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法國的民俗風情
1、在新年夜,一定會合家團聚,圍桌痛飲香檳酒,按照傳統,這一夜每個家庭都要喝掉所有的藏酒,所有的人都應該喝得酩酊大醉,這樣新一年才會有新開始。1月1日一大早,父母會給孩子發「壓歲錢」,以表示對子女的關愛。
2、在法國「女士優先」,對女子謙恭禮貌是男士們的金科玉律,被當做是否有教養的標准行為。介紹人們相識,先介紹女士,拜訪或告別,先向女主人致意和道謝。日常生活中,人們彬彬有禮,禮貌語言不離口,稍有失禮,如不小心觸碰別人,馬上會道歉,說聲「對不起」。
3、法國人初次見面不送禮,否則會被視為行為粗魯。再次相見,一般需送些小禮物,如法國本地產的香檳酒、白蘭地等為常見。選擇禮品講究多。如香水是送給親密朋友的,不可隨意送給一般關系的女士,否則有過分親密之嫌。不宜送刀、劍、剪、餐具等,常被認為會割斷雙方關系。
4、日常法國人以花為禮,只送單枝。除了表達愛情外,不能送紅色花朵;忌送菊花、康乃馨等黃色花,認為黃色花朵象徵不忠誠;菊花、杜鵑花適用於喪葬儀式,花枝為雙數。視核桃為不祥之物。認為黑桃圖案不吉利。把仙鶴看成是蠢漢和淫婦的象徵,忌仙鶴圖案。
(1)法國人有什麼活動擴展閱讀
法國餐飲禮節復雜,細節甚多。諸如聽女主人招呼或在其展開餐巾後,才可進餐;入席時從座位左側就位,坐姿端正,手可搭在餐桌邊緣,但兩肘不可支在桌上;敬酒先敬女士後敬男士;乾杯時,即使不會喝酒,也需將酒杯觸碰一下嘴唇,以示禮敬。
席間交談,應停止進餐,將刀叉成「八」字狀或交叉停放在盤上,且刀口向內、叉齒朝下;吃完一道菜,將刀叉並攏收於盤內,叉齒朝上,以便侍者收走;吃牛扒,先從左邊切起,吃一塊切一塊;嘴裡吃進骨、刺等需要吐出時,應以叉接持,或用手指輕輕取出,再放到餐盤邊沿上。
並應盡量避開別人視線;用叉撿食豆類等配菜,可用刀將其輕撥到叉上,送入口中;餐桌上調料瓶較遠,應請別人傳遞,不可站起自取。法國人逢餐必酒:餐前酒,多為威士忌等低度甜酒;餐間酒為葡萄酒,若主菜是海味,則佐以白葡萄酒;餐後酒以白蘭地為多。
2. 法國的。運動有什麼
法國巴黎「黃背心」運動,又稱「黃馬甲運動」。始於2018年11月17日,是法國巴黎50年來最大的騷亂,起因為抗議政府加征燃油稅。首日逾28萬人參與,持續多日,重創法國經濟。
2018年12月10日晚8點,法國總統馬克龍發表電視講話,對「黃背心」運動作出了一些讓步。12月17日,法國總理愛德華·菲利普公開認錯。該運動蔓延至比利時、加拿大多國。2018年12月20日,法國凡爾賽宮博物館宣布,受示威抗議活動影響,博物館將於22日閉館一天。
2019年11月16日,法國「黃馬甲」運動一周年之際,數萬名示威者16日在全法多個地方舉行示威遊行活動,暴力示威在巴黎街頭重現,百餘人被捕。
3. 法國的文化習俗有哪些
【民間風俗】
一、社交禮儀
與英國人和德國人相比,法國人在待人接物上表現是大不相同的。主要有以下特點:
第一,愛好社交,善於交際。對於法國人來說社交是人生的重要內容,沒有社交活 動的生活是難以想像的。
第二,詼諧幽默天性浪漫。他們在人際交往中大都爽朗熱情。善於雄辯高談闊論,好開玩笑,討厭不愛講話的人,對愁眉苦臉者難以接受。受傳統文化的影響, 法國人不僅愛冒險,而且喜歡浪漫的經歷。
第三,渴求自由,紀律較差。在世界上法國人是最著名的「自由主義者」。「自由、 平等、博愛」不僅被法國憲法定為本國的國家箴言,而且在國徽上明文寫出。 他們雖然講究法制,但是一般紀律較差,,不大喜歡集體行動與法國人打交道,約會必須事先約定,並且准時赴約,但是也要對他們可能的姍姍來遲事先有所准備。
