長環」,帝鱷的成長環有四十多圈,所以保羅推測它的年齡大約是50~60年。
新華網10月30日電 最新的古生物考察發現,在距今約1.1億年以前,恐龍並非地球上唯一的統治者。
美國芝加哥大學的古生物學家最近在尼日的泰內雷沙漠發掘到一具巨型鱷魚的化石。這種鱷魚的學名叫「Sarcosuchus」,就是「鱷魚之王」的意思。與此同時,這些研究人員驚訝地發現,這只生存在水中的鱷魚堪稱為「龐然大物」。它長約12米,重達10噸,比現在人們所能見到的最大鱷魚還要大10-15倍。而且,這只鱷魚與恐龍同處一個時期——白堊紀,是當時最兇猛的食肉動物之一。更讓研究人員吃驚的是,這樣的鱷魚在恐龍橫行的遠古時代,有時竟捕食恐龍為餐。那麼,它是如何來捕食恐龍的呢?
研究人員發現,與許多生活在淺海中的古代鱷魚不同,這種爬行類鱷魚以河流為家。當時,陸地上覆蓋著茂密的森林,無數河流縱橫交錯,遍布其間。而這種鱷魚就棲息在這些寬闊的河流中。每當恐龍感到飢渴,到河邊飲水時,就是鱷魚捕殺恐龍的最好時機。
這類鱷魚之所以能捕食恐龍,主要因為它有著非常特殊的身體構造。它的鼻子末端長著一個巨大的、球根狀的突起,突起裡面有一個空腔。這使它的嗅覺異常靈敏,並能發出奇異的聲音。而且,這種超級鱷魚的牙齒也非同一般。與一般以魚類為生的動物相比,它的下頜牙不僅與上頜牙互相交錯,而且能精確無誤的嵌入其中。在100多顆牙齒當中,一排門牙能咬碎骨頭,撕裂像恐龍一樣巨大的獵物。此外,它的眼睛也難以理解地向上翹起。
每當恐龍到河邊喝水的時候,鱷魚就把十幾噸重的身體藏在水下,水面上只露一雙眼睛。然後,它慢慢接近獵物,伺機發動突然襲擊。用這種方法,許多恐龍轉瞬之間就成為它的盤中美餐,有時,巨型恐龍也難以逃脫這樣的厄運。
除此之外,鱷魚的皮膚上還長有一層片狀骨質「鎧甲」。這些「鎧甲」不僅像樹的年輪一樣標志著鱷魚的年齡,而且能保護鱷魚在捕食獵物時免受傷害。事實上,早在1964年,法國科學家就曾在尼日挖掘到一塊此類鱷魚的頭蓋骨化石。之後,由保羅·塞雷諾率領的芝加哥大學的考古隊也分別在1997年和2000年挖掘到一些類似的化石。但這些殘缺的化石僅僅提示研究人員——這樣的鱷魚有可能存在。而最近的發現則表明,此類鱷魚可能就是生物史上最大的鱷魚。
正如古生物學家保羅·塞雷諾在接受采訪時所說,當時,這種鱷魚勢力非常強大,很可能就是使恐龍做惡夢的那類東西。
3) 恐鱷(Denosuchus)
die--noh--sook-uhs
名稱含義:「恐怖的鱷魚」
時代:6500萬年前
化石產地:北美洲西部
大小:體長15米
迄今最大的肉食動物之一,比與它同時代的最大的肉食性恐龍凶暴霸王龍還要長。它也許吃恐龍
中生代的生物圈並非由恐龍完全主宰———
不論是在普通大眾的印象里,還是在古生物學家的心目中,恐龍都是距今億萬年前中生代當之無愧的地球霸主。但是,近日一支由12名古生物學家組成的探險隊,在秘魯北部的亞馬孫河盆地卻發現了身長可達13米,體重達9噸,體長如同一輛公共汽車一般的超級巨鱷。人們在挖掘出的各種恐龍骨骼化石上,包括異常兇狠、無敵於天下的霸王龍身上,都發現巨鱷留下的致命的傷痕。大約在1.1億年前形成的白堊紀,巨鱷是當之無愧的「食肉動物之王」。
秘魯亞馬孫流域發現13米長巨鱷化石。
2005年夏天,一隻由12名古生物學家組成的探險隊在秘魯北部的亞馬孫河盆地進行考察。當地林木繁茂,河流密布,空氣異常悶熱潮濕,是一片人跡罕至的熱帶雨林。不過這樣的環境卻是古生物學家們眼中的「天堂」,各種古老的動植物都能在此處自由生長,呈現出一派生生不息的動人景象。亞馬孫河流域是世界最著名的出產鱷魚的地方,兇狠的鈍鱷和寬吻鱷是那裡的霸主。探險隊小心翼翼地在林中穿巡,避免驚動那些可怕的鄰居。
8月末的一天,探險隊員在濃密的矮樹叢下面發現幾塊形狀異常的石頭。經驗豐富的考察隊員經過仔細觀察就馬上判斷出這是動物化石。隨後,他們經過艱苦細致的發掘,從大約1.1億年前形成的白堊紀河流沉積層中挖出了一些體積巨大的下顎化石、牙齒化石以及一些脊柱化石。這些古生物學家們面對所發現的巨大化石骨骼感到迷惑不解:它與以前任何所報道的恐龍化石都不相同,卻與經常在身邊穿梭鱷魚的骨骼十分相似,但拼合起來的龐大身軀又無法令人相信它就是鱷魚,因為與現代鱷魚那3米多長的身軀相比,這種魔鬼般的傢伙實在大得驚人。
探險隊還用這些化石拼出了鱷魚頭骨:長1.3米、牙齒就有5厘米長。根據鱷魚的頭與身長比例,古生物學家們推測,這條巨鱷的身長可達13米,體寬2.5米,是現代最大鱷魚的10到15倍,體重達9噸,比兇猛的霸王龍還要重1噸。而且這條鱷魚的牙齒絲毫沒有老化的現象,估計它還應能繼續生長,直到 16至20多米長。因為爬行動物隨著年齡的增加,體長幾乎是可以無限增加。
超級巨鱷是殘忍的殺手,它能撕碎霸王龍的身體。
探險隊負責人秘魯國家歷史博物館古生物學者洛道爾夫·薩拉斯9月9日向媒體介紹了此次發現。他說,不論是從超級巨鱷的體型上看,還是從其生理結構來看,這個大傢伙都是個殘忍的殺手。它強大有力的跨骨,甩一下尾巴能夠產生數萬磅的沖擊力。巨鱷窄且長的嘴內分布著大小100多顆鋒利的獠牙,並有咬合嚴密的深復牙(即上門牙和犬牙過分突出於下牙),足以撕碎體型碩大的霸王龍和巨型烏龜。它們的鼻孔和眼睛突出於面部。和今天的印度鱷一樣,它在水中獵食的時候可以將巨大的身體隱藏水中,但眼睛部位卻正好浮在水面上,隨時觀察岸邊的獵物。
