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第一個發現蝸牛的人是誰
發現了喬埃殺人和喬埃埋藏寶藏 第一段:以詩歌,音樂等引出蝸牛話題。
第二段:寫蝸牛的艱苦生活環境。
第三段:寫蝸牛的行動,生活等說明蝸牛。
第四段:寫明蝸牛精神,發出感慨:蝸牛精神真可貴。
第五段:寫以前自己做的不足。
第六段:承上啟下說慚愧並說要學習蝸牛品質,打引號引出第七段。
第七段:如何學
第八段:總感慨結,再次感慨蝸牛
B. 大地會移動的理論是怎麼產生的
1955年,阿爾伯特·愛因斯坦辦了生前最後一件專業方面的事——為一本書寫了個短小而生動的前言。該書的題目是《移動的地殼:解答地球科學中的一些問題》,作者是一位名叫查爾斯·哈普古德的地質學家。哈普古德在書里堅決駁斥了關於大陸在漂移的觀點。他以逗大家與他一起發笑的口氣指出,少數容易上當受騙的人認為「有些大陸的形狀顯然吻合」。他接著說,似乎「南美洲可以和非洲拼在一起,如此等等,有人甚至聲稱,大西洋兩岸的岩石結構完全一致」。
哈普古德先生斷然不接受任何這類觀點,並且指出,地質學家K.E.卡斯特和J.C.門德斯已經在大西洋兩岸進行了大量實地考察,毫無疑問地確定這些相似之處壓根兒就不存在。天知道卡斯特和門德斯兩位先生考察了哪些地方,因為大西洋兩岸的許多岩石結構確實是一樣的——不僅非常類似,而且完全一樣。
無論是哈普古德先生,還是那個年代的許多別的地質學家,這個觀點怎麼也聽不進去。哈普古德提到的理論,最初是由一位名叫弗蘭克·伯斯利·泰勒的美國業餘地質學家在1908年提出來的。泰勒出生於一個富裕家庭,既有足夠的財力,又不受學術約束,可以按照不同尋常的辦法來從事研究。他突然發現,非洲海岸與對面的南美洲海岸的形狀十分相似。根據這個觀察結果,他提出了大陸曾經到處滑動的見解。他提出——結果證明很有先見之明地提出——幾塊大陸轟然撞在一起,形成了世界上的山脈。不過,他沒有拿出多少證據,該理論被認為不切實際,不值得予以重視。
然而,在德國,有一位理論家接受了泰勒的觀點,而且予以高度重視。他就是馬爾堡大學的氣象學家阿爾弗雷德·魏格納。魏格納考察了許多植物和化石的反常現象,那些現象無法納入地球歷史的標准模型。他認識到,要是用常規的方法來加以解釋,那簡直說不通。動物化石不斷在海洋兩岸出現,而海洋很寬,動物顯然是游不過去的。他心裡轉念,有袋動物是怎麼從南美洲跑到澳大利亞去的?為什麼同樣的蝸牛出現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和新英格蘭?你怎麼說明煤層和其他亞熱帶殘跡會出現在斯匹次卑爾根群島這樣的寒帶地區,如果它們不是以某種方式從氣候較熱的地方遷移過來的話?
魏格納提出了一種理論,認為世界上的大陸原先屬於一個陸塊,他稱其為「泛大陸」,植物群和動物群可以混雜在一起;只是到了後來,聯合古陸才裂成幾塊,漂移到現在的位置。他寫了《海陸的起源》一書來闡述他的觀點。1912年,該書以德文出版——盡管兩年後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三年以後又出版了英文本。
由於戰爭,魏格納的理論起初沒有引起多大注意。但是,他在1920年出版了修訂本,並進行了擴充,它很快成了人們討論的話題。大家都認為,大陸在移動——不是左右移動,而是上下移動。垂直移動的過程,即所謂的地殼均衡,是幾代人地質信念的一個基礎,雖然誰也提不出令人信服的理論來解釋它是怎麼發生的,或為什麼發生。有一種見解直到我上小學時還在教科書里出現過,那就是在世紀之交由奧地利人愛德華·休伊斯提出的「雲莓干」理論。該理論認為,隨著灼熱的地球冷卻下來,它皺縮成雲莓乾的模樣,創建了海洋和山脈。且不說詹姆斯·赫頓早就說過:真是這樣一種靜止的安排的話,由於侵蝕作用夷平了凸處,填平了凹處,地球會成為一個毫無特色的球體。盧瑟福和索迪在20世紀初還指出了另一個問題:地球蘊藏著巨大的熱量——巨大得根本談不上休伊斯所說的冷卻和皺縮。無論如何,要是休伊斯的理論真是正確的話,山脈就會在地球表面上分布得很均勻,而實際情況顯然不是那樣的;年齡也會差不多一樣,而到20世紀初,情況已經一清二楚,有的山脈(比如烏拉爾山脈和阿巴拉契亞山脈)要比別的山脈(比如阿爾卑斯山脈和落基山脈)古老幾億年。提出一種新的理論的時機顯然已經成熟。不幸的是,地質學家們不希望把這個任務交給阿爾弗雷德·魏格納來完成。
首先,他的觀點很激進,對他們學科的基礎提出了質疑,不大可能在聽眾中產生多大熱情。這樣的一種挑戰即使來自一位地質學家,也會是相當痛苦的,而魏格納沒有地質學的背景。天哪,他是一位氣象學家,一名氣象員——德國的氣象員。這個缺陷是無法彌補的。
所以,地質學家們想方設法要駁斥他的證據,貶低他的見解。為了迴避化石分布的問題,他們就架起古代「陸橋」,只要那裡需要。當發現一種名叫「三趾馬」的古馬同時生活在法國和美國佛羅里達州的時候,一座陸橋就在大西洋上架起來了。當發現古代的貘同時存在於南美洲和東南亞,他們又架起了一座陸橋。過不多久,史前海洋的地圖上幾乎到處都是假想的陸橋——從北美洲到歐洲,從巴西到非洲,從東南亞到澳大利亞,從澳大利亞到南極洲。這種鬈須狀的連接物出現得很快,只要需要,把一種生物從一個大陸搬到另一個大陸,消失得也很快,最後就無影無蹤了。當然,這種東西沒有一絲一毫的根據——是大錯特錯的。然而,在此後的半個世紀里,它是地質學的正統觀念。
有的事情,即使陸橋也無法解釋。人們發現,有一種在歐洲很著名的三葉蟲在紐芬蘭也生活過——但只是在該島的一側。誰也無法令人信服地解釋,三葉蟲怎麼能跨越3000公里的洶涌大海,卻又繞不過那個300公里寬的島角。另一種三葉蟲的情況更是反常,它出現在歐洲和美國西北部的太平洋沿岸,而在中間地帶卻不見蹤影。這與其說需要一座陸橋,不如說需要一座立交橋。然而,直到1964年,《大英網路全書》在討論各種不同的理論時,倒是把魏格納的理論說成是「充滿了許多嚴重的理論問題」。魏格納犯過錯誤,這點不假。他斷言格陵蘭島在以每年大約1.6公里的速度向西漂移,這完全是胡說八道。(更可能是1厘米。)尤其是,他對大陸移動不能作出有說服力的解釋。若要相信他的理論,你不得不承認大陸不知怎的像農犁耕地那樣被推過堅實的地殼,而又沒有在後面留下犁溝。根據當時的認識,無法解釋是什麼力驅動了這樣大規模的移動。
