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是如何取得海上霸權的

法國是如何取得海上霸權的

發布時間:2022-01-31 22:22:35

⑴ 新航路開辟後英國對世界海洋的支配權是如何一步步實現的

英國:通過建立大批海外殖民地來確立其世界海上霸權

在伊麗莎白一世時期,迎合新航路的開辟,英國已經開始組織艦隊和海盜,與西班牙和葡萄牙爭奪海上霸權,不過受限於當時英國的軍力和經濟實力,英國一直處於下風。不過這已經為海權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氛圍,走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英國海權取得巨大的發展機遇是在16世紀後期。1588年,英國大敗西班牙的無敵艦隊之後,英國海權發展長期受制於西班牙,在無敵艦隊的覆滅之後,雄心勃勃的英國開始走上了殖民擴張道路。

17世紀,隨著英國的殖民擴張與海權的發展,不可避免地與當時控制著世界海上霸權和殖民霸權的荷蘭發生利益從沖突。爆發了「三次英荷戰爭」,英國擊敗荷蘭,奪取了荷蘭在北美的新尼德蘭殖民地,改名為紐約。之後,英國開始逐步取締荷蘭的世界海上霸主的地位。

18世紀,新興的殖民帝國法國嚴重威脅到英國海上霸權的地位,英法為爭奪海上霸權,發動了多次戰爭,雙方展開了曠日持久的拉鋸戰,直到1756年~1763年「七年戰爭」,法國戰敗,英國奪取了法國在世界各地的大片海外殖民地,英國的海上霸權發展到了頂峰。

在之後的一百多年裡,英國海上霸權不斷的到鞏固,形成了日不落帝國,確立了世界殖民霸權和海上霸權。


英國海權的結束:

兩次次世界大戰,沉重地沖擊了英國的世界殖民霸權和海上霸權,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英國國力大損,經濟實力大不如前,再也無力經營和維護世界海上霸主的地位。

美國在二戰後成為了國際金融貿易中心,取代了日益衰落的英國。與此同時,英國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地民族解放獨立運動高漲,英國逐漸失去了在世界各地的各大殖民地,海上霸主地位不復存在。

⑵ 16至18世紀西歐國家海上霸權地位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海上霸主地位的轉移由西班牙到荷蘭到英國。

1588年西班牙無敵艦隊的覆沒始建於1588年5月的西班牙艦隊包括127艘兵船、運輸船和水手,以及2.3萬名步兵。這一龐大艦隊於1588年5月28日從里斯本出發,7月,在英吉利海峽遭到英國艦隊的迎擊而慘敗。

艦隊進入北海,企圖環航蘇格蘭與愛爾蘭返回西班牙,結果在途中遇到風暴,半個艦隊被大海吞噬,人員損失近萬名,西班牙從此喪失海上霸權。

荷蘭擁有世界上的最龐大的船隊。那時,它也是世界最大的造船基地。荷蘭的造船廠已充分使用機械,造船速度相當快,幾乎一天可以造一條船。早在1600年,荷蘭就擁有1萬只船。按噸位占當時歐洲總噸位數的3/4。世界各地的貿易貨運大多由荷蘭承擔,有「海上馬車夫」之稱。

16世紀英國海軍和西班牙無敵艦隊進行的一場大規模海戰,以無敵艦隊的徹底失敗而告終。英國的這場勝利牢固地樹立起了作為世界頭號海軍大國的地位,直到20世紀它還保持著這種海上霸王的地位。

(2)法國是如何取得海上霸權的擴展閱讀:

英國確立海上霸主地位的主要原因

英國有著發展海上力量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同時還應注意到英國的民眾似乎也願意將精力投入到廣袤的海洋上。

馬漢在提到發展海權所需要的國家民族特點時提到,「如果海權真正建立在一種廣泛的平時貿易的基礎之上,從事商業的習性往往必然是依靠海洋強大起來的民族的顯著特點」。

英國人血液中就流淌著海洋元素,「早在8世紀末,來自北歐的挪威海盜和丹麥人在人侵不列顛時,就把海洋意識、航海技術、海軍傳統傳入了英國。北歐人憑借海軍橫行一時,不列顛的7個王國毫無辦法。在同北歐人的長期斗爭中,不列顛人懂得了海軍的重要性」。