薩拉斯還表示,在亞馬孫森林的這項珍貴發現應該能證明,現在的亞馬孫叢林曾經是內海,或許跟加勒比海相連。他還給大家描繪出這樣一幅場景:13 米長的巨大鱷魚隱藏在巨大的湖泊邊,虎視眈眈,蓄勢待發。一群恐龍正小心翼翼地在旁邊喝水。突然,巨鱷張開雙顎,迅猛地撲向獵物,銳利的巨齒瞬間刺透了恐龍堅硬的皮膚……
巨鱷化石在世界各地曾被多次發現。
此前,在世界各地也不斷發現各種巨鱷存在的證據。1892年,人們挖掘出一些巨大的骨骼碎片和牙齒,經專家論證認為這是一種相當恐怖的巨型鱷魚化石,後來將這種鱷魚命名為「恐鱷」。科學家們還在恐鱷化石附近發現了許多鴨嘴龍的骨骼化石,有些骨骼上面還帶著傷痕。有的古生物學家認為這些傷痕極有可能是「恐鱷」所賜。食草的鴨嘴龍身高可達9米多,推測體重可達12噸,是一般恐鱷的兩倍。然而在7500萬年前,當這些龐大的鴨嘴龍來到沼澤岸邊找水喝時,竟還是會被比自己小得多的恐鱷咬翻在地、生吞活剝,這種場景真令人感到非常恐懼。
1997年到2000年間,在非洲撒哈拉「伽都法噢瓦」地區,意思是「駱駝也害怕進去的地方」,古生物學家們搜集了重達20噸的化石,其中包括幾塊約 1.8米長的完整古鱷頭骨及大量脊椎、肢骨和鱗甲片化石,足以構成一個古鱷魚完整骨架的一半。面對拼裝出的化石個體,人們目瞪口呆:這種鱷體長如同一輛公共汽車,從頭到尾長達12米多,估計體重超過8噸。「血盆大口」遠不足以形容它的大嘴,因為光它的嘴就長達1.8米,裡面生著100多顆匕首似的獠牙。探險隊的古生物學家將這種鱷魚命名為薩科蘇克斯,即「食肉動物之王」。這只巨鱷從頭到尾都覆蓋有堅硬的鱗甲片,每片鱗甲直徑約30厘米,並和樹木一樣長有年輪。古生物學家們仔細地數了數巨鱷鱗片上的年輪,推算出它的平均年齡應該是50至60歲。
他們認為,這只絕對恐怖的巨型爬行動物生活在中生代白堊紀中期,距今1.1億年至9000萬年間,但它並不是現代鱷魚的直系祖先,而只是近親。現代鱷目動物的雛形出現於2.3億年前的中生代三疊紀晚期,隨後分化成了許多種類。在侏羅紀早期,它們分化成完全不同的兩支,一支在水中,一支在陸地。
美國哥倫比亞州立大學古生物學家戴維·斯科威默爾認為:超級巨鱷化石可以說是地球史前生物考古史上稍遜於恐龍化石的發現。這一重大的發現彌補了地球生物進化史上鱷類的一段歷史空白,有助於幫助人類對地球生物的進化史做更進一步的了解。
美國古生物學家保羅·賽羅諾指出,人們還曾在中生代和新生代地層中陸續發現過一些與超級巨鱷體形不相上下的巨型鱷魚,這說明巨型鱷魚不僅曾與恐龍同時存在,還延續到恐龍已經絕跡的新生代。巨型鱷類動物在生物進化史中曾多次出現,有力證明了生物生態和進化的多樣性。還有專家認為,這幾種史前巨鱷化石的發現,向傳統的古生物觀念提出了一個重大的挑戰———中生代的生物圈是否真如人們所料想的那樣由恐龍完全主宰。從發掘的化石來看,鱷魚不僅能夠與恐龍同時存在,而且似乎比恐龍還要兇猛,更有甚者它還能躲過白堊紀末期萬物滅絕的大劫難,也許它才是地球真正的統治者。
4) 大牙鯊
根據現有的資料,它是一種生活在大概2500萬-160萬年前的一種巨型鯊魚,也叫鋸齒鯊
因為鯊魚是一種軟骨魚類,如果能留下化石的多數只有它的牙齒.現在只有找到些象手掌一樣大的三角形牙齒,一般大約13-17厘米長是現在大白鯊牙齒的好幾倍,再著,年代離現在越近,牙齒的構造和現代大白鯊越相近,開始有了鋒利的邊緣鋸齒,雖然沒有找到完整上下頜骨,但科學家根據牙齒的大小同比例放大推算出此種鯊魚大約有13-16米, 體重大約有20-30噸,張開大口的嘴直徑可達1.7-2.1米.但本人認為這只是一種根據牙齒形狀和現代大白鯊相似而進行的推測,沒有完整的骨骼,具體是個什麼怪物,長的什麼顏色誰知道啊,也許只有幾顆這么大牙齒體形很小的大頭魚,也許不科學家推測的還要恐怖,這一切的一切都要日後科學技術再次進步了或再次發現完整的骨骼或有了更確鑿的證據了才能正確的驗證,真相大白.
有報道說,1918年2月6日在澳大利亞史蒂芬港的漁民中有約50人見到一條「大白鯊「:大約有33米長,和碼頭差不多大。現存鯊魚中從來沒有如此巨大的鯊魚,因此不排除漁民由於受到驚嚇而誇大事實的可能。但是,這個離譜的尺寸似乎也表示這的確是個大傢伙。
有專家懷疑,它可能是大牙鯊。
目前,人們只有大牙鯊的牙齒化石,估計大牙鯊有三條大白鯊那麼長。其牙齒巨大,可能以鯨類為食。生活在2500萬到200萬年前。
但是絕大多數科學家都認為大牙鯊已經滅絕了:「如果大牙鯊還活著,即使我們發現不了它,也會發現有大塊咬傷痕跡的鯨的屍體。「
「大約200萬年前,地球的水循環出現了變化,上升流減少,由於食物缺乏,大量的鯨死亡了,多樣化的鯨品種變少,大牙鯊找不到足夠的食物,滅絕了。「
大牙鯊會不會轉入深海了呢?在某種程度上,我們對月球表面的了解比對深海要多。深淵中確有生物,蝙蝠魚、海潮蟲,也有鯊魚---六鰓鯊。但還沒有發現如此大的鯊魚。抹香鯨平均能潛入900米深的水中尋找巨大的槍烏賊,這里,會不會有大牙鯊伏擊鯨呢?
確實有不少未知的動物出現,黃帶魚(6米左右,有鬣鬃)從1860年發現以來,僅出現過為數不多的幾十次。1976年,發現了一條大嘴鯊,後來又發現了一條,加上跟蹤裝置後,才知道其白天在深海活動,晚上才到淺海。
如果有大嘴鯊,為什麼沒有大牙鯊存在的可能呢?
