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潛艇項目法國為什麼損失巨大

潛艇項目法國為什麼損失巨大

發布時間:2022-09-19 14:18:24

1. 一戰法國經濟損失

第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戰,1914年8月 - 1918年11月)是一場主要發生在歐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戰。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捲入了這場戰爭。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Triple Alliance)和協約國(Triple Entente)之間的戰斗。 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Austria-Hungary)和義大利是同盟國,英國、法國、俄羅斯帝國和塞爾維亞是協約國。在1914年至1918年期間,很多在亞洲、歐洲和美洲的國家都加入了協約國。戰場主要在歐洲。值得注意的是義大利雖是同盟國,但是後來英國、法國及俄國與義大利簽訂密約,承諾給予義大利某些土地,結果義大利加入了協約國對抗同盟國。
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大約有65,000,000人參戰,10,000,000左右的人失去了生命,20,000,000左右的人受傷。
戰爭的導火索是1914年6月的薩拉熱窩事件,戰線主要分為東線(俄國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對德作戰)和南線1(又稱巴爾干戰線)(塞爾維亞對奧匈帝國作戰)。其中西線最慘烈,著名的戰役有馬恩河戰役,凡爾登戰役和索姆河戰役。

第一次世界大戰摘要:

日期: 1914–1918
位置: 歐洲、非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東

結果: 協約國獲勝
死亡 (約數)
將士: 9百萬
平民: 7百萬
合計: 1千6百萬

主要參戰國
協約國
• 塞爾維亞王國
• 俄羅斯帝國
• 法國
• 比利時
• 大英帝國與其殖民地
• 日本
• 黑山
• 義大利王國

同盟國

• 德意志帝國
• 奧匈帝國
•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
• 保加利亞

戰霧彌漫

普法戰爭

1917年,法國上萊茵地區的情景。更多的照片可於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彩色照片處取得

普魯士為了統一德國並與法國爭奪歐洲大陸霸權,於是在1870年 - 1871年與法國爆發普法戰爭。這場戰爭以法國大敗,普魯士大獲全勝,建立德意志帝國告終。而普法停戰的和約極其苛刻,和約規定法國割讓阿爾薩斯和洛林予德國,並賠款50億法郎。結果使德法兩國結怨,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遠因。

互立陣營

普法戰爭後,普魯士首相俾斯麥擔心法國報復,因此他採取結盟政策,圍堵法國。他本來使德國與奧匈帝國及俄國結成「三帝同盟」,可是後來俄國在1878年的柏林會議上,因巴爾干半島問題,與奧匈帝國發生利益沖突。德國最終在1879年選擇了奧匈帝國作為盟友,與奧匈帝國締結秘密的德奧聯盟。此外,俾斯麥轉而與因為與法國在殖民地事務上發生沖突,在1881年爭奪北非突尼西亞失敗,而面臨孤立的義大利結盟。因此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與義大利王國三國締結「三國同盟」。
俄國得知德奧兩國簽訂了"德奧同盟"後,十分憤怒。但俾斯麥是一個老練的政治家。為了保持與俄國的良好關系,於1887年與俄國簽訂了"再保條約"。可是當俾斯麥在1890年下台後,德皇威廉二世任由條約終止。而法國方面,則在法國財務支持俄國工業化後,在1894年與俄國結盟。是為'法俄同盟'
而英國則在1904年與法國簽訂"摯誠協議"。這協議並不是軍事同盟。這是一項解決兩國有關殖民地糾紛的協議。在法國的慫恿下,英、俄雙方終於在1907年結束他們的殖民地糾紛,簽訂"英俄諒解"。同年,法國、英國和俄國因受到德國在鄂圖曼帝國的力量威脅,組成「三國協約」。
歐洲從此分為兩大陣營,因此只要有任何風吹草動,都有演變為世界大戰的可能,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是因為奧匈帝國皇儲——費迪南德大公被暗殺而引起的。

爭奪殖民地

20世紀初帝國主義興起。在俾斯麥時代,鑒於統一德意志帝國初立,故對殖民地的爭奪較少參與。後來,見於國內商人勢力興起,商人要求德國政府爭取海外資源和市場。威廉二世即位,俾斯麥被罷後,德皇認為德國殖民地太少,原料產地及商品市場不足,實行「世界政策」,要求重新劃分全球勢力范圍。這觸犯了老牌殖民大國--英國和法國的利益。而第一次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機,和沙皇俄國的既得利益,這亦使得兩大陣營的沖突加劇,戰爭爆發的可能性越益加大。

軍備競賽

兩大軍事集團在戰前進行了激烈的軍備競賽:英國和德國從1905年起爭造無畏艦,到戰前的1913年,德國常備軍擴充至87萬,法國達80萬,沙俄也准備增加到230萬。

爭奪摩洛哥

德法兩國為了爭奪在摩洛哥的利益,引發了兩次摩洛哥危機。

第一次摩洛哥危機

1905年3月31日,德皇威廉二世出訪摩洛哥南部重要港口丹吉爾時宣稱將會保護摩洛哥的獨立及其領土的完整,使其與欲在摩洛哥擴張的法國關系變得緊張,這就是第一次摩洛哥危機 。1906年1月16日,歐洲列強在阿爾赫西拉斯(或稱為阿爾及西勒)舉行會議,達成了《阿爾赫西拉斯決議》,決議承認摩洛哥的獨立,但是由法國和西班牙兩國負責摩洛哥的警務。法國控制摩洛哥的海關及警察.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

1911年5月21日,摩洛哥發生反蘇丹的部落起義,法國借機派兵攻佔其首都非斯。德國則要求法國割讓部分法屬非洲作為補償,並於該年7月1日,以保護本國商人為借口,出動炮艦「豹」號駛至摩洛哥的港口阿加迪爾,戰爭一觸即發,這次行動被史家稱為「豹的跳躍」。英國因懼怕德國挑戰其海上霸權,因此支持法國,態度強硬。德國被迫退讓,與法國在該年11月4日達成協議,以一部分法屬剛果為代價,德國承認摩洛哥為法國保護國。1912年3月,法、摩兩國簽訂《非斯條約》,摩洛哥正式淪為法國的保護國。
德國與英、法兩國在這兩次摩洛哥危機里結怨更深,而德皇更揚言不會再退讓,這使戰爭危機益大。

歐洲火葯庫—巴爾干

巴爾干半島向來都被稱為歐洲火葯庫,當時巴爾干半島各國為了各自的利益而發生了兩次巴爾干戰爭,並使得奧匈帝國和俄國的沖突加深,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埋下伏線。