英國直到1066年,征服了法國諾曼底地區的威廉登陸英國後,英國才最後告別了入侵時代,多次殘酷的海外民族入侵和種族清洗,使英國人在民族性格上趨向於冷酷無情與精明勢利,維京人的海洋民族文化傳統也移植到了英國的文化傳統當中。

⑶ 英國確立海上霸權,並且成為最大殖民帝國是在什麼時間

1588年英國海軍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從此西班牙失去海上霸王的地位。17世紀中期英國打敗荷蘭;18世紀打敗法國,英國逐步建立起『日不落帝國』。

⑷ 1588年,英國打敗了哪個國家的「無敵艦隊」,取得海上霸權,開始在海外殖民

時間不一樣,17世紀荷蘭曾為海上殖民強國,繼西班牙之後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國家。18世紀後,荷蘭殖民體系逐漸瓦解,英國在1756-1763年間的七年戰爭中,英國出錢出物支持法國的對手在歐洲大陸同法國交戰,自己則集中力量,利用海軍優勢,在海外同法國展開爭奪。結果,在印度,法國退守印度沿海的本地治理等幾個孤零零的殖民據點,英國的勢力得到迅速擴大,侵佔了印度的大片領土。在北美,法國喪失了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東的新法蘭西等地,再無力與英國抗衡。從此,英國確立了世界殖民霸權,逐步建立起自詡為「日不落」的殖民帝國。

⑸ 英國海上霸權是什麼時候確立的

1、1588年英國海軍和西班牙無敵艦隊進行的一場大規模海戰,以無敵艦隊的徹底失敗而告終。英國的這場勝利牢固地樹立起了作為世界頭號海軍大國的地位,直到20世紀它還保持著這種海上霸王的地位。
2、戰斗經過
1588年7月,一支由130多艘戰艦組成的西班牙「無敵艦隊」離開本土,遠襲英國。西班牙人為這支艦隊裝備了1100多門火炮,其中不少是可以發射50磅彈丸的重炮。西班牙人的海戰觀念保守,艦隊配備的2.7萬名士兵中有一多半是陸軍士兵。艦隊指揮官梅迪納•西多尼亞公爵對海戰戰術也知之了了,只是因為是皇室成員和信仰堅定才被委以重任。菲力二世命令梅迪納•西多尼亞公爵龐大的艦隊穿過英吉利海峽,與在弗蘭德斯(今比利時一帶)的帕爾瑪公爵會合,然後掩護帕爾瑪公爵進軍泰晤士河口。而英國人的戰術意圖則是在「無敵艦隊」穿越英吉利海峽前就把戰鬥打響,在其未到目的地前就結束戰斗。盡管菲力二世料道了英國人打算只用他們的火炮作戰、根本就不會給西班牙艦隊接舷近戰的機會,但仍舊頑固的命令他的戰士「鉤住敵艦、攀上敵艦、與敵人肉搏!」
在英國方面,總共集結了197艘戰艦、1.6萬人和2000門火炮。雖然英國戰艦的噸位遠輕於西班牙戰艦,但英艦駕駛靈巧、適於在風浪中穿行。更重要的是,英國戰艦上的士兵全是水手、槳手和炮手,英國艦隊有95%的火炮的射程屬於遠程火炮,英國艦隊統帥查理•霍華德上將有卓越的組織才能,還虛心向「海盜式人物」德雷克、霍金斯請教。在戰斗最緊要的關頭,英國艦隊實際上是由德雷克親自指揮的。
英國艦隊處於上風位置,可以自由選擇作戰區域和何時開戰,而西班牙人由於處於下風位置。霍華德率領的英國艦隊藉助強勁的西南風,堵住了西班牙艦隊的退路,在一個星期的時間里,「無敵艦隊」在英吉利海峽緩慢航行。英軍使用18艘自殺炸葯船沖向西班牙艦隊,爆炸聲中,西班牙艦隊一片大亂。英國人則充分發揮了他們火炮射程遠的優勢,在西班牙人火炮的射程外襲擊「無敵艦隊」。就在英、西兩軍經過長期鏖戰之時,風暴突然襲來,許多西班牙船隻沉沒,最後回到西班牙的戰艦不足出發時的一半。

