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圓明園在幾年幾月幾日毀滅的
圓明園是在1860年的10月18日被毀滅的。
咸豐十年也就是1860年的時候英法聯軍攻佔了北京城並且占據了圓明園。中國軍隊無力反抗,圓明園的總管大臣跳海自盡,住在圓明園裡面的常嬪也因為受到驚嚇去世。
英國軍隊的首領額爾金在英國首相帕麥斯頓的支持下,下令燒毀圓明園。最後,在1860年的10月18日,英軍指揮官、八世額爾金伯爵詹姆斯·卜魯斯下令,將圓明園開始燒毀圓明園。
在之後的兩天里英國和法國的士兵們被派到各個宮殿、寶塔和其他建築中放火。大火一直從1860年10月18日燃燒到了1860年的10月21日,歷時三天,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火燒圓明園事件。
(1)英國和法國什麼時候毀滅圓明園的擴展閱讀:
1857年,英國借口亞羅號事件,法國借口馬神甫事件,聯合出兵侵略中國,在侵佔廣州後,繼續進犯北京,咸豐皇帝嚇破了膽,派他六弟恭親王為欽差大臣,留守北京,主持和議,自己帶著後妃、皇子、親王和一批大臣,慌忙逃到熱河行宮。
10月5日,英法聯軍兵臨北京城下。根據俄國外交官伊格納提耶夫提供的情報:清朝守軍集中在東城,北城是最薄弱的地方,應先攻取,並聽說中國清朝皇帝正在西北郊的圓明園。於是,英法聯軍繞抄安定門、德勝門,進犯圓明園。
10月6日,英法聯軍闖進圓明園,立即瘋狂地進行搶劫。首先闖入圓明園的是法國侵略軍,他們見物就搶,每個法國士兵口袋裡裝進的珍品,價值三四萬法郎。他們空手而進,滿載而歸。在法國軍營里,堆積著珍奇的鍾表、五光十色的綾羅綢緞,以及珍貴的藝術品,價值達3000萬法郎。
英國侵略軍雖然來遲了一步,但金銀財寶也裝滿口袋。更可惡的是,對那些搬不走的大瓷器和琺琅瓶,他們打得粉碎。英法侵略軍把圓明園搶劫一空之後,為了消贓滅跡,掩蓋罪行,英國大臣額爾金在英國首相帕麥斯頓的支持下,竟下令燒毀圓明園。
大火連燒3晝夜,使這座世界名園化為一片焦土。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時,本意是將其夷為平地,但是由於圓明園園子的面積太大,景點分散,而且水域遼闊,一些偏僻之處和水中景點倖免於難。據同治十二年冬查勘,園內尚存有建築13處。
如,圓明園的蓬島瑤台、藏舟塢,綺春園的大宮門、正覺寺等。第二次火燒圓明園是清光緒二十六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再次放火燒圓明園,使這里殘存的13處皇家宮殿建築又遭掠奪焚劫。
② 圓明園是在什麼時候被什麼人破壞的
圓明園是在1860年10月6日被毀滅。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搶掠文物,焚燒,同治帝時欲修復,後因財政困難,被迫停止,改建其它建築。大火一直從1860年10月18日燃燒到了1860年的10月21日,歷時三天,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火燒圓明園事件。八國聯軍之後,又遭到匪盜的打擊,終變成一片廢墟。
圓明園始建於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最初是康熙帝給皇四子胤禛的賜園。1722年雍正即位以後,拓展原賜園,並在園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內閣、六部、軍機處諸多值房,欲以夏季在此「避喧聽政」。
乾隆帝在位期間除對圓明園進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還在緊東鄰新建了長春園,在東南鄰並入了萬春園。
圓明三園的格局基本形成。嘉慶朝,主要對綺春園(萬春園)進行修繕和拓建,使之成為主要園居場所之一。道光帝時,國事日衰,財力不足,但寧撤萬壽、香山、玉泉「三山」的陳設,罷熱河避暑與木蘭狩獵,仍不放棄圓明三園的改建和裝飾。
1856年10月,英國和法國在沙皇俄國和美國的支持配合下,聯合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繞經北京城東北郊直撲圓明園。
圓明園可搶的東西實在太多。據一個英軍目擊者稱,在整個法軍營帳內滿堆著很多裝潢異常華麗的各色鍾表,在士兵的帳篷周圍,到處都是綢緞和刺綉品。一個名叫赫利思的英國二等帶兵官,因在圓明園劫掠致富,享用終身,得了個「中國詹姆」的綽號。
英法侵略者究竟搶走了圓明園多少寶物,由於園內的陳設及其帳目都一並被搶毀一空,所以已永遠無法說清。以下資料或許可藉以管中窺豹。清室史料表明,圓明園內當時僅陳列和庫存的歐洲各式大小鍾表即達441件,劫後倖存的只有一件大鍾。
事後查繳被土匪搶走和侵略軍「委棄道途」的一部分失散物件即達1197件,這充其量只不過是園內物件的千分之一二。據當時《泰晤士報》一則通訊稱:「據估計,被劫掠和被破壞的財產,總值超過600萬鎊」。實際上,被英法侵略軍搶走和破壞的物件,有很大一部分實屬無價之寶。
③ 多少年幾月幾日,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1860年10月18日,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攻佔北京後,占據圓明園。中國守軍寡不敵眾,圓明園總管大臣文豐投福海自盡,住在園內的常嬪受驚身亡。