波斯尼亞事件

1908年10月6日,奧國以保護僑民為理由派兵吞並了原由其託管的波斯尼亞和克塞哥維亞,這激起了想獲得這兩地(因有較多塞爾維亞人)的塞爾維亞的強烈反奧情緒。因為塞爾維亞作為斯拉夫國家的'二哥'('一哥'之名由俄羅斯擁有),極度渴望統治全巴爾干半島的斯拉夫人.但奧地利的出兵令其希望幻滅,因而反對此行動。

第一次巴爾干戰爭

1912年3月13日,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希臘與黑山組成巴爾干同盟,聯合攻打奧斯曼土耳其。10月18日,巴爾干同盟與奧斯曼土耳其爆發第一次巴爾干戰爭。結果奧斯曼土耳其大敗,1913年5月30日與巴爾干同盟簽訂《倫敦條約》,宣布放棄除君士坦丁堡外所有在巴爾干半島的領地;保加利亞則取得馬其頓;塞爾維亞因為得不到阿得里亞海的出海口而感到不滿,因此巴爾干同盟出現分裂。

第二次巴爾干戰爭

1913年6月1日,塞爾維亞與希臘結盟,預備進攻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於其後亦加入塞希同盟。6月29日,第二次巴爾干戰爭爆發,奧斯曼土耳其亦對保加利亞宣戰。結果保加利亞大敗,8月10日與各參戰國簽訂《布加勒斯特條約》,多布羅查北部由羅馬尼亞取得;馬其頓則被分成三部分,其中瓦爾達爾•馬其頓劃歸塞爾維亞,皮林•馬其頓劃歸保加利亞;愛琴•馬其頓劃歸希臘。這引來了奧匈帝國的不滿,因為塞爾維亞在這兩次巴爾干戰爭里獲得的利益太大,威脅其在巴爾干半島的地位,而俄國則藉由塞爾維亞插手巴爾干半島事務,結果與奧匈帝國的沖突加深,使得大戰一觸即發。

薩拉熱窩事件

這次事件為在歐洲爆發全面戰爭的直接原因
1914年6月28日上午9時正,塞爾維亞青年普林西普(當時僅19歲)在薩拉熱窩刺殺主張吞並塞爾維亞的奧匈帝國皇儲費迪南德大公夫婦。這一事件被稱為薩拉熱窩事件,被認為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1914年7月23奧國在獲得德國無條件支持下向塞爾維亞發最後通碟,包括拘捕兇手、鎮壓反奧活動和罷免反奧官員等,塞國除涉及內政項目外悉數同意。不過,奧國依然將行動升級。與此同時,德國知悉俄國的軍事動員,德皇要求俄國停止並迅速備戰。鑒於各國的強硬外交和對國家軍事力量的自驕,戰爭已無可避免。

戰事爆發

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7月30日俄國動員,出兵援助塞爾維亞。8月1日,德國向俄國宣戰,接著在3日,向法國宣戰。8月4日,德國入侵保持中立的比利時;同日,英國考慮到比利時對自己國土安全的重要性,和早前為了確保比利時的中立,而在1839年簽署的倫敦條約,於是向德國宣戰。8月6日,奧匈帝國向俄國宣戰。8月12日,英國向奧匈帝國宣戰。

西面戰線

施里芬計劃

在戰爭爆發之前幾年,德國總參謀長阿爾弗雷德•馮•施里芬已制定了以速戰速決為主要特徵的施里芬計劃:先利用德國發達的鐵路網,集中優勢兵力在六星期內打敗法國,然後將部隊調往東線進攻沙俄。與此相對應,法國也制訂了以兩個集團軍齊頭並進,一舉收復普法戰爭後被割讓給德國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兩省的17號計劃。但戰事的發展卻出乎這些軍事家意料,使得這兩個計劃皆不可行。

德軍進攻

1914年8月2日,德軍出兵中立國盧森堡,以取得盧森堡的鐵路網。8月3日,德軍對比利時不宣而戰。至8月9日,德軍成功攻佔比利時全境,並在驅逐在比利時境內的法軍回法國境內。8月21日,德軍分兵五路攻向法國北部,法軍失守,被迫後撤。9月3日,德軍已進逼巴黎,法國政府被迫撤退至波爾多。9月5日 - 9月12日,德軍與英法聯軍在巴黎近郊馬恩河至凡爾登一線爆發馬恩河戰役,結果兩敗俱傷,德軍只得轉入戰略防禦,固守安納河一線,戰斗開變演變為陣地戰。接著,雙方爆發了奔向海邊的運動戰,結果英法聯軍被大敗。德軍成功奪取法國東北部的廣闊領土,但始終不能截斷英法兩國的運輸線。隨後雙方再爆發佛蘭德會戰,但雙方均無重大成果,結果戰事進入膠著對峙狀態。

戰事僵持

1915年春,英法聯軍趁德軍主力集中在東面戰線,發動了香巴尼和阿杜瓦兩輪攻勢。但因為沿用舊戰術,而且欠缺強大火力掩護,結果被德軍成功抵擋,己方反而傷亡慘重。該年4月德軍反擊,並首次使用毒氣,使雙方的損失更為慘重。結果1915年的西面戰線,英法聯軍死傷百萬人,德軍亦死傷 61萬人,但戰事仍然膠著。
1916年2月,東面戰線的壓力稍為降低,德軍主力再次移師西線,與法軍爆發凡爾登會戰。結果在激戰7個多月後,德軍仍不能攻取凡爾登。而英法聯軍為了制衡德軍,在該年7月初向索姆河一線與德軍爆發索姆河戰役,戰況更為慘烈。英軍雖然在這場戰爭里首次使用坦克,但雙方在傷亡共約 120萬人後,戰事仍未有重大突破,並持續至該年11月,西線再次變為膠著對峙狀態,不過協約國開始掌握戰爭的主動權。

美國參戰

1917年2月24日,美國駐英大使佩奇收到齊默曼電報,稱如果墨西哥對美國宣戰,德國將協助把美國西南部還給墨西哥,於是美國以此為借口,在 該年4月6日向德國宣戰。1917年4月,法軍於西線開展春季攻勢,與德軍在蘭斯和蘇瓦松之間進行會戰,歷時共一個月,但法軍在傷亡10萬人後卻仍未有進展,引起了法國士兵的騷動。戰事再度膠著,而法軍因內部騷動,無力防禦,只得由英軍負責西線防禦。在該年下半年,美國提供的裝備到達歐洲,英軍於是再在西線猛攻,但在損失100多萬人後,仍無法改變戰事的膠著狀態。

