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巴黎鐵塔被燒壞了嗎
綜述:沒有確切資料能證實巴黎鐵塔被燒壞了。
埃菲爾鐵塔(法語:La Tour Eiffel;英語:the Eiffel Tower),矗立在法國巴黎市戰神廣場上,旁靠塞納河,為舉行1889年舉行世界博覽會,用以慶祝法國大革命勝利100周年,法國政府進行建築招標,最終確立埃菲爾鐵塔。
特色:
埃菲爾鐵塔是一個很輕的結構,如果把其看作是一個實體結構,它的等價密度只有周圍空氣密度的7~8倍,埃菲爾鐵塔塔底至第二層平台之間的塔柱內裝有斜電梯,第二層平台至塔頂則設有直升電梯,樓梯和電梯依照主體結構的線形整合到結構總體中,沒有生硬附加的感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埃菲爾鐵塔
『貳』 巴黎聖母院被燒,好多人在評論區里說:燒的好燒的好,這些人是什麼心態。
說燒的好的人的心態和仇富的心態是一樣的,這些人有很濃的民族情緒,把歷史文物和民族仇恨混為一談了,看到曾經敵對過的國家有點災難,就拍手稱快,沒有同情心,也沒有是非的辨別力。
巴黎聖母院不只是法國的歷史文物,擁有850多年的哥特式建築,它也是歐洲文明的一部分,雨果曾經因為這座寫過著名的小說《巴黎聖母院》,裡面珍藏了很多的藝術品,如今遭遇火災,是一件非常沉痛的事情,就算是火災後進行重建,那麼也失去了原有的歷史意義。雖然巴黎聖母院不是我國的,我們感受不到那種悲傷的情緒,但我們也不要幸災樂禍,落井下石,做人還是厚道一些比較好。
『叄』 盧浮宮被火燒過,燒的地方是哪裡
1871年5月,巴黎公社面臨失敗時,曾在杜伊勒里宮和盧浮宮內舉火,試圖將其燒毀(當時公社決定燒毀的還有巴黎市政廳、王宮(Palais Royal)等標志性建築)。杜伊勒里宮被完全焚毀,盧浮宮的花廊和馬爾贊長廊被部分焚毀,但主體建築倖免。第三共和國時期拆除了杜伊勒里宮廢墟,形成了盧浮宮今日的格局。
========================
盧浮宮
維基網路,自由的網路全書
(重定向自羅浮宮)
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
盧浮宮入口處的玻璃金字塔
盧浮宮博物館(Musée Louvre)是位於法國巴黎的著名藝術博物館。博物館所在的盧浮宮是原法國王宮,位於巴黎市中心塞納河邊。盧浮宮擁有的藝術收藏達40萬件,包括雕塑,繪畫,美術工藝及古代東方,古代埃及和古希臘羅馬等7個門類。
目錄
1 宮殿建築
2 博物館
3 著名藏品
4 參見
5 外部鏈接
[編輯]
宮殿建築
卡魯索凱旋門、馬爾贊廊與杜伊勒里花園
盧浮宮始建於12世紀末,由法王腓力二世(「奧古斯都」)下令修建,最初是用作防禦的城堡,邊長約90米,四周有城壕,其面積大致相當於今盧浮宮最東端院落的四分之一。當時的盧浮宮堡並不是法國國王的居所,而是被用來存放王室財寶和武器。
14世紀,法王查理五世覺得盧浮宮堡比位於賽納河當中的城島(西岱島)的王宮更適合居住,於是搬遷至此。在他之後的法國國王再度搬出盧浮宮,直至1546年,弗朗索瓦一世才成為居住在盧浮宮的第二位國王。弗朗索瓦一世命令建築師皮埃爾·勒柯(Pierre Lescot)按照文藝復興風格對其加以改建,於1546年至1559年修建了今日盧浮宮建築群最東端的卡利庭院(Cour Carrée)。擴建工程一直持續到亨利二世登基。亨利二世去世後,王太後卡特琳·德·美第奇集中力量修建杜伊勒里宮及杜伊勒里花園,對盧浮宮的擴建工作再度停止。
波旁王朝開始後,亨利四世和路易十三修建了連接盧浮宮與杜伊勒里宮的大長廊,又稱「花廊」(Pavillion de Flore)。路易十四時期曾令建築師比洛(Claude Prrrault)和勒沃(Louis le Vau)對盧浮宮的東立面按照法國文藝復興風格(法國古典主義風格)加以改建,改建工作從1624年持續到1654年。
1830年巴黎市民攻打盧浮宮
1682年法國宮廷移往凡爾賽宮後,盧浮宮的擴建再度終止。路易十四曾計劃放棄盧浮宮,並將其拆除,但後來改變了主意,讓法蘭西學院、紋章院、繪畫和雕塑學院、以及科學院搬入盧浮宮的空房,此外還有一些學者和藝術家被國王邀請住在盧浮宮的一層和大長廊的二樓。1750年法王路易十五正式提出了拆除盧浮宮的計劃。但由於宮廷開支過大,缺乏足夠的金錢來僱傭拆除盧浮宮所需的工人,該宮殿得以倖存。
