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巴黎都有哪些教堂,只說一個
巴黎聖母院大教堂(Cathédrale Notre Dame de Paris)是一座位於塞納河畔、法國巴黎市中心、西堤島上的哥特式基督教教堂建築,是天主教巴黎總教區的主教座堂。它的地位、歷史價值無與倫比,是歷史上最為輝煌的建築之一。
巴黎聖母院始建於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蘇利決定興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全部建成,歷時180多年,正面雙塔高約69米,後塔尖約90米,是法蘭西島地區的哥特式教堂群裡面,非常具有關鍵代表意義的一座。祭壇、迴廊、門窗等處的雕刻和繪畫藝術,以及堂內所藏的13~17世紀的大量藝術珍品而聞名於世,是古老巴黎的象徵。雖然這是一幢宗教建築,但它閃爍著法國人民的智慧,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嚮往。
㈡ 巴黎聖母院是哪年建成位於哪裡
巴黎聖母院亦譯為「巴黎聖母大堂」,是法國天主教大教堂,也是世界著名的教堂之一。位於法國巴黎塞納河西岱城島東端,是歐洲早期哥特式建築和雕刻藝術的代表。集宗教、文學、建築藝術於一身的巴黎聖母院,原為紀念羅馬主神朱庇特而建造,隨著歲月的流逝,逐漸成為早期基督教的教堂。6世紀初,巴黎國王柴爾德貝特下令重建。此後,這座教堂就成了紀念殉教者聖•埃蒂安的地方,並在近旁又為聖母瑪利亞修建了一座教堂。聖母院始建於1163年,由教皇亞歷山大三世奠基。1320年聖母院竣工。幾個世紀中,聖母院屢遭戰火破壞。後由建築大師維奧來•勒•杜克在保持原風格的基礎上,加以設計修建,工程歷時20年。聖母院於1864年重新開放。
㈢ 巴黎聖母院在哪國家
巴黎聖母院大教堂(Cathédrale Notre Dame de Paris)是一座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西堤島上的教堂建築,也是天主教巴黎總教區的主教座堂。聖母院約建造於1163年到1250年間,屬哥特式建築形式,是法蘭西島地區的哥特式教堂群裡面,非常具有關鍵代表意義的一座。始建於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蘇利決定興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全部建成,歷時180多年。
巴黎聖母院教堂所在地:法國巴黎,西岱島(Cite)的東南端
建築師:尚.德.謝耶(Jean de Chelles)、皮耶.德.蒙特厄依(Pierre de Montreuil)、尚.哈維(Jean Ravy )、維優雷.勒.杜克(Viollet-le-Duc)
巴黎聖母院是一座哥特式風格基督教教堂,是古老巴黎的象徵。它矗立在塞納河畔,位於整個巴黎城的中心。它的地位、歷史價值無與倫比,是歷史上最為輝煌的建築之一。該教堂以其哥特式的建築風格,祭壇、迴廊、門窗等處的雕刻和繪畫藝術,以及堂內所藏的13~17世紀的大量藝術珍品而聞名於世。雖然這是一幢宗教建築,但它閃爍著法國人民的智慧,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嚮往。
巴黎聖母院為歐洲早期哥特式建築和雕刻藝術的代表,它是巴黎第一座哥特式建築。集宗教、文化、建築藝術於一身的,原為紀念羅馬主神朱庇特而建造,隨著歲月的流逝,逐漸成為巴黎聖母院早期基督教的教堂。哥特式,原是從哥特民族中演化過來的,指的是北方野蠻民族,含有貶義。但後來也就失去了它的褒貶性,變成了當時一種文化的名稱了。哥特式建築特徵最重要的就在高直二字,所以也有人稱這種建築為高直式。哥特式教堂的平面形狀好像一個拉丁十字。十字的頂部是祭壇,前面的十字長翼是一個長方形的大廳,供眾多的信徒做禮拜用。教堂的頂部採用一排連續的尖拱,顯得細瘦而空透。教堂的正面往往放一對鍾塔。哥特式教堂的造型既空靈輕巧,又符合變化與統一、比例與尺度、節奏與韻律等建築美法則,具有很強的美感。