第四,自尊心強,偏愛「國貨」。法國的時裝、美食和藝術是世人有口皆碑的,再此影響之下,法國人擁有極強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在他們看來,世間的一切都是法國最棒。與法國人交談時,如能講幾句法語,一定會使對方熱情有加。
第五,騎士風度,尊重婦女。在人際交往中法國人所採取的禮節主要有握手禮、擁抱禮和吻面禮。
二、服飾禮儀
法國人對於衣飾的講究,在世界上是最為有名的。所謂「巴黎式樣」,在世人耳中即與時尚、流行含意相同。
在正式場合:法國人通常要穿西裝、套裙或連衣裙,顏色多為藍色、灰色或黑色,質地則多為純毛。出席慶典儀式時:一般要穿禮服。男士所穿的多為配以蝴蝶結的的燕尾服,或是黑色西裝套裝;女士所穿的則多為連衣裙式的單色大禮服或小禮服。對於穿著打扮,法國人認為重在搭配是否得法。在選擇發型、手袋、帽子、鞋子、手錶、眼鏡時,都十分強調要使之與自己著裝相協調相一致。
三、餐飲禮儀
作為舉世皆知的世界三大烹飪王國之一,法國人十分講究飲食。在西餐之中,法國菜可以說是最講究的。
法國人愛吃麵食,麵包的種類很多;他們大都愛吃乳酪;在肉食方面,他們愛吃牛肉、豬肉、雞肉、魚子醬、鵝肝,不吃肥肉、寵物、肝臟之外的動物內臟、無鱗魚和帶刺骨的魚。
法國人特別善飲,他們幾乎餐餐必喝,而且講究在餐桌上要以不同品種的酒水搭配不同的菜餚;除酒水之外,法國人平時還愛喝生水和咖啡。
法國人用餐時,兩手允許放在餐桌上,但卻不許將兩肘支在桌子上。在放下刀叉時,他們習慣於將其一半放在碟子上,一半放在餐桌上。
法國飲食頗具特色,因之久負盛名。其烹調技術在西餐中首屈一指,故許多法國人常以此感到自豪。歐洲第一流大飯店的大廚師大半是法國人。法國是香檳酒、白蘭地酒的故鄉。人們認為除夕之夜家中若有剩酒,來年便要交厄運。法國人最愛吃蝸牛和青蛙腿,如果你點這兩道菜,陪你的法國朋友定會十分高興。如今,巴黎對蝸牛的消費逐日擴大,全市有 40 多家出售蝸牛的食品店。法國最名貴的菜是鵝肝,家常菜是炸牛排外加土豆絲。世界飲酒冠軍法國人,尤其愛飲葡萄酒。她們吃飯很講究菜餚和酒的搭配,如:吃魚飲白葡萄酒,吃肉飲紅葡萄酒。香檳在葡萄酒中,是一種最美好的酒,因為它製造費時,過程繁雜,所以在價格上就不會很便宜,而且被稱為最富魅力的酒。在婚禮,接待,或正式餐會中固然必需,其他方面的用途也很廣,諸如佐食蚝、火腿、點心等。不過一般人都是以食物的類別,來決定其所該飲用何種味道的香檳。一杯冰涼的香檳,也是開胃的聖品,如果需要,可在酒里加塊糖和數滴苦精( BITTERS ),再加一片檸檬皮,就成了一杯香檳雞尾酒。此外,香檳還可以用於烹飪。法國人還特別愛吃乳酪,不同色味的奶酷多達 400 多種,其肖費量也居全球之首,有 「 乳酪王國 」 之稱。
【習俗禁忌】
1、法國的國花是鳶尾花。對於菊花、牡丹、玫瑰、杜鵑、水仙、金盞花和紙花,一般不宜隨意送給法國人。忌送菊花、康乃馨等黃色花,認為黃花象徵不忠誠,玫瑰花只能送單數,除了表達愛情外,不能送紅色花。
2、法國的國鳥是公雞,他們認為它是勇敢、頑強的直接化身。 法國的國石是珍珠。
3、法國人大多喜愛藍色、白色與紅色,他們所忌諱的色彩主要是黃色與墨綠色。
4、法國人所忌諱的數字是「13」與「星期五」,認為這些數字隱含著凶險。
5、在人際交往之中,法國人對禮物十分看重,但又有其特別的講究。宜選具有藝術品味和紀念意義的物品,不宜以刀、劍、剪、餐具或是帶有明顯的廣告標志的物品。男士向關系一般的女士贈送香水,也是不合適的。在接受禮品時若不當著送禮者的面打開其包裝,則是一種無禮的表現。
4. 法國是怎樣慶祝國慶節的
每年的7月14日是法國國慶日。1789年的這一天,巴黎人民攻佔了象徵封建統治的巴士底獄,推翻了君主政權。1880年,7月14日被正式確立為法國的國慶日,法國人每年都要隆重紀念這個象徵自由和革命的日子。