1789年10月6日,巴黎的民婦集群前往凡爾賽宮,將法王路易十六挾至巴黎城內,安置於杜伊勒里宮,該時期對盧浮宮進行了簡單的清理打掃工作。法國大革命期間,盧浮宮被改為博物館對公眾開放。拿破崙即位後,開始了對盧浮宮的大規模擴建,建造了面向里沃利林蔭路的北翼建築,並在圍合起來的巨大廣場中修建了卡魯索凱旋門(Arc de Triumph Carrousel),作為杜伊勒里宮的正門。拿破崙三世時期修建了黎塞留庭院和德農庭院,完成了盧浮宮建築群。
1871年5月,巴黎公社面臨失敗時,曾在杜伊勒里宮和盧浮宮內舉火,試圖將其燒毀(當時公社決定燒毀的還有巴黎市政廳、王宮(Palais Royal)等標志性建築)。杜伊勒里宮被完全焚毀,盧浮宮的花廊和馬爾贊長廊被部分焚毀,但主體建築倖免。第三共和國時期拆除了杜伊勒里宮廢墟,形成了盧浮宮今日的格局。
[編輯]
博物館
盧浮宮地下室內的原城堡護城河遺跡
法國國王對藝術品的收集始於弗朗索瓦一世時期,弗朗索瓦一世曾從義大利購買了包括油畫蒙娜麗莎在內的大量藝術品。至路易十四時期,法國王室已經收集了約2000幅油畫、150多座雕刻、700多張素描、以及其他大量美術作品。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時期繼續從義大利、佛蘭德斯和西班牙購入藝術作品。法國大革命期間的1793年8月10日,共和政府決定將收歸國有的王室收藏集中於盧浮宮,並將其作為博物館向公眾開放,命名為「中央藝術博物館」。11月8日,博物館正式開放,展出了587件藝術品。此後共和政府又用從教堂、貴族和地方政府等處沒收來的藝術品源源不斷地補充博物館收藏。
拿破崙在征服歐洲各國的同時,將被征服國家的藝術品大量運往法國,送至盧浮宮(此時已改名為「拿破崙博物館」)展出,還增加了古羅馬和古埃及藝術品展廳。但隨著1815年拿破崙的第二次退位和終生放逐,盧浮宮藏品中約有5000多件藝術品被歸還給原來所屬國。
此後的100多年裡,盧浮宮的收藏范圍不斷擴大,加入了東方(遠東)、亞述、古埃及等時代的藏品。隨著藏品數量的增多,展覽空間越來越小。1981年,法國政府決定將盧浮宮建築群的全部建築劃撥博物館,並對盧浮宮實施了大規模的整修。由美籍設計師貝聿銘設計的位於盧浮宮中央廣場「拿破崙庭院」上的透明金字塔建築。整修後的盧浮宮於1989年重新開放。其展覽區域劃分為:
黎塞留庭院(Richelieu Wing):遠東、近東、伊斯蘭文物;雕塑;14世紀至17世紀的法國油畫;德國、尼德蘭和佛蘭德斯油畫;其他繪畫和形象藝術
蘇利庭院(Sully Wing):古埃及文物;近東文物;古希臘、伊特魯里亞、古羅馬文物及雕塑
德農庭院(Denon Wing):古希臘、伊特魯里亞、古羅馬雕塑;17世紀至19世紀的法國油畫;義大利及西班牙油畫
[編輯]
著名藏品
盧浮宮平面圖
有翼聖牛,古波斯浮雕
米洛的維納斯,古希臘雕塑
薩莫特拉斯的勝利女神,古希臘雕塑
垂死的奴隸,古希臘雕塑
蒙娜麗莎,達芬奇
聖母、聖子與聖約翰,拉斐爾
黛安娜出浴圖,布歇
自由引導人民,德拉克洛瓦
編花帶的姑娘,弗美爾
美杜莎之筏,格里柯
掠奪薩賓人婦女,普瓦松
大宮女,安格爾
瑪格麗特公主像,委拉克魯茲
您可以在維基共享資源中查找此網路條目的相關多媒體資源:
盧浮宮
[編輯]
參見
杜伊勒里宮
[編輯]
外部鏈接
盧浮宮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A2%E6%B5%AE%E5%AE%AB"
頁面分類: 法國博物館 | 巴黎 | 宮殿
Views
條目
討論
編輯本頁
歷史
不轉換
簡體
繁體
個人工具
用戶登錄
導航
首頁
社區
新聞動態
最近更改
互助客棧
繁簡轉換
隨機頁面
聯系我們
資助我們
幫助
搜索
工具
鏈入頁面
鏈出更改
上載文件
特殊頁面
可列印版
永久鏈接
其它語言
Bosanski
Deutsch
English
Esperanto
Espa?ol
Suomi
Fran?ais
?????
