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50年後法國有多少白人

50年後法國有多少白人

發布時間:2022-09-24 21:40:56

❶ 從95%到60%,美國白人比例持續下降,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美國內部可能會出現重大問題。目前,白人佔到美國人口比例約為60%,非裔佔到美國人口比例約為13,拉丁裔佔到美國人口比例約為20%,剩下為亞裔、印度裔等等。美國白人主要是歐洲白人的後代或歐洲白人移民,非裔美國就是黑人,拉丁裔美國就是西班牙、葡萄牙人與美洲土著的混血人種。美國白人比例持續下降,至少意味著三點變化。第一點,美國兩黨的政策會發生變化;第二點,美國的政治制度未必能夠穩定持續;第三點,美國極有可能爆發大規模內亂。

歡迎大家討論,你認為如果白人成為美國少數族群,美國還是現在的美國嗎?

❷ 世界上的所有人種

人種是世界人類種族的簡稱,是指人類在一定的區域內,歷史上所形成的、在體質上具有某些共同遺傳性狀(包括膚色、眼色、發色和發型、身高、面型、頭型、鼻型、血型、遺傳性疾病等)的人群。人種的概念,最初於1684年由法國博物學家伯尼埃首先提出的。
最早的人種分類,是3000多年前古埃及第十八王朝西替一世墳墓的壁畫,它以不同的顏色區別人類,將人類分為四種:第一,將埃及人塗以赤色;第二,亞洲人塗以黃色;第三,南方尼格羅人塗以黑色;第四,西方人及北方人塗以白色。成為今日將人類分成白種人、黃種人、黑種人、褐色人的基礎。 瑞典傑出的科學家林奈,在1758年所做的分類中,將世界人種劃分為:野蠻種——菲拉斯,怪物種——蒙斯托拉斯,理智種——塞比恩斯;進而按當時眾知的洲數,把理智種進一步分為歐洲白種人,亞洲黃種人、非洲黑種人和美洲人紅種人四大種族。
法國著名學者居維葉主張劃為三大人種,並以《舊約全書》中的諾亞三個兒子的名字分別命名為:閃人種、含人種、雅弗人種。這種從文化上、宗教上對人種進行劃分,人們很難接受。
被譽為「西方人類學鼻祖」、「人類之父」的德國格丁根大學教授布魯門馬赫,是第一個用科學方法進行分類的,他根據膚色、發色和發型、眼色、身高、頭型等體質特徵,以及原住居民地,把現生人類劃為五大人種:
①高加索人種(白種)。皮膚白色,頭發栗色,頭部幾成球形,面呈卵形而垂直,鼻狹細,口校歐洲和西亞、北非的居民屬之,但芬蘭人、拉普蘭人等除外。
②蒙古人種(黃種)。皮膚黃色,頭發黑而直,頭部幾成方形,面部扁平,鼻小,顴骨隆起,眼裂狹細。西亞以外的亞洲人和北部的因紐特人、拉普蘭人和芬蘭人屬之,但不包括馬來人。
③非洲人種(黑種)。皮膚黑色,頭發黑而彎曲,頭部狹長,顴骨突起,眼球突出,鼻厚大,口唇脹厚,多數人有八字腳。除北部非洲人外,其他非洲人皆屬之。
④美洲人種(紅種)。皮膚銅色,頭發黑而直,眼球陷入,鼻高而寬,顴骨突出。除因紐特人外,其他美洲原住居民屬之。
⑤馬來人種(棕種)。皮膚黃褐色,頭發黑而縮,頭部中等狹細,鼻闊、口大。太平洋諸島和馬來半島居民屬之。這個劃分可說是人種的地理分類。 其實,美洲的紅種人並不存在,印第安人是黃色人種的一大分支,由於他們崇敬紅色,常用紅顏料塗臉,被誤為紅種人。再者,不同的人種有不同的血液特徵、遺傳疾並遺傳基因等,所以,學者們都用各自不同的標准對人種進行分類。因此,對現代人種的分類問題,至今尚未取得一致的意見。不過50年代以後,在布氏分類基礎上又增加了指紋、血型等指標,使人種的劃分逐漸與現代科學結合起來,逐步形成了目前公認的人種劃分標准。
黑種人起源於熱帶赤道地區,該地區在一年之內受到太陽的直射時間長,氣溫高,紫外線強烈。長期居住在此地的人群,經長期自然選擇,逐漸形成一系列適應性特徵:皮膚內黑色素含量高,以吸收陽光中的紫外線,保護皮膚內部結構免遭損害;體表汗腺密度特別大,以便在極度炎熱時能維持或迅速恢復正常體溫;鼻低寬,鼻孔通道短,嘴唇厚、嘴裂大、體毛少,便於散熱;頭發象羊毛一樣捲曲,使每根卷發周圍都有許多空隙,空隙充滿空氣,空氣傳熱性差,因此,卷發有隔熱作用,保護頭腦不受傷害等。 白種人起源於較為寒冷地區,該地區陽光斜射,光線較為微弱,紫外線也弱,當地居民體內黑色素含量低,皮膚呈淺色;身體較粗壯高大,以減少熱量散失;鼻子高窄,鼻孔通道較長,以預熱吸進的冷空氣;體表毛發密稠,以防寒冷等。