史上超強的鯊魚---Megalodon 大牙鯊(巨齒鯊)
比大白鯊長兩倍還多,牙長21厘米,終級獵食者
軟骨魚體長:達16米
食性:肉食
天敵:無
巨齒鯊的嘴直徑可達兩米,身體強壯,呈流線型。巨齒鯊可以獵食海中的任何生物,但最喜歡捕食鯨類。其他海洋哺乳動物也是它的盤中餐。
成年巨齒鯊在開闊的大洋中獵食,幼年的側生活在離岸較近的海域中。巨齒鯊會攻擊在海面換氣的動物。
巨齒鯊可在短距離內快速游動,從獵物下放攻擊。當獵食大型獵物時,巨齒鯊可能會先攻擊其尾部或鰭,使其喪失游泳能力,在將其報銷。
其身體強壯,呈流線型,可以獵食海中的任何生物,但最喜歡捕食鯨類。其他海洋哺乳動物也是它的盤中餐。成年巨齒鯊在開闊的大洋中獵食,幼年的側生活在離岸較近的海域中。巨齒鯊會攻擊在海面換氣的動物。巨齒鯊可在短距離內快速游動,從獵物下放攻擊。當獵食大型獵物時,巨齒鯊可能會先攻擊其尾部或鰭,使其喪失游泳能力,在將其報銷。
其滅絕原因據猜測是因為大約200萬年前,地球的水循環出現了變化,上升流減少,由於食物缺乏,大量的鯨死亡了,多樣化的鯨品種變少,巨齒鯊找不到足夠的食物,滅絕了。
5)三葉蟲
在動物分類學上,三葉蟲屬於脊椎動物門、三葉蟲綱。它們生活在遠古的海洋中,主要出現在寒武紀,到寒武紀晚期時發展到頂點。此後,三葉蟲從極盛的高峰走向衰退,延續到二疊紀末期時絕滅,沒有進入中生代。三葉蟲在整個古生代3億多年的漫長地質歷程中生生不息,繁衍出了眾多的類群和巨大的數量,總計有 1500多個屬,1萬多個種。
三葉蟲的形狀大多為卵圓形或橢圓形,個體大小相差卻很懸殊。發現於葡萄牙奧陶紀地層中的烏拉裂肋蟲是最大的三葉蟲之一,長達70厘米。而古盤蟲、球接子之類的微小三葉蟲卻只有不到6毫米。常見的三葉蟲一般長度都在3到10厘米,寬度在1到3厘米。超過20厘米的就算大型的了。在中國昆明寒武紀早期地層中曾經發現過長度為30厘米的萊得利基蟲。
三葉蟲化石廣泛地分布在世界各地,因而對劃分地層非常重要。但同時,許多三葉蟲的屬種又具有地方性特色,因而它們又對劃分當時的海域分區,進而恢復當時的生物地理區系具有重要意義。
三葉蟲生活的年代距今雖然遙遠,但是科學家對它的形態、構造等特徵的了解是相當充分的,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幾點:首先,三葉蟲身體表面披有堅固的甲殼,在個體發育過程中經歷多次脫殼生長,所以它們在地層中遺留下的化石數量比其他生物要多;其次,寒武紀海洋中很少有比三葉蟲更大、更凶暴的動物和它生活在一起,因此它們能夠迅速繁衍,廣泛分布;此外,三葉蟲化石大多保存在質地細致的石灰岩或頁岩中,因此,不僅外殼的特徵能夠被觀察得很清楚,而且有時其內部構造也能被看得很清晰。
三葉蟲的主要特徵表現在它的背殼構造,其頭部中央有一個突起的「頭鞍」,可能是安置腦的處所。頭鞍的表面有的光滑無飾,有的瘤斑點綴,還有的具有為數不等的橫溝。這些橫溝被稱為「頭鞍溝」。頭鞍兩側,一般有成對的眼睛。沿眼睛的前後有一條溝,稱為「面線」,這是三葉蟲成長過程中藉以脫殼鑽出身體的地方。頭部腹面的前端有一對分節的觸須,既是行動器官,又是感覺器官。觸須的後面是攝食的口,通常蓋著「唇瓣」。口兩側有許多細小而分節的行動器官——附肢,附肢上有細密的纖毛,大概可以起到呼吸的作用。
三葉蟲的胸部分節,多者達十幾節,少者只分兩節。各節之間以覆瓦狀(即像房頂的瓦片一樣一片覆疊在另一片的上面)關聯起來,便於捲曲活動。三葉蟲腹面兩側有為數眾多的分節附肢,附肢上具有纖毛,因此這些附肢也兼負行動和呼吸之用。三葉蟲的尾部和胸部一樣,縱向上分為中軸及其兩側的肋葉部,其形態多樣;尾部的邊緣有的帶刺,有的不帶刺。
三葉蟲的生活習性是多種多樣的,化石中最多的一類是保存在石灰岩或頁岩中,可見當時它們大多生活在淺海底或游移於淤泥之上。它們有的稍能游泳,有的隨水漂流。志留紀中期的齒蟲類,整個身體幾乎被密密的長刺包圍,這些長刺對於它們在水裡游泳來說是一種強有力的推進器,因此可以推測它們是游泳的能手;同時,這些長刺也是抵禦天敵的有效武器。這種類型的三葉蟲主要是出現於奧陶紀到泥盆紀時期,當時與它共生的鸚鵡螺類、板足鱟類和魚類都是三葉蟲的勁敵,如果三葉蟲不增強它的游泳能力和御敵的武器,它們怎樣在那個競爭激烈的環境中繼續生存繁衍呢?
奧陶紀的某些三葉蟲,如寶石蟲、斜視蟲、隱頭蟲等還發展了捲曲的能力,它們的頭部和尾部可以完全緊接在一起,僅將背部的硬殼暴露在外;它們還可以鑽進淤泥以保護其柔軟的腹部器官,這樣,一方面便於御敵,另一方面也可以以類似於尺蠖那樣的伸曲的方式推動身體前進。
對於三葉蟲的個體發育過程,科學家通常是通過採集同一層位中同一種個體的不同生長階段的標本來研究的。三葉蟲的個體發育,大致劃分為三個時期——幼年期、中年期和成年期。幼年期蟲體頭部和尾部尚不分明,也沒有胸節,直徑大約為0.24-1.3毫米。中年期蟲體頭部和尾部已經分開,胸節也已經發育,但是節數比成年期少一節。成年期蟲體的胸部與尾部節數增加到了極限,蟲體增大,殼上的刺、瘤等附加物均出現了。
三葉蟲自從在寒武紀早期出現以後,在整個系統演化中各部主要構造特點也逐漸發生相應的變化,這些變化規律主要有下列幾方面:1、頭鞍形態的變化:寒武紀早期的原始三葉蟲的頭鞍形態多為長圓錐形,凸起也不顯著。往後到了寒武紀中期以後,頭鞍逐漸縮短,兩側趨向平行,成為圓柱形,甚至有的成為了球形。到了寒武紀晚期及以後的三葉蟲,甚至頭鞍與其兩側的頰部分界也不清楚了。2、面線後支所在位置的變化:早期三葉蟲的面線後支(即眼睛之後的那段面線)終點常與頭部的後邊緣或兩頰角相交;往後到了奧陶紀以後的類型,則常與頭部的兩旁側緣上相交。3、眼的變化:某些三葉蟲的眼睛。早期是新月形的,隨後逐漸變小,最後消失。另一類復眼比較發達的三葉蟲,眼睛則由小變大,最後會出現眼柄,眼睛則長在高高聳起的眼柄頂端上。志留紀的許多三葉蟲就屬於這一類。4、身體周圍長刺的變化:寒武紀和奧陶紀的三葉蟲很少長刺,而志留紀及其以後的類型長刺較為多見,而且刺比以前的也更加復雜。5、胸節由多變少,尾部由小變大,頭鞍上的橫溝由多到少等等趨勢也在許多類型的三葉蟲中顯示出來。
人們都知道,三葉蟲是一種六億年前生活在古生代淺海中的甲殼類動物,在二億八千萬午前已經絕種。而人類,在三葉蟲早已滅絕了二億多年之後的二百萬年才出現。人類生活的年代,與三葉出的時代相差二億七千多萬年,而人類穿上鞋子的歷史最多隻有三四千年。如果有一隻皮鞋踩在在三葉蟲上,那一定會使全世界的地質學家、生物學家和考古學家們驚得日瞪口呆。
然而,這樣令人難以設想的怪事竟然發生了!
1968 年6月,美國業余化石愛好者米斯特前往猶他州的羚羊泉搜集化石。與他同行的還有他的妻子和兩個女兒,以及他的朋友謝普夫婦和他們的女兒。他們找到了幾個三葉蟲化石後,米斯特用錘子敲開一塊4厘米厚的石頭時,那塊石頭竟然"像書本一樣打開",奇跡出現了「一隻幾乎完整無缺的三葉蟲化石上,非常清晰地踩著一隻人類的腳印,而那個"人"竟然穿著皮鞋!
這只皮鞋印長28厘米,寬8.5厘米。當時似乎正踩著一隻活的三葉蟲,鞋跟比鞋底的印跡稍深,正如現今一般人的鞋印一樣,驚奇萬分的米斯特把這個化石拿給猶他州大學的柯克教授觀看。柯克建議他去找地質學家檢驗。由於一時找不到適當的檢驗者,米斯特便在當地的《德西樂新聞報》上發表了這則消息和他的照片。很快,這個消息便傳遍了美國,並在眾多國家的科學家中引起了轟動。猶他州大學的地球科學博物館館長麥迪遜在記者招待會上說:"六億年以前地球上沒有人類,也沒有可以造成近似人類腳印的猴子,或其它獸類.那麼,在連脊椎動物還沒有之前,有什麼似人動物在這個星球上行走呢?"