Magyar
Bahasa Indonesia
Italiano
日本語
???
Nederlands
Norsk (bokm?l)
Polski
Português
Roman?
Русский
Simple English
Српски / Srpski
Svenska
本頁最後修改於16:29 2005年10月13日。
本站所有的文本內容在GNU自由文檔許可證下發布。(詳情參看版權信息)
關於維基網路
免責聲明
http://cache..com/c?word=%C2%AC%B8%A1%B9%AC&url=http%3A//zh%2Ewikipedia%2Eorg/wiki/%E7%BD%97%E6%B5%AE%E5%AE%AB&b=0&a=32&user=
『肆』 巴黎聖母院著火,國內外歷史上還有哪些珍貴的建築毀於火災
其實,火災,也就分兩種,一種是人為的,一種是天災。
在中國這里,最有名的建築,莫過於故宮。其實,故宮從明代開始,一直持續到清朝滅亡,期間經歷過無數次火災。
在溥儀的《我的前半生》這邊書中,曾經記錄過這么一件事。
在1923年6月26日,西宮敬勝齋曾經發生過火災。這場大火,燒毀建福宮花園范圍內一大片建築,所陳設和貯存的文物,統統燒毀無存。
這場大火,把收藏在敬勝齋裡面的珍貴的文物都給燒沒了。只不過,在這里,我們要打個問號?這些收藏品,是真的燒沒了,還是有人盜竊以後,為了掩人耳目,故意縱火的呢?
在溥儀的書中,他也懷疑過,他覺得這場大火是某些太監所為。只是苦於沒有證據,所以,只能不了了之。
我們常說,大火無情,只不過,有時候這些無情的大火,都是人類放出來的。
想要防火,可能沒那麼簡單。
世界文化遺產和某些資源一樣,都是不可再生。我們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盡量保護好這些世界文化遺產,不要留下任何火災隱患,要不然,以後只能在圖片上看到這些東西了。
『伍』 為什麼巴黎聖母院被燒毀後人們會感到遺憾
在當地時間的2019年4月15日下午6點50分左右,法國巴黎聖母院發生火災,這件事情的發生,令全世界的人都為此感到遺憾。
但是很可惜,有些國人思想過於偏激了,認為巴黎聖母院如此是天道有輪回。但我們不能狹義地開心得意。巴黎聖母院它是世界的瑰寶,文化藝術價值極高。
百年前雨果痛批圓明園的侵略者,百年之後的我們也是對巴黎聖母院的大火表示萬分的遺憾。因為我們看到巴黎聖母院的大火,我們會比其他國家的人更加感同身受,畢竟誰願意悲劇再次上演呢?