英、法軍隊洗劫兩天後,向城內開進。英軍派出1200餘名騎兵和一個步兵團,洗劫圓明園,英國全權代表詹姆士·布魯斯以清政府曾將巴夏禮等囚於圓明園並殺害21名使節,為借口,將焚毀圓明園列入議和先決條件。之後,英國軍隊首領額爾金在英國首相帕麥斯頓的支持下,下令燒毀圓明園。3500名英軍沖入圓明園,縱火焚燒圓明園,大火三日不滅,圓明園及附近的清漪園、靜明園、靜宜園、暢春園及海淀鎮均被燒成一片廢墟,安佑宮中,近300名太監、宮女、工匠葬身火海。使這座世界名園化為一片廢墟。 大火連燒3天3夜,成為世界文明史上罕見的暴行。
④ 列強毀圓明園是在什麼時期
圓明園於咸豐十年,即1860年的10月,遭到英法聯軍的洗劫和焚毀
圓明園,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區,與頤和園緊相毗鄰。它始建於康熙46年(1709年),由圓明園、長春園、萬春園三園組成。有園林風景百餘處,建築面積逾16萬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餘年間創建和經營的一座大型皇家宮苑。1860年10月,圓明園遭到英法聯軍的洗劫和焚毀,此事件成為中國近代史上一頁屈辱史。
遭遇浩劫
歷史背景 清軍入關定都北京
至清代中葉,整個國家的科學技術已大大落後於西方,階級矛盾日益尖銳,1840年(道光二十年)西方殖民主義者挑起侵華戰爭——第一次鴉片戰爭;隨後國內又爆發了反抗清王朝統治的「太平天國」。 1856年10月,英國和法國聯合發動了第2次鴉片戰爭。先在廣州兩度挑起戰端,但未達到予期願望。為了對清政府直接施加壓力,就決計陳兵京城。侵略軍於1858年5月近逼天津,清政府被迫分別與英、法、俄、美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天津條約」。 1860年(咸豐十年)7月,英法侵者軍艦隊再次闖到大沽口外,以英法公使進京換約為幌子,一面武力進逼,一面誘以「講和」。目的在於陳兵京師,逼清廷就範。腐敗無能的清政府遲遲不定戰守之策。侵略軍長驅直逼通州。9月21日,通州八里橋決戰清軍失利,次日晨,咸豐皇帝倉皇自圓明園逃奔承德避暑山莊而去,造成都城無主,百官皆散,軍卒志懈,民心大恐的危機局面。 圓明園於咸豐十年,即1860年的10月,遭到英法聯軍的洗劫和焚毀,成為中國近代史上的一頁屈辱史。 2010年,英國、法國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最大的兩個文物強盜,英國法國火燒圓明園同時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最大的文物毀滅罪行。英國法國創造了兩項無恥的世界之最。
⑤ 圓明園為什麼被毀滅圓明園是什麼時候被毀滅的
毀滅時間是:1860年10月6日。
毀滅直接原因:在於英法殖民者的入侵。 根本原因:清政府長期的愚民政策導致國民素質極端低下,國民普遍缺乏國家意識,缺乏對國家財產的保護意識。
因為英法入侵只是造成圓明園直接遭到劫掠,然而最終讓其完全的破壞是緣於民眾二次哄搶,最終連大量的磚塊瓦礫都拆走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搶掠文物,焚燒,同治帝時欲修復,後因財政困難,被迫停止,改建其它建築。八國聯軍之後,又遭到匪盜的打擊,終變成一片廢墟。
圓明園,在清室150餘年的創建和經營下,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規模、傑出的營造技藝、精美的建築景群、豐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內涵而享譽於世,被譽為「一切造園藝術的典範」,被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稱譽為「理想與藝術的典範」。
圓明園始建於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最初是康熙帝給皇四子胤禛的賜園。1722年雍正即位以後,拓展原賜園,並在園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內閣、六部、軍機處諸多值房,欲以夏季在此「避喧聽政」。
乾隆帝在位期間除對圓明園進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還在緊東鄰新建了長春園,在東南鄰並入了萬春園。圓明三園的格局基本形成。嘉慶朝,主要對綺春園(萬春園)進行修繕和拓建,使之成為主要園居場所之一。
道光帝時,國事日衰,財力不足,但寧撤萬壽、香山、玉泉「三山」的陳設,罷熱河避暑與木蘭狩獵,仍不放棄圓明三園的改建和裝飾。
1900年八國聯軍侵佔北京,西郊諸園再遭劫掠。這一次,清政府對圓明園已完全失去控制,土匪地痞即趁火打劫,已不再滿足於搶劫洋人劫餘的財富,他們把園內火劫之餘的零星分散的建築、木橋的柱子、樁子鋸斷,用大繩拉倒,園內大小樹木也被濫伐殆盡。
當時清河鎮上木材堆積如山,交易繁忙,而園內則炭廠林立,樹枝、樹根全被燒成木炭。使圓明園的建築和古樹名木遭到徹底毀滅。
⑥ 第幾年第幾月第幾日,英法聯軍焚毀了被稱為「萬園之園」
1860年10月7日至9日,
英法聯軍焚毀了被稱為「萬園之園」的圓明園.