最後進攻

1918年,東面戰線因俄國發生十月革命並退出戰爭而結束,德軍立即集中於西線,意圖在美軍到達歐洲之前,於1918年夏季打敗英法兩國,以扭轉局勢。1918年3月 - 7月,德軍接連於西線發動5次大規模的攻勢,頭兩次攻勢在損兵14萬後仍無所獲。而美軍則已到達歐洲,使協約國兵力大增。該年5月底,德軍發動第三次攻勢,這次成功突破法軍的防線進逼至距巴黎僅37公里之地,但並不能殲滅英法聯軍的主力,而已方則損失13萬人。在6月9日 - 6月13日這5天,德軍發動第四次攻勢,企圖將德軍在亞眠和馬恩河的兩個突出點接連起來,以集中兵力攻擊巴黎,但並未能成功。7月15日,德軍死心不惜,發動第五次攻勢,但在損失15個師後,因無所獲,己方軍力反而消耗殆盡,只得撤退至興登堡防線,從此只能作消極防禦。

東面戰線 1

俄國動員

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因為德國向其開出「空白支票」,因此信心大增,與塞爾維亞斷交並對其宣戰。俄國則宣布全國總動員,以支持塞爾維亞,這引起德國的不滿。8月1日,德國以俄國拒絕停止全國總動員為借口向俄國宣戰,並同時在西線進侵比利時。8月4日,英國因比利時為其自身安全的關鍵,因此對德宣戰。8月6日,奧匈帝國向俄國宣戰。

德俄交戰

俄軍乘德軍在開戰之初,集中兵力在西線之際,在東線向德軍發起進攻。8月下旬,俄軍進入東普魯士,並逼向德國的心臟地帶,德軍被逼從西線線調兵回援。德國援軍行動迅速,很快便抵達東線,並於科穆辛森林附近消滅數萬名俄軍,使得東線戰局發展受到德國控制。9月11日,俄國的第一集團軍再度被擊敗,德軍進逼至俄國境內,俄軍損失共25萬餘人。在南線方面,俄軍開始時在加里西亞和布柯維納屢次擊敗奧匈帝國的軍隊,但德國隨後對奧匈帝國提供支持,結果到12月中旬,東線戰事亦進入膠著狀態。
1915年,德軍因為西線的馬恩河會戰失敗,決定先集中兵力擊潰俄國,逼使俄國停戰,從而結束東線戰事,並且避免繼續陷入兩線作戰的困局,東線於是變成主要戰場。1915年5月,德奧聯軍以18個師和2000餘門大炮,分兵兩路進擊俄軍,並計劃將俄軍逼至「波蘭口袋」內殲滅。雙方交戰8個多月,德軍攻佔普熱米什爾、萊姆堡、伊凡哥羅德、華沙、布雷斯特、維爾諾及里加,並逼使俄軍撤退至從里加灣到德涅斯特河一線,俄軍共損失170多萬人。德軍雖然大勝,但已方損失亦極大,而且並未消滅俄軍主力,結果逼不到俄國投降。

土耳其參戰

德國為了牽制俄國,於是答應向奧斯曼土耳其提供一億法郎的貸款,以換取其參戰。於是土耳其於1914年10月29日正式參戰。並與俄國在高加索發生戰斗。俄軍初時作戰不利,但於1915年1月發動反攻,土耳其的第九集團軍被殲滅,共損失約7萬多人。

義大利轉投協約國

1915年5月,義大利因為英法答應在戰後分得阜姆和達爾馬提亞,於是投向協約國一方,對同盟國宣戰。義軍雖然實力較弱,交戰初期即損失近30萬人,但卻成功拖住了奧匈帝國40個師的兵力,緩減了俄法的壓力。1915年9月,保加利亞加入同盟國,並出兵30萬,配合德奧聯軍攻擊塞爾維亞,結果同盟國很快便佔領塞爾維亞全境,塞爾維亞政府及軍隊被逼撤退至希臘的克基拉島。

俄軍反擊

在戰壕里作戰的士兵
1916年春,俄國調集3個方面軍共200萬人向德奧聯軍發動反攻,在激戰一輪後,雙方各損失百萬兵力,但俄軍兵力較多,因此逼退德奧聯軍,並乘勝攻進加里西亞東部地區。羅馬尼亞亦於該年8月向同盟國宣戰。德奧聯軍於是決定攻取羅馬尼亞,以奪取石油和糧食補給。結果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很快便失陷,德奧軍隊佔領大部份羅馬尼亞國土。

進攻君士坦丁堡

協約國軍隊為了解除俄國在高加索被奧斯曼土耳其牽制的困局,於是決定聯合進攻奧斯曼土耳其的首都君士坦丁堡。1915年初,加里波利之戰爆發。協約國先後有50萬士兵遠渡重洋來到加里波利半島。在靠近十一個月的戰斗後,共約131,000人死亡, 262,000人受傷,結果被迫撤退。這場戰役是一戰中最著名的戰役之一,也是當時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

十月革命

俄國本身為農奴制的經濟體系,經不起東線持續的戰事,結果其國內經濟崩潰,工廠倒閉,失業率驟增,軍火補給極度困難,士兵極度厭戰。1916年冬,俄國內部各種矛盾加劇,首都莫斯科的罷工人數更達至百萬人以上,結果在1917年3月(俄歷2月)「二月革命」爆發,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但新組成的克倫斯基臨時政府仍然繼續戰爭,但又再被德奧聯軍擊敗。結果俄國工人及農民忍受不了,在1917年11月(俄歷10月),由布爾什維克領袖列寧領導了一場武裝起義,推翻了臨時政府的資本主義政權,建立了蘇維埃政府和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史稱「十月革命」。列寧其後與德國簽署布雷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 ,並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

盟國敗陣

雖然俄國退出戰爭,但德國的各盟國 - 奧斯曼土耳其、保加利亞及奧匈帝國卻因持續作戰,致使經濟崩潰,國內各民族發生起義,結果無力再戰,相繼向協約國求和。最後德國內部亦發生政變,並向協約國求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海上戰爭