英國地質學家阿瑟·霍姆斯曾為確定地球的年齡作出了很大貢獻。這次又是他提出了一種看法。霍姆斯是知道輻射熱會在地球內部產生對流的第一位科學家。從理論上說,這種對流可能力量很大,能使大陸平面滑動。1944年,霍姆斯首次出版了一本深受歡迎、很有影響的教材《物理地質學原理》。在這本書里,他提出了大陸漂移學說。該理論的許多基本原則今天依然盛行。它在當時仍是一種很激進的見解,受到了許多人的批評,尤其在美國。美國人抵制漂移學說的時間比別處要長。有一位美國評論家發愁地說,霍姆斯論點清楚,令人信服,學生們慢慢會信以為真。他的話毫無挖苦之意。然而,在別處,新理論受到了堅決的同時又是謹慎的支持。1950年,英國科學促進協會在年會上進行了一次表決,表明大約半數代表現在已經欣然接受了大陸漂移的觀點。(過不多久,哈普古德引用了這個數字作為一個證據,證明英國地質學家已經多麼可悲地誤入歧途。)有意思的是,霍姆斯本人有時候對自己的看法也有點動搖。1953年,他承認:「對於大陸漂移學說,我從來沒有擺脫過一種令人不安的反感;在作為地質學家的骨子裡,恕我直言,我覺得這個假設是個荒唐的假設。」
大陸漂移學說在美國不是完全無人支持。哈佛大學的雷金納德·戴利就為它辯護。但是,也許你還記得,他就是提出月球是由一次宇宙撞擊形成的那位先生。人們往往認為他的看法很有意義,甚至很有價值,但有點兒華而不實,因此不值得認真考慮。因此,大多數美國學者堅持認為,大陸向來就在現在的位置,它們的表面特徵可以歸因於側向移動之外的原因。
有意思的是,石油公司的地質工作者多年來已經知道,要想找到石油,你不得不考慮的正是板塊構造所必然包含的這種表面移動。但是,石油地質工作者不寫學術論文。他們只找石油。
地球理論還有一個誰也沒有解決過的,或接近於解決過的問題。那就是,這么多沉積物都上哪裡去了?地球上的江河每年要把大量被侵蝕的材料——比如,5億噸鈣——帶進大海。要是你把這一過程的年數乘以沉積速度,你就會得出一個驚人的數字:海底應該有一層大約20公里厚的沉積物——或者換一種說法,海底現在應該遠遠高出海面。科學家們以最簡單的辦法來對付這個不可思議的問題——不予理會。但是,終於到了一個時刻,不理會已經不行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普林斯頓大學的礦物學家哈里·赫斯負責指揮一條攻擊運輸艦「約翰遜角」號。艦上配有一台高級的新型測深器,名叫回聲測深儀,以便在海灘登陸過程中操作更加方便。但是,赫斯意識到,這台儀器也可以用於科學目的,因此即使到了遠海,即使在戰斗最激烈的時候,也從不關掉。他的發現完全出人意料。如果海底像大家認為的那樣很古老,那麼就該有一層厚厚的沉積物,就像河底或湖底的淤泥那樣。但是,赫斯的測量結果表明,海底根本沒有又黏糊又平滑的古代泥沙。那裡到處都是懸崖、溝壑和裂縫,還有星羅棋布的海底火山,即平頂海山。他稱其為蓋約特,以紀念早年普林斯頓大學的地質學家阿諾德·蓋約特。這一切都是個謎,但赫斯的任務是打仗,他便把這些想法擱置腦後了。
戰爭結束以後,赫斯回到普林斯頓,主要從事教學工作,但海底之謎仍在他的腦海里佔有一席之地。與此同時,在整個20世紀50年代,海洋學家對海底的考察日漸深入。在此過程中,他們發現了一件更加出人意料的事:地球上最雄偉、最大的山脈是在——主要部分是在——水下。它沿著世界的海床不斷延伸,猶如網球上的花紋。要是從冰島開始向南進發,你順著這山脈可以抵達大西洋的中心,然後繞過非洲底部,越過印度洋和南太平洋,進入澳大利亞下方的太平洋;接著,它從斜里穿越太平洋,彷彿要去加利福尼亞半島,實際上突然隆起,成為美國本土到阿拉斯加的西海岸。偶爾,它的山峰戳出水面,形成海島或群島——比如,大西洋上的亞速爾群島和加那利群島、太平洋上的夏威夷群島,但大部分淹沒在幾公里深的海水下面,無人知曉,無人想到。如果把所有的支脈加在一起,該山脈總長達75000公里。
在一段時間里,人們對這些知之甚少。19世紀鋪設海底電纜的人已經發現,大西洋中部有山脈妨礙電纜的走向,但山脈的連貫性質和整體范圍完全出乎人們意料。而且,它的形狀很不規則,難以解釋。在大西洋中部那座山岡的中段,下面有個峽谷——一條裂縫——寬達20公里,全長19000公里。這似乎表明,地球在沿著裂縫裂成兩半,就像果仁爆裂出殼那樣。這種看法荒誕不經而又擾亂人心,但那種跡象是不可否認的。
接著,1960年,岩心樣品顯示,大西洋中部海底的山脊還相當年輕,但由此向東或由此向西,卻變得越來越古老。經過考慮,哈里·赫斯覺得那種情況只有一種意思:新的海底地殼正在中央裂縫的兩側形成,然後被後面隨即產生的更新的地殼向外推開。大西洋洋底實際上是兩條大的傳送帶,一條把地殼傳向北美洲,一條把地殼傳向歐洲。這個過程後來被稱之為海底擴展。
地殼抵達與大陸交界處的終點以後,又突然折回地球內部,這個過程稱之為潛沒。該學說解釋了那麼多沉積物的去向。原來,它源源不斷地回到了地球的肚子里。該學說還說明了哪裡的海底都比較年輕的原因。人們發現,哪裡的海底年齡都不超過1.75億年。這在過去是個謎,因為大陸上的岩石年齡往往有幾十億年。現在,赫斯終於明白了,海底岩石的存在時間,只是它來到海邊所花的時間。這是一種美好的理論,解釋了不少事情。赫斯在一篇重要的論文里闡述了他的觀點。但是,這些觀點幾乎沒有引起廣泛的重視。有時候,世界對好的見解還完全缺乏思想准備。
與此同時,有兩位獨立開展工作的研究人員,正利用幾十年前已經發現的一個有意思的地球史實,獲得一些驚人的結果。1906年,法國物理學家貝爾納·布呂納發現,這顆行星的磁場不時自行逆轉,逆轉的情況永久記錄在某些正在形成的岩石里。具體來說,岩石里的鐵礦石小粒子指向磁極,無論在它們形成之時磁極恰好在哪裡,然後在岩石冷卻和凝固的過程中永遠指著那個方向。實際上,岩石「記住」了自己形成之時磁極的方向。多年來,人們只是覺得這很有意思。但是,在20世紀50年代,倫敦大學的帕特里克·布萊克特和紐卡斯爾大學的S.K.朗科恩研究了凝固在英國岩石里的古代磁場模式,說輕一點也是感到非常吃驚地發現,那些岩石表明,在遙遠過去的某個時候,英國曾發生自轉,向北移動了一段距離,彷彿是不知怎的脫了纜繩。而且,他們還發現,要是你把一幅歐洲的磁場模式圖放在同一時期的美國磁場模式圖旁邊,二者完全合拍,就像是一封被撕成兩半的信。這有點兒怪。他們的發現也沒有引起注意。