巴黎聖母院之所以聞名於世,主要是因為它是歐洲建築史上一個劃時代的標志。在它之前,教堂建築大多數笨重粗俗,沉重的拱頂、粗矮的柱子、厚實的牆壁、陰暗的空間,使人感到壓抑。巴黎聖母院沖破了舊的束縛,創造一種全新的輕巧的骨架券,這種結構使拱頂變輕了,空間升高了,光線充足了。這種獨特的建築風格很快在歐洲傳播開來。
㈣ 歐洲三大教堂是哪三大,分別位於哪
世界現今前三大教堂是天主教的:聖彼得大教堂,米蘭大教堂,塞維利亞大教堂。均在歐洲,位置分別位於:梵蒂岡、義大利米蘭市、西班牙塞維利亞市。
1、位於梵蒂岡的聖伯多祿大教堂,又稱聖彼得大教堂、梵蒂岡大殿。由米開朗基羅設計,是一座天主教宗座聖殿,建於1506年至1626年,為天主教會重要的象徵之一。
聖彼得教堂之所以十分著名,不僅僅因為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還在於它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家與藝術家米開朗琪羅、拉斐爾、勃拉芒特和小莎迦洛等大師們的共同傑作。
根據天主教會聖傳,聖伯多祿大教堂是宗徒之長聖伯多祿的安葬地點,歷任教宗也大都安葬於此。
聖伯多祿大教堂由於其禮儀作用,是著名的天主教朝聖地點之一。教宗每年會在此舉行多個儀式,包括聖殿內外的人數,每次約有一萬五千人到八萬人參與。聖伯多祿大教堂與基督教歷史上許多事件都有很強的關聯,早期基督教、教宗國、宗教改革、反宗教改革等等。
(4)法國著名教堂是哪個位置擴展閱讀:
歐洲的中世紀教堂一般都會讓人產生高大、尖聳的感覺。實際上,我們見到的帶著高聳的塔尖的教堂,都屬於哥特式建築,哥特式建築在世界建築史上都留下了盛名。
11世紀下半葉,哥特式建築風格在法國起源,13至15世紀才開始在歐洲流行。天主教建築一般會採用哥特式建築。法國的城市手工業和商業行會在12到15世紀特別發達,市民們參與建造教堂的熱情很高,他們都希望能夠用獨特的哥特式建築風格來樹立自己的城市風貌。
教堂當時的角色是城市公共生活的中心,市民們也經常把教堂當成大會堂和公共禮堂來使用,有的教堂甚至還被當作市場和劇場來使用。憑借著高超的技術和藝術成就,哥特式建築在建築史上占據了重要的地位。
世界上有名的哥特式建築主要有巴黎聖母院大教堂、德國科隆大教堂、義大利米蘭大教堂和英國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等。
㈤ 法國著名的建築物有哪些
1、巴黎聖母院
巴黎聖母院大教堂(法語:Cathédrale Notre Dame de Paris),正式名稱巴黎聖母主教座堂,是一座位於塞納河畔、法國巴黎市中心、西堤島上的哥特式基督教教堂建築,是天主教巴黎總教區的主教座堂。它的地位、歷史價值無與倫比,是歷史上最為輝煌的建築之一。
「楓丹白露」由張愛玲女士譯得,而徐志摩將它譯為「芳丹薄羅」。楓丹白露與毗鄰的4個市鎮組成了擁有36,713名居民的市區,是巴黎的衛星城之一。
㈥ 法國巴黎聖母院詳細資料
巴黎聖母院大教堂(Cathédrale Notre Dame de Paris)是一座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西堤島上的教堂建築,也是天主教巴黎總教區的主教座堂。聖母院約建造於1163年到1250年間,屬哥特式建築形式,是法蘭西島地區的哥特式教堂群裡面,非常具有關鍵代表意義的一座。始建於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蘇利決定興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全部建成,歷時180多年。另有小說,電影,音樂劇等以此為名。
【中文名稱】巴黎聖母院
【法文名稱】Notre-Dame de Paris
【英文名稱】Notre-Dame Cathedral 巴黎聖母院
【教堂所在地】法國巴黎, 西岱島(Cite)的東南端
【建造時間】1163年~1345年
【建築風格】哥特式 【建築師】尚·德·謝耶(Jean de Chelles) 皮耶·德·蒙特厄依(Pierre de Montreuil) 尚·哈維(Jean Ravy ) 維優雷·勒·杜克(Viollet-le-Duc)