雖然英德兩國在戰前爭建無畏艦,但在整次第一次世界大戰卻只有一次大規模的艦隊主力決戰,就是日德蘭海戰。這場戰役的結果比較特別:一方面,舍爾海軍上將率領的德國大洋艦隊以相對較少噸位的艦只損失擊沉了更多的英國艦只,從而取得了戰術上的勝利;另一方面,傑利科海軍上將指揮的英國主力艦隊成功地將德國海軍封鎖在了德國港口,使得後者在戰爭後期幾乎毫無作為,從而取得了戰略上的勝利。
而另一方面,在戰爭初期,德國主要依靠潛艇戰阻止他國對英國的物資援助,但因為美國抗議而一度中止。但當英德軍情勢越來越差,國內的經濟亦日趨惡化時,德國在1917年1月決定恢復無限制潛艇戰,即凡是在英國水域的船隻,不論是敵方或是中立國的,都有可能被德國潛艇擊沈,這大大影響了美國商船的航行,而且亦有美國商船被擊沉的紀錄,因此德美關系惡化,美國開始有對德宣戰意欲,在齊默曼電報事件後,美國正式對德宣戰。結果德國的無限制潛艇戰反而招致了最強大的敵人 - 美國的參戰。

世界大戰

日本出兵

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里投向協約國,向德國宣戰,以獲得德國在中國的山東的權益,並出兵佔領青島。日本的這種舉動結果引起了中國民眾的不滿,並於其後導致了五四運動的發生。

其他國家參戰

在美國參戰後,拉丁美洲各國亦跟隨美國向同盟國宣戰,結果使這場戰爭的范圍再度擴大。但這些國家大多在名義上參戰,並未實際投入戰爭。

中國參戰

中國 2 當時為段祺瑞統治下的北洋政府,北洋政府為了獲取利益,於是便投向較有利的一方 - 協約國,對同盟國宣戰。

大戰結束

在整個戰爭期間,協約國軍隊皆在戰壕里作戰,但是生存條件極其惡劣

德國革命

1918年8月 - 9月,德軍再損失15萬人、大炮2000餘門及機槍13000餘挺。不斷傳來的軍事失敗的消息使德國國內的矛盾加劇。9月,興登堡建議在德國議會提出要「結束戰爭」。但德軍的最高統帥部卻仍死心不息,意圖用剩餘的海軍艦只與英國海軍進行最後決戰。結果德國水兵因不願送死,在基爾港發生起義,並迅速蔓延到整個海軍及全國。11月9日,德國首都柏林亦發生革命,德皇威廉二世只得宣布退位,並逃至荷蘭,社會民主黨組成臨時政府,宣布成立共和國。11月11日,《貢比涅森林停戰協定》簽訂,德國投降。歷時4年零3個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協約國的勝利告終。

巴黎和會

戰後各國於巴黎召開和議,稱為「巴黎和平會議」(簡稱巴黎和會)。會議的重大決定由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Woodrew Wilson)、英國首相勞萊喬治(David Lloyd George)和法國總理克里孟梭(Georges Clemenceau)主持。雖然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主張寬大對待德國,但法國卻因為復仇心作崇,主張嚴懲德國。因此,諸國與德簽訂的議和條約 - 《凡爾賽和約》,因應法國的要求而加入了極其苛刻的條款,向德國強加了巨大的割地賠款及限制軍備條款。但同時間,並未向德皇威廉二世、興登堡元帥、魯登道夫將軍等戰犯施以應有的懲處。結果為德國在20年後挑起規模更大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埋下了禍根。

其它和約

戰勝國與其它戰敗國亦分別簽署了條件苛刻的和約,戰勝國與奧匈帝國的奧地利部份簽署《聖日耳曼條約》,奧匈帝國被劃分為多個民族國家;與保加利亞簽署《訥依條約》,保加利亞失去愛琴海出海口,並須賠款4億4500萬美元;與匈牙利簽署《特里亞農條約》,匈牙利領土大幅減少;與鄂圖曼土耳其簽署《色佛爾條約》 ,徹底瓜分奧斯曼土耳其的領土。後來的土耳其共和國只剩下伊斯坦布爾、其附近小部份領土及安那托利亞的部份。
以《凡爾賽和約》及其它各個和約所構成的戰後歐洲及國際關系的新體系,就是所謂的凡爾賽體系,對戰後歐洲及國際關系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

影響

民族國家

戰爭給人類帶來了重大損失,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沙皇俄國、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等四大帝國覆滅。而巴爾干半島與中東地區的民族國家則隨之而起,如南斯拉夫、匈牙利及伊拉克3等

英國削弱

原來為世界金融中心及世界霸主的英國,在戰後雖然領土有所增加,但其對領土的控制力卻因戰爭的巨大傷亡與物資損失而大大削減,而其經濟亦因戰爭以大受影響,出現嚴重衰退,從此其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讓給了美國。

十月革命

大戰期間,俄國發生十月革命,世界上出現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

美日興起

這場大戰削弱了英、法、意;美國成為世界頭號經濟強國,世界金融中心也由倫敦轉移到紐約;日本也由債務國變成債權國,並侵佔了原屬德國勢力范圍的中國膠州灣及山東半島。

德國復仇

《凡爾賽條約》將發動戰爭的責任全部推給了德國,從而對德國實行條件極為嚴厲的經濟與軍事制裁,德國失去了13%的國土和12%的人口,德國被解除武裝,德國的陸軍被控制在10萬人以下,不準擁有空軍。德國雖然在一戰中最後戰敗,但德國的元氣並未受到過大的傷害,工業體系依然保存完整,而且德國本土並未受到戰火的波及,而且《凡爾賽條約》過多考慮戰勝國的利益分配,完全沒有考慮戰敗國自身的利益,加上條約的空前苛刻性和掠奪本質,使得德國國民對強加給他們的條約有極強的抵觸和反感情緒,引發了德國民眾強烈的民族復仇主義情緒。驕傲的日爾曼民族為了擺脫《凡爾賽條約》的桎梏,各派政治勢力、各種政治思想在德國你爭我奪,顯得尤為激烈,這為德國成為一次新的大戰提供了條件。結果德國在希特勒的納粹黨的領導下,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五四運動

凡爾塞和約條約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的做法成為中國五四運動的導火線。1919年5月4日中國北京的青年學生及廣大群眾、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階層廣泛參與了一次示威遊行、請願、罷課、罷工、暴力對抗政府等多形式的愛國運動,而起因正是巴黎和會中,列強肆意踐踏中國主權把原來德國的山東權益轉讓給日本,即山東問題。它和較早興起的新文化運動一並成為中國歷史上一次規模龐大影響深遠的政治思想文化運動,對中國近代迄今之政治、社會、文化、思想影響甚巨。