最後,是劍橋大學的兩個人把這些線頭攏到一起。一位是地質學家德拉蒙德·馬修斯,另一位是他的一名研究生,名叫弗雷德·瓦因。他們利用對大西洋海床的磁場的研究成果,很有說服力地表明,海床正以赫斯所推測的方式不斷擴展,而且大陸也在移動。加拿大地質學家勞倫斯·莫雷很倒霉,他在同一時間得出了同一結論,但找不到人發表他的論文。《地球物理研究雜志》的編輯對他說:「這些推測拿到雞尾酒會上去當做聊天資料倒還挺有意思,但不該拿到一份嚴肅的科學雜志來發表。」這件事成了一個冷落他人的著名例子。有一位地質學家後來把它描述成「很可能是有史以來被拒絕發表的最有意義的地球科學論文」。
無論如何,提出地殼移動的觀點的時刻終於來到了。1964年,該領域許多最重要的人物出席了由英國皇家學會在倫敦主辦的研討會。突然之間,好像人人都改變了觀點。會議一致認為,地球是一幅由互相連接的斷片組成的鑲嵌畫。它們擠擠搡搡的樣子說明了地球表面的許多現象。
過不多久,「大陸漂移」的名字便被棄之不用,因為人們意識到,在移動的不光是大陸,而是整個地殼。但是,過了一段時間才為那些斷片確定了名字。起先,人們稱其為「地殼積木」,有時候還稱其為「鋪路石」。直到1968年末,三名美國地震學家在《地球物理研究雜志》發表了一篇論文,那些斷片才從此有了現在的名字:板塊。同一篇文章稱這種新斷片為「板塊構造」。
舊的思想很難咽氣,不是人人都馬上接受那種激動人心的新理論。直到20世紀70年代,一本深受歡迎而又影響很大的、由德高望重的哈羅德·傑弗里斯撰寫的地質學教材,還像1924年初版時那樣,堅持認為板塊構造學說在物理上不能成立。它同樣不承認對流理論和海床擴展理論。在1980年出版的《海洋與山脈》一書中,約翰·麥克菲指出,即使到了那個時候,每8名美國地質學家中仍有1名不相信板塊構造學說。
今天,我們知道,地球表面是由8—12個大的板塊(取決於你怎麼界定大小)和約20個較小的板塊組成的;它們都在以不同的速度朝不同的方向移動。有的板塊很大,不大活躍;有的很小,但能量很大。它們與所在陸塊只有一種附帶關系。比如,北美板塊比跟它有關的大陸要大得多。它大致沿著該大陸的西海岸伸展(由於板塊邊界上的磕磕碰碰,因此那個地區經常發生地震),但與東海岸完全沒有關系,而是越過大西洋的一半路程,抵達大西洋中部的山脊。冰島從中間一分為二,在板塊上一半屬於美洲,一半屬於歐洲。與此同時,紐西蘭是巨大的印度洋板塊的組成部分,雖然這個國家遠離印度洋。大多數板塊都是這種情況。
人們發現,現代陸塊和古代陸塊之間的關系,比想像的要復雜得多。哈薩克原來一度與挪威和新英格蘭相連。斯塔騰島的一角,僅僅是一角,屬於歐洲。部分紐芬蘭也是。在馬薩諸塞州的海灘拾起一塊石頭,你會發現它最近的親屬如今在非洲。蘇格蘭高地以及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很多地區,有相當部分屬於美洲。據認為,南極洲的沙克爾頓山脈的有些地區可能一度屬於美國東部的阿巴拉契亞山脈。總之,岩石是會來來往往的。
由於連續不斷的動盪,這些板塊不會合成一個靜止的板塊。如果大體上按照目前的情況發展下去,大西洋最終會比太平洋大得多。加利福尼亞州的很大一部分將漂離大陸,成為太平洋里的馬達加斯加島。非洲將朝北向歐洲推進,把地中海擠出局去,在巴黎和加爾各答之間隆起一座雄偉的喜馬拉雅山脈。澳大利亞將與北面的海島連成一片,隔著一條狹長的地峽與亞洲相望。這些都是未來的結果,不是未來的事情。事情現在已在發生。我們在這里坐著的時候,大陸正在漂動,就像池塘里的一片葉子那樣。多虧有了全球定位系統,我們可以看到歐洲和北美洲正以指甲生長的速度——大約以人的一生兩米的速度——漸漸遠離。要是你願意久等的話,你可以從洛杉磯一直乘到舊金山。只是因為人的壽命太短,我們才無法享受這種變化。要是你看一眼地球儀,你看到的其實只是一張快照,記錄著大陸在地球史的千分之一時間里的狀態。
在岩質行星中,只有地球才有板塊。為什麼是這樣,這多少是個謎。這不僅是個大小或密度的問題——在這些方面,金星幾乎是地球的孿生兄弟,但它沒有板塊活動——而我們也許恰好有這種材料,恰好有這么多量,使地球永遠充滿生氣。據認為——真的僅僅是認為——板塊是地球機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如物理學家兼作家詹姆斯·特雷菲爾所說:「如果說構造板塊的移動對地球的生命發展沒有影響,這是難以想像的。」他認為,構造地質學引發的挑戰——比如氣候變化——對知識進步是個重要的促進。還有人認為,大陸漂移至少是地球上某些絕種現象的原因。2002年11月,劍橋大學的托尼·迪克森在《科學》雜志上寫了一篇報道,強烈認為岩石史和生命史很可能有聯系。迪克森確認,在過去的50億年裡,世界海洋的化學結構時常突然發生戲劇性的變化;這些變化往往與生物史上的重大事件有關聯——比如,大批微生物突然出現,後來形成了英格蘭南部海岸的白堊懸壁;寒武紀貝類動物在海洋生物中突然增加;等等。誰也說不清什麼原因導致了海洋化學成分不時發生戲劇性的變化。但是,海脊的張開和合攏顯然可能是個原因。
無論如何,板塊構造學不僅解釋了地球的表面動力學——比如,古代三趾馬是怎麼從法國跑到了佛羅里達,而且還解釋了它的許多內部活動。地震、群島的形成、碳循環、山脈的位置、冰期的到來、生命本身的起源——幾乎沒有一樣不是受這種了不起的新理論的直接影響的。麥克菲指出,地質學家們覺得眼花繚亂,「整個地球突然之間都說得通了」。
但是,只是在某種程度上。以往年代的大陸分布並不像大多數非地球物理學界人士認為的那樣已經得到很好解決。雖然教科書上好像很有把握地列出了古代的陸塊,什麼勞拉古陸呀,岡瓦納大陸呀,羅迪尼亞大陸呀,泛大陸呀,但它們有時候是以不完全能成立的結論為基礎的。喬治·蓋洛德·辛普森在《化石與生命史》中指出,古代世界的許多種動植物出現在不該出現的地方,而卻沒有出現在該出現的地方。
岡瓦納大陸一度是一塊很大的陸塊,連接澳大利亞、非洲、南極洲和南美洲。它的版圖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據古代一種名叫石葦的舌羊齒屬植物的分布確定的。石葦在該發現的地方都有發現。然而,很久以後,世界的其他地方也發現了舌羊齒屬植物,那些地方跟岡瓦納大陸並不相連。這個令人不安的矛盾過去——現在仍然——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了。同樣,一種名叫水龍獸的三疊紀爬行動物從南極洲到亞洲都有發現,證明了這兩塊大陸過去曾經相連的看法,但在南美洲或澳大利亞卻從來沒有發現過,而據認為這兩個地方在同一時間曾經屬於同一大陸。