後來的檢驗證明,發現腳印的岩石確實屬於寒武紀的年代。看過這個化石的柯克教授認為,三葉蟲與那個穿著皮鞋的人很可能是同時代生存的。
1968 年7月20日,一位來自阿里桑那州的地理學顧問克利夫德.伯帝克博士對Antelope Spring 進行了考察。他很快就在一床頁岩上發現了一個小孩的足印。他說:"足印有六英寸長,腳趾分開,好象從來沒有穿過鞋,因為鞋會使腳趾緊密。腳弓的痕跡不明顯,大腳趾也不突出。"足印交呈兩位地理學家和一位古生物學家。其中一位地理學家同意這是人的腳印,但古生物學家認為沒有任何生物因素介於其中。伯帝克博士堅持他的觀點:
足印在被發現之前,岩石恰巧經腳趾前部斷裂,顯現出清晰的緻密層面,腳趾處可見層面凹陷,表明有重物壓過泥土。
1968年8月,鹽湖城公立學校系統的教育工作者丁.比特先生聲稱,他已在Antilope Spring 發現另外兩塊穿鞋足印。據庫克教授說,沒有三葉蟲被踩,但有一片三葉蟲被發現位於足印附近的同一塊岩石里,表明這種小型海洋生物與穿涼鞋的漫遊者可能處於同一時代。
❸ 求關於動物滅絕的資料
世界近代滅絕鳥類
(中英文對照)
非洲:
Elephant Bird大象鳥1700年
Common Dodo普通愚鳩1680年
Rodriguer Solitaire模里西斯愚鳩1780年
Reunion Solitaire羅島地愚鳩1700年
White Dodo白愚鳩1770年
Madagascar Serpent Eagle馬達加斯加蛇雕1950年
Commerson』s Scops Owl模里西斯角鶚1850年
Rodrigaer Little Owl模里西斯小鶚1850年
Mauritian Red Tail模里西斯紅秧雞1680年
Leguat』s Rail模里西斯田雞1700年
Broad-Billed Parrot闊嘴鸚鵡1650年
Rodriguer Parrot羅島鸚鵡1800年
Rodriguer Righ-Nedred Parakeet環頸鸚鵡1880年
Mascarene Parrot馬島鸚鵡1840年
Seychelles Parakeet塞席爾綠鸚鵡1881年
Sao Thome Grosbeak聖多美臘嘴雀1900年
Painted Vulture佛羅里達彩鷲1800年
ReunionCrestedStarling留尼汪椋鳥1868年
White ltascarcen Starling馬斯卡林掠鳥1840年
Delalande』S Madagascar Concal德拉氏島鵑1930年
亞洲:
Columba Jouyi銀斑黑鴿1936年
Arabian Ostrich阿拉伯駝鳥1941年
Forest Spotted Owlet印度斑林鶚1914年
Himalayan Mountain Quail高山鶉1870年
Pink?Headed Duck粉頭鴨(紅鴨)1924年
Ryudyu King Fisher琉球翠鳥1887年
Jerdon』s Double Banded Courser雙領走鵂1900年
Crested Sheld Duck冠麻鴨1964年
Dieaeum Ouadriwlor菲律賓四色啄花鳥1906年
美洲:
Passenger Pigeon旅鴿1914年
Eskimo Curlew愛斯基摩勺鷸1970年
Guadalupe StorePetrel瓜達盧佩海棘1911年
Quelili風頭卡拉鷹1900年
Painted Vulture 佛羅里達彩鷲1800年
Burrowing Owl穴鶚1900年
Carolina Parakeet卡羅萊納鸚鵡1914年
Cuban Red Macaw三色鵝鵯1765年
Yellow-Headed Macaw黃頭鶇鵯1765年
Green&Yellow Macaw綠黃鵝鵯1842年
Dominican Macaw多米尼加鵝鵯1800年
Labat』s Conure拉氏錐尾鸚鵡1722年
Puerto Rican Conure波多黎各錐尾鸚鵡1892年
Martinique Amazon馬提尼克綠鸚鵡1750年
Guadeloupe Amazon瓜達盧佩綠鸚鵡1750年
Culebra lsland Amazon庫萊布拉綠鸚鵡1899年
Kittlitis Rail啟利氏秧雞1850年
Jamaican Wood Rail Or Uniform Rajl牙買加純色秧雞1881年
Sand With Rail夏威夷薩氏田雞1944年
Laysan Rail Or Spottess Crake夏威夷綠雀1900年
Kioea鬢吸蜜鳥1850年
Great Amakihi夏威夷綠雀1900年
Alauwahios夏威夷管舌鳥1970年
Oahu Akepa猩紅管舌鳥1900年
Akioloas長嘴導顎雀1890年
temignathus Procerus亢愛島導顎雀 1969年
Nukupuns短嘴導鶚雀1890年
Hawaiian Finches夏威夷海島雀
Apapane白臀蜜鳥1925年
Laysan Millerbird米爾葦鶯1894年
Hawaiian Thrush夏威夷暗鶇1920年
Saint kitt』S Puerto Rican Bullfinch波多黎各灰雀1900年
6uada Lupe Rufous-Sided Towhee棕脅唧?1900年
Guadahpe Wren瓜達盧佩異鷯1892年
West lndian Wren西印度群島異鷯1971年
Heath Hen新英格蘭黑琴雞1932年
Labrador Duck拉布拉多鴨1875年
American lvory-Billed Woodpecker象牙啄木鳥1951年
Imperial Woodpecker帝啄木鳥1950年
Guadahpe Flicker瓜達盧佩撲動?1906年
Jamaican Pauraque小帕拉夜鷹1859年
Quiscalus Palustris墨西哥擬八哥
澳洲:
Moas 15種恐鳥1500~1850年
Turnagra Cepensis紐西蘭鶇鵝1963年
Dwarf Emu倭鴯鶓1850年
Norfolk lsland Pigeon諾福克島鴿1801年
Laughting Owls笑鶚1900年
Psephotus Pulcherrimus樂園鸚鵡1927年
Norfolk lsland Kaka卡卡啄羊鸚鵡1851年
Macquarle lsland Parakeet麥誇里島鸚鵡1890年
Modest Rail小紐西蘭秧雞1900年
Dieffenbach』s Rail呆秧雞1840年
Chatham lsland Fernbird查塔姆蕨鶯1895年
Stephen lsland Wren紐西蘭異鷯1894年
Macquarie lsland Rail麥島斑秧雞1880年
Porphyrio Albus新不列顛紫水雞1834年
New Zealand Bush Wren叢異鷯1965年
New Zealand Quail紐西蘭鵪鶉1868年
Auckland lsland Merganser黃嘴秋沙鴨1910年
Huia北島垂耳鴉1907年
Chatham lsland Bellbird查塔姆吸蜜鳥1906年
Chatham Swan查塔姆天鵝1690年
Zosterops Strenua塔斯曼綉眼1918年
大洋及島屹:
Bonin Wood Pigeon小笠原林鴿1900年