【簡介】巴黎聖母院是一座哥特式風格基督教教堂,是古老巴黎的象徵。它矗立在塞納河中西岱島的東南端,位於整個巴黎城的中心。它的地位、歷史價值無與倫比,是歷史上最為輝煌的建築之一。該教堂以其哥特式的建築風格,祭壇、迴廊、門窗等處的雕刻和繪畫藝術,以及堂內所藏的13~17世紀的大量藝術珍品而聞名於世。雖然這是一幢宗教建築,但它閃爍著法國人民的智慧,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嚮往。
歷史沿革
聖母院的法文原名"Notre Dame"原意"我們的女士",這位女士不是指別人,正是意指耶穌的母親聖母瑪麗亞。聖母巴黎聖母院照片(20張)院大教堂並不是在它位址上的第一棟宗教性建築,根據教堂地底下挖掘出來的一些文物,該地點被作為宗教用途的歷史,可以回溯到羅馬的提庇留大帝(Emperor Tiberius)時代,在西堤島的東半部上可能建有一座用來祭祀羅馬與高盧神祇的神殿。 至於在此地址上所修築的第一座基督教教堂,則眾說紛紜,聖母院的舊址有著曲折的歷史,4世紀時是一座用來祭拜聖史蒂芬的基督教教堂,6世紀時又成為一座羅馬式教堂,而這座教堂有12塊基石取自原先羅馬神殿的遺址。也有說法認為大教堂是在墨洛溫王朝(Mérovingiens)的希爾德貝爾特一世(Childebert I)在528年時,以先前已經存在的教堂為基礎進一步改建。 到了12世紀路易七世時期,原有的羅馬式教堂已經毀損不堪,在1160年被選任為巴黎主教的莫里斯·德·蘇利(Maurice de Sully)決定在這個地方建造一座可以和聖坦尼大教堂(the Cathedral of St. Etienne)媲美的宏偉教堂。也有史料顯示,在這里曾有兩個教堂,一個是聖坦尼大教堂,另一個是聖母瑪麗亞教堂。聖坦尼大教堂早在10世紀時,就已經成為巴黎、或整個法國的宗教中心。但是,也正因為這樣的重要性,人們開始發現原有的聖史蒂芬教堂與其所承擔的重任不相符,再加上原本的教堂已經隨著時間而老舊,而開始思索重新修築教堂。 現在的巴黎聖母院始建於1163年,在1345年建成。該教堂曾經是全歐洲工匠組織和教育組織集會的地方。因為這些歷史淵源,巴黎最著名的索邦大學(Sorbonne),便坐落於此。18世紀末的法國大革命時期,教堂的大部分財寶都被破壞或者掠奪,處處可見被移位的雕刻品和砍了頭的塑像,唯一的大鍾倖免沒有被熔毀,此時聖母院已是千瘡百孔了。之後教堂改為理性聖殿,後來又變成藏酒倉庫,直到1804年拿破崙執政時,才將其還為宗教之用。 法國著名作家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曾在他的小說《巴黎聖母院》中對聖母院作過最充滿詩意的描繪。這本小說寫成於法國文學史上的浪漫主義時代。1831 年書出版後,引起很大的回響,許多人都希望修建當時殘舊不堪的聖母院,並且發起募捐計劃。也引起當時的政府當局對聖母院建築慘狀的關注。修復計劃於1844年開始,由歷史學家兼建築師奧萊.勒.迪克(Eugene Viollet-le-Duc)主持,重現了聖母院久違的光彩。在1845年,拉素斯(Jean- Baptiste-Antoine Lassus,1807-1857)和維優雷o勒o杜克(Viollet-le-Duc)負責全面整修教堂,工程持續了23年,修繕了尖頂和聖器堂,因此今日我們見到的巴黎聖母院,有非常多的要素是由他們來重新詮釋的。 在今日,聖母院依然是法國哥特式建築的曠世傑作,並幾乎保持了最初的原始風貌。聖母院也展現了哥特式教堂的發展史。
㈦ 法國有哪五個大教堂
【名稱】法國沙特爾大教堂
1979年批准為世界遺產。最早的部分建於1145年,屬於法國厄爾·盧瓦爾省。教堂的三重皇家大門和其壯觀宏偉的羅馬尼斯凱像,早期的珠寶光彩的玻璃裝飾的窗戶,無一不是十二世紀法國建築史上的經典傑作。
【名稱】布魯日大教堂
布魯日大教堂是法國最美的教堂,1992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目錄,它完全出自於巴黎人的設計,成為整個基督世界的一個聖地。布魯日大教堂被譽為幻想者的建築。它的獨特性在於它沒有耳堂,只有5個相同的大殿,也叫「五殿堂」。布魯日大教堂地處法國中心和布魯日城中心,所以幾個世紀以來,人們又習慣地稱它為「美麗宏大的z中央磚石大殿」。