還有許多地面特徵構造地質學無法解釋。以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為例。大家知道,這個地方海拔1500米,但那個高度是近來才有的事。在恐龍漫步地球的年代,丹佛還是海底的組成部分,在幾千米深的海水底下。然而,丹佛底下的岩石沒有磨損,沒有變形。要是丹佛是被互相撞擊的板塊托起來的話,情況不該是這樣。無論如何,丹佛離板塊的邊緣很遠,不可能受到它們的作用。這就好比你推一下地毯邊緣,希望在對面的一端產生一個褶皺。在幾百萬年時間里,丹佛好像一直在神秘地上升,就像烤麵包那樣。非洲南部的許多地區也是這樣。其中有一片1600公里寬的地方,在1000萬年裡隆起了大約1.5公里,而據知沒有任何有關的構造活動。與此同時,澳大利亞卻在漸漸傾斜、下沉。在過去的1000萬年裡,它一方面朝北向亞洲漂移,另一方面它的主要邊緣下沉了將近200米。看來,印度尼西亞在慢慢地沒入水中,而且拖著澳大利亞一起下去。構造理論根本無法解釋這些現象。
阿爾弗雷德·魏格納沒有活到看到自己的思想證明是正確的。1930年,他在50歲生日那天獨自一人出發去格陵蘭島探險,檢查空投的補給品。他再也沒有回來。幾天以後,有人發現他凍死在冰面上。他被埋在那裡,至今還在那裡長眠,只是比他死的那天離北美洲近了大約1米。
愛因斯坦也沒有活著看到自己支持了錯誤的一方。他1955年死於新澤西州的普林斯頓,實際上是在查爾斯·哈普古德發表「胡說八道」的大陸漂移理論之前。
提出構造理論的另一個主要人物哈里·赫斯當時也在普林斯頓,將在那裡度過他的餘生。他的一位學生是個聰明的年輕人,名叫沃爾特·阿爾瓦雷斯,他最終將以完全不同的方式改變科學界。
至於地質學本身,大變革還剛剛開始,年輕的阿爾瓦雷斯為啟動這個過程發揮了作用。
C. 關於蝸牛的簡介
蝸牛是無脊椎動物,軟體動物門,腹足綱,肺螺亞綱,蝸牛科。殼一般呈低圓錐形,右旋或左旋。頭部顯著,具有觸角2對,大的1對頂端有眼。頭的腹面有口,口內具有齒舌,可用以刮取食物。
蝸牛有甲殼,形狀像小螺,顏色多樣化,頭有四個觸角,走動時頭伸出,受驚時則頭尾一起縮進甲殼中;蝸牛身上有唾涎,能制約蜈蚣、蠍子,取食植物,產卵於土中或者樹上,在熱帶島嶼比較常見,六、七月熱時會自懸在葉下,往上升高,直到唾涎完了後自己死亡。
(3)蝸牛是法國哪個物理學家提出來的擴展閱讀:
其他分類
1、華蝸:牛貝殼中等大,殼質薄而堅實。全體呈低圓錐形,高10mm,寬16mm。有5~5.5個螺層,螺旋部低矮,略呈圓盤狀,殼頂尖,縫合線明顯。殼面黃褐色或黃色。
2、散大蝸牛:屬「哈立克斯」蝸牛,原產歐洲中西部的法國、英國等地區,通常棲身於園林或灌木叢中,故稱為之「庭園蝸牛」。其成蝸牛體形略小,直徑約3厘米左右,螺殼質薄,呈黃褐色,並具有4條紫褐色帶,殼表面布滿許多黃褐色的小斑點。
3、瑪瑙蝸牛:原產於東部非洲的馬拉加西島,後來傳遍了整個熱帶地區,是世界上最大的蝸牛,故又稱為非洲大蝸牛。螺形呈錐狀,螺殼表麵包有一層黃褐色的殼皮,並帶有深褐色花紋。通常成蝸牛的螺殼長約6~8厘米,寬約3~4厘米,重50克以上。
4、夏威夷蝸牛:顏色、外形都各有不同,但平均大約3、4英寸長。大部分都有著具有光澤、平滑的橢圓形或卵形外殼,並且外殼上有著不同的色彩斑斕的顏色,原產的樹木或矮樹叢上,這些樹葉和莖干表面上的真菌是它們的食物來源。
蝸牛喜歡在陰暗潮濕、疏鬆多腐殖質的環境中生活,晝伏夜出,最怕陽光直射,對環境反應敏感,最適環境:溫度
蝸牛屬於一個被稱為腹足綱的動物群類,雖然腹足綱動物作為吃植物的害蟲最為人們所熟悉。但是,約7.2萬種
蝸牛喜歡在陰暗潮濕、疏鬆多腐殖質的環境中生活,晝伏夜出,最怕陽光直射,對環境反應敏感,最適環境:溫度
蝸牛並不是生物學上一個分類的名稱,一般是指腹足綱的陸生所有種類。一般西方語言中不區分水生的螺類和陸生
蝸牛是世界上牙齒最多的動物。雖然它的嘴大小和針尖差不多,但是卻有25600顆牙齒。在蝸牛的小觸角中間
京ICP證030173號-1 京網文【2013】0934-983號
D. 蝸牛有沒有慣性
不管是靜止的還是運動的物體都有慣性。
物體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的性質,稱為慣性。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固有屬性,表現為物體對其運動狀態變化的一種阻抗程度,質量是對物體慣性大小的量度。當作用在物體上的外力為零時,慣性表現為物體保持其運動狀態不變,即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當作用在物體上的外力不為零時,慣性表現為外力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難易程度。在同樣的外力作用下,加速度較小的物體質量大慣性較大,加速度較大的物體質量小慣性較小。所以物體的慣性,在任何時候(受外力作用或不受外力作用),任何情況下(靜止或運動),都不會改變,更不會消失。慣性是物質自身的一種屬性。
在物理學里,慣性(inertia)是物體抵抗其運動狀態被改變的性質。物體的慣性可以用其質量來衡量,質量越大,慣性也越大。艾薩克·牛頓在巨著《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里定義慣性為:
慣性,是物質固有的屬性,是一種抵抗的現象,它存在於每一物體當中,大小與該物體的質量成正比,並盡量使其保持現有的狀態,不論是靜止狀態,或是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更具體而言,牛頓第一定律表明,存在某些參考系,在其中,不受外力的物體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也就是說,從某些參考系觀察,假若施加於物體的合外力為零,則物體運動速度的大小與方向恆定。慣性定義為,牛頓第一定律中的物體具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的性質。滿足牛頓第一定律的參考系,稱為慣性參考系。稍後會有關於慣性參考系的更詳細論述。
慣性原理是經典力學的基礎原理。很多學者認為慣性原理就是牛頓第一定律。遵守這原理,物體會持續地以現有速度移動,除非有外力迫使改變其速度。