Choiseul Crested Pigeon索羅門冕鴿1910年
Tanna Dove塔納島鳩1800年
Lord Howe lsland Pigeon豪勛爵島鴿1853年
Great Auk大海雀1844年
Steller』S Spectacled Cormorant白令鸕鶿1852年
Bonin Night Keron博寧島夜鷺1879年
Tahitian Sandpiper塔西提鷸1800年
Comoro Scops Owl喀摩羅角鶚1890年
Mauritian Barn Owl馬島倉鶚1700年
New Caledonian Lorikeet新島吸蜜鸚鵡(滅絕年代不詳)
Red-Fronted Parakeet豪島紅額鸚鵡1869年
Black-Fornted Parakeet塔希提黑頭鸚鵡1850年
Nyctlcorax Megacephalus大頭夜鷺1730年
White Gallinule白秧雞1830年
Wake lsland Rail威克島秧雞1945年
Iwo Jima Rajl伊沃季馬秧雞1924年
Fiji Barred-Wing Rail斑翅秧雞1965年
Samoan Wood Rail西薩摩亞水雞1873年
Tahiti Rail塔希提秧雞1900年
Tristan Gallimmle or lsland Hen特里斯坦黑水雞1890年
Lord Howe lsland Vinous?Einted Black Bird豪勛爵島烏鶇(滅絕年代不詳)
Lord Howe lsland Fly Catcher豪島鵝1920年
Lord Howe lsland White Eye豪島綉眼1923年
Lord Howe lsland Fantail豪島扇尾鵝1924年
Kitt Litz』s Thrush啟利氏地鶇1828年
Bonin lsland Grosbeak笠原臘嘴雀1828年
Bay Thrush灣鶇1780年
Tonga Tabu Tahiti Flycatcher湯加鵝1800年
Long Lowe lsland Starling綠頭輝椋鳥1925年
Mysterious Starllng太平洋輝椋鳥1780年
Coues』Gadwall赤膀鴨1874年
Fuica Newtoni馬斯卡林瓣蹼雞1863年
Ptilinopus Mercierii赤鬃果鳩1922年
Alectroenas Nitidissima馬島藍鳩1830年
Alectroenas Rodericana羅島藍鳩1670年
Columba Versicoler雜色林鴿1889年
Cyanoramphus Zealandicus紅額鸚鵡1844年
Cyanoramphus Ulietahus反極綠鸚鵡1774年
Lophospittscus Mauritianus模里西斯鸚鵡(滅絕年代不詳)
Necropsittacus Rodericanus腐屍鸚鵡1731年
Aplonis Pelzelni暗色輝椋鳥1935年
Aplonis Corvina庫賽埃島輝椋鳥1828年
Fregilupus Varius留尼汪椋鳥1862年
歐洲:
The Bald Ibis(Waid Rapp)歐洲禿鵑(滅絕年代不詳)
世界近代滅絕獸類
(中英文對照)
歐洲
Aurochs原牛1627年
European Wild Horse(Tarpan)歐洲野馬1877年
Caucasian Bison(Wisent)高加索野牛1925年
Portugese Ibex波圖格薩北山羊1892年
美洲
Eastern Bison東部野牛1825年
Oregon Bison俄勒岡野牛1850年
Eastern Wapiti(Elk)東部馬鹿1877年
Merriam』s Wapiti(Elk)梅氏馬鹿1906年
Dawson』s Caribou道森馴鹿(加拿大)1908年
Greenland LTundra Reindeer格陵蘭馴鹿1950年
Badlands Bighorn Sheep巴德蘭茲大角羊1925年
Long-EaredKit Fox長耳敏狐(滅絕年代不詳)
Sea Mink緬因州海鼬1880年
Mexican Silver Grizzly墨西哥灰熊1964年
Arizona Jaguar亞利桑那豹1905年
Steller』s Sea Cow無齒海牛1767年
Caribbean Monk Seal加勒比僧海豹1952年
Sewfoundland White Wolf紐芬蘭白狼1911年
Trexas Grey Wolf德克薩斯灰狼1920年
Great Plains Lobo Wolf西部灰狼1926年
New Mexican Wolf新墨西哥狼1920年
Kenai Wolf基奈山狼1915年
Southern Rocky Mountain Wolf南部山狼1915年
Cascade Mountain Brown Wolf喀斯喀特棕狼1950年
Florida Black Wolf佛羅里達黑狼1917年
Texas Red Wolf德克薩斯紅狼1970年
Warraho or Antarctic Wolf福島胡狼1876年
非洲
Blue-Buck藍馬羚1799年
Quagga斑驢1883年(1860年野外滅絕,1883年在阿姆斯特丹滅絕)
Burchell』s Zebra白氏斑馬1910年
Bubal Hartebeest北非麋羚1923年
Cape Red Hartebeest披紅麋羚1940年
Red Gazelle安哥拉紅羚1940年
Atlas Bear阿特拉斯棕熊1870年
Cape Lion西非獅1865年
Barbary Lion北非獅1922年
亞洲
Shamanu or Japanese Wolf日本倭狼1905年
Indian Cheetah亞洲獵豹1948年
Bali Tiger巴厘虎1937年
Caspian Tiger西亞虎1980年
Javan Tiger爪哇虎1988年
Chinese Turkestan Tiger新疆虎1916年
Chinese Douc Langur海南白臀葉猴1893年
Taiwan Cloud Leopard台灣雲豹1972年
Chinese Rhino中國犀牛1922年
Przewalaski』s Horse普氏野馬1947年
Saiga Antelope賽加羚羊1950年
Pere David Deer麋鹿1900年
Pygmy Hog倭豬(滅絕年代不詳)
Schomburgk Deer熊氏鹿1932年
Syrian Wild Ass(0ngger)敘利亞野驢1930年
Ramchaekan Bear堪察加棕熊1920年
Persian Fal'low Deer波斯鼬鹿(滅絕年代不詳)
---------------------------------------
①巴巴里獅子
巴巴里獅子,它身體全長三米左右,比現在生活在地球上的獅子要長四十公分左右。它體重二百三十公斤,曾經是地球上體形最大的獅子。歐洲和阿拉伯的國王或皇室們都把獅子比喻成權威的象徵,但是在他們的領土范圍之內,為什麼完全看不到獅子出沒的身影呢?
我們要想見到森林之王巴巴里獅子,就必須前往非洲撒哈拉大沙漠的南部。現在,人類與獅子格鬥的血腥場面,只有在虛構的電影畫面中才能看到。因為,在歐洲人類文化中,人們一方面把獅子看做是勇氣與崇高的象徵,另一方面,人類把獅子驅逐出自己的生活圈子,以顯示人類勢力的無比強大。