軍人待遇

美國的一戰軍人領到每人每日1美元為薪金,另加25分為每日在美國國外消費。後來由於1930年代的大蕭條,退伍軍人、其家屬與其它有關團體向美國政府要求實時索取戰時服務的酬勞金額不果而導致1932年美國軍方介入的流血酬恤金進軍事件。

國際聯盟

鑒於第一次界大戰的傷亡與物資損失巨大,英法等戰勝國於是發起了一個用以減少武器數目、平息國際糾紛及維持民眾的生活水平的組織,是為國際聯盟(League of Nations,簡稱國聯)。然而,國聯卻不能有效阻止法西斯的侵略行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被聯合國取代。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經驗,對軍事學術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戰後出現的總體戰、閃擊戰、坦克制勝論、空軍制勝論等各種軍事理論的出現,都是從不同角度總結大戰經驗的結果。

統計資料

第一次世界大戰里交戰雙方軍民的死亡人數的比例,協約國士兵佔36%,協約國平民佔20%;同盟國士兵與平民各佔22%。請注意戰爭里平民大多是死於西班牙甲型流感。

2. 法國失去與澳大利亞的潛艇合同之後,分別做了哪些事情

在法國失去與澳大利亞的前景合同之後分別做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調回了法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館。第二件事是向澳大利亞進行索賠,已經寄出了索賠文件。第三件事便是呼籲全歐盟對澳大利亞發出譴責並給予制裁。

3、英美態度:

法國總理還呼籲整個歐盟對澳大利亞進行制裁,由於法國在歐盟中說話舉足輕重,很多歐盟成員國已經對澳大利亞發表了譴責,並且所有歐盟與歐盟,與澳大利亞的貿易談判已經遭到中止。英國和美國方面也對澳大利亞發出了譴責,表示這一切都是澳大利亞做的,與他們兩個國家沒有任何關系。可見澳大利亞現在是里外不是人,四面楚歌。英國和美國這種落井下石,捅朋友一刀的行為真的很令人發指。

3. 技術實力強大的法國潛艇一造就是13年,堪比印度,背後究竟是怎麼回事

我們都知道在製造潛艇這個問題上,印度可是整個世界上最厲害的國家,畢竟一艘國產潛艇,印度能夠研發和製造十幾年的時間。但是法國對於這個方面並不比印度好多少,當然是在時間上。原因也很簡單,首先就是法國當時的技術實力還是比較薄弱的,其次就是法國人的工作制度問題,最後就是法國人的性格問題。

其次就是法國人的工作制度,法國人的工作態度實在是太過於兒戲了,他們拿著遠超同行的高昂薪資,卻每天堅持下午四點就准時下班,堅決不願意多加班哪怕一秒鍾。這樣的工作節奏,讓梭魚級常規動力潛艇的建造工作一拖再拖,工程進度十分緩慢。

最後對於法國人來說,工作緩慢也就算了,但是在遇到突發問題的時候,總得解決吧?有一次,動力系統出現了嚴重的問題,軍方趕緊找法國方面的總設計師解決問題,找了半天沒見人,一打電話才發現:人都已經沒在工廠了。所以這樣的工作效率也難怪法國的建造效率非常低了。

4. 法國為什麼不裝備常規潛艇

法國擁有上千公裏海岸線,但是為什麼不裝備常規潛艇呢?按道理需要一支強大的海上力量部隊來支撐,對於法國的管理海域都很重要的,要實現一些重要的任務,戰略核潛艇是最佳選擇,法國最新研製的核潛艇排水量只有2600噸,無疑是個小東西,但是作為為數不多的大規模裝備核潛艇的發達國家來說,法國的力量將面臨長期的經濟缺短問題,在維護和購置方面,困難的海上力量預算都使法國的核潛艇動力化困難重置。

如果將這些潛艇進行核動力改造,單是海上經費上就是法國無法承擔的,法國大西洋和地中海的艦隊已經逐步老化,已經處於維護的高峰期了,保障一個海軍大國的力量始終是海上艦艇,因此不會給潛艇部隊多大經費,所以就此來看法國海上力量的潛艇核動力路程還很遙遠。

5. 「撕毀潛艇合同」事件,對哪些國家造成了信任危機

主角當然是澳大利亞,是它違背合同。信用大大降低,以後也是不可信的國家。還有一個就是美國,靠強權做事,會垮台的。

6. 二戰法國不投降能給德國造成多少損傷

據說是距說,當年法國大潰敗跑路的都有一半多 ,其中有幾十萬殖民地土著士兵,沒見過世面,戰爭意志真的很重要。
guokeerke戰役後,法國馬奇諾防線中有二三十萬士兵,儲備糧食足夠吃上一年,但不排除德方使用毒氣彈,陸地上法還有預備隊70萬人,但也是瓮中之鱉。
最具體有生力量無疑是法國艦隊,如果法堅持作戰,這批艦隊將加入反制裁德絞殺大西洋之中,無行中加強了英國的實力,還可能對意海軍作戰。
德想要徹底控製法國領土(不包括殖民地)(英國干擾),以其戰鬥力,可能要1-4月的時間,損失10-30萬有生力量,尤其是對德國潛艇,法國可能會毀掉西岸港口,為將來對英作戰極大的加大了難度。

7. 多國強烈反對美英澳核潛艇合作計劃,美英澳三國為何執意這么做

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三國宣布建立所謂的三邊安全夥伴關系,即“奧英美聯盟”。美英兩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將幫助澳大利亞軍隊建立核潛艇部隊。這一舉動引起全球關於核擴散的擔憂。澳大利亞終止了和法國簽訂的常規核潛艇的合同,法國政府指責美國“背後捅刀”。並表示要向澳大利亞單方面索賠。但是,這三個國家從來沒有停下合作核潛艇的腳步。他們這樣的做法就是想借機提高自己的 軍事力量,發展自己的軍事聯盟。


美英澳三國不斷借口“安全威脅”加強國際合作。他們的合作存在很大的核擴散風險。其他國家還有可能如法炮製,引發更大核擴散危險和地區軍備競賽等連鎖反應。對核安全非常不利。然而美英澳三國完全無視國際質疑,持續合作。希望美英澳能夠為全人類的安全考慮,終止這次合作,讓我們的地球永遠不會受到核威脅。

8. 為什麼潛艇1620年發明以後一百多年裡處於停滯期

其實都潛艇一出現就一直在發展,但它發展到現代潛艇還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戰爭的迫切需要可以迅速催生出各種新型武器.因為期間沒有大的戰役,直到兩次世界大戰才讓人們印象深刻.