⑹ 英國確立海上霸權,並且成為最大殖民帝國是在什麼時間

16世紀(1588年)英國打敗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使西班牙從此失去海上霸主地位,英國開始走上了殖民擴張道路。l7世紀英國打敗了世界范圍的殖民帝國荷蘭,18世紀中葉,英國打敗了法國。最終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國

⑺ 英國的海上霸權是如何確立的確立的原因,要具體的

主要是打贏了關鍵的幾仗,比如1588年殲滅西班牙無敵艦隊,三次英荷戰爭打敗荷蘭艦隊,後來又在同拿破崙的戰爭中重創法國海軍。原因是:1.英國是個島國,海外貿易是他們的根本,這就需要強大的海軍力量進行保衛2.英國對外爭奪殖民地也需要海軍進行。3.英國率先發動工業革命,建立了工業資本,為海軍建設提供了物質基礎。4.有大量的人才(初期是由海盜組成的)。比如納爾遜。

⑻ 英國、法國、美國、俄國、日本是怎樣走上資本主義道路

英國:
新航路開辟後引起商業革命,商業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轉到大西洋沿岸,英國處於有利的位置,貿易發達,促使英國工場手工業發達,特別是制呢業(羊毛加工業:英當時民族工業),羊毛需求量大增,出現圈地運動(實質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農村中的擴展過程,變地主和農民土地所有制為資本主義大土地所有制,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勞動力、原料、市場等),產生了資產階級和資產階級化的新貴族。都鐸王朝時期推行重商主義,對外爭奪海上霸權。英國出現清教徒運動。由於斯圖亞特王朝的封建專制統治嚴重阻礙資本主義的發展,引發了1640年—1688年的資產階級革命(新議會的召開:資產階級提出政治要求),內戰,建立共和國,護國主制,斯圖亞特王朝的復辟:說明革命不可能一帆風順,是曲折的,1688年「光榮革命」,資產階級革命完成:確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統治地位。有利於資本主義發展,標志世界近代史的開端。1689年議會頒布《權議法案》為限制王權提供法律保障,在英國確立了「君主立憲制」,資本主義制度確立(最終是在工業革命後)。
18中期打敗法國,奪取法國許多殖民地,成為「日不落帝國」,確立海上霸權地位(第一軍事強國,市場最廣)。推動了第一次工業革命,1840年前後工業革命完成(標志是機器製造業),19世紀中期英國處於「世界工廠」地位(第一經濟大國),倫敦為世界金融中心。是以英國為中心世界政治格局。19世紀末20世紀初由於有廣闊殖民地(被稱為「殖民帝國主義」),壟斷程度比美、德要低,相對消極採用新科技,對外進行資本輸出,工業產值被美、德趕超為第三位,喪失了工業壟斷地位。同德國在殖民地問題矛盾尖銳(一戰前歐洲主要矛盾),同法、俄成為協約國,參加一戰,成為戰勝國,但也受到打擊,由債權國變為債務國。帶著繼續擴張殖民地的野心參加巴黎和會並成為操縱者之一,奪取了德國在海外的殖民地。聯合法、日打破美妄圖控制國聯來稱霸世界的野心,同法國控制國聯(依然是政治大國)。參加華盛頓會議同美打破日本獨佔中國局面。但根據《五國條約》美國造艦噸位同英國相同,獲得了與英相等的制海權,自18世紀以來海上霸權地位被打破。也受到經濟危機的沖擊。二戰前為維護既得利益,對法西斯侵略推行綏靖政策(首相為張伯倫),二戰中參加反法西斯戰爭(首相為丘吉爾),大事有敦刻爾克撤退,不列顛之戰,參加反法西斯同盟,阿拉曼戰役,諾曼底登陸,進攻德國,參加開羅、德黑蘭、雅爾塔、波茨坦四次國際會議。
二戰後由於戰爭打擊,殖民體系崩潰,雖然為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由於綜合國力遠落於美國,在國際事務中唯美馬首是瞻,在經濟上依賴美國馬歇爾計劃,金融中心完全由倫敦轉到紐約,淪為一個二流資本主義國家,參加北約,50年代—70年代經濟迅速發展,參加歐共體。