黃種人起源於溫帶地區,其膚色和身體特徵的適應性具有黑白兩色人種的過渡性。
近幾百年來歷史證明,以上三大人種的相互混合,又長期地穩定在一定的地域內,也能產生新的人種。如美國黑人其祖先來自非洲,它們與歐洲去的美國白人長期混合,現美國黑人體內已有20%以上白種人遺傳因子,所以,在體質上已明顯地區別於非洲黑人,構成新的人種。在巴西,則是印第安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日本人、中國人等的混合,經過相當長的時期,也形成了新的人種——混血人種。
美國科學家S·M長恩,在經過長達10年的醞釀和調查之後,他認為全世界有9大地理人種,並劃分出32地域人種。
1.美洲印第安人種
指歐洲人、非洲人到來之前,北起阿拉斯加,南至南美洲南端,包括整個南北美洲的原有居民。他們散布在偏僻的地區,以狩獵、採集或半農業為主,人口不多,在遺傳上常呈完全獨立的狀態。其特徵是具有棕黃色皮膚,黑色粗直的頭發,鏟形門牙,突出的顴骨,鼻樑較突,體毛疏少,在ABO血型系列中,O型、B型頻率高,明顯地不同於有聯系的亞洲地理人種的血型。
2.波利尼西亞人種
指分布於東太平洋廣大地區,自夏威夷和波利尼西亞群島,直至紐西蘭一帶的人群。
3.美拉尼西亞——巴布亞人種
指分布在新幾內亞島、斐濟群島和西色為棕色,寬鼻型,黑色頭發呈直或捲曲狀,體毛少,在ABO血型系列中,B型頻率少。
太平洋其它島嶼的人群。其特徵是皮膚呈暗棕色,圓型頭,毛發捲曲,眉脊發達,鼻尖呈鉤形,肩胛窄。
4.澳大利亞人種
指歐洲人到來之前,分布在澳洲的原有人群。其特徵是褐色皮膚、波狀或捲曲狀頭發,線狀體型,有很大的牙齒、明顯的眉毛脊,頜骨外突,體毛中等濃度,在ABO血型系列中,B型頻率很低。
5.亞洲地理人種
主要指分布在亞洲大陸,乃至日本、菲律賓、蘇門答臘、婆羅洲群島等地的人種,又稱為蒙古地理人種。其特徵是皮膚呈淺黃色,頭發黑而直,胡須與汗毛稀少,臉形扁平,顴骨較高,眼皮有波浪狀的蒙古褶,在ABO血型中B型頻率很高。
6.印度地理人種
指分布在南亞,自喜馬拉雅山南麓到炎熱的印度洋地區的人群。其特徵是皮膚自北至南由淺色到深色,眼睛呈藍色,頭發呈黑色或黃色、直式波浪形,在ABO血型系列中B型頻率高,不同於歐洲地理人種,而與亞洲地理人種相似。
7.歐洲人種
包括分布在歐洲的若乾地域人種,以及部分散居於西亞、北非、西非等白色人種,又名高加索地理人種。其特徵是膚色淺,鼻樑高窄,頭發直硬或波浪形、呈金黃色或褐黑色,嘴唇薄,體毛濃度,胡須和腮毛特別發達。男子禿頂頻率高,在ABO血型系列中,常摻入A2血型,Rn型頻率高。
8.非洲人種
指分布在撒哈拉沙漠以南整個非洲在內的若乾地域人種,又稱尼格羅地理人種。其特徵是皮膚黑至深褐色,頭發短而捲曲,嘴唇厚而外翻,鼻子短寬,頜部明顯突出,體毛稀少,在Rn血型系列中,R0型頻率高,體內常具有對瘧疾有相對免疫力的鐮刀形血球。
9.密克羅尼西亞人種
指分布在密克羅尼西亞群島,以及西太平洋一些島嶼的人群。其特徵是身材矮小,膚色、毛色較深,長頭型,頭發多呈波紋形、螺旋形,全身多毛。血型頻率與波利尼西亞人種相似,但B型頻率較高。
長恩的九大地理人種分類的長處是簡便好記,比較符合客觀實際,因而受到學術界的重視和公認。但也有缺陷,如美洲印第安地理人種太大了;南美印第安人和北美印第安人在體質上也有明顯的區別,應考慮分開歸屬問題。再如長恩的人種劃分都局限在公元1500年以前(即地理大發現時代以前)的人種分類和分布,忽視了地理大發現時代及其以後,歐洲人、非洲人等向南北美洲、澳洲等地的大遷移,由此引起了人種大融合,從根本上改變了美洲、澳洲人種分布等事實。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融合愈來愈靠近,由此可把南北美洲劃為北美地理人種和拉丁美洲地理人種,是比較適宜的。
另外,還有報道稱在熱帶雨林地區,考古探險隊員曾發現罕見的綠色人種和藍色人種,不過這些都沒有得到充分考評