10月6日,英法聯軍闖進圓明園,立即瘋狂地進行搶劫。
首先闖入圓明園的是法國侵略軍,他們見物就搶,每個法國士兵口袋裡裝進的珍品,價值三四萬法郎。他們空手而進,滿載而歸。在法國軍營里,堆積著珍奇的鍾表、五光十色的綾羅綢緞,以及珍貴的藝術品,價值達3000萬法郎。
英國侵略軍雖然來遲了一步,但金銀財寶也裝滿口袋。更可惡的是,對那些搬不走的大瓷器和琺琅瓶,他們打得粉碎。
英法侵略軍把圓明園搶劫一空之後,為了消贓滅跡,掩蓋罪行,英國全權大臣額爾金在英國首相帕麥斯頓的支持下,竟下令燒毀圓明園。大規模的焚燒共兩次,第一次是10月7日至9日,主要焚燒圓明園,大火連燒3晝夜,使這座世界名園化為一片焦土。這場浩劫,正如法國著名作家雨果所描繪和抨擊的那樣:有一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夏宮,一個進行搶劫,另一個放火焚燒。勝利原來可以成為強盜。
10月13日,英法侵略軍攻佔了安定門,控制了北京城。
10月18日和19日,這伙強盜搶劫了萬壽山、玉泉山和香山等幾處屬園中所藏的珍貴文物,並進行第二次大焚燒,燒毀了上述幾處屬園的殿閣建築。
⑦ 圓明園的毀滅是什麼時候
1860年的中國,面臨著嚴重的內憂外患。對內,清廷與天平天國的內戰持續多年,仍然未分勝負;對外,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城,火燒圓明園,逼得咸豐帝倉皇出逃。
第二次鴉片戰爭,雖然與二十年前的那次一樣,是中國積貧積弱的必然結果,但同時也與清政府、特別是咸豐帝愚蠢的外交策略有極大關系。如果不是這種愚蠢,戰爭雖難以避免,但後果可能不會如此嚴重。
事態因此急劇擴大。英法聯軍不久就佔領北京城,闖入圓明園,咸豐見無力回天,倉皇出逃熱河。在逃亡之際,咸豐忘記了被關押的英法人質。這些人質遭受了非人的待遇,有20人被虐殺。惱怒至極的英法聯軍以此為借口,決定焚毀圓明園,作為對咸豐出爾反爾的報復。
京城被占,皇帝出逃,「萬園之園」毀於一旦,清廷又簽了一大串屈辱條約,還被沙俄趁火打劫佔去大片領土……這一系列悲劇,當然有歷史的必然,但也與咸豐的個人因素密切相關。不是他的愚昧狹隘、自作聰明,以及對「洋人」深入骨髓的恐懼,歷史很可能是另外一番模樣。
對於咸豐而言,唯一的「幸運」是他不久就在熱河行宮駕崩了,終究沒看到那些可怕的洋人站在自己的面前。
⑧ 圓明園什麼時候毀滅
1856年10月,英國和法國在沙皇俄國和美國的支持配合下,聯合發動了新的侵華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其目的是要攫取更大的殖民利益。他們先在廣州兩度挑起戰端,但未達到予期願望。為了對清政府直接施加壓力,就決計陳兵京城。侵略軍於1858年5月近逼天津,清政府被迫分別與英、法、俄、美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天津條約"。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他們把園內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統掠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為了銷毀罪證,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園內放火。大火連燒三天,煙雲籠罩了整個北京城。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就這樣化成了一片灰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