在地球表面,慣性時常會被摩擦力、空氣阻力等等效應掩蔽,從而促使物體的移動速度變得越來越慢(通常最後會變成靜止狀態)。這現象誤導了許多古代學者,例如,亞里士多德認為,在宇宙里,所有物體都有其"自然位置"──處於完美狀態的位置,物體會固定不動於其自然位置,只有當外力施加時,物體才會移動。
定義
慣性是一切物體的固有屬性,無論是固體、液體或氣體,無論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都具有慣性。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
慣性定義:我們把物體保持運動狀態不變的屬性叫做慣性。慣性代表了物體運動狀態改變的難易程度。慣性的大小隻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質量大的物體運動狀態相對難於改變,也就是慣性大;質量小的物體運動狀態相對容易改變,也就是慣性小。
當你踢到球時,球就開始運動,這時,因為這個球自身具有慣性,它將不停的滾動,直到被外力所制止。 任何物體在任何時候都是有慣性的,它要保持原有的運動狀態。
注意
1、慣性不等同於慣性定律。慣性是物體本身的性質,而慣性定律講的是運動和力的關系(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的原因)。
2、慣性是物體固有的一種屬性,不能說"由於慣性的作用""獲得慣性"。正確的是"具有慣性"。
常說"某物體受到慣性(力)的作用"或"由於慣性的作用",這一說法是錯誤的。應該說是由於物體具有慣性(或由於慣性)。科學家也曾經把慣性作為假想力而存在。
一切物體都有慣性,與它是否運動,是否受力無關,它是物體的一種屬性。物體具有保持原來運動(或靜止)狀態的屬性,這種屬性稱為慣性。所有物體都具有慣性。(可以理解為靜止也是一種慣性)
轉動慣量
轉動慣量是慣性的另外一種形式,指的是剛體在旋轉時維持其勻速旋轉運動的傾向。除非有外力矩施加,剛體的角動量不會改變。這理論稱為角動量守恆定律。由於陀螺儀的轉動慣量,它可以抵抗任何對於旋轉軸方向的改變。
E. 蝸牛是物理學家誰發現的
渦流(Eddy Current,又稱為傅科電流)現象,在1851年被法國物理學家萊昂·傅科所發現
F. 大陸漂移假說的科學家
1912年1月6日,魏格納在法蘭克福地質學會上做了題為「大陸與海洋的起源」的演講,提出了大陸漂移的假說。此後,由於研究冰川學和古氣候學第二次去了格陵蘭。在隨後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他的研究工作中斷了,在戰場上身負重傷,養病期間他於1915年出版了《海陸的起源》一書,系統地闡述了大陸漂移說。他在《大陸和海洋的形成》這部不朽的著作中努力恢復地球物理、地理學、氣象學及地質學之間的聯系——這種聯系因各學科的專門化發展被割斷——用綜合的方法來論證大陸漂移。魏格納的研究表明科學是一項精美的人類活動,並不是機械地收集客觀信息。在人們習慣用流行的理論解釋事實時,只有少數傑出的人有勇氣打破舊框架提出新理論。但由於當時科學發展水平的限制,大陸漂移由於缺乏合理的動力學機制遭到正統學者的非議。魏格納的學說成了超越時代的理念。
大陸漂移假說
早在1620年的時候,英國的哲學家、政治家弗朗西斯·培根就在地圖上觀察到,南美洲東岸和非洲西岸可以很完美地銜接在一起。雖然培根喊出了著名的言語「知識就是力量」,但他不是真正的科學家,他只是將自己關於兩塊大陸的想法說了出來,而沒有試圖去尋找證據,來證實兩岸曾經是相連的。在培根之前的人們沒有想到這一點是有情可原的,因為哥倫布在1492年才發現了美洲,當時的地圖錯誤百出,只是到了培根的時代,大西洋兩岸的海岸線才繪製得像模像樣。但是培根之後將近300年的時間里,竟然沒有一個科學家認真思考過,為什麼大洋兩岸的陸地竟可以嚴絲合縫地拼在一起。許多人也許在心裡有過疑問,但是卻都沒有去行動。最終,歷史將榮譽授予了一位德國人。
1910年的一天,年輕的德國氣象學家魏格納身體欠佳,躺在病床上。百無聊賴中,他的目光落在牆上的一幅世界地圖上,他意外地發現,大西洋兩岸的輪廓竟是如此相對應,特別是巴西東端的直角突出部分,與非洲西岸凹入大陸的幾內亞灣非常吻合。自此往南,巴西海岸每一個突出部分,恰好對應非洲西岸同樣形狀的海灣;相反,巴西海岸每一個海灣,在非洲西岸就有一個突出部分與之對應。這難道是偶然的巧合?這位青年學家的腦海里突然掠過這樣一個念頭:非洲大陸與南美洲大陸是不是曾經貼合在一起,也就是說,從前它們之間沒有大西洋,到後來才破裂、漂移而分開的?
第二年,魏格納開始搜集資料,驗證自己的設想。他首先追蹤了大西洋兩岸的山系和地層,結果令人振奮:北美洲紐芬蘭一帶的褶皺山系與歐洲北部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褶皺山系遙相呼應,暗示了北美洲與歐洲以前曾經「親密接觸」;美國阿巴拉契亞山的褶皺帶,其東北端沒入大西洋,延至對岸,在英國西部和中歐一帶復又出現;非洲西部的古老岩石分布區(老於20億年)可以與巴西的古老岩石區相銜接,而且二者之間的岩石結構、構造也彼此吻合;與非洲南端的開普勒山脈的地層相對應的,是南美的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附近的山脈中的岩石。
對此,魏格納作了一個很淺顯的比喻。他說,如果兩片撕碎了的報紙按其參差的毛邊可以拼接起來,且其上的印刷文字也可以相互連接,我們就不得不承認,這兩片破報紙是由完整的一張撕開得來的。除了大西洋兩岸的證據,魏格納甚至在非洲和印度、澳大利亞等大陸之間,也發現有地層構造之間的聯系,而這種聯系都限於中生代之前即2.5億年以前的地層和構造。看來,報紙的版面規模巨大。
沉浸在喜悅中的魏格納又考察了岩石中的化石。在他之前,古生物學家就已發現,在目前遠隔重洋的一些大陸之間,古生物面貌有著密切的親緣關系。例如,中龍是一種小型爬行動物,生活在遠古時期的陸地淡水中,它既可以在巴西石炭紀到二疊紀形成的地層中找到,也出現在南非的石炭紀、二疊紀的同類地層中。而迄今為止,世界上其它大陸上,都未曾找到過這種動物化石。淡水生活的中龍,是如何游過由鹹水組成的大西洋的?
更有趣的是,有一種園庭蝸牛,既發現於德國和英國等地,也分布於大西洋對岸的北美洲。蝸牛素以步履緩慢著稱,居然有本事跨過大西洋的千重波瀾,從一岸傳播到另一岸?當時沒有人類發明的飛機和艦艇,甚至連鳥類還沒有在地球上出現,蝸牛是怎麼過去的?