傳說義大利藝術大師兼發明家達·芬奇最早進行了關於潛艇的設計。最早見於文字記載的潛艇研究者是義大利人倫納德,他於公元1500年提出了「水下航行船體結構」的理論。1578年,英國人威廉·伯恩出版了一本有關潛艇的著作--《發明》。
1620年,荷蘭物理學家科尼利斯·德雷爾成功地製造出人類歷史上第一艘潛水船,它是人類歷史上第一艘能夠潛入水下,並能在水下行進的「船」。它的船體象一個木櫃,木質結構,外面覆蓋著塗有油脂的牛皮,船內裝有作為壓載水艙使用的羊皮囊。這艘潛水船以多根木槳來驅動,可載12名船員,能夠潛入水中3-5米。
德雷爾的潛水船被認為是潛艇的雛形,所以他被稱為「潛艇之父」,此後百年間潛艇的發展進入了「慢車道」。直到1724年,俄國人葉菲姆·尼科諾夫製造出了又一艘潛水船,這艘船用橡木、松木板、皮革、粗麻布、樹脂、鐵條、銅皮等材料製成。此後,潛艇的發展又一次進入停滯期。

☆ 戰爭催生

新式武器的發展往往離不開戰爭,戰爭的迫切需要可以迅速催生出各種新型武器,潛艇也不例外。在1776年的美國獨立戰爭中,潛艇第一次登上了戰爭舞台。
富有愛國熱情的美國耶魯大學畢業生戴維特·布希內爾在華盛頓將軍的支持下,開始研究用潛水船打擊英軍的方法,潛艇發展史上著名的「海龜」艇就這樣誕生了。
「海龜」艇外形酷似海龜,艇內空氣可供駕駛員呼吸半小時;在艇的上部還裝有2根通氣管,上浮時打開,下潛時關閉,從而可以補充新鮮空氣。為了控制潛艇的上浮和下沉,艇內設有壓載水艙,用手泵控制水櫃內的水。為應付緊急情況,艇內裝有一塊90千克重的鐵塊,危急時刻只要拋掉鐵塊,潛艇就可以迅速上浮。「海龜」艇的運動通過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兩個靠人力驅動的螺旋槳來控制,武器則是掛在艇體外面的一個重約68千克的炸葯包,攻擊時要將其掛在敵艦外殼上。就是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這也是一艘設計得很完備的水下兵器。
遺憾的是,「海龜」艇的攻擊沒有獲得成功。1776年9月7日,歷史上第一次潛艇攻擊開始了,這次攻擊由上士埃茲拉·李來執行。他駕駛著「海龜」艇成功地潛到了英國戰艦「鷹」號的尾部,接下去的工作就是用鑽頭在敵艦上穿孔以便固定炸葯包。然而,他打鑽的地方正好是一塊金屬板,半個小時之後他仍然沒有鑽透敵艦,只好上浮返回。
雖然「海龜」號沒有取得戰果,但它揭開了潛艇實戰的序幕,從此人類的戰場也從陸地、水面發展到了水下,「海龜」號也以其與現代潛艇相同的設計原理而贏得了世界上「第一艘軍用潛艇」的美名,在世界潛艇發展史占據了一席之地。

☆ 再接再厲

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潛艇進入了正常發展時期。其中,愛爾蘭裔的美國人羅伯特·富爾頓為近代潛艇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1796年,富爾頓對「海龜」艇進行了改進。1801年5月,在法國皇帝拿破崙·波拿巴的支持下,富爾頓建造完成了命名為「鸚鵡螺」號的潛艇。「鸚鵡螺」號的外殼是銅的,框架是鐵的,艇長6.89米,最大直徑3米,形如雪茄,艇中央有指揮塔,水面用風帆推進,水下用人力螺旋槳推進,用壓載水櫃控制浮沉。為了解決水下呼吸問題,艇上帶有壓縮空氣,可供4個人和2支蠟燭在水下使用3小時,能潛至水下8-9米處,它的武器是水雷,攻擊方式與「海龜」號一模一樣。
「鸚鵡螺」號在試驗中取得了成功,但在實戰中卻沒有效果,於是,法國海軍部長趕走了富爾頓。一怒之下的富爾頓來到英國,在英國首相威廉·皮特的支持下繼續進行試驗。雖然「鸚鵡螺」號在表演中成功擊沉了雙桅戰艦「多羅西」號,但在皮特死後,富爾頓的嘔心之作又被保守的英國人拒絕了。
雖說「鸚鵡螺」號命運多舛,但它不失為潛艇發展史上的一件傑作。無論從艇體材料還是各種設備來說,它都已超過了「海龜」號,在很多方面已接近了現代潛艇。尤其是它首次在潛艇上使用了水平舵,能夠操縱潛艇保持或改變在水中的深度,大大改善了潛艇的操縱性。
19世紀中葉,德國人威廉·鮑爾根據富爾頓的設計改進製成了「火焰「號潛艇,其動力裝置與自行車很相似,是用腳踏輪來帶動螺旋槳轉動。在一次試驗中,由於操縱裝置失靈,「火焰」號一頭扎向海底。鮑爾沒有驚慌失措,他告訴同伴,在海水灌滿艙室後,艇內的空氣壓力就會上升,等到與艇外海水壓力相同時,我們再打開艙蓋逃生。結果,鮑爾及其同伴安全地浮出了水面,開創了潛艇歷史上艇員逃生並且獲得成功的先例。