❸ 全球白人,黃種人,黑人的人口比例是多少

黃種人大黑種黑種大白種!黃鍾大其他兩種!具體比例如下!
白種人又稱歐亞人種或高加索人種,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人種,佔世界總人口的54%左右。

黃種人又稱亞美人種,是世界上占第二位的人種,約佔全球總人口的37%。

黑種人是世界第三大人種,約佔世界總人口的8.5%。

1、黃色人種:皮膚黃(棕)色,眼睛棕色,頭發黑而直,鼻樑中等高度,嘴唇中等,身材中等,地處非洲中部、亞洲南部;

2、白色人種:皮膚白色、淺棕色,眼睛灰色、淺藍色,頭發金黃色呈波浪狀,鼻樑細高,嘴唇薄,身材較高,地處大洋洲南部、歐洲;

3、黑色人種:皮膚黑棕色,眼睛黑(棕)色,頭發短、捲曲,鼻樑低而寬(扁平),嘴唇厚,身材四肢較長,地處北冰洋南岸。

皮膚中的色素細胞越多,膚色就越暗。從地理分布來看,人種膚色大致由赤道向極地逐漸變淺。赤道地區,太陽輻射強,皮膚中色素的增加,使人免受紫外線傷害。

介於高低緯度之間的人種皮膚呈黃色。

各人種的長相區別是由於適應環境的結果,並不能說哪種膚色的人高貴,哪種朊色的人低賤,各種人之間應該是平等的。

今年7月11日是第15個世界人口日。二戰後,世界人口進入了快速增長階段,這一快速增長的趨勢今天還在繼續。人口的爆炸式增長對地球的資源和環境造成了巨大壓力。多年來,許多國家的政府為控制人口增長作出了艱巨努力。以下是摘自聯合國人口司報告中的一些世界人口最新數字。

世界人口70年增加了2倍:1930年全球人口大約為20億,1960年上升到30億,1974年達到40億,1987年突破50億,1999年達到60億。目前,世界人口約為64億。如計劃生育措施有效實施,世界人口在2050年將有望被控制在89億左右。 世界人口5大國:中國(13億),印度(10億),美國(2.97億),印度尼西亞(2.23億)和巴西(1.81億)。

世界人口目前年增長率為1.2%,其中最不發達國家年增長率最高,達2.4%。發達國家和欠發達國家人口年增長率分別為0.25%和1.46%。

世界人口目前每年凈增長7700萬,每秒增加2人到3人。對世界人口年增長「貢獻」最大的7國為:印度(21%),中國(13%),巴基斯坦、奈及利亞、孟加拉、印尼和美國(均為4%)。

世界各主要地區的人口排名依次為:亞洲(38.7億),非洲(8.69億),歐洲(7.26億),拉美和加勒比地區(5.5億),北美(3.29億),大洋州(3300萬)。其中,非洲人口增長最快,年增長率為2.3%。而歐洲人口在過去10年中一直在減少,每年平均負增長0.02%

中國人口為世界人口的20%。

❹ 為什麼加拿大和澳大利亞之前也是英國的殖民地,也都是白人為主,國土面積也不小,沒有發展的有美國強大

加,澳兩國原先上面都沒有什麼原住民,加國原來 英國和法國再 魁北克打了一仗,英國贏了,英國當時占著現在東部美國和東南加拿大,因為沒有什麼原住民,英國人是把這兩個地方當成自己國家去建設的。這兩個國家的居民大部分都是英國當時受迫害的清教徒。他們是有文化有技術的,所以等到他們獨立的時候,英國政府把底子打好了,他們的居民又都是有文化技術的。肯定是發展的了。
而對於印度,其實樓主說是殖民地也不是全對,英國當時控制了小部分印度,大部分是再印度王公的手上,而且印度爆發了兩次民族起義,英國看見印度人反抗這么激烈,肯定是不可能變成自己國家了的,所以不是發展,而是掠奪,就跟我們中國一樣,義和團運動之前,帝國主義還沒有怎麼破壞中國,義和團之後,他們意識到中華民族是不可奴役的,就瘋狂掠奪了。
對於印度還有一個原因就是2戰的時候,3國軸心為了打垮英國,就在全世界打擊英國殖民地。但是當時美,加都獨立了,日本惹不起。當時日本從北往南打穿了中國,然後把東南亞,南亞(印度)全都打了一遍,破壞了英國從殖民地獲取物資的能力,所以印度就很慘了。
而且像一樓所說,印度人太拽,到處惹事,跟巴基斯坦是世仇,爭克什米爾地區,跟我們中國也有摩擦。相比與澳,加,美,這幾個國家,1戰,2戰都打不到他們本土,自己安安心心看著你們打,自己悶聲發戰爭財,不富財怪了。

❺ 英國、法國、德國、南非、俄羅斯的人文特徵

國名】南非共和國 (The Republic of South Africa)

【國旗】1994年3月15日南非多黨過渡行政委員會批准了新國旗。新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約為3∶2,由黑、黃、綠、紅、白、藍六色的幾何圖案構成,象徵種族和解、民族團結。