日本:
日本首先遭到美國的入侵。幕府統治危機,出現了以中下級武士為代表的改革派領導了武裝倒幕運動,取得了勝利(經驗:為改革掃除了障礙)。通過明治維新走上資本主義發展道路,擺脫了民族,成為亞洲第一個獲得民族獨立的國家,也是亞洲強國。19世紀八十年代出現工業革命高潮,在政府的扶植下,日本產生壟斷組織向帝國主義過渡(帶軍事封建性)。
對外侵略:對朝鮮戰爭,對中國甲午中日戰爭(簽訂《馬關條約》中國巨額賠款,加速日本經濟的發展。1904到1905年的日俄戰爭(打敗俄國、佔領朝鮮和中國東北),參加一戰,期間獨霸中國,一戰後由債務國變為債權國,成為列強之一。華盛頓會議上通過《五國海軍軍備條約》日本邁入海上強國之列,《九國公約》使中國又回復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中國的局面。
20年代為了擺脫經濟危機,日本軍國主義者(軍部)得到重用,法西斯勢力抬頭。發動了對中國的「九一八」事變、一二八事變,1936年廣田弘毅上台,二戰的亞洲策源地形成了。1937年發動「七七」事變全面的侵華戰爭爆發了。1936年與德國簽訂了《反共產國際協定》,1940年與德意結成軍事侵略同盟。日本在東亞的擴張損害了美英等在華利益,宣布對日禁運,日本企圖奪取東南亞,於是在1941年偷襲珍珠港,挑起太平洋戰爭。中途島海戰是西洋戰場的轉折點。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
二戰後,美國單獨佔領日本,進行社會改革,廢除生產關系中封建落後因素,利用國民經濟非軍事化、國防費用小,制定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引進先進科學技術,重視教育,接受美國大批訂貨,60年代末日本已經是僅次於美國的資本主義世界第二號經濟大國。80年代以後,日本加大了發展高科技產業,推動經濟穩定增長。1987年,日本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超過美國,一度躍居資本主義大國之首。日本憑借經濟實力,力圖在亞太經濟合作組織和亞太地區的經濟發展中發揮主導作用。它對這一地區的援助、投資、貿易等都占據重要的地位。

法國:
新航路的開辟後,「商業革命」促進法國資本主義發展,進行宗教改革(胡格諾教),路易十四改革(重商主義政策)成為歐洲大陸最強大的國家,積極進行海外殖民活動,與英國爭奪殖民霸權斗爭中失敗,次於英國。但資本主義發展水平較高。法國是一個典型的封建專制主義國家(主權強大,專制,等級制度,宗教專制,關卡林立)波旁王朝專制統治阻礙法國的資本主義的發展,同時啟蒙運動的發展(矛頭直接向封建主義,提出自由、平等、人權、法制),為法國大革命提供思想武器。
法國大革命:標志――1789年攻佔巴士底獄,頒布《人權宣言》,體現反封建專制和等級制度的進步性。遭到英、俄、普、奧反法聯盟的干涉。1792年成立法蘭西第一共和國。1793年雅各賓派上台,把土地分成小塊賣給農民,不利於工業革命的推廣,實行恐怖政策。1799年拿破崙上台,1804年建立法蘭法第一帝國,頒布《民法典》,確立了資本主義立法規范。拿破崙帝國的軍事行活動同反法聯盟的斗爭,具有衛國戰爭、鞏固革命成果性質,後期體現侵略性,同時又具有傳播法國大革命的精神的進步性。1814年反法聯盟打敗法國,波旁王朝復辟。
19世紀初期,工業革命迅速發展,工業產值僅次於英國,但諸多因素不利經濟發展。
1870年普法戰爭戰敗,1871年工人起義建立巴黎公社(無產階級政權性質)第二次工業革命,經濟發展相對緩慢,由第二位下降到第四位。被稱為「高利貸帝國主義」。
同英俄結成「三國協約」參加一戰,是戰勝國,但是損失慘重,由債權國變為債務國。是巴黎和會的操縱者之一,主張全面遏制德國,與英一起操縱國聯。對法西斯的侵略同英國推行綏靖政策,1940年被德國打敗。二戰後,是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靠美國的經濟援助經濟恢復。參加北約,參加歐共體,歐聯盟。