再來看一看植物化石——舌羊齒,這是一種古代的蕨類植物,廣布於澳大利亞、印度、南美、非洲等地的晚古生代地層中,即現代版圖中比較靠南方的大陸上。植物沒有腿,也不會游泳,如何漂洋過海的?
為解釋這些現象,魏格納之前的古生物學家曾提出「陸橋說」,他們設想在這些大陸之間的大洋中,一度有狹長的陸地或一系列島嶼把遙遠的大陸連接起來,植物與動物通過陸橋遠涉千萬里,到達另外的大陸;後來這些陸橋沉沒消失了,各大陸被大洋完全分隔開來。這種觀點被稱為「固定論」,即大陸與海洋是固定不動的。而魏格納的解釋則是「活動論」的,各大陸之間古生物面貌的相似性,並不是因為它們之間曾有什麼陸橋相連,而是由於這些大陸本來就是直接連在一起的,到後來才分裂漂移,各奔東西。固定論與活動論的爭論,與火成論與水成論的爭論、漸變論與災變論的爭論一道,被人們稱為地質學三大論戰。作為活動論的先驅,魏格納一開始幾乎是孤軍奮戰。
古代冰川的分布也支持魏格納的想法。距今約3億年前後的晚古生代,在南美洲、非洲、澳大利亞、印度和南極洲,都曾發生過廣泛的冰川作用,有的地區還可以從冰川的擦痕判斷出古冰川的流動方向。從冰川遺跡分布的規模與特徵判斷,當時的冰川類型是在極地附近產生的大陸冰川。而且南美、印度和澳大利亞的古冰川遺跡殘留在大陸邊緣地區,冰川的運動方向是從海岸指向內陸,顯然冰川是不會登陸向高處運動的,這說明這些大陸上的古冰川不是源於本地。面對這種古冰川的分布及流向特徵,過去的地質學家一籌莫展。然而正是這些特徵,卻為大陸漂移說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
在魏格納看來,上述出現古冰川的大陸在當時曾是連接在一起的,整個大陸位於南極附近。冰川中心處於非洲南部,古大陸冰川由中心向四方呈放射狀流動,這就很合理地解釋了古冰川的分布與流動特徵。我們現在看到的冰川向陸地內部運動的表象,其實是因為原來巨大的大陸分裂開來,原來的內陸變成了沿海的緣故。
除古冰川遺跡外,蒸發鹽、珊瑚礁等古氣候標志,也可用來推斷它們形成時的古緯度。古緯度與現在大陸的位置是沖突的,這也說明以前的大陸不在今天所處的地方。
證據似乎已經很充分了。在嚴謹的科學研究的基礎上,魏格納的代表作《海陸的起源》於1915年問世了。在這本書里,魏格納闡述了古代大陸原來是聯合在一起、而後由於大陸漂移而分開,分開的大陸之間出現了海洋的觀點。魏格納認為,大陸由較輕的含硅鋁質的岩石如玄武岩組成,它們像一座座塊狀冰山一樣,漂浮在較重的含硅鎂質的岩石如花崗岩之上(洋底就是由硅鎂質組成的),並在其上發生漂移。在二疊紀時,全球只有一個巨大的陸地,他稱之為泛大陸(或聯合古陸)。風平浪靜的二疊紀過後,風起雲涌的中生代開始了,泛大陸首先一分為二,形成北方的勞亞大陸和南方的岡瓦納大陸,並逐步分裂成幾塊小一點的陸地,四散漂移,有的陸地又重新拼合,最後形成了今天的海陸格局。
魏格納這一「石破天驚」的觀點立刻震撼了當時的科學界,招致的攻擊遠遠大於支持。一方面這個假說涉及的問題太宏大了,如若成立,整個地球科學的理論就要重寫。必須要有足夠的證據,假說的每個環節都要經得起檢驗;另一方面,魏格納在大學中獲得的是天文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氣象,他並非地質學家、地球物理學家或古生物學家。在不是自己的研究領域發表看法,人們對其假說的科學性難免會產生懷疑。
魏格納理論最主要的弱點是:巨大的大陸是在什麼上漂移的?驅動大陸漂移的力量來自何方?魏格納認為硅鋁質的大陸漂浮在地球的硅鎂層上,即固體在固體上漂浮、移動。對於推動大陸的力量,魏格納猜測是海洋中的潮汐,拍打大陸的岸邊,引起微小的運動,日積月累使巨大的陸地漂到遠方;還有可能是太陽和月亮的引力。根據魏格納的說法,當時的物理學家立刻開始計算,利用大陸的體積、密度計算陸地的質量。再根據硅鋁質岩石與硅鎂質岩石摩擦力的狀況,算出要讓大陸運動,需要多麼大的力量。物理學家發現,日月引力和潮汐力實在是太小了,根本無法推動廣袤的大陸。
大陸漂移學說以轟動效應問世,卻很快在嘲笑中銷聲匿跡。雖然魏格納找到的證據很多,但是如果別人找出一個反對這個科學理論的證據,比如大陸漂移的動力不足,這個學說只能叫做假說,而不是真正的理論。當人們解釋中龍、舌羊齒等古生物的分布時,依然用陸橋說來搪塞,雖然陸橋說顯得很荒唐,但是當時人們認為,還有一種理論更加荒唐,那就是魏格納的大陸漂移學說。有人開玩笑說,大陸漂移學說只是一個「大詩人的夢」而已。
只有魏格納還孤獨地吟唱著自己的詩篇。1930年魏格納第三次深入格陵蘭島考察氣象時,不幸長眠於冰天雪地之中,年僅50歲,他的遺體在第二年夏天才被發現。他離去的早了一點兒,因為德國的一艘科學考察船剛剛從大西洋回國,帶來了一個消息,在大西洋中間存在一條很長的洋中脊,那裡有巨大的裂谷。憑著魏格納廣博的學識,他將有可能找到解決大陸漂移動力問題的方案,洋底的移動會提供大陸漂移的線索。可惜他與這個消息永遠地隔絕了。同許多超越時代的科學家一樣,他又出生得早了一點,未能等到他的學說被世人接受的一天。也許,只有人跡罕至的冰雪大陸,才能理解魏格納生前的孤獨吧。魏格納的靈魂被冰封在格陵蘭的積雪中,大陸漂移學說則被塵封在圖書館的書架上,無人問津。
G. 蝸牛是哪個物理學家發明的
蝸牛不是人創造出來的動物,因此也不是哪位科學家發明 的!而且,蝸牛是動物,不是一個機器裝置,更不可能是哪個物理學家發明的。蝸牛隻能是哪位生物學家 發現的!