☆ 初露鋒芒

1861年,美國南北戰爭爆發。為了打破北軍對南軍的封鎖,亞拉巴馬州的霍勒斯·亨萊於1963年和工程師麥克林、沃森一起研製出了「亨萊」號潛艇。
「亨萊」號由一台鐵鍋爐改裝而成,長約18.29米,如同一支細長的雪茄。它的推進裝置是一種象轆轤似的手搖曲柄,八名水手在一名指揮官的統一口令下同時搖動曲柄來推動潛艇,其速度可達每小時4海里。「亨萊」號裝有壓載物和壓載水艙來控制潛艇的浮沉,艇內的空氣可供艇員們短時間呼吸,要補充新鮮空氣只有冒險上浮到水面上。「亨萊」號的武器為一枚魚雷,用一根60.96米長的引線拖在艇體的後面。
由於「亨萊」號是用鍋爐改裝的,所以存在著長寬不相稱的先天缺陷。首次試航和第二次試航,「亨萊」號都被波浪掀翻,艇員幾乎全部罹難。第三次試航由亨萊本人親自擔任艇長,算是順利完成了。但第四次試航時,厄運再次降臨,包括亨萊在內的所有艇員全部遇難。在屢屢失敗後,「亨萊」號做了一定的改進,並在艇首安裝了一枚撐桿水雷,其後的幾次試航都獲得了成功。
1864年2月17日夜,「亨萊」號在燈光的指引下向北軍輕巡洋艦「休斯敦」號駛去。9點左右,「亨萊」號到達了離「休斯敦」號僅10米的地方,指揮官狄克遜海軍上尉下達了攻擊命令。「亨萊」號上的撐桿水雷慢慢地伸了出去,在離「休斯敦」號彈葯艙不遠的地方轟然爆炸,隨後便是接連不斷的爆炸聲。攻擊成功了,「休斯敦」號被擊沉,230人喪命,這是人類歷史上潛艇第一次實戰勝利。不幸的是,由於攻擊距離太近,「亨萊」號被「休斯敦」號舷部大洞的水流緊緊吸住無法逃脫,因而成了後者的殉葬品,釀成了一出同歸於盡的悲劇。
「亨萊」號潛艇的最大缺陷是縱向穩定性差,其後果是造成了致命的潛艇縱傾。當艇體在水下時,縱傾會突然改變深度,使潛艇超過下潛極限;當潛艇在水面時,縱傾又會使海水從潛艇上敞開的艙口和排水孔中突然灌進艙內。這也是那個時代潛艇存在的普遍難題,一直困擾早期潛艇的探索者們。

☆ 閃亮登場

經過許多先行者的艱辛探索,隨著工業革命帶來的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現代潛艇終於在19世紀末登上了歷史舞台,它的創造者就是被後人尊稱為「現代潛艇之父」的愛爾蘭人約翰·霍蘭。
在歷史上著名的「霍蘭」號潛艇之前,霍蘭還建造過5艘潛艇,其中較為重要的是第二艘「霍蘭-2」號(左圖)。它全長10米,裝一台功率15馬力的內燃機,排水量19噸,其成功之處在於首次安裝了使潛艇能在前進中下潛而保持縱向穩定的升降舵。當它下潛時,不是靠增加重量,而是用水平舵下潛和保持深度;當潛艇上浮時,又可提供少量貯備浮力上浮,這在當時是一個重要進展。1893年,在美國海軍的資助下,霍蘭建成了「潛水者」號潛艇,它使用了所謂的「雙推進裝置」,也就是在水面航行時使用蒸汽推進裝置,在水下航行時使用電動推進裝置。
1897年5月17日,在現代潛艇發展史上著名的「霍蘭」號潛艇建造成功了。它長約15米,裝有45馬力的汽油發動機和以蓄電池為動力的電動機。該艇採用雙推進方式,在水面航行時用汽油機,時速7海里,續航力達到了1000海里;在水下潛航時用電動機,時速5海里,續航力50海里。「霍蘭」號上共有5名艇員,裝有一具艇艏魚雷發射管和可以水下發射的3枚魚雷,另有2門火炮,1門向前,1門向後,靠操縱潛艇自身去對准目標。該艇水上航行平穩,下潛迅速,機動靈活,綜合性能良好,在潛艇發展史上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被公認為「現代潛艇的鼻祖」。

☆ 風起雲涌

在19世紀最後10年,潛艇已經成為一種實用有效的海戰兵器,但各國海軍對它仍存有偏見,認為它是屬於弱小國家的偷襲武器,對海軍強國並不適用。直到1898年,法國「古斯塔夫·齊德」號潛艇用魚雷擊沉了英國戰列艦「馬琴他」號,顯示了潛艇在海戰中的巨大威力,如夢初醒的各國海軍才開始著手發展潛艇。
由於美國海軍的短視,它先後拒絕了霍蘭和萊克的性能優良的潛艇,致使法國在潛艇發展中處於領先地位。1888年,法國建成了排水量30噸,但未裝備武器的「電鰻」號潛艇。截至1904年,它建造了多種型號的潛艇42艘,排水量大至300噸,小至30噸;到1906年,包括設計中的在內,法國潛艇有18個型號,90艘之多。
英國發展潛艇在法國之後。1900年,英國海軍從美國訂購了5艘「霍蘭」型潛艇,自己也著手自行開發。截至1905年,包括建造中的在內,英國擁有40艘左右的潛艇。1906年,英國開始研製D級潛艇,該級潛艇排水量500噸,雙層殼體,適航性好,並且安裝有試驗用柴油機。1912年,更新型的E級潛艇服役,到1914年,共有11艘該級潛艇服役。E級潛艇水面排水量約700噸,並裝有4具450mm魚雷發射管(首尾各兩具),水面航速16節,水下航速10節,續航力為3000海里,這在當時稱得上是相當優異的性能指標了。
俄國人也是在法國人之後發展潛艇的,它在1901年建造了一艘水面排水量60噸,裝有2枚魚雷的潛艇。1903年,俄國「海豚」型潛艇下水,此後又建造了6艘該級改進型。在日俄戰爭中,俄國還從美國購買了「霍蘭」級和「萊克」級潛艇各6艘,從德國購買了「日爾曼」型潛艇1艘。
德國雖然在兩次世界大戰中以潛艇戰聞名於世,但它的潛艇發展起步很晚,直到1904年,一直反對建造潛艇的海軍大臣梯比茨轉變了對潛艇的態度,德國才在1908年7月建成了「日爾曼」級改進型潛艇,也就是後來舉世聞名的U型艇。1913年,德國有了專用於潛艇的柴油機,並且建成了性能優秀的柴油機-電動機潛艇。直到今日,絕大多數常規動力潛艇還沿用著這種動力形式。
美國早期潛艇可謂是「牆里開花牆外香」,美國人建造了「霍蘭」和「萊克」這樣的優秀潛艇,但美國海軍卻遲遲不予採用。直到俄英等國都裝備潛艇之後,美國才在1900年訂購了第一艘「霍蘭」潛艇,幾年後又相繼訂購了6艘「霍蘭A」和3艘「霍蘭B」潛艇,從此走上了潛艇發展的康莊大道。
日本潛艇發展也較晚,但它善於吸取他人的經驗,因而其潛艇發展較快。1904年,日本向美國購買了5艘「霍蘭」潛艇的專利,第二年這5艘潛艇在橫濱完工。這時,失意中的霍蘭本人又將他的設計圖送給了日本人,神戶船廠據此造出了2艘潛艇。其後,日本又從英、法、意等國購買了潛艇。1910年,川崎船廠著手設計日本自己的潛艇。1917年,日本自行設計的「海中」型潛艇在吳港船廠開工,並於1919年建成。1924年,川崎船廠又建成了「特中」型潛艇,一時間,飛速發展的日本潛艇引起各國海軍的關注。