【國徽】太陽象徵光明的前程;展翅的鷺鷹是上帝的代表,象徵防衛的力量;萬花筒般的圖案象徵美麗的國土、非洲的復興以南非國徽及力量的集合;取代鷺鷹雙腳平放的長矛與圓頭棒象徵和平以及國防和主權;鼓狀的盾徽象徵富足和防衛精神;盾上取自聞名的石刻藝術的人物圖案象徵團結;麥穗象徵富饒、成長、發展的潛力、人民的溫飽以及農業特徵;象牙象徵智慧、力量、溫和與永恆;兩側象牙之間的文字是「多元民族團結」。

【國歌】1995年5月,南非正式通過新的國歌,新國歌的歌詞用祖魯、哲豪薩、蘇托、英語和南非荷蘭語5種語言寫成,包括原國歌《上帝保佑非洲》的祈禱詞,全歌長1分35秒,並以原國歌《南非之聲》雄壯的高音曲調作結尾。 原國歌名為《上帝保佑非洲》,1994年3月15日批准。歌曲由黑人牧師諾克·桑湯加在1897年譜寫,1912年首次在南非土著人國民大會上作為黑人民族主義贊歌唱出來,在非洲深受廣大黑人歡迎。

【國石】鑽石

南 非 和 解 日

【人權日】3月21日

【獨立日】5月31日(1961年)

【國慶日】5月31日(1961年)

【自由日】4月27日(1994年) >>

【青年日】 6月16日(紀念1976年索韋托慘案)

【婦女日】 8月9日

【遺產日】(傳統節) 9月24日

【和解日】 12月16日(阿非利卡人的節日,祖魯人稱之為和解日)>>

【曼德拉日】7月18日

【國家政要】:總統雅各布·祖馬,2009年5月當選 。 南非前總統曼德拉 南非前總統德克勒克 南非前總統姆貝基

【自然地理】位於非洲大陸最南端,北鄰納米比亞、波札那、辛巴威、莫三比克和史瓦濟蘭,東、西、南三面瀕臨印度洋和大西洋。地處兩大洋間的航運要沖,其西南端的好望角航線歷來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通道之一,有「西方海上生命線」之稱。國土面積約122萬平方公里。全境大部分為海拔600米以上高原。德拉肯斯山脈綿亘東南,卡斯金峰高達3660米,為全國最高點;西北部為沙漠,是卡拉哈里盆地的一部分;北部、中部和西南部為高原;沿海是窄狹平原。奧蘭治河和林波波河為兩大主要河流。大部分地區屬熱帶草原氣候,東部沿海為熱帶季風氣候,南部沿海為地中海式氣候。全境氣候分為春夏秋冬4季。12月-2月為夏季,最高氣溫可達32—38℃;6-8月是冬季,最低氣溫為—10至—12℃。全年降水量由東部的1000毫米逐漸減少到西部的60毫米,平均450毫米。首都比勒陀利亞年平均氣溫17℃。

【人口】總人口約為4868.7萬,主要由黑人、白人、有色人和亞裔四大種族構成,黑人人口為3914萬,占總人口的79%;白人人口為447萬;其他有色人種為571萬。黑人主要有祖魯、科薩、斯威士、茨瓦納、北索托、南索托、聰加、文達、恩德貝萊等9個部族,主要使用班圖語。白人主要是荷蘭血統的阿非利卡人和英國血統的白人,語言為阿非利卡語和英語。有色人是殖民時期白人、土著人和奴隸的混血人後裔,主要使用阿非利卡語。亞洲人主要是印度人和華人。有11種官方語言,英語和阿非利卡語(南非荷蘭語)為通用語言。居民主要信奉基督教新教、天主教、伊斯蘭教和原始宗教。

【首都】南非是世界上唯一同時存在3個首都的國家: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亞(Pretoria)是南非中央政府所在地,人口:220萬;立法首都開普敦(Cape Town)是南非國會所在地,是全國第二大城市和重要港口,位於西南端,為重要的國際海運航道交匯點,人口300萬;司法首都布隆方丹(Bloemfontein) 為全國司法機構的所在地,人口50萬。

【行政區劃】全國分為9個省:東開普、西開普、北開普、誇祖魯/納塔爾、自由州、西北、北方、姆普馬蘭加、豪登。2002年6月,北方省改名為林波波省(LIMPOPO)。各省有立法、任免公務人員的權力,負責本省經濟、財政和稅收等事務。根據2000年通過的《地方政府選舉法》,全國共劃有284個地方政府,包括6個大都市、47個地區委員會和231個地方委員會。

南非攝影家傑米·湯姆拍攝的作品「初月映豹」。 >>

【簡史】南非最早的土著居民是桑人、科伊人和後來南遷的班圖人。17世紀後,荷蘭、英國相繼入侵南非。20世紀初,南非曾一度成為英國的自治領地。1961年5月31日,南非退出英聯邦,成立南非共和國。由於南非白人當局在國內推行種族歧視和種族隔離政策,南非人民在以曼德拉為首的非洲人國民大會的領導下,為推翻種族隔離制度,進行了英勇的斗爭,並最終取得勝利。1994年4月,南非舉行首次由各種族參加的大選,曼德拉當選為南非首任黑人總統。