H. 蝸牛是法國物理學家誰發現
蝸牛的發現是法國物理學家赫茲在戶外進行電學實驗時發現的。
所以這只是一種新的動物,發現而已,並不代表著什麼特殊的。
I. 蝸牛百科
蝸牛怕強光刺激,有明顯的趨暗習性。喜歡生活在陰暗的環境里。屬於晝伏夜出的動物。若在野外或露天飼養,它在黎明前的活動最為旺盛。
在有窗戶的飼養室內,白天它都棲息不動,一切活動都在夜晚進行。 陰暗,決不是黑暗。如果將蝸牛置於完全黑暗中飼養,對它的生長和繁殖都不利。
因為微弱的光線不僅可以供它看見食物,而且本身也需要一定的光能刺激它的性腺發育。沒有光,它就不會發育,便會長期不交配不產卵,因此蝸牛飼養時應有一定量的散射光。
蝸牛的食性很廣,在有選擇階情況下它是不吃較差的食物的。如動物的屍體或本類屍體及木質素等。因為蝸牛吃了這些食物對它的生長發育並不會有多大的益處,而且有時還會有害。但為了生存也不得不吃。
(9)蝸牛是法國哪個物理學家提出來的擴展閱讀
蝸牛的休眠是自生性與忍耐性的具體表現。蝸牛休眠就是它自己分泌一種粘液把殼口封住,中間只留一個很小的孔,僅供微弱的呼吸使用。
蝸牛隻要遇到不適環境,便會休眠,它在休眠時新陳代謝非常微弱,既不生長也不繁殖,因此在飼養蝸牛時應特別注意要維持蝸牛生長與繁殖所需要的環境條件,不要讓它進入休眠期,以此來不斷增效益。
J. 像斯帕拉捷的科學家的故事
斯帕拉捷
開放分類: 科學家、名人、義大利人
拉扎羅·斯帕拉捷(Lazzaro Spallanzani,1729—1799)是義大利著名的博物學家、生理學家和實驗生理學家。
生平簡介
斯帕拉捷於1729年1月12日出生於義大利斯坎迪亞諾鎮,他的父親是一位有名的律師,母親出身富裕之家。斯帕拉捷15歲中學畢業後進入勒佐——艾米里亞耶穌神學院,在那裡他學習了五年,受到很好的語言學和哲學等方面的教育。1749年,他轉入著名的波倫亞大學學習法律。他的堂姐芭西是一位傑出的婦女,在波倫亞大學任物理學和數學教授,在她的引導下,斯帕拉捷對自然科學發生了濃厚興趣,從而轉學自然科學,1753年取得博士學位。此後不久,教會任命他為牧師,1760年成為神父。教會的經濟支持,保證了他科學事業的順利進行。
1761年,他首次外出進行科學考察。他通過研究多重相互聯系的因素證明,山間泉水不像笛卡兒所說的那樣是由海水變來的,而是如瓦里斯納里所指出的那樣,是雨(雪)水滲入地下後流出來的。這充分展示了斯帕拉捷嚴謹的治學態度和邏輯思維能力。就在這一年,瓦里斯納里把布豐和尼達姆關於自然發生的思想和著作介紹給他,引起了他極大的注意。從1762年開始,他對自然發生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並取得很大的成功。
自然發生說是一種從古代就已流傳的關於生物起源的假說,認為生物是由非生命物質發展起來的。從人類文明的最早期直到17世紀,自然發生學說在人們的心目中幾乎是普遍存在且又是毫無疑問的信念。亞里士多德是自然發生說的代表人物,他認為晨露同粘液或糞土相結合就會產生螢火蟲、蠕蟲、蜂類等的幼蟲……。赫爾蒙特甚至還提出產生老鼠的方法。1668年義大利醫生雷迪(Redi)證明,腐肉所生的蛆蟲是由蒼蠅產下的卵孵化而來的,從而駁倒了上述荒唐的認識。斯帕拉捷通過上百次對比實驗,發現將浸液放在密封的長頸瓶中煮1小時,就不會再有微生物發生。他指出,浸液中的微生物是由於消毒不徹底或由於來自空氣的污染造成的。斯帕拉捷對自然發生問題的研究具有雙重意義:首先,他早於巴斯德近一個世紀,用科學實驗批駁微生物自然發生說,並且實驗構思相當巧妙,對此巴斯德極為欽佩,他特地請人畫了一幅斯帕拉捷的畫像,懸掛在餐廳中,以便天天瞻仰。他由此發明了高溫消毒法。第一罐罐頭食品就是依據這種方法製成的。當然,由於歷史條件,他沒能徹底駁倒微生物的自然發生說,也沒有回答生命最初的起源問題。斯帕拉捷於1765年發表了《用顯微鏡進行觀察的實驗》論文,總結了他關於自然發生問題的研究。瑞士博物學家博內特(C.Bonnet)看到該論文後非常高興,開始同斯帕拉捷建立友誼,並很快成為好朋友。
1765年,斯帕拉捷開始了動物再生能力的研究。他用蚯蚓做了數千次實驗,認識到有利於蚯蚓再生的一些切口的准確位置。他在研究了蛞蝓的觸角,蝸牛的頭、觸角和足,蠑螈的尾巴、四肢和上顎,以及青蛙、蟾蜍的四肢的再生後發現:動物的再生能力,低等動物比高等動物強、年幼動物比成年動物強、體表組織比內部器官強等事實。此外,他還用蝸牛作過異體頭部的移植實驗獲得成功。他將研究成果收集在《略論動物的再生》和《關於陸生蝸牛頭部再生的實驗結果》兩部著作中。
在這一時期,斯帕拉捷還對動物的血液循環系統進行系統研究。關於血液循環,哈維已將血液循環途徑基本研究清楚了。斯帕拉捷觀察了心臟有節律的跳動,從而推動血液流動,他發現,血液在大的動脈血管中同樣有節律的跳動式流動,到了小動脈,才開始變得均勻。他還觀察到單個紅細胞有時會變形,以便通過捲曲的毛細血管。他還首先發現,在恆溫動物中,存在著動靜脈交織在一起的結構。提出動脈的跳動除心臟產生的壓力外,還有血管壁的彈性作用。1768年,他發表了《論心臟的運動》一文,總結了這方面的成果。同年,斯帕拉捷當選為英國倫敦皇家學會會員。
1777年,斯帕拉捷開始研究動物的消化生理。當時人們普遍認為動物的胃只能將食物磨碎,不能將食物中的有機物分解,也就是說動物的胃只有物理性消化,沒有化學性消化。
1783年,斯帕拉捷將食物裝在打有小孔的金屬管或小球中,並讓動物吞下裝有肉塊的小球,這樣食物就不受物理性消化的影響,而胃中的液體卻可以進入小球中。過一段時間,他把小球取出來,發現球內的肉塊消失了,所以,他推斷胃中的液體一定有某種物質可以消化食物。他首先引入「消化液」一詞,認為消化液中含有某種能分解食物的化學成分,所謂消化就是消化液對食物的分解過程。這同腐敗現象有本質區別,他指出消化液是強烈防腐的。他用實驗證明消化速度不但同食物的性質和消化液的多少有關,而且還與溫度的高低有關,而體溫是最適宜的溫度。他還指出,小腸的分泌物或許能完成全部消化過程。由於當時的實驗條件和實驗方法較落後,斯帕拉捷並沒有弄清楚胃液中究竟是什麼物質將食物消化了,直到五十多年後,也就是1836年,德國的生理學家施旺從胃液中提取出了消化蛋白質的物質,後來稱為「胃蛋白酶」,從而才解開了胃的消化之謎。
1771—1780年,斯帕拉捷還進行了受精問題的研究。現在我們知道,進行有性繁殖的生物,其子代個體是通過精子和卵細胞的結合,即受精作用,產生受精卵,而後由受精卵發育形成的。但在18世紀,對於受精過程的認識還相當模糊。1677年,人們發現了精子,而卵子則是人們早已熟知的,但在受精過程中,這兩者有什麼關系呢?