歐洲獅子在公元兩世紀就滅絕了,南非的凱布獅也於1865年從地球上永遠地消失了。進入二十世紀以後,被稱為獅中之王的巴巴里獅,又面臨著滅絕的危險。這些悲劇的發生要追溯到很久以前的古羅馬時代。
很久以前,強大的羅馬人征服了其它地方的種種文明,同時,他們也征服了巴巴里獅子。被羅馬人征服的其它國家中的人民被迫成為羅馬的奴隸。獅子也被運送到可容納二十五萬名觀眾的大競技場,供人們娛樂。
有時,人們會安排獅子們與劍鬥士進行格鬥表演;有時,又會被基督教徒挑鬥,還有的羅馬皇帝為了舉行一次盛大的戰爭勝利紀念遊行,而捕獲六百隻獅子運到羅馬。在羅馬帝國滅亡之時,北非的大部分地域已經再也看不到巴巴里獅子的蹤影了。控制了北非的並不是羅馬人,更不是巴巴里獅,而是沙漠。家畜的過剩放牧是其中的主要原因。哪怕是有一點點綠色覆蓋的地方,人們就會把大量的家畜趕到此地,就連獅子也被趕跑了,這種情況就一直這樣惡性循環著,直到這里變成了一片廣闊的沙漠。
巴巴里獅的最後陣地是摩洛哥的阿特拉斯山脈。一九二二年,最後一隻巴巴里獅是被人類的獵槍擊倒的。
這就是全身長三米,長長的鬃毛一直延續到後背上半身,地上最大的獅子。
②日本狼
日本狼曾經是生活在北半球全域的狼的一種。它肩高三十五公分,體長1米,是世界上體形最小、最為稀有的一種狼。它們曾經居住在本洲、四國、九洲的山林中。在西方國家,人們把狼視為襲擊家畜的惡魔。但是在日本,它卻被人們視為追趕那些遭踏田地的鹿或熊的莊稼守護神。
阿伊努族人給狼起了一個名字叫做"在遠方長聲嚎叫之神"。在北部地方長長的冬夜裡,狼的嚎叫聲會喚起人們心中的某種信仰。
在世界上任何地方,人們對狼總持有一種恐懼的心理,無論是什麼種類的狼,在一般狀態下,襲擊人類的可能性是有的。
人類逐漸擴大自己的勢力范圍,甚至擴展到了狼的領域,所以,為了保住自己的地域,狼便成為了人類的敵人。
在日本,流傳著許多關於狼的民間故事。其中,有一個故事中講到:有一個出外賣藝的盲人,不小心在山中迷了路。後來,他是依靠一隻狼帶路才回到村莊里的。
現在,在一些山區里,還有一些祭奉狼的神社。
狼被人們視為凶惡無比的動物是在日本的貴重家畜或馬被它襲擊以後。有時,人們怕它,獵殺它,有時又尊敬它,祭拜它,狼成為了日本的自然和文化中的一部分,阿伊努族人即使是使用毒箭射殺它們,也並沒有威協到它們的生存數量。真正迫使它們滅絕的是在明治時期以後,人類為了毛皮而進行了大規模的獵殺,還有步槍的普及。當然,最大的原因還是因為人類為了擴大自己的勢力范圍而侵犯了狼,致使狼開始襲擊家畜,人們便想方設法地對它們進行捕殺,政府甚至以獎金懸賞的方式鼓勵市民捕狼,據推算,生活在北海道的埃及索狼是在一九零零年左右滅絕的。
日本狼也沒能幸運地存活下來。隨著那時提倡的富國強兵政策,工業化,都市化,還有一些西洋犬進口所帶來的犬瘟熱,這些一系列的問題都逼得日本狼走投無路。日本狼的生存與文明開化是水火不容的。
一九零七年,也就是明治三十八年,在奈良縣的吉野郡鷲家口,人們捕獲了一隻狼,這只日本狼被確認為最後一隻日本狼。
在那之後,"我看到了一隻日本狼"這樣的事情也發生了好幾次。現在,還有不少人相信在日本的山林中還殘留生存著很少數量的日本狼。
③北美海豹
北美海豹的身體長達兩米以上,體重一百六十公斤。它性情溫和,動作緩慢,即使見了人,也不會掉頭就逃。
經歷了千艱萬苦的探險家哥倫布來到美國時,發現了美洲海豹,因為它的叫聲與狼相似,所以,哥倫布把它叫做"大海中的狼"。從那時起,美洲海豹的命運也就隨之起了變化。不光是哥倫布,所有以美國做為征服目標的歐洲人一登上美洲大陸最先看到的動物就是這種"大海中的狼",美洲海豹在當時,被眾多的人們看做是新世界即將走向繁榮的象徵。
像海驢一樣,美洲海豹喜歡群居。它們曾經以捕食魚類為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美洲人都是以海豹肉做為食物的。即使是這樣,海豹的數量也沒有因此而減少。
幾千隻海豹生活在巴哈馬群島上,以及美洲海各各群島,墨西哥和白羅里達沿岸等等一些地方。它們在海中捕魚時動作非常敏捷,與其相反,在岸上時它們都又是那麼的遲鈍。單單這一點就成為了美洲海豹的致使弱點。
一六七五年,英國探險家威廉·丹皮爾的探險記錄中也曾詳細地記載著:一些西班牙人乘著船,單手持著棍棒,一步步接近海豹,它們竟絲毫意識不到將要發生什麼事情,而是穩穩地呆在原處。
就連居住在牙買加的英國人也都趁著當時的那股捕獵浪潮,大量獵殺美洲海豹。
下面這個片斷記錄的是二十世紀初,在加拿大的北部人們獵殺塔德果海豹的場面。
每年,海豹在生小海豹的時候會暫時離開大海。對於人們來講,這段時間就是捕獵海豹的絕好季節。人們不去追趕成年海豹,而是把目炮瞄準了有著雪白毛皮的、剛剛出生的小海豹。
然而,人們捕殺美洲海豹的目的並不是要得到它們的皮毛。
海豹的脂肪通過加熱會成為油。與鯨的脂肪作用是一樣的,可用來點燃照明。
在歐洲盛行航海的時代里,發現海豹群與開采出一個石油井一樣令人興奮。無論是獵殺海豹還是獵鯨,就好比是當時的某個石油井被人們開采出來。以後,以采礦為生的其它人就乘著熱浪蜂湧而上,其實道理都是一樣的。然而,以石油做例子,資源並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幸運地存活下來的海豹好不容易躲到了二十世紀來臨,然而等待它們的都是更加先進的獵槍。人們越來越難看到美洲海豹了。最後一隻海豹出現是在一九五二年。
同樣種類的赤丘卡依海豹也同樣面臨著滅絕的危機。不過,最近,隨著人們保護野生動物意識的增強,夏威夷海豹的數量也有所增加。
總而言之,動物的數量無論是增加還減少,都是取決於人類自身的!
④旅行鴿
旅行鴿。從表面上看它和普通的鴿子非常相似。不過,它的後背是灰色的,似乎還有些發藍,而胸前的顏色又是鮮紅色的。所以,它看上去是那麼地絢麗多姿。它和一般的鴿子不一樣,叫聲高昂響亮。它的另外一個特點就是數量繁多,是地球上數目最多的鳥類。
旅行鴿那龐大的隊伍一面發出巨大而又不和諧的叫聲,一面飛過北美森林的上空。這個時候,鳥群遮住陽光,地面上一片陰暗。這種影像,如果被稱做是鳥群,還真不如被稱為龍卷風恰當。
有時,鳥群隊伍長十五公里,寬達兩公里。奧迪波曾經說道他所親眼目睹的一個鳥群,數量足有兩億只。
旅行鴿,象徵著美國的繁榮。
並不光是因為它的數量繁多,旅行鴿食用起來味道鮮美是改變它命運的主要原因。
對於那些美國初期的移民來說,在這片大地上,所有資源都是豐富而又用之不竭的。
無限延伸的地平線,可開墾的土地無窮無盡,地圖上找不到的地域瞬間變成了繁華的街道。在廣闊的土地上,有了新的交通手段。這時,大自然的象徵物就是旅行鴿。
即使用棍棒向天空揮動幾下,就能打掉好幾只鳥兒。這曾經都是事實。當然,用獵槍捕殺幾百隻甚至幾千隻旅行鴿更是不在話下了。
那時,每天都有數百萬只旅行鴿被火車送到大城市。直到一八六零年為止,隨著人們對森林的大面積開墾和狩獵的普遍進行,誰也沒有注意到旅行鴿的數目在逐漸減少。在狩獵競賽中,一個獵人會擊落幾萬只旅行鴿。到了一八八零年左右。成群的旅行鴿只能在密歇根州看到了。即使大家都知道這種情況,但是密歇根州的獵人每年還是向市場提供三百萬只旅行鴿!
最後一隻野生的旅行鴿被擊落是在一九零零年。
一九零九年,曾經有著鋪天蓋地般數目的旅行鴿只剩下最後三隻了,它們被喂養在新西納提動物園中。
現在,我們明白了一點就是,旅行鴿原本是有一定數量的,當它們的數量減少後,再想讓它們重新回到原來的數量,那是不可能的!