每年的7月14日,法國全國放假一天。節日前夕,到處都掛起彩旗,所有建築物和公共場所都飾以彩燈和花環,街頭路口架起一座座飾有法國國旗顏色——紅、白、藍色布帷的露天舞台,管弦樂隊在台上演奏流行樂曲。
國慶日前後的晚上,狂歡的人群紛紛湧向街頭,脖子上圍著紅、白、藍三色綵帶,隨著音樂跳起歡快的卡馬尼奧舞及其他民間舞蹈。
另外,法國每年都要在香榭麗舍大街上舉行大規模的閱兵儀式,還要燃放煙火。入夜,明亮的紅、白、藍三色探照燈光柱交叉搖曳在凱旋門上空,節日的燈火與天空中繽紛的焰火交相輝映,爆竹聲與狂歡的樂曲聲、歡呼聲響成一片,使節日慶祝達到高潮。
在農村,國慶日之際,人們往往舉行穿袋子賽跑、小車推青蛙比賽等一些十分有特色的活動,同樣熱鬧非凡。
5. 巴黎的風俗習慣
法國是一個非常自由的國家,大家對法國人應該有所了解,法國人以熱情、開朗而受到了全世界人的喜愛。他們不拘小節、很樂於助人並且對他人非常有禮貌。法國人的這樣的性格也是法國受到外來遊客喜愛的一個重要的原因。
法國有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他們一般會過一些宗教性節日和民俗類節日。宗教性的節日像是復活節、聖女貞德節。而民俗性的節日像是聖誕節、新年、勞動節、萬聖節等等之類的活動。法國人對節日非常的重視,每個節日來臨前都會提前准備。
法國人很注重個人的隱私,在聊天時,最好不要過多的打探其個人問題。法國人也會守時,但是遲到也是常見的,這個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你在法國旅遊,得到當地居民的邀請去參加宴會之類的,最好是准時去,要是稍微遲到只要說明理由也是可以理解。但是千萬不要早到,這是不禮貌的行為。在法國送禮物也是一件講究的事情。法國人不太注重禮物的貴重與否,但是會關心包裝的精美度。
大家都知道在法國是一個實行接吻禮的國家,接吻禮有很講究和嚴格的規定。有夫妻、朋友、親戚等等之間的不同規范和形式。在一些社交和公共的場合,法國人也會有一些細節方面的講究。
在法國旅遊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但是雖然法國人熱情、好客,但是去旅遊前,還是要了解相關的關於法國人的知識,不要做些給他們風俗習慣有悖的事情。
6. 法國人過新年有什麼活動
新年的第一天游第一場泳是法國當地的傳統節目
法國人把元旦這一天的天氣看做是新的一年的年景:刮南風,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一切順利;刮西風,有一個捕魚和擠奶的豐收年;刮東風,水果將高產;刮北風,則是歉收年。因此,元旦這一天的天氣預報,是人們最為關心的。 到了除夕,除了飲酒作樂以迎接新年以外,除夕夜裡還必須把家中剩下的最後一滴酒喝完。據說這樣才可以迎來新的一年的好日子。
法國新年風情:女生歌舞狂歡
新年對法國人來說,是從聖誕節到元旦長達兩個星期的假期。在品嘗了鵝肝醬、烤火雞等傳統美味之後,一家老少圍坐在聖誕樹下,分享撕開禮品包裝那一刻的驚喜。與聖誕節不同的是,新年的「不眠夜」是留給友情的。這一晚,全巴黎最熱鬧的地方當數著名的香榭麗舍大街。從裝飾一新的凱旋門到燈火輝煌的協和廣場,整條大道奇燈異彩,令人目不暇接。來自整個大巴黎地區、整個法國、甚至是世界各地的人們,特別是年輕人,成群結伙地從四面八方匯集到一起,在音樂、舞蹈、歡樂中等待新年鍾聲的敲響。所有相識或陌生的人都會相互道一聲新年快樂。路邊還有平時絕難一見的小商小販,做些烤肉串、三明治的應景生意。仔細觀察,攤主大多是阿拉伯裔和非洲裔。新年對這些收入普遍不高的族群來說,倒也是個生財的良機。初到彼境的外國人一定會驚奇地發現,在每個地鐵站的出口都有大量的軍警,全副武裝、如臨大敵,隨時准備應付異常事件的發生。有些重要地段的地鐵站乾脆只許進,不許出,以緩解安全部門的壓力。去年的新年夜就曾發生多起騷亂,數十輛警車被付之一炬。還有些人是抱著另一種心態去湊熱鬧的。他們的眼睛既不是用來欣賞絢麗的美景,也不是用來尋覓可人的女郎,而是盯著地上是否有丟失的錢包或鈔票。當然,在大多數情況下,能看到的只是滿地的紙屑和碎酒瓶。