一種觀點認為精子在受精時起重要作用,忽視卵細胞的作用。1677年8月,哈姆(J.Ham)第一個觀察到了精子,並得到列文·虎克的認同。後來有的學者認為,在人的精子中包含有非常小的人,在其他的動物的精子中也有極度縮小的該動物,這是精源論者的觀點。另一種是卵源論者的觀點,他們輕視精子的作用。布豐等人認為精子只不過是精液中的寄生物,即使有的學者承認精液作用,但當時也不清楚到底是精液中的哪一部分起作用。斯帕拉捷是一名卵源論者,他認為卵中含有極度縮小的該生物個體,如青蛙的卵中已存在著蛙,這樣,在卵還沒有排出體外時,蝌蚪就已存在於卵中——以某種方式蜷曲和緊密地集聚著,只要有雄性的能使之受精的液體的存在,隨時准備展開自身。
盡管斯帕拉捷的有些觀點不正確,但他在受精問題的研究上成績不斐,他設計了許多精彩的實驗,否定了一些錯誤認識。他在觀察青蛙、蠑螈等兩棲動物的繁殖時發現了它們是體外受精,從而否認了動物只能體內受精,不可能進行體外受精的錯誤觀點。具體的做法是:他為雄蛙設計了一種特殊的緊緊貼身的塔夫綢「褲子」,穿著這些獨特服裝的蛙像平時一樣企圖交配,交配後,雖然雌蛙產下許多卵,但沒有一個卵能發育。而當一些卵與保留在褲子上的精液接觸後,正常的發育便開始了。後來,他直接從精囊中收集精液並把它小心地「塗」在卵上,這些處理過的卵都能正常地發育成蝌蚪,而沒有與精液接觸過的卵則解體。這樣,斯帕拉捷就發明了一種人工授精方法。
斯帕拉捷還利用人工受精的方法,進一步探究了精液中哪些部分具有受精功能,非精液物質到底有沒有受精作用問題。他又設計了一系列精巧的實驗,他用血液、血液提取物、電流、醋、酒、尿、檸檬汁、油等物質與青蛙卵接觸,結果都不能使卵受精和發育,而青蛙精液,即使稀釋到原濃度的1/8000,仍然具有受精能力。那麼究竟精液中哪種成分具有受精能力呢?有人說是氣味,為了檢驗這個觀點,他先把幾滴青蛙精液放在一片玻璃上,再將麵筋粘在另一片玻璃罩上,麵筋上粘著26枚青蛙卵,而後將玻璃罩倒扣在精液上面,使精子和卵細胞不接觸。過一段時間,裝置中已有一半精液蒸發掉了,此時卵也濕潤了,但把卵放入水中後,它們並未發育。為了檢查剩餘的精液是否有效,他把一些卵與此精液接觸,這些卵受精了,並且能發育。通過這個實驗,斯帕拉捷證明了精液的氣味不能使卵受精。後來,他又將精液進行過濾,通過過濾把精液分成兩部分,沒有精子的粘液和含有精子的粘稠物,然後分別用來進行人工授精實驗,發現前者沒有受精能力,而後者用水稀釋後仍有受精能力。事實是顯而易見的,但由於斯帕拉捷原有的知識和信仰,使他認為完成受精作用的是殘留在過濾紙上的液體,而不是精子。
另外,斯帕拉捷還對電鰻的放電現象,蝙蝠飛翔時的定向問題等進行研究。同時,他還是一位不知疲倦的旅行家和無畏的探險者,他使帕維亞自然博物館成為義大利最著名的博物館。他還是火山學的奠基者之一。
斯帕拉捷患有前列腺肥大症和慢性膀胱炎,最後導致無尿症。1799年2月11日與世長辭,終年70歲。斯帕拉捷把他的一生連同一部分遺體都獻給了科學事業,根據他的遺囑,他有病的膀胱獻給了帕維亞自然博物館。
斯帕拉捷的蝙蝠實驗
1793年夏季的一個夜晚,義大利科學家斯帕拉捷走出家門,放飛了關在籠子里做實驗用的幾只蝙蝠。只見蝙蝠們抖動著帶有薄膜的肢翼,輕盈地飛向夜空,並發出自由自在的「吱吱」叫聲..斯帕拉捷見狀,感到百思不得其解,因為在放飛蝙蝠之前,他已用小針刺瞎了蝙蝠的雙眼,「瞎了眼的蝙蝠怎麼能如此敏捷地飛翔呢?」他下決心一定要解開這個謎。
在進行這項實驗之前,斯帕拉捷一直認為:蝙蝠之所以能在夜空中自由自在地飛翔,能在非常黑暗的條件下靈巧地躲過各種障礙物去捕捉飛蟲,一定是由於長了一雙非常敏銳的眼睛。他之所以要刺瞎蝙蝠的雙眼,正是想證明這一點。事實卻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意外的情況更激發了他的好奇心。「不用眼睛,那蝙蝠又是依靠什麼來辨別障礙物,捕捉食物的呢?」於是,他又把蝙蝠的鼻子堵住,放了出去,結果,蝙蝠還是照樣飛得輕松自如。「奧秘會不會在翅膀上呢?」斯帕拉捷這次在蝙蝠的翅膀上塗了一層油漆。然而,這也絲毫沒有影響到它們的飛行。
最後,斯帕拉捷又把蝙蝠的耳朵塞住..這一次,飛上天的蝙蝠東碰西撞的,很快就跌了下來。斯帕拉捷這才弄清楚,原來,蝙蝠是靠聽覺來確定方向,捕捉目標的。
斯帕拉捷的新發現引起了人們的震動。從此,許多科學家進一步研究了這個課題。最後,人們終於弄清楚:蝙蝠是利用「超聲波」在夜間導航的。它的喉頭發出一種超過人的耳朵所能聽到的高頻聲波,這種聲波沿著直線傳播,一碰到物體就迅速返回來,它們用耳朵接收了這種返回來的超聲波,使它門能作出准確的判斷,引導它們飛行。
「超聲波」的科學原理,現已廣泛地運用到航海探測、導航和醫學中去1793年的夏天,一個炎熱的下午,斯帕拉捷來到了郊外的一所舊房子里,捉到了幾只蝙蝠,他把捉來的幾只蝙蝠放在籠子里,高高興興地回家了。他想:今天,我一定要弄清楚,蝙蝠到底靠什麼能使它在夜晚自由飛行呢?
晚上,他匆匆吃完晚飯後,就把准備好的黒油漆拿出來,在一隻蝙蝠的身上塗上油漆,1隻,2隻,3隻,4隻······終於幫這些小精靈們穿上了「黑大衣」。於是,它就把塗上油漆的蝙蝠全放了出去。結果蝙蝠還是在夜空中飛行的那麼敏捷,那麼輕松,在他們身上塗上油漆,絲毫沒有影響它們的飛行。斯帕拉捷弄不懂了,他抓了抓自己的頭,有點灰心,但是他沒有放棄一絲機會,應為他相信自己肯定會成功。
斯帕拉捷看著這些在天空中自由飛翔地小東西們,決定明天再到外面去捉蝙蝠來做實驗,一定要弄清楚:蝙蝠到底靠啥特殊地本領在天空中自由地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