俄國:
公元6世紀,東斯拉夫人逐漸向今俄羅斯的歐洲部分等地區遷徙。9世紀出現階級社會。862年,以留里克為首的瓦朗幾亞人征服東斯拉夫人,建立留里克王朝。882年,奧列格統治時期建立早期封建國家基輔羅斯。988年基督教被定為國教。12世紀分裂為若干獨立公國。1237年蒙古軍隊入侵,建立金帳汗國(見欽察汗國)。14世紀起,莫斯科大公國逐漸強盛。15世紀末~16世紀初,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建立了統一的俄羅斯國家,徹底擺脫了金帳汗國的統治。1547年,伊凡四世(雷帝)加冕為沙皇,大力擴展版圖。16~17世紀,伏爾加河流域、烏拉爾和西伯利亞先後加入俄羅斯。1613年,米哈伊爾·費多羅維奇·羅曼諾夫被推為沙皇,開始了羅曼諾夫王朝的統治。17世紀中期,烏克蘭和俄羅斯合並為統一國家。彼得一世執政期間,在政治、財政經濟、軍事和文化等方面進行一系列改革,促進了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同時推行對外擴張,獲得波羅的海出海口,將南方領土擴展到裏海地區,俄羅斯從此成為歐洲強國。1721年俄羅斯改稱帝國。1812年俄羅斯人民擊退了拿破崙軍隊的入侵。1825年12月,聖彼得堡十月黨人起義標志著俄國革命運動的開端。1861年實行農奴制改革,資本主義迅速發展。1883年建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組織勞動解放社。1898年俄國社會民主工黨成立,社會主義運動不斷壯大。1905年爆發革命,全國掀起廣泛的抗議運動。1906年斯托雷平出任首相大臣,鎮壓革命運動,同時進行土地改革,農村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至20世紀初,俄國成為軍事封建帝國主義國家。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俄國參加協約國與德、奧等交戰。1917年3月(俄歷2月)爆發二月革命,推翻羅曼諾夫王朝,建立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同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列寧領導布爾什維克黨發動武裝起義,推翻臨時政府,建立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1918年3月與德國簽訂《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條約》,退出戰爭。1918~1920年,粉碎了14國武裝干涉和國內白軍叛亂。1921年3月起實行新經濟政策,工農業生產得到恢復。
1922年蘇聯成立後,制定新經濟政策,蘇聯經濟逐漸恢復,在此基礎上,開始推行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從1928年起開始第一個五年計劃,經濟迅速發展,到第二個五年計劃完成時,工業產值躍居歐洲第一、世界第二,1936年蘇聯新憲法通過,標志著蘇聯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和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的形成。由於二戰經濟發展一度中斷,但在戰爭中建立了一支強大的軍隊,僅次於美國,而且為戰勝法西斯作出巨大貢獻,控制了東歐許多國家和地區。二戰後初期,成為惟一可以同美國相抗衡的力量,確立了同美國兩分天下的雅爾塔體系,建立了以蘇聯為首的華約,形成了美蘇兩極格局。1949年原子彈試爆成功,打破美國的核壟斷。赫魯曉夫上台後憑借其經濟、軍事實力的增長,調整起對外政策,同美爭霸,企圖同美國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古巴導彈危機說明優勢在美國方面。勃烈日涅夫上台後進行改革,發展重工業,經濟實力同美國差距縮小,建立了一支強大的遠洋海軍,在洲際導彈方面還優於美國,對美國採取攻勢,形成了蘇攻美守的態勢,1979年入侵阿富汗,在海外建立了許多軍事基地。但體制沒有改變,人民生活水平沒有較大提高,政治經濟體制活力減退,對外推行大國沙文主義和霸權主義。到了八十年代美重新採取攻勢,實行星球大戰計劃,以此拖垮蘇聯的經濟,戈爾巴喬夫上台後,被迫實行全面收縮政策,從東歐和阿富汗撤兵,中蘇關系正常化。最後社會矛盾激化,改革失敗,1991年,強大的蘇聯解體。

閱讀全文

與法國是如何取得海上霸權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56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2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15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56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8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67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2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2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28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4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54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6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0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2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95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5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