❻ 外國有哪些民族比如美國,英國等

一、關於西方的民族
由於西方國家眾多,各國家的民族要額不同樣,所以不能一概而論。
如英國主要民族:英格蘭人、蘇格蘭人、威爾士人、愛爾蘭人
美國主要民族中美國人的血統以德國裔最多,佔15.2%。其次是愛爾蘭裔,佔10.8%。非洲裔名列第三,佔8.8%。名列美國人十大血統的還有英國裔,8.7%;墨西哥裔,6.5%;義大利裔,5.8%;波蘭裔,3.2%;法國裔,3%;美國印地安裔,2.8%;蘇格蘭裔,1.7%。
有中國血統的美國人佔0.9%(其中含台灣0.1%),菲律賓血統也佔0.8%,韓國血統佔0.4%。
二、關於西方
西方,指西邊或西邊的地方;亦指位於西半、北半球的國家。指歐洲美國加拿大各國。
也即指位於西半、北半球的國家、歐美各國。
三、當代西方主要國家人口及民族構成
1.英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英國在族裔方面是同質性社會,除主體民族的白人(英格蘭人、蘇格蘭人、威爾士人和愛爾蘭人及其他地區的白人)之外的人口只佔全國人口的1%。
二次大戰結束後,隨著大英帝國的瓦解,大量非英裔人口湧入英國,並主要聚居在大城市中。英國2010年人口為6226萬人,其中英格蘭地區為5223.4萬人、蘇格蘭地區為522.2萬人、威爾士地區為300.6萬人、北愛爾蘭地區為179.9萬人。
英國的民族構成比較復雜,在官方統計中,政府將全國居民以族群(ethnicgroup)劃分為十一大類別。根據英國2001年人口普查數據顯示的人口民族構成為:主體民族是白人,占總人口數的92.1%;少數民族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9%,其中印度人為1.8%,巴基斯坦人為1.3%,孟加拉國人為0.5%,華人為0.4%,其他亞洲人為0.4%,加勒比裔黑人為1%,非洲裔黑人為0.8%,其他黑人為0.2%,其他民族或種族人口為0.4%,混血民族或種族人口為1.1%。
2.義大利
義大利政府基於本國復雜而豐富的社會、地理歷史情況的實際,沒有以共同的民族或種族起源作為民族識別的關鍵,而是以涉及文化、宗教、語言等方面的「標准」來劃分民族的。2008年義大利人口為5985萬人, 其中主體民族義大利人約佔93%。
少數民族主要由土著居民(世居少數民族)以及非土著居民(外國移民)兩部分構成。土著居民指的是基於民族歷史和語言特徵而識別的少數民族,包括以下12個:佛朗哥-普羅旺斯人、加泰羅尼亞人、弗留利人、奧錫坦人、撒丁島人、拉迪恩人、阿爾巴尼亞人、德國人、法國人、希臘人、斯洛維尼亞人和克羅埃西亞人。在1948年義大利憲法中就有關於保護上述12個民族語言文字的條例,並且1999年和2001年,義大利政府又通過一系列法律強調這些民族在社會和文化上的權利。非土著居民指的是基於移民來源地與移入時間等特徵來識別的少數民族,因此,也通常稱之為新興少數民族,其主要包括來自亞洲、非洲、美洲和澳洲以及歐洲大陸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移民。根據義大利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1月1日,義大利移民人口為4570317人,佔全國人口總數60813326人的7.5%。
3.法國
2008年法國人口為6205萬, 其民族結構主要由世居民族和移民兩部分構成。其中,世居民族主要包括法蘭西人、阿爾薩斯人、布列塔尼亞人、科西嘉人以及加泰隆人和巴斯克人等,移民主要包括阿拉伯人、非洲裔黑人、歐洲裔、亞裔等。由於法國現行憲法(2008年7月23日由現代的第五共和國最後修改憲法第〔2008-724號〕)第二條宣稱:「法蘭西是不可分的、世俗的、民主的和社會的共和國。它保證所有公民,不分出身、種族或者宗教,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它尊重一切信仰。」因此,確切地說,法國沒有民族政策以及專門協調和處理民族問題的政府機構,政府也沒有將民族成分以及宗教信仰列為人口登記和普查的內容,更沒有關於少數民族人口情況的官方數據。但據全法阿拉伯法國人協會、黑人法國人協會等非政府組織的保守統計,2008年全法大約有400萬到700萬阿拉伯人、300萬到500萬黑人以及15萬亞裔。鑒於此數據是保守估計,那麼若以最高數字統計,少數民族人口已經佔到法國總人口的22%。
關於法國的民族構成的基本狀況,另一項更早之前非官方研究數據則更能說明情況:1995年法國人口為5810萬,其主體民族法蘭西人約有4893萬人,主要少數民族為阿爾薩斯人約有150萬人、布列塔尼亞人約有370萬人、科西嘉人約有30萬人、加泰隆人約有16萬人、巴斯克人約有17萬人、其他民族或各國移民(阿拉伯人及非洲人、歐洲裔、亞裔)約有334萬人。 由此可見,法國實際上亦是一個多民族國家。
4.西班牙
西班牙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民族構成主要由主體民族、世居少數民族以及移民三個部分組成。據統計,2010年1月1日西班牙戶籍登記的人口為4702萬,其中移民人口為574.77萬人,占人口總數的12.12%。
主體民族為卡斯蒂利亞人即西班牙人,約占除外國移民以外人口總數的73%。其他少數民族共有20個,其中最主要的有:加泰羅尼亞人、加利西亞人和巴斯克人,分別約為除移民以外人口總數的15%、7%、5%。
5.美國
美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國家,其民族構成主要由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及其後裔和當地土著居民構成。可以說美國是世界上民族構成最復雜的國家之一。美國聯邦政府按照「種族」(Race)來分類國內不同民族群體。1790年美國第一次人口普查中就已有關於「種族」的調查問題。盡管按照種族分類方法來統計民族群體的作法一直以來飽受民眾爭議,但美國政府堅稱:種族分類方法反映美國社會的具體情況,而不是生物學、人類學或遺傳學定義,並承認這種分類包括種族、祖籍國或社會文化群體。由於美國的人口普查中關於族屬的登記採取的辦法是「自報家門」,每次普查登記表的族屬項目又並不一致,所以時常造成統計數字和比例的混亂。