【名稱】聖丹尼大教堂(Cathédrale Saint-Denis)
聖丹尼大教堂是一座歌特式教堂,位於巴黎大區內,巴黎市北部法國第93省塞納-聖-丹尼省*(Seine-Saint-Denis聖丹尼大教堂),它原本是一所修道院所屬的教堂,但自1966年始,它成為了一所大主教教堂。聖丹尼大教堂是當時的皇家陵園。
【名稱】聖心大教堂
聖心大教堂位於巴黎市北部第18區的蒙瑪特山頂,是巴黎蒙馬特高地的象徵。從這里可以俯瞰蓬皮杜藝術中心、巴黎聖母院和榮軍院等。聖心大教堂呈白色,其風格奇特,既像羅馬式,又像拜占庭式,兼取羅曼建築的表現手法。
【名稱】稱亞眠聖母大教堂
聖母大教堂建於13世紀,1981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目錄,是法國最高的哥特式教堂(應該加上之一吧),穹頂有42米高。正面有三個大門,拱門上的雕塑卻有六七圈之多,這是其它大教堂所沒有的。更難能可貴的是正立面的雕像幾乎沒有任何損壞,也不知道她是如何逃脫大革命的洗劫。
【名稱】夏爾特聖母大教堂
1979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位於Ile de France,離巴黎西南面八十公里。離夏爾特六公里遠的地方就能看到教堂。
【名稱】斯特拉斯堡大教堂
法國最高的教堂,是中世紀(11至15世紀)最重要的歷史建築之一,也是歐洲著名的哥特式教堂。它始建於1176年,直到1439年才全部竣工,用孚日山的粉紅色砂岩石料築成。正面頂上,一邊是一座高142米的尖塔,另一邊卻只有一座平台,此處原應該是一座對稱的尖塔,由於當時的財力有限而沒有建起來,如今反倒成了它的特色,斯特拉斯堡大教堂也因此而極負盛名。教堂內有一個11米高的天文鍾(L'Horloge astronomique; Astronomical Clock),建於1838年,每隔15分鍾有兒童、青年、壯年及老年代表人生4個階段的機械人出現,但每一整點有死神提著板斧出來報時,至今准確無誤,到中午12點30分鳴鍾報時之際,就會有眾多的人物輪流出場,帶來引人注目、生動活潑、風趣幽默的場面。
【名稱】巴黎聖母院:(La) Cathédrale Notre-Dame de Paris或者簡稱Notre-Dame de Paris
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西堤島上的教堂建築,也是天主教巴黎總教區的主教座堂。聖母院約建造於1163年到1250年間,屬哥特式建築形式,是法蘭西島地區的哥特式教堂群裡面,非常具有關鍵代表意義的一座。始建於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蘇利決定興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全部建成,歷時180多年。另有小說,電影,音樂劇等以此為名。
聖米歇爾山修道院:(L')Abbaye mont Saint-Michel
亞眠主教堂:(La) Cathédrale Notre-Dame d'Amiens
韋澤萊大教堂:(La) Basilique de Vezelay
蘭斯大教堂:(La) Cathédrale Notre-Dame de Reims
㈧ 巴黎 聖心大教堂的詳細地址
石室聖心大教堂坐落於廣州市區中心的一德路,是天主教廣州教區最宏偉、最具有特色的一間大教堂,建於1863年,落成於1888年,歷時25年始建成,至今有130多年的歷史。由於教堂的全部牆壁和柱子都是用花崗岩石砌造,所以又稱之為「石室」或「石室耶穌聖心堂」、「石室天主教堂」。是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教堂建築總面積為2754平方米,東西寬35米,南北長78.69米,由地面到塔尖高58.5米。教堂屬「哥特」式建築,可與聞名世界的法國巴黎聖母院相媲美。
㈨ 巴黎聖母院的具體位置
巴黎聖母院大教堂,正式名稱巴黎聖母主教座堂,是一座位於塞納河畔、法國巴黎市中心、西堤島上的哥特式基督教教堂建築,是天主教巴黎總教區的主教座堂。