一 戰 歲 月

經過長期發展,潛艇在海戰中的作用終於被國際海軍界所承認,到1914年夏天,各海軍強國基本上都建立了自己的潛艇部隊。其後不久,這些強國紛紛捲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潛艇也有了一顯身手的好機會。
當然,一戰時各國海軍的主力還是水面艦艇,尤其是當時叱吒風雲的戰列艦,潛艇還只能是輔助性的兵力。戰前,各國潛艇數量也不是很多,德國有28艘,法國有38艘,俄國有23艘,美國50艘左右,英國最多,為76艘。其中,以德國潛艇性能最為優秀,尤其是U23--U41艇,它們的最大下潛深度為48米,水下航速將近10節,巡航速度4節,蓄電池可供潛艇在水下航行1小時左右,蓄電池能量耗盡後需浮出水面用柴油機充電。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海軍是最為重視潛艇的運用,並第一個發動潛艇作戰的國家。在戰爭期間,德國共擁有350艘潛艇,在潛艇的主要作戰武器--魚雷的發展上也有了顯著提高。名垂潛艇史冊的「一艇沉三艦」就是德國潛艇部隊的經典之戰。

二 戰 風 雲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潛艇作為新生力量發揮了重要作用。戰後,世界各國更加重視潛艇的發展。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各國共擁有九百餘艘潛艇,其中美國111艘,蘇聯218艘,英國212艘,法國77艘,義大利115艘,日本62艘,德國57艘。這些潛艇無論在噸位、航速、航程、潛深上,還是在武器裝備、水聲設備、電子設備以及動力裝置上都有了長足的進步。在整個二戰期間,各國共建造了1600多艘潛艇。這些潛艇取得了擊沉各種運輸船5000餘艘、2000餘萬噸、擊沉擊傷各型軍艦381艘的輝煌戰果。
德國雖然是一戰的戰敗國,但它的潛艇作戰成就遠遠超過其它國家,對潛艇的威力認識最深,對潛艇的作戰理論也研究最透,所以在二戰的大西洋戰場上,德國潛艇占據了主導地位,其凶惡的U艇和著名的「狼群」都在潛艇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走 進 核 能

潛艇投入戰爭後,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由於常規潛艇水下航行時所用的是蓄電池供電的電動推進方式,當蓄電池能量耗盡後,潛艇必須浮出水面充電,這就喪失了潛艇最大的優點--隱蔽性。而且電力推進航速低,續航力短,嚴重削弱了潛艇作戰能力的發揮,人們一直在苦苦尋找著將潛艇從「半潛艇」變成真正的潛艇的各種方法。直到原子能出現,人類才終於夢想成真。
最先考慮將原子能用作潛艇動力的,是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機電處主任、著名物理學家羅斯·岡恩。1945年12月4日,《紐約時報》發表了岡恩的談話:「……原子能將首先帶動機械,以便推進船舶。」當月13日,岡恩又在美國參議院原子能專門委員會的聽證會上說,原子能的主要作用是「轉動世界的車輪和推進世界的船舶」。
如果說岡恩等人是核潛艇構想的提出者,那麼將這一設想最終變為現實的,就是「核潛艇之父」--美國海軍核動力科學家海曼·喬治·里科弗。

老 樹 新 花

核潛艇在50年代出現在海軍行列後,一直是各大國海軍競相發展的寵兒。在五個核大國中,美國率先實現了潛艇全部核能化,英國、法國也在90年代基本實現了潛艇核能化。俄羅斯雖然在核潛艇建造數量上是世界之最,但仍保留了一部分常規潛艇,而中國還是以常規潛艇為主。在世界其它國家中,除了印度租借過俄羅斯一艘核潛艇外,均因各種原因沒有裝備核潛艇。所以,常規潛艇仍在當代海軍潛艇部隊中佔有一席之地。
核潛艇雖然先進,但也存在著技術復雜、造價昂貴、只適合在深海使用的弱點,一般國家往往沒有戰略需要,或是沒有經濟和科技實力,所以迄今世界上只有五個核潛艇大國。而常規潛艇經過百餘年的發展,尤其是經過各種新技術的改造,具有技術成熟,造價低廉,淺海活動力強等諸多優點,很適合中小國家裝備。特別是近年來出現的不依賴空氣的AIP推進系統,使常規潛艇這株百年老樹又煥發了新的生命力。

9. 畏懼潛艇戰的英國,不準法國造遠洋潛艇,為何同意德國造潛艇呢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英國和法國都被德國海軍的潛艇折騰的不輕,當時大西洋里遍布了協約國沉掉的商船,讓協約國損失慘重不說,其中半數多還是英國商船。這幾乎讓英國海軍患上了嚴重的潛艇恐懼症,之後誰敢造能進行破交作戰的潛艇,英國就和誰急眼。法國就是典型的撞到過英國人的槍口上,以至於雙方的關系緊張。但是作為無限制潛艇戰的發起者,德國海軍卻被英國批准建造潛艇,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一、被潛艇折騰的英國


如果說起英國的潛艇恐懼症,這問題的根還是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里。當時英國皇家海軍本土艦隊和德國公海艦隊決戰於日德蘭,在一場驚心動魄的大海戰之後,德國海軍的公海艦隊成功暴打了英國皇家海軍,取得了一個看上去不錯的戰果。然而也僅僅是不錯的戰果了,因為德國海軍公海艦隊還是被英國皇家海軍本土艦隊按在港口裡出不去,整個北海還是被英國皇家海軍牢牢握在手裡,封鎖線一點松動的跡象都沒有。

閱讀全文

與潛艇項目法國為什麼損失巨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65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2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3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0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0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9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1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3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5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7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8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15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0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4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2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