從旅行鴿鋪天蓋地的時代開始,到短短的五十年以後的今天,我們再也聽不到它那響亮的叫聲了。
動物園最後的那隻被旅行鴿是一隻雌性鴿,被人們起了個名字叫做瑪莎。瑪莎是於一九一四年九月一日死去的。它死亡的當日,美國所有的新聞電台都報道了這一死訊。
⑤波利尼西亞蝸牛
波利尼西亞蝸牛是一種小型的蝸牛。從十厘米到二十厘米,被分為一萬個種類以上,它們棲居地是南太平洋的各個小島上。
南太平洋上的每個小島就像每個星星一樣,無論是動物還是植物,都獨自進化著。這也是它們種類繁多的原因之一。
在法國的領土索西愛特群島的一個叫做摩雷阿小島上就生存著七個種類的蝸牛,它們有著各自不同的特徵。
"為什麼在相同的環境下,卻進化成為不同種類?"美國的自然研究家瓊·居里克帶著這個疑問於一八七零年來到了摩雷阿小島。
這個時期,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發表了《進化論》,他受到了信仰聖經的人們對他發出的各種攻擊。
居里克對摩雷阿小島上生存的這七種蝸牛進行了詳細地研究,結果發現,它們種類的不同與環境和自然淘汰毫無關系。而遺傳變異是其主要原因。當他發表了這一言論後,卻惹怒了相信達爾文進化論的人們。
一九零六,另一位自然研究家庫·朗普通提出了與居里克相反的學說。並來到了摩雷阿小島。他在那裡花了五十年時間,研究種類不同的蝸牛,對它們將來走向什麼樣的進化歷程做了詳細的記錄和推理。對於將來的學者來說,這些記錄都是有力的檢證。
然而,他提出的學說最終沒有得到認可,原因還是因為一隻蝸牛。索西愛特群島上居住著法國人。法國人喜愛蝸牛也是出了名的。食用味道最為鮮美的要屬大大的非洲蝸牛了。在進口非洲蝸牛的時候,偶爾會發生蝸牛逃走的事情,因為沒有天敵,逃走的非洲蝸牛以很快的速度繁殖起來。受到非洲蝸牛侵入的摩雷阿小島要比其它小島晚許多,是在一九七零年了。並且,非洲蝸牛的繁殖速度快的驚人,有一家人請除了院子里的非洲蝸牛,竟然有兩手推車那麼多。所以不採取措施是不行。一九七七年,人們從美國佛羅里達進口一種吃蝸牛的蝸牛。然而,這種肉食蝸牛都遠遠地躲開了非洲蝸牛,而是把目光瞄準了波利尼西亞蝸牛。沒有一絲防範意識的波利尼西亞蝸牛到一九八八年為止,終於徹底消失了。摩雷阿小島上的極少數波利尼西亞蝸牛被當地動物園保護了起來。但只有七個種類的五種,另外兩種已經滅絕了。
⑥巴切爾熱帶草原斑馬
巴切爾熱帶草原斑馬被人們稱為是熱帶草原斑馬亞種中最美麗的一種斑馬,也正是這種美麗的外表使它們遭受了不幸。
在非洲生活的斑馬被分為三個種類。在乾燥的草原上生活的斑馬叫做古雷比斑馬;生活在山中的斑馬叫做山斑馬;而數量最多的要數熱帶草原斑馬了,它們廣闊地分布在東部的熱帶草原中。
一八一七年,熱帶草原斑馬的亞種之一,被英國的旅行家巴切爾帶回了英國。巴切爾熱帶草原斑馬曾經生活在非洲最南埠的草原地帶。按照分類來講,斑馬與驢很相近,熱帶草原斑馬的四條腿很長,樣子更接近馬。
在"斑馬"這個大家庭中,巴切爾熱帶草原斑馬可以算是姿態最為優美的一種斑馬了。
它們昂首挺胸地站立在那裡,可以看出,它們的骨格結實而又強健,耳朵則象馬一樣小巧。雄性斑馬的肩高一點五米,體長兩點五米。
它們性情也如英國純種賽馬一般,活潑好動。
它們身上長有黑白相間的條紋,有時讓人感覺是白底黑紋,有時又讓人感覺是黑底白紋。熱帶草原斑馬與牛羚和駝鳥三者組合就形成了一個防衛聯盟。駝鳥的眼睛、斑馬的耳朵、還有牛羚的鼻子,如果有某一種動物的身上吸取到了這三種動物的特徵,那可真算得上天下無敵了!
然而,它們面對著人類舉起的獵槍卻毫無任何抵抗能力,布爾人就曾大量獵殺了熱帶草原斑馬,他們把斑馬肉分給從非洲來的隨從人員,又把斑馬皮製成袋子。
一八三零年,人們把野生動物做為寵物來飼養逐漸形成了一種潮流,巴切爾熱帶草原班馬更是倍受人們的喜愛。
對於這些斑馬來講,不幸的是,它們的皮很容易加工,顏色以及質地又是那麼地美麗,所以,在眨眼之間就有了廣闊的市場。
比起經營農場,捕獵斑馬賺錢更容易。到了一八五零年,人們掌握了更新的鞣皮技術,於是斑馬皮製品的經營更加火爆了。
獵殺斑馬是在一八四零年開始的,盡管少數的自然保護家對此進行了抗議,但是這種猖狂的捕獵活動還是持續了三十年之久。
到了一八七零年,大群巴切爾熱帶草原斑馬逐漸從人們的視線里消失了。只有小群的斑馬星星點點地散布在草原上,還有當地的地主家,也偶爾飼養著僅有的幾只,以及動物園中存活下來的極少數目。
最後一隻巴切爾熱帶草原斑馬於一九一零在倫敦的動物園中死去了。自從孩提時代以來,就再也不曾見過故鄉的熱帶草原了。
⑦多索森林馴鹿
這種小巧玲瓏的馴鹿這所以滅絕,是源於人類的好奇心。
"那麼小巧的馴鹿到底是否存在"成為了動物學家們爭論的話題,正是這個爭論迫使多索森林馴鹿走上了不歸路。
多索森林馴鹿生活在美國大陸上,是馴鹿中的一種,它們體形小巧,可能是很久很久以前,在特殊的環境條件下所倖存至今的一種馴鹿。
位於加拿大太平洋一側的葵峽洛特群島大部分屬濕原地帶。被繁茂的針葉樹林叢叢圍住。那裡濕氣很高。然而,馴鹿是生活在旱地的一種動物,它們又為什麼生活在這里呢?學者們便產生了疑問。
多索森林馴鹿外形很小,它肩高八十公分,身長不到一米四十,體重一百到一百三十公斤,是其它種類馴鹿的一半以下。它們模樣與一般馴鹿一樣,脖子下長有鬃毛、四蹄很大。這種小型的馴鹿數量很少,而且繁殖的數量始終不曾增加。
在島的沿岸,曾經居住著當地的居民。他們靠資源豐富的大海為生,從不進入島的內陸地帶。直到歐洲人侵入這個神聖的小島。
為得到皮毛的歐洲獵人讓當地居民在島內陸設下捕獵圈套,並且獎勵居民們。這樣,小巧的馴鹿終於在世人面前亮相了。
英國殖民地調查官G·M多索於一八七八年做出了第一份調查報告。
一八八零年,一個名叫瑪堪基的貿易業者拿出賞金,把居民下圈套所捕獲的一隻雄性馴鹿的頭骨和角的一部分捐送給了國立博物館。一九零零年,多索森林馴鹿被確認為新種類動物,並且有了一個拉丁語的學名。
然而,這項決定在當時學者之間掀起了一個很大規模的爭論。他們認為這種馴鹿並非新種類動物。
一九零一年,一個居民在島上的宣教師與五個居民一同進入了島的內陸地帶。然而他們只看到了馴鹿的足跡,卻未看到馴鹿的身影。六年後,雖然調查還在繼續進行,但是馴鹿始終沒有出現。
終於,一九零八年十一月一日,兩個獵人發現了兩只雄性馴鹿與一隻雌性馴鹿,還有一隻小馴鹿。盡管獵人們逐一將馴鹿射倒,但其它馴鹿沒有做民任何反應,最後,只留下一隻小馴鹿。
多索森林馴鹿被人類發現,以很快的速度便滅絕了,只剩下那隻小馴鹿,孤單地生活著。
⑧袋狼
這是一種難以形容的奇妙動物。從它的頭和牙來看,它是一隻狼。然而,它的身體又像老虎一樣有著條紋。它可以像鬣狗一樣用四條腿奔跑。也可以像小袋鼠那樣用後腿跳躍行走,它和袋鼠一樣同是有袋類動物。這種動物有著其它種類動物的特徵,卻又有著特別的地方,它被人們叫做塔斯馬尼亞狼、斑馬狼、還有塔斯馬尼亞虎等等。
袋狼生活在樹林較為稀疏的地方,或是草原上。然而,移居者來到它們生活的土地上,它們就會躲到深深的森林中去。這種肉食有袋類動物從頭到尾全長一點五米至一點八米。肩高六十公分。肚子有著像袋鼠那樣乘放小袋鼠的袋子。後背上有十二至二十條花紋。顎的骨像蛇一樣分為兩段張開,它們會喀哧一下咬碎獵狗的頭。夜晚,它們單獨行動,經常是以袋鼠、小袋鼠、或是不會飛的鳥類為獵取出目標。它跑的速度並不快,但是會緊追不舍,直到獵物疲憊不堪為止。它們往往是一口咬住獵物的頭使獵物結束生命。
自從塔斯馬尼亞島上的移民來到,袋狼的生存繼而出現了危機。