除了香榭麗舍、埃菲爾鐵塔等公共場所,各種類型的大小舞會也是深受年輕人歡迎的娛樂活動。千禧年的新年夜,在巴黎的「中國城」大商場曾舉辦過堪稱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舞會。舞會開始前的一個小時,入口處就已經排起了長龍。最後,上下五層的商場里,到處都擠滿了人,隨著煽情的音樂痴迷熱舞。依照慣例,這樣的舞會對女孩子一律是免費的。
地道的巴黎人,也就是說居住在巴黎市區的人,大多不屑冒著法國冬夜的寒氣,同「郊區人」(banlieuzards)或是外國人「同流合污」。除了安全方面的考慮,也是因為他們更傾向於在家中,或是在街頭巷尾熟絡的酒吧餐館里,與三五知交好友推杯換盞,不需檀板共金樽。情到濃處,騰出場地,一樣也能翩然起舞。
在人口稠密的大中城市,可供選擇的娛興節目的確不少。然而在法國的鄉村地區,人們的新年慶祝活動卻豐富多采。據一位來自阿爾卑斯山區的法國朋友介紹,他所居住的小城僅有兩三千人口,新年夜所有人都會集中到市中心數十家餐館、酒吧共度良宵。而在以著名旅遊城市聖馬羅為代表的布列塔尼地區,不僅飯店、酒吧高朋滿座,各種大小商鋪也一樣通宵營業。同一到晚上八點,所有店鋪一律關門打佯的巴黎相比,那裡的民風更顯豪放熱情。
7. 法國的新年習俗
法國的新年本來是每年4月1日,直到1564年,國王查理九世才把它改作1月1日。除夕夜,法國人合家團聚,圍桌痛飲香檳酒,按照傳統,這一夜每個家庭都要喝掉所有的藏酒,以避免來年有厄運;所有的人都應該喝得酩酊大醉,這樣新一年才會有新開始。
1月1日一大早,父母會給孩子發「壓歲錢」,以表示對子女的關愛。
法國人認為新年這一天的天氣預示著新的一年的年景。新年清晨他們就上街看風向來占卜:刮南風,預兆風調雨順,這一年會是平安而炎熱;刮西風,有一個捕魚和擠奶的豐收年;刮東風,水果將高產;刮北風,則是歉收年。
(7)法國人有什麼活動擴展閱讀:
法國新年活動:
新年對法國人來說,是從聖誕節到元旦長達兩個星期的假期。在品嘗了鵝肝醬、烤火雞等傳統美味之後,一家老少圍坐在聖誕樹下,分享撕開禮品包裝那一刻的驚喜。與
聖誕節不同的是,新年的「不眠夜」是留給友情的。這一晚,全巴黎最熱鬧的地方當數著名的香榭麗舍大街。
從裝飾一新的凱旋門到燈火輝煌的協和廣場,整條大道奇燈異彩,令人目不暇接。來自整個大巴黎地區、整個法國、甚至是世界各地的人們,特別是年輕人,成群結伙地從四面八方匯集到一起,在音樂、舞蹈、歡樂中等待新年鍾聲的敲響。
所有相識或陌生的人都會相互道一聲新年快樂。路邊還有平時絕難一見的小商小販,做些烤肉串、三明治的應景生意。
8. 法國過年有什麼習俗
法國過年習俗:
1、「新年夜,在香榭麗舍大街可以任意親吻女孩」!隨著華僑華人在法國的影響日益增大,慶祝中國春節的活動已為巴黎市政府和市民所接受。
2、每逢春節來臨,巴黎市民總會攜家帶口來到游 行和演出場所和華僑華人一道慶祝節日。
3、每到春節,裝飾著紅燈籠的巴黎市政府廣場便響起震耳欲聾的鞭炮聲,眾多巴黎市民聚集在這里觀賞由法國華人僑團聯合舉辦的春節彩裝遊行。
4、此外,巴黎市市長還會為迎春獅子點睛,一時間鑼鼓喧天,金龍銀龍上下翻飛,彩獅精神抖擻,平安腰鼓、京劇人物、龍舟報喜等精彩表演張揚著華夏文明。
法國簡介:
法國從中世紀末期開始成為歐洲大國之一,於17~18世紀路易十四統治時達到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在1789年爆發法國大革命之後,推翻君主專制政體,先後經歷兩次帝國和三次共和國,國力於19~20世紀時達到巔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法國是當時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殖民地面積等於本土的20倍,成為20世紀人口最稠密的國家,二戰後,建立法蘭西第四共和國,1958年被夏爾·戴高樂建立的第五共和國所取代。
在漫長的歷史中,該國培養了不少對人類發展影響深遠的著名文學家和思想家,此外還具有全球第四多的世界遺產。
9. 法國的元旦習俗有哪些
法國元旦習俗主要有:
1.新年對法國人來說,是從聖誕節到元旦長達兩個星期的假期。
2.在品嘗了鵝肝醬、烤火雞等傳統美味之後,一家老少圍坐在聖誕樹下,分享撕開禮品包裝那一刻的驚喜。與聖誕節不同的是,新年的「不眠夜」是留給友情的。
3.這一晚,全巴黎最熱鬧的地方當數著名的香榭麗舍大街。路邊還有平時絕難一見的小商小販,做些烤肉串、三明治的應景生意。仔細觀察,攤主大多是阿拉伯裔和非洲裔。
4.除了香榭麗舍、埃菲爾鐵塔等公共場所,各種類型的大小舞會也是深受年輕人歡迎的娛樂活動。千禧年的新年夜,在巴黎的「中國城」大商場曾舉辦過堪稱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舞會。
5.地道的巴黎人,也就是說居住在巴黎市區的人,大多不屑冒著法國冬夜的寒氣,同「郊區人」或是外國人「同流合污」。
6.除了安全方面的考慮,也是因為他們更傾向於在家中,或是在街頭巷尾熟絡的酒吧餐館里,與三五知交好友推杯換盞,不需檀板共金樽。情到濃處,騰出場地,一樣也能翩然起舞。
7.在人口稠密的大中城市,可供選擇的娛興節目的確不少。然而在法國的鄉村地區,人們的新年慶祝活動卻豐富多采。
10. 法國的節日有哪些
一月6日:帝王節。在糕點鋪內,人們紛紛購買甜餅,這種甜餅內含有一種叫蠶豆的小東西。家中最小的成員,把眼睛蒙上,將甜餅分給大家:這是JEANE姑姑的,這是爸爸的,這是DESPOYES先生的。。。「每人吃甜餅時都避免咬到蠶豆。吃到蠶豆的人將封為國王(皇後),並挑選他的皇後(國王)。全家人或朋友們舉杯高頌:「國王乾杯,皇後乾杯。」
二月2日:聖蠟節,這是一個宗教及美食的雙重節日。這一天,家家都做雞蛋薄餅,雞蛋餅煎得又薄又黃,向太陽似的金黃色。它飄起來後,孩子們注視著它,如果它直接落在誰的口裡該多好呀!
四月1日:愚人節。可以說幾乎任何事都是允許的!孩子甚至是大人都會參與愚人節。
五月1日:勞動節和鈴蘭花節。巴黎的大街小巷,甚至是地鐵站內都充滿了花香。
七月14日,法國國慶節。國慶前夕,法國所有的城市燃放煙火,整個巴黎的所有街道,人們載歌載舞。次日清晨,人們觀看閱兵式。法國的大假開始了。
法國的大假於8月31日開始。盡管政府的多方努力,幾乎所有的法國人都在同一時間休假。許多工廠歇業,大批商店關門。
十一月1日。是冥節。在陵園,墓地被菊花點綴。盡管墓地的沉痛氣氛,小學生為本年假期的頭一日而欣喜若狂。
11月25日,是聖-喀德琳節,是個地道的巴黎地方節日。25歲尚未婚嫁的年輕姑娘們梳妝成聖-喀德琳。這些慶祝聖-喀德琳節的姑娘在位於與其同名的大街上的聖女雕像前獻花圈。這一天做了許多黃色和綠色的小帽子,一個比一個新穎。在大的女裝店內,人們跳舞,喝香賓。喀德琳是當日的女皇。
十二月25日:聖誕節。這可稱為節中節,她是嚴冬里的光芒,為人們帶來歡樂。
星星,雪花,松樹,禮品,鈴鐺組成圖畫。孩子們清掃煙筒,找出他們最大號的鞋,聖誕老人上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