根據2010年美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10年美國總人口數為3.08億,其中在單一種族中,各種族人口占總人口比例分別為:白人為72.4%、黑人或非洲裔美國人為12.6%、印第安人和阿拉斯加土著人為0.9%、亞裔為4.8%、夏威夷和其他太平洋島嶼土著人為0.2%、其他種族為6.2%;兩種或兩種以上種族(混血)人口占總人口數的2.9%。同時,與2000年人口普查數據相比,十年間,美國少數種族、民族的人口增長速度明顯高於白人,其中亞裔人口增長最快,達到43.3%。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政府從1970年人口普查開始注意白人中的拉美裔(西班牙語和拉丁裔)人口數,並在1980年普查中將拉美裔人口從之前「白人」統計項中劃為「其他」項中。這顯然是有意注重在美國人口中快速增長的拉美裔人口,以及在白人社會中非拉美裔白人與拉美裔白人之間所存在的顯而易見的文化差異。按照「自報家門」原則統計,1980年美國拉美裔人口為206.2萬人,僅占總人口數(1.88億人)的0.9%;2000年拉美裔人口為3530.5萬人,占總人口數的12.5%;2010年拉美裔人口增加到5047.7萬人(包括混血但仍自認為拉美裔人口),占總人口數的16.3%。2000至2010年,拉美裔人口增加1517.2萬人,增幅高達43%。目前拉美裔人口總數已經超越黑人成為最大的少數民族(盡管它並沒有被列為政府人口普查種族標准中的一類,而是單獨列出一項進行調查)。與此同時,非拉美裔白人十年間人口僅增加226.5萬人,增幅僅1.2%。
據2008年美國普查局預測:到2050年美國少數種族、民族人口占總人口比例將達到54%,其中拉美裔人口將達到總人口數比例的30%。
毋庸置疑,隨著美國人口中種族、民族結構的逐漸變化,勢必會對美國未來的族際關系乃至社會、文化等各個方面產生深遠的影響,如同美國建國230多年以來歷史所呈現出來的一樣。
四、西方主要國家民族問題
1.英國
英國目前主要的民族問題有二:其一是北愛爾蘭和蘇格蘭民族主義問題;其二是少數民族、種族歧視問題。前者主要是由於傳統文化和宗教因素差異,造成了蘇格蘭人和愛爾蘭人對受到英格蘭人在歷史上長期統治以及對其文化、宗教控制的不滿,主要表現為這兩個地區要求更大程度的自主權甚至是謀求獨立建國。後者則主要是由於英國長期以來奉行的種族主義政策所造成的,主要表現為民族種族的隔閡、歧視和暴力的族際沖突。
2.美國
由於美國歷史上長期奉行臭名昭著的種族主義政策,使其國內民族種族暴力和民族種族歧視在全球聲名遠揚。不可否認的是,自從20世紀60年代,隨美國民權運動的開展,以及《民權法》的實施,美國的種族主義受到重創,制度性歧視已經不復存在。同時,在包括「反歧視行動」優惠政策在內的一系列針對少數民族種族的政策實施作用下,黑人、印第安人、亞裔等少數民族種族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地位明顯提高。因而近些年來,許多美國人認為「反歧視行動」已經取得成功,不再需要繼續下去,甚至有些州政府,譬如加利福尼亞州早在1996年就通過「209議案」,取消了該州對少數民族提供的優惠政策。但實際情況卻恰恰相反,由於種族主義思想根深蒂固,目前全美仍有許多「白人至上」組織。例如舊金山至今活躍著至少三個「白人至上」團體,這些團體以攻擊少數族裔和外來移民為主業。針對包括黑人、「二等白人」拉美裔、亞裔以及印第安人等民族種族歧視問題仍舊是美國社會中最突出的民族問題,美國民族種族間隔閡、矛盾、沖突仍然存在。尤其在「9.11」事件之後,針對穆斯林群體的偏見、歧視有增無減。美聯社2010年5月20日的一項調查顯示,在美國,有61%的受訪者認為拉美裔受到明顯歧視,52%的受訪者認為黑人受到明顯歧視。《紐約時報》2010年10月28日的調查顯示,60%以上的拉美裔居民表示,歧視已成為了他們每天面臨的主要問題,近3年來這一問題已更加嚴重。
據調查,在紐約市,15-29歲的黑人男子最容易成為兇殺案的受害者。這一群體還不到紐約市人口的3%,但卻佔到了2010年所有兇殺案受害者人數的33%。根據美國聯邦調查局報告顯示,2010年美國共發生6628起仇恨犯罪案,其中2201起針對非洲裔,534起針對拉丁人,575起針對白人。基於種族偏見、宗教偏見和族裔偏見的分別佔47.3%、20%和12.8%。美國進步中心2011年8月發布的報告顯示,過去10年,美國七個基金會動用逾4260萬美元在美國煽動反穆斯林仇恨。
同時,由於美國長期的種族主義政策所造成的民族種族間結構性差異依舊,少數民族種族在教育、就業、收入等諸多方面「事實上的不平等」現象仍然存在。例如在教育方面,2005年美國白人大學及以上學歷人口比例為28%,而黑人為17.6%、拉美裔僅為12%。與白人相比,黑人和拉美裔人口大學及其以上學歷人口比例分別相差10.4和16個百分點。而這個差距在2000年分別是9.6和15.5個百分點;在1990年分別是10.4和12.8個百分點;而在1980年分別是8.7和9.5個百分點。
由此可見,在過去25年裡,黑人和拉美裔的高學歷人口比例與白人相比,差距不是縮小而是在逐漸擴大。在收入方面,20世紀60年代以來,黑人和白人間收入的不平等雖然有了縮小,而財產不平等卻實際上擴大了。例如1972年美國黑人-白人收入比為57.5%,1990年為58.4%,2000年增長到66.3%,2005年又回落到61%;而黑人-白人家庭凈資產比1991年為10.4%,到2004年降為9.9%。此外,隨著2000年以來美國經濟又一輪衰退,特別是受2007年「次貸危機」以及之後全球經濟危機影響,美國社會中民族種族間的結構性差異再次凸顯。例如在失業率方面,1999年美國白人失業率為3.7%,黑人為8.0%,拉美裔為6.4%;2004年白人失業率為5.0%,黑人為10.1%,拉美裔為7.0%;2009年白人失業率為9.5%,黑人為15.7%,拉美裔為13.1%。十年間,美國白人失業率上升了5.8個百分點,黑人為7.7個百分點,拉美裔為6.7個百分點。由此至少可以看出,在這一輪經濟衰退的過程中,黑人和拉美裔比白人更容易失業。再如2000年美國白人貧困率為7.5%,黑人為22.1%,拉美裔為21.2%;2006年白人貧困率為8.2%,黑人為24.9%,拉美裔為24.3%;
2010年白人的貧困率為9.9%,黑人為27.4%,拉美裔為26.6%。十年間,美國黑人和拉美裔貧困人口不斷增加,且人口貧困率上浮皆高於同期白人水平。總之,近幾年來美國社會中民族種族的結構性差異的再次擴大,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劇民族種族個體間的隔閡、偏見甚至歧視,從而影響美國社會中的族際關系的和諧發展。而隨著美國人口中少數民族種族人口比例的不斷升高,美國的民族種族歧視問題將會再次受到世界關注。