『陸』 我表達對巴黎聖母院被燒了的惋惜之情,我有錯嗎
巴黎聖母院是歷史文化遺產。雖然這座建築不是我們國家的文化遺產,然而巴黎聖母院在歷史和文化上也具有重要意義。這座歷史建築突然被大火燒毀,表達巴黎聖母院被燒了的惋惜之情沒有錯。除了一座百年豐碑的被毀,還有一件事大家都非常後悔,很多人應該把巴黎聖母院列為一生中必去的地方,不過我們從來沒有想過巴黎聖母院有一天會消失。
文化古跡是脆弱的,我們應該盡最大努力保護它們。」就像我們記得「抗日戰爭」不是讓我們有一天像他們一樣侵略別人的國家,而是讓我們變得強大,這樣別人就不能隨意欺負我們,對嗎?雖然這場火災的起因與我們無關,但全世界對這場文化災難幸災樂禍的人,就像看到同學被欺負時無動於衷的人一樣。希望你不要變成這樣的人,遠離這樣的人。
『柒』 著火的法國「南特大教堂」究竟有何歷史
南特大教堂或聖彼得和南特的聖保羅大教堂,是屬於羅馬天主教,哥特式建築的大教堂,該教堂的地理位置在法國的南特盧瓦河地區,建築工程在公元1434年還是建築,結束於1891年。1862年以來它已被列為被法國文化部列為法國著名文物。
2020年7月18日凌晨,法國「南特大教堂」的三處地方發生了大火,其中一處在西端,是大教堂比較重要的歷史文化遺跡,由雅克·吉拉代(Jacques Girardet)於1621年建造,後來被摧毀,祭壇左側也起火,不過火勢不算大,位於祭壇右側是第三處起火地點。
當天大火發生,法國派出了大約100名消防員撲滅了大火,法國警方調查了這起事件是屬於縱火行為。消防局長Laurent Ferlay報告稱,南特大教堂在大火中遭受的損壞少於2019年的巴黎聖母院
火災發生後,一名39歲的教堂志願者,來字盧安達的難民(自2012年以來一直在法國生活)被拘留進行訊問,但沒有受到指控。但是,此人後來被逮捕並供認縱火。被控縱火罪。他的律師告訴一家媒體,此人「對他的行為表示遺憾」。
『捌』 巴黎聖母院火災2周年,燒壞多少文物
巴黎聖母院這個著名的古建築物也是引起很多人的關注,有不少的網友都覺得巴黎聖母院真的是非常的有觀賞價值,他們也是非常的喜歡巴黎聖母院。在最新的網路平台當中爆料出,巴黎聖母院已經有兩周年的時間了。很多的人們也都是非常心疼之前巴黎聖母院的毀壞,他們表示那場火災也是燒壞了很多的文物,他們也都是非常的難過。
人們十分心痛巴黎聖母院的燒毀對於巴黎聖母院的損傷,很多的人也都是非常的心痛。無論怎麼樣,也都希望大家能夠合理的去看待這種事情。而且這種文物被燒毀的事情也都是非常的令人惋惜,畢竟這些文物都是非常的珍貴。希望每個人都能夠用良好的心態去面對,盡量不要將這些物品達到一個比較大的傷害,不然的話也會讓這些文化古物沒有一個更好的發展。
『玖』 巴黎聖母院被燒毀僅半年,為何這么快就要把這件事情拍成電影呢
覺著這可能是讓我們更多人都去能夠記住巴黎聖母院這個歷史性建築。是為了紀念這個歷史性建築,所以才要盡快的把它拍成電影。
巴黎聖母院當時被燒的時候可以說真的是令很多人都是很痛心的,因為它是我們全國性的標志性建築。雖然是法國建築。但是我們全國人都很敬仰。當它被大火燃燒的時候,很多人知道這個新聞都是感覺到既痛恨又惋惜,雖然也是沒有辦法去拯救的,所以只能讓它這種美好藏在我們心裡了。
巴黎聖母院雖然不再那麼完美,但是我相信它給我們帶來的記憶是永遠不會消失的。
『拾』 巴黎聖母院被燒了,被燒的中國古建築你又記得多少呢
很多人對巴黎聖母院的印象都是停留在雨果的《巴黎聖母院》中的,對於這座教堂如果你想去看的話,恐怕還要等十年。但是古遺跡就是這樣一旦被燒毀就難以再修復。
大火燃燒古城
在小編所講的這些古建築中他們的歷史都是比較的深遠持久的,和巴黎聖母院一樣也是一位一場火而失去看最美麗的「膚色」,此外這些歷史的古建築中都有幾百年的文化痕跡蘊藏其中,所以小編要告訴大家的是要珍惜現在擁有的古文明建築,而不是失去了才來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