巴黎聖母院始建於1163年3月24日,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蘇利決定興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全部建成,歷時182年,正面雙塔高約69米,是法蘭西島地區的哥特式教堂群裡面,非常具有關鍵代表意義的一座,同時也是世界上第一座完全意義上的哥特式教堂。
祭壇、迴廊、門窗等處的雕刻和繪畫藝術,以及堂內所藏的13~17世紀的大量藝術珍品而聞名於世,是古老巴黎的象徵。雖然這是一幢宗教建築,但它閃爍著法國人民的智慧,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嚮往。
4·15巴黎聖母院火災事故
當地時間2019年4月15日下午6點50分左右,法國巴黎聖母院發生火災,整座建築損毀嚴重。著火位置位於聖母院頂部塔樓,大火迅速將聖母院塔樓的尖頂吞噬,尖頂如被攔腰折斷一般倒下。
2019年4月16日凌晨3時30分左右公布了巴黎聖母院大火救援的最新進展,稱火情已「全部得到有效控制,並已部分撲滅」。4月15日晚,馬克龍在教堂前廣場發表講話稱,「盡管這場戰斗還沒有完全獲得勝利,但是最壞的情況已經得以避免。」馬克龍表示,「我們將重建巴黎聖母院」。
法國新任文化部長巴舍洛7月9日表示,被燒毀的巴黎聖母院塔尖按原樣重建已經取得「廣泛共識」。當地時間2021年3月5日,巴黎聖母院保護工作結束,修復工作正式開始。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巴黎聖母院
㈩ 巴黎有哪些著名古建築
1、凡爾賽宮(法語:Chateau de Versailles)位於法國巴黎西南郊外伊夫林省省會凡爾賽鎮,是巴黎著名的宮殿之一,也是世界五大宮之一(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里姆林宮)。1979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2、盧浮宮(法語:Musée Louvre)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北岸(右岸),原是法國的王宮,居住過50位法國國王和王後,現是盧浮宮博物館,擁有的藝術收藏達40萬件以上,包括雕塑、繪畫、美術工藝及古代東方,古代埃及和古希臘羅馬等7個門類。
3、巴黎聖母院大教堂(法語:Cathédrale Notre Dame de Paris)是一座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西堤島上的教堂建築,也是天主教巴黎總教區的主教座堂。聖母院約建造於1163年到1250年間,屬哥特式建築形式,是法蘭西島地區的哥特式教堂群裡面,非常具有關鍵代表意義的一座。始建於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蘇利決定興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全部建成,歷時180多年。
4、巴黎凱旋門,即雄獅凱旋門(法語:Arc de triomphe di l'Étoile),位於法國巴黎的戴高樂廣場中央,香榭麗舍大街的西端。凱旋門正如其名,是一座迎接外出征戰的軍隊凱旋的大門。它是現今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圓拱門,位於巴黎市中心戴高樂廣場中央的環島上面。這座廣場也是配合雄獅凱旋門而修建的,因為凱旋門建成後,給交通帶來了不便,於是就在19世紀中葉,環繞凱旋門一周修建了一個圓形廣場及12條道路,每條道路都有40~80米寬,呈放射狀,就像明星發出的燦爛光芒,因此這個廣場又叫明星廣場。凱旋門也稱為「星門」。凱旋門就位於著名的香榭麗舍大街的盡頭。凱旋門的設計人原來是夏格朗與賴蒙,因意見不合,兩年後賴蒙辭去,於是凱旋門最後按照夏格朗的設計完成。由法國國家古跡中心負責維護修繕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