大量的
❹ 我國瀕臨滅絕的動物有哪些
1.白鱀豚,亦稱:白鰭鯨、白鰭、白旗、白夾、青鰭、江馬、中華江豚、揚子江豚及長江河豚等,是中國特有的淡水鯨類,僅產於長江中下游。
在20世紀80年代由於種種原因,白鱀豚種群數量銳減,2002年估計已不足50頭,被譽為「水中的大熊貓」。白鱀豚自成一科,被列為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也是世界上12種最瀕危的動物之一。2007年8月8日,《皇家協會生物信箋》期刊內發表報告,正式公布白鱀豚功能性滅絕。
2018年11月14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簡稱IUCN紅色名錄)更新發布,白鱀豚未被宣布野外滅絕。
(4)法國鱷魚的天敵是哪個國家擴展閱讀:
紅皮書
《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是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編寫的;詳細、全面地論述了中國瀕危動物的瀕危狀況、致危因素、保護措施等,旨在使政府部門、科學界和公眾較為清楚地了解中國的動物物種現狀,提高政府官員及公眾對中國瀕危物種的保護意識,並針對現狀制定和實施相應的保護措施。為中國物種的保護和持續利用提供科學依據。
其採用的物種瀕危等級分為:野生絕跡、絕跡、瀕危、漸危、稀有、易危等。全書共分4卷:鳥類、魚類、兩棲類、爬行類及獸類。
此外,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資料庫收集了中國592個瀕危動物物種的詳細描述,包括了瀕危的魚類、兩棲綱、爬行綱、鳥綱和哺乳綱的動物。
《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的鳥類卷。論述了中國鳥類瀕危物種的分類地位、瀕危等級、種群現狀、致危因素、現有保護措施、飼養繁殖狀況等。
參考資料
網路-瀕危動物
❺ 鱷魚牌子到底有幾種
鱷魚牌子有以下三種,三種都是正宗的。
1、法國LACOSTE鱷魚牌
法國LACOSTE鱷魚牌,商標上鱷魚的嘴巴朝向右。1923年LACOSTE的創辦人、世界網球名將Rene Lacoste正在波士頓代表法國參加戴維斯杯。他在比賽中像鱷魚一樣勇猛,故得到「鱷魚先生」(Le crocodile)的稱號。回到法國以後,一位朋友為他製作了一個鱷魚標簽,並貼在他的夾克上,這是之後流行於世的標志的處子秀。
(5)法國鱷魚的天敵是哪個國家擴展閱讀:
三個鱷魚品牌來歷
1、法國鱷魚(LACOSTE):
是由世界著名網球選手、外號「鱷魚」的法國人ReneLacoste在1933年創立,但正是進入國內市場也是三家中最晚的。該品牌屬於法國拉科斯特襯衫有限公司。一開始,LACOSTE主要生產ReneLacoste原先為自己設計的、帶有鱷魚標志的針織襯衫。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鱷魚」襯衫成為美國中產階級衣櫥里的主要款式,等同於網球衫和馬球衫,成為一種身份的象徵。今天,「法國鱷魚」已經成為一家銷售服飾、鞋子、香水、皮革製品、手錶、眼鏡等的綜合服飾品牌公司,最著名的標志就是其綠色短吻鱷魚圖樣,這條「法國鱷魚」頭部朝右,身形粗壯,嘴張開並露出鋒利牙齒。
2、新加坡鱷魚(CARTELO,即「卡帝樂」):
卡帝樂鱷魚是新加坡鱷魚國際機構(私人)有限公司執行主席陳賢進博士於1947年在新加坡發起的。一開始該品牌將目標群體定位為成功人士,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陳賢進先生覺得還應該給自己的鱷魚品牌注入更多年輕、時尚的活力。上個世紀50年代,汽車和電話還是年輕人夢寐以求的兩件東西,是那個年代潮流的代表。
於是,陳賢進就將汽車(car)+電話(telephone)+unisex(無性別,0即代表無性別)的文字組合起來,形成了現在的卡帝樂(CARTELO)。同時配上了鱷魚圖形,這條「新加坡鱷魚」頭部朝左,身形細長,嘴微張。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發展,1993年,卡帝樂在上海開第一家專賣店,並於當年投資成立上海東方鱷魚服飾有限公司。
3、香港鱷魚(正規稱謂為「鱷魚恤」,英文名為「CROCODILE」):
1952年,華人陳氏家族起用鱷魚作品牌,商標注冊權屬陳氏家族所共有。後又命名為「鱷魚恤」,之所以成為「恤」,是因為上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中期,該品牌是以生產恤衫(襯衣)及鞋為主。後來因公司股票在香港公開上市,故將香港的注冊權讓給香港鱷魚恤有限公司。
1986年,陳俊博士由於年老而兒子又不願從事服裝業,所以將香港鱷魚恤有限公司以13.2億港幣賣給林百欣先生的麗新集團。
網路——卡帝樂鱷魚
網路——香港鱷魚恤
❻ CrOCS是什麼牌子托鞋多少錢
Crocs品牌的中文名是卡駱馳,鞋子大概在200-1000不等的價位。
卡駱馳(Crocs)是美國的鞋業公司,創立於2002年,到2006年的夏天,公司才正式上市。主要生產運動休閑涼鞋,最大的賣點就是輕便、耐穿、防
水。公司的創辦人因為喜愛鱷魚(CROCODILE),因此把品牌命名為鱷魚的縮寫(CROCS),而鞋子的形狀還設計成鱷魚開口的各式休閑鞋。這種貌似
鱷魚的涼鞋已經成為是「流行」以及「時尚」的代名詞了。在英國還一度因搶購而缺貨。
卡駱馳-誕生
2002年,公司的三位卡駱馳位
創始人注意到加拿大Foamcreations公司生產的特殊材料木底鞋具有良好的防滑性能,穿著也十分舒適。他們在原基礎上作出一定修改後設計出一種本
來為劃船運動准備的鞋子。這種鞋子外形和拖鞋十分類似,鞋面上布滿了洞眼,同時還有一條用以防滑,可以轉動的帶子。在2002年的Fort
Lauderdale
International(勞德岱爾船劃運動展)上,CROCS受到極大關注,2004年CROCS又買下持有專利的加拿大公司並將該材料命名為
Crostile塑料。
這種材料是內含封閉式氣泡的塑料,能夠在體溫作用下自動變形以適應腳部形狀。公司及公司主要產品名稱均為CROCS,
意為鱷魚的昵稱(crocodile)。因為鱷魚是一種沒有天敵,強壯的爬行動物,這與該公司的產品定位十分接近。然而,公司也因此與同為服飾行業的法國
鱷魚公司產生糾紛。
卡駱馳的鞋最初是為了玩水上活動的人,設計「一雙可以防水、防滑且不會在船板上采出鞋痕」的鞋子。鞋子是用一種天然樹膠,
使用特殊專利製造而成,且一舉成名。上市後受到美國明星們的青睞,並開始風行世界各地,行銷全球40個市場一個月有有四百萬雙的製造額,光是收益就有三億
五千四百萬美元。
卡駱馳(Crocs)鞋圓頭闊身、鞋面有透氣小孔,這款被戲稱為「洞洞鞋」的涼鞋風靡全球,而它的副產品鞋面飾花也同樣廣受
追捧。美國一名家庭主婦3年前為哄逗孩子在「洞洞鞋」鞋面小孔裝飾飾品,她的這一不經意作成就了一個堪與卡駱馳品牌本身相媲美的企業,並為她創利2000
萬美元。
青島艾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