❼ 三個人種(黑種人、白種人、黃種人)在世界人數的比例是多少

黑色人種佔世界人口的16%,白種人約佔世界人口的43%,黃種人約佔世界人口的41%。

三大人種:黃種人(亞美人種)、白種人(歐羅巴人種)、黑種人(尼格羅人種)。

黃種人,主要特徵是黑色且較為硬直的頭發,眼有內眥褶,體毛不發達,膚色較淺。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東南部以及位於南北美洲的大陸。

白種人,主要特徵是呈大波浪狀且較為細軟的毛發,毛發顏色主要有:白、金、紅、棕、黑等主要的五種大色調,顴骨不明顯,鼻高唇薄,通常為長顱型,膚色較淺。

白色人種主要起源自白人化之後的北非土著,後來經過長期的演化和定居,擴散到北非、西亞、中亞、南亞、歐洲以及16世紀以來逐漸擴散至整個大洋洲和南北美洲。

黑種人,主要特徵是黑色呈小捲曲狀的毛發,一般分成南非和北非兩個類型,前者分布在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地區,鼻矮,通常為圓顱型,膚色極黑;後者分布在非洲薩赫勒地區,鼻小唇厚,通常為長顱型,膚色較黑。

(7)50年後法國有多少白人擴展閱讀:

人種(race),亦稱種族, 是具有形態上和生理上的特點和語言習俗等歷史文化因素組成的有區域性特點的群體。

根據人種的自然體質特徵,生物學家以本質主義方式(即以體質特徵為標准)通常將全世界的現代人類劃分為四大人種:

歐羅巴人種(又稱白色人種或高加索人種或歐亞人種)、蒙古人種(又稱黃色人種或亞美人種)、尼格羅人種(又稱黑色人種或赤道人種)和澳大利亞人種(又稱大洋洲人種或棕色人種),俗稱白種人、黃種人、黑種人和棕種人。

自1775年德國生理和解剖學家弗雷德里奇·布魯門巴赫教授(1752~1840)提出「人種」生物概念以來的200餘年間,由於1785年出版的康德著《什麼是人種》的哲學化以及達爾文進化論的深入人心和推波助瀾,「人種」及其「人種分類」等概念廣為世人接受。

目前,人種分類,尤其是以單一性狀(如膚色)進行的人種分類,因為其不合理性和科學上的無效性,已經被絕大部分科學家所拋棄。

❽ 全球白人,黃種人,黑人的人口比例是多少

黃種人大黑種黑種大白種!黃鍾大其他兩種!具體比例如下!
白種人又稱歐亞人種或高加索人種,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人種,佔世界總人口的54%左右。

黃種人又稱亞美人種,是世界上占第二位的人種,約佔全球總人口的37%。

黑種人是世界第三大人種,約佔世界總人口的8.5%。

1、黃色人種:皮膚黃(棕)色,眼睛棕色,頭發黑而直,鼻樑中等高度,嘴唇中等,身材中等,地處非洲中部、亞洲南部;

2、白色人種:皮膚白色、淺棕色,眼睛灰色、淺藍色,頭發金黃色呈波浪狀,鼻樑細高,嘴唇薄,身材較高,地處大洋洲南部、歐洲;

3、黑色人種:皮膚黑棕色,眼睛黑(棕)色,頭發短、捲曲,鼻樑低而寬(扁平),嘴唇厚,身材四肢較長,地處北冰洋南岸。

皮膚中的色素細胞越多,膚色就越暗。從地理分布來看,人種膚色大致由赤道向極地逐漸變淺。赤道地區,太陽輻射強,皮膚中色素的增加,使人免受紫外線傷害。

介於高低緯度之間的人種皮膚呈黃色。

各人種的長相區別是由於適應環境的結果,並不能說哪種膚色的人高貴,哪種朊色的人低賤,各種人之間應該是平等的。

今年7月11日是第15個世界人口日。二戰後,世界人口進入了快速增長階段,這一快速增長的趨勢今天還在繼續。人口的爆炸式增長對地球的資源和環境造成了巨大壓力。多年來,許多國家的政府為控制人口增長作出了艱巨努力。以下是摘自聯合國人口司報告中的一些世界人口最新數字。

世界人口70年增加了2倍:1930年全球人口大約為20億,1960年上升到30億,1974年達到40億,1987年突破50億,1999年達到60億。目前,世界人口約為64億。如計劃生育措施有效實施,世界人口在2050年將有望被控制在89億左右。 世界人口5大國:中國(13億),印度(10億),美國(2.97億),印度尼西亞(2.23億)和巴西(1.81億)。

世界人口目前年增長率為1.2%,其中最不發達國家年增長率最高,達2.4%。發達國家和欠發達國家人口年增長率分別為0.25%和1.46%。

世界人口目前每年凈增長7700萬,每秒增加2人到3人。對世界人口年增長「貢獻」最大的7國為:印度(21%),中國(13%),巴基斯坦、奈及利亞、孟加拉、印尼和美國(均為4%)。

世界各主要地區的人口排名依次為:亞洲(38.7億),非洲(8.69億),歐洲(7.26億),拉美和加勒比地區(5.5億),北美(3.29億),大洋州(3300萬)。其中,非洲人口增長最快,年增長率為2.3%。而歐洲人口在過去10年中一直在減少,每年平均負增長0.02%

中國人口為世界人口的20%。

❾ 19世紀以前國際人口遷移的流動方向是什麼

歐洲流向美洲,非洲黑人被販賣到美洲。國際人口遷移從其動機來分析歸納為政治原因的國際人口遷移和經濟原因的國際人口遷移。政治遷移多半是由於國內動盪不安所致。

這種動盪可以由戰爭、變革以及宗派之間和社會團體之間的紛爭而引起,故這種遷移常常又被稱為被迫遷移。經濟遷移常常是由於貧困所致。一般由個人決定遷移與否,遷移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改善經濟地位。

(9)50年後法國有多少白人擴展閱讀

人口跨國界並改變住所達到一定時間(通常為1年)的遷移活動。國際遷移在歷史上曾不斷發生,其中規模最大的是15世紀地理大發現以來從舊大陸向新大陸的遷移高潮。近代國際遷移的主要方向為:歐洲繼續向新大陸遷移;非洲黑奴被迫販往美洲;

中國人、日本人、印度人開始遷往東南亞、美洲、大洋洲等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遷移的特點發生變化:持續了數百年向新大陸的遷移已近尾聲;由發展中國家遷往發達國家的外籍工人越來越多;因區域性政治沖突頻頻爆發而不斷產生國際難民。

閱讀全文

與50年後法國有多少白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65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2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3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0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0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9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1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3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5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7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8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1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0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4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2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9